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250

  如此,整个舰队的护航兵力总体呈现出前新后旧、两翼强大的特色,这样的配备用意非常明显,不论遇上德国人的潜艇还是轰炸机,均可沉稳应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舰队周围既没有出现一架德国飞机,也没有潜艇冒头,相比于百多海里外的激烈战斗,这里的平静让每一个英国人都感到惊奇与不安。
  随着第一批出击的舰载机机群返航并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惊奇与不安终于变成了现实——当初以齐整阵容出发的33架舰载机,竟只有十余架得以返航,有一架的发动机甚至还在朝外冒着灰烟。航母机勤人员迅速清理出甲板,让落魄的空中战士们返回各自的母舰,有的飞行员看起来惊魂未定,有的显得非常沮丧,还有几架飞机的飞行员竟无法自己走出机舱。救护人员很快用担架将这些伤号抬走,这一切,都让人们无法自拔的陷入残酷战斗带来的迷茫之中。
  不过,仅过了一会儿,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迅速在“暴怒”号航空母舰上传开了:鱼雷轰炸机组投掷的鱼雷命中了德国战列舰“格奈森瑙”号,那艘原本就已经受损的大型战舰现在不废也残了!
  这时候,“伊丽莎白女王”号上,凝重的气氛也一扫而光,军官们看上去个个愁眉顿开,两位高级参谋一再要求通讯官员向“暴怒”号的飞行员确认消息,得知至少有4名飞行员亲眼目睹鱼雷击中德舰“格奈森瑙”号并发生猛烈爆炸后,他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其中一个健步如飞的来到托维跟前,“噢,尊敬的司令官阁下,眼前的局势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应该再接再厉,继续派舰载机攻击德国舰队,这次轰炸的重点,我觉得应该继续放在‘格奈森瑙’号上!”
  面对年龄、资历都要比自己丰厚的老将领,托维也不会摆出那样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子,刚刚传来的好消息也确实让自己的情绪舒缓了一些,他微微颌首,“舰队航空兵确实不负众望,他们的牺牲精神值得敬仰,在这片海域困住德国舰队,也就抓住了德国人的一块软肋!想要维持海上的主动权,希特勒需要他的舰队。德国舰队眼下就这么四艘主力舰艇,失去一艘,战斗力就会出现很大的缺失。以德国目前的造船能力,补充速度远远赶不上形势需要!”
  老头一看就很兴奋,“没错,尊敬的司令官阁下!我们这次绝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确保击沉格奈森瑙!击沉那条该死的纳粹战列舰!”
  显而易见,英国海军对“声望”号、“纳尔逊”号的沉没以及QB-32船队的惨剧不仅仅只是耿耿于怀,名誉和信心上的损失更甚于单纯的战斗实力,使得这一切早已上升到“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地步。
  托维没有直接回应他,而是淡淡的反问说:“德国战列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老头迟疑了一下,“精密的设计和坚实的防御!”
  托维点点头,面带愠色的说道:“我们难保再有一个或者两个波次的攻击就能彻底解决它,何况我们要对付的还有沙恩霍斯特号以及德国航母上的舰载机!若是一方面我们击沉了格奈森瑙,另一方面德国舰载机机炸沉了我们的战舰,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听了这番话,老头倒也冷静下来了,他想了想,“但愿我们的第二批攻击机群能够找到齐柏林号并顺利将它击沉!”
  托维嘴角挤出一丝苦笑,德国人的严谨是世界闻名的,想要在他们身上捞到“顺利”二字绝非易事。
  就在军官们估算着己方第二批舰载机差不多抵达德国航母先前所处的位置时,舰队接收到了领航舰载机发来的报告——为了保证攻击的突然性,一般情况下,舰载机起飞之后是要保持无线电静默的。直到发现目标并发起攻击,飞行员才会向母舰汇报战况,现在的情况却属于另外一种。
  “海面上发现战舰两艘,初步判断为德国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它们的高射炮开火了,我们必须向上爬升!我们是按原计划寻找并攻击德国航母,还是对它们发动进攻?周围没有其他舰只,就只有这两艘德国战舰,重复,观察范围内仅有这两艘德国战舰!”
  无线电信号受到了一些干扰,但两遍重复下来,通讯官们至少可以确保重点内容无一遗漏,然后,他们第一时间向航母编队指挥舰“勇敢”号以及舰队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上的指挥官报告了这一情况。
  这一报告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它却让舰队高层军官们原本就有些纠葛的情绪扩大化了。以尤艮斯为首的高级参谋们,正愤愤不已的指责情报部门在德国舰队动向上犯下了非常致命性的错误:这些人长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却被德国人耍得团团转,他们的情报甚至对本土舰队的指挥层产生了难以忽视的误导。先是沙恩霍斯特级,然后是齐柏林号,现在突然又是一对袖珍战列舰,所有早期情报中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德国舰艇就像是长上了翅膀。这样下去,人们开始担心唯恐德国海军最强大的俾斯麦号也出现在这片海域——情报部门的多方面、多角度的侦察结果,都认定那艘重型战列舰已经被困在圣纳泽尔的诺曼底船坞了。
  与此同时,另一群更加务实的高级军官,则在激烈讨论着德国人的真正意图。通常情况下,海军将领们都会将手中的兵力集中起来使用,就五指攒成一个拳头,但现在德国人非但没有这样做,似乎还在尽量分散自己的兵力,考虑到英国舰队有限的舰载机对付两个目标就已经颇为吃力,继续分兵显然不是什么好办法。理论上讲,英国的乔治五世级战斗力和德国俾斯麦级相当,对付沙恩霍斯特级更是不在话下,“伊丽莎白女王”号和“马来亚”号对付两艘袖珍战列舰显得绰绰有余,可那些德国舰艇偏偏都是航速飞快的家伙。除非它们因为战斗损伤和其他故障而失去航速,否则光拼航速的话,这些英国主力舰压根就追不上!
  在下令第二批舰载机部队仍按原计划寻找攻击德国航母之后,托维独自走到一旁,看着风雨渐小的海面,他不禁在心理问:“他究竟在想什么?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第18章
战争剧场(6)
  人可以将另一个人的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却无法复制他的思维模式;人可以摸透另一个人的性格,却摸不透他某时的想法。
  托维正陷入这样的难题之中。
  很快的,前线传来一个有好有坏的消息:第二批攻击机群找到了德国航母,同时,它们也遭到了近20架德国舰载战斗机的疯狂阻截。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托维和他的参谋军官们,之前都觉得那艘德国航空母舰这次在携带战斗机的同时,应该配备了一批俯冲轰炸机或鱼雷轰炸机,这既是一艘航母参加攻击任务时应有的舰载机配备,也符合情报部门先期对布雷斯特的侦察结果。现在看来,那些所谓的情报简直狗屎不如。
  一般的舰载战斗机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内连续出击,毕竟,它们需要时间重新添加燃料、补充弹药,然后依次起飞。因此,活动在这片海域的德国舰载战斗机总数量应该在40架以上,而在英国海军的资料库里,“格拉夫·齐柏林”号的舰载机总量应该不超过50架。如此一来,这艘德国航母携带的轰炸机——包括著名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海军版本Ju-87C和略显神秘的Fi-167型鱼雷轰炸机,最多只有10架。这样少的轰炸机,恐怕是很难对一支舰队构成威胁的!
  可是鉴于双方舰载战斗机在技术上的明显差距,托维平静的目光中隐隐藏着失落,他仿佛看到了己方舰载机飞行员和对方战斗机浴血搏斗的场景,技术上的差距在这里只能用勇气和牺牲来弥补,那样的场面是壮烈、残酷和令人泪下的。
  不多时,信号从“光荣”号航空母舰上发来:第三批舰载攻击机已经准备完毕。
  收拢第一批出击飞机看来花费了航母人员不少的时间,这时候,三艘航母的飞行甲板上重新排放好了一架架展翅欲飞的雄鹰,那传统的环形徽标是它们的骄傲所在,年轻飞行员们自信灿烂的表情带来了被乌云遮去的阳光。
  “再等等!”
  一向果断的托维却犹豫了。这批舰载机究竟是派去攻击德国航空母舰还是德国战列舰,百分之九十九取决于前一批飞机攻击的结果,它们此时应该仍在与德国战斗机周旋,应该还在努力突破德国航母防空火力的拦截寻找合适的投弹位置。一颗炸弹,一枚鱼雷,没准就能暂时解决掉“德国海军的大鸟笼”。
  可是,新的报告迟迟没有从通讯室传来,好消息,坏消息,统统没有,指挥室里的军官们突然觉得自己像是被隔绝了一般,有几个耐不住性子的,干脆直接跑去通讯室,其他人看似各自忙碌,其实也大都将注意力放在负责内部通讯电话的军官身上。那位满脸痘痘的上尉军官,正手握话筒认真倾听着,通讯室那边显得相当吵杂,时而有人兴奋的来一嗓子,时而有人发出懊恼的惋惜声。在无法将这些向将军们报告的情况下,他时而微微摇头,时而偷偷瞟一眼其他人。
  托维的目光,始终游离在舷窗之外。看起来正有许许多多的疑问让他怎么也搞不清、理不顺,隐隐觉得有些地方没有考虑进去,却怎么也抓不到灵感的线头。
  ※※※
  “卡罗尔,掩护我!掩护我!”
  “管鼻藿”式战斗机的驾驶舱里,年仅23岁的海军少尉波加勒显得异常紧张。那张尚有些稚嫩的脸庞此刻白得缺乏生气,这样的年纪原本应该在某个工厂车间或是公司办公室里做着普通工作,下了班早早回家,或是带着小恋人上公园散散步,虽然日复一日的平凡,但至少不用天天为自己的生死而担忧,更不用坐在这充满机油味道的机舱里和死神打交道。
  驾驶舱外,暗赤色的子弹一串串飞过,像是夜里成群结队飞行的萤火虫。雨水仍然冲刷着钢化玻璃窗,厚厚的云层宛如大海盖了一床大被子,这绝不是一个飞行的好天气,但战争让人们别无选择。
  通讯器里传来的声音沉稳而老练:“别担心,孩子!我就在你后面!继续摆动你的机翼,别让那德国鬼子打中你!我这就把它揍下来!”
  虽然空中的大幅度摆动机身带来的感觉并不怎么好,这却是空战中躲避攻击的基本功之一,波加勒紧紧握着操纵杆,身体随着飞机左摇右晃。
  和普通的单发战斗机所不同的是,“管鼻藿”驾驶舱后方还有一个空间较大的副驾驶位,副驾驶员通常负责领航、观测和操作机载电台,必要时也可以接管飞机以及机载武器。在波加勒竭力避开敌机攻击的之后,他的副驾驶员——一位几乎同样年轻的英国飞行员,正以更加紧张的神情盯着后面的德国战斗机。
  BF-109T延续了BF-109系列非常容易辨认的外观,方形座舱、鸥式下单翼以及武器布局,当它开火的时候,位于机翼根部的两挺机枪一闪一闪的朝外喷着火舌,由于距离足够的近,副驾驶员隐隐看到了德国飞行员那张狰狞的脸。
  突然间,几颗子弹打在左边机翼上,一团团跳跃的火星让波加勒大吃一惊,急忙将操纵杆往右边一摇。
  “卡罗尔,我无法摆脱它!帮我!”
  年轻飞行员飞声音带有惊慌和恐惧,他已经使出了生平所学,却一点儿效果也看不到,这自然令他感到懊恼和沮丧。
  “不停的改变方向!孩子,他比你快,只有不停的转弯!转弯!噢,该死,我也被德国鬼子盯上了!”通讯器那边的飞行员看来也很无奈,毕竟,双方的战斗机数量相差不大,被一架敌机咬上是很正常的事情。
  接连两个空中急转之后,波加勒大声问自己的副驾驶:“大卫,它还在后头吗?”
  几秒之后,年轻的飞行员紧张的重复了一遍问题。
  “是的,那该死的……该死的梅塞施密特还在后头!”这声音显得异常吃力。
  波加勒费力的转过头一看,自己的副驾驶脸色惨白,双手紧紧捂着自己的肚子。
  “噢,我的上帝,大卫,你中弹了?该死!”
  他一面操纵飞机左摇右摆的躲避攻击,一面失望至极的喊。
  副驾驶咬紧牙关,断断续续说道:“我恐怕……吉文,你一定要替我报仇,干掉那德国鬼子!”
  波加勒大声喊道:“坚持住,大卫!我们这就返航!坚持住!”
  他看不到自己的副驾驶在微微的摇头,嘴角,流露出一丝最苦的苦笑。
  又一串子弹突然袭来,这一次,在机翼上火星四溅的同时,波加勒强烈感觉到机身传来的震动。
  “我被击中了,该死!卡罗尔,我该怎么办?”波加勒大声喊叫着,泪水不禁从眼眶里流了出来。
  还好通讯器并没有受损,那个熟悉的声音再次传来:“孩子,我来了!我掩护你,你下降到海平面高度,往回飞!尽量往回飞!”
  波加勒往旁边一看,果然,一架“管鼻藿”从远处向尾随自己的那架BF-109开火了,机上8挺机枪同时向外喷射着火舌,密集的弹雨迫使德国战斗机翻滚着向一侧躲避。
  借着这个机会,波加勒在竭力保持飞机平衡的同时迅速降低高度,好在皇家海军的“新”战机结构非常坚固,而且7.92毫米的子弹也没有击中它的要害部位。顺利完成这些动作之后,波加勒回头一看,后面已经没有了盯梢,但他同时也看到了副驾驶员低垂的头。
  “大卫……”
  波加勒眼泪还在汩汩的往外流,这次为的却是不同的东西。
  海平面以上数百米,激烈的战斗仍在进行,西面隐隐传来密集的炮声,那些舰载轰炸机想必已经找到德国航母并发起攻击了。这个时候,只有这架受伤的“管鼻藿”在这只比最高的浪尖稍高的高度落寞的飞行。失去了导航员,波加勒不得不重新校正方位和方向,在检查油料情况的时候,他终于发现了一个不好的情况:油料的损耗远比预计的快,那意味着油箱或是输油管极有可能在战斗中被子弹打漏了。在这样的环境下,飞行员根本无法修补漏洞,所幸的是,这款舰载战斗机的航程出色,达到了1200多公里,几乎是BF-109的两倍!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之后,波加勒很快意识到采用经济的飞行速度以及保持正确的航线是让自己顺利返回母舰的必须途径,同时,他还得祈祷这架飞机不至于在飞行途中发生诸如熄火、起火之类的故障。
  波加勒试着向领机报告自己的情况,但是没能联系上,更让他沮丧的是,就连救了他一命的卡罗尔现在也完全没有音讯了。以飞机目前的状况重返战场近乎于自杀,他这样安慰自己,然后带着始终忐忑的心情继续向计算好的方位飞去。
  5分钟、10分钟……时间慢得像是在读秒,机舱外的景色早已归于单一,阴沉沉的天幕、浪涛翻滚的海面,除此之外没有一只鸟、一条鱼、一艘船、一架飞机。无线电通讯器中只有沙沙的杂音,发动机稳定的发出隆隆的运转声,只此而已。
  离开战场约有30分钟的时候,波加勒多么希望飘扬着圣乔治十字海军旗的舰队突然出现在海平面上,但这样的期望并没有变成现实,前方的海平面始终是同样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加勒的担心越来越深,眼看油料所剩无多,这样下去只能在海面上迫降,看看波涛起伏的海面,波加勒觉得无助的飘荡上几天绝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何况这大海上还有许许多多未知的危险,巨浪、鲨鱼还有暴晒、缺水等等。
  波加勒转过身,目光落在了副驾驶员胸前挂着的那副双筒望远镜上,平时观察四周情况的任务总是由大卫执行,这个视力很好的小伙子也总是干得很好,只可惜现在他那双大大的眼睛再也不会睁开了,淡蓝色的双眸肯定也永远失去了光泽。
  “管鼻藿”后座的座舱很长,副驾驶坐在紧靠机尾的那一端,不爬过去是拿不到那副望远镜的,可驾驶员一旦离开了驾驶舱,飞机也就失去了控制。
  犹豫了好一会儿,波加勒终究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当波加勒再一次用他那在海军考核中得到“A”的视力环顾四周时,终于在西南方的海面上发现一个黑点,年轻的飞行员心里难免一阵扑腾。一个舰队看起来目标很大,可人工估算、人工导航以及仪器的误差都可能导致他在漫长的飞行中错过自己的舰队,正因如此,舰载机群才会配备专门的领航员,想到自己不但能够避免在海上漂泊的悲惨命运,很快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鲜活的面孔,波加勒心中的沉重顿时减轻了一半。
  “管鼻藿”缓慢的在海面上转了个弯,朝着新的目标飞去。
  起初,波加勒觉得那可能是游离于己方舰队附近的一艘警戒舰,所以才会形单影只,但他很快发现那个大黑点后头还跟着另一个小黑点。
  随着距离的拉近,他发现两个黑点的体积似乎远远超过了通常用来执行警戒任务的舰艇,而且舰艇的轮廓也不像是一般的巡洋舰或者驱逐舰。这个时候,经验的缺乏让波加勒犯下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原本贴近海面飞行的“管鼻藿”缓缓开始爬升,这在让他更好的辨认对方身份的同时,也将自己完全暴露给了对方。
  皇家海军的每一位舰载机飞行员,都接受过如何辨认舰艇的专门培训,他们不但清楚各国主要舰艇的外观,而且能够通过目测大致判定对方的大小、航速和状况。基于这方面的素质,波加勒最终判断出那是一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和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但是,这时候他和那两艘战舰的距离实在太近了,还没等他掉头逃跑,对方的高射炮就已经猛烈开火了。在火控雷达的指引下,俾斯麦级战列舰单舷多达9座双联装105毫米高炮展现出了优异的防空性能,大口径的高射炮弹迅速将老妪般的“管鼻藿”给吞噬了……
第19章
镇山之石
  9座双联装105毫米重型高炮,一分钟的齐射便将那架英国舰载机击落海中,对于这样的效率,就连一贯要求严格的德国将军们也显露出满意的神色。在这其中,德国主力舰队司令、海军上将海诺·冯·芬肯施泰因可谓居功至伟,正是在他的作用下,德国海军意识到了防空对于水面舰艇尤其是大型水面战斗舰艇的重要性。在战争爆发之前,德国海军的绝大部分战舰都进行了防空强化,后期建造的大型舰艇,更是直接从设计阶段就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