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387

  “就这么干吧!”将军非常果断地下了命令。
  随着火炮射程的不断增大,超视距射击的概念早已引入了海军界,而在上一场大战初期,德国舰队就曾借助舰载机的观察进行过有效的超视距射击,但考虑到射击精度和作战效率,后来的大多数海战依然是在视距内进行。
  战后十数年,德国海军先后服役了四个级别11艘重巡洋舰,主炮尝试了203毫米、240、283毫米三种规格,经过反复比较之后,克虏伯生产的55倍径203毫米舰炮成为了最新两级重巡的标准配置,而爱尔兰的标准军礼级和达努级重巡洋舰也都选用了该型舰炮。按照德国海军的标准装药,该舰炮在30度仰角下的射程可以达到30公里——德国的阿尔伯特亲王级和舍尔伯爵级主炮最大仰角均为32度,而爱尔兰两个级别的重巡洋舰,主炮最大仰角分别为32度和35度,这就意味着它们的极限射程均在30公里以上。
  战斗指令当即发出,九艘联军战舰很快就把航速降到了10节以下。三艘重巡洋舰调整航向,以左舷朝向东北,所有的主炮都昂起了炮口。同样装备全舰统一射击指挥系统并配备半自动装弹设备,爱尔兰重巡洋舰的火力输出效率无疑要更胜一筹,但它最大的缺点就是造假太过于昂贵——阿达尔伯特亲王级的标准排水量为14500吨,比达努级少了4000吨,其造价只有达努级的60%,人们普遍认为阿达尔伯特级的性价比更高,是更适合批量装备的舰型。
  抛开这些不说,在各艘战舰进行调整的同时,“阿达尔伯特亲王”号给前方的探哨驱逐舰发去了密码电报,要求它们密切观察己方炮火的弹着点情况,及时将校射数据传回。
  一切就绪,恰逢海岸方向传来的隆隆爆炸声平息下来,德国将军在额头和胸前划了个十字,简单的祈祷之后,他毅然决然地下令射击。
  超远距离的炮击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英军列车炮经过多轮调整才找准目标,而联军舰队这边,航海官根据航海图和罗盘测算的射击参数刚开始也偏得离谱,但他们的优势在于前哨驱逐舰上的嘹望员有着专业的判断力,目测观察就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校射数据,而且若是攻击战舰大小的目标,超远射击命中概率极低,对于分布在一个区域内的重炮群,炮击取得成效的机会就要大得多。
  校正射击参数之后,三艘联军重巡洋舰开始进入快速射击的节奏,而在大约十分钟之后,前哨驱逐舰发回了令人振奋的报告:观察到海岸发生了极为猛烈的爆炸,很有可能是大量弹药遭炮火引燃。
  且不管发生殉爆的是英军列车炮还是野战炮兵部队的弹药,这对阻止英军继续炮击联军登陆部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而部署在近岸区域的英军野战炮兵对远在射程之外的攻击者却完全无能为力,只得眼睁睁看着己方重炮部队遭受蹂躏——即便有己方飞机或舰艇实时报告敌方舰艇的方位,地面火炮也难以命中处于移动状态的远距离目标,何况他们的大多数火炮还受到射程的制约。
  见英军远程炮击彻底停止,三艘联军重巡洋舰迅速调整炮口,将猛烈的炮火砸向已经重新拉开了进攻序幕的英军野战部队——在阿伯索赫外围,整团整营的英军步兵在战车部队的掩护下反复冲击联军登陆部队的滩头防线。由于反战车武器短缺,加上不少工事在英军炮击中损毁,一些联军阵地很快就被突破,形势最为危机的时候,一支英军战车部队甚至突进到了距离阿伯索赫两公里的位置,它们昂起炮口就能够威胁到靠岸卸运物资的联军船只。关键时刻,退无可退的联军士兵们在舰炮支援下发起了绝地反击,迅即夺回了丢失的阵地。
  天放亮后,双方航空部队果然如乌云压境般抵达科恩半岛战场,联军战机的出现很快遏制了英军的地面攻势,但英军并没有退却,他们的每一处野战炮兵阵地都受到相当数量的高射炮和机枪保护,而且每当英国空军争取到优势或者均势——哪怕只是暂时的,地面上的英军便会适时地发起新一轮攻势,如同浪潮般一波接着一波冲刷联军最后的防御阵地。与此同时,不断有英军飞机突破联军战机的阻截,对运送登陆部队和作战物资的联军船只展开攻击,科恩半岛南部和东南部仅有的几处岸滩附近到处是搁浅、沉没船只的残骸。
  对胜利的渴望与保家卫国的使命在科恩半岛发生着激烈的碰撞。
  阿伯索赫战场的战事异常胶着,联军指挥部果断投入预备队——德军第4、第6空降团和爱尔兰第2空降营以及第1机降突击队空降科恩半岛西北部的波特克伦,德国第3海军陆战师的士兵们紧跟着在此实施两栖登陆。此地的登陆条件不及阿伯索赫,战车、火炮等重型装备必须集中在两处狭窄岸滩登陆,极易在英国空军的攻击下受阻,但形势至此,联军已经没有了选择。
第74章
空战英豪(上)
  若能随心所欲地挑选一架参战飞机,毫无疑问,赫尔曼·戈林依然会选择自己最钟爱的福克G-51。火力猛、速度快、航程远、装甲厚,这货俨然就是空战战场上的重骑兵,相较于那些木架蒙皮结构的早期飞行器,福克G-51堪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荟萃科技精华的产物,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使用者对它赞不绝口,敌对方已是闻之胆寒,只要能经受住战争的深度洗礼,必定成为铭刻历史的一代名机。
  德国空军的第26狩猎中队便是一支全员装备G-51的精锐飞行部队。在从南美和高加索战场历练归来后,戈林上尉荣升空军少校,领口戴起了金灿灿的二级红鹰勋章,而且成为了这支荣誉部队的正牌指挥官。
  早在4月中旬,第26狩猎中队就进驻了德军在爱尔兰西北部的斯莱戈空军基地。一个多月以来,戈林少校和他的飞行员们认真备战,勤操苦练,把锋利的长剑磨得又快又光。对于这些德意志帝国的雄鹰来说,这里最大的挑战不是不列颠诸岛阴冷潮湿的天气,而是十数年未尝交手的英国空军。尽管美系和英系战机在南美战争以及波斯战事中的表现差强人意,但美英两国在对外军事援助中显然是有所保留的,投入南美以及中东战场的战机以及飞行员并不能够完全代表美英一线部队的真是水平。
  开战首日,第26狩猎中队先是掩护空降部队登陆马恩岛,紧接着又被调去对付空袭利默里克的英国轰炸机,一天下来不但奔波劳累,还因为麻痹大意尝到了不小的苦头——在迎击第二波英国空袭机群的战斗中,他们对上了装备新式战机的英军精锐,一场激战过后,狩猎中队损失5架战机,飞行员2死1伤,战果仅仅是6架英军战斗机和3架轰炸机,这样的战损比例让踌躇满志的空战精英们很是憋闷。
  天色渐亮,都柏林西北约50公里的纳文军用机场又重新充斥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这里部署着德军第4战斗机联队和第39轰炸机联队,战斗机联队近半数兵力的任务是继续掩护马恩岛上的登陆部队,使之免于受到英国空军的袭扰,同时给前往苏格兰执行轰炸任务的第30轰炸机联队实施护航,而戈林少校和他的第26狩猎中队暂时被划入了防御序列,也就是跟爱尔兰空军一道抵御英国空军袭击。
  前一天损失5架战机,有2名飞行员幸运跳伞逃生并且完好无损地返回基地,因有足够的后备战机可用,狩猎中队仍然保持着较为完整的阵容。如若英国人继续空袭爱尔兰,那么他们今天还有得仗打,要是英国慑于前一日的沉重损失放弃空袭,他们就有可能要在机场空待一天了。
  四个月前刚度过四十周岁生日的戈林已经步入中年人行列,发际线愈发靠后,显露出宽大的额头来,好在那微微发福的身躯还不至于让飞机驾驶舱显得拥挤,时髦的装束让他看起来颇具成熟男性的魅力。
  “少校!戈林少校!指挥部电话!”备用跑道旁的掩体里,一名德军士官手里拿着电话筒,扯着嗓子呼唤这位已有22个击落战绩的空战王牌。
  听到是指挥部来的电话,戈林用跟身形完全不搭的敏捷从座舱里爬了出来,三两下跳到地面,健步飞奔到了掩体。
  “长官,赫尔曼·戈林荣幸听候您的差遣……是吗?那太好了!明白,保证不辱使命!”话还没说完,戈林少校便已经眉飞色舞起来,而当他丢下电话之后,方圆百米之内的人都听到了他的声音。
  “我们的战斗任务来了……光荣的第26狩猎中队……目标……科恩半岛!”
  接下来,戈林少校一边大步流星地走向座机,一边高举右手不断顺时针转圈,示意飞行员们集中到自己身边来。
  “再有25个有效击落,小伙子们,我们就为自己争取到皇家头衔了!为了这无上的荣誉,高举你们手中的剑,勇敢战斗!”
  一名金黄头发的飞行员挥舞拳头说:“让我们去北威尔士狠砸英国佬的鼻子!”
  “砸他们一个满脸花!”戈林笑着应道,“但要提起十分的精神来,小心被他们的靴子踢到屁股。”
  众飞行员们一阵哄笑。
  地勤人员在为战机起飞做最后准备,戈林则就飞行航路和战术安排向他的飞行员们做了详略得当的交待,而他始终相信,自己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王牌飞行员,也是一名出色的空战指挥官。
  片刻过后,悦耳的发动机轰鸣声终于也在他们这片区域响起。
  坐进自己的驾驶舱,系好安全扣,赫尔曼·戈林少校飞快的在胸前划了个十字,深吸了口气,将右手伸出座舱连续做着旋转动作,然后合拢舱盖,等到地勤人员撤去机轮下的固定塞,前方指引人员发出指示信号,便轻拉节流阀,加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驱使飞机平稳进入飞行跑道,继而加速飞离地面。
  作为中队长机,戈林的福克G-51在机场上空盘旋两周,等到所有战机加入编队,便在不断拉高的过程中调整航向。
  从纳文军用机场前往科恩半岛的战斗机就只有戈林的第26狩猎中队,在飞往目的地的航程中,他们跟另外一支德军战斗机部队不期而遇。看着友军的机身徽标,戈林打开中队通讯频道,用他那一贯故作慵懒状的语调说道:“先生们,如果没有看错的话,我们今天将有幸跟来自大柏林的红鹰中队并肩作战……要知道,这个中队的成员要么流淌着贵族血统,要么是军官家庭出身的佼佼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骑手,但不知道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是否如他们的骑术那样精湛。我一直以为他们会被部署在法国北部,没想到他们也来爱尔兰了,好吧,看来高层早已选定爱尔兰作为进攻英国的主要方向,我们接下来有的是机会,大家千万不要太过急躁,一定要保护好你们的搭档,然后才是找准时机击落敌人!”
  飞行员们可不像戈林这样唠叨,他们简明扼要地表示自己收到了指令,借此机会让长机确认无线电通讯完全正常。
  飞行编队在都柏林上空转向,径直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飞去。十几分钟过后,他们飞越圣乔治海峡抵达科恩半岛,还没来得及看看鏖战一夜的地面战场,就远远望见数十架战机在空中缠斗。
  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戈林向他的中队下令道:“先生们,高傲的‘红鹰’已经迫不及待地扑向战场了!我们现在不急着冲进去,保持当前飞行高度,保持中队编队!直到投入战斗,再以双机编队展开。重复一遍……保持中队编队,直到投入战斗,再以双机编队展开!”
  尽管通讯频道多了不少杂音,各机依然按次序报了“明白”。
  前方空战,联军一方本来就占据优势,红鹰中队气势汹汹地冲杀进去,战斗当即呈现出一边倒的景象。仅仅三两分钟,浅灰色涂装的英军战机纷纷往下掉,眼看着一场歼灭战就要首尾,一大群黑点突然从高处猛扑下来。
  第26狩猎中队的通讯频道里当即传来了戈林少校近乎咆哮的声音:“注意两点钟方向,六千米高度,英国人刚才藏在积云里!拉上去!拉上去!”
  别看这个平日里油腔滑调的家伙总是没个正经,飞行和作战的经验在第4战斗机联队都是首屈一指的,如果不是他的某些散漫言行惹恼了严谨刻板的高级军官们,没准已经是将军级的人物了。所以,飞行员们不敢怠慢,纷纷拉起机头向上爬升,他们之前所处的高度在4500米,略低于当天的积云,而那些隐藏在积云后面的英军战机约在5000米。只要提前做好应对,区区五百米的高度差并不致命。
  近些年来,无论是南美国家之间的战争、埃及人的起义,还是波斯地区的军事冲突乃至于法国革命者的起义行动,都少不了英国势力的参与,不少英国飞行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卷入其中,借此获得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从云层上猛扑下来的英军战机不光盯着飞行高度较低的那些联军战机,亦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群对自身威胁最大的福克G-51,它们迅即分出半数的兵力迎击第26狩猎中队——英军战机较对手多了近一倍!
  形势有变,戈林在通讯频道中大叫“保持队形”,但严重的无线电干扰不合时宜地出现,并且带来了非常糟糕的结果:有两个小队没能收到最新指令,他们遵照先前的命令自行脱离编队,以双机小队接敌交战。
  迎头对向的冲锋拼的是勇气和技巧,双方飞行员从相距两三百米的位置开始按下射击钮,福克G-51仗着比开罐器还犀利的机关炮和大口径机枪朝对手狂扫,英军战机拥有高度和数量的双重优势。伴随着机枪机炮的狂暴嘶吼,当即有多架战机被凌空击爆,其余战机以八九百公里的相对时速错身闪过,其中两架闪躲不及,瞬间撞成了一团骇人的碎片……
第75章
空战英豪(中)
  跟英军机群错身相交之后,领口佩戴着二级红鹰勋章的赫尔曼·戈林少校右手猛拉操纵杆,左手逆时针转动襟翼控制轮,左脚轻踩方向舵踏板踏板,原本斜向上飞行的福克G-51立马来了个杂耍般的后空翻,进入了机舱向下的倒飞状态。脚朝上、头朝下的戈林少校沉着冷静地右摆操纵杆,并且同步调整襟翼和方向舵,一转眼,福克G-51侧身翻滚180度,霍然改成了小角度俯冲。这个时候,英军机群的身影再度进入了戈林的视界,它们的队形已经散开,但所有的战机仍是一个整体,它们集体采取右转上拉的战术机动,准备拉升起来重新跟对手交火。
  以高超的空中动作返身杀回,戈林的战斗机已在战术位置上抢得先机,他稍稍调整便将英军战机套入了自己的射击瞄准器,但双方距离稍远,此刻开火难以确保命中,戈林少校迅速扫了一眼后视镜,僚机紧跟在后面,这让他放心大胆地截抄内线。借助俯冲之势,福克G-51的速度越来越快,戈林没有分神去看速度计上的读数,而是聚精会神地盯着前方的目标。发现德军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个回马枪,英军飞行员连忙调整飞行路线,以免成为对手的枪靶子。这一刻,个人思维反应和飞行技巧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戈林迅速盯住了一架缓慢拉起中的英军战机——那是英国空军的“山鹰”,号称足以跟福克G-51匹敌的新式战斗机。
  英国飞行员的操作未必迟缓,只不过在老鸟面前过于呆板。戈林和他的福克G-51以闪电之势逼近到离目标不足百米的位置,当他按下射击按钮的一刹那,分明感觉到对面驾驶舱里有双充满恐惧的眼睛。
  经验丰富的戈林少校没有留给对手任何逃脱的机会,四挺7.92毫米口径的航空机枪用一通长射把“山鹰”打成了筛漏状。
  在这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击落敌机的喜悦并没有让这名德国王牌飞行员得意忘形,轻巧避开下坠的英军战机,他略微转头,眼角余光立即察觉到了正在逼近的威胁——一架“山鹰”从他的右后方袭来,已然抢占了有利的攻击位置。
  说时迟那时巧,耳机里当即传来了僚机飞行员的警告:“少校,当心你的右后方!”
  “收到。”戈林少校用最简明的字词给出了回应,同时手脚并用,以大脑思维难以跟上的节奏调整飞行状态,福克G-51就像跳水一样,脑袋猛地往下一扎,来了个三十度角的急速俯冲。
  身后的英军战机自是紧咬不舍,双方距离很近,目测只有两百米左右,所以在双双转入俯冲之后,这架“山鹰”迅即开火,翼根和机翼中段随之跃现四条火舌。
  凭着对战机的判断和把握,戈林少校在“山鹰”开火之前就已经大幅度摆动操纵杆,借着空战襟翼的辅助作用连续做了两个横滚,这虽然直接降低了飞机的俯冲速度,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飞机失控,却妥妥地避开了对手的攻击。
  英军飞行员稍一迟疑,老辣的赫尔曼·戈林即以一个水平方向的急转从他的瞄准镜里溜走了——甚至离开了他的有效视野,原本以为自己将要得手的英国飞行员就像走楼梯踩空了一脚,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厄运转瞬即至,戈林的僚机飞行员一直紧跟在后,趁着“山鹰”以平稳轨迹转向,从而将宽大的正横截面暴露出来,他不失时机地开火了,四挺7.92毫米航空机枪喷吐出四条致命的火舌,爆射而至的弹雨竟瞬间将英军战斗机的机翼、机身蒙皮以及座舱盖砸了个稀烂!
  戈林没有分神去欣赏僚机的战果,因为这片空域到处是呼啸而过的战机和一串串带有曳光弹的子弹,危险无处不在,容不得人们有片刻的疏忽。
  “谁来帮帮我,我被一个难缠的家伙咬住了,脱不开身!噢见鬼,我只差一点点就被击中了!”
  时灵时不灵的无线电频道里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戈林一边驾机爬升,一边环视四周,这里有好几十架战机在穿梭往来、相互拼斗,哪能对号入座地找到想要找的人?
  仅仅数秒之后,那个声音再次从耳机中传出:“该死,我的机翼被打中了,飞机正在失控,我要跳伞了!”
  连最后一句祝好运都没来得及说,无线电频道中的声音戛然而止,接下来便是一阵沉寂。
  重新爬升至战场高点,戈林迅速盯上了一架正在寻觅战机的“角斗士”,这种双翼战机在20年代中后期还算是一流机型,随着福克G-51、“山鹰”、ME-50等一批新式单翼战机涌现,它便迅速落伍了。前一天阻击英军轰炸利默里克的战斗,第26狩猎中队击落4架“角斗士”,而且在击落它们的过程中无一伤亡。
  如同猛禽发现了鸽子,戈林驾驶他的福克G-51直冲而去,一边瞄准,一边透过无线电对他的飞行员们说:“第26狩猎中队的空战骑士们,稳住你们的心态,眼前的战斗没有强弱之分,不要轻视任何一个敌人,他们有把你们击落的能力,盯准一个……打下一个……”
  说到这里,戈林的拇指按下射击钮,他再次用四挺航空机枪的长射攻击目标,瞄准的偏差很快通过航向的调整得到弥补,形成一条条弧线的弹带最终击中了敌机,织物蒙皮被轻而易举地撕碎,光有骨骼的鸟儿如何能够飞行?
  “少校刚刚又打下一架!今天的第二架。”
  戈林的僚机飞行员在通讯频道中如是说道,这个消息引来一阵小小的雀跃,但转瞬之间,这名僚机飞行员的语气变得急促异常:“少校当心身后!”
  一架“角斗士”从斜后方杀了出来,照着戈林的座机就是一通长射,连串子弹擦着福克G-51的机翼飞过,有几发打在了驾驶舱靠后位置,顿时激起零星火花,想必听到异常响动的戈林少校已经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戈林再次出现在通讯频道中的声音果然有些发颤:“卡尔,我引它跟着我往高处爬升,然后把它甩掉,你从后面踢爆它的屁股,我掩护你的屁股!”
  这个轻松的打趣没能得到任何响应,因为狩猎中队的无线电频率再次受到了干扰,耳机里面一片沙沙声。出现这样的情况,戈林在心里暗骂着西门子公司的那些所谓无线电专家们,他们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己研发的通讯设备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不会像上一场战争那样时灵时不灵,结果呢?飞机一靠近英国空域,无线电通信就变得非常神经,前一天在英国领空折翼的联军战机,还不到有多少是吃了这样的亏!
  好在第26狩猎中队这样的老牌部队,训练演习都是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进行,飞行员们早已对各种基本战术烂熟于心,近些天跟着爱尔兰空军反复对练,双机编队战术已是炉火纯青。
  动力强劲的福克G-51一旦拉起,以缠斗能力见长的“角斗士”再加上一对翅膀也跟不上,英国飞行员竭尽全力追击目标,忽略了藏在身后的致命威胁。
  这样的机会,狩猎中队的老手们可不会放过。一转眼功夫,戈林的僚机也开了张,而从战斗开始到现在还不到五分钟。
  喜悦还在发酵,抽风不断的通讯频道又有了声音,不很清楚,但还能勉强辨明内容。
  “长官,低空位置……我们的轰炸机……英国战斗机冲下去了,但没有看到我们的护航飞机!”
  戈林探头朝下看了一眼,高空、中空、低空,到处都是相互追逐的双方战机,飞机的速度和空间的立体造就了这种具有空前发散性的战场,而透过迷乱的局面,他很快捕捉到了僚属所报告的画面:一大群带有铁十字徽标的单发双翼轰炸机以醒目的V字形编队由西向东飞行,看样子是要去支援阿伯索赫的登陆部队,它们漂亮的队形正因为英军战机的冲击而变得散乱——美观性无足轻重,关键是这些轻型轰炸机面对敌方战斗机的攻击几乎没有什么还手能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