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387

  “根据我们的估计,德国公海舰队目前拥有12到14艘主力舰,数量较我们多2到4艘,整体航速比我们快2到3节,战列巡洋舰编队的优势非常致命,若是再次爆发主力舰队间的决斗,我们的赢面只有3到4成。”斯特迪中将的言下之意再清楚不过——以当前的状况,英国海军最好采取谨慎策略,伺机而动。
  “需要提醒一点——阿布维尔和勒克罗图瓦被德军占领之后,法国东北部和比利时北部都已经处于德国人的陆上包围,比利时国王和他的军队对现在的局面感到非常失望。一旦德军攻占布鲁日及相邻海港,同时封锁西斯海尔德水道,身处安特卫普的比利时王室、政府和军队将会变成德国人的盘中餐,届时我们将失去这个弱小却勇敢的盟友。”丘吉尔一边说着,一边做了个非常无奈的表情。在场的内阁大臣们当然不会忘记,就在不久之前,他们一致否决了丘吉尔把比利时国王阿尔贝及其政府机构“请”到英国来的提议,毕竟阿尔贝国王曾明确表态,他和他的军队将留在比利时,哪也不去。
  内阁会议正在进行中,一位来自法国的重要访客让阿斯奎斯宣布暂时休会,他让陆军大臣基钦纳、帝国总参谋长查尔斯·道格拉斯爵士以及海军大臣丘吉尔、海军总参谋长斯特迪这四位军事方面的关键人物随同自己前往会客室。在那里,身材敦实的法军参谋长克莱热里将军带着一脸焦虑与他们逐一握手。
  “近日来,巴黎最重要的人文建筑——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等等,在德军炮火的打击下蒙受了令人心碎的损毁。为避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城市变成一堆瓦砾,我们准备放弃巴黎。”
  克莱热里将军话刚说完,大胡子的基钦纳不留情面地反问:“难道在你们法国人眼中,这些历史建筑的价值比国家的利益还要高?”
  这自然只是法国人惯用的托辞,他们不那么愿意承认德国人的军事优势,而克莱热里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得到一份情报,德国人正准备在科唐坦半岛或布列塔尼半岛发起登陆作战,若我们继续在巴黎集结重兵,后方是毫无防备的,到时候很可能造成全线崩溃。所以,我们考虑主动放弃巴黎,节节后撤,最终在卡昂·勒芒·图尔·里昂一线挡住德国人的进攻。”
  在座的军人政客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德国军队将占领法国东北部地区,从加莱到勒阿弗尔的海岸线及港口都将插上德意志帝国的黑鹰旗,德国人可以从容集结舰船和部队,跨过英吉利海峡最狭窄的位置入侵英国。
  但是当着法军参谋长的面,在座的英国军政大员没人阐明这一点并以此要求法国军方重新考虑他们的抉择。陆军元帅基钦纳继续冷言冷语:“也就是说,你们打算将大半个法国拱手让给德国人?”
  “占领这些土地对德国人没什么好处,他们的后勤运输线拉长了几百公里,还要随时提防法国军民的游击进攻,他们会遇到拿破仑军队在俄国面临的各种困难。”克莱热里将军麻利地答道。
  “出于善意的提醒……从卡昂到里昂横跨300多英里,要防守这样长的一条战线,兵力将被稀释,敌人却可以从容选择几个突破口,集中兵力一举突破你们的防线。到时候你们就得考虑是撤到南部山区继续作战,还是向德国人求和了。”基钦纳说。
  克莱热里将军面露愠色,却无语以复。
  基钦纳唱了黑脸,他的参谋长斯特迪中将便出来唱白脸:“为了支持法国打赢这场仗,英国可是将陆军主力部队全部派往法国了,新征召的士兵完成训练还需要一段时间,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的部队正跨越半个地球赶赴欧洲,而在东欧战场上,我们的俄国盟友已经痛击了奥皇的军队,他们正集结重兵再次进攻德国。我们相信,只要法国军队再在巴黎坚守几个星期,战场形势一定会发生利于我们的改变!”
  “我们也希望在巴黎迎来战争的转折点,至少像四十多年前那样,让德国佬对这座伟大的城市无可奈何,但是……”克莱热里将军遗憾地摇摇头,“再这样坚守下去,德国人的大炮迟早会将巴黎夷为平地,而我们精心构筑的防线连同勇敢的士兵们也将一并消失。”
  斯特迪中将劝道:“若能催促俄国军队提前发起东线攻势,迫使德国军队从巴黎前线撤走部队,很快就会出现转机。”
  法军参谋长明显不为所动,三国协约当中,法俄结盟最早,合作最为紧密,战争爆发之初,正是在法国政府的激励利诱下,俄国军队还没完成准备就匆匆派出两个集团军进攻德国,使得德军在西线战事最吃紧的时候抽调了两个兵团前往东线,等于以两个集团军的代价拉了法国人一把。如今巴黎形势岌岌可危,法国政府肯定会向俄国再三求援,而求助的结果写在了克莱热里将军脸上。倒不是俄国人见死不救,坦能堡之役让他们失去了两支利剑,之后俄军虽然在加利西亚战役重挫奥匈帝国军队,自身的损失也相当可观,以沙俄军队的战争准备,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发动三场大规模进攻绝无可能,何况兴登堡指挥的德国东普鲁士军团已摆开进攻俄属波兰的架势,不甘失利的奥匈帝国也调集生力军策应德军,一场决定东线形势的大战即将在波兰平原展开,只有等俄军打赢了这场战役,才有可能反过来进攻德国。
  从克莱热里的神情当中,在座的两位英国内阁大臣和高级将领们读出了这些令人悲观的内容。
  “如果法国军队在迫不得已的情势下放弃巴黎,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相信全世界心存正义的人也会为联军将士在巴黎的英勇牺牲肃然起敬。”
  历来以性格激进、观点尖锐形象示人的海军大臣丘吉尔,难得说出这般温暖的话语。值得注意的是,他前一句话说是法国军队放弃巴黎,后一句提到了联军将士的牺牲,显然是意有所指。巴黎战役打到现在,不仅百万德法军队激烈拼杀,英国远征军部队也在战斗一线奋勇作战,参战部队的伤亡率并不比法国军队低,而且英国军队还在阿布维尔和亚眠独力发动了一次颇具效用的攻势,这些足以说明英国军队并没有抛弃法国盟友的打算,而法国人俨然在为英国前一阶段的犹豫和迟疑而耿耿于怀。对战争而言,这种犹豫和迟疑是致命的。
第47章
施佩伯爵
  10月末的一天,佛得角群岛西南方海域,一条满载而归的葡萄牙拖网渔船突然在海面上望见了一支舰队。它由两艘大型战舰和四艘非战斗船只组成,六艘舰船就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在列队行军,排着非常齐整的纵队。战争时期,这样一支舰队的来历和身份很是引人好奇,何况那两艘战舰炮管林立,尽显峥嵘。
  国力决定地位,大航海时代早已成为遥远的历史,全盛时期殖民地遍布世界的葡萄牙,如今徒有老牌帝国之名,而无欧洲强国之实。英法德俄奥大打出手,塞尔维亚、比利时、土耳其避无可避地卷入战争,英联邦国家悉数参战,日本迫不及待地插上一脚,战火遍及欧亚非,葡萄牙人却把脑袋埋进了沙子里。于是,船上的葡萄牙渔民战战兢兢地看着那支舰队由远及近。两艘大型战舰从桅杆、烟囱到舰桥、舰体都涂着均匀的灰白色漆,水线部分露出一小截黑色,而它们的旗杆上傲然飘扬着……德意志的铁十字黑鹰旗!
  除去那些在殖民地内河湖泊活动的舰艇,此时德国部署在海外的舰队总共三支:在奥斯曼土耳其海域活动的地中海分舰队,原本在太平洋海域活动的施佩分舰队,以及第二次弗兰德斯海战中冲破英军封锁进入大西洋海域的袭击舰队。眼前这对漂亮的姊妹舰正是施佩伯爵指挥的“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从远东的青岛基地到这里,它们绕过了大半个地球,航程超过两万海里,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战略远航。但与历史所不同的是,施佩舰队既没有在科罗内尔扬名,也免于在福克兰折戟,两艘造价高昂的装甲巡洋舰沿途几乎一炮未发,反而是分散作战的四艘轻巡洋舰到处袭击协约国港口和船只,只差把南太平洋闹个天翻地覆。
  “纽伦堡”、“德累斯顿”、“莱比锡”、“埃姆登”,这四艘德国巡洋舰展开的破交战让协约国在南太平洋诸岛以及南美海域的航运线大受影响,大英帝国的声威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但这些毕竟是打了就跑的小卒。在“冯·德·坦恩”号溜进达达尼尔海峡之后、“布吕歇尔”号冲进大西洋之前,施佩伯爵的两艘装甲巡洋舰才是英国海军部在非本土海域的心腹大患。在英国这样一个无法自给自足的岛屿国家,大到船台上的战舰,小到居民餐桌上的食物,大多数原材料都需要从海外运入,所以说海上贸易航线是这个国家的生命线,战争时期尤其如此。两艘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不出手则已,一旦它们在重要海域出现并袭击了协约国船只,其恶劣影响很可能比德军在西线战场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还要大。
  经过在日德兰半岛海域和弗兰德斯海域的三次交手,英国海军对德国舰艇的战斗性能有了新的评估。德国海军的主力战舰除主炮口径略小之外,其余技术指标全面优于同级别的英国舰艇,而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的建造时间只比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稍早,英国的海军工程师们重新审视了有关这两艘德国战舰的数据情报,他们意识到沙恩霍斯特级根本就是袖珍版的德国战巡——或者说德国的战列巡洋舰是在沙恩霍斯特级的基础上进行了放大和改进。因此,英国海军技术部门向海军部和海军参谋部的决策者们提供了一份颇显悲观的报告:英国海军的任何一级装甲巡洋舰都无法正面匹敌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必须形成局部的数量优势或充分发挥战术效果,才有可能击败对手。
  尽管一直在远离德国本土的水域活动,施佩伯爵和他的助手们对发生在北海的激烈交锋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在智利港口短暂停留时,就通过德国驻智利大使馆得到了一份非常详实的战报,后来又陆续接到海军参谋部发来的密电。对于公海舰队取得的辉煌胜利,施佩分舰队全体官兵既感到振奋,又对主力舰队的同僚们羡慕不已。如今英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沉没的沉没,重创的重创,残存力量大都退守英伦保卫本土面,任由“布吕歇尔”号和“格劳登兹”号组成的袭击舰编队在北大西洋横行肆虐,这更让施佩伯爵麾下的将士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欲在落水狗头上狠敲几棍子而后快。
  施佩伯爵当然知道,以英国海军现在的状况是不可能派出一支强大的战斗舰队前来围捕他的分舰队了,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尤其到了大西洋中部海域,他的分舰队随时可能碰上英国地中海分舰队的装甲巡洋舰群。“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有一流的光学测距仪和主流的舰炮配置方式,并在战争爆发前装上了性能优异的射控指挥仪,单舰实力确实凌驾于任何一艘协约国装甲巡洋舰之上,但是经过了漫长的跋涉,战舰的状况很不理想。舰底长满了贝类,锅炉管道小毛病不断,拼尽全力恐怕也只能跑出23节的最高航速;为了保持舰员们的作战状态,航行途中经常进行火炮操练,部分装备由于机械磨损而出现故障或是存在技术性隐患。此外,舰队在远离己方海军基地的海域作战,出现的损伤就只能靠舰员们抢修,应付一场战斗还好,若是接连对敌交火,情况就很不乐观了。
  所以当下属询问该如何处置那艘悬挂葡萄牙国旗的渔船时,伯爵的回答非常果断:照老规矩办。
  老规矩并非斩尽杀绝,“沙恩霍斯特”号很快派出一小队陆战兵,乘交通艇登上了那艘不期而至的渔船,搜查发现船上既没有无线电也没有枪械武器,并确定船只和船员都属于中立的葡萄牙。和往常一样,德国陆战兵破坏了渔船上的锅炉和轮机,使之只能依靠风帆的辅助动力返回港口,同时给了葡萄牙渔民一些从东方带回来的茶叶和瓷器作为补偿。
  事实上,佛得角群岛是葡萄牙的海外属地,离法属西非400海里,离直布罗陀1000海里,离葡萄牙本土近2000海里,简直算得上是远离纷争的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从外界获取消息的主要渠道就是班轮捎来的报纸,新闻讯息的滞后时间也许几个星期,也许几个月。加之葡萄牙政府尚无意卷入战争,欧洲大陆打得热火朝天,这里的居民依然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
  告别了目瞪口呆的葡萄牙渔民,施佩伯爵的舰队继续向北行驶,与之同行的是两艘煤船和两艘补给船。尽管国际中立法允许交战国船只在中立港口停留一天,并且补充燃料、淡水、食物等非军事物资,但是英国的情报网络何其庞大,德国舰船一旦靠港,消息很快就会传到伦敦,而船对舰的海上补给虽然时效低、难度大,却可免于暴露行踪。
  “长官,刚刚收到海军参谋部发来的第三封电报,与前面两封拼加起来,可以看到完整的电报内容了。”“沙恩霍斯特”号上的通讯官向施佩伯爵报告说。
  伯爵接过解译的电文,一次电报只传部分内容,这是为了防止敌人截获电报破译内容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手段,由于远距离的无线电通讯本来就容易丢失信号,这样也给自己的通讯增加了不少麻烦。
  仔细看过电文内容,施佩伯爵对“沙恩霍斯特”号舰长菲利克斯·舒尔茨说:“我们的时间表很紧——参谋部要求我们在11月5日之前抵达爱尔兰西北水域。”
  舒尔茨上校算了算:“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们的平均航速得保持在14节以上,要是中途出现故障耽搁半天,后面的路程就要全力奔跑了。眼下我们和‘格奈森瑙’号的燃料只够两天之用,就算把两条煤船全部清空,也还差了两三百吨燃煤。”
  施佩伯爵点点头,然后望向东北方:“如果我们在佛得角群岛加煤,顺利的话,明早就能补足燃料重新启程,还可以顺便补充淡水食物,这样在接下来的航程中就不必停下来加煤了。不过,葡萄牙人很可能向英国方面通风报信,而如果英国的装甲巡洋舰正好停泊在直布罗陀,很可能会在航线上拦截我们。”
  “两条路。”舒尔茨上校回应道,“要么跟参谋部解释我们碰到的困境,请他们推迟计划时间,我们尽快赶去下一个海上补给点,要么冒点险,进入佛得角的某处港口加煤,并在入港之后迅速破坏港口的通讯设备,让葡萄牙人短期之内无法跟外界联系。”
  施佩伯爵想了想:“参谋部定下的时间表直接关系到公海舰队的作战部署,因为我们的原因而进行调整,可能打乱整个计划。”
  伯爵的言下之意已经非常清楚了,哪怕葡萄牙政府以侵犯中立为由提出抗议,只要有利于德国打赢这场战争,用些不太礼貌的手段也在所不惜。
  舒尔茨上校让副官取来海图,以他和施佩伯爵极其丰富的航海经验,很快就在舰桥上选定了目标——圣维森特岛的明德卢港,那里的深水码头可供万吨级的舰船停靠,有机械设备可供装卸货物,而且离佛得角群岛的首府所在地普拉亚有两百多公里。以舰队此时的位置,前往圣维森特岛并不会增加太多的航程,唯一的麻烦是港区规模较大,这意味着找到并毁坏港口的通讯设施不想探囊取物那般轻松简单。
第48章
狼与绵羊
  10月的南半球,隆冬已过,暖春乍来,大半个欧洲硝烟弥漫,远在圣维森特岛的明德卢港依然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这座位于佛得角群岛的重要港口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50年的时候,港口的居民仅有1400人。随着西非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这里逐渐成为一个繁荣的海上中转站,及至1884年,海底通信电缆的铺设使之多了一个国际通讯枢纽的重要角色。不过在进入20世纪之后,石油开始取代煤炭成为主要的工业燃料,从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湾启程的油船穿过地中海前往欧洲,明德卢港的发展趋于停滞,甚至有了衰弱的迹象。
  长长的汽笛声从港外传来之时,在码头上讨生活的人们早已翘首以望,他们当中有经营燃煤、面粉、蔬果、禽畜的生意人,有操作吊机、驾驶货车的技术工人,还有那些出卖气力的搬运工、兜售纪念品的小商贩。
  夕阳下,两艘中型货轮缓缓驶入港口。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它们要同时悬挂船籍国和港口国两面国旗,而此时在桅杆上飘扬着的是红绿直条的葡萄牙旗和红底蓝十字的挪威国旗。
  即便是长年航海的老水手,对这面旗帜也会感到陌生,毕竟挪威王国从瑞典治下独立出来才短短9个年头,这个幅员辽阔但人口稀少的国家是以渔业为主,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都非常微弱。纵是如此,两艘“挪威船”的到来丝毫没有引起当地人的警惕,毕竟战争对他们而言像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处于交战状态的两大军事阵营完全没有必要侵犯葡萄牙的中立,而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军舰来到这里补充给养,只要不拖欠货款,他们都绝不会拒之门外。当然了,明德卢港不只有葡萄牙人,英法两国在西非都有大片的殖民地,直通欧洲的海底电缆就是英国出资铺设的,在明德卢港不仅能够见到英国法国的商人和海员,还会碰上一些喜欢到处打探消息、行事鬼祟的家伙。
  就地理构造和港口布局而言,明德卢是一座开放式的海港,船只进出非常方便。两艘“挪威船”在毗邻港区的主码头停靠,踏板刚一放好,讨生活的人们就已经在码头这边跃跃欲试了。船上的船员看起来不多,率先登岸的只有三两人,他们穿戴全套制服,但没有帽徽和佩章。上岸之后,他们开口问的不是补给物品的价格,而是用生涩的葡萄牙语询问电报局和警察局的位置。
  一名衣装笔挺的生意人用最简单明了的答案满足了对方的问题,为了表现自己的幽默,他笑着问道:“难不成你们途中遇上海盗了?据我所知,西非海域已有几十年没出现过海盗了!”
  “不,当然不。”
  站在他面前的“挪威船员”耸了耸肩,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精致的鲁格手枪,熟练地将子弹上了膛,然后朝船上的同伴挥了挥手。一大群全副武装的士兵就像昔日掠夺港口的维京海盗,气势汹汹地踩过踏板跳上了岸。看到这样的场面,围在码头上的人顿时惊呆了,只有少数几个人下意识地转身逃跑,但登岸的武装人员没有开火,一部分人留下来控制码头,其余分为两队,按照生意人的指引直奔这里的电报局和警察局而去。
  此时的明德卢港居民虽已过万,维持治安的警察却只有寥寥十数人,如果将海岸巡逻队算在内,勉强可以凑起四五十人的武装,但他们的战斗力不会超过相等数量的民兵。
  在不发一枪一弹的情况下,登岸的“挪威人”很快控制了明德卢港的通讯、治安机构以及主要码头。在其此件,一群想要通风报信的英国人从另一处码头驾船离港,可是刚刚出港,他们就迎头撞上了一支舰队,领头那两艘分明是万吨级的强力战舰,而且这一次,它们桅杆上赫然挂着德国旗!
  慑于德国军舰黑洞洞的炮口,这群英国人放弃了他们的企图。船上有人认了出来,这两艘外观轮廓高度一致的军舰是原本部署在远东的德国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英国海军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两条危险猎豹的行踪,传闻它们早已进入大西洋,并伺机与“布吕歇尔”编队会合,携手扼杀不列颠的海上航运线。据说英国海军已联合法国人在亚速尔群岛海域集结了一支巡洋舰队,一方面可以保护协约国的大西洋航线,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截杀远道而来的德国太平洋分舰队。如今看来,施佩的两艘装甲巡洋舰没有取捷径前往北大西洋,而是走远路返回欧洲——从世界地图上看,沿南美海岸经亚速尔群岛前往欧洲只是稍近一些,放到现实可意味着上千公里的路程差。
  在明德卢港居民以及多艘外国船只的注视下,施佩伯爵的分舰队堂而皇之地驶入港湾,靠上码头,然后开始装载燃煤、淡水等各种补给。整个过程中,这两艘战舰始终没有放下舰锚,烟囱中的烟尘也没有断过。
  “抗议,伯爵先生,我以明德卢港口总督的名义向你们提出严正抗议!你和你的士兵无权在葡萄牙的海外领土动用武力,这可以被视为侵略,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这是无耻的侵略行径!”
  在施佩伯爵的旗舰“沙恩霍斯特”号上,一位衣着得体的老绅士因情绪激动而涨红了脸,他的语气很是生硬,他的目光很是凌厉,但在语言内容上还是尽量留有余地,充分显示了他处理事务的经验和技巧。
  施佩伯爵客客气气地回应说:“尊敬的纳尔斯勋爵,我接受您的抗议,并以我个人名义向您致歉。德国海军无意冒犯葡萄牙王国的独立主权和中立地位,实在事出有因,还希望阁下能够理解。只要完成补给,我们就会启程离开,此期间港口设施受到的损坏,我们将照价赔偿。”
  这位港口总督依然气呼呼地瞪着施佩伯爵,但事已至此,也别无他法。
  “好吧,我会尽力安抚民众,也希望您能够履行诺言,约束好您手下的士兵们。在你们停留期间,我不希望再出现任何流血事件。至于说外交方面的麻烦事,就留给政府外交官们去协商解决好了,但愿葡萄牙王国不会就此卷入战争,跟你们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我相信这只是战争期间的一个小插曲,在欧洲大陆,每个小时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战场上丧生,交战国占领和失去的土地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新的版图正在形成,有谁会在意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伯爵平静地说道。在占领电报局的过程中,一名工作人员试图组织德国水兵进入设备间,结果挨了一枪托,脸上见了血,但人无大碍,仅此而已。
  夜幕逐渐降临,但码头上依然一片忙碌景象。从当地聘请的加煤工正汗流浃背地往传送带上铲煤,军需官已经采购好了新鲜蔬果畜肉,当地人将这些食物补给以及淡水送到码头,由吊机一兜一兜往舰上送,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是半机械半人工的效率肯定比不上那些高度现代化的大型港口。
  “顺利的话,我这支不太受欢迎的舰队明早就会启程。”伯爵对面前这位年龄比自己还大的老绅士说,“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抽根雪茄,喝上几杯,我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交朋友。”
  港口总督的情绪有所缓和,但他并没有接受施佩的邀请,而是说:“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先回家一趟,然后去我的办公室过夜。”
  “怎么,害怕家里人担心?”施佩伯爵咧着嘴,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
  “他们都以为德国人要占领这里。”港口总督不无讽刺地说,“听说在欧洲,被德国军队夷为平地的城镇多得数不过来,丧生在你们枪炮下的生命已经超过了一百万,而且有不少是普通平民。”
  听了这话,伯爵的反应却是出奇的平静:“如果事实真是那样的话,我个人感到非常遗憾,但从战争打响到现在,我和我的士兵们一直在海上漂泊,我们也在为自己的家人担心。也许……再有一个多星期,我们就能回到德国了。”
  “您不该对我说这些。”老绅士叹了口气,“就算你们切断海底电缆,凿沉这里所有的船只,不出两三天,有关你们行踪的消息还是会传到英国人那里去。除非……您打算让我永远保守这个秘密。”
  施佩伯爵摇了摇头:“就算阁下不向英国人透露一个字,他们也能猜到我这支舰队的去向,但有这两三天的时间差就足够了!”
  老绅士想了想,叹道:“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海军,如今却已成为你们的手下败将。德国……离这场战争的胜利已经不远了!”
第49章
软柿子?
  沥沥小雨中,英国海军少将约翰·凯利和他的军官们静静矗立在直布罗陀军港的码头上,等待着法国人的舰队进入港口。
  直布罗陀港的规模不大,但属于天然的深水港口。在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这里常年驻扎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小觑的海军舰队,它象征着海洋霸主在地中海区域的绝对主导地位,无人敢于窥视。时光荏苒,世事难料,如今的直布罗陀港显得空空荡荡,在主力舰只相继撤回本土之后,英国地中海舰队仅保留了两艘装甲巡洋舰以及一些不起眼的老式巡洋舰和驱逐舰,它们孤独而落寞地捍卫着温莎王朝的荣耀,而它如风中的烛火忽明忽暗,随时可能熄灭……
  因开战之时对德国地中海分舰队的拦截围堵不利,使得德国战巡“冯·德·坦恩”号溜进达达尼尔海峡,导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立场受到德国人掌控,这大大侵害了英国在近东地区的军事和政治利益,原任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的米尔恩海军上将和装甲巡洋舰编队指挥官特鲁布里奇海军上将双双成为替罪羊。前者被召回英国并从海军退休,后者受到调查法庭的检控,即便被判无罪,他在英国海军的前途也已经到了头。眼下不列颠本土遭受到来自德国的空前威胁,英国海军只好做出弃车保帅的决策,收缩海外的兵力部署,将地中海的军事防务完全移交给法国盟友,仅在直布罗陀和马耳他象征性地保留了一些舰艇。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约翰·凯利得以出任地中海舰队的新任指挥官,成为几百年来担任这一重要职务的最低军阶者。
  凯利麾下的两艘装甲巡洋舰,“防卫”号和“武士”号,此时正停泊在直布罗陀港内。它们分别属于英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两级装甲巡洋舰,标准排水量一万四千吨左右,堪比当时的大多数前无畏舰,它们的火力均采用双联装234毫米一级主炮搭配单装191毫米二级主炮的设计,在装甲巡洋舰行列算得上是顶级强大的。英国海军近年建造的多艘装甲巡洋舰拥有强大的纸面数据,战术作用仅次于无畏舰、战列巡洋舰,可一旦到了英德海军对抗最激烈的北海战场,不客气地说,它们只能充当高级炮灰。正因为对德国人的主力战舰有了更加充分和准确的认识,英国海军把余存的装甲巡洋舰撤出北海前线,将它们编成若干机动分队,在英吉利海峡、爱尔兰海域以及地中海活动。
  驶入直布罗陀港的这支法国舰队,桅杆上同时悬挂着英国的圣乔治旗和法国的三色旗,它们的到来可不是接管直布罗陀,而是应英国海军的邀请,与英国地中海舰队展开一次联合作战行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