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50

  张海诺看出了这些人的忧虑,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利用工作之余找了艇长的每一位成员进行单独交谈。对于那些家庭确有困难的艇员,他告诉他们自己会让管家及时接济其家人。
  张海诺平日里的直爽大方、说一不二的性格以及他的男爵身份平日里就给艇员们留下了好印象,看着他将自己的家庭地址认真记录下来,这些人的心绪也就安定了许多。
  战后的德国虽然会出现物价飞涨,但张海诺让哈斯汀存起来的那些金银币还是有相当购买力的,少说也能维系这些艇员家人大半年的生活之用。艇上搭载了两个月的口粮、淡水和生活用品,大家短时间内也不用为自己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而担忧。
  在此期间,德国的战争形势仍在迅速恶化,而基尔水兵起义这根导致德意志第二帝国崩溃的导火索也因为水兵被捕事件而被点燃。
  11月3日下午,U148的电台收到了来自基尔港起义水兵组织的全国通电,电文中革命的气息已经非常强烈了!
  这个时候,张海诺不禁要为自己的英明决定感到庆幸——如果U148此时还呆在威廉港,那么艇员们迟早会受到这种革命情绪的影响,军港很快将会陷入瘫痪,到时候再想离开就难了!
  一天之后,基尔水兵起义蔓延到整个基尔以及城市周边,工人们积极响应并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轰轰烈烈的德国十一月革命正式拉开帷幕。在短短几天之内,德国各主要城市都爆发了武装起义,通电的电文如雪片般飞来,这样的形势让U148上的每一位军官都不得不佩服起张海诺的“高瞻远瞩”,这一点在奥托的目光里同样存在。
  好在U148已经远离了这场政治风暴的中央,当张海诺每天轻描淡写的向艇员们转达国内形势的最新进展时,这些以年轻人为主的艇员群体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情绪波动。
  看到U148上众心齐,张海诺挑战这个漫长航程中最艰难的一关——直布罗陀海峡的信心也就足了很多。
  自1704年被英军占领以来,扼守着直布罗陀海峡的直布罗陀山就被逐渐建设成为一个大型要塞,任何船只要想从这条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经过,都得问问直布罗陀要塞的英国大炮和驻泊在直布罗陀港的英国军舰。
  要按照计划前往爱琴海,张海诺和他的艇员们就必须穿过这条由英国人严密封锁的海峡,别无它路可选!
  1915年夏天的时候,赫森的U21和另外一些德国潜艇曾成功的穿越这条海峡进入地中海,但前辈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张海诺和他的U148就能轻松通过那道海上关卡。当张海诺还在U21上任职的时候,赫森就曾跟他讲起过自己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的经历,在张海诺看来,那真是需要集勇气、智慧和运气于一身才能完成的冒险之旅!
  11月9日,经过16天的航行之后,U148的艇员们终于遥遥望见直布罗陀海峡了。然而就在这一天,迫于国内的政治形势,在首相马克西米利安和军队将领的劝谕下,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在收到这一消息之后,张海诺立即召集军官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除了张海诺之外,每一个人都对这个消息感到失望甚至是痛心。看得出来,这些拥有良好素质的海军尉官和士官们对于皇室还是非常尊崇的,然而他们也都是明白人,凭他们的力量不要说去保护皇室,一回德国便会被汹涌的革命浪潮所吞没!
  不过为了避免艇员们的士气和状态受到不利影响,张海诺提议在成功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后再将向艇员们宣布,军官们对此一致赞成。
  随着同盟国阵营的分崩离析,协约国舰船在地中海所受到的威胁在最近两个月锐减,但驻守在直布罗陀的英国军队和舰只出于两百多年来的传统仍时刻保持着戒备,张海诺也没有贸然行事,而是一直让U148在远离航线的地方转悠。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他才小心翼翼的指挥潜艇进入这条处于英军严密控制下的海峡。
  作为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天然通道,直布罗陀海峡全长58千米,海峡西宽东窄,最宽处约43公里,最窄处仅13公里,东深西浅,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
  这些在中学地理课上就曾教授的知识,张海诺却早早的还给了老师。此时他手里也没有任何一份和直布罗陀海峡海底地形有关的地图,最有价值的资料来自于先行者赫森,他告诉张海诺,英国人的警戒封锁线在靠摩洛哥一侧相对薄弱,他当年就是从那一侧以潜航的方式通过的,然而在这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英国人是否加强了那里的警戒措施,他就不得而知了!
第4章
大胆的穿越
  “两艘巡逻舰之间的间隔可能是2分钟,也可能是15分钟!难道英国人的巡逻完全没有规律可循吗?”
  盯着潜望镜的观察口,张海诺喃喃自语着。
  U148在这海峡最西端潜伏已经有两个多小时了,张海诺一直都在观察这周围的环境。众所周知,直布罗陀海峡就像是一个平放古代计时用的大沙漏——自西向东缓缓变窄,而真正能有效封锁这条海峡的,就是英占直布罗陀山和摩洛哥阿尔霍山之间那最窄的一段,部署在直布罗陀要塞的重炮足以封锁这道仅13公里宽的海峡出口!
  毫无疑问,潜艇想要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通过这里,黑夜要比大白天更有优势,而今天上天似乎格外眷顾这群大胆的德国艇员:厚厚的云层遮住了月亮和星星,海面上看不到一丁点儿来自大自然的光。
  可是,那些吨位也许只有两三百吨、只装备小口径机关炮和机枪的英国巡逻舰却像是一群警惕的猎犬一样频频在这附近出现,以水面航行的方式穿过这里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不像赫森他们一样让潜艇以潜航的方式通过这里呢?
  参谋官奥托就是这样建议的。在得知德皇逊位的消息后,他沉默了许久,直到晚饭后张海诺主动找他进行了一番面对面的交流,这位巴登贵族的情绪才舒缓了一些,而当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的行动开始后,他又变回到了那个善于且敢于提意见的奥托·冯·格伦布考。
  不!这太冒险了!
  直觉告诉张海诺,英国人不可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不对他们的直布罗陀封锁线作任何改变,他们的情报部门也许很久以前就获知了有一批德国潜艇从他们眼皮下溜进地中海的信息,也许这海峡深处已经布满了用来对付潜艇的沉底雷和锚雷,如果这些都被张海诺不幸猜中的话,体型较大的U148试图以潜航方式穿过前方封锁线将遭遇巨大的威胁!
  在一个没有艇载雷达和主动声纳的年代,U148根本无法探查自己前方有没有水雷,而一枚普通的触发式水雷就足以让它永沉海底!
  考虑到这些,张海诺觉得以水面航行或者半潜航状态穿过直布罗陀这段不足15公里的“窄段”虽然看起来冒险,成功的几率反而会比较大——因为英国人也觉得德国潜艇不会大胆到漂着从自己眼皮低下经过,这便是张海诺通过历次战斗领悟到的逆向思维。
  又过了半个小时,潜望镜中终于出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远远望去,那是两盏在海面上飘动的灯,但等距离逐渐拉近之后,张海诺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虽只是一艘吨位可能还不到4000吨的船,体型却足以替U148作遮掩!
  “启动发动机,三分之一航速前进!”
  在水下潜伏已久的海兽终于缓缓挪动自己那冰冷坚硬的身躯,螺旋桨在转动时带起一团气泡,所幸的海面上的这一丝异动得以在夜幕的遮掩下躲过了那些英国巡逻舰的耳目。
  “角度!”
  “191!”
  得到这个答案之后,张海诺几乎不用多作思考,“2度转向358!”
  紧接着,他合上潜望镜手柄,“收起潜望镜!”
  海面上那个比罐头盒子大不了多少的突兀物体刚刚缩进水下不久,一束探照灯光柱便从它刚才出现的海面上扫过。
  不远处,一艘悬挂着圣乔治十字海军旗的巡逻舰正缓缓向这边驶来,它上面的信号灯正一闪一闪的发出信号:
  “来船身份!”
  “西班牙商船奥卢斯克号,编号SP711,驶出港纽约,目的港马拉加,请求通过海峡!”
  那艘货轮毫不含糊的打出这一系列信号,这直布罗陀要塞虽然是西班牙的“国中之地”,可国与国之间的力量早已决定了这里的形势,就算是西班牙船,想要经过直布罗陀海峡也得乖乖低下头。
  不多时,英国巡逻舰在核实了对方身份后便打出又一串信号:“同意通过,请跟在我后面通过海峡!”
  西班牙船很不情愿的打出信号:“向伟大的英王乔治五世致敬!”
  这个时候,不论是高傲的英国人,还是心有不甘的西班牙人,都没有想到这附近的水面之下竟有一艘德国潜艇,这样的小型巡逻舰和紧随其后的货轮上都没有用来监听水下情况的听音设备。
  16分钟之后,张海诺准时下令升起潜望镜,要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人,一定会被潜望镜里看起来近在咫尺的白色船体吓一大跳,但在将放大倍数缩到最小之后,人们便会发现眼前这艘船距离自己还有三四十米之远!
  “角度!”
  “183!”
  “2度角转向003!收起潜望镜!西蒙,报告潜艇航向!”
  位于张海诺身后几步开外的西蒙看了一眼面前的仪表盘,“东偏北5度30分!”
  “很好,保持三分之一航速前进!做好上浮准备!”
  张海诺非常顺畅的下达着一个又一个命令,这一切像是预先编排好的一样。
  没有人询问为什么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准备上浮,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将信任完完全全的交托给了这艘潜艇唯一的指挥官:海诺·冯·芬肯施泰因。
  不一会儿,传声筒里就传来了镇定自若的报告声:
  “水柜做好排水准备,随时可以上浮!”
  “升起潜望镜!”张海诺的这个命令,距离之前收起潜望镜正好10秒。
  这一次,那个白色的船体真的近在咫尺了——即使将放大倍数减到最小,站在潜望镜前的人仍有种对方随时会碰到自己的感觉,但有经验的指挥官还是能够从这种错觉中分辨出对方和潜望镜真正的距离。
  “2度转向001!”隔了10秒,张海诺估摸着眼前的船体距离不近不远了,迅速下令道:
  “2度转向358!收起潜望镜!上浮至半潜状态!”
  如果有人此时站在那艘西班牙货轮的船尾仔细朝后面看,就会惊讶的发现在这艘船右后方不到20米的地方,一个黑乎乎、呈椭圆状的铁桶状物体若隐若现,更让人感到诡异的是,这看起来还远远不是这个水下物体的全部!
  前方的西班牙货轮近在咫尺,再往前数十米就是一艘英国巡逻舰,但不论西班牙人还是英国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前方,谁也没有发现身后居然跟了这么一个不速之客!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这一刻,张海诺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胆识与技术的结合。如果自己将来要出一本回忆录,那么这段经历必定是个大亮点!只是不知道英国人看了是会唏嘘不已还是大骂这纯粹是谎言,但这些根本无关紧要!在有惊无险的穿过了直布罗陀海峡之后,他眼前的世界霍然开朗!
第5章
前行之路
  对于饱受四年战乱之苦的德国平民来说,德皇威廉二世的逊位并不是个坏消息,因为那意味着让他们有平静陷入灾难的战争行将结束。
  但是,对于一些传统意识比较强烈的军人来说,这个消息简直比吃了一场大败仗还要糟糕,他们在瞬间失去了多年以来所尽职效忠的对象,心里变得空空荡荡。
  在U148号上,顺利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喜悦被这个无情的消息彻底砸碎,艇员们脸上都是灰白的,他们默默将头上的帽子摘下,用力攥在自己胸前。
  这里对德皇逊位最没有什么特殊情感的,大概就是张海诺了。这个来自数十年后的未来青年对皇权的看法是冷淡的,他觉得作为历史的潮流,皇权最终只会在少数国家象征性的保留下来,君主制度的独裁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但在一些失误却可能导致国家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不过,张海诺还是和艇员们一起默哀了十分钟,以表对这位过气君主最后的敬意。在这之后,他以坚定的语调对艇员们说道:
  “各位,德皇陛下虽然已经逊位,但我们不会放弃一个德意志军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要继续为德意志而战斗,我们绝不向我们的敌人屈服!将我们的U148保留下来,不让它落入英国人或者法国人的手里,这就是现在最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
  艇员们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位和自己一样年轻的艇长,尽管他的话令人振奋,但是大家的情绪这时却普遍不高,那一双双饱含各种意味的眼睛里所流露出来的战斗意志依然非常的虚弱。
  这也是张海诺最为担心的一点,因为按照历史进程,再有三天德国就该宣布投降了,那对于这些以忠诚和荣誉至上的德国军人来说将是另一个沉重的打击。
  “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海军,为了我们的家人!各位,打起精神来,让我们一起去完成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艰巨使命,让我们的敌人在惊慌和恐惧中惶惶不安吧!”
  张海诺此刻就像是一个打气筒,不断用自己那带有鼓动性的话语给这些情绪低落的艇员们打气,让他们从焉茄子的状态走出来,重新抬头挺胸,重新焕发勇气和活力。
  “我们的家人正在等着我们平安回家,而我们不但要完完整整的回到他们面前,还要把至高无上的荣誉和足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财富带回去!”
  当国家的窘境已经失去挽回的机会时,小家往往是人们最后的心理依托,张海诺这一段接着一段的讲演虽然够不上精彩,更无法和希特勒那令人狂热的口才相提并论,可是艇员们还是渐渐被打动了。他们中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低垂着头、他们中慢慢有人重新戴上自己的帽子,有人开始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张海诺所描绘的那些前景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