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250

  张海诺这话顿时引得周围水兵们善意的笑了起来,作为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第一艘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号在德国可谓家喻户晓,而这艘大型战舰直到彩虹行动之前都是以勤奋和幸运而著称的——从袭击英格兰东海岸到在日德兰海战中击沉英国不倦号战列巡洋舰,它都一直战斗在德国海军的最前沿,日德兰大战中更是遭到多艘英国主力舰攻击,但它仍顽强的坚持到了战争结束,最终在斯卡帕弗洛冰冷的海底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一起笑过之后,张海诺转而认真的说道:“那是一场伟大的战斗,令整个德国感到骄傲的战斗!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也有机会和我们的老对手来一场同样伟大的决战,德意志海军的士兵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此刻不分军衔、不分年龄,周围的水兵们个个挺直了胸膛,眼睛里更是迸射出渴望建功立业的目光。
  “是的,将军!”众口一致,齐心协力的场景令见者无不动容,而相对平静的环境也让甲板上的水兵们注意到了这高高在上的防空哨,军服鲜明的海军上将顿时成了他们行注目礼的对象。
  虽然枪炮指挥所的军官以及主炮塔的炮手们看上去更有决定战斗胜负的能力,但张海诺一时兴起的“眷顾”防空哨也非完全在做无用功,在这个海空立体战渐渐取代传统水面炮战的时代,成功的舰队防空也可以是战斗的关键因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旗舰“俾斯麦”号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资格成为关键先生。
  朝阳差不多要跃出海平面的时候,下半夜轮休的舰长霍夫曼也起来了,于是张海诺把参谋官以及舰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召集起来开了一个早餐短会,亲自向他们传达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对于这一有很大机会与英国主力舰队交火的计划,众人大都是激动超过了忐忑,显然俾斯麦号加入后德国主力舰队齐整的阵容让他们信心倍增,而舰队司令官布署之精妙也逐渐显现出来——以俾斯麦号为核心的第一战术编队以25节航速在前,拥有沙恩霍斯特姊妹舰和格拉夫·齐柏林号重型航母的第二战术编队以30节航速在后,两者之间正在不断缩减的距离逐渐形成了接应之势。
  天亮之后,部署在法国西北部的德国海空军航空部队依旧遵照最高统帅部的作战计划频频出动,远程侦察机部队对爱尔兰西部和南部海域进行了大范围搜索,航程较近的高速侦察机则冒险对爱尔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凯尔特海甚至乔治海峡以北的海域进行了侦察,6个轰炸机中队则在战斗机的掩护下继续对那支即将驶入英国海域的船队,结果护航战斗机和从英格兰起飞的英军战斗机之间又爆发了数场激烈空战,英军在那一空域的优势明显,战损比率也一直保持在对他们有利的状态下,若是按照这种情形继续下去,德国空军少不了吃苦头,但随着“俾斯麦”号所在的德国舰队逼近战斗海域并被警戒巡逻而来的英国侦察机发现,形势立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英国轰炸机的出动,英军喷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的任务从阻截变成了护航,而德国的Bf109E与Bf110的角色则转变成为空中截击者!
  上午10时20分,第一批来袭机群以光点的形式反映在俾斯麦号雷达室的雷达屏幕上,舰队中的防空警报声顿时大作。对于这一预料中的情况,张海诺根本无须调整舰队的部署:防空和近战火力较强的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突前,它的8座双联装105毫米高炮不但能够为自己构造一堵中远距离的反空袭防护墙,还能大大强化俾斯麦号前方和两侧的空中拦截火力;德国海军曾经的头号主力舰“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是如今这支舰队中防空火力最弱的大型战舰,它在驱逐舰Z8和Z11的策应下为舰队核心“俾斯麦”号提供后向的防空掩护,另两艘驱逐舰Z15和Z19则一左一右的防守着舰队两侧。不多时,从布雷斯特起飞的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也按照应召而来为舰队提供远程的空中掩护!
第21章
刀锋所向
  天空中,大批喷火式战斗机与梅塞施密特109E在高速状态下相互追逐、开火,不列颠空战那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场面移魂到了这位于比斯开湾与凯尔特海之间的敞开式地带;在同一片海面上空,成群波弗特式双发鱼雷轰炸机和箭鱼式双翼单发轰炸机一次次勇敢尝试突破德军战斗机与舰队火力障碍,并顽固的寻觅着给予德国舰队致命一击的机会。
  忐忑?淡定?如履薄冰?胸有成竹?
  数十架飞机就在头顶附近激烈交战,其中不乏携带有鱼雷这种致命武器的敌方轰炸机,如此情景之下,德国舰队旗舰“俾斯麦”号舰桥指挥室里的气氛极其凝重,两位海军将官不约而同的冷酷表情更是让人难以捉摸透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这艘重型战列舰的前后甲板和两舷,54个炮位上的数百名官兵正熟练的操纵着手中防空武器密集对空开火,大大小小的炮弹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的空域中构筑起一张张火力网。凶猛的进攻中,有的英国飞机负伤撤退,有的就此坠落——英国人一贯的理性让他们的飞行员少有以死相拼者,但仍有一些技术出众或是纯粹侥幸者能够最终将炸弹或者鱼雷投向目标核心,然而普通炸弹对于“俾斯麦”号级别的重型战列舰的威胁实在微乎其微,几枚仓促间投掷的鱼雷也无一中的。
  壮观的海空大战正在激烈进行中,德舰上的雷达兵们并没有忽略对海面的监测,当来袭的第一波英国机群在德军陆基航空兵的顽强阻击下尚无所建树,而“俾斯麦”号及其他战舰的炮手以各种防空武器强力支援空中战场时,第一个看上去并不刺眼的黄色光点出现在FuMo40型雷达的电子屏幕边缘,雷达扇面再度扫过时,光点数量变成了三个,在这关键时刻,值班军官一把抓起通向指挥室的电话:
  “发现大型水面目标!方位351,距离42000!”
  “发现大型水面目标!方位351,距离42000!”置于厚重装甲保护的舰桥指挥室里,参谋军官在第一时间大声向舰长以及舰队司令报告了这一重要情况。
  舰长库尔特·霍夫曼两个大跨步来到铺就于桌台上的航海图前,代表着德国舰队的蓝灰色图标与代表着英国船队的红色图标在海图上已经非常接近了。42000米听起来似乎用不了多久便要进入俾斯麦号主炮的射程,可22.7海里不仅在舰艇的视界之外,以Z级驱逐舰的最快速度也要跑上大半个小时——更何况还有大批英国飞机和护航舰艇试图以各种武器相阻!
  在从张海诺的目光里得到肯定的指示之后,舰长霍夫曼下令道:“各主炮做好发射准备!”
  经过德国海空军航空兵不厌其烦的侦察、骚扰与攻击,那支英国船队的组成早已不是秘密,就其规模而言,摆在那里还不够“俾斯麦”号十轮齐射消耗,更不用说摊上“欧根亲王”号、“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这样的破交高手以及期间出动的大批德国飞机。然而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不管德国头号战舰出现在这片海域是否在英国人的预料抑或是期待之中,倾力应对都是这种局势下的必然,而德国最高统帅部也同样把莱茵演习看作是决定海洋的关键之战——其意义堪比秘密准备中的“巴巴罗萨计划”!
  隔了大约两分钟,守在舰内通讯电话旁的海军参谋官又高声报出一组数字:“目标方位350,距离40000!”
  张海诺和霍夫曼仍然站在原地,看似无动于衷,实则在心里盘算着各自的大局。
  “目标船队排成4列纵队向东北方行驶,最右侧有大型战舰2艘、中小型战舰5艘,18艘普通船只位于中间两列,左侧为小型作战舰艇6艘,护航力量是在今天早些时候得到的加强!”舒伯特不在,眼下负责本舰队与航空部队联络协调的换成了原本就在“俾斯麦”号上服役的一名资深海军中校。
  张海诺与霍夫曼以眼神进行了短暂的交流,然后继续冷酷的保持沉默,而雷达室那边仍然以两分钟到两分半的频率报告一次目标位置,以双方的速度和航向,每次报告的距离数都会比上次缩短2000米左右。当参谋官转达来第6次报告后,射击指挥室也头一次报来射击数据,那意味着对方已经处于了“俾斯麦”号SK-C/34型47倍口径381毫米双联装主炮的射程之内。
  张海诺透过舷窗看了一眼前甲板位置上的那两座主炮塔,4门15英寸重炮已经调整到了几乎最大仰角,在“欧根亲王”号仍航行在“俾斯麦”号正前方的情况下,他还不能通过肉眼观察到远处的目标,但这并不重要,先进的雷达设备和传统的光学设备为这艘重型战列舰提供了非常优越的观测条件——相比同年代的各国海军,它的技术水平只高不低!
  时间继续在沉默中流逝着,指挥室里许多双眼睛都盯准了张海诺和霍夫曼,特别是负责向各部门传达作战指令的参谋军官们,他们一个个手中紧握话筒,宛如等待百米赛跑枪声的运动员一般。
  “目标方位347,距离29500!”
  参谋官大声报出新一组数据之后,两座前主炮塔也很快进行了细微的调整,而在军官们不能直接看到的战舰后部,另外两座主炮塔同样在水平转动,4门后向的15英寸主炮还差一点就能够找到向目标射击的角度了!
  紧张情绪的衬托之下,人们似乎感觉到时间犹如静止了一般,可是开火或者转向的命令依旧没有传来,两位指挥官表情严肃的站在原地,好像仍然在等待着什么。
  “海军侦察大队传来报告,英国船队正在向北转向,但基本队形没有发生变化!”
  在这个节骨眼上,资深海军中校有意降低了自己的音量,因为和开火的命令相比,这个报告实在不值得惊扰大家。
  这时候,有一段时间宛若木人的张海诺转过头,“对更远范围进行侦察!”
  “抱歉,将军!”中校在这突然状况面前竟有些迟疑。
  “让我们的飞机扩大观测范围,尤其注意凯特尔海和爱尔兰方向!”张海诺心平气和的对他说道,“让他们按照计划行事!”
  “是,将军!”资深的中校立即回过神来,深深的歉意写在他的脸上,但眼下更重要的是准确无误的将这道命令传达出去,而他很快做到了这一点。
  张海诺顺带看了霍夫曼一眼,这位素来严谨的舰长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镇定,这也让他得以宽慰的收回自己的目光,继续默默等待着,尽管那支船队排出的烟云已经显现在前方的海天交际处。
  “目标方位345,距离26700!”
  又一组参数从雷达室传来,而舰桥上的军官们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注意到先前来袭的英军机群开始有序的向英格兰方向撤去——持续半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看来对他们的消耗很大,来时4个编队的机群规模已经减小了不少,德国海空军这边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损失,除开那些被击伤和击落的飞机之外,以防空队形行驶的舰艇也因为英国飞机投下的炸弹出现了伤亡,护航而来的Z15更是不幸为一枚100磅的航空炸弹直接命中舰尾,好在这艘驱逐舰只是防空火力受到了削弱,基本作战能力未有大的损伤!
  “将军,雷达发现大批飞机,方位50,距离80000!”
  “将军,收到空军密码联络电报,前来接替第6战斗机大队的空军第27战斗机大队即将抵达,他们会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尽力保护舰队不受英国空军的攻击!”
  接连两个报告令人心情跌宕起伏了一阵,紧接着雷达室又报告说在舰队以北发现大批飞机——这一次,没有人会怀疑那些飞机的身份,好在整整一个大队的德国空军战斗机实力摆在那里,人们不需要太过担心自己的舰队会在海空大战中吃亏。
  “将军!海军侦察机大队报告说在凯尔特海发现一支高速南下的大型舰队,距此仅有40海里!”手中电话连向通讯部门的参谋军官如临大敌的高声报告道,在这一刻,整个指挥室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了。
  “噢?还有40海里?好,很好!”张海诺那张稍显紧绷的脸孔这时候竟令人很是意外的轻松起来,嘴角甚至还挂出了颇带得意成分的微笑,仿佛鱼儿已经咬钩一般。
第22章
顺手牵牛
  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位于英格兰东南部、毗邻英吉利海峡西口的锡利群岛,其周边海域看上去一片安详:明朗的好天气,阳光灿烂、微风宜人!
  然而这里的平静注定只是一种虚假的表象,大群机翼和机身涂有环形徽标的作战飞机不时从附近飞过,这些极具攻击性的飞行器显然不是以游览观光或者炫耀武力为出行目的!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们却未能发现那些隐藏在鼻子底下的敌人——深色海面之下,一艘艘悬停在潜望镜深度的黑色潜艇宛如夜幕背后的狼群,这些不论体积型号在指挥塔前部皆嵌有金属质地的兀鹫徽章的潜艇群集于此,胃口绝不是几艘普通商船能够满足的!
  狭窄、拥挤且充满柴油味道的舱室里,身穿德国海军特有的黑色潜艇制服、头戴通讯耳机的年轻士官正对着一台打字机模样的仪器忙碌不已。随着那台机器上的小灯不断闪动,而这位士官也飞快的在纸上记录一串串的字符。不多时,他半转过身,用相当谨慎的音量和音调对这里军衔最高者——一位身形偏瘦、脸庞上留着短黑胡须的海军少校报告说:
  “少校,指挥部发来密电指示,要求我们第14潜艇编队以最快的迅速赶往31号海区!”
  “31号海区?”少校的目光旋即从他此前一直紧盯的潜望镜上挪开,略略的思考之后,他转向一旁的简易台子,那上面摆着一副不大的海图。扭亮台子前方的壁灯之后,他俯下身子用铅笔和尺子测算了一会儿,胸前佩戴的勋章则在这有限的灯光下弱弱的泛着金光。
  “4-5小时路程!”
  只片刻,少校便重新抬起头来,他首先看了看周围的艇员们,然后嘴对一旁的传音筒说道:“汉斯,启动主电动机,三分之一航速前进!”
  “是,少校!三分之一航速前进!”话筒那边传来一个沉稳老练的声音。
  不一会儿,安静的海底世界里出现了机器的轰鸣,微微的颤抖意味着潜艇重新开始移动,只过了半分钟,负责操作声纳器的士官大声说道:“少校,我听到其他潜艇也发动了!”
  在这个时代,潜艇完全潜没于水下航行时是无法与外界进行无线电交流的,但利用依附在潜望镜上的无线电天线却可以在至多潜望镜深度时做到这一点。
  又过了几分钟,海军少校命令道:“左转10度,全速前进!”
  此时若能够立足于这片海面的正上方,人们便有可能发现好些黑影正在水面下快速移动,它们仿佛是一群受到召唤的乌贼正拼命向巨型母乌贼游去,只可惜英国人现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数十海里之外的地方,压根无暇关注这些迹象并不明显的异常。
  ※※※
  “目标方位305,距离18650!开火!”
  新的炮击指令从射击指挥所下达之后,重达5万多吨的“俾斯麦”号在这一刻犹如一只被重重敲响的实心罐头一般,震耳欲聋的轰响瞬间传遍这艘重型战列舰的每个角落!
  “调整目标,方位304,距离18600!”
  在不到2万米的距离上,蔡司光学瞄准器的精确性成为德军官兵最有利的武器之一,经过多年研究而在1940年最终定型的新式测距雷达则转为炮战的辅助角色;另一方面,15英寸舰炮的巨大威力用来打击普通商船着实给人一种大材小用的感觉,来自舰桥指挥室的命令虽然要求全舰保持集中火力,但显然没有任何一个普通目标值得它两轮以上齐射的“照顾”,于是舰上主炮每进行一轮齐射之后,射击指挥官都会给炮手们下达新的目标参数。
  “郡级重巡洋舰终究是海军假日时期的产物,不论纸面性能还是实际能力都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
  张海诺作出这番评论之时,因为发生在凯尔特海南部而被后人称为“南凯尔特之战”的激烈海战已经进行了将近十分钟时间。“俾斯麦”号的十余轮齐射给予英国人的不仅仅是声势上的震慑,冲天水柱背后,多艘英国船只正冒着滚滚浓烟,而在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为那支英国船队护航的英国舰只勇敢的守卫着自己的荣誉,尤其是两艘被轻易辨认出系郡级重巡洋舰的英国战舰,战斗开始后竟然迎着德国舰队的炮火冲上来并与之在大约1万5千码的距离上展开激烈对射。不过它们既没有资格也没有希望成为“俾斯麦”号的直接对手,整个德国舰队迅速调整为炮击战斗队形之后,“欧根亲王”号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占据了舰队的两翼,它们以高速精确的射击牢牢牵制住了两艘在级别上略逊一筹的英国重巡洋舰——在火力占据上风的同时,它们也在不断给对手制造破坏,居于西面的那艘英国巡洋舰已经三度中弹,甲板上的大火清晰可见,东面那艘对上的是主炮数量相对较少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但只一发280毫米口径穿甲弹就已经让那群英国官兵们手忙脚乱了!
  如果战斗按照这种单纯的情景持续下去,德国舰队获得完胜将是观察家们可以放心预测的事情,但双方航空部队的激烈交锋成为影响战局的一个潜在因素。与法国基地之间偏远的距离渐渐限制了德国空军机群的攻势,尽管加挂了额外的燃油舱,BF-109E滞留战场的时间仍显不足,经过一定改良的BF-110在这方面虽然有着重型战斗机与生俱来的优势,但单独面对喷火和飓风时它们依然处处被动。正当德国空军在这片空域渐显疲态之时,两组波弗特式鱼雷轰炸机终于高速冲过战区并以400公里的时速冲向德国舰队,不过它们并没有径直瞄准德国舰只发射鱼雷,而是选择了横切德国舰队前方航路,随着一条条航空鱼雷拖着白色浪痕高速袭来,高速运动中的德国舰队不得不以紧急转向作为规避,这不但影响到了各舰的炮击精度,也让一些主炮短时间的失去了射击角度,霎时间整个德国舰队凶猛的炮火都受到了遏制!
  如此情景之下,护航的英国战舰也不敢恋战,它们边向德国舰队开火边掩护受伤的船只向圣乔治海峡方向撤去——此时一支强大的英国舰队正从海峡中高速冲出,胡德、伊丽莎白女王、乔治五世等皇家海军精锐均位列其中!
  虽然被英国船队趁乱拉大了距离,但张海诺和他的舰队倒没有因此而失去重创乃至全歼对方的希望,毕竟除了以柴油机主动力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之外,德国舰队中任何一艘战舰都能达到30节的航速,是一支高速船队正常航速的将近三倍!然而问过一旁几乎掐着手表计算时间的中校参谋官之后,张海诺在心中默默估测了一会儿便作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撤退!
  十分钟之后,完成整体转向的德国舰队向着和英国船队几乎相反的方向驶去,不过双方之间的距离尚未彻底拉开,三艘德国主力舰仍以尾部主炮轰击远处的英国船队,这时候反而是那两艘受伤的英国重巡洋舰看上去有些犹豫了——随船队撤离吧,肯定是无法牵制德国舰队了;继续和德国舰队缠斗吧,实力又如此不济。
  英国人的真实想法如何不得而知,但张海诺觉得自己的揣测不会偏离太远。不多时,又有两批英德战机相继加入战团,在德军飞行员咬紧牙关的坚持下,空中交锋仍然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而在德国舰队停止炮击之前,又有一些英国轰炸机越过“梅塞施密特防线”以鱼雷和炸弹攻击“俾斯麦”号等舰,好在德国舰队有序的防空炮火没给它们留下任何机会,英国人远距离投掷的鱼雷与炸弹所起到的作用只是稍稍延迟了这支舰队撤离战场的脚步。
  “将军,临时战报统计出来了!”
  “凯尔特海战”尚未真正结束,霍夫曼的助手便结合各舰上报以及侦察机观测作出了一份大致的统计。
  “持续40分钟的炮战中,我方共发射300毫米以上炮弹152发,200至300毫米之间炮弹388发,200毫米以下炮弹1140发!确定击沉敌船3艘、击伤11艘;估计击沉敌舰1艘、击伤6艘!我方阵亡人员24人,伤42人,两艘驱逐舰受了轻伤,但基本不影响战斗!”
  张海诺再次和霍夫曼交换了眼神,这些不确定性很大的数据看似缺乏足够的证明力,但对于这支舰队的决策者却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待霍夫曼的副官退下之后,张海诺对他说道:“英国人如果在为它们船队所遭受的损失而感到庆幸的话,那我只能说他们是一群缺乏远见的人,只是我想英国海军中应该还有那么几号人物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霍夫曼这时也难得的有了开玩笑的雅兴:“大块的蛋糕留给我们的空军和海军航空部队,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我们的绅士风度获得元首的嘉奖呢?”
  这个玩笑并不真的好笑,但那些受伤的或者在德国舰队炮击中分散的英国船只确实是轰炸机飞行员们眼中的美食,而此刻正有上百架挂载航空鱼雷的He-115、满腹炸弹的Ju-88以及欲雪前耻的斯图卡在大批战斗机的掩护下自法国海岸向英国船队袭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