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250

  作为汉斯·洛梅斯特的忠实下属,党卫军第7山地战斗师的指挥官霍克将军接到张海诺的电话后,二话不说就接受了这道新命令。由于该师以杰拉为出发港,距离意军的杰拉机场仅有5公里之遥,霍克表示自己将立即挑选尚未登船的三个营乘车或跑步前往杰拉机场。
  只要能够顺利机降,张海诺相信这些党卫军士兵在地面战斗中的能力,他紧接着又下令从其他机场紧急抽调容克-52前往杰拉,并命令第2航空军立即出动战机对泽比赫机场附近进行持续的巡逻式轰炸,即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空中巡逻,并对所发现的敌军目标进行轰炸或扫射。
  在这之后,张海诺又通过无线电向攻占并防守着泽比赫机场的德军伞兵下达命令,要求他们继续坚守机场,同时做好迎接后续部队机降的准备。事实上,驻守那里的德军伞兵和山地步兵,刚刚凭借手中的37毫米炮击毁了随同英军步兵投入反击的两辆M23四轮装甲车,并将参与进攻的两百多名英军统统赶了回去。在英军步兵重整旗鼓之前,德军官兵们抓紧时间对现有阵地进行了加固,一道构筑在树林边缘的堑壕带已经初现雏形,但这样的防御手段抵御步兵和轻战斗车辆尚可,一旦遇上装甲坚厚的马蒂尔达步兵坦克而又得不到空中支援,德军伞兵和山地步兵们的日子就难过了!
第32章
幸福时光
  在参军入伍之前,弗洛伊安是从来不抽烟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会在口袋里塞几颗糖或是一块巧克力。然而,严酷训练造成的身心疲倦,初上战场时的紧张,第一次目睹战友牺牲的惊畏,第一次杀人的震撼,直面各种血腥场面的晕眩,各种不寻常的感触都让他迅速成熟起来。到了这个阶段,烟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口袋中的常物。
  在镇子南面打开一个突破口之后,德军伞兵们迅速扫荡了镇子里的其他英军火力点——守军人数其实并不少,但英军构筑的火力点主要是为了抵御来自外围的进攻,尤其是笨重的水冷重机枪无法随心所欲的变换方向,而仅靠恩菲尔德步枪和少得可怜的布朗轻机枪,英军士兵们根本无法在近距离的搏杀战中抵挡这群如狼似虎的德军伞兵!
  斜斜的倚在英军士兵用来加固窗口的沙袋上,弗洛伊安抽着这半天来的第一根烟。他的烟瘾不大,何况伞兵在夜间行动时是绝对禁止吸烟的,但闲暇下来美美的抽上一支,先前出生入死的不安情绪也能得到一定的舒缓。
  旁边几名伞兵,有的是弗洛伊安的下属,有的则是其他班排的战友,长期在同一支连队长期训练、配合,加上并肩作战的情谊,哪怕平时有点小摩擦,在战场上也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战斗间隙一边吸烟一边谈笑风生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话说回来,烟的供应在德军一般部队不算充裕,即便是伞兵、装甲兵这类较为特殊的兵种,补给水平也还是非常有限的。只不过在翻查了镇子里的几处英军仓库之后,伞兵们在这方面的烦恼完全被抛开了——尽管没有找到期待中的枪械、弹药或者完好的火炮、车辆,但这里大大小小的房间里存储着数量难以估计的崭新军衣、皮靴、背包,最重要的是各式各样的配给品。整箱整箱的罐头,成打成打的威士忌,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香烟、巧克力甚至是糖果……
  “我一直以为岛上的英国佬连吃的都没有了,现在看来,这几个月意大利海军的封锁并不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到位嘛!”
  靠墙而站的德军伞兵下士,和弗洛伊安一样也是一个普通战斗班的指挥官,他看来非常享受包装上印有英文的巧克力,说话的时候,用不善的眼光看着那两个垂头丧气缩在角落里的英国机枪手——在德军伞兵们冲进这个房间时,他们还在努力摆弄那挺沉重的维克斯重机枪,试图调转枪口来封锁狭窄的通道。可惜的是,他们的速度终究比不上亢奋状态下的德国伞兵,在黑洞洞的枪口面前,他们乖乖的举起了双手,顺带交出了他们的机枪和整箱的弹药!
  另一名二等兵不屑的说道:“意大利人就是意大利人,他们所擅长的除了歌剧之外,大概就是美味的通心粉了吧!靠他们来封锁马耳他,啧啧,这仗一百年都打不完!”
  说罢,他又踢了踢放在沙袋旁边、叠成小金字塔型的六个机枪盒子,就凭这些子弹,足以干掉上千个从正面发起进攻的土著士兵,伞兵虽然战斗力远远超出土著,但强攻这里也免不了要命的伤亡,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岛上英军在弹药储备方面的水平。
  “这种老古董,年纪比我们还大吧!英国佬也真行,用了快三十年都不换!”斜眼瞧着靠窗那挺维克斯的,是弗洛伊安手下的一名一等兵,今年27岁,参军前还是一名在读的机械学士,在这一群人里学历最高,应该也是他们中本身就对武器非常感兴趣的一个。
  一等兵所言不假,这种水冷重机枪1912年便开始装备英军,经历了上一场战争的洗礼,直到1941年还是英国陆军和联邦军队的制式装备。
  “古董通常都是很值钱的!可惜,这是不值钱的古董!”下士把小半截烟头往地板上一弹,狠狠的踩上一脚,对于“钱”这个字眼,他似乎十分介怀。
  “再过个几十年可很难说!”一等兵显然没有注意到长官口吻中的异常,他继续卖弄着自己的学识,“腓特烈大帝时代的燧发枪,在有钱人眼中就是很有价值的收藏品,但一些猎户却在用它们猎杀野猪!”
  弗洛伊安丢下手里的烟头,笑着说:“还等几十年,那时我们都老得走不动了!若是能把这里的物资都卖掉,我们马上就可以变成有钱人了!”
  众人大都笑了起来,这些崭新的衣装、可口的罐头和巧克力糖果,就算按照成本价来算,一屋子也值十几万帝国马克,可问题是谁来买这些英式制服,就算有人买,又怎么运出去呢?真正有现实价值的,莫过于这里大盒大盒的香烟,在友军之间兜售的话,足以让每个人都发一笔小财。也正因如此,现在每个人的行囊和口袋里都塞满了香烟,有英国产的“555”,也有美国制的“骆驼”,若不是考虑到战斗还没有结束的话,伞兵们甚至会把钢盔用上!
  在这之前,还有伞兵突发奇想,利用这里的英军制服伪装成英军部队,然后混进英军驻守的其他据点来个一锅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蒂姆中尉也认真考虑过这种可能,但这些德军伞兵既没有足够的英军武器,大多数也不会说英语,更何况他们的任务就是占领锡杰维并尽可能固守,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大胆而有新意的想法。
  考虑到英军可能会尝试重新夺回这个物资囤积点,蒂姆中尉向上级请示之后,决定带领伞兵们利用英军现有的防御体系进行防守。他们将俘获的二十多名英军士兵集中关押到一个屋子里,然后就现有兵力进行了重新配置:损失较为严重的第三排,负责守卫镇子西面,第一排分兵守卫东面和南面,兵力居中的第二排则专门防守英军最有可能进攻的北面。
  弗洛伊安和他目前仅剩的7名士兵,就分配到一个先前并没有被英军利用起来的房子里,从二楼朝北的窗户,可以望见远处的山丘和树林,但射击的角度由于旁边一栋房子的阻碍而限于由西往北大约60度的范围内——这大概也是英军没有将这里改造成为火力点的主要原因吧!
  没有地雷,缺乏手榴弹,伞兵们只好利用手头上可以找到的东西加固自己的防线。得到蒂姆中尉的批准之后,弗洛伊安带着人从英军的仓库里搬来了好些装着罐头的木箱子。这些箱子看起来和军火箱有些相似,但被子弹击中后绝没有爆炸的危险,装着各种食品的铁皮罐子还能对子弹起到阻挡作用,因此和一般的沙袋相比,这样堆砌起来的射击战位完全具备最基本的防御能力——当然,你得小心被对方子弹溅射起来的木屑子,那可能会伤害到你缺乏保护的眼睛。
  班里唯一的一挺MG34机枪,毫无疑问被配置在了最重要的二楼窗口位置,两名枪法比较精准的步枪手则被派到了站得高、看得远的三层小阁楼,其余人主要以一楼和二楼的窗口为防御点。
  就结构和质地而言,这种以岛上特有的石灰岩为主要建筑材料搭建起来的房屋是相当理想的小型堡垒,但德军伞兵们现在却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便是弹药所剩无几,由于在挫败英军第一次反击后急于攻下锡杰维,伞兵们当时只是收拢了伞降在附近的一部分弹药囊。经过7、8个小时的战斗,弗洛伊安这个班的机枪组只剩下最后一个弹箱,里面有两条普通弹链和一条钢芯穿甲弹,一共不超过150发子弹,正常情况下还能支撑一次中等强度的防御战,但用来长时间固守一处据点显然是不够的。班里使用步枪的伞兵,随身携带的弹药普遍不超过20发,而在近战中冲锋枪的消耗显然更大,像弗洛伊安这样需要别人“救济”是很正常的。再有相当令人不爽的一点,就是德军和英军的弹药是不通用的,以至于有些伞兵干脆捡英军留下的李·恩菲尔德或者布朗轻机枪使用——在不熟悉武器性能的情况下,作战能力大打折扣也是可想而知的。
  好在这个伞兵连在空降过程以及随后的战斗中保留住了唯一的一台发报机,经过蒂姆中尉联络,指挥部表示将尽快派遣飞机空降物资以及后续增援部队。
  前线战斗的伞兵们,压根不会去考虑后方还有多少伞兵可用。马耳他面积虽小,可战役强度和难度都不比克里特之战低,投入作战的空降部队数量至少不应该比克里特战役还少,可惜的是,算上两个意大利伞兵营——其中一个营已经在战役发起时空降在了佐戈岛,参战的德意伞兵也才3400人,还不及克里特岛之战的一半!
  20分钟后,2架容克-52在4架BF-109的掩护下飞抵锡杰维上空,得到地面德军伞兵的信号引导后,它们从容不迫的投下了20多个挂有弹药囊的降落伞。还没等伞兵们把这些弹药囊收集起来,一群黄色涂装的意大利飞机也出现在这座小城上空,除了护航的战斗机之外,有4架远远看去外形与“容克大婶”颇为相似,这便是意大利空军现役的SM-81三发轰炸/运输机,另外几架则是双发动机的菲亚特BR-20中型轰炸机。在德军伞兵们的仰望下,一朵朵白色的伞花在天空中绽放,降落伞下挂着的不是圆柱形的弹药囊,而是一个个呈现出标准跳伞姿势的伞兵,意大利伞兵!
第33章
找寻最后的稻草
  意大利伞兵连的到来,使得据守锡杰维的联军兵力增加了整整一倍。由于天气良好且方圆两千米之内已经看不到英军的身影,这些意大利伞兵从降落到集结显得十分顺利,更让德国同行们感到“惊讶”的是,竟然没有一个意大利伞兵在跳伞过程中受伤,而在得知这个镇子里藏了好几仓库的装备物资之后,意大利伞兵们只是在和德军指挥官蒂姆中尉交涉后才拿走了一些香烟。
  这群意大利伞兵,完全不像德军之前打过交道的意大利军人,纪律严明只是其中一点,装备之精良亦可和德军伞兵相媲美——除了最常见的改良型卡尔卡诺卡宾枪和布雷达1930式轻机枪,还大量装备有伯莱塔M1938A式冲锋枪,在地面近战中班级单位火力相当充足。
  战斗人员数量扩充了一倍,原本只能进行重点防御的防线本应得到充分的加强,不过让德军感到头疼的一点,便是意军带队指挥官伯托拉是上尉军衔,按说级别要比德军伞兵指挥官蒂姆中尉高,可双方事前并没有约定好联合作战时的具体指挥事宜,谁也无权指挥对方。两边指挥官凑在一起费力的合计了一番,商定由意大利伞兵防守镇子南面和西面,东面和背面由德军伞兵进行防御。
  经过一番调动,弗洛伊安所在的这栋房子里又加进来友邻班排的三名伞兵并且接受他的指挥,多了两支毛瑟98K步枪和一支MP-38,弗洛伊安在部署上也多了一些空间。对周围地形进行细致分析后,他让三名新丁和手下的另外两名伞兵呆在底层靠南的房间里,一旦敌方步兵逼近,他们便可以冲出房间并以旁边的石头矮墙为依托进行防御。
  虽然德军运输机在这之后便没有再来投掷补给品,但获得最低限度补给之后,弗洛伊安和他的士兵们已经心安了许多,下午剩余的闲暇时间里,他们继续搬运箱子或是其他能够找到的东西来加固这座“石头堡垒”,偶尔一边抽烟一边调侃意大利同行——没准,这些意大利伞兵也个个是做面条的好手!
  与相对平静中南部相比,马耳他北部沿海的几处主要战场,在这个下午却充满了血腥。加装了通气管和水下导航用陀螺罗盘的III型和IV型潜水坦克,原本是德军为“海狮计划”准备的秘密武器,却在这与英伦三岛相隔千里的地中海派上了大用场,而部署在梅哈利湾东南岸的英军,不论从心理还是物质上,都没有做好对抗从水里冒出来的坦克的准备。他们手中的反坦克枪、迫击炮乃至部署在防线纵深的榴弹炮,都很难对这些德军坦克构成致命威胁,倒是那些预设在滩头的地雷让十几辆德军坦克趴了窝。等到德军坦克迫近时,隐蔽在战壕中的英军士兵如果足够勇敢的话,还可以使用“暖瓶”或是ST反坦克手雷碰碰运气,不过在大多数时候,不论能否命中目标,这些英军士兵都会被随同坦克前进的德军步兵打成网筛。
  潜水坦克开路,加上整队整队的斯图卡以几乎一刻钟一次的密度进行空袭,到了下午4点左右,由4500名英军士兵组成的梅哈利湾防线终于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至少一般的士兵已经部分或者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剩下的一半,正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也许只要有第一辆装备75毫米段管炮的IV型坦克冲上制高点,守卫中部防线的英军官兵便会发生溃退,接下来,英军的整条防线便会像失去顶梁柱的建筑一样迅速崩塌!
  在德意联军的作战计划中,距离西西里最近且相对远离马耳他首府瓦莱塔的梅哈利湾,本来就是攻击重点中的重点,为此联军指挥部集中了全部潜水坦克和战斗力最强的8200名德意士兵,猛攻之下终于取得了突破,消息一出,联军阵线顿时士气大振。不过,在与此相距不到10公里的圣保罗湾,超过6400名联军士兵整整一个下午都被压制在一块宽不到4公里、长约5公里的滩头阵地上,英军阵地犹如钢墙一般坚固,而小小的圣保罗湾城更像是一颗刺入人体肺部的尖钉,让德意军队每一次发起冲击都迅速泄气而归——随着意大利舰队的离去,城中坚固的壁垒看起来更是牢不可破了!
  ※※※
  “截至下午4点,加上在马尔萨什洛克湾登陆并转入防御,以及在戈左岛登陆并控制岛上局势的部队,我们已经按计划运送了2.3万名士兵登陆,加上伞降和机降部队,我们在整个马耳他的兵力已经达到2.7万人,远远超过了英军估计兵力——1.8万人。不过,根据我们的初步估算,我方的伤亡人员也已经达到4000人,如何把这些伤员及时运回西西里是我们眼前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
  4点一刻,德国山地步兵上将乔里尤斯·林格尔,这次马耳他行动的副指挥官,在临时召开的联军作战会议上通报了这一情况。
  作为联军行动的总负责,张海诺正坐上位,右手边是乔里尤斯·林格尔,左手边空着的座位属于意大利海军司令伊亚金诺上将,眼下这位指挥官正指挥他的舰队迎击西进的英国舰队,战斗的进程和结果都还没有任何的消息。
  坐在会议桌旁的,还包括有十多位德国和意大利的高级军官,由于师一级的指挥官都随部队行动,这些人大多是手无实权的参谋或是联络官。当然,也有一人除外,那便是意大利空军上校保多恩·德·吉尔特,这个中年人目前负责着规模还只有一个团的意大利空降部队,此次参战的两个意大利伞兵营——第1和第2伞兵营,便是出自他的训练营。
  在马耳他战役发起的时候,意大利的伞兵部队还没有被人们看作是精英,除了规模相当有限之外,他们此前也仅仅参加了一场战斗,那便是在“罗盘行动”期间掩护崩溃的利比亚集团军撤退,并阻止英军乘势占领的黎波里塔尼亚。尽管在那场战斗中表现良好,但由于意大利军队在北非的大溃败,国内少有人注意到这支小而精悍的部队。
  意大利本国军民都不甚了解,包括张海诺在内的大多数德军将领们,也就更不清楚意大利伞兵的实力了。意大利军队在埃塞俄比亚、法国南部、北非以及希腊战场上的拙劣表现,给盟友将领们留下的印象实在太差,以至于在之前的军事会议上,没有一个人把主动要求参战的意大利伞兵部队当那么回事。最后,指挥部决定将意军第1伞兵营被派往戈左岛伞降,而由于英军在该岛实行消极防御,这些意大利伞兵几乎没怎么遭遇抵抗就站稳了脚跟,因为缺乏重武器,他们也没有冒然进攻英军固守的城镇,到了午后,便与带着大炮登陆的德意步兵顺利会合了。
  眼下,由于马耳他本岛上德军伞兵和机降部队人员有限,待命了大半天的意军第2伞兵营终于得到了出场机会:一个连伞降到了锡杰维,两个连先后以机降的方式运抵泽比赫机场。不过,几个连队都还没有经受真正的战斗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德国武装党卫军也已经搭乘容克-52抵达了泽比赫机场,让这些完全没有空降经验的士兵实施机降,只能说是不得已的办法。好在这些党卫军士兵拥有极为坚强的品格,没有一个人在未知的风险面前退缩,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不幸的付出了代价——两架容克-52在松软的草地上栽了跟斗,机上的飞行员连同乘员没有不受伤的,但当场阵亡的就只有三人而已。
  在林格尔结束发言之后,张海诺站起来说道:“在天黑之前,我们有三个极为重要的作战目标需要完成:其一,在梅哈利湾取得突破;其二,将伞降和机降到马耳他的兵员增加到5000人;其三,完全夺取戈左岛上的英军据点!三个目标中的任何一个,实施起来都存在极大的困难,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竭尽全力!”
  话毕,在场的德军将领们无一例外的起身表示绝对的支持,但意大利的参谋们看起来并不那么在意。也许他们觉得目前德意联军牢牢占据着制空权且参战人数远多于英国守军,拿下马耳他只是时间问题,但最大的变数偏偏在于他们最不擅长的海战——且不说伊亚金诺指挥的意大利舰队在英国舰队面前并无绝对的实力优势,心理上的短板加上与德意空军配合上的松散,就已经让意大利舰队出击的前景变得迷茫起来。
  不久,前往马耳他以东海域搜索和轰炸英国舰队的德军战机传来观测报告:意大利舰队在马耳他以东约90海里处和英国舰队遭遇,双方战列舰均卷入激烈的炮战当中,海战形势一时难分高下!
第34章
顽强阻击
  夕阳渐渐西沉,视线中的田野也变得模糊起来,在画家的眼中,这或许就是一种朦胧的自然之美,宁静、安详和温馨。可惜的是,在残酷的战争时期,人们往往无暇欣赏身边的景色,因为不管你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走上战场,激愤、哀伤或是无奈,但只要稍稍的疏忽,便有可能让你丢掉性命!
  正因如此,每一个有经验的士兵,都会让自己在战斗的进行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哪怕是在战斗间隙养精蓄锐的时候,也不会让自己完全丧失警惕,尤其是处于这样一座陌生的、随处都可能有敌人初现的岛屿上。
  给手下的士兵们分好班轮流休息之后,弗洛伊安点上一支烟,挎着自己的MP40轻手轻脚的在几个房间之间来回走了走,瞅着每个窗户都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才重新回到刚才窝着的墙角根。想眯眼休息一会儿,心里却又始终安定不下来。四下瞧了瞧,便又拿起美国佬造的罐头,里面油汪汪的全是香肉,一勺子送进嘴里,虽然没有立马飞升仙境的感觉,但至少能够体会到人生的另一种满足感。
  保暖,是一个人活着最基本的需求。
  “注意,有敌情!”轮值的二等兵突然喊道,“装甲车,敌人的装甲车!”
  弗洛伊安条件反射般把罐头一扔,瞬间从地板上跳了起来。他半躬着腰冲到窗口一瞧,一辆草绿色涂装的车子正驶离沙土路进入田野,远远看去,这辆车也就是一辆普通汽车大小,四个轮子,全身都被装甲板覆盖着,车顶上还装了一个圆形的桶状机枪塔。
  不一会儿,道路的尽头又出现了一辆体积稍大、有六个轮子的装甲车,而穿着土黄色卡其布军服的英军步兵也随之出现在道路两侧。
  二等兵的几声喊叫,让休息中的德军伞兵们非常自觉的回到了各自战位上,他们这时候也都看到了前方出现的英军。除了速度之外,装甲车不论防御力还是火力都不能和坦克相比,因而伞兵们并没有像最初看到马蒂尔达那样紧张,只是装甲车一辆接着一辆,才十分钟功夫,视线中就已经可以看到4辆外形不尽相同的装甲车,再加上最后出现的几辆军用卡车,这些车辆无一例外的离开了公路在田野间行进——似乎就认定德国人会在道路上埋设地雷似的。
  伴随这些英军装甲车前进的,是数量不详的步兵,天色渐暗,从镇子里望去就只能看到一个个模糊的黄点,恍惚之间或许会觉得面对整团的英军。好在富有战斗经验的德军伞兵们并没有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的指挥官也做出了清醒的判断:出现在镇子北面的顶多就是一个英军步兵营,但装甲车之外可能还配有迫击炮和野战炮!
  英军要么不来,这一来就来了一大群。不一会儿,连长蒂姆派来的通讯兵出现在弗洛伊安面前,并向据守这栋屋子的德军伞兵们传达了新的战斗命令:把敌人放近了打,并且集中火力清扫那些英国步兵!
  弗洛伊安掂量着自己这班人马在下午得到的空投配给——两箱机枪子弹、半箱步枪弹和二十枚手榴弹,这些弹药虽然让他们暂时摆脱了弹尽粮绝的困境,可情况依然不甚理想。有那么一会儿他甚至在想,如果把空降来的意大利伞兵按照重量兑换成为弹药的话,也许所有人都会更感开心!
  又过了几分钟,远处突然传来了异样的轰鸣声,老兵们一听便知那是小口径野战炮开火时的声音,英军步兵普遍装备有这种轻便火炮,尽管在对付德军装甲部队时效果不佳,杀伤步兵或是轰击普通工事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参杂其间的,是迫击炮的闷响,音量不高,频率却要比野战炮快得多。
  德军伞兵们来不及从这些声音中辨别更多的东西,炮弹便接二连三的落下来,猛烈的爆炸不但晃动着大地与房屋,也在摧残人们的耳膜和神经,只一会儿功夫,在之前战斗中仅存的窗户玻璃都在弹片或是碎石的攻击下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在单方面的炮击面前,德军伞兵们不得不一个个塞着耳朵、张大嘴巴,并将身体蜷缩在墙后面,任凭那些玻璃碎片、小石块敲打在自己的头盔或是身体上。在马耳他岛上,由“豆腐石块”搭建的建筑在成型后异常坚固,倘若是普通土石块房屋,也许只消一发炮弹便能震塌,而这里的房子几炮上来通常都只会留下一些或大或小的坑洞——当然,凡事总有两面性,尽管这些房子主体异常坚固,但被炮弹炸起的碎片几乎具备了弹片的杀伤力,而且只要一发引信正常的炮弹穿过窗户,一屋子的人可能都要集体去拜见上帝。
  炮火下的煎熬,每一秒都显得那样漫长,尽管对面的英军只带来了为数不多的几门炮,但无法还击的德军伞兵们还是倍感压抑。不知过了多久,弗洛伊安突然隐约听到有人在喊:
  “准备战斗!准备战斗!”
  他心里一个激灵,小心翼翼的直起身子往窗外一瞟,可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外面的状况,便听到炮弹划空而来的声音,他赶紧把戴着钢盔的脑袋往下一压,说时迟、那时快,他跟前的整堵墙都在爆炸中猛的一颤,顷刻间耳中只有嗡鸣声……
  这样的情形在战场上并不稀奇,弗洛伊安趁着炮弹爆炸的间隙赶紧抬头往窗外看,只见排成散兵线的英军士兵紧随那几辆装甲车推进到了距前面那栋房屋仅有二三十米的地方,在如此近的距离上,他甚至可以看清楚英军步兵们身上的军衔,以平时打移动标靶的成绩,他和他的伞兵们几乎可以保证百分之五十的命中率。不过,那四辆英军装甲车显然不是摆设,就在弗洛伊安抬头观察的这一会儿功夫,其中一辆便用车顶机枪塔的7.7毫米机枪扫过来一梭子,好在这位德军伞兵下士反应灵敏,那些子弹穿过窗口后在对面的墙壁上留下了一连串的小孔。
  经过这么一惊,弗洛伊安突然感觉一股气血上涌,但他强压着心中的愤怒,示意身旁的伞兵们,尤其那两名机枪手听自己命令开火。紧接着,他又探头朝外瞅了瞅,这时候英军步兵们已经加快了脚步,两辆体积较大、配有六个轮胎的装甲车停下来就地射击,机枪塔上的水冷维克斯几乎不怎么停歇的往外喷着火舌,车体正面枪管修长的反坦克枪,亦在不断的开火。两辆稍小的,估计是仗着自己装甲比较厚实,一边前进一边以机枪塔里的维克斯断断续续开火。
  位于前面那栋房子里的德军伞兵,估计被这些装甲车的火力压制得够呛。
  虽然听力还没有恢复过来,但弗洛伊安敏锐的观察到英军支援炮火已经减弱了许多,想来他们也是担心伤及己方进攻的步兵。眼看英军步兵们马上就要对前面那栋房屋形成直接威胁了,弗洛伊安奋力一吼:
  “伙计们,拿起枪,狠狠干这群婊子生的!”
  说罢,他最先横着冲锋枪就朝窗外扫了一梭子,枪口明显有些偏高,子弹很可能都从那些英军步兵头顶飞过去了,但这并不重要,两名机枪手迅速将MG34摆上窗口,稍稍瞄准后便是一个持续三秒的中长射,在极高的射速下,好几十发子弹就此出膛,在几十米外的草地上溅一溜的尘土,三、四个手持步枪的英军士兵瞬时以后仰的姿势倒地。
  与此同时,使用步枪的伞兵们也纷纷通过窗口甚至是弹孔朝对敌人开火,在不到60米的距离上,手动式的毛瑟98K在训练有素的士兵手中能够达到很高的准确率,于是对面的英军步兵便像是游乐场里的玩具木偶般一个接着一个被打中,有的倒地后一动不动,有的还在痛苦挣扎着。
  弗洛伊安和他的伞兵们用凶猛的火力干掉了至少十几个英国佬,但后果就是把英军装甲车以及步兵的火力吸引过来。尽管这位德军伞兵下士先知先觉的大声招呼手下们隐蔽,但还是有人立马被子弹扫中——那名年轻的伞兵顺势倒在地板上,鲜红的血汩汩的从脖子上的伤口往外涌,他睁大了眼睛想要说什么,却连一个音节也发不出来,而最靠近他的另一名伞兵迅速扯出止血棉按在他的伤口上,可只一转眼的功夫,那双湛蓝的双眸便永远的失去了神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