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387

  以日德兰海战的经验,英国无畏舰有着较难被击穿的装甲,主炮塔或是它们的最大软肋——炮塔本身的装甲非常坚厚,但炮塔与弹药库之间的通道却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一旦主炮塔被击穿,爆炸以及爆炸在炮塔内引起的弹药殉爆很可能蔓延到弹药库,进而造成毁灭性的大爆炸。所以包括夏树在内,众军官们都盯着敌方领舰观察。就在这时,有人欣喜地说:“快看,‘大选帝侯’终于打中敌舰了!”
  众人直接将望远镜移动些许,交战到现在,四艘英国主力舰就属第三艘舰体最为完整,此时在它的右舷靠后位置飘着一团爆炸硝烟,而从舰壁留下的黑色痕迹来看,炮弹命中的是右舷中前部的装甲带,即便形成了贯穿,对舰体内部的破坏也很有限。
  近二十轮射击,打了一百多发炮弹,“大选帝侯”号锵锵取得第一次命中,若是平时的射击考核,这样的成绩恐怕要排名末位了。友舰打得有声有色,敌舰炮火也屡屡中的,可以想象,这艘新服役战舰上的舰员心情会有多么的焦急。其实他们之中不乏经验丰富的军官和士官,舰上的武器装备比起“国王”号只新不旧,在波罗的海训练期间的实弹射击成绩也达到了优秀水准,只是初次参加实战,运气似乎在故意捉弄这群自信不够充分的德国海军官兵。
  英舰舷侧的爆炸硝烟渐渐消散在烟火弥漫的战场上,除了舰壁留下的一块黑色痕迹,那艘体型雄壮的乔治五世级超无畏舰看起来安然无恙,但它中弹之后过了许久,连射速偏慢的“大选帝侯”号都打出了又一轮射击,舰上的主炮都迟迟没有开火,不禁让人对它的内部状况产生遐想。
第139章
钢铁的咆哮(下)
  在第二次弗兰德斯海战的主力舰队决战中,英国超无畏舰“征服者”号是五艘英国主力战舰里面最晚被敌舰炮火创伤的,可从它中弹的那一刻开始,之前的好运便到此为止。由50倍径12英寸口径舰炮发射的德制穿甲弹在贯穿其舯部装甲之后,又接着射穿了满载重油的隔舱,爆炸当即在舰内引发了一场火灾。这场大火开始的时候并不致命,如果舰员能够及时将其扑灭,外部人员甚至不会意识到它曾经失火,然而由于通讯调度等方面的因素,损管人员的动作居然慢了一拍,淌出的重油随即在一处舰员起居室发生爆燃,这骇人的火势一起,重油燃烧温度高、发热量高的特点也即显现出来,烈焰顺着舰舱通道火速蔓延,舰桥很快变成了火炉上的铁锅。等到英国水兵们打开消防水阀,包括通讯中枢在内的多个上层舱室已经被烈焰所吞噬,受到波及的还包括4座右舷副炮,它们不但失去了战斗作用,储存在炮位上的部分弹药还发生了糟糕的殉爆。在这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征服者”号从一艘外观完整、实力可畏的主力战舰变成了浓烟四起、火舌窜动的灾难现场,形势的恶化速度甚至超出了对手的预计!
  趁你病,要你命。“大选帝侯”号上的德军官兵未必听过这句东方俗语,但他们此刻所做的恰恰反映出了这句话的真谛。趁着对面的英国战舰受到火势困扰,他们打出爆发射速,全体主炮5分钟齐射8次,有5次形成跨射,4发炮弹直接命中,舰上的5点9英寸副炮也在拼命轰击英国战舰的甲板建筑。尽管两艘战舰的距离仍有一万两千米之远,德舰的猛烈炮火简直像是在近距离痛揍对手——就这么一转眼的功夫,表现最差的新人来了个惊天大逆转,不禁让人感慨战场形势的瞬息万变。
  新服役的“大选帝侯”后来居上,先声夺人的老式无畏舰“奥尔登堡”号这时候却碰上了麻烦。第二次转向之后,它的三联装主炮先后13次命中英国舰队的第二艘圣文森特级无畏舰,但11英寸舰炮的侵彻力毕竟比同等倍径的12英寸舰炮差了不少,先前之所以能够狂虐第一艘圣文森特级,是因为一开始就击中了敌舰的薄弱位置,当运气不再偏袒“奥尔登堡”,这13次直接命中居然只有两三发形成了有效贯穿,结果,英舰虽是弹痕累累,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艘圣文森特级的反击开始取得成效:一发穿甲弹打穿了“奥尔登堡”号的舷侧装甲,切断了多根蒸汽管道,差点让这艘老式无畏舰跟不上舰队的战斗步伐,另一发穿甲弹击中了它的二号主炮塔,英国人炮弹引信过于敏感的问题救了这座炮塔内的德国炮手们一名,而尽管11英寸厚的炮塔正面装甲未遭贯穿,猛烈的爆炸还是损坏了这套三联装主炮,当即让“奥尔登堡”号失去了四分之一的主炮火力。
  两支舰队的角逐进入白热化阶段,任何一方都有取胜的可能。“国王”号舰桥司令塔内,军官们一语不发地观察着战局的发展,空气中悄然无息地弥漫着紧张气氛。
  轰咚……
  若不是这震耳欲聋的巨大爆响声,舰体传来的颤感对夏树而言就像是坐碰碰车。一流的优质装甲,一流的防护设计,一流的战斗损管,夏树对国王级战列舰硬扛敌方远距离炮击充满信心。不过,世间没有完美,再好的战舰也无法做到“永不沉没”,夏树心底的忐忑其实并不少于在场的任何一名军官,因为他知道这是一场德意志输不起的战争。如果德国舰队在这场海战中败给对手,恐怕会有一多半的舰艇永远地损失掉,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可是,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他和这支公海舰队都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右舷装甲被击穿,炮弹在2号军官区发生爆炸,暂时没有发现起火……呃等等,长官们,二号烟囱的烟道发生破损,热烟侵入舰舱,需要从2号军官区撤出人员……右舷4、5、6号副炮位遭到热烟侵入,隔舱甲板破损……”
  贝恩克准将的参谋官不断将损管控制室传来的讯息报告给司令塔内的军官们。“国王”号战斗指挥自然是由舰长贝恩克全权负责,但它同时也是整个舰队的指挥中枢,舰队指挥团队有权也有必要在第一时间知悉它的损伤情况。
  听完报告,贝恩克准将不假思索地吩咐:“立即关闭烟气蔓延区域通往其他舱室的安全门,第2损管队及预备人员携带防毒装备进入受损区,尽快控制住损伤情况。如果动力有失,必须立刻报告。”
  对于贝恩克准将的战场决断,舍尔等人未作任何表示,但他们相当一部分注意力已经从对面的英国舰队转回到己方舰艇身上。此时从司令塔的右侧观察窗往外看去,“国王”号右舷未见大量燃烟,而内部舱室的损伤往往比舰体外部更具潜在危险。别忘了,苦味酸炸药不仅性烈,自身还带有致命的毒性!
  旧的创伤还未抚平,“国王”号很快又挨了对手重重一击。猛烈的爆炸同样发生在右舷舯部,而在接连受创之后,舰桥上部的光学测距仪被彻底震坏,射击指挥官不得不依靠侦察机提供的校射数据或炮塔测距仪的观察情况调整射击参数,更糟糕的是,射击指挥室通过有线电话和传声筒都无法联络上后部两座主炮塔,而人工传递的联络方式则将极大地延迟射击速度。
  面对这些困境,贝恩克准将脸上又一次浮现出日德兰海战最激烈时刻的焦虑神情,说话的语速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许多。他令人前去通知后部两座主炮塔的炮长,在舰上的指挥通讯恢复之前,由他们对目标展开自由射击。
  两次中弹间隔不到两分钟,“国王”号的右舷甲板赫然变成了烈焰炙烤、热烟熏燎的炼狱,赤红的火舌不断从滚滚黑烟中窜出,一座使用5.9英寸舰炮的双联装副炮塔被赤焰浓烟包围着,它的沦陷只是时间问题,炮手们打开逃生舱门,拼了命将炮弹和发射药包搬出来扔到海里,而附近的几座露天的88毫米副炮和机关炮战位,炮手们也在转移弹药,其余舰员则一边用舰上的消防水龙带灭火,一边招呼护航的大型鱼雷艇前来帮忙。两艘大型鱼雷艇不顾英国舰队的炮火相继靠了过来,消防水枪很快喷出根根白色的长水柱,以此来压制不断蹿腾的火舌。
  与此同时,在“国王”号右舷的部分上层舱室,一场紧张、激烈、复杂艰难的生死搏斗也在进行当中。数十名损管人员在充斥着高温烟气的舰舱通道内摸索前进,他们用随身携带的灭火器扑灭军官舱室内的明火,每清理一段舰舱,他们就会及时关闭安全门,将清理出来的舱室隔绝在受损区之外,自己则继续朝着情况未明的舱室前进,而等他们最终来到靠近烟囱烟道的位置时,防毒面具后面的一张张脸简直像是煮熟的龙虾一样红得通透。
  在这里,他们看到了爆炸现场,这是战舰受损的源头,也是毁伤最严重的地方,扭曲的钢板足以让人们想象到当时发生了多么猛烈的爆炸,而灼热的烟气正从黑洞洞的破口涌出。
  领头的损管人员在额头和胸前划了个十字,口中念着“上帝保佑”。很显然,这处损伤需要返回港口才能彻底修复,也就是说,它给这艘战舰接下来的战斗留下了遗患,但终归不是一处致命伤,如果英制穿甲弹采用跟德国穿甲弹一样的构造,以13点5英寸口径舰炮的威力,这一击将造成更加恐怖的破坏。
  祷告之后,这名蓄着胡须的损管人员朝同伴们大声说:“操作副炮的小伙子们就在我们头顶上方,为了让他们屁股凉快一些,避免副炮弹药出现意外,我们得给这里降降温了。打开消防阀门,弹药注意别让太多的水直接进入烟道!”
  远处海面上,看到德国舰队的旗舰燃起大火,杰利科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又重新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剔除了舰载机、高速鱼雷艇以及潜水艇的影响因素,两支主力舰队展开了一场相对公平的对决,这正是英国人在日德兰以及第一次弗兰德斯海战之后用以遮羞的借口,但就算在多一艘主力舰的情况下,英国舰队的表现还是让人沮丧:两艘圣文森特级无畏舰被德国人的一艘赫尔戈兰级揍得无处藏身,“征服者”的情况看起来非常糟糕,而他自己坐镇的“大胆”号也被对面的凯撒级无畏舰打得一塌糊涂,“雷电”号前面一阵同样落于下风,难道德国舰队的崛起、英国海军的没落已成历史的必然趋势?
  纵有一百个不甘心,杰利科也不得不承认,敌人造价高昂、耗时长久的主力战列舰确实更胜一筹,而在战争到来之时,自己跟绝大多数英国海军官员一样轻视了这个对手,以致于连遭挫败、陷入被动,但现在就说放弃显然还为时过早。若这场战斗就这样硬碰硬地打下去,德国舰队的赢面无疑要大一些,而只要英国快速舰队能够达成预期的作战目标,战场必将出现重要转折点。
  眼下,贝蒂和帕肯汉指挥的英国快速舰队两度击溃来袭的德国高速鱼雷艇群,抵挡住了德国飞机的轮番空袭,能够阻挡它们攻击德国支援舰队的似乎也只有两艘老迈的旧式战列舰和几艘装甲巡洋舰了。至于希佩尔的德国战巡编队,这会儿还在从多佛尔海峡口拼命往回赶的路上,貌似很难赶上这场关键之战。
第140章
冒失的胜利
  “什么?”
  听到副官的报告,德国支援舰队指挥官米歇尔森准将霍地瞪大了眼睛。
  “是的,长官,王子殿下就在出击的艇群当中,而且驾驶的是一艘‘闪电-14’。”副官无奈而又肯定地回答道。
  米歇尔森准将用拳头狠狠捶了捶自己的脑门,这位王子殿下是什么人?奥尔登堡大公国的纯正血脉,“霍亨索伦天才”的铁杆挚友。得到海军高层的授意,自从支援舰队第一次出战起,他就一直小心看护着尊贵的奥尔登堡王子,唯恐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驾艇出击——战争毕竟不同于训练操演,茫茫大海状况复杂,小小的高速鱼雷艇适航能力极差,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意外,更不必说它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冒险使命。
  “怎么办?要不要派人去把殿下追回来?是否向旗舰报告这个情况?”
  副官的这一连串问题让原本就已焦头烂额的米歇尔森准将大为光火,他气鼓鼓地看着已经远去的高速鱼雷艇群,几度张嘴欲言,却又渐渐冷静下来。
  “追是追不回来了,赶紧给旗舰发报……就说因为之前的战斗损失,我们最好的鱼雷艇驾员阵亡的阵亡,失踪的失踪,撤回来的也受了伤,奥尔登堡王子驾艇出击,我们知道情况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追回了。”
  “是,将军,我明白了!”副官能够理解将军的苦心,这世界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而人生最大的不公平就在于出身。
  此时此刻,正驾艇驰骋的克里斯蒂安想的自然不是米歇尔森准将的尴尬处境,他无心摆酷耍帅,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胜利!
  遵照旗舰的指令,支援舰队最大限度地组织起了新的进攻力量,重返战场的14艘高速鱼雷艇、新投入战斗的6艘大型鱼雷艇与第三波次的12艘高速鱼雷艇和领阵的大型鱼雷艇会合一处。如此一来,即将投入进攻的雷击力量大大超过了先前两个波次。
  由于英国快速舰队正向德国支援舰队逼近而来,德国鱼雷艇群不必像先前一样长途跋涉再投入进攻。战斗很快打响,德国人轻车熟路地使出烟幕掩护战术。7艘德国大型鱼雷艇彼此间隔三四百米,在大约三公里宽的正面不断释放烟雾,26艘高速战艇则将行迹完全隐藏其中。不过,在前释放烟幕的领舰并非越多越好,毕竟领舰的损失率比高速战艇更大,而且过于浓厚的烟幕将给高速战艇的航行带来负面的影响。
  浓雾阻挡了敌人的视线,同样让德国战艇的驾员们无法对敌方炮火的威胁做出预判,他们默默跟在己方的大型鱼雷艇后面,倾听着炮弹袭来的尖锐声响,感受着炮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冲击,轻微的浪涛就能够让艇身的颠簸程度出现明显变化。他们祈祷着,等待着,酝酿着。就这样过了一刻钟,以30节的航速计算,鱼雷艇群已经驶过了大约一万四千米的航程,与敌方舰队仅剩最后几千米。
  这样的距离上,担任掩护的大型鱼雷艇随时可能被敌舰击中,而按照以往的战术演练,它们已经可以掉头转向,进入烟幕带,避开敌方炮火,静观战局,伺机而动……
  时间不断流逝,前方海面依然烟雾弥漫,这意味着大型鱼雷艇仍在继续前进。克里斯蒂安脚下缓缓使力,加大油门,戴姆勒发动机的轰鸣渐响,艇身的颠簸加剧,进而开始跳跃。这时候,坐在驾驶舱里已经很难辨出外部的声音变化,而克里斯蒂安的眼角余光仍时不时观察到同行的高速战艇,久经训练的战艇精英们大都默契地融入了紧凑的战斗节奏。
  在掩护进攻时,德国大型鱼雷艇的航速基本保持在30到32节之间,离敌舰越近,面对的炮火越密集,它们往往会尽量提高航速,最新的1913年级在短时过载的情况下可以跑出37节的极限航速。因此,克里斯蒂安的“闪电-14”加速之后,并没有很快超过前面的大型鱼雷艇,而随着速度仪表读数不断增大,最终接近45节。
  突然间,前方亮光一闪,碧蓝的海面呈现在了眼前!
  不远处的海面上,列成纵队的敌方舰队显现出清晰无比的轮廓。每艘战舰都闪烁着舰炮射击的焰光,海面上飘荡着黑色的硝烟,翻滚着白色的水浪。
  须臾之间,一艘艘德国高速战艇如同劲弩射出的利箭,飞快地破雾而出。
  克里斯蒂安的战艇赫然处在右队指挥艇位置。
  战斗进行时,除非装备实现音波与电波相互转换的无线电收发装置,只能进行简单的——往往是单向的沟通和部署。只见王子战艇的尾灯闪烁了几下,发出了驾员最为熟悉的信号:进攻!
  二十多艘高速战艇相继冲出大型鱼雷艇制造的烟幕带,驾员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正面,此刻很少有人回过头看看己方的大型鱼雷艇——投入进攻的2艘1911年级和5艘1906年级只剩下了1艘1911年级和3艘1906年级,基本上每一艘的前部主炮都看不到站着的炮手,它们的艇身伤痕累累,甚至千疮百孔,但这些受伤的枪骑兵却不肯暂时退出战斗,而是毅然决然地继续向前冲锋,作为德国海军规格最大的鱼雷艇,它们担负了护航、反潜、警戒、巡逻等各种繁杂任务,雷击才是它们真正的老本行。
  面对通向胜利道路上的又一阻碍,英国快速舰队恼怒地倾泻着炮火,尤其是三艘舰身格外修长的战列巡洋舰,数量可观的副炮堪比风帆战舰密集排列的舷炮,而它们的双联装主炮也在不断喷吐着炽烈的火舌,但这一次,海面上并没有出现榴霰弹爆裂的骇人场景。
  少了这个致命威胁,克里斯蒂安心无旁骛地投入战斗,他很快选定了攻击目标:居中的英国战列巡洋舰。
  由于这支英国舰队摆开的是战斗护航阵型,三艘战巡受到随行巡洋舰和驱逐舰的严密保护,这无疑是难度极大的挑战。
  克里斯蒂安虽不像自己的哥哥那样心高气傲,也没有约阿希姆王子那样的绝世才华,可是追求霍亨索伦家族的掌上明珠,角逐水上竞速赛领域的世界第一,莫不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
  克里斯蒂安两眼紧盯着海面上的目标,但他的思维并不局限于目标本身。
  高速战艇一旦出击,中途无法调整鱼雷定深,所以普遍的做法是设定大小舰艇通吃的2米定深,也就是说,守护在舰队侧翼的英国驱逐舰只要在关键时刻果断上前,就能替他们的主力战舰档下德国高速战艇的鱼雷攻击,而在之前的战斗中也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炮火纷飞的战场上,留给克里斯蒂安思考的时间很短。很快,他驾驶的战艇轻巧右转,佯装攻击英国舰队后部。
  一路紧跟的5艘“闪电-14”也追随他转向。为了躲避敌方舰炮的攻击,这一队高速战艇不断微调航向,航迹呈不规则的S型,但总体上仍是朝着英国舰队后部突进。
  就这样过了几分钟,处在英国舰队末位的驱逐舰已在“闪电-14”的射程之内。
  这个时候,另一队“闪电-14”正从前部进袭英国舰队,一次可以发射4条鱼雷的“雷霆”则从英国舰队的左舷方向全面逼近,再有几分钟,后面的德国大型鱼雷艇也将进入有效射程,英舰官兵简直忙开了锅,各艘战舰还能保持战位,炮手们却不知该优先攻击哪个目标了。
  防御火力看似铺天盖地,其实漏洞百出。
  克里斯蒂安的战艇猛然左转,以快如闪电的姿势在海面上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航迹一度跟英国舰队平行。在此过程中,王子战艇一度遭到英舰机关炮火力的追杀,连串的炮弹差点击中了它,但当它飞快地驶出那门机关炮的射界之后,威胁消失了。这艘德国战艇仿佛隐身了一般,居然没有一门机关炮或是一挺机枪照着它穷追猛打,尽管这段安逸的时光非常短暂,却足够克里斯蒂安实现他的大胆计划。这艘“闪电14”从几艘英国驱逐舰侧后方驶过,离它们最近的时候大概只有六七百米,而克里斯蒂安对这几个唾手可得的猎物视若无睹,他紧紧盯住英国战巡,当目标的尾部轮廓清晰占据瞄准镜的中央位置时,毫不迟疑地压下发射手柄。
  450毫米口径的轻型鱼雷如同一条动作敏捷、生性凶猛的梭鱼,以接近40节的速度朝猎物飞窜而去,仅过了四十多秒,它便击中英国战巡并发生爆炸。
  此时此刻,克里斯蒂安已经顾不上确认自己的战斗果实了,他用杂耍般的连续机动锵锵穿过了英国舰艇构织的密集火网,而随着强突而来的德国鱼雷艇相继投射鱼雷,英舰官兵也顾不上用最严厉的手段惩罚“肇事者”了,他们仓惶躲避着横冲直撞的鱼雷,防御火力彻底失去了组织,变得混乱不堪。
  再回首时,克里斯蒂安看到英国舰队已是爆炸不断,四起的浓烟弥漫在舰队上空,似乎预示着英国海军即将陷入最深重的黑暗之中……
第141章
一局乾坤
  奥尔登堡王子的擅自出击固然不是一件小事,可直接关系到主力舰队命运的激烈战斗当前,舍尔等人虽感讶异,却无暇分心,更不可能为了克里斯蒂安一个人的安危去改变整个舰队的作战部署。
  舰桥司令塔内,唯独夏树因此而变得焦虑不安。作为霍亨索伦皇族年轻一代中最杰出的人物,他结交甚广,尤其与海军的许多青年军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在他的内心底,真挚可靠的小伙伴却寥寥无几。都说童年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对于克里斯蒂安,夏树恰恰有用成年人眼光看待孩童的机会。他算不上聪明,偶尔调皮,但绝对没有花花肠子,他有着良好的修养,看重名誉,追求功勋,他很多时候都是一根筋的思维,注定成不了隆美尔类型的军事将领……
  你这家伙可千万不要出什么岔子啊!不然的话,露易丝就注定要嫁作他人妇了!
  夏树在心里嘀咕着,这时,军官们的一声欢呼将他的注意力拖回到了眼前。万米之外的海面上,英国舰队旗舰——与“凯撒”号对轰的那艘超无畏舰,甲板建筑大都笼罩在硝烟与燃烟混杂的烟气当中,此刻舰上炮火全停,由烟囱中冒出的黑烟明显变浓,可它不但没有加速,反而跟不上舰队航速了。
  “这个大家伙终于支持不住了!”一名参谋军官兴奋地说道,“‘凯撒’的炮弹总共击中它34次,简直从舰艏到舰艉整个轰了一遍,它挨了这么久已经是个奇迹了!”
  夏树没有细细数过,但他知道,这34次命中有不少是“凯撒”号的副炮所为,真正具有破坏力的是50倍径12英寸主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它们的数量应该在10发左右,对身披重甲的英国超无畏舰来说,这样的损伤在设计上是应该可以承受的,只不过随着舰体损伤程度的加剧以及舰员伤亡人数的增加,战舰生存能力的下降速度是工程师无法算出的。
  望远镜中,那艘英国旗舰的状况看起来确实糟糕,可以确定的是,旗语、灯光这样的常规通讯手段在它上面已经很难发挥作用了,而在炮战旗舰,两支舰队都在相互进行无线电干扰手段,摆脱信号阻塞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变换频率,但这样一来就很难保证通讯信息及时准确传达给己方舰艇了。
  由于英国旗舰的航速骤减,担当战斗领舰的那艘英国超无畏舰显得十分突兀,没过两分钟,“国王”号的又一轮精准齐射狠砸过去,舰上当即发生了猛烈爆炸,包括主桅在内,一多半的甲板建筑都已坍塌,余下的也是扭曲变形、面目全非,五座主炮塔仅有两座还能够继续战斗。
  这是英德主力舰队的第二次对决,如同绿茵场上的顶级对决,在大多数时间里,双方在场面上势均力敌,很难说防守更好的队伍就更配得上胜利,但至少在这场比赛中,防守发挥出色的一方取得了大比分的领先,而五艘主力舰重伤三艘,另外两艘状况也不容乐观,英国舰队此时就算有心绝地反击,也无力逆转战局,最直接的信号便是英国驱逐舰群释放烟幕的行动——十数艘驱逐舰在英国舰队右翼制造了一条长长的烟幕带,德国主力舰无法直接观瞄,水上飞机时畅时不畅的联络效率难以保证舰队炮战的准确度,而英国舰队干脆停了火。
  这个时候,舍尔和他的军官们倒没有急着欢呼胜利,他们知道,英国舰队只是战术性的撤退。等主力舰艇的损伤情况得到控制,战斗力有所恢复,必定伺机而返。
  经过一番苦战,德国主力舰队的状况没比对手好到哪里去,“国王”、“大选帝侯”、“奥尔登堡”舰上都在进行损管抢修。这个时候,英国的快速舰队和德国的侦察舰队,确切的说是双方的战列巡洋舰编队,将成为决定这场海战胜负的关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