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387

  英国军官并没有开枪射杀这个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的德国兵,而是无所作为地看着他,看着这个生命迹象正在悄然流失的勇士。等到那双流露出遗憾与眷恋神色的眼眸变得空洞,干涸的嘴唇不再颤抖时,他长叹了一口气,神情失落地收起手枪。这个时候,他的士兵已经从“铁棺材”里清理出了四具阵亡乘员的遗骸,并将其平行摆放在战车旁边,另一队随身携带工具箱的士兵正赶来接手。从这辆战车的损坏情况来看,就算没办法让它重新移动起来,也还能暂时充当火力点来使用,而从更为深远的眼光来看,这种主体结构未遭破坏的战利品有助于英国的军事技术部门研发出更具实用性的反战车武器。
  不多会儿,一名通讯兵匆匆纵马前来,然后在他跟前翻身下马。
  “威灵顿上尉,李德上校让我给您带个口讯:布雷恩连和斯托克连已在西面一英里的位置跟敌方部队交上了火,现命你连火速前去,从斯托克连右翼实施穿插迂回。”
  军官刚给自己点了根烟,他环顾四周,自己的士兵正在打扫战场,不断有友军部队自此经过,但没有谁停下来接替自己的连队。
  “伯德,集合部队!”军官当即向自己的一名僚属吩咐道。
  通讯兵上马欲走,军官仰着头问道:“遇到的是敌方后卫部队?”
  “不清楚,李德少校就交代了刚刚给您的口讯。我看前面好像打得很凶,芬格的坦克营发起了一次冲锋,但没能冲过去。现在电话线不通,我赶着去找团部报告,所以,上尉先生,祝您好运了!”
  军官点了点头,目送通讯兵远去。
  不多会儿,他的连队集结完毕,被他唤作“伯德”的少尉军官令各排迅速清点了人数,此时全连尚有76人,约为满编状态的三分之二,比起参加头两波进攻的部队要好得多,而且士兵们借着打扫战场的机会,从联军遗弃的武器装备里“淘”了一些有用的家伙,例如冲锋枪和反战车手雷,前者在近距离的混战中格外给力,后者较英国货更加轻便易用。
  将烟蒂踩在脚下,军官高傲地昂着头,按惯例对他的士兵们进行简短的动员——这个步骤看似可有可无,但在形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信心和士气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士兵们,之前不断有人问我,胜利离我们有多远?之前我无法做出回答,可是现在,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们,胜利就在今晚,就在我们眼前!从战斗打响到现在过去了四个多小时,我们成功突破了敌方防线,就像翻过了一道长满荆棘的篱笆,我们一脚踢翻了离把后面的看门狗,接下来没什么可以阻挡我们走向胜利的大门了。好吧,敌人的看门狗也许不止一条,我们可能会被它们袭击,但这有什么可怕呢?它们要我们的靴子,那就给它们吧!大不了光着脚敲响门铃。”
  一如既往的诙谐引得士兵们哄笑起来,紧张情绪顿时被抛到了脑后,这就是英国军官想要的效果。他看了看手表,没有立即下令出发,而是非常耐心地等了一小会儿,等来了从前线方向飞奔而来的第二名骑兵。
  “威灵顿上尉,我奉命带来了李德上校的口讯:敌人从西、南两个方向对我军发起猛烈反击,布雷恩连和斯托克连所处的位置不利于防守,命你部就地构筑工事,随时做好接应准备。”
  预感应验了,但这位出身名门的军官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皱着眉头说:“请回去报告李德上校,威灵顿连将无条件执行命令,但我个人认为眼下应当坚决进攻,用进攻粉碎敌人的最后一击。”
  “您说最后一击?”通讯兵颇觉意外,但看对方眼神肯定,便应答道:“好的,长官,我这就赶去复命。”
  威灵顿上尉毅然转身,向他的士兵们下令:“全连沿南北走向展开防御,敌军遗留下来的战斗车辆,能用上的尽量用上。”
  各排解散之后,上尉叫来自己的副手,让他单独叮嘱三名排长,部署防御不能马虎,且要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第98章
山崩地裂
  “这里面的味道真奇怪,闻着令人作呕!”
  “是烤肉烧焦了的味道……”
  “停,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否则我连一秒钟都不愿意多呆。”
  “哎,这炮塔的转轮太重,你们说找点润滑油加进去会不会好点?”
  “我猜是之前的战斗损伤了转向装置里面的滚珠,不然以德国人那股认真劲,会不好好保养他们的装备?”
  “很有可能,这瞄准器里有裂纹,轻微的震荡磕碰可不会造成这样的损坏。”
  在一辆车体多处遭到贯穿的“条顿骑士”里,四名英军士兵在黑暗中窃窃低语。这辆德制重型战车是英军步兵的战利品,尽管维修人员没法让它的动力系统重新运转起来,但这家伙在战场上仍不失为一座坚固的小型碉堡。在清理掉阵亡者遗骸之后,英国人“鸠占鹊巢”,临时乘员们虽不精通战车操作,单纯的控炮射击和驾驭机枪不成问题。
  “能用的炮弹不少,但我无法分辨它们的类型,要是照明弹当高爆弹打,高爆弹当穿甲弹用,情况估计会很麻烦啊……”
  “来,我认识一些德文,谁有打火机借我用用……好吧,火柴也行……呃,见鬼,这些炮弹上连一个字母都没有。”
  “据我所知,圆头的是照明弹,尖头的是榴弹,弹壳最长的是穿甲弹。”
  “好吧,但愿你是对的……让我瞧瞧,德国人给我们留了17发榴弹,14发穿甲弹,6发照明弹……看来我们弹药充足!”
  “机枪子弹有4箱,每箱应该是1000发,足够用来对付一个步兵团了。”
  “别高兴太早,伙计们,这些弹药让我们坐在了一个火药桶上。你们可能没注意那些被击穿后发生殉爆的战车,几吨重的炮塔炸飞出去,车体炸成了废铁,里面的人绝无生还的可能,能保全尸体就谢天谢地了。”
  “这么说来,原本呆在这辆战车里面的那几个德国佬算是比较走运咯?”
  “我不确定战车被击穿后弹药爆炸的几率,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哪怕只是车体被穿甲弹击穿而没有引爆弹药,我们也有可能全部丧命。”
  “那就祈祷吧,伙计们!祈祷上帝保佑我们,保佑我们在这场战争结束的时候还能完完整整回到家人身边。”
  与此同时,在离这辆战车不远的散兵坑里,威灵顿家族的旁系成员,英国陆军上尉约翰·格雷特·威灵顿仰面朝上,仿佛是在野外观赏星空而不是来打仗的,他的思绪看似遨游九天,其实却在思考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场仗究竟为何而打。舆论普遍认为,是德国统治阶层无休止尽的贪欲导致了又一场大战的爆发,但这个观念在逻辑上存在一个很大的漏洞——德国人至少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充分消化他们在上一场战争中掠取的土地和人口资源,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的国力将远远超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包括英国和美国,届时发动战争的赢面会比现在大得多。
  年迈的威廉皇帝已是这个星球上最具权势的统治者,击败宿敌、称霸欧陆的功绩足以让他带着无上荣耀走进坟墓,而上一场战争的结果已经让德国获得了全面超越英国的坚实基础。至20年代末期,英国的经济、金融、政治、外交实力持续衰退,除畸形繁荣的军事以外,已没有任何一个方面称得上真正的“一流”。若非美国的强力支持,英国根本不可能在埃及以及中东地区跟德国人叫板……
  这场战争命名就是美国跟德国之间的对决,英国所扮演的角色,跟爱尔兰之于同盟国阵营有何区别?
  “来了,是我们的人!”
  听到僚属的提醒,威灵顿上尉如同泥鳅转身一般,飞快地转成了匍匐姿势。前方田野中人影憧憧,少说也有好几百号,更远处不断跃现爆炸的光亮以及飞窜的曳光子弹。
  上尉眯着眼观察了一会儿:“看来敌人攻得很猛,不然他们不至于这么快就撤下来,传令各排做好战斗准备,先稳住战线,再找机会打一个反冲锋。”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包括置身于敌方遗弃战车里的士兵们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通知,所有人严阵以待,但他们等来的却不是敌人的进攻,而是夏雨雷暴到来前的滚滚轰响——大群战机从圣乔治海峡方向低空袭来,居前的几架飞机呼啸而过,丢下一颗颗带降落伞的照明弹,它们缓缓飘落,把大片田野照得如白昼一般通亮,紧接着,彩色的信号弹在田野上空划出一道道低平的弧线,落至英军部队所在的位置,引导联军机群对英军战线实施突击轰炸。
  面对此般情形,绝大多数英军官兵毫无心理准备,他们的防空火炮基本部署于战线后方,用来保护炮兵和交通线。当敌方战机排着V字形编队出现时,只有稀疏的枪弹炮弹从地面升起,这对空袭者威胁寥寥。片刻过后,黑乎乎的炸弹密集落下,巨大的爆响声一阵接着一阵,剧烈的爆炸掀起强劲的气流,摇曳着田野中的草木杂屑,英军将士们只能紧紧趴在地上,尽可能保护自己不被敌机轰炸侵害。可是敌人的航空炸弹威力是如此可怕,有很多人被震晕过去,甚至无外伤的直接震死。战车的坚厚装甲虽能抵挡横飞的弹片,却无法消除爆炸冲击的恐怖冲击。跟外面的人相比,战车里的人只不过是在风雨飘摇的大海上坐了一艘小小的救生筏。
  随着毁灭世界的巨大爆炸声猛然袭来,置身“条顿骑士”内的英军四人组竟然一同失去了知觉。等到他们相继醒来,战车外面已是死一般的沉寂。
  “见鬼,发生了什么事情?嘿,嘿,谁能听见我说话?”
  “吉姆,是你吗?”
  “是我,当然是我!呃……头好疼啊,感觉像是在酒吧里遭人偷袭,一下子就晕了过去,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时间。”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舱盖打开的吱呀声,他们不约而同地喝道:“是谁?”
  顷刻间,一股清凉的气流钻进车舱,晕乎乎的脑袋顿时清醒了不少。紧接着,一个他们熟悉的声音传来:“是我打开了驾驶员头顶位置的盖子,轰炸已经结束了,远处还有枪声,不知道战斗进行得怎么样了。”
  经过了几秒钟的沉默,又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嘘……都别说话,前面有人,不知是敌是友……该死,德国盔,是敌人!”
  话音刚落,战车外面便响起了维克斯水冷重机枪嘎嘎嘎的叫声。从观察孔望去,前方的人影晃了几下,很快就消失了。不过会儿,重机枪停火,这时候,另一种沉闷的轰鸣声隐隐传来。突然间,英军阵地这边往对面打出了一发小型照明弹,它悄无声息地绽放光芒,使得几辆行进中的战车显露了身形。
  “它们不是德军的重型战车……是爱尔兰军队的‘凯尔特战士’!”
  辨别出对手的身份,暂时担任炮手的英军士兵心绪似乎踏实了下来。爱尔兰陆军的主力战车较德国人的“条顿骑士”轻了一个级别,无论装甲防护还是火炮威力都要逊色不少,忽略各种人为因素,爱尔兰人的战车部队应该要比德国人的更容易对付。他一边转动沉重的摇柄,一边从容吩咐:“吉姆,来一发穿甲弹!”
  德国人的战车有应急的照明设备,但时间太短,对其内部构造知之甚少的英国人还没能摸索出门道来。另一名英军士兵划燃火柴,借着它微弱光线打开炮闩,然后划燃第二根,在弹药架上找出一枚弹头尖长的炮弹,然后摸黑将它塞进炮膛。整个过程下来,效率要比一名训练有素的德军装填手低得多。
  好在隆隆前行的联军战车未将这辆被遗弃的战车视为潜在威胁,它们时不时停下来向英军的机枪火力点射击,50毫米口径的战车炮用来清除一般的野战掩体绰绰有余,要对付“基钦纳”和“条顿骑士”这种级别的战车就有些吃力了。
  “好,看看我们能否一发命中……”
  英军炮手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看得出来,他的紧张与忐忑远远多过于兴奋和期待。经过仔细瞄准,他确定了射击的时机,接着要做的就是扳动主炮俯仰转柄旁边的射击手柄。可是,这家伙就像是被焊死了一样纹丝不动。遭此意外,炮手心忧如焚,恨不得找个锤子来直接击发炮弹。他不知道这辆战车是否有备用的主炮击发方式,于是试着左右脚交替蹬踏,左脚踏板毫无反应,右脚踏板击发了主炮同轴机枪。夜战环境下,夹杂在普通子弹之间的曳光弹格格外清晰地验证了主炮的瞄准效果。
  “该死的!”英军炮手惊叫道,同轴机枪一开火,对面的联军战车就知道这辆被遗弃的“条顿骑士”已被英军重新利用,因为无法启动,它依然保持着趴窝时的姿态——车身斜横,相对薄弱的侧面和尾部朝向敌人,只有转过来的炮塔是正面对敌。情急之下,他强拉主炮射击手柄,而这一次回应他的竟是震耳欲聋的炮啸!
第99章
异路
  “噢,该死的,这一发没打中!大概只偏了两英寸,快,再给我来一发!这次它肯定跑不掉!”
  在一辆遭德军遗弃而后被英军“废物再利用”的战车内,暂时充当炮手的英军士兵懊恼并焦急地催促自己的同伴。可是他话音才落,便有一发炮弹迎面袭来,弹着点稍稍靠前,落地之后竟又弹起,然后打中了这辆姿势不正的“条顿骑士”。
  听到沉闷的金属撞击声,感知车体的颤动,四颗紧张的心脏简直要骤停了。于是,战车外面枪炮齐鸣,战车里面却死一般的沉寂。
  少顷,一个声音弱弱问道:“有谁受伤吗?”
  “我很好。”
  “我没事。”
  “好吧,感谢上帝,我们躲过一劫,但下次能否这么走运就很难说了,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打败所有敌人。艾伦,你跟吉姆一起装填炮弹;伯特,继续调试无线电,要能截收到敌方的战场通讯,我们就有机会掌握主动!”
  言罢,英国炮手反复扳动用来操控主炮射击的弧形手柄,在炮膛空置的状态下,黑暗的空间里不断响起清脆的咔哒声。
  同一时间,不远处的散兵坑里,威灵顿上尉一手捏着望远镜,一手抓着“韦伯利”,神情严肃地盯着前方。仅从士兵的装束上看,很难准确判断那些是德国兵还是爱尔兰兵,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至于牵动这场攻势的战车和装甲车辆,轮廓造型属于爱尔兰造,但也有可能是德国军队订购并装备的——这些看起来不太重要,但威灵顿上尉并不这样认为。近些年来,他非常认真地研究过德、爱两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战术训练,从方方面面透露的信息来看,德国陆军的战术思想依然是“攻”字当头,力求有效突破敌军防线,搭配适合进攻作战的武器装备,其野战部队冲击力十足;爱尔兰军队虽然承袭了德系军事体制,中高级军官当中德裔军人占了相当比例,但基于本国的战略环境,他们在训练操演中推崇防守,强调机动,正面突击能力相对较弱。
  田野中到处是飞射而过的枪弹,从前方撤退下来的英军士兵连同早一步在这里部署防御的同僚们被敌方的猛烈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即便如此,仍有人在战场上活动。一名军官模样的人时而匍匐爬行,时而躬身飞奔,最后一窜,险险挤进了威灵顿上尉所在的散兵坑。
  看清来者的面容,威灵顿甚是讶异:“迈克·布雷恩,居然是你?你这个疯子!来这里干什么?”
  挤进来的军官跟威灵顿一样使用英国陆军上尉佩饰,他没有立即答话,而是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双炯然有神的眼睛反复扫视前方。
  前面的问题答与不答并无关系,挨了一会儿,威灵顿上尉追问道:“我刚才看到你们连从右侧退下来,伤亡不小啊?”
  斯人眯起眼睛,表情似狰狞似痛苦:“如果我说我的连只剩下30来个人,你信么?”
  “30个?”威灵顿上尉初时惊讶,脸色紧接着阴沉下来。
  “进攻我们的是一支爱尔兰军队!”斯人的第二句话让威灵顿上尉再次显露惊讶之情。
  “知道是哪支部队吗?”
  “不知道,我们没机会抓俘虏,倒是有不少人被他们俘获,说不定他们的指挥官已经知悉我们的底细了。”斯人以苦涩的口吻说道,“皇家沃里克郡团,一个非常普通的英国轻步兵团,哼哼,在他们眼里大概是不堪一击的角色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