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387


第78章
真相
  从不列颠最北部的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到法罗群岛,直线距离为290公里,往返一趟接近600公里,到冰岛的路途则是两倍于此,这远远超过了时下英国军队装备的任何一种飞机的最大航程。要对挪威海进出大西洋的主要水道进行高效的空中侦察,英国人只有两种办法:派遣飞艇,或是调用水上飞机母舰。
  在这攸关国家存亡的时刻,英国人不再有任何的吝啬,他们双管齐下,一面从东南部防区调来17艘飞艇中的12艘,一面遣上全部5艘水上飞机母舰中的3艘,并对侦察区域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连每一艘飞艇、每一艘母舰的路线都事先确定下来,配合大批潜艇及轻型舰船的海上搜索,理论上可以扫清任何侦察死角。
  理论毕竟是理论,跟现实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可不像德国人那样装备飞行性能较好但价格昂贵的硬式飞艇,而传统的软式飞艇虽然维护简便、操作简单,载重量和飞行速度跟齐柏林飞艇有明显差距,侦察效率自然要打些折扣。水上飞机母舰也是相同的道理,一旦遇到海况恶劣的天气,英国人的航空侦察便难以为继,偏偏北方海域气象条件复杂,秋天多雨多雾多大风。在11月上旬至中旬的两个多星期时间里,英国海军的有效侦察面积仅达到了预期的百分之四十,冰岛西南、西北,法罗群岛西南,还有挪威海中部、北部的广袤区域仍是情况不明的盲区。
  这让英国本土舰队的指挥官杰克逊爵士非常恼火,所以在率领舰队前往法罗群岛之前,他再三向海军部发出警告——若不能组织海军航空力量对法罗群岛及周边海域实施地毯式的探察,以排除德国舰队在此设伏的潜在威胁,那么本土舰队孤注一掷的作战行动或将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历史性终结。
  因受恶劣天气影响,加上无从避免的技术性故障,英国调往北方的12艘飞艇此时可出动的仅有7艘,3艘水上飞机母舰的舰员和飞行员不顾连日出勤的疲倦咬牙坚持,经过两天的努力,终于对法罗群岛周边一百海里的区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搜查。
  除在法罗群岛东部海域望见过一艘德国潜艇之外,英国飞艇和水上飞机未在法罗群岛附近海域发现任何可疑情况。
  1914年11月22日,英国本土舰队驶抵法罗群岛以东海域,并在距离其主要港口托尔斯仅仅20海里处暂时驻泊。此时国际上对岛屿领海线的划分尚无统一的标准,根据丹麦政府声明的法罗群岛领海线,英国舰队的位置已在丹麦领海之内,即便如此,抵达法罗群岛海域当天,英国舰队便扣留了两艘闯入其视野的丹麦渔船,而在英国驱逐舰将它们强行扣押时,两船的实际位置离岸线仅有十几公里!
  为求一胜,英国人已是不择手段,然而他们并没有料到,对法罗群岛展开的密集侦察令潜伏在这里的德国海军谍报人员有所警觉,情报辗转送到了莱因哈特·舍尔和他的幕僚助手们面前,他们立即从中捕捉到了关键信息。
  11月23日清晨,德国公海舰队悄然抵达法罗群岛北部水域。天亮之后,从“海因里希亲王”号一口气起飞了6架胡伯特-D型舰载侦察机,两艘由跨洋邮轮改装的辅助航母——“哥廷根”号和“卡塞尔”号,也各自起飞了3架同型侦察机,它们有意避开法罗群岛的城镇港口,小心翼翼地对周边海域展开空中侦察。第一波侦察,德国飞行员们毫无发现,返航并补充燃料之后,他们又出发进行了第二波侦察。10时许,从“哥廷根”号上起飞的3号侦察机在法罗群岛东南方望见英国舰队,几分钟后,它向本方舰队发出无线电讯号:斯温岛以南30公里海面,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10至12艘,老式战列舰7至8艘,巡洋舰10艘左右,驱逐舰30艘左右,全舰队排成三列纵队,缓速南行。
  先是望见灰色涂装的德国舰载侦察机,紧接着又监测到了近距离发出的无线电波,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英国人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行踪已经被敌人发现,而且德国舰队的位置已距此不远。这个时候,3艘水上飞机母舰已纳入英国本土舰队的支援行列,杰克逊爵士遂令它们派出水上侦察机反向侦测德国舰队的方位。英国水上飞机肆无忌惮地飞越法罗群岛,上午11时42分,其中一架肖特式侦察机在海面上发现了德国舰队,在被德国舰载机击落之前,英国飞行员及时拍出电报,但这份电报未进行加密,德国舰队将其截获之后迅速解译出内容——望见德国主力舰队,计有大型战舰18至20艘,飞机母舰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40至50艘,航速12节,航向正东。
  这份电报所提供的数字与实际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出入,因为“布伦瑞克”、“洛林”这样的老式战列舰以及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也属于“大型战舰”的范畴,而所有的轻巡洋舰和大型鱼雷艇加起来有42艘。但是,模糊的概念很有可能对英国舰队指挥官产生致命的误导——20艘无畏舰跟10艘无畏舰加10艘前无畏舰,20艘巡洋舰、20艘大型鱼雷艇跟10艘巡洋舰、30艘大型鱼雷艇可是截然不同的战斗力量,相应采取的作战策略也应有很大的差别。
  与德国旗舰上人人捋臂揎拳、个个从容有度的氛围不同,英国旗舰“铁公爵”号自从德国侦察机出现的那一刻起就被紧张压抑的气氛所笼罩。一方面,人们焦急等待着己方侦察机能够早些找到藏在暗处的德国舰队,使本方舰队摆脱单纯被动的局面,另一方面,德国舰载机已在几次重要海战中展现了对舰攻击的身手,稍有眼界的英舰官兵都在担心下一批前来的德国飞机将会丢下炸弹或是鱼雷,以英国舰队目前的防空能力,很难抵挡住德国海军航空兵的轮番轰炸。
  收到己方侦察机的绝命电报,舰队司令官杰克逊爵士就像是在黑暗中苦苦寻找光明的人,瞬间看到了希望的方向,可让他感到无比纠结的是,通往光明的道路却充满荆棘,眼下他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进攻,该如何进攻?撤退,该如何撤退?
  在旗舰的作战指挥室里,杰克逊爵士以雄辩的口吻对他的幕僚军官们说道:“德国人占据实力和心理上的双重优势,他们绝无必要横穿法罗群岛,向东绕过群岛也就是两个小时航程,如果我们也向东航行,那么斯温岛以东海面将会是我们的决战地——德国人肯定已经盘算好了一切,在我们抵达那里之前,他们的飞机会让我们损失不少气力,心情也会大受影响,所以我们要冒险到底,从东岛和博罗伊岛之间的海峡插进去,从德国舰队背后发起进攻!”
  法罗群岛共有18个岛屿和岩礁,最大的四个岛屿间隔较近,窄处仅有两百米,宽处也就五六公里,若是德国人知悉英国舰队的航向,以主力战舰占据优势阵位堵截,将轻松赢得一场鸣梁海战式的胜利。
  尽管马登中将提醒了这一点,杰克逊爵士依然固守己见,学院派的理论家爱德华将军也支持杰克逊的冒险策略。
  “可我们如何才能避开德国飞机的侦察?”马登中将反问。
  “当然是上帝!”杰克逊爵士以右手指向舷窗外,一整个上午的晴空已被北方飘来的阴云所遮蔽,海面上风浪渐高,水上飞机的起降已经变得非常艰难,德国人的航空母舰在恶劣海况下的适应力要强一些,但也不可能完全无视天气的影响。
  马登将军沉默下来,他知道,如果贝蒂和托马斯在场,必定会竭力阻止杰克逊爵士的冒险,但在尘埃落定之前,谁也不能断定这种“妄想”就一定会走向失败,而天气的突然变化在无形之中给人们带来了这样一种心理暗示:无论谁赢谁输,这都将是一场壮烈而悲惨的战斗。
  11时55分,“铁公爵”号挂出了曾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鼓舞英军将士的决战旗语,这个旗语信号对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将士们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够瞬间扫除他们心底的忧虑和畏惧,让他们以英勇无畏的精神面貌面对任何强敌,这也是英国舰队在日德兰和弗兰德斯屡屡陷入战术的极端困境却又总能让德国人为胜利付出沉重代价的关键原因。
  另外一边,尽管英国舰队的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比德国海军参谋部提供的情报要多,德国公海舰队的掌舵者心无旁骛,决意一战。若不是天气的变化,德国舰队本有机会利用三艘航空母舰慢慢拖垮英国舰队,从而以较小的代价赢得胜利,但天意如此,双方又将以巨舰大炮时代最典型的钢铁碰撞来决定各自的命运。
第79章
北方谍影
  11月23日这天下午,托尔斯港公立学校的三年级教室,戴着圆框眼镜的青年男教师正在讲课,两个十来岁的男孩匆匆忙忙地跑进教室。
  男教师从背心口袋里掏出怀表瞅了一眼,然后不温不火地说道:“拉斯穆森先生和弗里希先生,能否解释一下你们这堂课迟到30分钟的理由,或者让我先猜猜……今天的午餐太难吃了,所以你们决定到海边碰碰运气,看能否钓条鳟鱼炖一锅美味的汤,但运气不太好,所以耽搁了一下?”
  “彼得森先生,您只猜对了开头。”个头稍高的男孩一脸兴奋地咧嘴道,“我们在赫加雷卡崖看到了军舰,英国人的军舰,有好几十艘,我们在那里看它们排着队进入海峡,它们肯定要到海峡另一端去。”
  “天上还有一架白色的飞机。”另一个男孩以稚嫩的声音补充说。
  男教师轻皱眉头,抬起右手推了推眼镜:“拉斯穆森先生,弗里希先生,你们向上帝起誓,这不是你们贪玩错过了上课时间编造的故事?”
  两个男孩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我发誓。”
  男教师略略犹豫了一下,然后拔高一度音调:“先生们,想不想去看看一整支英国舰队列队航行有多么壮观?”
  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男女学生通常是分班教学的,这间屋子里只有男孩子,他们一个个兴奋不已地答道:“想!”
  男教师打了个响指:“那你们运气真不错!只有在重要的庆典活动中才能看到英国皇家舰队编队驶过,而最好的观景位置属于英国国王,现在,我们站在赫加雷卡崖就能享受到国王的待遇。我说得没错吧,拉斯穆森和弗里希先生?”
  两个没有因为迟到而受到责备的学生高声答道:“是的,彼得森先生,那绝对是国王才有的享受!”
  教室里一片沸腾,男孩们跃跃欲试,直到男教师将食指贴到嘴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他们才勉强按耐着兴奋的情绪安静下来。
  “我们的校长先生可不希望看到有一整个班的人缺席今天下午的课程,所以我们必须悄悄地溜出去,能搞到自行车的骑自行车,其他人步行前往,我们在赫加雷卡崖会合,明白了吗?”
  男孩们集体压着嗓音答道:“明白!”
  男教师满意地点点头,示意学生们可以离开教室了。这群小家伙迅速而又安静地拿上书包溜了出去,男教师叫住了那两名迟到的学生,等其他人差不多都走了,他才取来自行车,让他们一前一后坐在车上,载着他们骑去目的地。
  赫加雷卡崖位于托尔斯港以东的一处海崖,那里视线极佳,不但可以看到海峡对面的东岛,还能够望见东岛以东的博罗伊岛。
  一路上,男教师以平常的口气问了两个男孩一大堆问题,他们自是知无不言,但以孩童的见识和理解,对实情的描述必是有所偏差的。不多会儿,三人率先到达赫加雷卡崖,那里已经停了几辆汽车,十几个男子和两名妇女望着海面。发现有人前来,好几个男子不约而同地投来警惕的目光。托尔斯港并不是一座很大的海港,长期居住于此的居民彼此都有印象。看到男教师自行车上载着的两个孩童,还有后面陆续骑车或步行前来的孩子们,这些男子很快收敛起了那种令人汗毛直立的凶恶眼神。
  男教师一边招呼男孩们不要靠近崖边的危险位置,一边不动声色地窥视海面。斯特莱默岛与东岛之间的海峡是法罗群岛最窄最长的水道,全程接近15海里,此时可以看到海峡中有十数艘舰艇向北航行,它们无一例外地涂着铅灰色的外漆,烟囱往外喷吐着滚滚黑烟,远远看去约莫有十三四节的航速,但没哪艘舰艇有着无畏舰或战列舰的典型轮廓。
  难道……
  带着心中的疑惑,男教师朝博罗伊岛方向远眺,由于海面上阴云密布,光线黯淡,海上的视线并不在最佳的清晰度,在很费力的情况下,他隐约看到进入东岛与博罗伊岛之间水道的海湾有一些船影,没有望远镜,他无从分辨舰船的类型和数量,尽管如此,他仍觉得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报,有必要在第一时间将其传出,毕竟德国舰队护送部队登陆爱尔兰已是世人皆知,英国舰队来到法罗群岛绝不会是毫无缘由的,它们最大也是最迫切的目标就是击败德国海军。
  这位被学生们称为彼得森先生的男教师真名叫做洛塔·穆勒,他是一名专业的德国间谍,潜伏在托尔斯港已有五年时间。自1871年以来,统一的德意志日益强盛,国家野心也随着经济、工业、军事力量的不断增长而扩大。向东,用柏林·巴格达铁路将政治影响力渗透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凭借远洋舰队掠取了在东亚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向南,军事和外交手段齐头并进,短短二十多年就获取了相当于本土面积两倍的广袤殖民地,并开始从这些殖民地源源不断地开采资源;向西,通过移民、贸易、军事合作等等方式博取了南美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唯独向北收获寥寥,因为北方是荒芜的斯堪的纳维亚和寒冷的北极海,除了较为丰富的矿产和渔业资源,这里并没有让德国人非常感兴趣的事物,哪怕是战争时期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的法罗群岛,也没能引起德国情报部门的重点关照。所以自1900年以来,派驻法罗群岛的德国谍报人员从未超过十个,同时期为英国效力的情报人员至少有二三十人,悬殊的对比使得穆勒和他的同伴们总是如履薄冰。
  在英德关系最为紧张的1911年,英国海外情报网络的先天优势尽显无疑。那一年,穆勒共失去了7位同僚,这些潜伏在法罗群岛的德国间谍要么无端地销声匿迹,要么离奇的死于非命,接连不断的损失使得德国情报部门几乎放弃了法罗群岛。在1912年之后,派驻此地的德国谍报人员最多三个,少的时候只有穆勒一人,他们的谍报活动也被死死限制在了纯粹的军事范畴,说白了就是用眼观察英国海军在法罗群岛的举动——外事访问、正常补给以及联合演习等等。
  文质彬彬的外表和小学教师的身份让穆勒成为在法罗群岛活得最久的德国谍报人员,他行事谨慎,又避免让自己显得过于孤立,他在屋子里挂满了自己的素描画作,时常给邻居们免费画像,因而有正当理由骑着自行车到处采风。相较而言,英国海军对法罗群岛及周边水域的重视程度远甚德国海军,这里经常可以看到以各种名义出没的英国舰艇,几座主要岛屿都有英国人资助建立的气象站或无线电设施,英国海军所掌握的地理、水文资料或许比丹麦政府档案库里的还要详实。
  等二十多名学生全数到齐之后,穆勒故意对他们大声说:“先生们,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拥有悠久历史的英国皇家海军,他们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海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学校里学好每一门基础课程,尤其是数学。好了,今天的户外活动差不多就到这里了,大家回去吧!”
  从学校到这里有近两公里路程,后到的孩子们几乎还没怎么看清海上的舰船,但没有人对穆勒的吩咐提出抱怨。可就在他准备骑车离开的时候,一名穿着黑色夹克的男子走到他跟前,看似不经意地将手搭在他的车把手上。
  “嘿,彼得森先生,还记得我么?”
  “您是……弗里希先生,五月花酒馆的弗里希先生,您那里的威士忌味道非常纯正。很高兴在这里见到您!”穆勒咧嘴憨笑,并且主动伸手与对方相握。
  这个壮硕的男子皮笑肉不笑地说:“彼得森先生的户外教学很有意思,不过让我感到好奇的是,你怎么知道这些船只是英国军舰?”
  穆勒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啊!难道不是么?”
  听到自己老师的反问语气,周围的男孩子们都好奇地看着他们。
  “这么远的距离,我可看不清它们旗杆上挂着什么旗帜,英国军舰,德国军舰,法国军舰,外观上有很明显的区别么?”这名穿黑色夹克的男子不怀好意地问。
  “您忘了么?”穆勒狡黠地回答说,“就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有一艘英国军舰造访托尔斯,有不少英国舰员去过您的酒馆,那天晚上您也在场——有个金发的英国军官说起了各国海军的区别,英国战舰刷的是铅灰色的油漆,象征暴怒的大海,德国战舰刷的是原野灰色的油漆,跟德国兵的军装颜色一样,法国军舰刷的漆色接近英国海军,但他们喜欢在水线下方刷黑色的防水漆。我觉得英国军官的话总不会有错,所以当学生们问我的时候,我是这么向他们解释的。”
  “哦是么?”黑夹克的男子撇了撇嘴,见周围这些十来岁的孩子们都瞪着自己,他只好往后退了一步。刚才站在崖边的两名男子,这时候已经悄然来到近旁,若是发生什么变故,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堵住穆勒的去路,但现在也只能目送穆勒带着男孩们离开。
第80章
风中的雨燕
  阴沉的天空中飘着零星的小雨点,一架周身灰白、翼展平直的飞机在狂烈的风中左摇右摆地向北飞行。人们若是去现场观看过在1913年4月和1914年2月举行的头两届施耐德杯水上竞速赛,应该能够认出这架单翼水上飞机。它由美国的纽波特公司制造,虽然发动机马力偏小,但得益于简单轻盈的机体设计,其转弯半径小、操纵性好的优点使之在两届竞速赛上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眼前这架纽波特IV型水上飞机,机身和机翼都涂刷了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新采用的同心圆徽标。为了执行战斗侦察任务,英国人给它增加了一名观察员,安装了朝后射击的机枪,这使得飞机的最高时速降到了90公里每小时,但它出色的灵活性及不错的续航力足以媲美英国自产的肖特和维尔索普水上飞机。
  狭窄的敞开式座舱中,两名飞行员背靠背地挤在一起。他们戴着皮帽、穿着皮衣,耐不住冰冷的雨水浸湿了围巾,刺骨寒意直往衣服里面钻。这里是欧洲北部的法罗群岛,在这个年代,“领空”还没有成为明确的公约条文,丹麦政府难就英国飞机飞越其领土空域提出抗议,何况如今的丹麦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北欧强国。就算英德两国把法罗群岛当成战场大打出手,它也无计可施,这就是强者制定规则而弱者遵守规则的现实。
  飞过东岛的斯莱塔拉山,机翼下方青灰色的陆地变成了深邃的海面。波涛翻滚的海面上似有无数的白点,仔细观察却是狂风卷起的浪尖。这时候,戴着防风眼镜的驾驶员偏过头,对他的搭档大声说道:“这不识趣的风真是太大了,情况不妙啊,我们随时会失控的!”
  “希望上帝能让我们活到战争结束!”后座的观察员兼机枪手艰难地回应说,“但在这之前,我们得打败德国海军,不然4500万英国人今后可没有好日子过。”
  前座驾驶员对这种期许显得信心不足,他反问:“你觉得我们能吗?”
  后座飞行员斩钉截铁地答道:“能,当然能!”
  “既然胜利有望,我们就努力为这场胜利做些什么吧!”前座驾驶员忽然来了兴致,他激情昂扬地高声说道:“我们在此逆风翱翔,哪怕下场是粉身碎骨!”
  “所以我们得尽快找到德国舰队。”后座飞行员回应道,“他们肯定就在这片海域的某个地方。”
  前座飞行员边想边说道:“我猜他们已经到了法罗群岛东北方,也许就在鸟岛北面。我们去那里碰碰运气!”
  说罢,他轻摆操纵杆,白色的纽波特IV轻盈地转身向右,只是这强劲的海风使得它的飞行姿态并不像往常那样稳定,机身一度出现了严重的颤抖,飞行员不得不双手握紧操纵杆,以免它失去控制。
  与此同时,在东岛与博罗伊岛之间相对宽敞的海峡中,一艘艘铅灰色的战舰正井然有序地向北航行。在它们当中,最惹眼的自然是那些体型雄浑、气势威武的主力舰,尤其是那五艘舰龄尚不满2年的超无畏舰。它们拥有这个时代最强大的火力,多场海战的残酷考验也证明了它们一流的防护性能,它们的单舰能力足以抗衡德国无畏舰,正因它们的存在,英国王室政要以及普通军民迄今还对扭转颓势寄予厚望。
  浩浩荡荡的英国舰群排成长达数公里的队列,一些辅助舰船才刚刚经由湾口驶入海峡。在风浪的作用下,这些舰船颠簸得十分厉害,大多数海上作业都无法进行,但有一艘舰只例外。每隔一阵便会有一架水上飞机从它上面直接弹射起飞,而相比于英国舰队的主力舰只,它的体型既不庞大也不雄武,舰艏甚至还是古老的撞角型,可它的舰体之上却铺设了平整的木质甲板——尽管拥有全通式的飞行甲板,“竞技神”号在英国海军的定位仍是水上飞机母舰。
  将老式防护巡洋舰“竞技神”号改装成的水上飞机母舰的设想诞生于1912年,改装工程耗费了几个月时间,英国人在它的舰首装一个起飞平台,在后甲板装一个停机平台,这样的改装却算不上成功。在之后的近两年时间里,“竞技神”号又陆续进行了两次改装,并且不断尝试各种机型以及起降方案,包括使用弹射器起飞水上飞机,历史性地采用折叠式机翼。在1913年的海军大演习中,“竞技神号”上的一架飞机失事,被扮演敌对角色的舰只救起,此事曾经一度引起恐慌,在英国海军内部被列为重大安全事故。
  战争爆发时,除了“竞技神”号,英国海军还拥有数艘由数艘海峡渡轮和快速货船改装成的水上飞机母舰,其中“厄嘉丁”、“坎帕尼亚”、“哈格梅特”、“卢诺”被编入英国本土舰队,日德兰海战中,它们跟随本土舰队从斯卡帕弗洛出征,但因航速不济而落在后头,等它们抵近交战海域时已是夜晚,没能对海战进程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第一次弗兰德斯海战,英国人对这些水上飞机母舰寄予厚望,但“坎帕尼亚”号出师不利,而当英国本土舰队受困于德国人的水雷伏击和潜艇袭击战术时,其余三艘水上飞机母舰以及它们所搭载的水上飞机疲于奔命却收效寥寥。在这之后,英国战时内阁紧急拨款用于突击建造航空母舰,现有的水上飞机被集中起来包围首都圈,这使得水上飞机母舰在英国海军的处境变得更加尴尬。
  杰克逊爵士就任英国本土舰队司令后,“竞技神”号进行了第四次改装,通过搭建钢架铺设木板的方式将舰首起飞平台和舰尾停机平台联成一体,形成了全通式的飞行甲板,但因改装工程仓促进行,没能对舰体结构进行调整,两根烟囱突兀地置于飞行甲板中央,导致飞机直接在甲板降落的试验以机毁人亡的结局宣告失败,改装的成效只是让“竞技神”号的载机量增加到了10架,并且同时弹射起飞2架水上飞机。由于水上飞机起飞前可以并排停放在飞行甲板上,起飞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训练的时候,“竞技神”号曾有过在10分钟内将全部10架舰载机弹射起飞的记录,起飞效率较其他水上飞机母舰提高了许多,对海况的适应能力也相应增强了不少。
  投入侦察的水上飞机相继出发之后,“竞技神”号的舰员们正往4架维尔索普“猎鹰”式水上飞机的机腹下方挂载鱼雷,这些鱼雷的直径和长度几乎跟英国驱逐舰上装备的鱼雷一模一样,以维尔索普“猎鹰”的正常载重能力,就算能够载着它们起飞,飞行状态也令人堪忧,何况是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但英国舰员和准备驾机出发的飞行员身上全然看不到这样的担心,很显然,这些鱼雷已经经过了相应的改装。
  这个时候,飞行甲板前端还停放着1架纽波特IV。由于额外增加了一名飞行员和一挺机枪,它要想再搭载100公斤的东西都够呛,但英国人还是想方设法往它的机身下方挂载了两枚装有触发引信的炸弹。现在,攻击所需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竞技神”号上的英国人开始祈祷,祈祷在天气变得更糟糕之前,先行出发的那些水上飞机能够侦察到德国舰队的位置,然后他们便要用德国人惯用的方法还以颜色。
  海峡北端,担任前哨的两艘英国驱逐舰已经望见了开阔的海面,海平线上没有哪怕一个舰影,这让舰员们感到宽心,他们未必了解三百多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那场著名海战,但英国舰队的微妙处境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德国舰队此时在海峡出口处展开战斗队形,便相当于在英国舰队面前抢占了“T字头”,从而将英国舰队置于战术上的极端不利境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