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387

  出发之前,上级已经对第26狩猎中队的作战任务给出了明确的指令,所以赫尔曼·戈林毫不迟疑地下令道:“第26狩猎中队全体注意,低空位置有我们的轰炸机,它们正受到英国战斗机的攻击,我们冲下去把这些讨厌的土狼干掉,然后再上来收拾这里的敌人。重复,先对付下面那些攻击我方轰炸机的敌军战机,再来收拾上面的敌人!”
  耳机里回报“收到”的声音只有寥寥几个,也许有人因为无线电信号问题没有收到指令,也许有人收到指令但回应被干扰电波给吞没了。赫尔曼·戈林是个生性散漫、喜欢夸夸其谈的家伙,也是个有毅力、有决断的人,即便前方不远处就有一个较为容易下手的目标,他也没有任何的犹豫,节流阀开至最大,空战襟翼收起,方向舵摆平,机身坚固的福克G-51开始像鱼鹰一样冲向自己的猎物。
第76章
空战英豪(下)
  “不莱梅中队呼叫吕根中队,一队英国战斗机从北面袭来,我们急需掩护!重复,英国战斗机从北面袭来,我们急需掩护!”
  求援的无线电讯号发自于一架绰号“轻弩”的Ju-30,这是德国空军从20年末期开始列装的新型战术轰炸机,采用单发单翼构造,服役时创造了轰炸机的时速记录,其作战半径700公里,机腹的封闭式弹舱内最多可挂载600公斤炸弹,擅长低空轰炸以及45度角的俯冲轰炸,自卫武器包括翼根处的两挺7.92毫米航空机枪和后座位置的双联装7.92毫米活动机枪,装备的机枪数量不少,但火力依然偏弱,防御射界较窄,遇到速度比自己快的战斗机很难依靠自身能力摆脱攻击。
  Ju-30采用串列式的封闭座舱,从前往后依次是驾驶员、投弹手、机枪手,当投弹手兼通讯员急促地呼叫护航战机掩护时,机枪手已经尝试着打了几个短射,但那些英国战斗机不受影响地继续逼近。
  “是‘长手套’或者‘角斗士’!”机枪手叫道,“载着满舱炸弹,我们溜不掉的,要是护航战斗机不能及时赶到,我们最好丢下炸弹返航!”
  就在这时,驾驶员高声说道:“我已经看到阿伯索赫了!伙计们,目的地就在前方,再坚持几分钟!”
  既然驾驶员做出了决定,机枪手没唱反调,而是咬牙道:“那就祈祷上帝保佑我们吧!”
  趁乱袭来的敌机迅速逼近,那些老式双翼战斗机的轮廓愈渐清晰,它们跟30年代初期涌现的单翼战斗机对抗好比是以狼敌虎,单打独斗根本没有胜算,但对付Ju-30这样轻武装的战术轰炸机就成了恶狼扑鹿,只要追得上便有很大的机会吃下对方。
  在紧张、惊惶、恐惧情绪带来的重压之下,两个中队的Ju-30虽能继续保持严整紧凑的队形,许多机枪手已经按耐不住提前开火了。隔着三四百米的距离,英军战斗机稍稍调整航向就能避开德军战机射来的子弹,而且它们借势散开,各自寻找易于入手的攻击角度,这一变化当即迷乱了德军机枪手们的视线……
  危急时刻,几架福克G-51犹如天兵神将驾临。它们的俯冲速度是如此之快,竟像是一道道从云际劈落的闪电,令绝大多数英军战斗机飞行员毫无防备。电光火石之间,这些福克战机以猛烈而精准的火力凌空打爆了两架“角斗士”和一架“长手套”,生生遏制住了群狼即将得手的袭击!
  两个德国轰炸机中队的通讯频道里一阵欢呼雀跃,而在第26狩猎中队的通讯频道里只有赫尔曼·戈林牛哄哄的声音:“哈!傲慢的约翰牛,这下你们知道德国空军的厉害了吧!先生们,不必客气,尽情享用这些长着四只翅膀的老鸟吧!”
  “有几架老鸟追下来了!”一名飞行员应声说道,“没必要跟它们纠缠,直接用速度甩掉它们吧!”
  “正解!”戈林爽朗回答,声刚落,战鹰已然从俯冲状态中拉起,整个人因为承受了颇大的离心力,面颊的赘肉以及双层下巴像是要脱离身体似的,新手碰到这种状况有可能会慌了神,但对戈林少校这种飞行时间超过两千小时、驾驶技巧堪称一流的老牌战机飞行员来说,这种疾速的俯冲拉起是稀松平常的操作,即便大脑有暂时的缺氧现象,手脚也能够在本能反应的驱使下做出准确的动作,更何况“猎鹰扑兔”本来就是福克G-51的重要必杀技。
  迅猛拉起之后,戈林再次祭出了宛若过山车的垂直反转,接着以一个轻巧的横滚避开了英军双翼战斗机的长射,然后疾速横转,一眨眼的功夫,他从被追击的猎物变成了追击者,而在角色互换之后,前面那架英国战斗机的飞行员慌了手脚,没等福克战鹰开火,便自顾自地翻滚起来,这在戈林眼里无异于一条见状不妙立即滚地卖乖的蠢狗。
  他毫不客气地将这架铅灰色涂装的双翼战斗机装进瞄准器的十字星,胖硕的拇指稳稳按下射击钮,四挺MG-22型7.92毫米航空机枪欢快地嘶吼起来,红色曳光弹在天空中不受制约地穿梭着……尽管福克G-51装有威力强大的20毫米航空机炮,但是从后部攻击敌方战斗机时,多数飞行员们倾向于机枪连射,因为四挺机枪同时开火的命中率要较两门机炮略胜一筹,航空机枪的备弹量较机炮多得多,而且普通机枪子弹就足以对付普通英军战机。
  绝对时速不足400公里的“角斗士”,跟福克G-51比机动就像是普通人跟田径运动员赛跑,高下立现。然而空战终究不是赛跑,以速度为评定胜负的唯一标准,被戈林盯上的那架英军战斗机宛如一只被猎鹰盯上的兔子,使劲浑身解数躲避这致命一击,它那失了章法的连续翻滚居然险险避开了从后方射来的子弹,经过两次跳水式的俯冲,它的飞行高度降低到了两三百米,已然处于地面枪炮的杀伤范围,而此时除了阿伯索赫周边一块区域,科恩半岛尽属英军所据。
  老辣的戈林岂会为了一个狼狈逃窜的家伙涉身险境?他轻拉操纵杆,在发动机的震耳轰响中迅速向上爬升。此时在飞向阿伯索赫战场的德军轰炸机编队周围还有不少虎视眈眈的身影,它们看准时机便果断出手,就这么一会儿,已有两架Ju-30受伤、一架被击落,更糟糕的是,还有不少英军战斗机正从高空俯冲下来。
  “鲍曼被击落了!”中队的通讯频道里传来了僚机飞行员悲伤而又愤慨的声音。
  那个讨人喜欢的家伙即便能跳伞生还,也基本难逃被英军俘虏的命运。
  戈林紧咬着牙关,一语不发,他的瞄准圈里已经有了新的目标,一架机身和机翼涂有圆环徽标的双翼战斗机。跟刚才那只胆怯的兔子相比,这家伙简直是个傻狍子,居然没有意识到致命的威胁正从后下方袭来——半秒之后,连串的7.92毫米子弹就像是餐刀切黄油一样斜划过它的机身机翼,然后引燃了位于机身中段的油箱,迸发的烈焰迅速吞噬了机身后半部,飞机一头栽下,在天空中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烟迹……
  确认子弹射中目标之时,戈林的视线焦点就已经离开了瞄准圈,这是战斗交给他的宝贵经验。瞥见一架单翼单发的英军战机以极快的速度从高处冲向自己,他的手脚立即像抽风一样做出了连串的反应动作,福克G-51当即停止射击,先是顺时针的侧身横滚,然后向下走起了“螺旋楼梯”——这样的机动看似简单,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飞机失控。
  英国人自诩“山鹰”足以匹敌福克G-51,其实这是两款设计初衷截然不同的战斗机,从体型、重量以及技术特点来看,“山鹰”更接近于爱尔兰空军的新一代主力机型ME-50,即以拦截和制空为主要用途的多功能轻型战斗机。在高速俯冲状态下,“山鹰”就像是鸬鹚跳水,很难摆脱惯性做出大幅度的机动,所以当戈林的战机转圈起舞时,那架“山鹰”完全跟不上节奏,飞行员干脆连射击按钮都没有碰。
  看到“山鹰”从不远处一闪而过,戈林当即驾机脱离“螺旋楼梯”,顺势压下机头,紧跟着“山鹰”冲了下去。如果这架英军战斗机跟先前那只“兔子”一样逃进地面部队的防空射程,戈林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追击,然而“山鹰”飞行员似乎对自己的飞行技巧以及战机性能非常自信,他很快改出了俯冲状态,先是平飞,接着猛然来了个大角度的水平转向。
  戈林早有心理准备,他准确地抓住了内线直切的一线机会,短短几秒就将双方的距离从最大时的千余米拉近到了四五百米,并将“山鹰”纳于十字准星稍偏位置,照此趋势,再有一两秒就是开火的良机了,但“山鹰”连续两次变向,接着是一个一圈半的横滚,以倒飞状态向地面俯冲下去。
  眼看着机会即将失去,赫尔曼·戈林眯起了眼睛,从对手捕捉战机和摆脱追击的手法来看,这是个前途不可限量的牛人——没准已经是英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了。若是放任他离开,今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战友丧命其手。
  尽管萌生杀心,戈林却没有驾机直追,而是径直拉起飞机,中途没有任何花哨动作,看起来像是赶着去给己方轰炸机护航,实际上一直在留心着那架俯冲低飞的“山鹰”,它果然在低飞了一段距离之后重新拉起,而且盯着戈林的福克战机悄悄跟了上来。
  戈林嘴角泛起一丝冷笑,除了飞行,他最喜欢的活动便是狩猎,射杀的猎物比他打下来的飞机多得多,里面最为珍贵的要数赤狐了,他前后抓过三只,靠的都是陷阱而非猎枪。
  “卡尔……刚才那家伙是个难缠的角色,好在他又跟上来了,我领着他往高处走,你从后面悄悄接近,出手一定要准,否则他肯定会溜走的。”
  “明白。”僚机飞行员回应道。
  戈林很快觅得诱饵,他从较远距离攻击了一架“角斗士”,那家伙运气还算不错,没被击中要害位置,受了伤便摇摇摆摆地调头逃跑,戈林顺势紧跟在后,两次三番地打出短射,准头都只差了一点。见这架福克G-51如此专注地咬着受伤的“角斗士”,“山鹰”加速追近。当它行将开火的时候,另一架福克G-51从后下方也即飞行员的视线死角发起攻击,演绎了一出现实版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随着双机战术大行其道,这样的剧目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战场上。
第77章
浪中礁石
  在阿伯索赫北部一条由水渠扩挖而成的堑壕里,埃文·加拉赫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向外张望。来自海面的猛烈炮火刚刚成功阻挡了英军的又一轮攻势,坑坑洼洼的田野已是满目狼藉,随处可见阵亡者残缺不全的遗骸,被击毁或被遗弃的战车就像丰收时节堆在麦田里的麦垛,东一堆西一堆。
  见视线中没有新的人浪涌来,加拉赫稍稍喘了口气,从身后摸出水壶,用沾满泥污的手拧开。清水入喉,顿时有种如逢甘霖的舒畅感觉。
  “瞧,又上来一支德军部队!”二等兵卡希尔背靠堑壕壁,扭头望着南边,一队头戴大耳沿钢盔的德军士兵正穿过交通壕来到这条前沿防线。他们身上穿的灰绿色迷彩野战服干净整洁,一看就是新登陆科恩半岛的后援部队。
  看到兵员齐整的援军抵达,堑壕里的一名德军少校旋即大声说道:“注意!注意!受伤人员可以撤离阵地到后方去接受医治!”
  加拉赫瞥了眼身边的卡希尔,他右手背被子弹擦出了一条深可见骨的伤痕,之前草草用止血绷带包扎了一下,血看起来已经止住了,但从他拉枪栓时的吃痛表情来看,现在完全是在咬牙硬撑着。
  “去吧!”加拉赫对着卡希尔点了点头。
  卡希尔有些不情愿:“我这一走,这里就只剩下你孤零零一个人了。”
  “怎么会?”加拉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这里还有很多爱尔兰人,再说德国人在战场上也是比较可靠的伙伴,放心去吧!仗以后还有的是,保住你的手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最后一句话显然说到了卡希尔心里,他不再踌躇,张开手跟加拉赫拥抱了一下,互道好运,将冲锋枪留下,背着步枪快步离开了。
  卡希尔的位置,很快由一高一矮两名德国士兵填补了。
  “你们好!”加拉赫主动用德语跟他们打招呼。
  矮个的德国兵一眼就注意到了加拉赫的伞兵臂章,面带敬意地问:“你是爱尔兰伞兵?”
  加拉赫自报家门:“爱尔兰皇家第1伞兵营一等兵埃文·加拉赫。”
  “德国皇家陆军第552步兵团二等兵托斯滕·雷恩哈特。”
  双方友好地握了手。
  相较之下,高个的德国兵打招呼的态度看起来有些敷衍,或者说他的注意力被血腥的战场画面给吸引住了。
  矮个士兵拿起卡希尔留下的T-伯莱塔28型冲锋枪,基于两支军队之间深厚的渊源关系,外界普遍将爱尔兰国防军视为微缩版的德国军队,但实际上除了基础训练高度一致,双方在战术编成、作战思想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这跟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地缘环境、战略定位有着必然的关系。爱尔兰军队非常重视“班”这一级的战术单位,德国陆军的战术通常围绕“排”来展开;爱尔兰人引入并大量装备勃朗宁M1911轻机枪,德国人对这种武器不屑一顾,而是钟情于能够持续输出火力的重机枪;爱尔兰军队将冲锋枪平均分配至每个班,德国军队习惯于给每个连编配一支高比例装备自动武器的突击队……
  德国陆军的制式冲锋枪是伯格曼研制的MP26和MP30,外形、结构均与爱尔兰自行研发的T-伯莱塔28型冲锋枪有较大的不同,但三支冲锋枪无论造价还是性能都较为接近,而且弹药相互通用,为两军联合作战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
  “你们是什么时候登陆的?”加拉赫顺口问道。
  矮个德国兵撸起袖子看了看手表:“半个小时之前。”
  高个子冷不丁插嘴道:“三个小时前登船,半个小时前登陆,三分钟前抵达前线,我们简直像是工业流水线上的零件,等我们这批人一个个阵亡了,又会有新的部队上来增援……这里的战场跟绞肉机有什么区别?”
  矮个德国兵没有搭理自己的同伴,而是问加拉赫:“从昨天到现在,你们伞兵营的损伤情况如何?”
  加拉赫一愣,眼神瞬间就黯淡下来了。
  “全营的情况我不清楚,我们这个战斗组落地时是11人,留在前线的现在就只有我一个了……5人阵亡,5人受伤。”
  高个德国兵又插嘴道:“那你还真是上帝的宠儿啊!希望我们呆在你身旁会有好运气。”
  矮个德国兵拍了拍加拉赫的臂膀,正要安慰几句,高个德国兵轻叫道:“快看,对面有动静了!”
  加拉赫趴在堑壕边缘,拿出捡来的望远镜——它一边的镜片已经破碎,只有一边可以用。经过光学放大的视野中,不计其数的英军士兵仿佛是被食物引来的蚂蚁,浩浩荡荡地朝这边涌来,一辆辆战车喷着青烟行进于步兵之间。
  突然望远英军步兵和战车后方田野升腾起团团灰烟,加拉赫知道情况不妙,连忙招呼两名德国兵防备敌方炮击。话音刚落,炮弹划空而来的尖啸声急促地响起,随之而来的是猛烈的爆炸和剧烈的摇晃,防线上的士兵们纷纷跟地鼠一样躲了起来。
  英军炮火又急又猛,不到十分钟就将联军阵地给犁了一遍,有不少堑壕因被炮弹直接击中而塌陷,但野战炮级别的炮火还不足以给整条防线带来重创。英军炮击一结束,联军阵地就响起了清脆的哨声,为躲避炮击暂时后撤的士兵们迅速回到各自的战位上,一队“条顿骑士”也从海滩方向驶来,在一线堑壕后方百米处摆开防御阵势。
  加拉赫提醒两名德国兵:“当心敌人的机枪,它们通常被部署在八百米外,反复无常地进行扫射,有很多人因此丧命,你们千万要小心。”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矮个德国兵沉稳自若地回答道:“对此我们已有耳闻,听说指挥部特意调来两个战车连,它们的任务就是清除英军的支援火力。”
  加拉赫转头看了看那些体形较“凯尔特战士”敦厚不少的德军重型战车,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
  过了不多会儿,英军进攻部队渐渐逼近到机枪射程,而在防线火力大开之前,天空中突然再次响起了令人心悸的尖啸声,这一次砸向地面的来自于游弋在近岸海域的联军舰艇。第一轮炮火非常靠近联军防线,甚至有误伤己方兵员之嫌,但经过校正之后,海军的炮火准确砸向了英军部队,英军步兵连同那些战车都迅速停止了移动——炮弹可不管这些,烈焰风暴在空旷的田野中席卷而过,弹片四散纷飞,无数躯体断臂在空中舞动……
  尽管火力密度不及英军炮击,但是联军舰艇的炮火前前后后持续了有二十多分钟,其中不乏中等口径的舰炮,其威力相当于陆军部队的重型榴弹炮。炮火平息之后,高个德国兵伸头一看,嘀咕道:“英国人完蛋了?”
  “哪有这么容易!”加拉赫一边应话,一边埋头做战前准备——在几处顺手的位置分开放好弹夹,在安全的地方囤上十几枚手榴弹,并且仔细检查了一下口袋里的急救包。
  硝烟渐渐散开,防线前方一片死寂的田野很快有了“生机”,那些看起来好像被炮火炸毁的战车,有的重新开始移动,有的原地用战车炮轰击联军防线,那些匍匐在地的英军士兵们爬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机枪声也渐渐变得密集起来。
  敌军战车和散兵线不断前移,在目标进入步枪有效射程之后,加拉赫身旁这两名德国兵便开始了射击,砰砰乓乓打得很是热闹,至于射击效果,他们显然还没有清晰的概念。
  加拉赫没有理会这两个貌似淡定、实则紧张的德国兵,他静静趴在堑壕边缘,胡伯特-II型步枪搁在特意堆砌出的凹形土垛上。英军机枪果然开始来回扫荡,得益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土垛,爱尔兰伞兵只需要稍稍压低脑袋就能确保无恙,两名德国兵倒是几次惊得缩回堑壕里。
  爱尔兰伞兵无意嘲笑两个新上阵的盟国战友,就在二十个小时之前,当他踏出机舱门的那一刻,手脚都在不由自主的颤抖,落地时脑袋一片空白,而经历了这血雨腥风的二十个小时之后,自己已不再是昨日的自己,他眼睁睁看着同伴一个个倒下,本性的怯懦已经被愤怒淹没,他可以像猎人狩猎一样夺取敌人的性命,可以像磐石一样忍受惊涛骇浪的侵袭,只要还没有倒下,他便能坚持战斗。
  砰……
  加拉赫手中的胡伯特-II型步枪终于响了,紧接着,他左手紧握枪托,右手飞快地拉动枪栓,黄澄澄的子弹壳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抛物线。瞄准,凝神静气,射击,目标应声倒下。
  如此重复几次,加拉赫忽然收起步枪,将它靠放堑壕壁,低头弯腰,起身时左手已然抓了两枚木柄手榴弹,一双冷漠的眼眸紧盯着阵地前方。
  此时英军散兵线的前沿尚在两百米外,旁边的高个德国兵在给步枪装填子弹,见加拉赫这般模样,嗤笑道:“嘿,伞兵,你能把手榴弹扔到一百米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