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250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英国海军确实给整个意大利带去了巨大的伤痛,一如我们对英国海军所做的那样,我想,两者之间的仇恨远不是打几百发炮弹、杀死几千个人能够消除的!”
  “也是,战争就是这样残酷,双方都免不了有亲人、挚友丧命于对方的炮火之下,但以个人仇恨来主导一场战斗是极其不明智的!也许,我们的意大利伙伴还活在罗马帝国时代,可我们的对手却是足够的冷静!”
  说罢,张海诺继续紧盯海面,但这片海域似乎被所有人给遗忘了,接下来的整整两个小时都平静得出奇,直到第一批自北而来的机队出现在视线当中,张海诺知道,这里已经属于驻扎在克里特岛上的战斗机部队的活动范围了,即便英国人派出轰炸机来追击“戈本大叔”,也别想轻易得手了。不过,贝尔特拉米的意大利舰队看样子吸引了英国人的全部注意力,自从炮击结束以来,张海诺还没有看见过一架英国飞机,而据他所知,目前英国飞机在以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为核心的地中海东西两端是相当活跃的,并且对意大利的地中海航运线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不多时,隆美尔的指挥部再次发来密电,这份电报的内容应验了张海诺的担忧:德国飞行员在距离西迪拜拉尼约50海里的海域望见意大利舰队正在全速北撤,有两艘舰艇浓烟滚滚,状况看起来颇为不妙。
第26章
急返柏林
  下午3时许,经过8个小时的航行,以“戈本”号为首的德意联合编队已经航行到距离克里特岛大约100海里的海域。随着距离的拉近,驻扎在克里特的德军战斗机部队能够提供更加有效的空中掩护——舰队上空几乎一直可以看到BF-109E的身影。
  舰队的安危基本无虞,张海诺更多的担心起贝尔特拉米少将和他的舰队。从战略层面上考虑,假若这支舰队遭受重大损失,不仅不利于轴心国在地中海东部的海上行动,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德意两国海军的进一步合作,至于意大利海军原本就已经十分脆弱的心理防线,也可能受到又一次残酷打击。
  时间继续流逝,突然间,一名身材魁梧的德国军官跑进指挥室,向张海诺报告说随行的三艘意大利驱逐舰有两艘正在脱离编队。带着颇为意外的心情,张海诺和朗斯多夫匆匆走上舰桥,此时海面上的情况果然如军官描述的那样,两艘意大利驱逐舰已经离开编队改向西南方驶去,现在留下来为“戈本大叔”护航的,就只剩下最后一艘吨位相对较小、以2座双联装120毫米火炮和2具双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为主要武备的驱逐舰!
  张海诺让通讯官以信号灯询问那两艘离航驱逐舰的动向,但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这未免让德国海军元帅感觉受到了轻视,可在这样棘手的情形下,他又不至于用大炮迫使意大利驱逐舰回来!
  一旁的朗斯多夫推测道:“看来,贝尔特拉米将军的舰队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张海诺不无讽刺意味的应说:“别担心,意大利舰员其他不行,搜救落水人员的技术倒是一流的!”
  这话说得倒也不是无凭无据,在从意大利向北非运送兵员物资的过程中,意大利护航舰队常常遭到英国海空军的阻截,舰船被击沉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由于英国人经常是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随行的意大利驱逐舰往往都会有充足的时间来救援那些被击沉舰船的幸存者,有时候一场战斗下来,运输船沉了好几艘,伤亡人员却不多,也算是战争史上的一大特色了!
  夜幕重新降临时,“戈本大叔”无惊无险的返回苏达湾,炮击行动以这样的方式告一段落,对于德国人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靠港之后,张海诺从驻扎在克里特岛的德军指挥部得到了这一天来岛上无线电侦测站的收获:根据截获和破译的英军电报,德意舰队的这次炮击在英军上下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震慑,同时开罗与英国本土之间的通讯联陡增,想必伦敦也已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此外,短短一天时间里,英军侦察机频频光临克里特岛,但他们显然对空空荡荡的苏达湾感到无比失望。
  是夜,意大利舰队仍未有确切的消息,考虑到英军航空部队随时可能前来报复,张海诺下令“戈本”号连同苏达湾沿岸的德军防御部队加强戒备,庆功宴便只能推迟到更加适当的时候。
  英国人虽然没来打搅,但到了晚上11点,一架来自雅典的容克-52降落在克里特的空军机场上。连夜送来的文件必然十分重要,何况是标有“最高统帅部绝对机密”字样且必须由通讯专员亲手转交张海诺的。在拆封之前,张海诺心里就隐隐有些不好的感觉,里面的文件也应证了他第六感——基于北非战场形势以及德国非洲军团的最新作战计划,最高统帅部决定将目前驻扎西西里岛的部分德军部队调往利比亚,参加隆美尔即将于9月下旬发起的新一轮攻击。
  被列入抽调清单的,包括不久前组建的党卫军第7武装山地师、第1伞兵师以及第5山地师的部队,仅有海军第1战斗师得以保全。其中,党卫军第7武装山地师所属2个步兵团、1个机械化步兵团、1个反坦克营和1个高炮营“榜上有名”,加上配属后勤部队,该师计划调往北非的人员达到1.2万,占到该师原有兵力的一半!此外,德国元首原本就只调派了第1伞兵师下属6个伞兵营参加马耳他之战,现在还要被抽去2个营驰援德国非洲军团,第5山地师被抽调部队也达到3000人,占该师目前派驻西西里所部的五分之二!
  张海诺固然清楚并理解隆美尔军团缺兵少将的现状,但他始终认为德军最高统帅部应该从北欧或者西欧抽调部队,因为在1941年保留50万军队守卫挪威完全就是个昏庸的决策,而法国西线近期亦不会遭到盟军的反攻。现在,马耳他战役迫在眉睫,突然调走大批兵员无异于釜底抽薪。前思后想,张海诺觉得最高统帅部的这一决定大为不妥,为了赶在一切变得无可挽回之前做出努力,他决定连夜搭乘飞机返回柏林——在搭乘专列前往东线进行了一番视察之后,阿道夫·希特勒终于带着他的幕僚们回到了首都。最近一段时间,可能是忌惮于德国在西欧与本土构筑的强大防空网,也可能是有意让德国人集中全力对付苏联,英国空军减弱了对德国本土的空袭,这也让德国元首可以安心的搬回他那气势恢宏、布置奢华的总理府。
  希腊、匈牙利、德国,一夜之间飞越半个欧洲,换了一般的人也许会感到十分新鲜,但张海诺却全然没有这种心情了。拿着最高统帅部的兵力调整方案,结合自己对地中海战区的作战规划,张海诺一路上都在思考并草拟自己的新方案。
  接连转场的夜间飞行,终究令人身心俱备,当飞机降落在柏林机场上时,时值清晨,繁华的城市刚刚开始恢复活力,万里无云的晴空意味着又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宜人的微风令人不禁停下脚步来欣赏自然的美,可张海诺已经无暇顾及其它了,他略略伸展了一下疲倦的身躯,便迫不及待的钻进早已等候在跑道旁边的黑色梅赛德斯-奔驰轿车里去了。
  副手们显然会将一位海军元帅的到来提前告知元首,但在张海诺踏进总理办公室的时候,阿道夫·希特勒还是带着既惊讶又高兴的表情主动迎了上来。
  “我的海军之神,你又给了丘吉尔一个响亮的耳光,漂亮,实在漂亮!”希特勒满脸喜色,当然,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德军在东线的攻势也进展较为顺利,否则,一艘老战舰朝某个北非落后的海滨城镇开了几炮,这样的消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德国元首感到兴奋的。
  “一切都在元首的英明决策下进行!”张海诺一上来免不了冠冕堂皇的恭维话,一个人整天泡在这样的话语里,按理说早该产生强大的抗体,但希特勒却依然十分高兴,他让张海诺在那张大办公桌的对面坐下来,背着手慢吞吞的说道:“有时候我也搞不清楚,我们的意大利朋友为什么老在平坦的道路上被一些小得可怜的石子绊倒。如果每个意大利军人都有他们领袖的意志和觉悟,英国人早被赶到海里去了!”
  张海诺听出了话外之音,一路上走得匆忙,他现在都还不知道那支“不受控制”的意大利舰队状况如何,眼见希特勒心情不错,便坦率的诉说了原委。
  “啊……原来是这样!”希特勒在他宽大的靠背椅上坐了下来,“我也是刚刚才得到的情报,那支意大利舰队昨晚遭遇了一支英国巡洋舰分队,双方展开激烈的交战,最终只有一艘轻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返回克里特岛!”
  看样子意大利人的损失不小,可希特勒那种无所谓的口气,让张海诺原本的担心减弱了很多,想到继续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关于意大利海军的话题上完全没有必要,他紧接着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自己对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调令的异议。
  希特勒一点也不惊讶,他缓缓说道:“海诺,我的元帅,我当时就猜到了你的想法,作出这样的决定,我也考虑了很久!”
  言下之意,这道命令压根就是他本人授意最高统帅部下达的。
  “我的元首……”
  张海诺正要往下说,厚重的房门被轻轻敲响了。
  进来的是一位年轻但步调沉稳的副官,他捧着一份文件来到元首旁边,小声说着些什么,希特勒点了点头,时详时略的把整个文件都翻看了一遍,这才从受旁拿起钢笔,飞快的在最后面画上自己的大名。
  “刚才说到哪里了?”副官还没离开房间,希特勒便往椅背上一靠,平静的双眸中藏着外人难以看穿的东西。
  张海诺决定不再犹豫,单刀直入的说道:“我的元首,能否给我一个星期时间?我建议提前发动马耳他之役,只要一个星期,那些部队都可以调配到北非军团!”
  元首只思考了十秒钟,便哈哈一笑,“难道有什么请求是我不能答应你的吗?海诺!”
  在说到张海诺名字的时候,他刻意用了一个上扬的音调,虽然满脸笑意,却让张海诺心里很不自在,仿佛前方就是一个无形的大陷阱……
第27章
挑战马耳他(1)
  既然已经亲口向德国元首保证马耳他战役将在一个星期内成功结束,张海诺便没有了回头路,他顾不上休息便踏上了前往西西里的航程。不过,就在容克-52翻越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麓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些不容忽略的问题。于是在佛罗伦萨的意大利军用机场转机时,他决定临时改变行程——前往罗马。
  在意大利的首都,张海诺以帝国海军元帅的身份首先拜见了墨索里尼。尽管看起来十分繁忙,高傲的意大利独裁者还是十分客气的接待了他,了解了对方的来意之后,他拍着胸脯保证意大利军方将会竭尽全力保障联军进攻马耳他的行动,最终将英军逐出地中海和北非。
  经过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战事,墨索里尼的保证在德国人看来只是夸夸而谈的空话,张海诺亦不会因此而感到兴奋。不过,光头独裁者的言论在意大利至少还是有些效用的。随后,张海诺又接连拜会了意大利军方的另外几位重要将领,包括意军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休果·卡瓦利诺将军、意空军参谋长弗朗切斯科·普里科洛将军等,而意大利海军的两位主要人物——总司令安吉洛·伊亚金诺和参谋长卡夫尼亚里,一个带着主力舰队出海巡航,一个前往西西里视察海军备战情况。
  除了转达意大利元首的承诺之外,张海诺少不了使出传统手段,即用丰厚的礼物或者大额支票增进与意大利将领们的“友谊”。尽管这一路颇显匆忙,但他出门时总是会让副官在公文包里带上支票本,而在1941年的意大利,帝国马克可以在许多高档商店使用,也可以前往德意志银行或德累斯顿银行开设的海外分行兑换成意大利里拉。
  晚饭的时候,墨索里尼特地设宴款待张海诺,休果·卡瓦利诺等一干意大利高级将领也应邀出席。觥筹交错之间,张海诺违心的奉上好言好语,以图把上层路线疏通好,而在酒精的作用下,满堂的意大利人都成了仗义的英雄好汉,誓要不惜一切代价重挫英国佬。只不过酒醒之后,这些话有几分能够当真,恐怕就挚友当事者心理清楚了!
  结束了在罗马的交际,张海诺连夜飞往西西里。
  长途奔波加上连场应酬,他一上飞机便沉沉入睡,若不是飞机降落时的颠簸,他也许能这样一直睡到天亮。不过,时间之紧迫容不得他稍稍偷懒,尽管抵达西西里已经是凌晨三点,他还是连夜将德军将领们召集起来,并得知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新命令已于当天下午送达——原本将立即启程前往北非的诸部,将在马耳他之战结束后再行调动。
  简单了解情况之后,张海诺对德军的备战情况感到满意,预定参加作战行动的三军部队均已按计划完成集结,有针对性的训练也陆续开展;用于空降伞兵的运输机已经全部抵达西西里,党卫军第7武装山地师的“秘密武器”——原本为“海狮计划”设计和改装的潜水坦克,亦随时可以投入作战,唯独由意大利方面负责的登陆舰只,还只集结起预定目标的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离运送第一批登陆部队抢滩所需船只尚有至少40艘的缺额。
  张海诺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但这一次他不得不承认,德军最高统帅部——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德国元首本人,给他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时间是最大的敌人,好在张海诺面前的是一群严谨的德国将领而不是散漫的意大利同行,他们随即对英军在马耳他的防御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根据空军连日来的侦察,将军们相信岛上的英军防空力量已经被削弱到不足以对大规模伞降构成严重威胁的程度,不过,陆续运抵马耳他的英军坦克将是德军伞兵不得不解决的大问题。此外,英军还在各个适合登陆的海滩构筑了防御攻势,并在二线部署了一定的重型火力。
  长期驻守马耳他的英国舰队,主要由若干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构成,它们白天离港躲避德国空军的轰炸,夜间又掩护运输船进入港口,这些舰艇虽然不具备与意大利战列舰队正面对抗的实力,但对德意军队的海上登陆以及后勤供应线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威胁。
  第二天上午,张海诺在卡塔尼亚港见到了意大利海军参谋长卡夫尼亚里。两人早在法国海军投降时就有过合作的经历,当时由德意联合军事代表团全程监督法国舰队遵照停战协定在土伦港解除主要武装同时进入封存状态。那次相处的时间尽管不长,两人还是在交流中找到了战略上的共同观点——地中海的丧失对于英国将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对于印度、近东、石油供应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都会十分重大。此外,地中海的封锁也足以使英国的粮食供应更感缺乏。再加上德国海空军对英伦三岛的封锁,由此迫使英国退出战争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度相聚时,卡夫尼亚里依然以海军上将的军衔呆在他的参谋长职位上,加上意大利海军的拙劣表现,心情未免有些落没,和张海诺交谈时的语调也是以客气成份居多。作为德国海军元帅、副司令以及德国元首的爱将,张海诺非但没有表现出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反而谦逊谨慎的与卡夫尼亚里商讨马耳他作战事宜。事实上,他迫切的希望卡夫尼亚里能够留在西西里监督战役期间意大利舰队的行动——贝尔特拉米舰队的“暴走”,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一旦在关键时刻意海军指挥官再次做出这种影响大局的举动,张海诺可就有些哑巴吃黄连的意味了!
  然而,卡夫尼亚里对于留在西西里督战没有丝毫的兴趣,作为意大利海军的参谋长,卡夫尼亚里的眼光似乎一直停留在更高的层面上,那便是如何让意大利海军变得更具战斗力。
  张海诺既不忍心,也没有必要告诉这位尽职尽责的意大利将领,他的设想仅仅是设想,因为眼下似乎没有任何事情能够真正激发意军官兵的战斗意志,而效率极低的海空配合亦是意军的一个软肋,单单靠意大利海军努力,是很难根治这一系列问题的!
  次日,卡夫尼亚里便乘专机返回罗马,张海诺则继续和少得可怜的时间赛跑。意大利海军提供的登陆舰船不足,他只好让手下将西西里岛各港口的货船、驳船甚至是渔船收集起来,以此来充当第一批登陆部队的后续支援。在这期间,驻扎在西西里的德意航空部队务实的加强了对马耳他以及向岛上运输兵员物资的英国舰船的空袭力度,仅仅在9月24日和25日,倾力出击的德意轰炸机群就干掉了11艘开往马耳他的英军舰船中的10搜,并且对马耳他岛上的重要目标倾泻了百多吨高爆炸药!
  到了9月26日,也就是德军发动进攻的前一天,参加伞降和登陆作战的德意部队,以及相应的运输机和登陆舰艇已经在西西里南部各集结点做好了最后的准备。这一天,由意大利海军总司令安吉洛·伊亚金诺亲自指挥的主力舰队也出现在西西里岛东部的卡塔尼亚湾。
  理论上讲,这支以战列舰“维内托”号为核心、拥有近三十艘舰艇的主力舰队,不仅能够随时以强大的舰炮支援登陆作战,亦有足够的实力拦截从海上前来增援的英国舰只——但是,意大利人总是能够作出与常理相悖的事情来,对此张海诺不得不防。
  为了扎扎实实打好这一仗,张海诺于当天下午搭乘意大利海军的交通艇登上了伊亚金诺的旗舰“维内托”号,并以谦和的姿态与这位意大利海军上将进行会谈。野心勃勃的意大利海军司令,虽然也为意大利海军最近一段时间的低劣表现感到蒙羞,但他依然固执的认为,德国完全没有必要插手地中海问题——毕竟,意大利海军的实力摆在那里,即使偶尔犯点错误并遭受一些损失,也能很快弥补过来。
  在墨索里尼的诱导下,许多意大利人都相信自己的军队完全有能力把地中海变成他们的内海,但事与愿违,如果不是德国空军的强力支援,他们的势力恐怕早已被英军从北非和地中海的大部分区域驱逐出去了!
  不过,在德国海军成功重创了英国本土舰队之后,英国海军不得不从地中海等区域抽调力量,意大利海军方面则有一批受损舰艇修复后重新回归战斗序列,一减一增,地中海的战争天平已经向意大利人倾斜了不少。
  谈及“戈本”号的“复活”,安吉洛·伊亚金诺也并不看好,言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是说不论新建造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还是经过现代化改装的加富尔伯爵级,纸面上的性能都要高出老旧的毛奇级许多。不过,既然意大利的法西斯头子已经发话了,这位海军司令亦不好违背,末了,他还是向张海诺做出保证:意大利海军将尽力克服暂时的不利局面,全力以赴配合联军打好马耳他之战。
第28章
挑战马耳他(2)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炮,是由德国海军的旧式战列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打响的,无情的战火随后席卷大半个欧洲,并迅速引燃了地中海和北非,而随着苏德战争爆发、美英签署《大西洋公约》,半个世界都被卷入到这场残酷的战争中!
  战争爆发后24个月又四个星期,也就是1941年9月的最后一周,轴心国与盟军两大阵营展开了争夺地中海的关键性战役——马耳他之战。这场战役的第一炮依然由水面舰艇打响,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发威的是目前意大利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维内托”号。
  在明朗的月色下,满天繁星都显得黯淡无光。海面上轻风阵阵,微微起伏的海浪对于拥有强大动力的钢铁舰艇基本上没有阻碍作用。在舰队旗舰“维内托”的带领下,同级战列舰“利托里奥”号、重巡洋舰“戈里西亚”号、“的里雅斯特”号、“波尔萨诺”号等三十余艘战舰,由扫雷舰艇开道,浩浩荡荡的从北方驶近马耳他岛。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在黎明前两个小时,意大利舰队在距离海岸尚有12海里的地方放慢了航速,然后从容不迫的开始以大、中口径舰炮轰击岛上的英军目标,声势之大,不亚于夏日里最猛烈暴风雨中延绵不绝的响雷。
  意大利海军总司令安吉洛·伊亚金诺关于联军以“维内托”号为移动指挥部的热情建议,张海诺最终还是婉言拒绝了——虽说海军元帅本应该在舰桥上运筹帷幄,可意大利舰队的战斗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一旦在海战中遭到英国人的打击,手忙脚乱的舰员们谁还有心思帮你指挥调配岸上的部队?
  意大利舰队的炮击既已开始,在位于西西里的德意空军机场上,4个联队共计196架容克斯-52运输机已经做好了执行伞降任务的准备,6个伞兵营的4000余名全副装备的伞兵亦在军官们的带领下陆续登机。在吸取了克里特岛之战的教训之后,德国空军的指挥官们对各联队起飞间隔、降落后重新加油的秩序甚至是机场跑道的尘土问题都进行了妥善的部署,以确保伞兵部队能够在进攻马耳他的战斗中发挥最大的功效。
  不过,尽管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都十分充分,且拥有绝对的战场制空权,但德军伞兵们这一次的作战难度,比起克里特之战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在马耳他这样面积相对狭小的岛屿上,适合空降的地点少之又少,守军亦能够在战斗开始后较为迅速的调动部队。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张海诺和林格尔上将也做好了伞降失败的准备——勇敢的空降兵,只要能够牵制住英军力量、让抢滩的德意部队顺利登陆并巩固阵地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参加过挪威登陆和克里特岛登陆作战的山地步兵上将乔里尤斯·林格尔,在进攻即将开始前显得非常镇定,相比之下,从未指挥过这样海陆空军联合作战行动的张海诺就有些忐忑了,对于战事究竟能不能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说实话他心里也没有底。回想起在法国战役期间误入陆上战场的那段经历,他愈发觉得自己的才能仅限于海战。可是,地中海的时局又迫使他不得不站出来主导这样一场重要的登陆作战,眼下,他只好把重任寄托在经验丰富的林格尔将军以及训练有素的德军官兵身上了。
  清晨5点40分,天色渐亮,700余架德意战斗机和轰炸机,分成4个梯次气势汹汹的朝马耳他岛杀去。此时此刻,加上连夜增援的斗机,英军在马耳他的作战飞机亦只有不足60架,甚至不及德意航空部队的十分之一!尽管如此,在望见来袭的敌方机群时,部分英军战斗机飞行员还是勇敢的驾机升空迎战,他们的勇气很快隐没在德国BF-109E与意大利MC-200战斗机组成的“风暴”当中……
  在西西里南部、临马耳他海峡的杰拉、圣克罗切-卡梅里纳等港口,作为第一波登陆部队的12000名德意官兵,分乘89艘登陆艇、287艘汽艇、24艘鱼雷艇和170艘各式渔船、拖船和驳船,踏上了前所未有的航程,这也是轴心国军队在地中海区域所集结起来的最庞大的登陆船队——相比于克里特岛之战中空降作战唱主角,这次在英国海军力量相对薄弱且非常靠近意大利本土的地中海中部,海上登陆部队将成为真正的战争主宰者。
  上午8时,一轮新日已经升起。在西西里岛上最大的军用机场——拉古萨,同时也是德军运输机部队的重要集结点,张海诺目睹一架架“容克大婶”满载伞兵与作战装备升入空中,宏大的场面令这位海军元帅难以抑制的热血沸腾起来。
  和克里特之战所不同的是,这次德军的4个运输机联队只配备了73架滑翔机,按说这种在低地国家大显身手的非动力飞行器不仅能够搭载较多的兵员和装备,而且有利于部队在降落后形成战斗力。不过马耳他起伏的地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飞行器的使用,再一方面,自从克里特岛损失惨重之后,根据元首的指示,德军也就没有再大规模生产和补充滑翔机。
  就在运输机群升空后不久,通讯官前来向张海诺报告,说空军侦察机在马耳他以东大约160海里处望见一支规模较大的英国舰队,其中有不少于4艘大型舰船,鉴于德军侦察机此后还遭到了飓风式战斗机的驱逐,飞行员判断舰队中还有航空母舰!
  英国舰队的出现原本就在马耳他作战计划的考虑之列,但它们来得如此及时,多少还是让张海诺有些意外的。他让通讯官及时将这一情报通知德意空军指挥官以及仍率领舰队在马耳他近海实施压制性炮击的意大利海军司令伊亚金诺上将,并立即驱车返回了位于拉古萨以南的联军作战指挥部。到那里的时候,他得知副指挥官林格尔已经协调德意空军做好了攻击准备。意大利空军这一次表现出了少有的效率,就在德军的BF-110远程战斗机掩护He-111轰炸机中队起飞后,他们的21架轰炸机也从西西里东部的两处机场起飞,并准备用一次猛烈的空袭让那支英国舰队知难而退!
  英国舰队会不会撤退还不得而知,张海诺和其他将领们的注意力就很快被参加空降的运输机以及降落的伞兵部队通过无线电发来的报告吸引过去了。由于容克-52运载能力有限,参加第一波空降的仅有7个伞兵连约1500人,但德意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尤其是德军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通过轮番轰炸、扫射,成功压制住了岛上原本就不够强大的英军防空火力,使得大部分伞兵和滑翔机得以较为顺利的降落。
  在落地之后,德军伞兵们面临的可就是背水一战的英军士兵了!这些人尽管在持续多日的空袭面前身心疲惫、士气低落,但得到来自美国的补给之后,他们的战斗力总算恢复了许多,更加巧合的是,这些英联邦国家的士兵,有不少曾在克里特岛战斗过,并一度对德军伞兵形成压制,但败也是败在德意强大的空军面前!
  就在德军伞兵与岛上驻军激烈厮杀的时候,从西西里岛出发的第一批德意登陆舰艇,也在意大利舰队的炮火支援下抢滩预定登陆场——马耳他本岛北部的梅利哈湾和圣保罗湾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另有两支德意船队,在意大利轻型舰艇的掩护下分别绕道攻取马耳他岛东南部的马耳萨什洛克湾和北部的戈佐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