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50

  张海诺说出这句话之后,除了知情者埃德文和当事人罗茨,剩下的人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张大了嘴巴。好在张海诺提前给他们打了预防针,这才没有人失声叫喊,但那种深深的震撼还是溢于言表,每一个人都在等着张海诺的下文。
  “很抱歉在已经发出电报之后才告诉大家,但我这样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吉瑟尔,告诉大家我们艇上现在有多少燃料,这些燃料又能供潜艇航行多远!”
  海军上士瑟吉尔·沙赫德,张海诺的老部下,这艘潜艇的轮机长,抬头看了自己的艇长一眼,再看看在座众人,语气中肯的说道:
  “这次出发,上级只配发给我们75吨燃油,这最多只能供我们航行7200海里!”
  7200海里是个并不直观的距离,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这艘潜艇的处境,张海诺随即解释说:“上一次我们从威廉港出发到美国东海岸再折返回来,航行的距离一共是10300海里,消耗了110吨燃油!”
  这意味着什么,军官们一想便知,接连的刺激之下,众人无不是面面相觑。
  这时,张海诺认真的观察着这里每一个人脸上的反应,埃德文是自己的死忠,他早已接受了张海诺这份大胆的计划;西蒙和瑟吉尔都是他的老部下,又是经验非常丰富的老艇员,他们的惊讶很快参杂进了沮丧和悲哀的成份;枪炮长吉尔贝特·扬克、航海官德雷克·李曼都是硬汉类型的,他们脸上的情绪由惊愕转为不解,再由不解转为愤怒;罗茨·莱西特和凯斯·施密特,两个在艇上基本没有发言权、也没有直接下属的特殊士官,在这时表现出的则是一种沉默和无助。
  唯有奥托·冯·格伦布考,以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平静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
  待气氛重新安定下来之后,张海诺的语调提高了一节:
  “如果按照海军部的命令去美国,我们要么战死,要么被美国人俘虏!战死是我们的光荣,被俘意味着什么大家也非常清楚!我想一个真正的勇士不应该受困于命运的束缚,现在我们还有第三条路!”
  “第三条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将目光投向张海诺,只有一人除外。
  也许是交流艺术的问题,也许是对方性格所致,张海诺觉得自己从来都不了解这位年轻贵族的真实想法,但这个时候,他也只好先照顾大多数人。
  “美国政府已经拒绝了德国提出的停战要求,这意味着战争将进行到有一方彻底失败。眼下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各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随着战争的结束,德国将被迫交出所有的主力战舰和潜艇,但我相信至少会有一艘潜艇除外!”
  “U148!”埃德文这一句声音虽然不大,却像是点睛之笔,只要脑袋不至于太过木呐的人,在这时都已经明白张海诺的出发点了!
  “不!”枪炮长扬克站出来激动的说道:“我宁愿和帝国共存亡,我宁可战死,也不要当逃兵!”
  “逃兵”,这对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非常刺耳且内心底无法接受的词语,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重视荣誉甚过生命。
  “不,我们不是当逃兵!”张海诺及时纠正到:“除了战死,除了被敌人俘虏,我们还有第三条路,但绝不是当逃兵!”
  虽然思想上还不十分接受,但扬克已经意识到自己刚刚的冲动,面对张海诺毫不退让的目光,他深吸了一口气,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张海诺注意到过道里有几个艇员好奇的往这边看,好在扬克刚才的声音还不算大,他们应该都没有听清这个极具“杀伤力”的语句。
  发现自己的艇长在警惕的朝自己这边看之后,那些艇员悻悻的退了回去。
  “扬克,你愿意看到这艘潜艇被敌人夺走,然后什么时候又用来对付德国吗?”
  张海诺走到扬克面前,以一种近乎质问的语气问。
  “不,当然不!德国军人宁死不屈!”扬克气鼓鼓的说到。
  “那你愿意这艘花费了大量金钱、劳动力建造出来的潜艇白白沉入海底吗?你愿意看到我们所有人都在海上漂流,或是进敌人的战俘营吗?”张海诺进一步“逼问”到。
  扬克抬头看了他一眼,又无奈的将头低下了。
  “我们做这一切的出发点,是保住这艘潜艇,有朝一日继续为德国所用!”
  张海诺自己都觉得这是个很有号召力的“出发点”,当然,这仅仅是最初的出发点,更深层次的含义现在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
  “上尉,您确定敌人可以夺走我们全部的主力舰和潜艇吗?”
  一个平静的声音忽然从角落里传来,张海诺不用看也知道那是谁说的,同时他也必须承认,这个问题说到点子上。
  “是的,我敢肯定!如果我们就此返回威廉港,不出一个月,这艘潜艇就将被敌人押解前往帕斯卡弗洛!准尉,这一点我们很快就能看到,如果我所说的这些并没有称为现实,我愿意接受你们的任何处罚,包括当作逃兵送上军事法庭!”
  张海诺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德国的战败已经成为必然,协约国是不可能允许一个战败国拥有如此强大的战舰群和曾让他们胆战心惊的海底猎鲨的!
第2章
路在何方
  “可是我们能去哪里?”
  这声音很平静,平静的让人觉得根本和质问、责问没有任何联系,而像是自己在给自己提问题。
  张海诺再次将目光转向这里除他之外唯一的贵族,同时也是这群军官中年纪最小的人,而奥托·冯·格伦布考的双眼正好也望着张海诺。
  四目很平静的对视着。
  “欧洲岛屿最多的海是哪片海?”张海诺的答案是用问句的形式说出来的。
  原本安排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埃德文,但奥托却想都不想的开口了:
  “爱琴海!”
  干净利落的回答让张海诺再一次佩服起这位巴登贵族的渊博知识来,在之前的交流中,他就已经发现奥托在各方面的知识都非常丰富。很难想象,一个刚刚20岁的人知识面竟有如此之广,囊括天文、地理以及欧洲各国的人文历史,甚至还有近百年来的军事理论、战例。
  一个由真正贵族家庭调教出来的人就是这样的吗?
  张海诺有些汗颜,因为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除了对历史的“超前认知”和经济学知识,在学识方面实在无法和奥托相比。
  “没错,我们的敌人根本不会想到我们会从威廉港长途跋涉前往爱琴海,更何况等他们从海军部拿到我们的舰艇名册时,U148早已被划除了!”
  这一点是张海诺思虑已久并且颇为得意的“大作”,他的第一目的将这艘先进的远洋潜艇保留下来,再加上赫森那艘U21,两条漏网之鱼将隐藏在岛屿众多的爱琴岛海域,这对于即将失去全部主力舰和潜艇的德国海军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火种。
  当然,仅仅将潜艇保留下来只是第一步,张海诺的第二个目标是将赫森的沉船打捞计划结合起来,通过发掘沉船上的贵重物品来获取宝贵的资金。他已经想过了,只要有资金,他们就能从土耳其购买到燃油和食物。在一战中加入同盟国阵营的土耳其虽然也必须承受战败带来的损失,但民众和政党多年来的亲德倾向却不会一下子就消失掉。
  “从威廉港前往爱琴海的距离是大约4500海里!”作为航海官,德雷克·李曼只用心算便能提供这个数据。
  “虽然去美国也差不多是这个距离,但我们在爱琴海能够更轻易的找到藏身之所,随后还会有另外一艘德国潜艇与我们会合!我想你们都听过海上疯子的大名吧!”
  “海上疯子?赫森和他的U21?”
  枪炮长扬克几乎是脱口而出,看来赫森在德国海军界的威名还真是深入人心。
  张海诺点点头。
  “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避开协约国舰只,这些都不难!可是,上尉先生,我们靠什么来维系生存呢?”
  奥托的话不多,每次都像在自己问自己,但每次都能问到点子上,张海诺忽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精明的家伙了。
  “沉船!赫森上尉和他的U21自从1915年秋天开始就在地中海区域作战了,他详细记录了每一个战果的取得地点,那些沉船的保险柜就是我们的绝佳目标!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都能拿到希腊或者土耳其去换来我们需要的物品,食物、燃油甚至金币!此外,赫森上尉还找好了一个绝佳的藏身之所!”
  张海诺和盘托出这些之后,众人的脸色显然都舒缓了许多,这不仅仅是一次逃亡之旅,听起来似乎还有非常美妙的前景。
  “有了金币,我们可以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等德国国内稳定下来之后,我们再带着这些财富回去!”
  张海诺的初衷,是利用这些金钱回到德国去干一番事业,或是直接回归海军,他相信以自己的“超前知识”,一定能够为接下来的那场战争做些有效的贡献。
  看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他趁热打铁的说道: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意见的话,尽可以说出来!”
  西蒙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举手说道:“上尉,您的计划堪称完美,但如果我们没能从海底打捞到财宝呢?还有,如果我们的潜艇出现故障怎么办?”
  张海诺笑了,他不得不用这个笑容来安抚众人,因为这些可能性的确存在。之前在与赫森讨论的时候,两人就考虑到了这种问题,但是在经济学上,收益总是和风险成比例的,这个世界并不总存在一本万利的事情。人们常说战争就是一次赌博,而如今张海诺所选择的这条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赌博——就算最终真的一无所获,那也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潜艇被协约国拖走来的好。
  也许,是U148用自己出色的性能征服了这个来自近百年后的年轻人,也许,是他内心深处的冒险意识激发了这个“灵感”,但不管怎样,既然人已上路,他就不打算再回头了。
  “如果我们什么也没有找到,那我海诺·冯·芬肯施泰因将捐出全部家产分给大家!如果两艘潜艇中有一艘出现故障,我们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双手和周围的伙伴了!我真心的希望大家明白一点,就算有再多的困难,我们也要替德国保留下这艘宝贵的潜艇!”
  张海诺的泰然和大义终于打消了军官们心里最后的疑虑,就连奥托也没有再提出什么“一针见血”的问题。
  “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的话,我们现在进行投票,支持这个计划的请举手!”
  在说出这一句话之后,张海诺给予大家的,仍是刚才那个坚定而充满自信的目光。
  埃德文最先举手,随后是扬克、西蒙和吉瑟尔,稍作考虑之后,德雷克·李曼也举手了,这时支持者已经超过一半,剩下三个人举不举手都将少数服从多数。
  让张海诺感到欣慰的是,仿佛陷入沉思状态的奥托缓缓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紧接着,通讯官罗茨和军医官凯斯也举手了。
  “好!”张海诺终于松了一大口气,取得了这些军官的支持,艇员们也就基本不成问题了,他随即说道:
  “今天是10月22日,不出20天局势就会明朗!罗茨,你负责接收来自本土的电报,我们大家每天晚上8点在这里集中,有任何意见或是建议都可以提出来,罗茨也会将每天最新的信息传达给大家!现在,让我们去将这个消息向艇员们宣布吧!”
第3章
危险旅程
  就在U148发出“沉没”电报后的第三天,德国海军部下令公海舰队出海同英军作战,若失败就“光荣的沉没”。
  然而,基尔港的8万名水兵拒绝起锚,并把军舰熄了火。水兵的抵制虽然迫使德国海军当局收回命令,但水兵们却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几百人。
  与此同时,在德国的西部战线上,协约国依然在稳步向前推进,美国军队在阿尔贡森林的表现让世人惊讶,德国统帅部动用了最后的预备部队,但这一切都已经无力回天了!
  在浩瀚的南大西洋东部海域,U148以每天200到220海里的速度缓慢前行。几天前张海诺宣布军官团队的共同决定时,艇员们无不惊讶万分,但对自己艇长以及军官团队的信任和尊敬让他们很快镇定下来,没有人闹也没有出现哪怕一丁点混乱。
  张海诺对此非常满意,他随即向艇员们解释了自己的“爱琴海计划”。意料之中的,那些年龄不大、没有什么家庭负担的年轻艇员很快接受了这个大胆而充满挑战性的计划,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为此而感到兴奋。
  相较之下,已经结婚的或是需要担负养家重任的艇员看起来则多少有些担忧,虽然这个一夜暴富的机会十分诱人,但至少在最近一段时期,他们是无法再向家里汇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