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250

  夫人含笑而答:“约瑟夫先生,您真是太会说话了!平日里还多亏了您的照顾,都不知道如何感谢了!”
  “夫人太客气了,大家本来就是邻居,又忍受着同一场战争的煎熬,相互帮助也是应该的。好在这场战争看样子就要结束了,对吧,将军!今天来的都是老熟人,所以……将军,夫人,还请千万不要拘束噢!”
  相比于满面笑容的伴侣,法国海军上将的表情十分平淡,语气亦然:“约瑟夫先生真是太客气了,我看您宾客很多,就不占用您的时间了,待会儿再聊吧!”
  黑礼服的中年人不仅样貌英俊,笑得也很有风度:“好的,您这边请!”
  海军上将挽着他那穿了一阵白色礼服的夫人走进大厅,他很快发现今天受邀来到这里的确实都是“老熟人”,包括土伦市长在内的当地官员、地方名流几乎无人缺席,就连舰队里的中高级军官也都悉数可见。在他脑袋里多想一些为什么之前,一个肩膀宽厚、穿着几乎同样款式军礼服的家伙就已经端着酒杯来到他面前。
  “半个月不见,老伙计,气色不错啊!”
  海军上将停住脚步,来者殷勤的弯腰一躬,笑盈盈的吻了夫人的手。
  夫人笑着说:“是马修斯将军啊!咦?怎么不见艾丽呢?”
  “她这今天患了风寒,还在家中休养!”肩膀宽厚的海军将领不假思索的回答到。
  “噢!如果方便的话,我们明天去探望一下她吧!”夫人说。
  “我想艾丽会很高兴的!”对方提前感谢说。
  一旁的海军上将显然对这种妇人的唠叨不屑一顾,这时正好有侍者前来,他从盘子里端起一杯香槟给了夫人,趁着夫人举杯的机会,他终于插话道:“噢,安德烈,近况如何?”
  “你是指我个人呢,还是说我的军区舰队?”宽肩膀的海军将领主动给海军上将端了另一杯香槟——从某种程度上说,香槟也是法国文化的一种象征,而且只有从法国香槟地区生产出来的,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香槟酒。
  海军上将斜着眼看他,“这是我特有的问候方式,难道你还不熟悉?”
  对方爽朗一笑,“哈哈!好,当然好!如果战争早一点全面结束的话,我和军区舰队都会更好的!”
  海军上将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你那边有什么新消息?”
  宽肩膀的海军将领收起笑容,一本正经的小声说:“那些无关痛痒的消息就不说了,国防部提醒我们小心德国人,他们最近可能有所行动!”
  “你也觉得德国人会向我们动手?”海军上将问。
  对方依然小声说道:“不是觉得,事情就是这样,有备无患嘛!你不觉的?”
  海军上将抿了一口香槟,“我只希望这场该死的战争早早结束,最好是明天一早醒来听到德国和英美缔结停战条约的消息。至于亚洲方面,我们管不了那么远,由他们争去吧!”
  两人攀谈了一会儿,大厅里的人越来越多,大概是看宾客都到齐了,先前在大门附近的那位穿黑礼服的中年人走上乐队台,这时二十人的乐队停止演奏,耳边最初是人们交谈的嗡鸣声,很快的,整个大厅都安静了下来。
  “诸位,今天我有这个荣幸邀请到各位贵宾,真是十分的高兴!在这里,特别感谢本市的市政长官让·巴蒂尔先生,以及公海舰队司令德·拉波尔德上将,还有土伦海事长官安德烈·修斯中将等贵宾,能够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
  随着主人出于礼仪而提及这里身份最尊贵者,灯光和目光都进行了三次聚焦。相比之下,两位手握重兵的海军将领受到的关注显然要超过一个大腹便便的政客。
  “同样感谢来自公海舰队和军区第三舰队的其他军官,是你们捍卫了法兰西的尊严,你们是法兰西的骄傲,欢迎你们的到来!”这句话说得如此应景,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这压根只是一个说着纯正法语的所谓希腊商人。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人们羡慕着他的金钱与货物,尤其是那些可口的、不止是满足最基本生理需求的食品——在物资匮乏的战争时期,这些甚至比单纯的财富更加诱人!也正因为乐善好施,这个中年人才得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融入当地人中间,不仅在民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与当地军政官员们的关系也颇为融洽。
  “今天邀请大家来,其实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和平!是的,和平!诸位,战争已经进行到了第四个年头,欧洲的大部分土地都被战火燎过一遍,消耗的物资不计其数,死去的人成千上万,战争也应该到头了!在这里,我要向大家透露一个非官方的消息:德国政府已经通过西班牙渠道和英国展开非正式的接触,以商讨签署和平协议的问题。按照目前的形势,德国军队无力跨过海峡,英国军队亦很难在大陆站稳脚跟,与其这样无止境的拼杀,不如找寻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和平条件!虽然和平之路还很遥远,但既然德国能够和苏联达成和平协议,为什么不能和他们海峡对岸的表情重修于好呢?”
  中年人一番话毕,下面的各色各样的人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德国和英国的和平看似跟法国人没有直接关系,但目前维希政府的立场决定了他们无法做到置身之外,不论德国进攻英国还是英国反击德国,法国的领土必然成为战场的一部分!
  “诸位!”
  有着一头纯金色头发的中年人等所有人都重新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这里,才继续说道:“战争一旦结束,各国关系正常化就只是时间问题!时间会抚平战争的创伤,会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但我们等不了那么久!所以就在今天,我们举行这样一场晚会,提前庆祝属于我们的和平!大家尽情的享受美酒,尽情的跳舞吧!音乐!”
  欢快的乐曲适时的响起,在好消息的刺激下,男男女女们显得兴致格外高昂,欢声笑语环绕耳边,十几对夫妻或是情侣则迫不及待的在大厅中央翩翩起舞。
  与此同时,在港口靠北一侧的军事泊位上,一艘艘法国军舰正安静的晒着月光浴。在这种安详宁和的氛围下,就连甲板上的舰炮也收敛了腾腾杀气。在靠近舷梯的地方,背着刺刀的法国水兵尽职的来回走动,但巡视四周的目光却显得有些慵懒。
  远远的,码头上走来大约二十人,他们排着非常整齐的队列,犹如一队行走在阅兵场上的标兵。水兵认得这群人,按照德、意、法三国之间签署的新协定,法国舰队必须在联合观察团的监督下进行重新武装——武器和设备的标准均不得超过三国事先商定的水平。于是,由三方选派军事人员组成的联合观察团经常不定时的登舰检查,他们人数并不多,但法国舰队的官兵们从一开始就不喜欢他们,尤其是那些在战争中并没有令人信服表现的意大利人。若不是受到了来自德国的胁迫,法国人甚至拒绝向意大利投降!
  “上尉!普兰特上尉!”水兵大声喊着值班军官的名字,不一会儿,一个身材高挑的军官出现在舰桥上。
  “是联合观察团!”水兵指着码头说。
  “联合观察团?他们现在来干嘛?那可能是海军宪兵队吧!”上尉军官一边说一边沿着梯子往下走,皮鞋踩在钢制的楼梯上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
  “不,长官,那一定是联合观察团!一部分人操着德式正步,一部分人迈着意大利人特有的步子,最后面的是法国士兵!”水兵站在靠近舷梯的栏杆旁边看边说。
  “这你都能看出来!”军官很快走到了甲板上,而这时候那支队伍也已经走到了舷梯下面。
  “我们是联合观察团第5分队,奉上级命令前来巡查,这里是巡查通知!”为首的军官说着一口带有北方口音的法语,手里扬着一张白纸。
  “好吧,上来吧!”上尉军衔的值班军官回应说。
  “要不要通知值班警戒小队来?”水兵在一旁谨慎的提醒说,根据舰上的值班规则,除了值班军官和哨兵之外,通常还会安排一些战斗人员担任整体警戒。
  上尉想了想,作出了他后悔一生的决定:“不用了,他们应该只是来看一看的吧!有我们的人在里面,别担心!”
第3章
神圣洗礼
  九点刚过,就开始有习惯早睡的宾客准备离开,但他们无一例外的被告知稍后还有一位重要的宾客到来并且要和大家打招呼。这时候,大部分宾客并没有注意到门外的私人保镖数量增加了许多,事实上,整个庄园都置于大量武装分子的“保护”之下。
  九点二十,音乐声停,一手操办了这个大型宴会的中年人走上前台,宾客们则饶有兴致的揣测着这位有份量的贵宾究竟是何方神圣。
  “诸位,在和平的主题下,我们享受着一个美妙的夜晚!看,窗外的月光是那样的迷人,混合着美酒芳香的空气是那样的醉人,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上帝赐予我们一切!此时此刻,我们宁愿彻底忘记战争,不过……有人曾经说过,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个人对此深表赞同!战争如此残酷,几千年来帝王和将军们却乐此不彼发动一场又一场战争,为什么?征服,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征服欲,就像狮子一样守护着自己的领土,同时总是窥探着更为肥沃的土地!”
  人还是那个人,衣装未曾改变,可语调和表情都让人感到极其陌生,这哪里是乐善好施的富商,简直就是一个号令千军的将领!
  “好吧,现在就让我来揭开谜底,有请我们今天真正的贵宾……德国海军副司令雷蒙·冯·舒伯特上将!”
  在众人无法掩饰的惊诧中,一个身材不高、看起来颇为敦实的家伙出场了,此人穿着德国海军白色夏季军服,腰上挂着一柄长长的军刀,左手紧握着刀柄,长相看似憨厚,目光却如鹰眼一般敏锐,仿佛是要将在场每一个人的内心活动都看透似地。
  斯人走到中年人旁边,位置比他靠前一步,高傲的扫视众人,然后开始用德语说了几句。中年人紧接着将这些话翻译成法语:
  “各位先生、女士,很荣幸来到法国,来到美丽而迷人的土伦。我谨代表德国政府和德国海军向大家致意,尤其感谢法国造船技师与造船工人,是他们建造了一支伟大的舰队;感谢法国海军的军官和水兵,是他们保护了这支舰队不受英国人的控制。现在,我代表德国政府宣布,这支舰队将由德国海军全权代为接管,我们谨以德意志的名义起誓,法国仍将保有这支舰队的所有权,今后在战斗中出现的一切损失,德国政府都将以货币或物资的形式进行补偿!”
  众人哗然,但暂时还没有人做出过激的举动——虽然手边有高脚杯、餐盘和刀叉之类的武器,可是那些分布在大厅四周、西装革履的“私人保镖”都以不善的眼神注视着这群人,他们那插在衣服口袋里的手,应该是握着枪柄的。
  接下来,不知是什么时候溜到土伦来的德国海军上将又用德语说了一些话,但在中年人将其翻译之前,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不明所以。
  “今天不仅是在土伦和摩瑞隆海滩,在马赛,在卡萨布兰卡,在达喀尔,甚至在阿尔及尔,法国海军精锐的舰艇都将接受一次神圣的洗礼。就一件人造物的本质用途而言,它们将重新发挥自己的价值并为此获得正名!我以德意志的名义保证,在战争彻底结束的时候,它们将归还法国……”
  话没说完,站在人群中的法国海军上将就愤怒的吼道:“狗屁!骗子!无耻!你们这些该死的德国佬!休想夺走我们的舰队!妄想!”
  另一名法国海军将领也高喊:“我们就算炸沉所有舰船,也不会让你们夺走一艘巡逻艇!”
  中年人面不改色,站在他身旁的德国海军上将未必听得懂德语,但从那些法国同行的表情和姿态中,他也能够把对方的意思猜个八九不离十。
  在两名法国海军将领的带动下,其他法国人也群情激奋起来,但不等他们将愤怒转变为实际行动,两队端着德制冲锋枪、穿着德国海军战斗步兵军服的家伙就气势汹汹的从入口进入,哗啦哗啦的皮靴声让在场的法国人很快安静下来,而大腹便便的土伦市长和法国海军的军官们脸上都如猪肝一般难看。
  德国海军上将转身对中年人说了几句,由他用法语转述道:
  “各位稍安勿躁,一切都将在午夜之前结束!只要你们安安静静的呆在这里,我保证,到时候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安全的回到家!”
  法国军官们愤怒却也无奈,谁会在参加宴会的时候随身携带枪械呢?至于将官们带来的司机和警卫,这时候想必也已经被数量和装备都占据极大优势的德国人给控制住了。现在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那些留守舰艇的官兵们能够保住舰艇——或是在无可选择的时候作出最后的抉择:自沉!
  德国海军上将似乎并不急着离开,反而让人给自己搬来了一张宽大舒服的椅子,并且让乐队重新开始奏乐。枪口下,乐队不得不演奏一些传统的德国乐曲——肯定没有来自德国的乐手演奏得那么地道,却让德国人听得津津有味。相反,法国人不得不忍受着巨大的耻辱!
  十点将近,码头方向终于传来了稀疏的枪声,人们不约而同的开始往窗外瞟。不过,在场的德国人,包括那位有着迷人气质的“希腊商人”,看起来大都是神情镇定、胸有成竹的。
  从这时开始,每过大约十到十五分钟,就会有一名穿着德军制服的军官快步进来向那位德国海军上将汇报情况。有时候,来的是德国海军或是海军战斗部队的军官,有时候则是穿着传统德国灰的陆军军官——三者之间在军服样式和徽标上有所不同,但在经过了马耳他之战和北方之役后,没有人还会怀疑德国海军在陆上的战斗能力。不过,就算德军士兵的单兵战斗力十分彪悍,想要凭借常规武器从路上夺取多艘舰艇也是一件难度系数极高的事情,这或许也是现在唯一可以让被困于此的法国海军将领们感到慰藉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面的枪声依然稀稀落落、时有时无,看着那位高傲的德国海军上将愈发轻松的表情,以及嘴角有意无意露出的带有嘲讽意味的笑容,他们完全没有了底气……
  与此同时,在位于西非的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通过各种途径潜入港口的德军试图以阴损的招数控制法国舰艇之时,却遭遇到了具有高度警惕性的法国海军官兵的顽强抵抗。在这座位于西非突出部的法属塞内加尔港口,最耀眼的“明星”莫过于满载排水量达到4.75万吨的战列舰“黎塞留”号了。它建造于三十年代中后期,是战争爆发时法国海军最强大的主力舰,装备着8门45倍径的380毫米重炮,并且拥有极为厚重的装甲,其综合作战能力在1940年的7月和9月与英国海军的战斗中可见一斑:当时英国皇家海军先后集结重兵试图歼灭这艘可能被轴心国利用的战列舰,而在与英国舰载机以及战列舰的对话中,处于锚泊状态的“黎塞留”号凭借强悍的火力和坚实的防御不落下风,最终在海岸炮台的协助下顽强的生存下来。不过在整个1941年和1942年前半年,驻守西非的法军连同“黎塞留”号都处于一种微妙的中立状态,既不接受轴心国的要求前往土伦,也不向英美示好。
  在达喀尔的法国舰队名义上接受维希政府的指挥,但军官们坚决抵制德、意、法三国协定中关于处置法国海军舰艇的条款,尤其抵制所谓联合观察团的进驻,也正是军官们的这种态度,避免了他们陷于和土伦舰队一样的下场。当伪装成海军宪兵的德国人靠近舰艇时,值班的法国水兵们保持了很高的警惕性,在识破并阻止了对方的阴谋之后,水兵们果断地炸断了舷梯,从而将码头上的德军突击队阻隔在数米高的舰舷之下。双方随即爆发了激烈的枪战,由于舰上的副炮和机关炮并不处于待战状态,弹药一时间无法从弹药舱取出,法军水兵只能利用手中为数不多的步枪和装备机枪和手榴弹的德军突击队对抗,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勇敢的挫败了德军使用梯子和缆绳强行登舰的企图。
  不久之后,从底舱增援而来的水兵们利用舰舷的大口径机枪和机关炮将德军突击队打退,而当他们发现停泊在码头旁的另外几艘驱逐舰已经被德军占领时,便在舰长瓦卢夫少将的指挥下紧急升火起锚。就战斗的过程而言,法军官兵们已经竭尽全力,可他们最后还是没能带领这艘战列舰彻底摆脱困境——在即将离开港口的时候,他们遭到了趁夜靠近的德国潜艇袭击,一枚鱼雷首先击中战舰舷侧舯部,当这艘法国战列舰蹒跚着继续向港外航行的时候,德国潜艇又发射了第二枚鱼雷。这一次,“黎塞留”号上的法军官兵们只能让这艘舱壁破损严重的战舰靠岸搁浅——不过由于受损严重,这艘战列舰直到战争结束都未能修复,也就成了法国海军中为数不多没被德军利用并投入作战的大型舰艇之一。
第4章
时过境迁
  盛夏之夜,在怒涛汹涌的法罗群岛北部水域,一支庞大的舰队以双列纵队自东向西快速行驶。
  “报告总司令,基尔方面发来双重加密电报,我们的‘阿提拉’行动总体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行动部队控制了包括两艘敦刻尔克级快速战列舰在内的61艘法国舰艇,完成总目标数的百分之八十五!九个重要目标中,仅有位于达喀尔的战列舰黎塞留号漏网,但这艘战列舰在强行出港时被我们的潜艇击伤并搁浅!”
  通讯官的报告,让张海诺原本有些飘散的思绪一下子都收拢归来。百分之八十五,就一场旨在俘获多艘舰艇的大规模行动而言,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比率了——尽管这次行动进行了长达将近两年的布置,可它牵涉的部门和人员实在太多了,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或是泄密,都可能给整个行动带来极其致命的损失。此外,法军的抵抗程度也是张海诺和军官们把不准的一个关键点,经过两年的消磨,这些人是斗志尽失还是隐忍不发,历史的走向并不足以作出判断!
  “知道了,不必回电!”
  张海诺朝通讯官点点头,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太好了,元帅,俘获了这批舰艇,我们的海军实力直接增强了一倍不止!哈哈!不要说英国人,就说美国海军现在也要敬畏我们了!”
  爽朗的笑声,来自于新晋的德国海军上将齐里格。此人一只手臂在击沉英国“纳尔逊”号战列舰的战斗中重伤致残,因而也被同僚们敬称为“独臂将军”。他历任“沙恩霍斯特”号舰长、德国主力舰队副司令、临时战列舰编队司令和北海舰队司令等重要职务。在新政府成立之后,海军高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动,张海诺由海军副司令、主力舰队指挥官升任海军总司令,齐里格则受命接替其主力舰队司令的职务,统筹指挥“俾斯麦”号、“提尔皮茨”号等德国主力舰。
  第二次以海军总司令的身份随同舰队远航,张海诺终于力排众议站在了舰队旗舰的舰桥上。如今这支强大的舰队拥有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2艘以及驱逐舰8艘,此外还有两艘由大型邮轮改装而来的航空母舰。它们沿用了作为邮船使用时的名字,即“欧罗巴”号和“波茨坦”号。两舰不仅体型庞大,航速也是相当惊人的。也正因如此,在完成了航母化改装后,两舰完全能够跟上主力舰队远航作战,而它们和齐柏林级最大的区别,就是舰舷几乎没有像样的装甲防御。
  “从数量和吨位上来说确实如此,得益于达尔朗和他的官兵们,这些法国舰艇大部分都保养得很不错,这点是让人感到非常乐观的!”张海诺背着手,慢悠悠的说道:
  “不过,30年代建造的舰艇已经不太适合现代化海战的要求了,接下来,我们还要对它们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现代化改装,高效的雷达、强劲的防空武器还有全面的内部检修!也许……半年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利用它们作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