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387

  希佩尔在哪里?
  舍尔终于发出了这样的问话。因为敌方的无线电干扰,旗舰同希佩尔舰队失去联络长达一个多小时。它肯定在赶来的途中,但是否受到英国舰艇的牵制,是否走了最直接的路线,这些情况都不得而知。
  另外一边,在德国鱼雷艇群的凶猛进攻面前,英国快速舰队损失惨重,战列巡洋舰“不倦”号基本失去战斗能力,“不挠”号轻伤,仅“不屈”号还拥有完整战力,帕肯汉少将麾下的兵力便剩下这两艘战巡以及一艘装巡、三艘轻巡、十艘驱逐舰。由于德国鱼雷艇群的接连阻击,帕肯汉舰队的步伐受到了迟滞,这显然不完全是坏事,至少航速相对较慢的“爱尔兰”号渐渐赶了上来。有了这艘超无畏舰,帕肯汉继续进攻的底气足了白素好,何况另一位坚决主张进攻的将领——戴维·贝蒂,正坐镇“爱尔兰”号。若是帕肯汉想要撤退避战,他肯定不会答应。
  穿过德国鱼雷艇群留下的烟幕带,英舰瞭望员已能够在远方海际望见舰艇桅杆,但猎物并非唾手可得。搭载鱼雷的德国飞机频频来袭,它们一度让帕肯汉和他的官兵们感到深深的忧虑,然而英国战舰上的炮手们显然已经摸到了德国鱼雷机的战术规律,而为了保护己方母舰不受侵袭,部分德国飞行员失去了应有的冷静,他们冒险低飞,而且在过于靠近英舰的位置投射鱼雷,结果在命中对方的同时遭到对方击落——不长的时间里,英国舰队接连打下了两架德国鱼雷机。
  鱼雷机没能驱走英国快速舰队,四艘德国装甲巡洋舰编队出现在英国快速舰队前方。
  如果这四艘都是号称“轻战巡”的沙恩霍斯特级,帕肯汉可能还会有所顾忌,但德国海军的两艘沙恩霍斯特级开战时都配属在万里之外的太平洋分舰队,留在本土的装甲巡洋舰,最好的也就是20世纪初建造的隆恩级,它们的标准排水量不足万吨,作战性能与英国海军最后建造的几批装甲巡洋舰存在明显差距,更不必说无畏舰时代建造的正统战巡了。
  在一万八千米的距离上,“不屈”和“不挠”相继开火,而四艘德国装甲巡洋舰的主炮根本够不着对手。可是,它们既没有选择后退,也没有迎头冲向英国舰队,而是以20节左右的航速由西向东航行。
  对于德国装巡编队看似怪异的姿态,帕肯汉并不觉得惊奇,他知道,对手用的是拖延战术,哪怕挨上英国舰队几炮,也要掩护航速缓慢的高速鱼雷艇母舰和飞机母舰撤退转移。英国舰队若是与之保持目前的距离,迟早能够将它们一一干掉,但极有可能失去歼灭德国支援舰队的时机,而英国舰队若是继续向前,用不了多久就会主动进入德国装巡编队的战斗射程,只要四艘德国装巡拼死抵抗,英国舰队未必能够取得速胜,还可能付出不小的伤亡。
  转头看了看跟在舰队尾部的“爱尔兰”号,帕肯汉下令舰队放慢航速,调整航向,两艘战巡顺势将长长的舰舷朝向远处的目标。
  经过前几轮射击的调整,两艘英国战巡的炮火开始找准目标。受此直观威胁,四艘德国装巡整齐划一地朝北转向,当英国舰队相应调整航向时,它们开火了,炮弹落在了英国舰队前方数百米的海面上。看得出来,这些德国装巡没有因为战争的爆发而更换它们的210毫米主炮,这种舰炮是德国海军看重射速的表现,因为研发制造的年代较晚,射程比大多数国家同口径舰炮远,但炮弹飞过一万五千多米,动能已经大大降低,理论上已不足以穿透英国战巡的主装甲。
  帕肯汉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而就在这时,离德国装巡编队不远的海面上又出现了两个清晰的战舰轮廓。只见这两艘德舰炮焰闪动,过了有半分多钟,炮弹呼啸着落下,它们虽然偏离英国舰队千米之遥,却已将两艘英国战巡纳入射程。
  这两艘战舰便是老式战列舰“布伦瑞克”号和“波美拉尼亚”号,日德兰之战最光荣的幸存者。它们一艘属于布伦瑞克级,一艘属于德意志级,均装备两座双联装主炮塔,且统一采用40倍径的11英寸主炮。这种舰炮的绝对射程自然要逊色于英制45倍径12英寸炮,却又较德国装巡40倍径的210毫米炮远一些。
  面对德国海军的6艘准主力舰,帕肯汉陷入了纠结。他有底气把这些德国战舰一一送入海底,却耗不起时间。通过先前接获的电报,他知道杰利科的五艘主力舰碰上了德国海军的四艘主力舰,按说英国舰队的赢面要大一些,但更早的情报显示德国人可动用的主力舰应为六到八艘,在这样重要的海战中,德国海军没理由隐藏实力,若非情报有误,那就是德国人在战术上留有后手。
  要想避免被动,力争赢得主动,最好就是一鼓作气摧毁德国海军的支援舰艇。
  在这一点上,帕肯汉与贝蒂的想法始终一致。
  几分钟过后,英国舰队与德国战巡编队的距离拉近到了一万两千米,与两艘德国旧式战列舰的距离是一万四千米。六艘德国战舰倾力射击,已经出现了几发近失弹,但两艘英国战巡的射击依然占据上风。
  两艘德国装巡相继中弹,舰上升起了黑色的烟柱。
  随着“不挠”号再度取得命中,已经受损的一艘德国装巡突然发生爆炸,就算它此刻免于战沉的厄运,接下来的时间里恐怕也只能为生存而苦苦挣扎了。
  正当帕肯汉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的时候,西南方海面出现了新的烟柱,而德国人的旧式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开始调头后撤。
  不久,一支威风凛凛的德国舰队赫然出现在了英国舰队视线当中。
第142章
摧枯拉朽
  在辨明敌方舰艇的轮廓之前,英国快速舰队的指挥官们已从对手在海面飞驰的姿态看了出来:这是希佩尔指挥的德国侦察舰队!
  由于先后挨了三条德国鱼雷,“不倦”号未能走完征途便及早退出战列,英国快速舰队仅余“不屈”、“不挠”两艘战巡以及超无畏舰“爱尔兰”号,爱丁堡公爵级装甲巡洋舰“黑太子”号也勉强算是半艘主力舰。它排水量1点36万吨,装备6门234毫米主炮,与德国的布伦瑞克级旧式战列舰建造于同一时期,火力与德国老式战列舰相当,通过减少装甲而增强动力。一对一的情况下,“黑太子”能够力压德国海军的装甲巡洋舰,或尝试挑战德国的老式战列舰,但绝不够资格参加战巡之间的对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人逐渐看清了对手的战斗阵容。德弗林格、戈本、布吕歇尔,对密切关注战场焦点的世界民众来说,这可是三个响当当的舰名,对英国人而言,它们意味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在1914年8月7日的黄昏,短短两个小时,空前强大的英国主力战巡舰队惨遭重创,仅存的两艘战巡返航时已经形同废铁,费希尔的得意之作只剩下“不倦”、“不屈”、“不挠”这三艘开战时部署在地中海的战列巡洋舰。
  今日一战,战列巡洋舰有可能暂时性地退出英国皇家海军的作战序列,而德国海军也面临着同样的潜在风险。
  德国侦察舰队一路猛冲,毫无犹豫之意,英国快速舰队避无可避,只能放手一搏。
  此刻,希佩尔的海军中将和分舰队司令旗高高飘扬在“德弗林格”号的桅杆上,若不是“毛奇”号因中雷而无法全速航行,他将以四艘战巡进击对手的两艘战巡和一艘超无畏舰,基本稳操胜算。
  喜欢贝蒂风格的人将他比作“勇猛的狮子”,而希佩尔俨然是德国海军的“雄狮”。他率领“德弗林格”号一马当先,三艘战巡携十四艘轻舰艇以26节的航速横冲直撞。反观英国舰队这边,因将“爱尔兰”号作为战斗核心,整体航速相应减慢到了21节。
  以火力和航速为两大制胜法宝的英国战列巡洋舰,战斗还未开始就先失一招。
  战斗在双方相距一万八千米时打响,进入射击阵位的“爱尔兰”号率先发威。面对老对手,坐镇这艘超无畏舰的戴维·贝蒂究竟带着怎样的情绪,旁人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不会拒绝踩在仇敌的尸体上完成自我救赎的诱惑。
  这一仗,他对胜利的渴望程度是功成名就的希佩尔所不及的。
  帕肯汉从“不挠”号发出的作战信号是以“不屈”和“不挠”在前、“爱尔兰”在后的阵列交战。强敌当前,时间不容许贝蒂按照自己的意愿再行调整,但帕肯汉的两艘战巡以及装甲巡洋舰“黑太子”号都减速到21节,他却下令“爱尔兰”号的动力系统超载运行,使得这艘超无畏舰的实际航速接近22节。
  尽管是在“超速航行”,“爱尔兰”号的舰体并没有出现异常颠簸,2点5万吨的舰体加上良好的设计,使之成为理想的海上射击平台,而当天的海况也对双方舰艇的炮术发挥非常有利。
  当希佩尔的侦察舰队以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冲向英国快速舰队时,德国海军的旧式战列舰“布伦瑞克”号、“波美拉尼亚”号以及伤势无碍的装甲巡洋舰“阿达尔伯特亲王”和“约克”也调头杀了回来。在这方圆二十海里的海面上,德国战斗舰艇的总数量达到41艘,英国人仅为28艘,战争爆发以来,德国海军终于在舰队规模的战斗中成为了吨位和数量占据优势的一方。
  “爱尔兰”号打了三轮交替射击,最近的弹着点离“德弗林格”号已不足30米,这时,在“德弗林格”的带领下,德国舰队快速右转,由舰艏朝向英国舰队改为左舷对敌,两分钟后,主炮射程不逊于对手的“德弗林格”号开火了,两轮快速的交替射击之后,它在一万六千米的位置上赫然打出第一轮齐射。
  空旷的海面在烈日下烤晒了一天,临近黄昏,空气温差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光线的传播,即便是轻微的折射,也能够对远距离的观瞄构成技术性的干扰。无论是德国人的立体视式测距仪还是英国海军的分像合致式测距仪,都无法排除这样的干扰,而得到水上侦察机的辅助校射,“德弗林格”号的火力校正显然比对手更具效率。交战开始后,它没有瞄准英国快速舰队战力最强的“爱尔兰”号,而是盯住了领航的“不屈”号,两轮齐射过后,弹着点已十分接近目标,紧接着的第三轮齐射,“德福林格”打出了令己方官兵士气暴涨的精准跨射,而使用11英寸舰炮的“戈本”和“布吕歇尔”也跟着开火了,希佩尔的舰队俨然在气场上镇住了对手。
  英国舰队这边,两艘战巡同属最早建造的无敌级,它们装备的12英寸舰炮为45倍径,射程及穿甲能力跟德国海军的50倍径11英寸舰炮相当,对阵德国战巡,过早开火无济于事,等到“戈本”和“布吕歇尔”参战之后,“不屈”、“不挠”才姗姗开始了主炮射击。而且,“不挠”之前被德国舰载机投射的轻型鱼雷击中,主测距仪出现故障,便与“不屈”号紧密协同、二位一体,利用友舰提供的观瞄参数进行射击。
  在这种情况下,三艘英国主力舰都把炮口对准了“德弗林格”号。
  面对英国舰队打来的猛烈炮火,坐镇“德弗林格”的希佩尔面无惧色。这艘最新服役的德国战巡是德国海军有史以来造价最高的战舰,也被视为外观最漂亮的大型水面舰艇,它的舰体比国王级长了大约六分之一,因而有充足的空间布置主炮塔和甲板建筑,它的设计结构比早先建造的德国战巡更为合理,其整体防护水平虽不及国王级,但装甲的分布更加均衡,舰桥司令塔和主炮塔均能在中远距离抵御英制13点5英寸舰炮的轰击,这在日德兰半岛海域已经得到了实战的验证。
  三艘英国主力舰想要一鼓作气干掉“德弗林格”,希佩尔麾下的三艘战巡也将火力集中在了“不屈”号头上。双方指挥官看似心有灵犀,其实是因为两支舰队航向的绝对夹角偏小,不易瞄准和攻击敌方后部舰艇,才造成了此般不谋而合的战术部署。
  集中火力可能造成弹着点观察的混淆,但优势也同样明显。没几分钟,两支舰队的炮火就对各自的目标形成了直击。“德弗林格”舰艏侧部为“爱尔兰”号的主炮所命中,舷侧装甲被轰开了一个大口子,锚机被毁,左侧副锚丢失,德国舰员们也再次感受到了13点5英寸炮的惊人威力。日德兰一役,希佩尔指挥的德国侦察舰队同时对阵三艘装备超无畏舰火力的英国战巡——“狮”、“皇家公主”、“玛格丽特女王”。不过,这些拥有恐怖火力的英国战巡防御能力却差强人意,在当面展开炮战的状况下,它们可要比“爱尔兰”号更容易对付,而原名“瑞斯萨迪赫”的“爱尔兰”号是英国为奥斯曼土耳其海军专门设计建造的外销舰艇,它基本采用了猎户座级的设计,火力、动力和防护能力完全不打折扣——从英国政府百般阻挠奥斯曼土耳其接收战舰并最终以战争为由将它没收的情况来看,人们有理由相信,英国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这艘性能一流的超无畏舰交给在政治上跟德国走得更近的土耳其人。
  “德弗林格”凭借强悍的防护能力抗住了对手的攻击,“不屈”号的处境可就糟糕多了。毕竟对方阵列中既有装备一流的“德弗林格”,又有主炮众多的“戈本”,还有高超炮术的“布吕歇尔”,而且德国海军参战将士训练有素、底气十足。跨射、近失、命中,德国舰队的猛烈炮火在精神和物理两个方面同时蹂躏着“不屈”号,这艘英国战巡很快就有两座主炮塔哑了火,紧接着舰桥也被击中,射击指挥官阵亡,主测距仪损毁,正常的战斗观瞄难以为继,与“不挠”号进行的联合炮击也被迫中止,舰上主炮只得以炮塔为单位各自为战。
  风雨飘摇中的“不屈”号并不打算向德国人屈服,然而命运却没有给它战斗到底的机会。突然间,一声巨大的、刺穿云霄的爆炸传来,只见“不屈”号的整个舰艏被烈焰和浓烟紧紧包裹起来,无数的碎片被炸飞上了天。好比一匹马在奔跑时左蹄突然踩入陷坑,其舰身以无可挽回的速度向左倾斜,除了舰桥、烟囱和炮塔依然固定在甲板上,许多物件都从右舷滑向左舷,舰上的水兵更像下饺子一样掉到海里。仅仅一转眼的功夫,“不屈”号舰艉高高翘起,螺旋桨露出海面,徒劳地空转着,两万多吨的战舰在快速下沉的过程中制造了骇人的漩涡,将飘在海面上的水手不分死活地吸入海水深处……
  从爆炸到完全沉没,“不屈”号弥留的最后时间还不到三分钟,看着这一情景,未曾经历日德兰海战的英舰官兵个个惊得瞠目结舌,而那些目睹过“无敌”等舰战沉的人,则无奈地重复昔日的悲伤与绝望。
第143章
雄狮的决斗(上)
  如同“无敌”号的沉没,“不屈”号的战损只是英国快速舰队蒙受痛击的开端,三艘德国战巡迅速将炮口指向了“不挠”号。几轮射击过后,“不挠”号开始中弹,舰上很快冒起了滚滚浓烟,一号、三号主炮塔连遭厄运,若不是英国海军吸取日德兰海战的教训对主力战舰的供弹通道进行改进,增设了防火防爆槅门,“不挠”号已经沉没两回了,而它纵然避免了覆灭的命运,两座主炮塔的损毁还是给整艘战舰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帕肯汉知道,以无敌级战列巡洋舰的防护性能,强撑下去必死无疑,他只好命令“不挠”号撤出战斗。
  为了掩护“不挠”号从德国舰队的凶猛炮火中撤离,从旁掩护的英国驱逐舰赶忙施放烟雾,但德国战巡的主炮射速很快,以此时的战斗形势,恐怕等不到烟幕发挥作用,“不挠”号就已经被对手打成一堆废铁了。
  就在这时,“戈本”号射击指挥室内的观瞄人员发现英国战巡的清晰轮廓受到了另一艘战舰的遮挡——它的舰体长度虽然不及战巡,雄浑的舰体却更加的高大坚实。
  情况来得突然,“戈本”号的射击指挥官做出了继续射击的决断。这艘德国战巡半分钟之前打出的齐射对“不挠”号形成跨射,且有一发命中、一发近失,而这一轮射击的参数完全根据“不挠”号相对位移进行测算,弹着点的观测结果出乎意料:一发炮弹击中“爱尔兰”号舰桥,一发射中左舷舯部舰壁,这两发穿甲弹都没能穿透英国超无畏舰的厚重装甲。
  激烈交火当中,“德弗林格”和“布吕歇尔”的观瞄人员也都在发现两艘英国主力舰位置部分重叠的情况下做出了不调整参数直接射击的决定,密集炮火覆盖了“不挠”号和“爱尔兰”号所在区域,贝蒂的战舰连挨三炮,还有五六发近失弹,而状况危急的“不挠”号只挨了一发11英寸穿甲弹。
  德国侦察舰队不失时机地猛轰目标,英国驱逐舰也在争分夺秒地展开掩护行动,舰员们打开烟雾罐、点燃制烟剂,在“不挠”、“爱尔兰”之前以及前后区域大量释放人造化学烟雾,加上“爱尔兰”号的以身相护,受创严重的“不挠”号总算隐入烟幕之中,险险熬过了这段最危难的时刻。
  “不挠”号虽然从测距仪的视野中消失了,借助水上侦察机的观测,希佩尔仍有机会继续创击这艘英国战巡,但冷静权衡,集中火力解决掉横摆在眼前的“爱尔兰”号才是明智之举——在形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希佩尔所有的命令决定都是基于战术本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决无迟疑,而且准确无误。
  “不挠”退出战场后,战斗变成了“爱尔兰”号以一挑三,而相向而行的两支舰队已从最初开火时的一万八千米拉近到了九千米,在这样的距离上,双方的光学测距仪都能够达到理想的精度,因为温差、硝烟等因素造成的干扰作用相应降低。接下来的几轮射击,双方皆打出了高水准。“德弗林格”、“戈本”、“布吕歇尔”悉数取得命中,短时间内,“爱尔兰”号爆焰闪烁、火星四溅,可是德国战巡的攻击没能抓住对手的要害,“爱尔兰”号赫然冲出烈焰硝烟的包围,威风凛凛,霸气磅礴。它的射击频率明显慢于三艘德国战巡,但威力巨大的13点5英寸穿甲弹三次击中希佩尔的座舰,两发射穿右舷装甲带,在舷侧舰壁炸出了触目惊心的破口,一发摧毁左舷前部的双联装副炮塔,引发了较为猛烈的爆炸,这对“德弗林格”号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场面上,“爱尔兰”号不落下风,关键在于它重点部位的一流防护,但如果两支舰队继续接近,德国战巡主炮的侵彻力将不断提高,理论上,只要距离足够近,“德弗林格”的12英寸舰炮能够随意击穿“爱尔兰”号任何位置的装甲,“戈本”和“布吕歇尔”也能够摧毁“爱尔兰”号除舰桥司令塔之外的所有甲板建筑。
  随着“不挠”号的退场,“爱尔兰”号成了这支英国快速舰队的代理旗舰,由于帕肯汉并未登舰,戴维·贝蒂俨然成了舰队的实际指挥者。
  “爱尔兰”号的信号索上很快就出现了符合贝蒂风格的战术指令。处在舰队前方的轻巡洋舰率先右转,后面的舰艇一艘紧跟着一艘,保持交战距离的意图毕现无遗。
  按照正常逻辑,希佩尔应利用航速优势迅速缩小双方的交战距离,然而“德弗林格”号发出的信号指令却不是左转,而是收拢阵型,全速向前。
  随着新的战斗命令得到执行,三艘德国战列巡洋舰的间距由四五百米调整到三百五十米左右,随行的轻巡洋舰和大型鱼雷艇,领阵的前哨舰退后,压阵的后卫舰上前,整个侦察舰队的战斗队列至少缩短了三分之一的长度,在左右两翼担当战斗警戒的舰艇也向轴心纵队靠拢。
  展翅翱翔的鹰隼发现猎物准备进行扑食时,就会收拢翼展,从高处俯冲而下。
  五分钟过后,“德弗林格”对“爱尔兰”号的测距读数变成了一万一千米,这个距离完全处在戴维·贝蒂可接受的范围内,所以他没有作出新的调整,只是在这五分钟的时间里,“爱尔兰”号发射的炮弹无一命中,甚至失去了对“德弗林格”的跨射。三艘德国战巡的射击准度也有所下降,所命中的2发穿甲弹依然未对目标造成严重破坏,近失弹的实际威胁则可忽略不计。
  这时候,“德弗林格”号上升起了“舰队全速左转8个罗经点”的战术信号旗,这意味着德国侦察舰队的航线将向左转90度。
  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包括前哨舰、主力战巡、护航舰、后卫舰在内,17艘德国舰艇井然有序地完成了整体转向的战术动作,作战队形依然保持着转向之前的紧凑度,稍稍偏出预定航线的舰艇也很快调整回到了正确位置。
  完成转向后,“德弗林格”对“爱尔兰”号的测距读数已经增加到了一万两千米,而这种大范围的战术机动使得双方战舰的射击指挥部门都要重新计算炮术参数,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沉寂。
  这短暂的战斗间隙是留给戴维·贝蒂判断对手意图并作出及时应对的唯一机会。
  战场的即时状态,是德国侦察舰队航向西北偏北、英国快速舰队西南偏西,双方航线由大致平行变成了接近垂直,德国舰队航线的延长线在英国快速舰队前方,若双方保持航速航向不变,将各有一次占据T字阵位的机会。英国舰队将很快占据标准的T字头,但与德国舰队的距离在万米左右,而当德国舰队占据尾向的T字阵位时,双方的距离将只有七千米左右。
  由于两支舰队的主力舰数量为一比三,在双方以炮战定胜负的情况下,英国舰队占据T字阵位缺乏实际意义,德国舰队却能够在自己的T字阵位获得歼灭对手的宝贵机会。
  戴维·贝蒂很快将视线投向西南方海面,他注意到以两艘老式战列舰、两艘装甲巡洋舰以及十数艘轻舰艇组成的另一支德国舰队也已经调整航向。尽管不是英国快速舰队的对手,它却勇敢地直冲而来,看样子是准备与希佩尔舰队共同烹制一份美味的夹心汉堡。
  以战术而论,要避开两支德国舰队的联手夹击,贝蒂的最佳选择是率领舰队转向往北,但这也意味着他主动放弃攻击并摧毁德国支援舰艇的既有意图。此时此刻,英国主力舰队的常备和预备通讯波段还都处在阻塞状态,没有任何关于它们交战情况的确切消息传来。若是杰利科能够击败对手,那么快速舰队的暂时撤退也无碍大局,但如果杰利科再遭挫败,快速舰队这一撤可就失去了最好的反击机会。
  英国海军的雄狮很快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在“爱尔兰”号的调遣下,舰队左翼的5艘驱逐舰率先朝德国侦察舰队航路前方扑去,紧接着,处在舰队后列的6艘驱逐舰以单列纵队向南疾驰。
  以德国侦察舰队的实力,仅凭这些英国驱逐舰很难威胁到三艘德国战巡,硬拼必然头破血流,但它们却可以用鱼雷攻击迫使对方舰艇做出规避,干扰德国舰队的战术节奏,为己方舰队打破对手包夹争取时机。
  炮火硝烟中,“德弗林格”号以旗语发出了新的战斗指令,10艘德国大型鱼雷艇分成两队,分头迎着出击的英国驱逐舰冲了上去。三艘德国战巡此刻所处的位置只能用前部主炮攻击英国舰队的“爱尔兰”号,希佩尔索性下令,让它们的后部主炮提前装填榴霰弹,以便在英国驱逐舰进入射程的时候予以迎头痛击。
第144章
雄狮的决斗(下)
  “敌舰距离一万一千两百码,方位三一一度二二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