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250

  “这一次,英国和苏联两家联手,不论海军、陆军还是空军都大大超过我们在北方的力量。战争就是战争,我们不能总期盼奇迹的出现!”
  现年46岁的海军总参谋长赫尔姆斯·海耶,因为头脑灵活、能言善辩而被看作是海军参谋部中的“活跃份子”,他跟随雷德尔多年,参与了德国海军历次行动的谋划。在许多人质疑“莱茵演习”计划是一场巨大的冒险时,他对“海军存在”思维的批判可是相当尖锐的——谁都知道,在上一场战争中,强大的德国公海舰队在日德兰海战后便沦为一支“存在舰队”,最终没能为战局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于是,海耶也被看作是海军中最具有革新思想的年轻将领之一,以至于当他这次站在主张避战者的阵营中时,许多人都颇感意外。
  “不,这不是奇迹,我们完全有能力击败英俄联军——如果伦敦和莫斯科真的诚心合作,英国舰队也不至于到这个时候才开始行动!我们应该相信冯·分肯施泰因元帅的能力,相信我们的军官和士兵!”
  说话的是德国海军的另一位副司令罗尔夫·卡尔斯,这位海军上将不仅是一位资深的海军指挥官,也是德国海军航空部队的主要缔造者。在上一场战争中,卡尔斯曾在皇家飞艇部队服役,参加过对英国本土的轰炸并幸运的活了下来——齐柏林飞艇在战争早期虽然在英国军民中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却也在英国人找到对策后损失惨重,大部分王牌飞艇的乘员悉数阵亡,以至于到了战争的后期,德国的飞艇只能在近海执行有限的侦察任务。
  颤动的机舱内,没有人注意到海军参谋长在听到那个名字时表情有着非常细微的变化,直到德国重整军备的时候,他还被看作是整个海军中最有前途的年轻军官,现在,他依然是那个“最有前途的”,苦苦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特拉法尔加!
  “诸位,我个人认为,元首是绝不会放弃那7000名山地步兵和海军战斗步兵的,要知道,如果他们集体投降,那将是帝国自战争爆发以来最惨重的失利,整个民族的信心都会受到动摇!”新晋升德国海军中将的原主力舰队参谋长雷蒙·冯·舒伯特,与冯·分肯施泰因元帅的紧密私交在德国海军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这一次,他谨慎的站在了主张交战一派中,而他一直强调的,也多是战略层面的考虑。
  海耶冷冷的反驳道:“元首在战略上的考虑比任何人都要长远,所以,究竟是北方舰队的三艘主力战舰重要,还是几千名士兵重要,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争论下去!现在的问题是,就算我们的北方舰队留下来和英国舰队交手,那些步兵就能获得拯救吗?别忘了,苏联人随时可以通过铁路向摩尔曼斯克大量增兵,难道我们的士兵能够以一当百?”
  “参谋长阁下,请不要质疑日耳曼战士的能力和意志!”坐在海耶一边的京特·古泽上将,口气之柔和简直就像是在尽心教育自己的继任者——这位前任的海军总参谋长,如今以海军上将的军衔负责本土海域的防卫事物,63岁的高龄原本已经可以功成身退了,但他似乎还希望为这个新兴的强国奉献最后的力量。
  “不过……”满头白发的古泽将军向比自己年轻近二十岁的舒伯特微微一笑,“高级层面的战略问题,确实是只有元首才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还是说说更加贴合实际的问题吧!‘提尔皮茨’号有伤,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它能否像俾斯麦号一样抵挡几十发大口径炮弹的攻击,我们谁也没有把握!可以说,两艘俾斯麦级是目前德国海军最引以为豪的武器,也是我们和英国海军对抗的最大资本!假若不幸失去了一艘,那么伦敦继续和我们叫板的底气就会成倍的增加,相反,只要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仍然在海上活动,英国人就不敢放心的睡觉!”
  “可是……”舒伯特咬了咬牙,以一种尽可能不冒犯对方的语调说:“按照北方女王计划的备用方案,潜艇将承担主攻任务,提尔皮茨号作为诱饵,应该不需要担负先前俾斯麦号那样的压力!”
  古泽依然面带微笑,“我并没有任何对邓尼茨将军不敬的意思,但是仅凭二十艘潜艇就能重创英国的主力舰队?如果那样的话,我们不是早就赢得和英国的海上战斗了吗?”
  在德国海军高层尤其是邓尼茨和赫森的努力下,德国到1941年时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潜艇群,加上凶狠的“狼群战术”,德军潜艇部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取得了傲人的战绩,同时也让英伦三岛几度濒临窒息。不过,就在这些德国海军高层将领“高高在上”的争论战局之时,由于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援,盟军正不断扭转大西洋上的被动局面,而严密的护航体制,也使得邓尼茨的狼群战术威力大打折扣,接下来,只要英美的航空部队装备实用化的机载雷达,德国潜艇部队的日子就会更加难过了——能够让天平重新向猎杀者倾斜的,便只有德国海军韬光养晦的主力舰队了!
  将领们之间的激烈争论,一度让机舱里的气氛有些紧张,好在大家都是在军界厮混多年的老面孔,还不至于在这样的情况下撕破脸皮。从上飞机起,雷德尔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海军总司令的城府并没有那些顶级商人或是政客般深邃,但他也不会身边人的言语、举动——深沉,或许是对他性格最贴切的描述。
  几经辗转,这群海军将领们终于抵达了处于隐秘位置的“狼穴”,德国元首在这里的日子其实并不会太长,随着前线战事的僵持,他早就产生了将指挥部进一步前移的念头,新的“堡垒”已经完成选址,各项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阶段。
  “元首刚刚在会议室里发了一通火!”
  在进入元首的办公室之前,最高统帅部的军官善意的提醒海军总司令。
  雷德尔微微点了点头,这样的情形,他也碰过几次,独裁者是个非常性格化的人——当他欣赏你的时候,可以包容你的各种错误,除非是原则性的;当他对你产生偏见的时候,那么你无论怎样努力也难以改变他的态度,除非是一场他万分期待的胜利。
  进入办公时候,雷德尔直陈形势,并将海军内部的两种计划简略叙述一遍,之后,站在那里静静的等着元首发话。
  希特勒阴着一张脸,既没有去看北方的作战地图,也没有翻看雷德尔带来的作战计划案本,他像是魂游天外一般纹丝不动的坐着,时间之长令海军司令都莫名的害怕起来。
  “难道……海军的事务现在也要我亲自处理吗?”
  希特勒开口了,话语之阴沉、内容之犀利,令见惯了大场面的雷德尔也不由得为之一颤。
  “我的元首,如此重大的决策,于情于理都需要经过最高统帅部的批准!再者,我个人认为……”
  希特勒摆摆手,不耐烦的打断了雷德尔的解释。
  “埃里希,在三位总司令中间,我最信任的就是你,这点你是清楚的!你看,我从不干涉海军的内部事务,包括你们的人事!我允许你们在任何场合都只行军礼,我从没有提出过要在海军扩大国社党的影响,我全力支持你们的发展计划,我只需要你们忠于德意志,而你们也确实做到了!”
  雷德尔笔直的站着,却猜不透眼前这位小个子元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希特勒抬起头,眼皮似乎十分沉重,阴郁的表情背后,是一种心力交瘁的疲态。这,和人们印象中精力充沛、情绪高昂的讲演者有着天壤之别,甚至于他的固执、他的火爆脾气,在这一刻都完全不见踪影。
  “我既然将信任交托给你们,埃里希,你们也应该一力承担起你们的职责!在这场战争中,你们不但要保卫国家,更应该为民族的胜利不畏流血牺牲!”
  一字一句,如同刀刻。
  雷德尔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回应元首,直到疲倦的小个子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来,这才失魂落魄的离开了这间宽敞却看不到一点儿阳光的办公室。
  看到自己的司令回来,在休息室里等候的海军将领们都站了起来,眼神中无不写满忐忑与期待。
  雷德尔摇了摇头,备有战与退的两手方案,这种姿态让将军们都颇感意外,他们自动让开一条通路,好让自己的上司就近坐下。
  “不畏流血牺牲……”
  雷德尔兀自重复着这句话,待他重新抬起头看着下属们的时候,似乎已经作出了他的抉择。
第44章
战争气息
  一纸电文,扫去了张海诺最后的犹豫,也让整个舰队每一位军官将思想意思统一到了相同的方向。
  战!
  海军部的命令十分明确。
  一者,经过半年修缮的“俾斯麦”号,立即从圣纳泽尔港起航,重型航母“格拉夫·齐柏林”号和若干轻型舰艇相伴而行,原本就在大西洋海域执行破交任务的沙恩霍斯特姊妹舰也将前来和这支舰队会合;
  其二,在北海活动或是正由本土前往大西洋的潜艇,只要携带有充足的燃料补给和鱼雷,在接到指令后立即改变原有作战计划向摩尔曼斯克集中;
  其三,以“提尔皮茨”号为核心的北方舰队,务必保证登陆部队的海上补给线,并竭尽全力击退任何可能的来犯之敌!
  远水难解近火,张海诺多年以前就明白这个道理,可他现在却有些不切实际的寄希望于一战而解除帝国潜藏的巨大危机——曾经,看着帝国的装甲洪流横扫西欧,看着圣乔治十字旗下的艨艟巨舰灰飞烟灭,他对战局的发展充满信心;可是,元首固执的昏招令他无可奈何,海军内部的权力之争让他倍感疲倦,战争前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黯淡起来……
  也许在当初选择支持阿道夫·希特勒上台的时候,就该考虑到如今的局面,每每想到这里,张海诺就会有种莫名的失落感:难道这就是自己理想中的二战吗?
  答案放在内心的最深处。
  人终究是人,无法像神一样预测并主宰一切。风雪已经减弱了,也许当短暂的白昼再度来临之时,阳光将重新恩赐这片寒冷的土地,那么西岸的俄国人会非常轻易的发现,那艘庞大的战舰已经离开了它原来的位置。彼时,英国人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进而将这一情况传达给航行中的舰队吗?张海诺自己也说不清楚,战争机器的效率有时低弱的让人发疯,尤其是两台型号截然不同的机器试图共同对敌的时候。
  现在,他只好做最坏的打算!
  在集结起尽可能多的水面战斗舰艇——包括最近两天护送运输船只抵达莫托夫斯基湾的德国驱逐舰和鱼雷艇之后,张海诺坐镇旗舰“提尔皮茨”号,指挥手下这支规模并不足够庞大的舰队在巴伦支海域游弋待机,并严令已经编入此次战役的潜艇坚守战位,只有在遭到攻击的情况下才可以自行移动位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等到东风来临的时候,胜利也会如期降临吗?
  如同每一次大战之前,张海诺又一次陷入了痛苦的纠葛之中,他多么希望这会是最后一次,然而那并不是他能够说了算的……
  ※※※
  “情况怎么样?”
  在靠近海岸的松树林中,穿着白色风衣的德军士兵并不用担心自己的行踪暴露,周围厚厚的积雪正是最好的掩护。只不过远处海面上游弋的那艘英国战舰,近岸的浅滩处三艘运输船的残骸,以及海面上时不时浮现的尸体,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地狱级的回忆,完全不堪回首!
  “附近就只剩那一艘英国军舰了,不知道它为什么还不走,反正不是什么好事!”端着望远镜的士兵明显的心怀怨念,一夜之间,他们不仅失去了许多同伴,每个人还都得忍受海水带来的冰寒。为了御寒,官兵们不得不冒险在山背点起篝火,好在英国人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缘故,这终归挽救了许多德国士兵的生命,尽管仍有不少人将因为冻伤而失去肢体的一部分。
  “该死的英国佬,有种就上岸来啊!叫你们有来无回!”
  穿戴整齐且衣裤已经烤干的这名大个子士兵一脸的凶狠,他军帽上的白色雪绒花正是德国山地部队特有的标志,在这种地形复杂的地区作战,英国海军的陆战队在力量相当的情况下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纳尔维克之战已经给了英国人一个很好的教训。
  自从天亮以来,天上就没有继续飘雪花了,但北风仍然呼呼的刮着,地上冷得要命,更糟糕的是,为北方作战而准备的帐篷、被褥和备用衣物都留在了船上,看昨晚三艘运输船被击中后的冲天大火,就知道它们被保留下来的机会无限接近于零。
  “看那,快看!它在开炮!”
  负责用望远镜观察情况的士兵紧张极了,也就在他说话的当口,舰炮开火的声音从海面上传来——两个人很快发现,那些炮弹并不是朝他们而来的,受惊的兔子们刚刚松了一口气,却又发现情况不对劲。
  “上帝啊,我们的船,那一定是我们的船!”
  大个子士兵往南指着,在远处的海面上,才刚刚有几缕轻烟飘出。
  持续十多天的风雪,困住了许多从德国本土运送兵员物资前往北方的船只,为了避免无端的损失,这些运输船只好就近前往本方控制下的挪威港口避风,船上运载的士兵们在这段时间里想必也享受到了不错的假期,现在随着风雪的减弱,加上北方战事连连告急,各运输船队重新开拔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我们能做些什么?”拿着望远镜的士兵问。
  大个子咬咬牙,“你继续留在这里监视,我这就去向少校报告!”
  可是,区区一个少校营长,在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和所有重武器的情况下,又能对一艘武装齐备的英国巡洋舰怎么样呢?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在人们往往陷入绝望的时候,希望又会突然降临。大个子士兵离开了约有十分钟,那艘英国巡洋舰毫无征兆的停止了炮击,并且掉头就往远海方向驶去。不一会儿,天上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轰鸣声,留守岸边的德国山地兵用他的望远镜一看,脸上顿时写上了一个“爽”字——这雪停得也真是时候,几个小时刚好够驻扎在纳尔维克的德军士兵们清理出一条供普通飞机起降的跑道。尽管俄国战事的紧张使得德军统帅部不断从各处抽调兵力,但在经常有海军舰艇靠港的纳尔维克,德国空军仍保留有一支具备相当战斗力的航空大队,BF-109和Ju-87虽说已经不是战场上最先进、最厉害的武器,却依然是德军最倚仗的战机!
  从纳尔维克方向飞来的,正是一队BF-109E型战斗机和一队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德军官兵们眼中,这些无疑是比上帝还要伟大的元首派来的天使。
  那艘掉头撤退的英国巡洋舰,很显然是早一步发现了来袭的敌机,虽然英国皇家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英勇的挫败了德国空军,但在北海、大西洋以及地中海,英国皇家海军仍然吃够了德国空军的苦头——几乎没有那艘船能够免于斯图卡的攻击,那些尖啸的黑色死神,在各条战线上已经击沉了不下百艘盟军舰船,杀死的盟军官兵更是不计其数!
  不多会儿,落跑的英国轻巡洋舰就从德军士兵的视线当中消失了,但那些憋闷许久的德国战鹰显然不会就此轻易放过它。飞行员们或许已经从之前的战报中得知了己方船队的遭遇,这势必增加他们攻击对方的心理动力。
  海与天的交际处,黑色的礼花开始绽放,尽管看不到精彩的现场直播,但士兵们知道,己方的斯图卡编队又要开始表演它们的拿手好戏了,至于那艘英国巡洋舰上的官兵们,也许上帝会眷恋他们……
  ※※※
  相比于寒冷的北欧,远在万里之外的太平洋上却是只有几丝凉意。在位于日本择捉岛中部南岸的单冠湾内,一艘艘强大而先进的钢铁战舰和岸边简陋原始的房屋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表面上看,这些战舰陆续集结到这处地理位置偏僻的港湾只是为了一场普通的演习罢了,而且在东京的大街上,人们可以看到许多海军陆战队员和水兵正在惬意的享受假期,谁会想到,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当中!
  黎明时分,密云低垂,彩色的信号旗不断舞动,有序停泊的各艘战舰上,官兵们形色匆匆,在吵杂的机器声中,一根根粗大的锚链不断向上盘起,最终将挂满海底淤泥的巨大船锚拉出水面,那沉寂多日的烟囱,又一次出现了灰色的轻烟。
  没有欢送的人群,没有喧闹的场面,在数艘先导潜艇的引领下,一艘艘战舰陆续开始移动,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鱼贯而出,庞大的舰群最终在港湾之外重新完成集结,然后以严密的编队毅然驶向波涛汹涌的北太平洋深处。
  港湾之外,一艘恰好路过的警戒舰发来信号:“祝一路顺风!”然而,这艘警戒舰上的官兵们并不知道己方的主力舰队将要前往何处,他们发来的信号,只不过是例行的表示礼仪而已。
  “谢谢!”
  整个舰队的旗舰是一艘身躯庞大的航空母舰,舰尾的海军旗迎着晨风猎猎作响,用不了多久,这面平常的海军旗就要更换成为战旗!
  头缚白巾的舰员们,最后远眺了熟悉的海岸线一眼,异口同声的高呼:“万岁!万岁!”
  在铅灰色的大海上,这个声音传向远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