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387

  两艘毛奇级的突然出现让战场上的英军官兵们倍感惊愕,三艘装甲巡洋舰果断调头转向——由于不确定己方主力舰队身处何方,是否能及时赶来增援,撤退是明智之举。毕竟以日德兰海战的经过来看,这些建于上个世纪末期的装甲巡洋舰在德国人的主力战巡面前绝对撑不过半个小时。
  看到己方的装甲巡洋舰开溜,突前的三艘英国驱逐舰上,多数军官和水兵都显得非常失望。视线中的两支德国舰队虽未合兵一处,但它们间隔不远,彼此呼应,互为掩护,构成了一支强悍可畏的快速力量。而且有理由相信,这支舰队后方还跟着更为强大的德国主力舰队。
  如果英国人的军心士气是可见的,那么它此刻定然处于崩塌跌滑状态。
  出人意料的是,麦克少校竟下令全速前进,准备用鱼雷攻击德国舰队。
  由于“光辉”号在三艘英国驱逐舰中处在领航位置,在未作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后面两艘驱逐舰硬着头皮跟了上来。
  高速航行状态下的舰艇固然比慢速移动的目标更难击中,但这样的突击行动依然带有巨大的冒险性。只见德国舰队稍稍调整航向,使得编队中的各艘舰艇能够发挥舷侧火力,大大小小的炮弹如雨点般落在三艘英国驱逐舰附近。柱状水浪在海面上升腾、散落,波涛翻滚着、涌动着,这些英国驱逐舰俨然成了险峻激流中的皮划艇,零点几秒之差就可能装上岩石而粉身碎骨,它们险象环生,却又屡屡避过惊险处。
  冲近到了两千米左右的距离,三艘英国驱逐舰所受到的阻力陡增。德国舰艇的机关炮火力在这个位置形成了密不透风的火力网,英国驱逐舰的舰艏、前部甲板以及舰桥部位频频遭到命中,这些小口径炮弹虽不能直接威胁驱逐舰的要害,却将它们前部的露天位置变成了弹片纷飞的靶场,水兵们别说是站,就算从隐蔽位置稍稍抬起头,都随时有可能丢掉性命,所以三艘驱逐舰的前部火炮齐齐哑火,只是凭着舵手的操控技巧勉力躲避敌方炮火。
  在这个过程中,两艘德国战巡并未展现出它们形同暴风的齐射火力,三联装主炮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交替射击,似乎本意便是让英国装甲巡洋舰队知难而退,而非将它们置于死地。
  片刻之后,“光辉”号距最近的德国战舰仅有千米,离德国战巡约为两千五百米。在这个位置,麦克少校双手紧紧握住望远镜,目不转睛地打量着那两艘体型雄浑、气势霸道的德国战巡,海军中将级的舰队司令旗挂在前面一艘的旗杆上,它的露天舰桥站了一群精神抖擞、踌躇满志的军官。麦克少校隐约猜到,为首之人是有着“婴儿杀手”、“全英公敌”等等恶名的格拉夫·冯·希佩尔。这位作风顽强、性格坚韧的海军将领在侦察舰队任职多年,熟悉这些快速战舰的性能、结构、特点,懂得如何运用它们。开战之前,不少好事者就揣测着希佩尔与贝蒂这两位旗鼓相当的对手谁能够在直接对话中胜出。结果,希佩尔锋芒毕露,率领德国侦察舰队打出漂亮开局,为那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麦克少校多想照着艘德国战巡的舰桥猛轰一炮,把那些邪恶而又危险的德国海军将领送入地狱,但现实却是他的炮手被打得完全没有脾气。
  视线前方,德国巡洋舰和大型鱼雷艇都已压低了炮口。接连数发炮弹袭来,“光辉”号舰艏前方和左右两侧相继腾起一团又一团爆裂状的水柱,舰体剧烈摇摆,好像置身于一场可怕的风暴当中,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为了避开在水中爆炸的重磅炮弹,舵手猛然右转,德国舰队的身影离开了舰艏正前方,也离开了水下鱼雷发射管的瞄准范围。麦克少校咬牙等着己方战舰重新摆回到合适的角度,但德国舰队狂暴的炮火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仿佛多支撑一秒就已是上帝格外垂青,而再下一秒则是可怕的灭顶之灾。
  舵手似乎读到了长官的心思,他迅速回舵,大团水浪又一次涌上甲板,冲去了伤亡人员淌下的鲜血。
  麦克少校冲一直抓着电话以确保指令随时传达的副官喊道:“鱼雷……全部发射!”
  “鱼雷发射!两发齐射!”
  副官对着话筒叫道,片刻,他朝麦克少校点点头。
  “两条鱼雷都已射出。”
  麦克少校松了口气,而站在他身后的舵手心领神会,飞速转动舵盘。
  紧随“光辉”号的节奏,后面两艘驱逐舰也将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一股脑射向德国舰队。
  海面被德国舰队的炮火轰得沸腾起来,鱼雷的白色尾痕并不那么显眼,而且十多艘德国舰艇形成了宽阔的截面,鱼雷的游动距离虽然有些长,如果这些德国战舰不改变航向,它们怎么也能够击中一到两艘。
  然而德国战舰上的瞭望人员还是及时发现了它们,三艘轻巡洋舰各自转避,大型鱼雷艇则紧贴着战列巡洋舰的侧舷,保护着它们转向规避,准备在迫不得已的时候舍身相抵。
  因为鱼雷不止一条,舰艇瞭望人员发现它们有先有后,多数德国战舰都进行了两次以上的转向,有的角度大,有的弧度小,留在海面上的航迹弯弯曲曲、杂乱无序,构成了一副别样的战争图画。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德国人在祈祷,英国人也在祈祷。
  只要有一枚鱼雷命中目标,这三艘英国驱逐舰的勇敢冒险就值了。
  只要有一艘战舰被鱼雷击中,这支德国舰队的处境将会变得非常微妙。
  运气最终站在了德国人一边,六枚鱼雷全部失的。
  接下来,德国舰队以密集的炮火照着三艘英国驱逐舰的屁股猛轰一通,并顺势撇开了那些怯懦的英国装甲巡洋舰,径直朝着西北方驶去。
  这个时候,两艘林仙级轻巡洋舰率领的英国轻舰队正在德国飞机的袭扰下苦不堪言。这些舰艇都是英国海军近年服役的新舰,可是在它们设计建造期间,飞机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还只是侦察校射用的辅助工具,当时既无防空一说,也没有真正有效的防空武器。因为在日德兰和弗兰德斯海域吃了德国飞机的亏,英国人匆匆给舰艇加装了机枪,并对原有的机关炮和小口径速射炮进行了改造,使之获得对空射击的角度。这些简易的防空武器效率不高,迄今为止还鲜有直接击落飞机的记录,它们最现实的意义就让德国飞行员不敢肆无忌惮地低空盘旋,投弹命中率随之降低了不少。
  因此,双方海空之战打得有声有色,却都没能给对手造成真正的威胁。
  两架德国飞机飞走了,很快又有两架盯了上来,它们盘旋、投弹、扫射,迫使舰上的英军官兵手忙脚乱,头皮发麻。
  等英国人好容易送走了这两位“瘟神”,远处海面赫然可见德国舰队的影踪,它的舰艇数量并不比这支从哈里奇港口出发的英国轻舰队多,阵容中却有两艘战列巡洋舰,所以双方实力悬殊,一开场的气势也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两艘德国战巡固然没有毛奇级那样威风凛凛的三联装重炮,但它们同样声名赫赫,世人皆知。一艘被冠以“最全面”、“最完美”的美誉,它同时也是德国海军现役舰艇中最长、最大、最重的;一艘表现超脱实力,用精湛的射术诠释了“海上杀手”的凶猛。
第122章
角色推演
  一看到德国战巡威风凛凛地出现在海面上,英国海军官兵们心头便蒙上了一层失败的阴霾。对一些人而言,老哈里奇舰队在弗兰德斯海战中遭德国舰队凌虐的惨象还历历在目,而德国人的“德弗林格”号当时就在阵中,并以猛烈而精准的炮火创伤了多艘英国舰艇。
  眼前这支德国舰队,以两艘战列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和六艘大型鱼雷艇编成,既有凶悍的战斗力,又有强大的机动力,进可攻、退能避,是一支相当不好对付的力量。
  经由旗语信号部署妥当之后,两艘林仙级轻巡各率一队驱逐舰,一队杀向德国舰队右翼,一队兜向德国舰队左翼。之所以避开正面,显然是因为德国舰队曾在北海中部用预先布设好的水雷阵狠狠修理了英国轻舰艇群,这超乎常规的战术给纵横海疆数百年的英国人好好上了一课,也让英国海军的处境雪上加霜。如今的交战海域虽然非常靠近英国海岸,但难保德国人不利用快速布雷舰或者布雷潜艇在此预设雷阵,毕竟英国海军内早有传言,说德国人建造出了可搭载上百枚水雷的潜艇,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前往有英国舰艇巡逻警戒的海域布雷。泰晤士河口接二连三发生的舰船触雷事件使这种传言增加了不少可信度。
  新哈里奇舰队勇敢地发起了进攻,而真正有能力对付敌人的英国大舰队主力,此时依然隐蔽集结于英格兰东北部的大雅茅斯海域。
  临时旗舰“圣文森特”号上,杰利科正召集所有的分舰队、分队指挥官进行作战部署。
  由于英国大舰队前期损失惨重,不少主要舰只仍因伤缺阵,又相应补充了一些舰艇,原有编制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超无畏舰“大胆”号和“阿贾克斯”号编为第1战列舰分队;
  超无畏舰“征服者”号和“雷电”号编为第2战列舰分队;
  无畏舰“圣文森特”号和“科林伍德”号编为第3战列舰分队;
  战列巡洋舰“不倦”号、“不屈”号、“不挠”号编为第1快速分队;
  超无畏舰“爱尔兰”号携带两艘装甲巡洋舰编为第2快速分队;
  五艘轻巡洋舰编为第1巡洋舰分队,三十艘驱逐舰分别编成第1、第2、第3驱逐舰分队。
  这便杰利科抓在手里的牌。
  对英德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这都是一把令人羡慕的好牌。
  此次作战期间,英国海军参谋部还将给予杰利科最大限度的支持,海峡舰队、各雷击舰队以及潜艇部队随时候命出击。尽管得到了空前的信任,但获悉德国海军的四艘战巡相继亮相,杰利科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半个月之前的弗兰德斯海战,德国舰队仅有两艘战巡,如今至少四艘,既然它们敢于出现在英国近海,并与英国轻舰艇展开交火,意味着它们得到了较为彻底的修复。
  既然两艘在日德兰海战中“遭受重创”的德国战巡复出了,那些防护能力更甚一筹,伤势或许并不如想象中严重的德国无畏舰是否都回到了作战行列呢?
  这在杰利科和即将投入战斗的海军将领们心中是个偌大的问号。
  “我们可能要面对8到10艘德国无畏舰。”
  杰利科此言一出口,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显得格外凝重。
  众军官们一个个面色严峻,缄默不语。
  此时出现冷场,杰利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他目光扫过众人,以铿锵有力的语调说:“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阻止德国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第二,阻止德国舰队驶出英吉利海峡。”
  多数军官都表现出惊讶之色,任第1战列舰分队指挥官的瓦伦德中将更立即提出异议:“海军部给我们的命令,是阻止德国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攻击我们的运兵船只。数以千计的远征军官兵正乘船前往法国,哪怕有一艘德国主力舰溜进海峡,后果也将是灾难性的,何况是他们的整支舰队?”
  杰利科不紧不慢地解答:“如若我们在跟德国舰队的交战中失利,德国人照样会突破海峡舰队组成的最后防线进入海峡。反过来看,在击败我们之前,德国舰队就算驶入海峡,也会有重重顾忌,不敢随心所欲地向内深入。”
  “司令官阁下的思路非常正确。”舰队参谋长查尔斯·马登中将平声说道,“以我个人的推断,德国人不会在找到并击败我们之前进入海峡的。他们如此大张旗鼓地派出四艘战列巡洋舰,为的就是诱使我们出击,让双方的决战按他们的计划展开。”
  只见瓦伦德中将站起身来,双手抱在胸前:“现在假设我是德国舰队司令莱因哈特·舍尔,我的前卫舰队正势不可挡地碾过英国海军的海上防线。除了那些固定不动的水雷,通往泰晤士河口的道路已经畅通无阻了,稍稍南下就是多弗尔,海峡中行穿行着上百艘船只,它们载着精锐的英军部队前往法国大陆,将这支重要的祖宗韩力量投入那场处在焦灼状态的大战……假如英国主力舰队一直躲着不出现,那么我将派遣前卫舰队逼近泰晤士河口,炮击英格兰东南部海岸,在伦敦制造极大的恐慌,迫使英国舰队前来。”
  “明知我们在泰晤士河口水域布设了水雷阵,德国人还敢大张旗鼓地靠近?”马登中将反驳道,“退一步说,就算德国舰队再次炮击英国海岸,多数英国人不但不会屈服,反而会被德国人的暴行激怒,无所畏惧,誓死抗争。在座各位,我说的对不对?”
  军官们没有应声,但有不少人点头表示赞同。
  瓦伦德继续保持着稍显做作的傲慢姿态:“炮击英国海岸之后,如果英国主力舰队还是没有出现,那么我会派遣前卫部队杀入海峡,而以主力舰队在海峡之外接应。”
  马登中将针锋相对地排演着:“好吧,如果德国舰队不知死活地进入海峡,英国海军将倾海峡舰队和雷击舰艇之力对其发动攻击,只要击伤那么一两艘德国战列巡洋舰,他们唯恐折损主力舰,必定后撤。与此同时,我们的主力舰队伺机南下,攻击没有战列巡洋舰的德国主力舰队,一举赢得胜利。”
  “嗯哼!”杰利科开口道,“这正是我所说‘阻止德国舰队驶出英吉利海峡’的意思。”
  瓦伦德显然被驳住了,他放下了傲慢姿态,双手撑着桌面,皱着眉想了想:“那如果我率领整支舰队冲进海峡,碾碎海峡舰队和鱼雷艇部队的抵抗,击沉海面上的每一艘运兵船,再回过头来迎击英国主力舰队呢?”
  在英国海军,查尔斯·马登以才思敏捷而闻名,他飞快地分析说:“现在可不是风帆战舰和前膛炮的时代了,海峡的宽度不利于大型舰队作战,就算舍尔真的那样莽撞,别忘了,他们还有一位非常精明的舰队参谋长,皇室身份使他至少拥有半个舰队司令的发言权,甚至整个舰队都置于他的实际指挥之下。”
  “我同意爵士阁下和司令官阁下的见解。”
  坐在会议桌旁的贝蒂向来是位不甘沉默的主,只有在日德兰海战刚结束的那两个星期,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如今黯淡的双眸又有了昔日的光亮,语气的坚定和从容一如往常。
  “诸位,德国公海舰队的原任司令官冯·英格诺尔性格稳重、作风谨慎,结果遭到了撤换。以我的了解,舍尔和希佩尔都是风格刚猛、勇于进攻的指挥官,而且德国舰队除了一流的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之外,还有载机母舰、鱼雷艇母舰以及潜水艇。不出意外的话,在正午之前,德国舰队必定杀奔多弗尔,由希佩尔率领巡洋舰队进入海峡,由舍尔率领其余主力在外接应,顺势炮击英国海岸。不过,我个人并不觉得少了战列巡洋舰的德国主力舰队就好对付——如果不能想办法干掉德国人的载机母舰和鱼雷艇母舰,我们取胜的概率依然很低。”
  瓦伦德无话可说,马登中将想了想,暂时选择了沉默。
  杰利科直直的看着贝蒂,思索着他这番话深处的意味。
  贝蒂在这里卖了个关子,他细细分析道:“根据可靠的情报,德国海军的载机母舰名为‘俾斯麦’号,1900年竣工的万吨级装甲巡洋舰也是此名,此舰常年在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服役,舰体以及机械设备的老化磨损比在本土服役的舰艇要快很多,难以胜任一线战斗任务,却很适合改装成辅助舰艇,而它的最高航速应该不超过17节。德国人的鱼雷艇母舰也是类似的情况,它们应属于早期建造的大型防护巡洋舰,最高航速肯定不到20节,而且作为辅助舰艇,本身不会有太强的战斗力。”
  “你的意思是……”杰利科本以为贝蒂打算指挥第2快速分队前去袭击德国舰队的支援舰艇,但看到贝蒂眼中那不甘平凡的犀利,他顿时心领神会,进而感到惊讶和纠结:难道真要将手中最有分量的王牌孤注一掷?
第123章
斗勇斗智(上)
  8月中旬的弗兰德斯海战中,以哈里奇港为基地的英国轻舰队为阻止德国主力舰队靠近泰晤士河口而主动发起进攻,结果遭到了灾难性的失利,参战舰艇或沉或伤,哈里奇舰队基本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在那之后,英国海军毅然重建了这支具有战略意义的本土轻舰队。作为区分,弗兰德斯海战后重新组建的轻舰队称作“新哈里奇舰队”,指挥官依然由经验丰富、作风勇猛的蒂里特准将担任。
  新哈里奇舰队从老舰队那里继承的作战舰艇仅有5艘驱逐舰,新补充进来的舰艇并非老迈的二线舰艇,它们有的是从其他舰队抽调,有的刚刚服役,包括两艘领舰——“林仙”号和“大胆”号轻巡洋舰,清一色都是1912年以后建造服役的新舰艇。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德国舰队,英国海军后期建造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都大幅增强了火力配备,而随着动力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式轮机的使用,这些新舰艇在航速方面也有了突破式的进步。800吨级的I级驱逐舰最高航速可达35节,比同级别的德国1911年级大型鱼雷艇还快1节;1000吨级的K级和L级驱逐舰因为强化了武器和防护,最高航速有所下降,但适航性能较早期的“30节驱逐舰”有了显著的改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