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250

  可就在这个时候,就在光学测距仪和雷达测距仪均测定双方距离为24300码,亦即是20650米的时候,德国舰队开火了。
  最先发出怒吼的,是德国舰队中火力最强的“俾斯麦”号,其SK-C/34型47倍口径15英寸双联装主炮早已在凯尔特海之战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按照测试数据,它的穿甲弹能够在15000米击穿440毫米厚的装甲——当时击沉“胡德”号的距离甚至低于这一数字,以那艘英国战列巡洋舰相对孱弱的防御自然难以抵挡!
  德国舰队中其余四艘开火的时间也相差无几,沙恩霍斯特级和德意志级的三联装11英寸舰炮虽然在口径上比对手小了好几个档次,但凭借相当高的出膛速度和出色的穿甲弹技术,这种舰炮也能够在15000米的距离上击穿大约340毫米厚的装甲,而伊丽莎白女王级的主装甲带和炮塔正面装甲厚度均为330毫米!
  至于“欧根亲王”号装备的8英寸舰炮,用来对付英国战列舰的主装甲力不从心,但破坏对方的上层建筑和外置设备还是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对付主装甲带仅有111毫米的多塞特郡级巡洋舰更是不在话下。
  德国战舰上的军官和炮手们并不是神,他们的第一轮齐射声势浩大,可也没有一发命中目标,但从炮弹落点来看,他们的全舰统一射击指挥系统技术含量显然高出一筹,而且和英国舰队的攻击选择所不同的是,他们的齐射明显是围绕领头的“诺福克”号展开的,尽管那看起来只是一艘排水量10000吨、装备8门8英寸舰炮的“小角色”。
第27章
意志的对决(2)
  自1930年建成服役以来,重巡洋舰“诺福克”号就一直在英国本土舰队服役,并且长期在怒涛汹涌的北海和冰冷的北大西洋活动。战争爆发之前,这艘建造于条约时代的巡洋舰并没有进行任何的现代化改装,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交战各国中性能较为出色的一艘次级主力舰,战争中多次参加针对德国海军的作战行动,也曾遭受过德国轰炸机和潜艇的袭扰,但都能一一应付过来。
  1941年5月6日,距离日德兰海战纪念日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在气候温和的大西洋东部海域,这艘英国战舰的生涯走到了头。它有限的防御压根无法抵挡德国舰队密集的炮火,在德国舰队的第三轮齐射中,一枚283毫米口径的穿甲弹直接命中了它的4号主炮塔,重达330公斤的炮弹像是开罐头一般直接撕开了这座炮塔的正面装甲,在延时引信的作用下,炮弹在连穿两层甲板后才发生爆炸,巨大的化学反应轻而易举的把几十吨重的炮塔掀入大海,由未充分燃烧的颗粒组成的烟尘径直冲到三四十米的空中。
  四十秒之后,德国舰队发动了更加精准的第4次齐射,各种口径的炮弹如雨点般落在这艘受损的重巡洋舰周围,激起的水柱刹那间几乎把整艘战舰都吞没了。这次虽然没有炮弹直接命中它,可四、五枚大口径炮弹因为落点距离近而成为技术上所称的“近失弹”,这些炮弹入水后很快发生爆炸,威力巨大的冲击波夹带着弹片在“诺福克”水下以下的舰体上凿出了一个个形状极不规则的窟窿,海水迅速从这些破口涌入,很快将这艘战舰的底舱变成了储水罐。
  在海水淹灭舰上的锅炉之前,德国舰队的第五次齐射准时到来,位于整个英国舰队最前列的“诺福克”号终于遭到了致命的攻击——来自“俾斯麦”号主炮的一枚穿甲弹打中了它左舷舯部的装甲带,800千克的穿甲弹以巨大的动能向撕纸一般轻而易举的贯穿了111毫米钢甲,接下来,这艘上万吨的战舰竟像被一颗火星点燃的氢气球一般,周身瞬间被烈焰吞没。数秒之后,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冲上了百米高空!
  尽管四艘英国战列舰没有遭受任何的损失,但为了避开正在快速下沉的“诺福克”号,它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航线用以规避,高航速下的机动耗费的时间很少,但也就在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里,德国舰队完成了他们的战术调整,炮火开始朝着最前面一艘英国战列舰——“乔治五世”号,劈头盖脸的打去。
  此时此刻,整个英国舰队中或许只有约翰·托维仍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毕竟,“诺福克”号对于这支舰队而言只是一个“侦察兵”,真正的主力现在无一受损,纵览全局的“伊丽莎白女王”号甚至没有受到德国舰炮的威胁。
  就在舰队完成战术小机动后不久,英国舰队的炮手们终于奋发有为了:有七八枚炮弹都落在了够得上近失弹的距离之内,在用水柱包围“俾斯麦”号的同时,一枚15英寸炮弹更是直接命中了它的舷侧!
  敏感的引信,在炮弹击中钢甲的一刹那就发生了作用,“俾斯麦”号右舷靠近三号炮塔的位置开出了一朵无比绚烂的火之花,无数的弹片曳着浅浅的白烟继续向四面八方延伸,最终在海面上下了一场不小的“雨”。
  英国穿甲弹的引信问题由来已久,但假若这枚炮弹的引信按照理论设计发挥作用,那么它反而极有可能被“俾斯麦”号舷侧320毫米的装甲弹开——一枚近失弹,似乎只是对甲板以上和靠近舷侧舱室内的舰员们造成可怕的杀伤,顶多再给德国战舰训练有素的损管人员带去一些麻烦。
  浓烈的硝烟散去,英国人欣喜的发现外观简洁的“俾斯麦”号舯部已经黑了一大块,舷侧甲板以上的好几座副炮都遭到了致命的破坏,那些德国舰员的伤亡自然也小不到哪里去。
  据后来统计,德国舰队旗舰“俾斯麦”号共有41名官兵在这次爆炸中丧生,伤者近百——这自然和舰上敞开式的高炮设计有着极大的关系。同时,舰上还有多达30余名舰员被直接震晕,这其中甚至包括一名高级军官。
  不过这一次,晕倒的人中不再有张海诺。
  炮弹直接命中舰体并发生爆炸的情况,张海诺已经不是头一次碰到了。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当身体因为剧烈的晃动而失去平衡时,他没有出于本能的寻找扶手,而是明智的护住了自己的脑袋。诚然,这样的姿势十分的不雅,甚至有损于指挥官光辉的形象,可保住战斗力比什么都要重要。
  “镇定!立即查明损失!各炮位继续保持射击状态!”张海诺一面咬着牙从地上爬起来,一面大声向周围的军官们喊道。他用如此高的音量喊话还是行动开始以来的第一次,但它确实对听力受到爆炸影响的德国军官们颇为有效,大部分人都清楚的听到自己指挥官的指令,于是,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传达下去了。
  环顾四周,确定指挥室里的军官们基本无碍之后,张海诺一个箭步冲到可以观察海面情况的位置,透过小燕子阵阵的海面,他看到了依然排成战斗斜纵队的英国舰队——这样的阵型,可以让四艘英国战列舰的每一门主炮都发挥威力!
  “保持射速,集中火力敲掉最前面的英国战列舰!”张海诺吼道,尽管这样的命令他在爆炸发生之前就已经下达过一次,但眼下的情况显然发生了不可小视的变化。
  可就在命令刚刚传达下去之后,战舰上猛然发生了另一次爆炸,强烈的震动使得没有抓手的人们难以保持平衡,张海诺这次一屁股坐在地板上,两块屁股热辣辣的疼。指挥室内的照明灯头一次在非正常情况下熄灭了,过了足足十多秒,它们才有重新发出泛白的光。
  “安东炮塔被击中了!”一名少校参谋突然惊慌失措的喊道,透过观测口,他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前甲板第一座巨大的主炮塔被烈焰和浓烟所包围。
  “安东炮塔!安东炮塔!回答!回答!”另一名参谋军官对着联络话筒连连喊道,可不知是线路故障还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那种情况,话筒里没有任何的回应。
  这位参谋军官怔怔的转头看着张海诺,指挥室里的其他人莫不如此。
  “联络损管部门!”张海诺第一时间朝他喊道。
  军官拿起话筒正准备和损管联系,张海诺却疾步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喊:“给我打开全舰广播!现在!”
  参谋军官无不从命。
  “俾斯麦号的军官和士兵们,我是海诺·冯·芬肯施泰因!我们的战舰刚刚受到了英国人的炮击,但坚实的装甲成功抵御了这次攻击!我希望你们保持镇定,以顽强的精神和强烈的斗志,击垮万恶的英国佬!胜利!”
  张海诺的声音顿时传遍整艘战舰,当然,也包括这艘战舰的大脑中枢:指挥室。在场的所有人,包括4名将官、12名校官和十来位低级别的军官,都将目光集中在这位指挥官身上。眼神各式各样,有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有人惦记着情况不明的一号炮塔——张海诺在刚才的广播中对此只字未提。
  张海诺转过头,看了看最主要的几位军官,“各位,请做好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准备!国家的存亡,历史的命运,都掌握在我们手中!”
  军官们顿时肃然起敬。
  “传令下去!”张海诺坚定的对传令军官说,“保持射速,集中火力敲掉最前面的英国战列舰!”
  末了,他补充道:“把这条命令传达给其余各舰,再加上一句:各舰务必战斗至最后一刻!”
  张海诺心里重复着同一个念头:绝不在沉默中死去!
  不知是命运的有意捉弄,还是英国人的人品爆发,张海诺才说完这些——也正好是差不多一轮炮击的间隔,巨人“俾斯麦”再一次颤抖了。
  这一次,敌人的剑插在了它的肩膀上:英国舰队的一枚大口径炮弹,打中了“俾斯麦”号左舷从前往后数的第二座150毫米副炮。
  60毫米厚的副炮装甲如何能抵挡住15英寸炮弹的轰击,不仅是整个副炮塔荡然无存,附近的105毫米高射炮、外置的汽艇直至烟囱基座都受到了破坏。
  阵亡者瞬间增加了39人!
  平衡能力相当一般的张海诺,顺理成章的再次倒地,在接触坚硬地板的一刹那,他感觉到了来自肘关节部位的钻心疼痛,但,能够继续保持清醒比什么都重要!
  “这狗日的!”张海诺突然来了一句多年未用的“国骂”,他奋力支撑着站了起来,见此情景,旁边两名参谋赶紧过来搀扶,但都被他推开了。
  这回,张海诺首先关注的是周围的军官们。好在除了强烈的冲击之外,英国人的炮弹并没有对舰桥指挥室构成更大的破坏。
  “宁可站着死,不愿坐着生!”他冲着地板上的那些家伙吼道,两秒之内,所有人都蹦了起来。
  “集中火力,轰击第一艘战舰!”张海诺那双已经能够喷火的眼睛,重新投向对面的英国舰队,他眼下的目标,仍然是英国舰队中综合情况最好的“乔治五世”号——拥有极其强大火力的新式战舰。
第28章
意志的对决(3)
  连中三弹的“俾斯麦”号,这次真的浓烟滚滚了!
  硕大的、受到320毫米重甲保护的一号炮塔,也就是德军官兵们称呼的“安东炮塔”,却失去了往日的威武。它正面靠左下方的位置上,豁然留着一个焦黑而明显的大凹坑,这种颜色显示出它曾经历过的高温。两根粗直的炮管不再像平时一样高昂,它们无力的向下垂着,炮口几乎碰到了甲板,而用来防止海水渗入炮管与炮塔之间间隙的帆布,现在只剩下少得可怜的几片烧剩的碎布。
  在舰舷介于水线和甲板位置,也即是主装甲带的边缘,更大的凹坑呈现出相同的焦黑色,一条自上而下、长约一米的不规则裂纹隐隐可见,漆黑的液态物正汩汩的从里面流出——在国际上拥有极高声誉的德国钢铁,在品质上确实一流,但面对大口径炮弹的贴近式爆破,再好的钢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反应。
  这时候,舰上最为惨烈,也是浓烟最为集中的地方,莫过于4号150毫米副炮位置!几十吨重的炮塔连同两门150毫米炮已经不见踪影,呛人的黑烟正从炮基下方的通道里喷涌而出。在它前后相隔数米的位置上,两座双联装105毫米高炮的炮座虽然还在,炮管却以令人惊讶的幅度扭曲着,原本坚守在那里的炮手们,几乎找不到一个幸存者!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恐怕没有几个人愿意以击沉敌方一艘重巡洋舰的代价让己方的旗舰接连遭受打击,然而就在英国人开始为自己的“精明买卖”感到兴奋的时候,坚韧的德国人很快还以颜色:在五艘德国战舰的持续“围攻”下,“乔治五世”号竟在短短两分钟之内连续吃了几发炮弹:一发中等口径的炮弹——从破坏力上看应该是11英寸或者更小一些的舰炮发射的穿甲弹,首先击中了这艘战列舰的舰桥上部,将顶部观测塔连锅端掉不说,还将这艘战舰的雷达以及无线电天线一股脑儿炸飞。紧接着,一发11英寸的穿甲弹打中“乔治五世”号的舰首,虽然没有斩断它的舰首旗,却在船锚位置炸出一个口子,当然,这对战舰航行和作战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不过接下来的这发11英寸炮弹可就让英国人有些头疼了,它径直落在了三号炮弹的炮座位置,尽管无法穿透厚重的炮座装甲,却在被弹开的一刹那发生了爆炸,进而让这座装有4门14英寸主炮的硕大炮塔无法正常转动了!
  另外两枚炮弹,由于口径相对较小——估计都是欧根亲王号的8英寸舰炮所为,尽管接连在舰上爆炸,实际上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不过,服役还不满半年的“乔治五世”号上层建筑这次算是彻底毁容了,七八座高炮报废不说,随舰搭载的水上侦察机也在炮战中化为灰烬。
  英国舰队集齐炮火攻击“俾斯麦”号,五艘德国战舰在1.5万米的距离上死死咬住了遍体鳞伤的“乔治五世”号,以传统方式进行的海上决斗空前的惨烈。双方又交替进行了几轮炮击之后,德国人还是凭借高出一筹的射术抢到了先机!
  只剩三座主炮塔尚能战斗的“俾斯麦”号,依然拥有可怕的攻击力,它的15英寸舰炮不愧为德国海军目前威力最强的“大杀器”,一枚准确命中“乔治五世”号舰桥的穿甲弹,竟硬生生的撕开了15英寸厚的装甲,贯穿进入方形舰桥内部!猛烈的爆炸,看上去几乎要把这艘战舰从中间炸裂一般,位于装甲指挥室上部的装甲观测室和射击指挥室加起来至少有一千吨重,却原地直立的蹦了起来——高度可能只有区区数米,落下来的时候却伴随着钢铁扭曲的刺耳声音向甲板倒去。这一下,几座光学观测仪和5.25英寸的副炮统统遭了殃,顺带卷走了上百名英国舰员的性命。
  失去了半截舰桥的“乔治五世”号,就如同丢掉了王冠的国王一样落魄,无法转动的三号炮塔像是一把卷刃的剑,已经不能再对德国舰只构成有效威胁了。面对如此状况,英国舰队的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向“乔治五世”号发出了“准许退出战斗”的命令,但德国人岂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沙恩霍斯特号和两艘德意志级加起来多达21门11英寸舰炮,俨然成为德国舰队的一大主攻点,它们精准而快速的炮火命中率明显压过俾斯麦号一头,杀伤力又较欧根亲王号的8英寸舰炮高出许多。眼见“乔治五世”号试图转向脱离战斗,它们连连打出精准的齐射,11英寸的穿甲弹像鞭炮似的接二连三的砸向落寞的国王,只一会儿功夫,那艘造价超过3000万英镑的新式战列舰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最后,俾斯麦号姗姗来迟的一发炮弹终于打哑了“乔治五世”号配备4门14英寸炮的一号炮塔——带着巨大的动能的穿甲弹,竟然贯穿了其406毫米的正面装甲,并在其内部引发了猛烈的爆炸!
  这时候,“乔治五世”号还剩下2门主炮能够继续开火,但在舰桥半毁、指挥人员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它们几乎已经不能对德国舰队构成任何威胁了!
  眼见“乔治五世”号已经形同废舰,张海诺终于下达了新的作战指令:全舰队击中火力攻击英国舰队第二艘!
  那便是托维所在的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
  德国舰队重创了“乔治五世”号,在这段时间里,其余英国舰只并没有闲着,它们紧咬“俾斯麦”号这一个目标,拼命想要把它也打成残废——“乔治五世”号先后吃了十多弹,英国舰队同样往“俾斯麦”号头上丢了不少炮弹:两枚近失弹造成德舰左舷两个重油舱破裂,一枚15英寸的炮弹差点将它的二号炮塔干掉,还有两枚大口径的穿甲弹让德国官兵们惊出一身冷汗——一枚击穿烟囱掉落在右舷海面,一枚将它后部桅杆齐腰炸断,沉重的桅杆紧接着又砸中了三号炮塔,将它的旋转角度限制在小得可怜的范围之内!
  现在,“俾斯麦”号情况看起来不比“乔治五世”号好到哪里去!甚至,四处冒烟的战列舰看起来随时都可能被英国舰队的下一发炮弹打爆。为此,德国舰队从上到下都为己方的旗舰捏了一把汗。
  然而,“俾斯麦”号前桅杆顶部的战斗旗,仍然桀骜不驯的迎风飘扬着!
  双方主力舰在中等距离上展开生死搏斗,那些随同进入战场的英国驱逐舰并没有闲着。在得到“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指示之后,这六艘驱逐舰悄然绕到一侧,然后以36节的超高航速冲向德国舰队。远远看去,它们舰首激起白色的水花,宛若一支支离弦的箭。理论上,这些斗志高昂的快速舰艇穿过战场发动鱼雷攻击,期间仅仅需要12分钟!然而,它们的举动并没有逃过在空中盘旋的德国战斗机的监视,飞行员迅即通过无线电向舰队通报了这一情况,其中一架Bf109T更是勇敢的俯冲下来扫射英国驱逐舰!
  子弹挡不住英国驱逐舰的进攻步伐,但张海诺这时候也压根用不着调整舰队阵型,他迅速向舰队最前方的“欧根亲王”号下达指令:以主要火力驱逐英国驱逐舰!
  驱逐和歼灭,是两个有着本质差别的战术指令,舰长奥波德·斯托恩显然不会把它们混淆。“欧根亲王”号那些没能在英国主力舰身上占到多少便宜的8英寸舰炮,迅速调整了炮口方向。当6艘英国驱逐舰高速进入到1万米的距离内时,“欧根亲王”号也已经完成了射击前的准备,8门主炮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出了怒吼,舰上那些即可对空又可对海射击的双联装105毫米炮这时候也装上了高爆弹参战。
  从数量上看,英军一方以六艘对一艘占据绝对优势;从重量上看,六艘英国驱逐舰的吨位之和也基本上达到了欧根亲王号的1.4万吨。此外,英国人在正面火力、鱼雷攻击密度上占据一定的优势,这样看来,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但是,海战还有另外两项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曰技术,二曰运气!
  “欧根亲王”号主炮的第一次齐射,就差点掀翻了位于最左侧的那艘英国驱逐舰,间隔12秒的第二次急促射击,在射击数据上未作任何调整,其中一发122千克的穿甲弹径直打穿了那艘英国驱逐舰的舰桥,猛烈的爆炸顿时将它的龙骨折断,而就在它舰内接连发生爆炸并迅速下沉之际,“欧根亲王”号三发急速射的最后一波炮弹及时落下,顺势将痛苦中的英国驱逐舰彻底送上西天,一同葬身海底的还包括舰上的169名官兵——仅三生还。
  “欧根亲王”号迅速调整炮口,舰长奥波德·斯托恩紧接着下达了第二次三发急速射的命令,在命运的眷顾下,双倍的好运让这艘重巡洋舰一口气击沉了英国驱逐舰分队的领舰“贾维斯”号——由于引爆了舰上处于待发射状态的10枚533毫米鱼雷,那艘将近2000吨的驱逐舰如同木头桶子一样在瞬间被炸成无数的碎片,甚至对附近几艘驱逐舰上的英国舰员们造成了一定的杀伤!
  在万米距离上的炮战,能够达到这样的准确度,绝不仅仅是技术的作用。没有人能够操纵运气,除非他是上帝的使徒,但很多人都相信“欧根亲王”号就是战舰中的“上帝使徒”,也有人更直接的认为它是上帝最喜爱的战争玩具!
第29章
意志的对决(4)
  庞大战舰舯部靠后的位置,原本紧凑的配置着后舰桥、观测塔和十多座高炮,舰上的各种工具艇——包括3艘驳船、4艘哨艇、1艘大舢板、2艘小帆板和2艘小舢板,现在只剩满眼狼藉了。
  “快点,伙计们,就差一小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