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250

  对于海面上疾驰而来的鱼雷,德国人同样没有更好的办法,除了让火炬般燃烧的航空母舰全速规避,他们只能以舰舷的小口径枪炮进行拦截性射击,但这样的努力依然收效甚微,到了最后的关头,在附近航行的驱逐舰官兵们同样凭着高度责任感和大无畏精神试图以身相抵,不过英国人明显给自己的航空鱼雷定了大型舰艇的深度,这使得它们径直穿过了德国驱逐舰的舰底,最终一头撞上“彼得·施特拉塞”号左舷底部的装甲带!
  “见鬼,我们要失去它了!”
  看着两根巨大的水柱在舰舷腾起,并且继续上升、向周围散开,张海诺失声叫了出来,而这一刻,他大脑中的思维非但没有停顿,反而以大大高出往常的速度运转着。在舰艇的损失已经无可避免时,如何为今后保留更多有经验的战斗人员就成了当务之急,于是在所有人都还在为“彼得·施特拉塞”号被鱼雷击中而震惊的时候,他率先喊道:
  “给施特拉塞号发信号,以下人员立即着手转移:第一,舰载机飞行员;第二,航空作战指挥人员;第三,舰载机维护修理人员!假若伤势无法抢修,应立即转移其余人员!”
  紧接着,张海诺又说:“给附近的其他驱逐舰发信号,全力协助彼得·施特拉塞号的人员撤离工作!”
  这时候,其他军官才陆续从巨大的惊讶中缓过神来,里切罗将军失落的问道:“那出击的飞机怎么办?”
  张海诺稍稍考虑了一下,“在油料耗尽之前,尽可能降落在齐柏林号上,否则就在海上迫降!随行舰艇应竭尽全力营救落水飞行员!”
  “那舰队接下来……”霍夫曼神情忐忑的问,这时候,他显然也不再抱希望于获取不世功勋了。
  张海诺斩钉截铁的说出一个他很少说的词:“撤退!”
  作为齐柏林级航空母舰的第二艘,“彼得·施特拉塞”号的水线装甲甚至超过了“格拉夫·齐柏林”号,这也使得它具备比一般航母更为出色的生存能力,然而重巡洋舰级别的装甲并不足以抵御鱼雷的攻击,堵漏抢修很快宣告失败。二十分钟后,舰长鲁德·马耶斯上校宣布弃舰,在战斗位置和下层舱室工作的军官和舰员开始有序撤离。
  下午3时20分,“彼得·施特拉塞”号向左倾斜超过了30度,这时锅炉已经全部熄火,整艘战舰平静的漂浮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上,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座融化中的冰山。随着随后一批舰员安全撤离,随行驱逐舰“维尔·海德坎普”号将鱼雷发射管对准了海上的困兽,朝着自己的主力舰艇发射鱼雷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没有人愿意扳动发射杆,但命令终究还是要执行的。在鱼雷出膛的时候,信号兵正好在驱逐舰的桅杆上升起了一面“再见”的信号旗。
  接下来的时间里,德国舰队剩余的舰艇除了要救起那些迫降海面的飞行员,还要竭力抵御来自英国机群的后续攻击,在英国人的又一轮攻击中,“格拉夫·齐柏林”号飞行甲板挨了一弹,导致数十名舰员阵亡,已经降落的飞机也损毁大半,不过这艘重型航母还是顽强的坚持了下来,下午4点04分,“俾斯麦”号桅杆上升起了全速南下的信号旗,舰队只留下两艘驱逐舰继续搜救落水飞行员,其余舰只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这充满伤心回忆的战场。
  一天之后,尽管途中遭遇了英国潜艇和远程轰炸机的骚扰,德国主力舰队最终还是安然返回了位于法国西海岸的圣纳泽尔军港。此行仅损失“彼得·施特拉塞”号一舰,“格拉夫·齐柏林”号和“欧根亲王”号遭到重创,其余舰艇即便有伤也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修复。
  也就在舰队归港后的第四天,新的德国政府在柏林宣告成立,经过各方协调,由前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出任总统一职,前党卫队领袖汉斯·洛梅斯特担任政府总理。
第50章
后第三帝国时代
  阿道夫·希特勒之死,并没有让他一手建立起来的第三帝国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在三军高级将领和政治人物们的努力下,多派联合的民主政府于2月底在柏林成立,军队则归于一个新的最高统帅部统辖调度。政权变动之后,德国并没有像一些国际观察家预测的那样主动向东西两线的对手抛出橄榄枝,恰相反,在三个月的沉寂之后,他们突然重新开动战争机器,在希特勒时期被看作是缺乏灵魂的德军将领们,以他们的方式将德军的作战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报告总司令,我们的炮击舰队已经按照计划抵达了预定位置,运输船队也已经起航,进攻将在凌晨一点准时展开!”
  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指挥室里,张海诺正襟危坐,听着参谋官的报告。他或许是德国海军成立以来第一位亲自指挥舰队出海作战的总司令,可他始终觉得坐在陈设豪华的休息室里等待前方的消息完全找不到战斗的感觉,若不是将领们的劝诫过于激烈,他原本还打算和自己的炮击舰队呆在一起!
  懒得看表,看看舷窗外面漆黑一片的大海,张海诺平静的说:“好,通知各分队,务必提防苏俄潜艇和飞机的袭击!”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周围安静得就像是完全没有军事活动的海面,然后毫无征兆的,响彻海际的轰隆声给人一种暴风雨扑面而来的感觉,前方的海面连同夜空都被一阵一阵火光映衬得忽明忽暗。
  初夏时节,让人想起了盛夏的电闪雷鸣。
  “报告总司令,登陆船队正从我舰左侧海域驶过,到目前为止一切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参谋官一脸严肃的汇报着战事进展状况,而张海诺其实很不习惯自己的下属一口一个“报告总司令”,可是自从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以来,海军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改口了,只有舒伯特这样的老下属还会称呼自己“元帅”。
  听了报告,张海诺自然而然的转头看着自己左边,然而光线不足以让他看清海面上的船只,那里应该有上百艘各式舰船在平缓的向着列宁格勒西北方的登陆区域行驶,上面运载了十二个山地步兵营和四个海军战斗营,为了加强登陆部队的冲击能力,还从陆军借调了一支装甲部队。经过海军技术专家“轻车熟路”的改装,有十五辆III型坦克和二十辆IV型坦克加装了潜水装置——能够在近岸区域作短距离的潜行,进而出其不意的打击苏军岸防工事!
  “很好!”张海诺低声对自己说,如果那些芬兰人能够放弃他们所谓的“原则”,这场仗还会更加好打一些。在这个问题上,希特勒时期的德国政府和外交官员们就已经使尽了浑身解数,然而芬兰人坚决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在收回被苏俄占领土地后便不愿意踏过边境一步。经过多次协商之后,他们至少答应为德军登陆部队提供了良好的集结港口和在边境地区的策应掩护,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海军从法国调回了大部分主力舰艇——包括战列舰“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三艘由商船改造而来的大型航母也被投入这次波罗的海作战行动,登陆部队则由先前在北方举行过联合行动的山地步兵和海军战斗部队共同组成。经验老到的迪特尔将军出任登陆联合部队总指挥官,并决意率领他的指挥部作为第一批登陆部队上岸。
  隆隆的炮声不绝于耳,有些来自于前方的炮击舰队,有些可能是从更远的陆地传来的。按照整个作战计划,由陆军元帅里特尔·冯·勒布指挥的北方战斗集群也将在同一时间从东、南两个方向进攻列宁格勒。虽然所辖各部缺乏装甲突击力量,勒布元帅这次却可以充分利用从德国本土调来的重炮部队——包括用于海岸防御的铁道炮和专门为攻坚战设计的臼炮,总共达到了二十九门!这其中,口径最大的当属阿道夫·希特勒相当看重的臼炮“卡尔”,这些口径达到600毫米的超级火炮,原本是被设计用来对付法军的马奇诺防线。从1940年11月至1941年8月,莱茵金属公司一共建造了六门“卡尔”,即一号炮“亚当”、二号炮“夏娃”、三号炮“多尔”、四号炮“奥丁”、五号炮“洛奇”、六号炮“迪沃”。由于拥有自行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公路运输,德军将领们决定将六门中的四门部署到遥远的列宁格勒前线。此外,口径达到420毫米的固定臼炮“伽马”和另外一些口径超过300毫米的列车炮也被运来,光这些重炮就组成了一个极为强大的超级炮群!不仅如此,数以百计的大口径榴弹炮也被部署到各主要突破口,空军还在靠近列宁格勒的各战地机场集结了800多架斯图卡,再加上大批经验丰富的步兵,德军将领们这次决意用一场硬碰硬的硬仗给苏联人沉重一击!
  陆军将领们的决心让张海诺看到了新的希望,正因如此,他才会冒险率领主力舰队绕过丹麦海峡返回本土海域——在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他的舰队几乎被巡逻的英国舰艇发现,第二天上午,舰队在行驶至挪威水域时,又遭到了英国远程轰炸机的骚扰,好在沿线空军都做好了充分准备,舰队得以顺利返回阔别已久的本土港口——可笑的是,英国人在发现德国主力舰队回到本土后,竟认为德国政府决定提前结束这场战争而加以大肆宣传,他们的外交人员甚至还主动通过中立国家与德国政府进行接触,提出了他们的所谓和平条件,即德国军队无条件退出法国,通过外交协商的方式解决原属英国的非洲殖民地问题,并缔结长期有效的中立协定。
  德国政府顺水推舟的和西方盟军进行了初步的接触,从雷德尔、洛梅斯特到三军将领们,虽然都有意结束战争,但都不打算就这样放弃那些已经占领的土地,尤其是世敌法国和资源丰富的非洲殖民地。他们同样试探了苏联政府的和平条件,克里姆林宫的态度十分坚决:德军后退至双方1941年6月22日以前的边界,并就战争损坏和苏俄军民的伤亡进行相应的赔偿。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德国不战而结束战争的希望基本破灭,将领们经过短暂的商讨之后,决定首先在东线展开“诸神黄昏”行动。
  “报告总司令,炮击舰队将在十分钟后完成第一轮炮击行动,登陆船队已经按计划展开!目前尚未受到来自苏俄方面的阻击!”
  参谋官勤快的出现在张海诺面前,但这位新任的海军总司令终于有点不耐烦的皱起眉头,说道:“好了,少校,如果你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说报告而不加上总司令的头衔,我会非常感谢你的!”
  “是的,总司令阁下!”参谋官非常认真的回答说。
  张海诺摇了摇头,撩起袖子看了自己的表,不知不觉炮击已经进行了一个半小时,这段时间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强大的15英寸主炮应该已经用重磅炮弹将近岸的苏军防御工事都梳理过一遍了。他先前仔细研究过空军的侦察照片,苏军在这一带的防御工事看起来层层叠叠、十分严密,其实并不是一条真正系统而坚固的防线,和荷兰的哥雷比-皮尔防线、比利时的艾伯特运河防线以及法国的马奇诺防线自然相去甚远,战列舰持续的攻击完全能够撕开薄弱处,而苏俄军队在这个方向上之所以有恃无恐,更多的是仗着芬兰湾内数量可观的水雷和行踪不定的潜艇。数以前计的水雷由苏联、芬兰和德国共同布设,因而没有人能够找出一条足够安全的航线,加上昼伏夜出的苏俄潜艇,德国海军的大型舰艇自从战争开始后就很少冒险进入芬兰湾,实力不济的芬兰舰队更是对靠近俄国领土的海域望而却步。
  早在1941年末,德国海军在决定与山地步兵展开联合行动之后,就进一步加快了清理芬兰湾水雷的行动,在芬兰海军的协助下,除了芬兰湾封冻季节,清理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当中,“提尔皮茨”号服役后进入芬兰湾炮击苏军港口亦是清理行动获得成效的一种展示。尽管在那之后苏俄波罗的海舰队并没有放弃防御,但由于列宁格勒受到围困,库存水雷的消耗远远超过了补充,最终水雷布设行动趋于中止,而部署在芬兰湾的苏军潜艇,也在持续的作战行动中损失惨重,能够正常出海作战的已经越来越少了。
  十分钟之后,震耳的轰隆声果然减弱了,但仔细辨听,仍有不少中小口径的火炮在射击。又过了一会儿,参谋官忐忑的出现在张海诺面前,相比于在炮击舰队统筹大局的舒伯特,这名年轻的军官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历练。
  “报告……登陆船队已经靠近海岸,他们遭到了一些阻击,但舰队的后续压制非常有效!”
  “很好!”张海诺满意的点点头,虽然先前的航母大战吃了亏,可经验就是这样总结出来的,如今德国军队的联合登陆能力不敢自夸天下第一,正规化和现代化的程度却足以让很多国家羡慕不已!
第十二卷
海权时代
  一个崭新的海权时代,正在开启!
第1章
穷则变,变则通
  1942年8月,法国,土伦。
  在来自地中海的海风吹拂下,即便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法国南部沿海地区也是休闲避暑的胜地。随着苏德停战协定的签署,战争的阴霾似乎正在远离欧洲大陆。在土伦港口,随处可见法兰西的三色旗帜在迎风招展,根据德、意、法三国在1941年签署的协定,德意军队逐渐削弱了对法国舰队的控管,而且随着三国之间签署了新的自由贸易协议,来自德国和意大利的扫雷艇已经利用半年的时间把港外敷设的大半水雷清理干净。这一切,都使得昔日死气沉沉的土伦又恢复了生机,灿烂的阳光下,一艘艘驳船和货轮欢快的往来于水道之间,有的来自于意大利,有的从西班牙或是非洲的某个港口开来,甚至还有远绕苏伊士运河从欧洲另一边驶来的德国船!
  在这个防守严密且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军港靠北一侧,是法国军民最后的骄傲——法国公海舰队,这支耗费十数年时间用巨资打造起来的强大舰队,曾是法兰西御敌于国土之外的重要保障。在1939年8月之前,它还排在世界第四,可接下来的三年,它却在盟友的背叛和无止尽的内耗令人惋惜的走向了没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直到南欧和北非都控制在轴心国手中,地中海形势趋于稳定,法国海军才看到了解禁复苏的希望。
  阳光下,威武雄壮的两艘大型战舰——“斯特拉斯堡”号和“敦刻尔克”号,鹤立鸡群般停泊在诸多巡洋舰和驱逐舰中间。在悬挂舰队司令旗的“斯特拉斯堡”号,穿着白色军服的水兵们正兴致勃勃的洗刷着甲板,而在舰舷两侧,还有二三十名水兵坐着吊篮里给舰体重新刷油漆。
  “战争快要结束了,我们的战舰却才开始准备新的航程,心里总觉得很别扭!将军,您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慨呢?”
  线条刻板甚至有些丑陋的舰桥上,两个穿着高级将官制服的人一边看着官兵们忙碌,一边神情坦然的聊着天。就面貌和身形而言,两人一看就是临近或是已经步入迟暮之年的,个子稍矮一些的,肩章上有五颗银白色的五角星,也即是法国海军的最高军衔——海军上将。不过此人并非鼎鼎大名的弗朗索瓦·达尔朗,那位备受争议的传奇人物自从法国投降后却平步青云,海军部长、外交部长直至内阁副总理、国防部长,并且获任法军最高军衔、法兰西元帅,被看作是贝当元帅的最佳继任者。尽管身兼法国海军总司令的职务,达尔朗如今却不直接指挥舰队,位于土伦港中的法国舰队所受的节制来自三个方面:公海舰队司令德·拉波尔德上将、土伦海事长官安德烈·马修斯中将以及1941年薪签署的《德意法和平协定》。
  这位着法国海军上将军服的便是如今的法国公害舰队司令拉波尔德,他温吞却不陷于软弱的说:
  “是的,这让人感到难堪,但凡事总要往好处想。德国人制服了北极熊——虽未致其于死地,但短时间内俄国人是不可能恢复元气了。接下来,德国人该重新调转枪口对付英国和美国。英国已经不足为惧,美国人还在太平洋方面和日本人决战,战争很可能像我们在1940年夏天猜测的那样,以英国的妥协而告终。我们输掉了战争,却挽救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接下来,我们将会像上个世纪普法战争结束后那样,迎来一段漫长而坚强的蛰伏期,法兰西终将重新崛起,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另一名将领,肩膀上的银星只有三颗,但也已经是身份相当不俗的人物了,他很有同感的说:“是的,纵观历史,法兰西总是在挫折中向前发展!之前的战斗经历固然让人沮丧,可我们也应该乐观的看到,我们至少为法兰西保存了这样一支舰队!”
  两人凭高而望,偌大的港湾中,除了这两艘身躯庞大的战列舰——在英国被称为战列巡洋舰,德国人则把它们列入快速战列舰的范畴,还有将近五十艘各型战舰,包括法国人引以为傲的福煦级重巡洋舰和空想级驱逐舰。在这些最近才被获准重新武装的舰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三十年代军备竞赛的产物,可以说汇集了当时世界领先的造舰思想和技术,也是用大量资金堆积出来的战争利器。
  “是啊,这是一支大有可为的舰队!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将用它们来收复那些失去控制的殖民地,也许……还能赶在战争前跟英国人干上一仗!”拉波尔德上将憧憬着有朝一日挽回法国海军在米尔斯克比尔之战中丢失的尊严,按照德国和法国维希政府近期签署的秘密协议,法国舰队获准重新武装的一个条件就是协助德国和意大利进攻英军盘踞的直布罗陀——由于西班牙独裁者选择继续在轴心国与盟军之间摇摆,德国人似乎终于失去了耐性,而只要直布罗陀海峡归由轴心国占领,整个地中海都将成为他们的内海!
  “是啊!英国人会为他们卑劣的行为付出代价的!”
  虽然上了年纪却不乏雄心壮志的海军少将,也在一旁作摩拳擦掌状。在这个时代,大部分法国海军将领都有着在历史学家们看来古怪而病态的想法——憎恶德国人,更憎恶英国人,一方面不愿意与德国人或者意大利人为伍,另一方面就算死也不肯和英国人展开合作,而如果只能在两者之中选择其一的话,他们往往更想要置英国人于死地而不是占领了他们大片领土的德国人!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看时间正准备回船舱里去喝一杯下午茶,他们的上尉通讯官急匆匆赶来,递交给拉波尔德上将一份加急电报。
  “噢,达尔朗说德军在法国的部队这几天调动频繁,我们的人注意到有两个精锐的德军装甲师直接从俄国调到了里昂北部地区,对外宣称只是在大后方休整!好吧,现在法国成了德国的大后方,笑话了!”
  看过电报之后,拉波尔德上将笑着将它折了起来。
  “那么说……元帅是觉得德国人仍对南部虎视眈眈咯?”海军少将的表情却有些严峻,或者说,是害怕。
  海军上将却不以为然,“是的,我们勇敢而英明的元帅觉得整个法国南部唯一对德国人有吸引力的,便是这支获得重新武装的舰队了!”
  “如果德国人以装甲部队迅速从里昂南下的话……也许两到三天就能抵达土伦?”海军少将的表情愈发的不自然了。
  海军上将笑着拍拍这位老下属的肩膀,“哈哈,我的小鹌鹑,你还真的担心起来咯!他们以为我那么傻,会把舰队停在这里让德国人占领吗?在德国的坦克出现在码头之前,我保证港湾里所有的法国舰艇都会安全离开!”
  “是的,将军。但……离开土伦之后我们又能去哪里呢?”
  “阿尔及尔、奥兰或者摩纳哥,那些港口还都控制在法国军队手里,德国人休想轻易占领它们!要是把我们给逼急了,我会带着舰队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美国或许是个可以接受的选择……当然,现在谈这个还太遥远了,哈哈!”海军上将爽朗的笑了起来,笑声引来了前甲板上几名士官的注目,而他们身旁就是两座硕大的四联装主炮塔——敦刻尔克级相当有特色的设计,就将全部的主炮集中在了前甲板,不过有着相似布置的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在战争中的表现却有些差强人意。
  拉波尔德上将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下属的忧虑,于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两个法国人花了足足一个半小时品茶、闲聊,临近结束的时候,副官转送来两张请帖,署名是一位最近在土伦港声名鹊起的大商人。
  “看看,海上贸易存在多大的利润啊!”看着烫金封皮的精致请帖,海军上将似有些羡慕之意,自从法国投降之后,维希政府在经济和工业方面几乎陷于崩溃,即便是高级将领们,也很少能够享受到和从前一样的待遇。尤其是英军的“弩炮行动”之后,为了保护本土舰队不发生同样的惨剧,法军在加强港口防务的同时,还在港外布设了大量的水雷,加上德意海军在1940年末和1941年初的行动,土伦一度与外界失去海上联络达十个月。在这期间,甚至没有一艘拖船或者渔船能够进出港口,就连较为常见的海产变得奇货可居了!
  “这个约瑟夫,该不会是德国或者意大利派来的奸细吧!”海军少将看来还没有完全从达尔朗那封电报的惊吓中恢复过来。
  “哈,也许吧!”海军上将眯起眼睛,说:“别担心,我们的舰艇虽然拆除了自沉用的炸药,但我们的水兵现在有舰炮了。在严密的警戒体系下,坏人别想登上我们的战舰!”
  “哈哈哈!”海军少将跟着笑了起来,对于法国人来说,美酒和美女都拥有致命的诱惑力,而这两样在一场高档次的宴会中是绝不会缺乏的!
第2章
德式阴谋
  宫殿般的宴会厅里,飘着让人沉醉的酒香,亮丽的灯影、柔滑的大理石以及若隐若现的音乐,无不透着法式的奢华。手持请柬的绅士小姐们拾阶而上,走进酒香,走进这因战争而远去的典雅氛围。
  “啊……尊敬的海军上将,诚挚的欢迎您和夫人光临!”
  以主人姿态发出欢迎的,是一位身材挺拔并且穿着一身高级黑色礼服的中年男子,水晶吊灯的照耀下,一头金发散发出黄金般的光泽。迎面而来的法国海军上将,穿着深蓝色的海军礼服,挽着他胳膊的,则是一位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依然显得非常优雅的女士。
  黑礼服的中年男子弯下腰,彬彬有礼的亲吻了女士的手背,“拉波尔德夫人,您是月光下最美的百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