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387

  鱼雷还未发射,突然间,轰然一声巨响响彻全舰,舰桥上的军官们几乎都在猛烈的震动中摔倒。这其中的许多人早已体味过战斗的残酷,他们很清楚一艘战舰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样地颤抖——三四千米的距离上,舰炮几乎处于直射状态,这意味着炮弹命中目标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从刚刚的爆炸冲击来看,击中“彗星”号的至少是一发150毫米炮弹!
  刹那间的猛烈震荡几乎让军官们昏厥过去,透过破碎的舷窗,人们可以看到前甲板已经被刺眼的火焰所包围。呛鼻的浓烟正透过指挥塔的每一处破口涌进来。两艘德国战巡显然已经发现了这些试图摸黑上前的英国雷击舰艇,由于双方的距离已经比较接近了,它们连照明弹都不需要,借助月光就能够进行直瞄射击。
  霍克少校踉踉跄跄地摸到传声筒前,大声喊道:“一号鱼雷组……瞄准敌前舰……发射!发射!”
  值得庆幸的是,舰上的通讯线路还在运转,传音筒里很快传来了一个清晰的声音:“是,长官,一号鱼雷组瞄准敌前舰,鱼雷发射!已经发射!”
  这一刻,很少有人注意到两条鱼雷接连窜入水中。甲板以上的熊熊烈火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一些勇敢的水兵在军官的带领下试图扑灭大火,另一些则对甲板上的伤者进行紧急救治。
  少校顾不上渗血的额头,转身朝大副喊道:“左转两个罗经点!”
  紧接着,他透过传声筒下令:“二号鱼雷组准备发射!”
  可是传声筒那边并没有回应。
  “我去处理。”金发军官自高奋勇地向霍克少校请缨。
  少校点点头,叮嘱道:“敌舰随时可能转向,两条鱼雷不要设定在完全相同的角度上,间隔一度为宜。”
  满脸是血的大副顽强地站在舵盘前,负伤的战舰很快开始转向,甲板上的大火则借着风势迅速向舰桥扑来,火舌甚至已经开始扑到了舷窗上。
  霍克少校通红的双眼紧盯着前方海面,他发现德国人的两条舰影截面陡然变宽,这意味着目标正在快速转向。如果一号鱼雷组的两具鱼雷发射管设定了完全一致的射角,那么之前发射的两条鱼雷极有可能扑空。
  “彗星”号刚刚转向,好几发炮弹便轰在了它原先的航迹上。少校皱了皱眉头,德国人的炮术确实要比他们预料的还要强悍,早知如此,英国海军应在战争之初采取更加谨慎的策略,而不是一而再地出港迎击。
  须臾,传声筒中传出了熟悉的声音:“长官,二号鱼雷组成员全数阵亡,我已带领部分一号鱼雷组成员接替。鱼雷已经就位,听候发射指令。”
  霍克少校捏了捏拳,毅然下令道:“瞄准敌前舰……发射!”
  两条鱼雷悄然离舰,数秒之后,只听得轰然一声巨响,这艘800吨级的驱逐舰再次剧烈地颤抖起来。大火的映衬下,好些没有心理准备的水兵被震出船舷,一团更加刺眼的火球仍然从这艘战舰的前部甲板腾起,舷窗残留的钢化玻璃片上渗着鲜红的血。
  此时此刻,在德国战列巡洋舰“德弗林格”号上,炮手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威力强劲的12英寸主炮昂着炮口,将400多公斤重的穿甲弹砸向六千多米外的英国战列舰;右舷的各型副炮压低炮口,以极快的射速向相距两三千米的英国雷击舰艇开火。
  司令塔内,身形单薄的弗朗茨·冯·希佩尔目光炯然地吩咐身旁的副官:“给丰克发报,让他们继续向敌舰发射照明弹,只要在坚持十分钟,我们就能把英国海军最后的希望捻灭于此。”
第121章
无畏之光
  担任德国海军派驻法罗群岛特别战斗舰队司令的菲利克斯·丰克少将,在职务上与侦察舰队司令弗朗茨·冯·希佩尔中将并没有隶属关系,但是接到“德弗林格”号发来的无线电报,丰克却没有半点的犹豫或是抵触,他当即命令所属舰艇向英国舰队投射照明弹。不仅如此,为了让希佩尔的两艘主力战巡获得理想的观瞄条件,他紧接着命令“路易波特摄政王”号以探照灯照射敌舰,搜寻并锁定悬挂司令旗的敌方旗舰。
  明知这道命令可能给自己这艘无畏舰招来杀身之祸,舰上官兵依然毫不迟疑地执行了命令。此前饱受英国舰队炮火轰击的“路易波特摄政王”号,主副舰桥残存的三盏探照灯赫然亮起。这种大功率探照灯的镜面直径超过一米,能够在黑暗中照射到四五公里之外的舰艇。
  “不是这艘,往右转,后面一艘!”
  血迹斑斑的桅杆瞭望台上,一名资深的德军士官长手持双筒望远镜,边观察敌舰情况边大声指引操控探照灯的水兵。瞭望台下方三米处是上下两层结构的探照灯座,在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凯撒级无畏舰的主副舰桥各有四具大功率探照灯,能够在漆黑的环境中为己方舰炮射击提供持续的中近程照明,而现在主舰桥只剩下一具探照灯,后部的副舰桥还剩两座,而舰上的主炮则已经全数哑火,仅有几门副炮还能使用,除了替友舰点亮敌人,这艘舰队旗舰几乎已经不能再发挥任何作用了。
  舰员们手动操作的探照灯很快对准了士官长所指的方向,大约三千米外的海面上,一艘体态敦厚、雄风犹存的英国战列舰被强光柱照亮,旗杆上,醒目的分舰队司令旗正在随风招展。
  远处的德国战列巡洋舰“德弗林格”号很快找准了被“路易波特摄政王”号探照灯锁定的这艘英国旗舰,令德国舰员们感到振奋的是,它仅仅三轮齐射就取得了首次命中。穿甲弹落在了舰桥和主炮塔之间,爆炸摧毁了英舰的医务室、火炮维修间和前部火力计算室,底层舰舱的顶板也被炸了一个大窟窿,再往后偏一点就是这艘战列舰的前部弹药库了。
  战舰前部蒙受重击,“非洲”号后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来自“威斯特伐利亚”号的一发11英寸穿甲弹击中了它的后部主炮塔。英国人应该感到庆幸,因为爱德华七世级的重点防护部位已经用上了克虏伯首创的表面硬化渗碳钢技术,12英寸厚的炮塔正面装甲未被击穿,但是炮塔右侧主炮的俯仰装置却被震坏。在激烈的海战中,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损伤。
  来自两艘德国战巡的猛烈炮击令英国舰队上下大为惊恐,不仅是因为对手非常强大,更是因为自身反击的虚弱无力。敌舰的炮口焰虽然暴露了它们的大致方位,但英国战舰的光学测距仪却无法在月光下准确测定对方的距离。
  照此下去,英国舰队很快就会完蛋。
  “非洲”号的舰桥司令塔内,困顿中的卡尔索普极力保持着镇定,他令所有的战列舰保持现有阵位,对威胁甚大的两艘德国战巡置之不理,撇开战力尽失但仍处于航行状态的三艘德国主力舰,全力攻击最后一艘未遭重击的德国无畏舰,“威斯特伐利亚”号。
  在“毛奇”、“路易波特摄政王”、“图林根”相继受创且航速锐减的情况下,“威斯特伐利亚”号本可拉到外线实施策应,显然出于强烈的团队精神,这艘拿骚级无畏舰不离不弃地游弋在近旁海面,这一举动意义重大——此前正是得益于“威斯特伐利亚”号的密集火力,丰克舰队才得以阻击英国雷击舰艇的攻击,为扭转不利局面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机会。现在,随着“路易波特摄政王”号的无畏之光照亮敌方旗舰,“威斯特伐利亚”号不遗余力地发起猛攻,全部11英寸口径的三联装主炮祭出了每分钟两次的爆发射速,而且两分钟内四度命中目标!
  “难以置信,德国舰队的夜间射击居然打得这么准!”
  航行于“非洲”号前方的另一艘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主权”号上,军官们无比忐忑的望着不断被敌方炮火击中并且发生爆炸的旗舰。发出感慨的这名年轻军官立即遭到年长军官的瞪眼,虽然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微妙的形势下,任何对敌人的赞美都可能影响到己方舰员拼死战斗的决心。
  此时此刻,距离三千多米的那艘德国无畏舰以及六七千米外的两艘德国战巡正肆无忌惮地输出火力,各种火炮射击时发出的火光就像是远处有人在不断划燃火柴,但没有哪种火柴本身会有这样大的杀伤力。
  遵照“非洲”号的战斗命令,包括中度受创的“主权”号在内,英国舰队中的每一艘战斗舰艇都将火力集中到了那艘拿骚级无畏舰身上,大大小小的炮弹激起无数的水柱,直接命中目标的却寥寥无几。若是在白天,英国舰员的训练水平并不至于连连齐射都无法命中目标,但仓促应战又缺乏有效的观测手段,很难让炮弹落到距离德舰二十米之内的地方。
  在夜间的水面炮战中,双方拼的不仅仅是吨位、航速、火力这些先天条件,指挥官的临场指挥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敌人的炮弹落单距离本舰很近甚至击中本舰时,指挥官们就需要通过改变航向来使自己的战舰避开敌人的下一轮攻击,同时又要想办法让自己的炮弹击中对方。
  “注意!所有人员立即撤离露天战位,保持舰舱走道畅通,医疗急救分队按照C方案部署,灭火队随时候命。”
  “主权”号的舰内广播突然传来了舰员们非常熟悉的声音,在往常的训练操演中,他们时常听到类似的指令,每一条指令都有它的用意,不同的组合意味着不同的战术意图。在这个时候听到这些指令,好些军官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甚至有人彼此握手,互祝好运。
  与此同时,德国战列巡洋舰“德弗林格”号上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气氛。自从取得命中之后,炮手们一下子找到了感觉,炮弹接二连三地命中目标,而舰上的射击指挥官也在用自己老道的经验不断校调射击参数。
  “装填穿甲弹!”
  硕大的主炮塔内,炮长们的声音如戒尺般严厉,却又饱含豪迈情绪。
  一矣装填炮弹的命令下达,炮手们手脚麻利地打开炮闩,装填炮弹和发射药筒,继而关闭炮闩,以中气十足的语调喊道:
  “1号炮就位!”
  “2号炮就位!”
  之后,炮长通过传声筒向射击指挥室报告,本炮塔所辖主炮装甲弹装填完毕。
  片刻过后,这艘三万吨级的超级战舰随着8门12英寸主炮的齐射出现轻微颤抖,震耳炮声犹如激荡的战鼓,让舰上的每一名官兵保持着热血沸腾的状态。
  远处的英国旗舰很快化成了一团的醒目火炬,舰上的火炮完全沉寂下来。
  见此情形,每艘德国战舰上都响起了欢呼声。
  “非洲”号一片狼藉的舰桥上,卡尔索普的副官向他建议说:“将军,‘非洲’号已经没有战斗力了,动力系统受损,无线电系统也被打坏,我们恐怕得换一艘战舰继续指挥战斗了。”
  可是摆在他们眼前的形势非常糟糕,战舰甲板上到处是烈焰浓烟,舷侧海面水柱升腾、水浪翻滚,该怎样才能安全地转移到其他战舰上去?
  卡尔索普一语不发,脸色阴沉到了极点,与舰同沉的念头已在脑海中产生。少顷,斜里冲出的舰影突然吸引住了他的目光。在未获旗舰指令的情况下,“主权”号居然冲了出去。
  好几艘德国战舰的探照灯光束顿时聚集到了这艘已是遍体伤痕的英国战列舰上。
  “将军,‘主权’号的旗语……它掩护我们撤退,让我们向苏德岛撤退!”
  副官的话让卡尔索普双眼圆睁,心中纵有一万个不情愿,但舰队指挥官的责任和使命让他不得不以理性思维面对现实:两支德国舰队的默契配合完全扭转了战场形势,“非洲”号的落难只是敌人强势反扑的第一个猎物,余下的英国战列舰徒有声势,强撑下去只会一一落入敌人之口。
  无奈之下,卡尔索普下令撤退。由于“非洲”号的无线电设备损毁,舰员们只好利用旗语和灯光传递讯息。这个时候,“威斯特伐利亚”号的炮火开始给予勇敢的“主权”号重击,11英寸穿甲弹逐个敲掉了英国前无畏舰的主炮塔,然后将火力集中到了它的前舰桥上,两次齐射便彻底摧毁了它的指挥系统。
  在战斗的最后阶段,“主权”号的英国舰员们表现出了令人惊异的顽强,在失去全部主炮之后,他们仍利用舰上的各种武器,包括舷侧的机关炮向德舰射击,尽管它们充其量只能在德舰舷侧砸出点声响,却让舰上的德国官兵们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一直以来为他们所鄙视的英国同行,原来也具备这样坚忍不拔的品格!
  在战斗彻底结束之前,英舰发炮击中了“威斯特伐利亚”号,穿甲弹砸在了司令塔外部装甲板上,虽未能贯穿装甲对里面的指挥人员构成直接杀伤,却也让这位一直踌躇满志的拳击手漂亮干净的脸蛋结结实实的挨了一拳。
  德舰的最后一轮齐射,终于让“主权”号彻底安静下来,甲板上看不到一个人影,那里已经成为烈焰与浓烟的炼狱,原本方方正正的舰桥像是遭到大火焚烧的房屋一般只剩下残墙缺壁。
第122章
空窥
  明媚的阳光下,一架容克-3C型水上侦察机飞行在离海面三百多米的高度,前后排列的敞开式座舱里坐着两名年轻的飞行人员,他们戴着皮帽和防风眼镜,用厚绒围巾将脸部和脖子裹得严严实实,手套、大衣、靴子都是羊绒皮质地,整个看起来非常暖和。
  因为原始用途就是专业的军用飞机,容克-3C有许多独到的射击,包括主副驾驶员双操作配置,也就是说,前座飞行员和后座观察员都能够操控飞机,而且不需要进行位置的切换。此时此刻,这架外观整洁的德国侦察机就处在后座观察员的掌控之下,前座飞行员时而左右张望,时而大声提醒自己这位身份特殊的临时搭档一些常规的操作要领。
  尽管已有好几个月时间没有触碰飞机操纵杆,夏树可一点也不觉得紧张,飞机在他的操控下飞得十分平稳,眼下的天气除了温度偏低,视野、风力都很理想,偶尔离开地表,视角和思维都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殿下,前面就是苏德岛了!”前座飞行员侧转过头,“飞机由我驾驶,您尽管查看下面的情况。对了,我们在苏德岛上空飞行时,有可能受到英军火炮的袭击,但基本上没什么威胁,您不必担心。”
  “好的,明白!”夏树回答道。双手握着的操纵杆有了被外力影响的感觉,便放手松开,一手扒在座舱边缘,从座舱探出头去,一手端着6倍的双筒望远镜。前方的浩瀚海面出现了一抹截然不同的浅黄绿色,那是苏德岛,法罗群岛最南端的岛屿,距离托尔斯港约有50公里。苏德岛的轮廓像是一只侧身的大龙虾,修长的身形、平滑的背脊、兀立的胸足。它的面积与沃格岛相近,但地形更加复杂,拥有多处峡湾和天然海港。
  此时距离第二次法罗群岛海战结束已经过去了两天,各方发来的贺电在夏树的桌上堆积成山,由于他此前已经获得了德意志帝国的至高勋章,德皇居然拿不出更好的荣誉奖励,而任何物质嘉奖在这位坐拥弗里德里希船厂的皇室成员面前有如浮云,晋升军阶俨然成了唯一配得上这场胜利的奖励。在世人眼里,德国海军让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海军输得精光,可是对夏树而言,这场胜利来得很是侥幸,若不是希佩尔率领“德弗林格”和“塞德利茨”及时赶到,丰克舰队几乎必败无疑,他个人乃至德国海军的不败神话也将就此破灭。单单一场海战的失利虽然决定不了英德争夺海权的战略格局,也不至于让德国人失去信心,却能够让困顿中的英国人重新振作起来。
  那场在苏德岛西北海域进行的海战,丰克舰队的四艘主力舰仅留下“威斯特伐利亚”号这一根独苗,“路易波特摄政王”、“图林根”、“毛奇”经损管抢修控制住了伤势,但它们必须返回德国接受大修,今后能否恢复到理想状态还是个未知数。好在希佩尔的两艘战列巡洋舰在战斗中几乎没有受到损伤,它们已经留下来跟“威斯特伐利亚”号一道共同坐镇法罗群岛,使得德国海军继续在这片距离英国本土较近的北方海域掌控制海权。
  海战结束后,德军迅速肃清了沃格岛的英军残余部队,至此整个法罗群岛仅有两座岛屿处于英军的控制之下,也即苏德岛和桑岛。面积更小的桑岛距离托尔斯港仅有20公里,易受德国海军的封锁,部署于此的英军部队处境要比苏德岛的同伴艰难得多,兵力也要单薄许多,因而不足为虑。在这场即将到来的两栖作战中,苏德岛必是双方重点争夺的主战场。
  英军在苏德岛登陆已有近一个星期,确切的登陆人数德军战区司令部不得而知,夏树的参谋幕僚们根据各方收集到的情报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个数字应该在五千到一万人之间,最多不超过一万两千人。五千跟一万相差了一倍,而且还都只是估计值,在夺回苏德岛的两栖作战行动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情况下,夏树觉得非常有必要搞清楚英军在岛上的防御部署,以免出现之前的策略性失误,让数以千计的德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白白送死。
  在苏德岛上,适合两栖部队展开登陆作战的岸滩大大小小共有12处,而面积相仿的沃格岛仅有4处,这样的地理条件似乎有利于进攻一方,但这些岸滩同样为英军登岛部队获得补给提供了便利,毕竟德国海军在法罗群岛的作战力量还不足以昼夜封锁苏德岛的漫长海岸线。
  透过望远镜,夏树看到苏德岛北部的两处岸滩后面挖有纵横交错的堑壕和疑似炮兵阵地的工事,以这些防御设施的规模和布局,就算把“德弗林格”、“塞德利茨”、“威斯特伐利亚”这三艘德国主力舰所剩的弹药全部砸在这里,也不足以替登陆部队扫清全部障碍。很显然,这里的英军指挥官比率部登陆沃格岛的同僚更加聪明,而且汲取了西线堑壕战的有益经。德军想要在这里登岸立足,恐怕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伤亡。
  夏树搭乘的这架容克-3C越过海岸线继续向南飞行,突然间,离岛屿北端大约两公里的洼地里焰光闪闪,硝烟团团,数发炮弹腾空而起,纷纷在五六百米的空中爆炸。夏树和他的飞行员可没有大白天欣赏烟花的心情,他们连忙操纵飞机偏转航向,匆匆避开英军的这处防空炮阵地。安全之后,飞行员转头说:“这是常有的情况。英国人从没打中过我们,我们也没有朝他们扔过炸弹,大家相安无事。”
  夏树没有答话,双方之所以相安无事,既是因为英国人的高射炮打得不准,而且延时引信的设定存在很大的问题,也是因为前一阶段德国海军航空兵的重点目标是英军舰艇,从托尔斯港起飞的容克-3C若是搭载炸弹,肯定会优先攻击航行在附近海面或是在岛上港口停泊的舰船。在被德国海军击败之后,英国舰队已经完全撤出了法罗群岛海域,为数不多的舰船也只敢在夜间活动,接下来,德国飞机的轰炸目标必然转到登岛英军身上。
  飞机沿着苏德岛的西海岸飞行,没过多久,一艘搁浅战舰的残骸出现在夏树的视线当中。它是英国海军的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非洲”号,第二次法罗群岛海战期间的英国舰队代理旗舰。在那场海战的最后阶段,它被“德弗林格”号的齐射炮火接连命中,舰体千疮百孔,全舰燃起大火,眼看这艘战舰失去了撤回本土的机会,卡尔索普率领幸存舰员驾舰冲向苏德岛,能够在此搁浅,也已经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交战当夜,德国舰队忌惮于归航补充弹药的英国高速鱼雷艇,取胜之后果断返航。直到次日,德军侦察机发现坐沉苏德岛西岸的“非洲”号,而且观察到英军人员正从舰上卸下武器弹药。“德弗林格”号和“塞德利茨”号匆匆赶来,以远程炮火彻底摧毁了这艘老式战列舰,但在此之前,已有不少舰员以及舰炮、炮弹转移上岛,守军力量由此得到了增强。
  慑于德国战巡的航速和火力,英国海军基本上只在夜间向苏德岛运送兵员物资,但当夏树搭乘的侦察机飞过岛屿最南端的峡湾时,那里却赫然停泊着两艘潜艇,岸边聚集了不少英军,甚至还有两辆卡车在等待装货,岛上英军的机动能力显然也是进攻者需要考虑到的因素。不等夏树观察清楚情况,靠近港口的英军炮兵便狂躁地开火了。由常规火炮改装而成的高射炮徒有声势,反而是小口径机关炮和机关枪颇具威胁,夏树的飞行员连忙拉高,继而沿着苏德岛东海岸向北飞行。这一侧,岛屿岸线蜿蜒崎岖、峡湾众多,最大的一条峡湾,南北两岸拥有五六公里长的平缓海滩,而且峡湾内部水宽浪徐,非常适合登陆舰船活动。不过,德军飞机之前的侦察就发现英军在峡湾口附近构筑了炮兵阵地,只要在这里部署十几门普通野战炮就足以控制整个峡湾,而炮兵阵地的位置又非常巧妙地选定在了高耸的海崖后方,德国战舰就算抵近海岸也难以扫除这一障碍。
  环绕苏德岛飞了一整圈,夏树觉得一万两千人的估计还是过于保守了。光看岛上的各处防御工事,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从无到有,点面兼顾,首先要有充足的人手,还得有不辞辛劳、连续工作的精神,看来运送上岛的英军部队人数不少,而且大部分是正规的精锐部队。除了直接登岛的英国海军陆战队,岛上的作战力量还应包一些战沉舰艇上的幸存舰员。在第二次法罗群岛海战中,英国海军总共损失了战列巡洋舰一艘、前无畏舰三艘,轻巡洋舰以下的轻型舰艇十数艘,除了少数弹药库殉爆的战舰,其余战沉舰艇的伤亡率应在四成以下,粗略算来,大约有三四千名舰员被随行舰艇救起,即便只有一半人在苏德岛暂留,也是一支相当可观的生力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