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250

  多年的默契让张海诺立刻听出了这些密语背后的意义,他失望的说道:“那真是太糟糕了!如果不能尽早采取对策,我们一定会在比赛中吃到苦头的!”
  “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们正想方设法获得更加详细的情报,最好是能够弄一个真家伙回来!此外,我们的技术专家也在对我们之前拿到的说明书进行深入研究,希望不久会得到好消息!”
  “但愿如此!”张海诺说道,“时间不多了!”
  对方隐晦的说:“时间确实不多了,实际上,你的胜利间接促使了它的进行,只等南面一结束,他就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在一处了!”
  “每个人只能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我们也不例外!不管怎样,老朋友,我都希望你能够在这件事情上继续追查下去!早一天应对,少一分损失!”
  “我会的!”那边停顿了一下,“噢,你等等,我们刚刚截获了一份机密情报,按规定这是需要先进行验证的,但我想已经没有时间了,四个小时之前大批英国舰艇离开了普利茅斯,去向尚不明了!老朋友,英国人无时不刻不想消灭我们的舰队,对此你们特别要提高警惕!”
  “大批舰队离港?”张海诺愣了一下,德国海军高层自然不会低估英国海军战斗到底的决心,为此还专门派遣了潜艇和侦察机在英国主要港口附近警戒,但今天不论柏林的海军司令部还是位于布雷斯特的综合指挥部都没有发来类似的情报,而党卫军则是利用另一张谍报网来获取敌方的消息!
  虽然有些突然,但张海诺立即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他旋即下令港口以及舰队戒备,同时以密电形式通知驻扎在布雷斯特的海军部队进行相同的戒备状态,以防英国人发动突然袭击!
第37章
王子复仇记(2)
  月黑风高杀人夜,就连风也胆怯的藏了起来,沉沉的海面上只有轻微的浪涛声。万物似已沉睡,但在大西洋东部比斯开湾靠近法国圣纳泽尔的海域,一支颇具规模的舰队却正在全速向自己的目标行驶。
  “还有半个小时抵达1号海区,各部门做好战斗准备!”
  位于领舰侧后的S级驱逐舰“侦察”号上,穿着纯白色制服的少校军官用洪亮的声音提醒舰上的其他水兵,而再有一会儿功夫,他们就将进入真正的危险区域!在这个时候,全体舰员无不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许多人都在认真检查自己的枪炮,因为待会儿这些武器很可能成为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伙伴!
  如今在这艘满载排水量仅千余吨的旧式军舰上,除了标准配置下的九十名舰员之外,还搭乘了一个连队的陆战士兵,这些身材结实的小伙子们身材结实、目光如炬,看上去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即便心理上无所畏惧,在任务命令下达之后,这些勇敢的士兵们还是做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准备,他们每个人都把随身枪械擦得油光发亮,头盔、武装带和皮靴等也装备齐整,锋利的匕首都可以当刮胡刀来使用!在一个由木箱搭成的简易台子上,穿着黄绿色卡其布制服、腰间挎着一把11.6毫米大口径韦伯利左轮的军官用他那颇有深度的嗓音最后一遍叮嘱他的士兵们:
  “大家牢记各自的任务,遇到任何意外都不要惊慌!攻击要迅速,撤退也要迅速,我们的军舰无法在德军控制的码头停留太久!必要时我们得涉水登船!”
  此时放眼漆黑的海面,一个个黑色的影子正敏捷的以标准的战斗纵队转向东南方,这里不仅有S级一类濒临报废的旧式驱逐舰,亦有排水量两三百吨、以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为主动力的汽艇,这样的舰队航行在沦为德军控制区的比斯开湾无疑冒着巨大的风险,它们全副武装,但装备的大都是小口径火炮——尽管在舰队后方数十海里处,装备8英寸舰炮的伦敦级重巡洋舰“德文郡”号带着两艘装备6英寸舰炮的轻巡洋舰组成的支援舰队名义上在为它们提供远距离的保护,可一旦遭遇德国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那样火力凶猛且又具备良好夜战能力的敌手,这些缺乏自卫能力的军舰能否撑上两个回合还是问题,更不要说等着驻守普利茅斯港的本土舰队或者埋伏在比斯开湾边缘的H舰队赶来了!
  形势看起来糟糕到了极点,但谋划这次行动的英国将领和他的参谋官们一样清楚,这些英国舰艇夜间在比斯开湾和敌人主力舰遭遇的几率十分微小,因为德国人是不会拿他们那些在圣纳泽尔维修或是屯驻布雷斯特以威胁英国大西洋生命线的主力舰与英国潜艇以及行踪不定的舰队冒险的。事实上,进入并攻击一座受到诸多岸防炮台与警戒舰只保护的港口看起来才是真正“难以完成的任务”,要知道那座船坞中这时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几率还停泊着德国最凶猛的海上巨无霸——重型战列舰“俾斯麦”号,一座可以浮动的海上钢铁要塞!
  越靠近圣纳泽尔港,舰队中的气氛就越是凝重,人们有意克制自己的呼吸以免在敌舰突然出现时过于惊愕,但德国人的军舰如同军官们所说的那样仍在港口睡大觉,直到这支奇特的舰队驶近了圣纳泽尔也没有任何的意外发生,但就在领航的驱逐舰准备向港外的浅滩和水雷阵发起冲刺时,突然间,漆黑的海面上出现了宛若暴雨之前闪电发出的阵阵光亮,只不过那种映亮大片天际的光呈现出一种熟悉的橘红色,紧接着,一阵爆裂的轰鸣声从空旷的前方传来,由于之前海面上是如此安静,那声音就像一连串鞭炮在前方几米处炸开似的。
  喧嚣开始了,橘红色的光一阵接着一阵,但时而又被如同镁棒燃烧时发出的那种强烈白光所取代,两种光不断交替令人目不暇接,仿佛正在上演的是一场声光大戏!
  在舰队最前方那艘桅杆悬挂少将旗的驱逐舰上,一名正值壮年的皇家海军少将对他的随行军官说道:
  “我们的空军正在轰炸圣纳泽尔!现在,德国人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正是我们行动的大好时机!”
  这下子,人们的疑虑和担心减少了大半,而加速的灯光信号旋即从这艘I级舰队驱逐舰的舯部发出,肩负着各自任务的驱逐舰和汽艇很快加速马力向着前方冲去……
  此时此刻,圣纳泽尔的德国占领军确实无比忙碌,部署在港口周边的众高炮部队已经全部进入战斗状态,几百门各种口径的高射炮正在猛烈对空开火——雷达已经提前发现了来袭机群,德国空军部署在附近的夜间战斗机也及时升空拦截,但它们的效率不足以驱走大部分敌机,在如今这个年代,对付敌人夜间空袭主要依靠的仍然是地面火力!
  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英国轰炸机接连不断的投下炸弹,从声势上看,他们不但投入了常规的1000磅航空炸弹,还有威力得到加强的特制炸弹,甚至于在距离爆炸点百米之外的地方都能感觉到强烈的震动!不过在经过最初的忙乱之后,港口的防空体系完全运作起来,猛烈的火力让那些英国轰炸机难以下降并进行精确轰炸,不少炸弹要么投到了远离码头的城区,要么落到了港口的水里,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颗炸弹落在处于防空体系核心位置的诺曼底船坞里!
  虽然港务司令部附近钢筋混凝土工事里的作战指挥部异常坚固,张海诺却宁愿自己和官兵们呆在自己的旗舰“俾斯麦”号上。正如英国人所预料和期待的那样,这艘拥有强大战力的大型舰艇此刻正困在船坞里动弹不得,舰上的大小火炮虽然也积极参加反空袭行动,却不能像往常一样自由规避,在火力不减的情况下,综合作战能力却折损了大半!
  另外一方面,俾斯麦号虽然像是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猛兽,可这“牢笼”却也非比寻常。在将法军留下的防御工事加以完善之后,又把德国海军布雷传统发挥一番,这座港口的对海防御能力现在已经并不亚于大西洋沿岸的任何一处,加上数量和威力均相当可观的作战飞机,没有绝对的海空优势,任何国家想要在圣纳泽尔复制一场塔兰托之战或是米尔斯克比尔之战将只是纯粹的梦想,能够打破传统牢笼的,似乎也只有超乎常规思路的全新战术了!
  一度辉煌的英国皇家空军,经历了不列颠空战的磨砺之后逐渐上升到了自己的又一个顶峰,然而在3、4月间为追截德国舰队而损耗了大量有生力量之后,他们现在已经无力以无视一切的气概对圣纳泽尔进行针对柏林那样的狂轰滥炸,数十架轰炸机从抵近到离开德军地面火炮射程仅持续了十来分钟,期间仅有数架被德军炮火击落,炸弹也相应的远远偏离主要目标。从双方的消耗和损失来看,这更像是一场实弹演练而不是敌对双方你死我活的争斗!
  飞机发动机的轰鸣渐渐消失,高射炮停止了嘶吼,炸弹的喧嚣已然不再,港口周边仍有好几栋起火燃烧的建筑,空气中很快传来了法式消防车特有的呜咽声,隐隐还有大人的喊叫与孩童的哭闹。无辜的人们正在忍受着战争和战争失败带来的苦楚,军人们承受的则是职责带来的压力。刚刚走出地下防御工事,张海诺就看到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党卫军士兵开始在掩体外的平地上整队,对于这些传说中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在占领区无恶不作的矛盾结合体,他本人并没有什么好感,如果抛开好友埃德文的职务关系,他宁愿和正规的国防军部队协作,不过随着德国的军事重心转向东方,大批原本驻扎在法国的国防军都被调往德国本土、波兰或者希腊前线,他们遗留下来的空缺自然要由二三线部队填补,数量庞大、忠诚可靠但缺乏战斗经验的武装党卫军部队自然成为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第一选择。
  空袭警报仍未解除,隶属于海军要塞部队和国防军高炮部队的官兵们还都呆在各自的阵地上,不过出于隐蔽性的考虑,部署在港口的探照灯已经如数熄灭了,许多人都在侧耳倾听,唯恐还会有下一波英国轰炸机群袭来,然而他们并没有料到,己方的防空炮火和英国轰炸机投下的照明弹早已为海上的袭击者指明了最后的方向。
第38章
王子复仇记(3)
  英军空袭结束已有半个小时,正当人们揣测着这喧闹的夜晚是否会就此沉寂的时候,外港方向突然传来隆隆的炮声,几阵橘红色的闪光之后,第一颗比星星亮百倍的照明弹在高空绽放并缓缓下落,紧接着又有几颗同样的移动闪光点出现在夜空之中,一时间,笼罩在港湾之上的沉沉黑幕被层层剥去,白天时就停泊在港湾中的艘艘船艇也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那一杆一桅、一栏一塔、一枪一炮都带着德国海军特有的风格。
  在“彩虹”的剧痛之后,经历了二十余年的蛰伏,承受着来自英法等国的政治压力和本国造船业低迷的沉重,德国海军重新崛起了,这原本处于法国腹地的港湾里停泊的便是这支海军的重要精锐!
  “将军,外港炮台刚刚报告在航道以南的浅滩水域发现十艘左右的英国舰艇,各炮位正在向对方激烈开火!”
  副官放下电话转身报告时,张海诺正站在地下掩体上部的观测所里用望远镜观察着数里之外的港口,在照明弹和炮火忽明忽暗的光线下,他可以看到位于港口两侧炮台群的黑色轮廓,以及那些由德国或者法国制造的大炮射击时从炮口喷射出的橘黄色火焰。
  在大舰重炮横行的时代,口径便意味着火力,在海战中拥有较大口径的火炮一方无疑会占据更多的主动,但每一门火炮都有它的射击盲点,而且盲点的范围通常和大炮的口径、体积、重量成正比,德军部署在圣纳泽尔港周边炮台里的重炮也无法逃避这一规律。当那些英国舰艇继续向港内行驶时,一些口径超过200毫米的大家伙突然发现自己“够不着”猎物了,这时发出嘶吼的无不是152毫米以下的中小口径火炮,而那些根据地形配置于外港的炮台这时候就像是几艘固定在停泊点的近海炮舰。海面上隐约可见的白色水柱,最近的距离这些“炮舰”似乎只有几百米,站在张海诺的位置上虽然无法肉眼辨认出来袭的英国舰艇,但通过这些水柱便足以判别七八!
  “他们越过了我们的水雷区!”
  一个惊诧的声音从张海诺身后传来,同样一身深蓝色海军制服,只是在领肩章样式上有所区别的,这便是半年前从基尔调来的朗兹·兰斯洛特将军,他身兼法国西部船业总监、造船业技术官员和圣纳泽尔防务司令官等多项职责,从字面意思理解,他应当属于位高权重者。在战争以前,法国的造船业在整个欧洲尚属一流,然而战争的破坏和德国占领区内法国民众的消极态度都使得这些产业在40年代初的利用率十分低,而在制海权仍掌握在英国人手里的情况下,德国高层也无意利用法国人的造船设施为自己建造舰艇,船坞最大的作用就是修理和维护那些突入大西洋海域作战的德国舰艇,于是,所谓的船业总监成了舰船修理工头,技术官员研究的无外乎是各种舰船的修理技术,至于海军任命的圣纳泽尔防务司令,所掌握的不过是两个团规模的要塞炮兵和一支极其袖珍的近海侦察警戒舰队。
  张海诺放下望远镜,以深沉的口吻回应道:“吃水浅的小型舰艇加消磁技术!狡猾的英国人,他们的真正目标原来在这里!”
  “俾斯麦?”兰斯洛特声音里的惊讶成分更多了。
  张海诺扭头看着两千多米外的那座巨型船坞,“诺曼底船坞!”
  此时此刻,长达251米、宽36米的德国巨舰“俾斯麦”号仍如同一头酣睡的雄狮般静静的躺在法国人建造的巨型船坞里,现在的“诺曼底”并非一座完全的干船坞,出于修理舰艇外壁的需要,人们在将俾斯麦号固定后花费了整整三天时间从船坞中排出了8万吨海水,从而使得这艘德国战舰15米高的舰体有三分之二露出水面,舰底也结结实实的“坐”在了船坞底部的支架上,但这船坞之中所剩的海水以高度计算仍可以淹没三个头顶着脚叠加的正常成年人。
  无风的海面,像是缺乏氧气的罐子一样令人感到窒息,炮声一阵紧过一阵,时不时有炮弹爆炸的火光在岸上闪起,水面上那时有时无的水柱也在不断向港内移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德军的要塞炮兵夜战所能依靠的仍是一双好眼睛加上传统的照明弹——命中情况不比多弗尔的英军炮兵试图阻击德国舰队侵入海峡时强多少!
  随着战斗的进行,原本停泊在圣纳泽尔内港的部分德国舰艇也陆续开动起来并以舰炮阻击海面上的来袭者,加上那些英国战舰还击的炮火,一时间港湾内煞是热闹,但这和节庆时分的场景又是截然不同的。
  站在平整且稳固的陆地上,置身于结实而安全的掩体之内,张海诺却无法像往常一样指挥他的舰队应对敌人,这让他有种被悬空的感觉,很显然在这样空间有限的港湾里,他的舰艇也没有办法作出和德国海军造舰理念相符的战术机动,而混杂的战斗往往又无视技术的差距,这时除了对海军情报部门的效率和“圣纳泽尔堡垒”的缺陷报以失望心情之外,他只能默默审视这场奇特的战斗。
  在英国舰艇的高速冲刺下,纸面上近乎完美的圣纳泽尔防线并没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很快炮声下就传来了密集的枪声,张海诺注意到不断有一队队头戴钢盔、背着毛瑟步枪或者跨着MP38的党卫队士兵从附近掩体里出来整队然后奔向各个码头。这个时候,他对于党卫队这支特殊武装的看法终于有了那么一点改变,至少在如今的情势之下,他难以将阻击敌人登陆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自己的水兵们身上——同时,他也对英国人的大胆举动感到惊讶和感叹。
  步兵交火的激烈枪声和爆炸声渐渐充斥在西面的主要码头上,自从意外卷入法国战场并好好体验了一把陆战惊魂之后,张海诺还是头一次如此接近一个陆地战场。尽管这里没有钢铁战车之间的相互倾轧,没有重炮发出震天怒吼,而他,从头到脚都是一个职业的海军将官,但这样的战斗还是让他骨子里那种对近身肉搏战的向往释放出来。曾几何时,他幻想着自己能够以一名普通陆军士兵的身份参加这场在历史长河留下浓浓一笔的经典战争,去体味MG13和MP38带来的畅快感觉,那与英德海军将领们之间的战斗有着决然不同的风味。
  “我们击退了在布诺码头登陆的英国军队,打死上百人,剩下的英国佬正在登船逃跑!”又一通电话之后,海军副官显得非常兴奋。
  张海诺静静注视着距此不到1000米的布诺码头,那里原本的枪声最为密集,手榴弹的爆炸声也是不绝于耳,但现在高潮正渐渐消散,他仿佛可以看到穿着深色制服的党卫队士兵已经开始清理战场了,而在码头附近,几条悬挂米字旗的舰艇接走了为数不多的残兵败将。
  突然间,接连几声轰响从诺曼底船坞那边传来,在场者不由得再度吃惊起来:那不仅仅是法国最大的船坞,更在一定时期内承载着德国水面舰队侵略大西洋的梦想——一旦失去了这座船坞,德国的大型舰艇只有回到本土才能进行大修。
  “看来船坞遭到了攻击,将军!”看着那几团稍纵即逝的大火球,兰斯洛特将军怯生生的从后面问。
  在张海诺看来,这位将军或许是一流的技术军官,但决不是那种面对任何困境都镇定自若的指挥官。
  片刻之后,巨大的轰响不再响起,但熟悉的炮声仍在耳边,张海诺深吸了一口气,“请冯·克伦将军增派人手到船坞去,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我们的战舰!联络霍夫曼将军,让他组织水兵严密守卫军舰,不得让一个英国兵登上俾斯麦号!”
  “是的,将军!”副官这时候也倍显紧张。
  “巨人不会被这样一支冷箭击倒的!”张海诺咬牙切齿的说道。
  “但愿如此,将军!但愿如此!”兰斯洛特紧跟在后面自顾自的喃喃着。
  张海诺自己又何尝不在这样祈祷呢?他忽然觉得自己也许打一开始就不该上岸,现在和霍夫曼呆在一起应对来自外界的威胁,怎么也要比站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好得多吧!
  “将军,欧根亲王号动力系统重新运转全起来了,它申请离开泊位前往航道阻截英国舰只!”副官继续为其他地方打来的电话而忙碌着,“下令升起泊位上的防雷网吗?”
  欧根亲王号,那只受幸运女神眷顾的不死鸟,情感和理智顿时在张海诺的脑袋里形成两种想法:让它去,没人能够干掉它;让它呆在防雷网后面,这样的战场随便一枚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鱼雷就能重创它!
  张海诺没有立即作出决定,而紧接着响起的电话铃反而像是一种催促。
  “从安东码头登陆的英国部队被我们牢牢钉在了前往诺曼底船坞的路上,党卫军正试图包围他们!”
  这是个好消息,张海诺在心里对自己说道,他现在揣摩出了英国人的全盘计划,空袭显然只是一种掩护,海上和陆地的进攻才是致命的,现在陆上攻势俨然已经遭到遏制,那么来自海上的呢?
第39章
暗色晨曦
  夜深了,夜静了。
  夜浅了,夜去了。
  当天边的朦胧散去,东方海天之际泛起鱼肚白时,一个喧闹而混沌的夜晚终于宣告结束。
  奇袭,又是奇袭!
  素来将绅士风度视为生命的英国人,在战场上却从不吝啬阴狠招数,米尔斯克比尔之役令惨败后的法国人如棍棒下的落水狗般不堪,而塔兰托一战便让“罗马帝国”复兴海军的梦想跌落深渊,绅士的英国人突然成了一流的刺客——出手“快、准、狠”。这一次,约翰牛的匕首又向了自己的老对手、欧洲海权的挑战者,德国海军。
  圣纳泽尔港,法国人的地盘,英德将士的角斗场。
  随着交战一方主动撤离,这座面朝大西洋的天然良港又重新归于平静,那一缕缕好似炊烟的白色烟柱来自于燃烧的破败建筑,在时轻时重的嗡鸣声中,三两成群的德国战斗机一遍遍的港口上空盘旋。
  此时此刻,庞大的、闻名于世的诺曼底船坞,犹如巨人的澡盆般坐落在显眼的位置,一艘舰身涂着灰白迷彩的巍峨战船静躺其中,默默等待着新一轮朝阳的洗礼。
  “快,动作快一点!”
  平静的空气中暗藏躁动,响亮的声音里隐喻着如冬日海风般的冷峻。在两层楼高的露天高射炮位上,几位年纪大都在四十左右的海军校官不断发号施令,在他们的注视下,好些穿深蓝色军服的水兵们在布鲁诺(B)炮塔与烟囱之间的舰舷位置上忙碌着。他们三两人一组将卷成长筒状绑好的帆布搬上甲板,看着甲板上那成捆的帆布,人们未免有种回到风帆时代的错觉,但再大的帆恐怕也难以拉动这重达数万吨的超级战船。
  “一边系在二层甲板的栏杆上,一边系在船坞上!”
  一位身材峻拔的海军少校,伸出自己笔直的右手指向对面。在这顶传统的短沿军帽下面,眉清目秀的脸孔不乏深沉与沧桑,其矫健的身形也颇为令人羡慕。旁边站着一位军阶相同的校官,他左手随意的插在裤袋里,右手扶着身前的栏杆,神情淡然的拨弄着脚边一块核桃大小的水泥块——这时在“俾斯麦”号的甲板上随处可见这种爆炸产生的东西,大的堪比拳头,小的与砂砾无异。这些小件物体落下时虽然砸伤了一些不走运的家伙,可其他人似乎并不急于“复仇”,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一张张帆布很快被打开,这些通常只在海上阅兵或者完全解除战备的情况下挂来遮阳的物件,现在却有些“不合时宜”的出现在了这战争的第一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