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387

  “除了野战炮兵和列车重炮,我们还能得到海军航空部队的直接支援,两个中队的海军飞机将在明天之前全数抵达阿拉斯西郊机场。为了保证这支飞行部队的安全,西格蒙德将军已调遣两营步兵和一营炮兵在机场周围布设防线。”说这话时,夏树并无邀功炫耀之意,但有这样一位“神通广大”的参谋长,胡蒂尔肩上的担子无疑会轻松不少。
  夏树提到的这些海军飞机,与“俾斯麦”号搭载的舰载机有所不同,它们平日部署在海军基地周边,用以执行近海警戒巡逻任务,对付敌方的飞艇、飞机以及潜水艇。这两支飞行中队装备的机型包括胡伯特C型和D型攻击机,以及阿尔巴罗特公司制造的信天翁BI/BII型战斗机。
第7章
战刀之刃
  天将放亮,在德军阵地的前沿堑壕中,德国第1海军陆战旅的将士们刀出鞘、枪上膛,默默等待着进攻的信号。
  这条战线属于德国陆军第32步兵师的防区,最一开始,它只是德国步兵们按照作战条例挖设的临时阵地,克卢克军团转向之后,这里成了德军战争头一个月向西推进的最远端,步兵们开始加固工事,挖设了深达两米的堑壕并用木头进行了加固,阵地前沿拉设了带勾刺的铁丝网。在一条条犬牙交错的堑壕中,每隔两三百米部署水冷重机枪一挺,五百米左右布设机关炮或小口径速射炮一门,堑壕后方设有炮兵掩体、弹药库、阵地医院以及预备部队集结区,这样的防线正渐渐成为堑壕战的标准模式。
  马恩河会战打响的第二天,阵地对面的法国军队曾发动过一次师级规模的突击,但他们只攻占了部分前哨阵地,便在德军机枪的交叉扫射和大炮的猛烈轰击下狼狈撤退,死伤超过三千人。在此之后,法军还在夜间展开了渗透袭击,西格蒙德将军的士兵们相应加强了戒备,并在铁丝网地带埋设了地雷。
  凌晨4时30分,震耳的炮声陡然打破了黎明的平静。片刻之后,对面的法军阵地传来山呼海啸般的爆炸声,地面不断传来清晰的颤动。尽管德国海军步兵们在往常的实弹演习多次体验过炮击的声威,但首次参与实战,情绪和气氛截然不同。
  炮击的开始意味着进攻号角即将吹响,堑壕中,敦实矫健的海军二级下士汉斯·费尔里希从左边枪套中抽出了一支擦得油光蹭亮的C96型毛瑟手枪,右手抓着木梯竖边,右脚踩在离地两格的横杆上,俨然要身先士卒地冲出堑壕。这位海军足球联赛的一流射手不仅射门功夫了得,枪械射击成绩也非常优秀。以陆战兵身份在“阿尔萨斯”号战列舰上服役时,他用的是毛瑟步枪,转入海军陆战部队之后成了毛瑟手枪的忠实拥护者,在昔日队友、皇室的约阿希姆王子点拨下,他单手使用毛瑟手枪的技巧已练得如火纯青,人称“堑壕机枪手”。
  离费尔里希不远的堑壕里,身材极为魁梧的一级上等水兵迪米尔·胡克,海军足球联赛排得上号的优秀中锋,端着一挺9毫米口径的德制麦德森机枪等着进攻的开始。他和费尔里希是旧识,在“阿尔萨斯”号战列舰服役时是一名司炉手,体格出众,气力惊人,德制麦德森带30发弹匣时的重量为10公斤,在他手里却像是根普普通通的柴棍。其他德国机枪手通常只随身携带四到六个弹匣,其余弹药由副手背负,胡克却背了两个弹匣袋,整整一打30发弹匣。
  在德国海军陆战部队,类似费尔里希和胡克这样各有专长的优秀士兵不在少数,这固然是严苛而专业的训练所获得的成果,跟海军陆战部队特有的晋升体系、嘉奖制度也有莫大的关系。在这支年轻的部队,贵族出身的军官们依然享有一定的特权,但有能力、有才干的年轻人比在陆军或海军舰队获得了更多的上升空间,不满三十岁的尉官比比皆是,在四十岁之前迈入校级军官行列也不是难事。
  德军的进攻炮火由稀而密,由密而疏,短短五分钟之后,炮声沉寂下来,战场上已然被沉闷的机械轰鸣声和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所充斥。没过多久,第一声尖锐哨响忽的传来,转眼之间,阵地上充斥着刺耳的金属哨声。看到自己所属的连排军官在一边吹哨一边挥手示意,费尔里希深吸了口气,沿着木梯飞快地爬了上去……
  胡克和费尔里希原本在同一个步兵班,现在分属一个排下辖的不同步兵班,爬出堑壕之后,两人的目光正好有个交集。在足球场上,两人是进球如拾草芥的锋线搭档,在军旅生活中,他们也是坦诚相待的好朋友,彼此熟悉对方的性格习惯。战火无情,枪弹无眼,他们以简单的眼神互祝好运,各自踏上征程。
  海军步兵的冲锋开始了,在德军战线后方的一处高地上,夏树透过望远镜静静察看着战场形势。历史上的堑壕战难住了协约国和同盟国的诸多名将,让数百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步兵送了命。视线前方的法军阵地属于亚眠防线的外围工事,根据步兵们的侦察,那里有铁丝网而无雷区,堑壕深度只有一米四五,射击掩体的构筑较为简单,经不起重炮的猛烈轰击,真正的考验是在亚眠城郊,那里的法军阵地经过一再加固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堑壕防线,并由一支在边境地区同德军交战过的部队驻守。
  若由普通的德国陆军部队发动进攻,攻破亚眠防线需要一个兵团的兵力,威逼巴黎则如小毛奇所言,至少需要三个满员齐装的一线兵团,夏树仅以三旅部队发动攻势,信心源于他的三大“杀手锏”。
  第一个杀手锏便是从海军调来的20门列车炮,它们少部分是从退役舰艇上拆卸下来的,多数是向克虏伯专门订购的要塞型火炮。这些大炮安装在经过特别改造或专门订造的铁轨车厢上,平时部署于炮库、堡垒等不易被摧毁的地方,对敌作战时再前出至射击位置。在战争爆发前,公海舰队、短程鱼雷艇以及要塞炮兵共同守卫着德国的海岸线,而到了9月份,随着德国公海舰队赢得三次重要的海战胜利,英国海军对德国本土的威胁基本消失,基尔、威廉、吕贝克等地的海军要塞火炮也就闲置下来。
  在德国海军的作战序列中,还有254、283和305等几种口径更大的列车炮,除了那些设在固定炮架不便移动,使用铁轨车厢装载的早在开战之前就被陆军借走,后来投入到对列日、那慕尔等要塞的进攻作战。152和203毫米口径的列车炮,威力自然无法同战列舰主炮级别的重型要塞炮相提并论,但放在陆上作战仍属于“大口径火炮”,它们的射击操作相对简便,装弹时间比重型要塞炮快得多。五分钟的急速射,轻巡洋舰等级的152毫米炮可以发射三十发炮弹,装甲巡洋舰等级的203毫米炮也可以射击二十次,再加上西格蒙德将军提供的野战炮兵团,密集炮火能够有效降低法军外围阵地的防御强度。
  第二个杀手锏是参战的海军战车部队。初次进攻,夏树毫不吝啬地投入了30辆胡伯特-13中的24辆,仅留6辆作为战斗预备队。这些战车虽是以备用部件新组装的,本身并不存在任何质量瑕疵。运抵杜朗车站之后,它们从下车到集结地,再从集结地到进攻出发阵地,沿途只有一辆战车因机械故障抛锚。
  与初期型号不同,1914年生产的胡伯特-13全部采用了功率更大的戴姆勒汽油发动机以及14型履带,在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公路行驶时速从20公里提高到了29公里,越野时速从10-12公里提高到了15公里左右,接近骑兵部队的正常作战速度。
  夏树寄以厚望的第三个杀手锏可说是海军陆战部队的灵魂所在,那就是它的步兵班编制。沿袭普鲁士军队的传统,此时的德国陆军在编制上以连排为基础单位,实际作战通常以营为战术单位,强调部队的纪律性、服从性和团队精神,而海军陆战部队走的是精兵路线,军事编制和作战操练均以步兵班为基础战斗单位。在一个11人的步兵班,士官和资深士兵配发手枪,每班或配备轻机枪一挺或额外配发毛瑟手枪三支,步枪手全部配发手榴弹,近战突击和阵地防御能力明显强于普通陆军部队。
  前方战场上,随着24辆胡伯特-13越过前沿阵地,灰色的浪潮涌出德军堑壕。海军战车6辆一队,每队彼此相隔三四百米,而第一波投入进攻的海军步兵也相应分成了四个战斗群,以海军战车为先锋向对面的法军阵地挺进。经过炮火的翻犁,两军防线之间的田野已是一大块烂泥地,而且前日下过阵雨,经过海军战车的碾压和进攻士兵的踩踏,更加的泥泞不堪,受此影响,部队的进攻速度并不如往常训练演习那样迅猛。
  两军阵地之间的田野,纵向不过四五千米。投入进攻的德军士兵很快就能听到对面堑壕中的哨声和叫喊声,伸长脖子便能看到法国士兵的蓝色帽子在向前沿阵地移动。置身真正的战场,而且对面阵地随时可能射来致命的子弹,费尔里希感觉自己的心脏几乎要跳出喉咙眼了,呼吸也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他从右边枪套里拔出了另一支毛瑟手枪,双手握紧枪柄,微微低头,略略弯腰,以一辆胡伯特-13为掩护快步疾行,并且时不时转头看看自己的士兵们,年轻小伙子们一个不少地跟在后面,看得出来,他们的情绪也紧张到了极点。就在这时,前面一名军官停住脚步转过身,高声喝道:“士兵们,保持速度,集中精神,法国人是一群只会摆弄样子的孬种,没什么好怕的,让我们踏着他们的尸体走向胜利!”
  话音刚落,对面阵地枪声骤起,法军的哈奇开斯机枪咔咔咔地狂笑着。一颗子弹不偏不倚地射中了这名德国军官的脑袋,端正的脸庞赫然变得血肉模糊,近旁的士兵们都被这个场面给惊呆了,有几个人顿时停下来弯腰呕吐,费尔里希虽然也是一阵恶心,但他还是强压住胃部翻滚的不适感,侧身转头朝自己的士兵吼道:“无畏的德意志战士们,进攻!”
第8章
风强浪卷
  机枪是一件艺术品,它们抛光的钢铁部件那种熠熠光芒以及黄铜部件那种饱满的圆润感实在是引人注目;机枪同时又是一位风骚的妓女,它精致而又昂贵,需要许多物件保障其工作,还要精心维护,一大群男人得围着它伺候。
  这是一名法国军官在他的传记中对机枪的形象描述,当马克沁水冷重机枪风靡英、德、俄、美等国,几乎成为世界陆军的标准武器时,唯有法国和日本坚持他们的“非主流”选择。十年前的日俄战争中,日军装备的哈奇开斯M1900展现出了稳定的射击性能和优异的速射火力,而在欧洲战场上,无论是对付德军步兵还是骑兵,法军士兵手中的哈奇开斯都是无往不利的绞肉机,战争爆发的头一个月,至少有二十万名德军官兵倒在了哈奇开斯的枪口下,而在小规模的遭遇战中,被一挺机枪挫败的进攻比比皆是。
  然而在亚眠外围的防御阵地上,法军机枪手碰到了他们的天生克星。哈奇开斯的8毫米枪弹根本无法击穿德国海军战车的装甲钢板,也很难打坏它们的钢制履带。在大约两千米的距离上,这些德国战车不断以30倍径的37毫米炮轰击法军机枪火力点。这种专为战车研发的直瞄火炮操作简便,一名炮手就能轻松操作,五六秒即可完成装填,而且每辆胡伯特-13配备37毫米炮弹128发,7.92毫米机枪子弹3200发,足以应付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在1914年的战场上,能够阻挡这些小型移动堡垒前进的似乎只有河流、沼泽以及它们自身存在的机械问题。
  24辆德国海军战车的突击火力很快拔除了法军阵地上的一个又一个机枪火力点,直到德军前锋部队逼近堑壕前方的铁丝网地带,法军的野战炮兵才反应过来开始射击。以往的战斗中,法军75毫米口径的施耐德M1897型野战速射炮发挥着比任何一种武器都要有效的作用,它们既能使用普通榴弹进行饱和射击,也可以装填榴霰弹近距离扫射敌方步兵,尤其是在法军实施防御作战或是有序后撤的过程中,它们能够大量杀伤德军部队,有效掩护了己方步兵,但今天法军炮兵显然和机枪手一样碰到了大麻烦。他们刚一开火就被德军的炮兵观测气球捕捉到了准确位置,方位和距离的数据通过电话线传到了海军列车炮部队的射击指挥所,专业的炮兵指挥人员迅速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射击参数。法军M1897的有效射程为8点5公里,而德军列车炮的射程基本上达到了这一数字的两倍,它们可以在完全不受威胁的情况下轰击法军炮兵阵地。法国人连敌方的大炮长什么样子都没看到,阵地后方的炮兵阵地就被轰得一塌糊涂,大炮遭到摧毁,弹药发生殉爆,对德军进攻部队的火力压制也就此终止……
  天色渐明,德国海军航空部队也赶来参战。这些灰色涂装的双翼飞机轰鸣着从法军阵地上空飞过,却未作片刻的逗留。战斗打响之前,法军防御部队的主要力量驻扎在亚眠一线,外围阵地的设置用于监视、警戒、封锁,以及在德军进攻之初迟滞其推进速度。面对德军突然发起的凶猛攻势,无论外围阵地能否坚守,驻防亚眠的法军部队都得派出部队前去增援协助——借助清晨的曙光,德国飞行员们果然在通往亚眠的道路上看到了由西向东行驶的卡车、小汽车以及一队队骑兵,骑兵对步兵的反冲击威力不言而喻,这些车辆也运载着全副武装的步兵以及相当数量的机枪,若不加以阻止,这支法军增援部队不出二十分钟就能赶到前沿阵地。
  前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中,德国陆军向海军借调了重炮和战车,却未邀请海军航空部队参战。撇开个中缘由,多数德国海军飞行员迄今未获得过实战机会,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海军航空部队在战争头一个月不吝消耗地进行了密集训练和实弹演习,并利用“俾斯麦”号所载舰载机的作战经验作出了一些技术改进,包括给飞机加装机械式投弹挂具和简易的飞行投弹瞄准器。
  率先抵达预定空袭区域的四架德国海军战机为清一色的信天翁BI,它们机身短而敦实,一眼就能跟胡伯特航空的飞行器区分开来。这些“信天翁”最初是应陆军要求研发制造的侦察/校射机,原始设计并不具备战斗能力,飞行速度较快,能够灵活穿行于战场上空。考虑到水上飞机的起降受天气影响较大,德国海军在建设航空部队的过程中也大量采购了陆基飞行器,信天翁BI早期的角色定位也是侦察校射,而后秘密进行了一系列挂载炸弹实施低空突袭的试验。随着战争脚步日渐逼近,德国海军开始给各式飞机加装武器,信天翁BI的新标准是后座机枪一挺、机腹炸弹两枚,还可在后座额外搭载6枚轻型炸弹,由机枪手人工投掷。
  经过一个多月的交战,法军士兵对德军常用的战术手段已有较为充分的了解,看到几架德国飞机如老鹰扑食般猛冲下来,汽车司机连忙驾车驶离道路,可他们的行动速度毕竟比不上飞机,炸弹很快从天而降,一辆卡车被直接炸翻,三四辆汽车受到弹片的伤害,一些骑兵也被炸得人仰马翻。这种迅猛的空袭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余下的法军官兵连忙将汽车丢在路旁,所有人员弃车散开,慌里慌张地用步枪和机枪对空射击,骑兵们则一窝蜂地钻到树林里去了。
  接连飞抵战场的德国海军航空部队拖住了法军增援部队,而在前方战线,德国第1海军陆战旅的步兵们以战车开路,一鼓作气冲到了法军阵地前。在形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仍有不少法军士兵勇敢地端着刺刀冲出堑壕,但他们不是被德军战车的机枪火力撂倒,就是被德国海军步兵们的枪弹击毙,灰色的浪潮终于漫过了法军防线,堑壕中随之响起了阵阵紧促枪声,手榴弹爆炸的声光烟雾不断闪现。在狭窄的堑壕中跟对手打近身战,法军步兵手中的勒伯尔或伯赫提耶步枪沉重而又笨拙,它们不带刺刀都有一米二、三,在堑壕中转个身需要作出很大幅度的动作。在这方面,德国陆军的毛瑟1898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但海军陆战部队用的是身管较短的1888式骑枪和毛瑟98AZ式卡宾枪,前者的全枪长度仅有一米,后者为一米一,重量减轻了,灵活度相应增加不少。
  在阵地上跟德国海军陆战兵展开面对面的拼杀,法国士兵会发现他们的刺刀技术几乎派不上任何用场,这些穿着海军款灰色军服的德国兵打近战靠得不光是短骑枪,还有轻机枪、半自动手枪、手榴弹甚至恐怖的火焰喷射器。反观法军一方,步兵除了步枪和机枪就只有手枪,1914年时,法军配发的制式手枪是8毫米口径的勒贝尔左轮,它有着坚固、可靠、精准的优点,但威力比英军11毫米口径的威伯利左轮手枪弱,战斗射速比德军半自动式的鲁格手枪慢,而且装备人员仅限于军官以及那些执行非常规战斗任务的士兵,不像财大气粗的德国海军陆战部队,将手枪作为与步枪、机枪同等位置的战斗武器大量配发。
  战斗打响之前,第1海军陆战旅各团、营、连的进攻次序都做了预先安排,费尔里希所在的连冲在了较为靠前的位置,当这位射术一流的海军下士带着步兵们冲进法军堑壕时,清扫法军残兵的战斗还在进行。他一手一把10发弹匣的毛瑟C96,近战火力堪比一挺麦德森轻机枪,而第一眼看到十余米开外那名穿着蓝上衣、红裤子的法军士兵,费尔里希想也没想,抬手左右各是三枪,身边的同伴也在第一时间举枪射击,清脆枪声犹在耳边回荡,那个法国佬上身已被打成了马蜂窝。
  出娘胎以来头一次杀人,简单的让费尔里希不敢相信,强烈的感官冲击让他头脑一片空白,整个人在原地僵了两秒,忽地看到有一名端着步枪的法军士兵沿堑壕跑来,这种情况下,费尔里希压根没去想对方是要攻击自己还是在仓惶逃跑,手中的毛瑟C96以横侧状态开火,左右又是三枪,这次虽然只有两发子弹击中目标,却足以要了这名法国兵的性命,而且费尔里希意识到子弹贯穿了对方的身体,在他身后的堑壕壁上激起小团的泥屑。
  接连击毙两名法国士兵,费尔里希和他身边的几名同伴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了,他们愣愣地站在原地,但眼前没有再出现第三名法国兵。随着更多的德国海军步兵进入堑壕,这场火力差距十分悬殊的阵地争夺战迅速落下帷幕,残存的法军士兵纷纷朝亚眠方向撤去。按照原定的速攻计划,德国海军战车部队越过法军防线后不作休整,携第1海军陆战旅的德军步兵们一路杀向亚眠,而在进攻部队顺利夺取法军外围防线之后,海军列车炮沿铁路线行进到西格蒙德将军所部驻防区域的最西端,在那里,它们的射程正好可以覆盖索姆河东岸的亚眠城区,而要攻击西岸目标,就必须等到德军工兵沿路修复那些已遭法军毁坏的铁轨,而这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
第9章
扫平障碍
  “注意!法国骑兵!”
  几乎就在那群法国骑兵冲出树林的刹那,迪米尔·胡克听到有人用堪比男高音歌唱家的嘹亮声线发出警告。此刻,第1海军陆战旅的先遣战斗部队越过法军外围防线走了四五公里路,亚眠城区已遥遥在望。为了防备法军的突然炮击,这支部队以营连为单位进行战斗行军,二十多辆海军战车依然顶在了前锋线上,而那些法国骑兵显然知道德国人的钢铁战车不好对付,他们有意避开正面,朝没有战车掩护的德军侧翼袭来。
  “停止前进!原地展开!准备战斗!”
  看到法国骑兵正以超过40公里的时速从两三千米奔袭而来,德国海军陆战部队的军官们万分急促地发出作战指令,行进中的队伍迅速停止前进,原地转向迎敌。霎时间,营部传令兵奔走往来,传达战斗命令,连长们指令各排紧凑列阵,排长们号令士兵们摆列射击队形,班长们指令士兵们做好射击准备。就这样,从法国骑兵出现仅过去了一分多钟,德国海军陆战部队已由行军转入防御,非严苛训练不足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胡克和他的同伴们被分派在了一处低洼位置,在学校的时候,他们都在历史课上听过有关法国骑兵的故事,在拿破仑横扫欧洲的那个年代,法国骑兵简直是无往不利的代名词,特别是人高马大、凶猛强悍的法国胸甲骑兵,在战场上给所有的对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尽管在半个世纪前的普法战争中,法国骑兵的冲锋受到了普鲁士步兵密集枪阵和强大炮火的有效遏制,但时至今日,法国人依然把骑兵部队视为骄傲,德军士兵们则不免在潜意识中对其心怀敬畏。
  “机步枪手卧倒!标尺设定1000米,听我命令开火!”
  听到排长直接喊出的战斗口令,胡克以标准的训练姿势先下蹲再扑倒,并顺势将身前弹匣袋里的弹匣取出,他的弹药兵则以单膝跪地的姿势从旁协助。一对默契的麦德森轻机枪手能够在十秒内完成弹匣更换,从而将火力停顿时间压缩到尽可能短的程度。
  一晃眼的功夫,那群法国骑兵已如风一般席卷而来。不过,他们却非赫赫有名的胸甲骑兵。只见这些骑手戴着黄铜色的头盔,穿深蓝上衣、猩红裤子,蹬棕色马靴,手里挥舞着骑兵剑,身上背着骑兵短步枪,如此装束说明他们是骑在马背上的步兵——龙骑兵。这一兵种除执行追击、侦察、掩护交通线、冲击敌阵等任务之外,还擅长下马作战,相当于畜力时代的摩托化步兵。
  胡克眯眼估算了一下,眼前这群法国骑兵约有三四百人,也即两到三个骑兵中队的规模。若是小股步兵意外遇上了这支骑兵部队,下场恐怕会很血腥恐怖,但这里集结了至少有两个营的海军步兵,光MG-08水冷重机枪就有五六挺,麦德森轻机枪的数量更多,而法国骑兵为避开德军战车而迂回侧翼,已经失去了袭击最重要的突然性。
  进入了重机枪的有效射程,这些法国骑兵仍没有下马作战的意思,而是继续擎着亮闪闪的骑兵剑直冲过来。片刻过后,MG-08的齐声嘶吼不出意外地从地势稍高的位置传来,密集弹雨所及之处,顿时是一片马失蹄、人坠马的震撼场面。
  见眼前这支德军部队已做好迎战准备,法国骑兵不再埋头猛冲,他们果断转向,而在此过程中,几挺水冷重机枪继续以恐怖的连射火力攻击对手,尽管正面扫射的阻截效率明显逊色于交叉射击和纵向射击,短时间内依然有数十名法国骑兵坠落马下。
  看到法国骑兵调头撤退,一些海军步兵迫不及待地发出雀跃声,然而不少军官此时却锁紧眉头,因为他们望见法国骑兵队伍尾部有两门用马拉的小炮,它们炮管短小、炮架简单、炮轮硕大,俨然是轻便灵活的骑兵炮,其构造如同山地步兵使用的山炮,射程较普通火炮近,但至少比普通机枪打得远。此番进攻亚眠,德国海军陆战部队旨在速攻速胜,突破法军外围防线后,第1海军陆战旅以步兵协同战车向纵深推进,炮兵部队还远远落在后头。仅是法国骑兵不足为惧,可带着骑兵炮的法国骑兵……是个棘手的麻烦!
  透过望远镜看到停在三四公里外的法国骑兵炮已展开炮架进入待发状态,德国军官们连忙号令蹲着射击的士兵卧倒。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远处的两门法国骑兵炮焰光一闪,硝烟弥散,八九秒后,炮弹呼啸落下,一发打在德军阵线前沿,一发越过步兵们头顶落在身后,由于军官士兵们皆已匍匐避弹,这一轮炮击未造成任何伤亡。可是,海军步兵们手里的武器无法威胁到那两门法国骑兵炮,要么主动前进,要么果断后撤,否则的话,他们将在这里白白消耗时间和兵力。
  毋庸置疑,骑兵炮的最大特点是机动力强,步兵们无论跑步冲锋还是交替前进,都有被对手牵着鼻子走的可能,而撤退不但会影响速攻亚眠的作战计划,在撤退过程中同样会受到敌方骑兵炮的追击袭扰——这支海军陆战部队的指挥官俨然陷入了两难境地。直到法国人那两门骑兵炮再度开火,他也没有拿定主意,索性让士兵们继续趴在地上。
  好在战场上的各处战斗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引领锋线的海军战车部队早已注意到了这股法国骑兵,发现他们并没有覆灭在步兵的密集枪阵前,而是用骑兵炮欺凌己方步兵,一队胡伯特-13迅速转头前来增援。它们的37毫米战车炮有效射程约为3000米,而法国骑兵使用的两门骑兵炮口径超过60毫米,最大射程应在5000米以上,虽然胡伯特-13的火炮射程较对手短了不少,但骑兵炮不能随行随开火,而是额外需要一个收拢展开的过程,同时考虑到战车自身的防御性,胡伯特-13对使用骑兵炮的法国骑兵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些涂装带有灰色金属质感的德军战车,屁股突突地喷着青烟,车轮履带飞快地转动,在相对平坦的田野中快速奔进。下马操作骑兵炮的法军骑手连忙调转炮口,用最快的速度连续开火,然而炮弹就算落到战车近旁,也没能阻挡这些铁家伙继续前进。见状不妙,骑手们连忙收起炮架,挂上炮车,准备溜之大吉,但德国战车上的炮手们可不会轻易放过这些机动力极佳的危险目标,一接近战车炮的最大射程,他们忙不迭地开火射击。法国骑兵的战马虽然训练有素,而且佩戴了隔音耳罩,但在附近爆炸的炮弹还是把它们惊得四蹄乱窜,有两匹拖曳轻型弹药的失控狂奔,另外几匹也欲挣脱缰绳。法国骑兵炮组的撤离只耽搁了一小会儿,德军战车对他们的直接威胁陡然增大。局面至此,已经下马准备用步枪阻击德军步兵的法国龙骑兵只好重新纵马出阵。在这之前,德国海军战车仅在凡尔登和马恩河亮过相,由于投入战斗的数量不多,还没有成为左右战争走向的重要力量,法军官兵对它们知之甚少。龙骑兵们有的拔出了骑兵剑,有的拎着骑枪准备在马背上射击,他们犹如平静海面上突然卷起的浪潮,汹涌澎湃地朝着德军战车席卷过去。
  法国人的骑兵剑和短骑枪自然无法对德军战车构成威胁,但海军陆战部队的指挥官们可不容许眼前的敌人对己方的宝贵战车不利。在军官的号令下,原地匍匐的海军步兵们纷纷起身,向己方战车部队主动靠拢,而这支海军战车部队的乘员有些是提前结束战车培训课程的海军学员,有些是从军舰上借来的炮手,对于胡伯特-13在战场上是否处于无可撼动的地位,他们没有十足的把握,看到法国骑兵冲了过,他们也驾驶战车向步兵靠拢。
  离己方战车还有千余米,胡克听到军官们发出了“停止前进,原地准备战斗”的指令,侧翼的海军步兵们率先开了火,他不假思索地原地扑倒,架好机枪,只等军官下令“机步枪开火”,他深吸了一口气,打开扳机护圈左侧前方的射击保险,在快速射击的状态下打了一个短射,然后稍稍移动枪口,打出第二个短射。
  在战场上,法军骑兵早已摒弃了华而不实的密集冲锋队形,遭到德军枪弹射击,他们的冲击速度稍减,却没有完全停滞下来。胡克很快发现,作战条例中倍加推崇的瞄准射击方式在这样的战斗中根本发挥不了作用,阵地上有二三十挺轻重机枪在同时开火,这就像是多艘战舰一齐轰击目标,谁也无法辨清本舰炮火的弹着点。
  尽管存在这样的纠结,胡克开始不断扣动扳机,十数秒后,步枪手们也开始集中射击,枪声更是密集到了几无空隙的程度,几辆海军战车亦以战车炮和机枪不断攻击法国骑兵。
  30发容量的弹匣打光了,胡克拉开枪机,可蹲在他身旁的弹药手却没有在第一时间拔出弹匣。胡克侧头一看,这个刚满19岁的年轻士兵已经被眼前的战斗场景给惊呆了,眼睛直直地望着前方——那三四百名法国骑兵就像是送进绞肉机的一块肉,看着很有分量,三两下就被绞成了一堆肉泥。
  终究没等胡克用上第二个弹匣,战斗结束了,法国骑兵和他们的战马从鲜活的状态变成了田野中的躺尸,洼地很快积满了血水。在战斗过程中表现得沉稳冷静的海军步兵们,这时候反而一个个呆若木鸡,仿佛是被这鲜血横流的场面给吓坏了。
第10章
速攻亚眠(上)
  “机步枪手……检查枪机保险,整理弹药,起立归队!”
  随着法军骑兵的威胁彻底消失,德国海军陆战部队这边,士官们发号施令的声音平和了许多。迪米尔·胡克按部就班地收纳装备,就在这时,二十米开外响了一梭枪声,紧接着便听到军官的愤怒咆哮,显然是某个慌张的家伙忘了合上保险而出现走火。胡克再次确定自己的机枪已处于保险状态,起身将弹匣塞回到自己的弹匣袋里,然后拎起麦德森轻机枪。
  这个时候,除了一队前去清扫战场和收容战俘的步兵,其余战斗人员都留在原地做短暂休整。视线中还有几匹法军战马在血泊中挣扎,而有的骑兵可能是在摔下马的时候晕了过去,有的只是受伤而非阵亡与其让他们回到后方重新加入战斗部队,不如花些力气把他们俘获并送往战俘营——据说在拿破仑时代,胜利一方往往用冷酷无情的手段清扫战场,而今时不同往日,屠杀伤兵的行为受到了国际法公约的明令禁止,尽管谁也不能保证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出现,但至少不再是普遍性的做法。
  在龙骑兵们的舍命掩护下,法军骑兵炮组丢下一辆无法拖曳的轻型弹药车,拉着两门骑兵炮仓惶逃走了。德国海军步兵们能够逆转被动处境取得酣畅淋漓的胜利,前来增援的战车部队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车组成员理应受到步兵们的感谢,只见他们钻出炮塔和座舱,摘下皮帽,解开衣领,抽着步兵们给的香烟,尽情享受着车外的凉爽空气。不过,既定的作战计划让他们只能在这里暂留片刻。等抽完了烟,车长们便招呼乘员重新启程,海军步兵们尾随其后,整队开拔,浩浩荡荡杀向西面的亚眠城。
  上午9时许,胡蒂尔将军带着他的参谋团队驱车抵达距亚眠城区仅五公里的一处农庄,从这里可以望见亚眠大教堂的哥特式白色尖顶,而此时率部驻防亚眠的一位“非主流”的法军将领,亨利·菲利普·贝当。在胡蒂尔等人眼里,他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对手,唯独夏树对这个名字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在大战打响之前,法国陆军的将领们大多崇尚进攻,为刺刀高唱赞歌,贝当却敢于独自反抗这个潮流,他认为只有当敌方防御已经受到决定性的减弱时,才可以发动全面攻势,而削弱敌方防御不能依赖步兵的鲜血,要依靠高度集中的炮兵火力,依靠炮兵与步兵之间的密切配合。这种思想对头脑发热的法国军人们无异于一帖清凉剂,它的正确性也被后来的战争所证实,但在战争爆发以前,贝当却被同僚们视为异类。事实上,由于卑微的出身和不善逢迎的性格,直到一战爆发前夕,58岁的贝当还只是一名上校团长,而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用在他身上颇为贴切。由于在边境战役及其后的一系列后卫战中表现出色,他很快进阶将官行列,并被任命为重新组建的法军第6步兵师长,马恩河会战打响时,该师驻防色当一线,师部就设在色当城内。
  如1914年大多数法国步兵师一样,法国第6师由四个步兵团、一个野战炮兵团、一个骑兵营以及辎重部队组成,全师编制约16000人。在边境战役期间,该师的战斗减员过半,通过大量补充预备兵员才勉强达到原定编员的百分之八十,也即13000人。野战炮兵团应装备36门1897式75毫米野战炮,实际上也只有24门。
  在军中升迁缓慢的贝当,军事指挥功力却很扎实。他既擅长指挥进攻,又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防御战术,而且像拿破仑一样重视炮兵的灵活运用。为抵御德军可能发起的进攻,他到任之后立即对亚眠的防御工事进行了全面加固,将单薄的防线变成了拥有立体纵深的防御体系,外围防线的设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守军兵力,但起到了很好的预警作用。等德军的第1海军旅抵达亚眠城下时,法军官兵已在阵地上做好了迎战准备。
  呈现在夏树眼前的亚眠防线,主要沿索姆河东岸的一条支流河渠布设,河渠本身并不宽,东岸部署了二三十米宽的铁丝网带,足拒德军骑兵的强行冲击,西岸是筑壕阵地,堑壕带纵横交错,彼此相通,破旧民房被拆除用于巩固工事,少数坚固的房舍被改造成了堡垒式的火力据点,地势稍高的地方还修筑了环形防御工事;蜿蜒的交通壕将这条防线与亚眠城区连接起来。在防线失守的情况下,法军部队可迅速撤入城区,依托城内建筑继续作战。若自行炸毁索姆河上的全部桥梁,还可利用河流天堑阻挡对手进攻。
  为了让海军陆战部队的速攻演变成为一场速胜,夏树提前做足了攻克,不仅海军航空部队对亚眠防线进行了多日的空中侦察,海军情报部门也想方设法弄到了不少战地谍报。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法军的师级炮兵、骑兵部队多数已被调往马恩河战场,亚眠守军堪用的除了第6步兵师所属炮兵团的火炮之外,便只有一些笨重的、不易机动的老式火炮,总数量加起来应该不超过80门。此外,法军在战争爆发后将亚眠城西的足球场改成了一座军用机场,之前驻扎了一个法国飞行中队,后来加入了一些英国飞机,它们近期也被调往马恩河战场。在德国海军陆战部队发起进攻的前一天,齐柏林飞艇侦察的结果只有两架双翼机,另外可能有两到四架飞机停在附近的简易机库中。
  9时20分,20门海军列车炮抵达新的射击阵位,第1海军陆战旅全体战斗部队已在亚眠城外整装待发,第2海军陆战旅所属各团陆续抵达,随时可以作为后续梯队投入战斗,作为战斗总预备队的第3海军陆战旅正在行军途中,不出一个小时便可齐集亚眠城下。
  30辆海军战车,除有2辆中途抛锚,余下28辆悉数就位,其中24辆将投入到第一波进攻当中,它们不在分成四队,而是合兵一处,形成一公里宽的突击集群,引导第1海军陆战旅所属第1步兵团的三千余名官兵撕开法军防线。攻入城区之后,这支先头部队将用最快的速度攻占横跨索姆河的几座主要桥梁,阻断法军防线守卫部队的撤退道路,并以战车部队一路攻占亚眠火车站,一路攻占城西机场,而后续跟进的第2步兵团以及第2海军陆战旅所部将沿着法军堑壕带向南北两侧攻击前进,彻底粉碎法军防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