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250

  “天那,施特拉塞号中弹了!”
  一个并不陌生的声音惊叫着,这时候人们也无暇去管谁是报信者,几乎所有的目光都在第一时间投向这艘庞大战列舰的右舷——大约一海里处,重型航空母舰“格拉夫·齐柏林”号和“彼得·施特拉塞”号一前一后随舰队快速行驶,而两艘航母的航迹都因为规避炸弹和鱼雷发生过改变,长长的白色尾迹呈不规则的“S”状。
  张海诺既失望又满怀忧虑的看着那艘几分钟之前还完好无损的新航母,炸弹爆炸产生的火光刚刚消失,大团的烟云还在迅速上升,逐渐形成了骇人的蘑菇状。发生爆炸的飞行甲板近一半空间都被黑色的浓烟所充斥,肉眼能够看到一架刚刚降落的飞机螺旋桨还在飞快的转动,靠近舰尾处,飞行员正逃离停放在那里准备投入下一波攻击的Ju-87C和Fi-167轰炸机!
  外形和“格拉夫·齐柏林”号几乎没有差别的“彼得·施特拉塞”号,正式服役还不到一年时间,可是战争的残酷性是任何一艘战舰都无法超脱的,如今格外受到幸运女神眷顾的“欧根亲王”号也遭到重创,好运气似乎正在远去。想到这里,张海诺抬起头仰望苍天,明媚的阳光下,他和他的舰队都在接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
  2月的北大西洋,海水冰冷刺骨。尽管远离大陆,但每年总有那么一些不走运的家伙要掉进海里,所不同的是,有些人是翻了船,有些人却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嘿,伙计,你还好吧!”在用匕首割断了好几根降落伞绳之后,佩特总算是把他那沉默寡言且信奉教条的年轻搭档捞出海面。从四百多米的高空跳伞而下绝不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可当他们落进海里的时候,降落伞的伞布和绳子却可能会要了他们的命!
  可能是因为呛了好几口海水的关系,奥斯瓦德中士拼命的咳嗽着,看起来难受极了。
  佩特奋力的转头往北看了一眼,一艘悬挂着圣乔治十字旗的驱逐舰正朝他们驶来,而在更远一些的海面上,体型庞大的英国航空母舰隐约可见。
  “伙计,好消息是我们不会在这该死的海水里泡太久,坏消息则是……我们恐怕要在战俘营里度过余生了!”佩特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过了好一会儿,奥斯瓦德总算喘顺了气,他感激涕零的说:“噢,谢天谢地,我刚刚还以为会死在这里呢!上士,你救了我!真是太谢谢你了!”
  “不用客气!”佩特有节奏的划着水,作为海军航空兵,游泳是一项必须的技能,奥斯瓦德同样选用了最节省体力的方式,但可惜的是,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对体能的消耗是加倍的。
  “虽然被击落了,但我们总算是找到了敌人的航母并且把他们的位置发送回舰队了!他们肯定收到了我们的报告吧!”
  “是的,在被击落之前几秒钟,我听到他们在确认位置!”不知是单纯的激动,还是加上了海水的冰冷,奥斯瓦德的声音听起来是颤抖的。
  “那就好!”佩特转换了姿势,使得自己面朝那艘靠近中的英国驱逐舰,但只是原地飘着而没有向任何一个方向游动。
  “说不定我们被救起来之后,很快又要在海上漂泊了!”他自嘲的说。
  奥斯瓦德看着那艘英国驱逐舰,“那样我也愿意啊!”
  两人这时似乎都已经把先前被击落的不幸经历抛之脑后了,其实被两架性能出色的“海喷火”战斗机盯上再想要逃脱本身就是一件希望渺茫的事情,何况他们早已决定为本方舰队发挥一下预热。在发现了英国舰队踪迹之后,他们迅即被英国战斗机击落。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都能够保住性命已经是一件非常走运的事情了!
  片刻之后,奥斯瓦德皱起眉头说:“上士,我想我的右腿被子弹擦伤了,靠近膝盖的位置感觉很痛!火辣辣的痛!”
  看到同伴的脸色不太对,佩特虽然同情却也没有更多的办法,只有安慰道:“再坚持一下吧!至少我们刚才没有直接向那些英国舰艇发射鱼雷,否则的话,他们恐怕是不会为我们治伤的!”
  “我倒宁愿给了他们一条鱼雷!”奥斯瓦德却狠狠的咬着牙说。
  十几分钟之后,从远处赶来的英国驱逐舰将两个湿淋淋并且瑟瑟发抖的德国飞行员捞了起来。或许正如佩特所说的,他们驾驶的Fi-167型轰炸机之前并没有朝英国舰队发射鱼雷,舰上的英军水兵对待他们的态度还算客气,不但给了他们毯子和热汤,在得知奥斯瓦德的腿受了伤后,还叫来军医官进行了最基本的医疗处理,甚至还给两人安排了一间带舷窗的小房间——尽管是用来堆放各种杂物的舱室,但这已经算是各国俘虏享受到的最好待遇了!
  躺在散发着难闻味道的破布堆上,佩特如释重负,他转头看看自己的搭档,受伤的腿已经绑上了绷带,便半开玩笑的说道:“好在英国佬使用的是点30口径的航空机枪,要是和美国佬一样用点50口径的,你这条腿恐怕要直接报废了!不过在下船之后,我们还得找他们要些消炎药——战争终究会结束的,到时候缺条腿干什么都不方便!”
  “是啊,我还准备用这几年的积蓄在乡下买块地、盖间房子呢!要是只有一条腿的话,连简单的农活都干不了吧!”奥斯瓦德难得如此赞同搭档的看法。
  佩特说:“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可现在的话,谁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直接关系到我们今后的命运,而且会有很大的不同!”
  奥斯瓦德不解的问:“为什么这么说?”
  “你想啊!”佩特仰面朝上的说:“如果德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我们将以胜利者和英雄的身份回到德国,而且极有可能获得一大笔补偿;如果德国输掉了这场战争,英国人未必会及时将我们送回德国,就算送,也是以遣送的方式,而我们甚至无法从一个失败的德国政府那里领到应有的补贴!”
  “噢……”奥斯瓦德想了想,“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德国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现在还很难说!”佩特闭上眼睛,两个小时的飞行以及在冰冷海水中的挣扎似乎已经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不一会儿,竟然打起了酣。
  奥斯瓦德紧紧靠在另一个角落里,又冷又痛,压根就睡不着,只好眼巴巴的看着舷窗。外面的天是蓝的,却没有一点阳光照进来。
  不知过了多久,空气中难得的平静被一阵熟悉的防空警报声所打破——虽然位于对立阵营,警报器低沉的呜咽却无明显的不同,佩特一骨碌爬了起来并且冲到舷窗旁边。
  尽管这是一个靠近海面的小舷窗,却总比那些位于船舱底部黑漆漆的舱室要好得多。透过玻璃,佩特看见了德国舰队指挥官们计划之外的英国航母,而且还不止一艘。平整宽大的飞行甲板上时不时有舰载机起飞和降落,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先前将他和奥斯瓦德击落的“海喷火”,这种以空军喷火式战斗机为原型设计并制造的战斗机拥有出色的综合性能,它们的批量装备也大大改变了皇家海军航空部队先前与德国海军航空兵作战时面临的窘境,甚至扭转整体优劣之势。
  不多时,驱逐舰上的防空炮开火了,声音穿过层层甲板和走廊传进来。人们就算无法亲眼看到,也能够从炮火的密集程度揣测外面的激烈战斗。
  几乎令这艘英国驱逐舰颤抖的一个轰然巨响,拉开了德军机群攻击的序幕,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斯图卡标志性的呼啸声不时萦绕耳边,黑色的炸弹不断落下,有大颗的穿甲弹,也有小颗的杀伤弹,有几颗就在不远处的航母旁边爆炸,看得佩特心惊肉跳,在战斗行将结束之前,他甚至在海面上看到了鱼雷划过时拉出的白线——然而,没有一艘英国航母被直接命中,德军机群这次攻击唯一的战绩,便是将航母编队后方的一艘轻巡洋舰炸得浓烟滚滚。
  “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啊!”佩特握紧拳头低喊着,在内心深处,他宁可不要自己这条小命,也愿意看到德国机群摧毁这支英国舰队——身为战争的参与者,有时便会不由自主的陷入到狂热境地。
  尽管自己的祈祷很快实现了,但佩特和他的搭档最终却不幸成为第一批收押在美国本土战俘营的德国飞行员,而在他们之前,已经有60多名德国潜艇官兵先一步成为美军俘虏。
第48章
大航母之战(4)
  假如英军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命中了“彼得·施特拉塞”号的要害部位,那么规模庞大的德国舰队将就此失去自己的空中保护伞,那些已经起飞执行拦截或者攻击任务的德军舰载机也会因为没有着陆点而在海上迫降,由此延伸向后的一系列损失更将是难以估计的!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德国舰队的高层指挥官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从“格拉夫·齐柏林”号上传来了意料之外的好消息:在官兵们的努力下,先前受损的飞行甲板在经过临时加固后已经能够起降飞机。
  仅仅过了五分钟,“彼得·施特拉塞”号也发出信号:我舰飞行甲板受损,但仍可起降飞机,完全修复需要大约两个小时!
  随着两条灯光信号的发出,德国舰队所面临的形势仿佛在瞬间彻底逆转了。仅以载机量衡量,两艘德国航母和三艘英国航母的差距其实并不大,而只要舰队航空兵能够牵制住对方的作战飞机,德国舰队的战斗舰艇便重新获得了创造历史的机会!
  何去何从,顿时成了摆在德国海军将领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紧急召开的作战会议上,以“俾斯麦”号舰长霍夫曼为首的一批军官认为舰队应该改变原有作战计划,以歼灭英国航空母舰编队为第一目标,全速向东北方突进,而以舰队航空兵指挥官里切罗将军为首的军官则提出第二种思路,即先全力以舰载机对英国航母编队实施空中突击,如果能够取得理想的战果,再以整个舰队高速突进,而如果航空兵作战不利的话,舰队仍应谨慎的向南后撤。
  军官们进行激烈讨论的过程中,张海诺和舒伯特都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途中,前去攻击英国航母编队的德国机群以无线电报告说第一次轰炸未取得战果,考虑到时机可能转瞬即逝,张海诺迅即下令派出第二批攻击机群。这时“格拉夫·齐柏林”号虽然暂时恢复了起降飞机的能力,可由于两艘航空母舰都有伤在身,起降飞机的速度都较正常状态更慢一些。大约十分钟之后,36架舰载机,其中9架为BF-109T型战斗机,16架为Ju-87C型俯冲轰炸机,还有11架是挂载航空鱼雷的Fi-167型轰炸机,全部飞机很快集结成为两个大机群,迅速朝着英国航母编队所在的方向扑去。
  尽管在大方向上还未取得一致,可目睹己方攻击机群浩浩荡荡的出发,德国军官们个个踌躇满志。不想,有时形势扭转太快,其他人不但心理上准备不足,物质上可能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先前起飞拦截英军来自机群的BF-109T战斗机损失了三分之一多,剩下的近二十架则依照指令分批在两艘航母上降落,结果才降落了一半,一名飞行员可能是因为自己的飞机中弹所以较为召集,飞机落到甲板上时速度还是过快,导致其在甲板上滑行时突然来了个“狗啃泥”。虽然这架战斗机的油箱和弹仓里均无“存货”,但它偏偏坠落在了“格拉夫·齐柏林”号刚刚修复的旧伤口上,这下子可真让舰上的官兵们体验了一把悲喜两重天——所有人不得不重新投入到艰苦的修复工作中去,而还没有降落的战斗机只能全部前往“彼得·施特拉塞”号,降落的时间只能依次向后推延。到了最后,一架油料耗尽的战斗机被迫在水上降落。虽然飞行员安然无恙,但舰队中可用于作战的飞机白白减少了一架!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舰队高层军官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各自的作战建议。缺少了舰队航空兵的强有力支持,主张全体突击的声音自然降了几格音调,不过还是有一些军官认为歼灭英国主力航母编队的机会千载难逢,如果能够顺利干掉三艘英国航母的话,还能掉过头来不慌不忙的吃掉先前那支护航船队,正可谓一石二鸟、一举两得。经过一番争论,谨慎的意见还是占据了上风,张海诺很快下达了新的舰队指令:各舰以22节的航速向东北方行驶!
  按照新的作战思路,如果这第二批攻击机群再无收获而“格拉夫·齐柏林”号一个小时内仍然无法起降飞机的话,舰队就放弃进攻向比斯开湾方向撤退。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军官们的手表指针指向下午两点,距离天黑还有大约四个小时。
  张海诺和他的军官们还来不及喘口气消化一下新的作战思路,舰队很快遇上了又一个大麻烦:第一批攻击机群如期返航,但雷达发现有大约四十架英国舰载机尾随而至。
  经过计算,舰队航空兵的参谋官们很快提交了一份预估数据:让己方轰炸机降落,舰队防空炮火的组织将面临极大的挑战,英国轰炸机很可能利用防御漏洞实施攻击;让己方轰炸机群远离战场的话,以前一次攻击时间计算,可能有一半甚至更多的飞机都将因为油料耗尽而坠毁。
  看着参谋官呈送上来的报告,张海诺顿时感觉头皮一阵发紧,从前单独指挥水面战斗舰艇的时候,情况从未如此复杂过,然而时间已经容不得他多作考虑,权衡轻重,咬牙下令道:“战斗机直接降落,轰炸机先行前往舰队南面空域待命!”
  命令一经下达,能够搭载八十余架舰载机、拥有两台大型升降机和近2000名舰员的重型航空母舰“彼得·施特拉塞”号上顿时倍加忙乱,地勤人员不得不用最快的速度将已经降落在飞行甲板上的飞机送下机库或是让它们重新起飞,好让即将到来的战斗机群顺利完成降落,而在航母下层的高射炮战位上,炮手们也都做着迎接一场恶斗的准备。
  负责搬运炮弹的人,甚至要在寒风中擦拭额头的汗水!
  “第二预备组,增加两个人到三号炮位,增加三个人到四号炮位!动作迅速点!”
  舷侧的通道里,一名戴着海军钢盔的上尉军官,正向他的预备队员大声下达指令,只见两个身材算不得魁梧但很年轻的水兵快速跑向靠近舰舷舯部位置的一座双联装105毫米高炮战位——由于最初设计中用于自卫的150毫米舰炮被取消,这种高射炮成了齐柏林级航空母舰上口径最大的火炮,而在先前应对英军空袭的战斗中,两枚在落在近处的炸弹击伤了舰舷露天炮位上的一些炮手,为了保证这些高炮运作的速度和效率,从后备队中抽调人员是非常必要的。
  奔向另一座高炮战位的三名水兵,一个魁梧如熊,一个瘦瘦高高,还有一个矮矮墩墩,虽然戴着相同式样的海军钢盔、穿着必备的充气救生衣,看上去却毫无协调之感。抵达炮位之后,他们各自站定位置,也就在这时候,刺耳的防空袭警报声凄厉的响起,在肉眼可及之处,若干黑色的小点正缓慢的变大!
  “注意啦!”上尉吹响了自己的哨子,然后大声喊道:“全体炮手,听我命令开火!没有命令,不许擅自开火!”
  附近几座稍显突兀于舰舷的炮位上,也都有军官在下达相同的命令。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之下,炮手们开始随着目标的逼近不断调整高炮的角度。只几分钟功夫,视线中的飞机不断逼近,外观从蚊子大小变成了儿童玩具一般,这时军官们纷纷离开战位传令筒所在地,在又一次吹响哨子之后,朝自己的下属们喊道:
  “注意!这批是我方飞机,不要开火!注意!”
  这时候,也有人注意到视线最远端出现了另一批黑点,而在附近空域执行警戒任务的本方战斗机正以灵活的双机编队迎上去。
  从炮位上往前看,不断靠近的那批飞机平缓的下降,等到距离已经足够辨认对方机身上的徽标时,它们已经下降到了仅比这艘航母甲板略高一些的位置,然后非常有秩序的、一架跟着一架的在飞行甲板上滑行、降落,橡胶轮胎与铺就防弹装甲的飞行甲板接触时会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这些在高射炮位上也能够听得一清二楚。
  第四架战斗机刚刚降落,军官们又从传令筒那里得到了新的指令,他们一一吹响哨子,然后朝着自己的炮手们喊:“炮口压低,注意前方!弹药装填!”
  炮手们迅速将沉重的炮弹塞进炮膛,而这时候,一场激烈的空战已经在舰队前方不到10海里的空域爆发,一小批精锐的BF-109T迎战数量远远超过自己的英军机群,在装备8挺点30航空机枪的“海喷火”面前,它们的性能虽然缺乏出彩之处,打得却依然十分顽强,而趁着双方战斗机鏖战的机会,英军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毫无顾忌的冲了过来,随后响起的炮声,更像是为它们进攻而奏响的军乐……
第49章
大航母之战(5)
  对于鱼雷轰炸机飞行员而言,能够快速机动的航空母舰或许和其他大型战舰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对于俯冲轰炸机的飞行员们来说,航空母舰宽大而醒目的飞行甲板加上航母本身的战略价值,它们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理想的攻击目标!
  “嘿,伙计,看那看那,我们炸中了那艘英国航母!哈哈!这下子英国佬有罪受了!瞧见我们的厉害了吧!呜呼!”
  在英国驱逐舰的下层舱室里,德国海军上士、鱼雷轰炸机飞行员托比亚斯·佩特欣喜若狂,透过那扇小小的舷窗,他看到远处一艘航母上烈焰冲天、浓烟四起,便抑制不住的喊叫起来。
  尽管腿上有伤,奥斯瓦德还是以最快的速度来到舷窗旁,尽管正好有一架容克斯轰炸机坠落在近处的海面上,年轻的海军中士还是无比兴奋的挥舞着拳头,“德意志万岁!”
  也许是战斗仍在激烈进行的关系,紧锁的舱门外并没有人拿着棍棒进来干涉,事实上,这里也没有几个人听得懂德语。船舱里依然能够清晰的听到舰炮快速开火的声音,有些来自于12磅的单管高平两用炮,有些则是多管的2磅砰砰炮,还有20毫米的厄利孔机炮,这些英制或者美制武器都是目前两国海军水面防空的中坚力量。
  两人登舰的时候,都注意到了这艘英国驱逐舰有着浓郁的美式风格——用宝贵的海外军事基地所换来的50艘老式驱逐舰,在交付英军使用前后都相应进行了一定的改装,使之更加适应大西洋护航作战。协议刚刚签署的时候,许多英国军事专家觉得美国人提供的驱逐舰既陈旧又效能低下,而那些位于西印度群岛和百慕大的基地则拥有无可比拟的战略价值。然而在实战当中,这些驱逐舰却发挥出了相当惊人的作用,仅1941年这一年,50艘陆续交付英国海军使用的城级驱逐舰就承担了大量的护航任务,并且先后击沉击伤19艘德国潜艇,护送了至少600万吨商船安全抵达英国,以至于他们的德国对手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这些驱逐舰,英国很可能熬不过1941年就被迫退出战争了!
  熬过了最为困苦的冬天,英国人还在为遥远的胜利而奋战。透过小小的舷窗,两名德国飞行员目睹着激烈而精彩的海空大战。在无形的精神鼓舞下,驾驶轰炸机的德国海军飞行员们以惊人的勇气发起了一次又一次进攻,在刺耳的尖啸声中,海军斯图卡冒着极为密集的炮火俯冲而下,片刻之后,又一枚炸弹击中了先前受损的那艘英国航空母舰,很快就有水兵从舰舷位置跃入海中——也许是弃舰的前兆,也许这一小部分人只是迫于飞行甲板上的糟糕形势而跳海逃生,但不管怎么样,冲天的浓烟大大鼓舞了后面的轰炸机飞行员。只过了一分钟,三架看似笨拙的Fi-167竟穿过层层火力封锁,低空迫近到距离英国航母编队不足1500米的位置并施射鱼雷。虽然其中一架载投掷鱼雷后被凶猛的炮火撕成了碎片,可它们投下的鱼雷威力十足,若不是在最为紧要的关头,一艘负责护航的轻巡洋舰挺身而出挡在了己方航母舷侧,英国航母编队很可能遭到噩梦般的损失。即便如此,这惊天动地的巨响,犹如一记重拳狠狠砸在了英军官兵们的心脏上,很多人都难以抑制的想起了先前几次和德国舰队交手的惨淡经历……
  ※※※
  “噢不,我的上帝啊!”
  德国舰队旗舰“俾斯麦”号的装甲指挥室里,里切罗将军被外面的情景惊得瞪大了眼睛、合不拢嘴,十秒钟之前,一枚重磅航空炸弹准确的落在了“彼得·施特拉塞”号的飞行甲板上,这也是齐柏林级二号舰在短短一个小时内遭受的第二次沉重打击。炸弹爆炸时掀起的烈焰远远超过了航母岛式舰桥的顶端,黑色的浓烟转眼间便吞噬了甲板上那些刚刚停稳还不到5分钟的舰载机,许多地勤人员甚至如树叶一般被爆炸产生的攻击波吹入海中,舰上原本密集的防空火力顿时减弱了大半。
  有人在为糟糕的运气哀叹,有人则在想着如何避免更大的损失,舒伯特大声对张海诺说:
  “元帅,快下令让附近舰艇将防空火力集中到施特拉塞号南面吧,多数英国轰炸机都是从那个位置进行俯冲轰炸的!”
  在此起彼伏的炮声和爆炸声影响下,张海诺深有同感的喊着说:“对,不能让更多的炸弹再击中它了!传我命令,各舰集中舷侧炮火,在施特拉塞号后方组织高空和中空防御!”
  自从英军机群袭来,整个德国舰队都在用高射炮火编制密集的防空网,但在这个以螺旋桨飞机和舰载枪炮为防空手段的年代,对方的轰炸机很容易找到火力薄弱处进行突破。几分钟之后,德国舰队的高级将领们眼睁睁看着一小队鱼雷轰炸机从“俾斯麦”号侧前方低空飞过,在距离“彼得·施特拉塞”号一千多米的海面上投下了鱼雷——这一幕,竟和两百海里之外的战斗进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