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250

第23章
遥遥相望
  针对英国护航船队的首场战斗结束后一个小时,保持26节高航速的德国舰队已经远远绕过锡利群岛并继续向南驶去。根据地理上的划分,他们所处的区域仍然处于凯尔特海的范畴之内,但在逐渐远离爱尔兰与英格兰西南角的同时,它们和法国基地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这意味着德国海空军航空部队的掩护力度正随着时间而增强——尽管积极筹措中的巴巴罗萨以及德军在希腊和北非的行动都需要德国空军扮演重要角色,但深知莱茵演习意义之大,德国元首还是强令空军调拨出尽可能多的兵力。也唯有在这一时期,德国的战略重心才得以“西偏”,然而以阿道夫·希特勒不容他人更改自己的既定策略,东方终究是德军统帅部今后的真正重心所在!
  战端已开,未来的大战略只能放在参考性的位置上。经过连续二十个小时未曾合眼的坚守,张海诺和他的助手们依然以峻松般的毅力矗立于舰桥上的作战指挥室内。在这位肩负历史使命的舰队指挥官眼里,这场重要的海上战役有着多重意义:其一,未能亲身经历日德兰海战的他不想再次错过又一经典海战,目睹这波澜壮阔的一幕也是每个军事爱好者的梦想;其二,能够作为一方指挥官主宰战场是无数军人毕生的渴望,何况这还是一场足以决定国家和战争命运的战役;再者,能够亲手书写这段历史中未曾描绘的线条,他期待着和舰队全体官兵一同谱写最慷慨激昂的战歌并留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英国舰队已经驶入凯尔特海区域,距离我们约110海里,航速在25节左右!”
  参谋官从通讯室转来海军航空兵的侦察报告之后,众人的反应相对平淡,舰长霍夫曼则转过头对站着喝咖啡的张海诺说道:“伏击圈设在如此靠近英国本土的海域,为的正是一举全歼我们,英国人这次野心真的很大!可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一点,猎物太大反而会让猎手难以下手,现在就连追上我们都很困难!”
  张海诺淡淡一笑,继续品着他喜欢的黑咖啡。如果不是“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他的舰队完全能够以更快的速度绝尘而去,但这艘看似鸡肋的装甲舰给了他一个和英国舰队若即若离的最好理由——至少在英国人眼中会是如此。
  霍夫曼紧接着又不无鄙夷之意的说道:“用如此小的诱饵勾引如此大的鱼,我想全盘指挥这场战斗的英国统帅应该不是一个好的渔人!”
  “你说丘吉尔么?”提到这个名字时,张海诺仍然是带有敬意的,毕竟这个在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人物是那个时代关键性转折的主导者之一。
  “嗯哼!”霍夫曼不慌不忙的说:“以我对英国海军的一些了解,这样大胆的策略不是英国海军那些将帅们能够单独作出决定的,就像我们的莱茵演习实施与否最终由元首拍板一样!”
  张海诺微微点了点头,而随着双方航空部队的又一轮交锋以各有损失的结果告一段落,舰队进入一个难得的战斗间隙期,各舰官兵们或是救治伤者、抢修设备,或是抓紧时间休息,他们这些高层指挥官也应该抽出一些时间对战局发展进行阶段性的讨论和总结。
  “库尔特,最高统帅决定战略,具体战术特别是出击时机的把握仍由舰队指挥官掌控,不是么?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这次直面的对手应该是英国本土舰队的司令官约翰·托维海军上将,那可是一个素质全面、反应敏捷且战功显赫的将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张海诺还有一点没有说明,那就是历史上俾斯麦号的沉没与这位英国将领有着莫大的关联——当时的英国本土舰队司令正是上任不到半年的约翰·托维!
  霍夫曼则有不尽相同的见解:“约翰·托维……这确实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官,但我想如今英国海军中最出名的舰队指挥官,应该还是成功主导了塔兰托空袭的安德鲁·坎宁安海军上将吧!那个可敬又可憎的人一拳就把意大利海军打成残废,若非那样,地中海的局势也不会像现在一样糟糕!”
  在私下里谈及意大利海军之时,德国海军将领们大都是不留情面的,但这一次非常巧合的是,霍夫曼刚刚提及安德鲁·坎宁安的大名,指挥室里的内部通讯电话就响了。一开始还没有人关注这看似再平常不过的情况,但那名负责接听的参谋官在拿起听筒后,脸色却霍地发生了不好的变化。他手里仍拿着电话,但表情异常急迫的对上司们报告道:“我们的潜艇在半个小时之前于卡玛里尼亚斯湾以东约40海里处发现一支高速北上的英国舰队,已经确定那支舰队拥有至少5艘大型战舰和9艘轻型战舰,可以辨认的包括舰队航空母舰1艘!”
  “H舰队?”
  舰桥上的众军官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出这个名字。所谓的H舰队是英国海军海外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前配属于地中海舰队司令部,战争爆发后,英国海军部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调整了地中海舰队的建制,以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为母港的英国舰队仍称地中海舰队,另一支驻直布罗陀的舰队称为H舰队,两支舰队实力相差不多,作战区域则以马耳他岛为界,而战争中两场发生在地中海的著名战斗——对法国海军的米尔斯克比尔之战和对意大利海军突袭塔兰托就分别由H舰队和地中海舰队主导!
  总体战斗力方面,以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刚勇”号为旗舰的H舰队在没有得到地中海舰队增援的情况下是远远比不上德国主力舰队的,“俾斯麦”号指挥室里的中低阶军官们之所以会表现出诧异甚至惊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听到这一报告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以为自己的舰队遭到两支英国舰队的“夹击”。英国本土舰队和H舰队加在一起的话,主力舰数量以及火力上都要强于德国舰队——日德兰海战时的不利局面似乎即将重演。
  张海诺有意看了看自己的亲密战友,霍夫曼这时的神态变化不大,但刚才那种凌厉的眼神已经收敛了许多,以“俾斯麦”号舰长的视角,他完全有理由对眼下的形势感到不安,好在大局观不错的他显然已经意识到这种表面现象背后的东西:一旦德国舰队驶入比斯开湾甚至进抵法国沿岸,德国空军的力量将足以为他们提供强大的空中掩护,德国潜艇和海军事先布设的水雷阵也能够对紧逼的英国舰队构成威慑,转而言之,只要德国舰队执意避战,英国海军就很难找到攻击他们的机会,而素来严谨的德国人显然不会允许一场塔兰托式的失利在自己眼皮底下出现!
  在众人揣测纷纷之时,张海诺镇定自若的对航海官吩咐道:“肯特斯少校,测算一下卡玛里尼亚斯湾到这里的距离以及我们到布雷斯特的路程!”
  “是!”
  仓促的敬过军礼之后,少校航海官三步并作两步走向下层海图室兼第二作战指挥室,这种悄然加温的焦躁同样可以在周围其他中低阶军官的表情或者动作中得到体现,这也是任何一群新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而作为这里经验和资历最为丰富的军官,张海诺和霍夫曼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舰长尽职尽责的督促指导着军官们上传下达,编队司令官则在喝完他的咖啡之后来到外部舰桥接受午后温暖海风的吹拂。
  不多时,神色严肃的航海官重新返回上层舰桥,得到霍夫曼的示意之后,他径直来到站在舰桥外部防空哨位上的张海诺面前,“将军,根据侦察报告的时间推算,南面的英国舰队现在距我们大约240海里,而我们距离布雷斯特还有110海里!”
  “240、110、110……”张海诺默默将这组数字念了一遍,同时按照脑海中的地图大致估测了一下,除非德国舰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比斯开湾绕圈子,否则两支英国舰队基本上没有机会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俾斯麦”号射程之内。想过这些之后,张海诺又问这位航海官:
  “第二战术编队的估计位置?”
  好在少校是有备而来的,才没有被这个问题考倒,他飞快的回答道:“按照计划路线,我们再有两个小时就能和它们会合了!将军!”
  虽然航海官不是传令官,张海诺仍然对他吩咐道:“让霍夫曼将军立即派遣舰载侦察机前去寻找和联络第二战术编队,要求他们迅速向我们靠拢!”
  己方舰队的行动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现在,张海诺就等着看英国指挥官如何应对了!
第24章
大暗器
  众所周知,作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的海上利器以及令各国船只闻之胆寒的水底恶魔,潜艇有着和狼极为相似的习性:昼伏夜出,善于利用环境隐藏行踪,单独行动或者群体出击皆能形成战斗力,还有极强的攻击性与凶残嗜血的本性,而在大雪封山的时节,苦于寻找食物的饿狼们也会反常的在白昼出动,这条非常态的特殊法则同样适用于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狼群”……
  “少校,我们已经抵达指定的31号海区!”自从潜艇从预定潜伏区域出发后,艇上的参谋兼航海官就一直在根据潜艇航向、航速和时间就着航海图计算,只要距离不太远且海况过得去,这种计算的误差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改三分之一航速前进!”身形矫健、下颌留着少许胡须的少校艇长嘴对通往轮机舱的话筒喊了一声,紧接着又朝本舱室负责水柜气压的军官吩咐道:“水柜排水,潜艇上升至潜望镜深度!”
  “声纳严密监测海面情况!”他不忘叮嘱自己的声纳兵。
  不一会儿,紧盯潜艇深度仪表的士官开始报数:“30米……25米……20米……15米……”
  少校适时命令道:“升起潜望镜!”
  这道指令犹如附带了收声的额外效果一般,潜艇舱室内的分贝数顿时降低了许多。艇员们或是默默干着手里的活儿,或是认真的看着艇长忙碌,但没有一个人再随意走动。
  略显油滑的潜望镜杆降下之后,戴着短沿军帽的少校动作敏捷的抓住观测镜两侧扶手,双眼紧贴观测孔,速度均衡的转动起来。
  “全方位目测观察,未发现目标!”
  身体随着潜望镜在原地绕了好几圈却没有找到任何值得自己注意的物体,德国海军少校、U-98的正统指挥官海因里希·雷曼暂且退回到一旁的坐椅上,不过尽管没有猎物出现,他却一点也没有急躁的表现,毕竟作为一名职业“猎手”,耐心是最需要具备的特制之一。也正凭借着非比寻常的耐心和出色的指挥技艺,雷曼在他漫长的五次巡航中已经击沉了19艘英国船只,总吨位超过9万吨,目前在德国海军艇长战绩榜上位列第九!
  在往常的海上袭击战中,U艇艇员们最不希望听到的消息就是发现敌舰,因为那往往意味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令人心跳狂加速还是其次,直面死神才是更加恐怖的事情!然而清楚这次作战目的的艇员都知道,今天他们不仅不会像往常一样苦心躲避那些英国军舰,反而要主动找到它们并尽力予以击沉,为此驻留布雷斯特的德国潜艇几乎倾巢而出!
  就在这时,艇上的声纳兵报告道:“少校,我听到两艘潜艇的螺旋桨声,它们正在减速!”
  “那是U-68和U-149!它们应该一直跟随我们到这里,并且和我们组成一个战术小组进行联合作战!”雷曼非常肯定的说,他紧接着起身命令道:“保持三分之一航速,继续上浮直到指挥塔露出水面,雷达准备开机工作!”
  上浮的命令便意味着全员戒备,不待上级招呼,艇员们便各自行动起来,准备上指挥塔的迅速穿好厚实的防水雨披,其他人也都坚守在各种仪器设备前。
  随着深度仪的刻度数不断减小,潜艇壳壁发出微微的咯吱声,只听得有人喊了一声“开舱盖”,冰冷的海水哗的从舱内竖梯那边浇下来,但雷曼和他的艇员们全然不顾这小小的阻碍迅速攀上指挥塔。
  舱内的脚步声不绝于耳,少有人注意到一名年轻的士官长正坐在一个背对潜望镜的阴暗角落里,他面前一个比脸盆略小的圆形仪器正泛着淡绿色的光,上面一条亮线正如同刷子般不断按照顺时针方向扫动。
  不一会儿,这位士官便冲着身旁的传音筒喊道:“少校,雷达工作正常,10公里内的海面上未发现目标,东北方大约40公里处发现两架飞机!”
  时值1941年初,德国海军性能最好的FuMo40型雷达已经装备到了核心旗舰“俾斯麦”号和新锐战舰“欧根亲王”号上,其对海探测距离可以达到40公里以上,且抗自然环境干扰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只不过这种“福利”还没有普及到整个德国海军,潜艇部队装备雷达的比率虽然名列海军各部队之首,但许多潜艇上使用的还是战前生产的36型或者38型艇载雷达,其最大对海探测距离仅有8至12公里,甚至不比天气良好时的目测距离远多少,而作为一艘在战争爆发时服役的远洋潜艇,U-98在同级潜艇中还算幸运的,去年秋天的一次战斗损伤让它有了返回船坞进行大修的机会,并顺带改装了当时新投产的39型艇载雷达,正常海况下的对海探测距离也因此增大到15公里。
  除开性能不错的雷达,作为1938年设计定型的C型远洋攻击潜艇,U-98拥有前4后2总共6具鱼雷发射管以供大威力的533毫米鱼雷使用,而多达24枚的鱼雷备弹量、低油耗的柴油发动机以及相对充裕的食物淡水储备使它能够长时间的在海洋深处活动,而对于这群两周之前刚刚离开布雷斯特的艇员而言,新的战斗之旅才刚刚开始。
  “保持观测,随时报告情况!”
  传音筒里不仅传来雷曼那颇有磁性的声音,随之而来的似乎还有呼呼的风声。
  年轻士官紧紧盯着那泛着幽幽绿光的小屏幕,最远端的两个亮点似乎无意至此,它们晃了一下便消失在屏幕一角。不过在这片危险的海域,任何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因此除了眨眼的功夫,金发梳成三七分的德军士官目光片刻不敢离开屏幕,也正是得益于他的这种谨慎,几分钟之后当一些新的光电出现在雷达屏幕上并迅速向这边移动时,预警报告第一时间传到了这艘潜艇的指挥者那里!
  尽管U-98装配有一座双联装机关炮和两挺大口径机枪,但经过多次内部对抗演练之后,如今潜艇司令部的高层指挥官们对于海空对抗显然有着较为明智的看法,艇长们皆被告知应尽量避免与敌方飞机直接交火,因为一艘耗费大量工时和资源建造出来的潜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海上射击平台,即便以一换十交换对方作战飞机也是划不来的,何况实战中双方的损失比率压根达不到这个水平!
  “紧急下潜!”
  雷曼理智的下达了新的命令,而潜艇内部瞬时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留在艇外的人员纷纷顺着通道返回艇内,为了加快潜艇下潜的速度,非岗位战斗人员就像他们训练中那样迅速跑向艇首鱼雷舱。不到5分钟,原本就只有上部指挥塔和小部分甲板露出水面的U-98便已经重新潜入水中,海面上原本已经上浮的另外两艘潜艇得到警告后也用各自最快的速度下潜!
  严格的训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早已被证明是能够决定战斗进程以及结果的,也就在德国潜艇潜入水中后不久,两架管鼻藿式战斗机便低空从附近海面掠过。作为一款在战争爆发后才列装皇家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它的设计相比梅塞施密特109、喷火等当今一流战斗机已经略显过时,但它至少为皇家海军提供了一种可靠、坚固和大航程的多用战斗机,战斗力也较海斗士舰载战斗机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它们出现在这里还有一个相当大的意义:那便是提醒自己的对手至少有一艘英国航母在附近活动!
  可惜的是,英军舰载战斗机的出现非但没有吓阻那些敢于对英国舰队“图谋不轨”者。事实上,就算它们不出现,德国海军设立在布雷斯特的综合指挥部也已经根据先前侦察机的报告以及战场形势推测出英国舰队的大致航线,即便因为受到绝对航速的限制和白昼难以在水面全速航行的影响,许多德国潜艇尚未进入作战区域,但已经抵达指定地域并随时可以发起攻击的潜艇仍然达到了一个相当理想的状态,在潜艇部署最为密集的地方,10海里宽的正面竟集结了12艘德国潜艇!
  继续在海面下潜伏了一段时间之后,雷曼从自己的声纳兵那里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发现大型战舰的螺旋桨声!
  在接下来的潜望镜观察中,雷曼果然在海面上找到了英国舰队的踪影——尽管在稍远的距离上他无法辨别对方的具体轮廓,但对方的航向、舰队上空的烟云以及灰色舰影的数量都是做出准确判断的上好依据!
  “报告蓄电池电量!”雷曼酷酷的说道。
  不一会儿,舱室负责人回报“尚余百分之四十”。
  这不是最好的答案,却足以让这艘潜艇在发动攻击后潜入深海躲避敌人的反击——越是能够得到友军的帮助,敌人的反击就越是无法集中和持久!
  “各鱼雷舱做好发射准备!”
  这时候,任何一位艇长都会期盼敌方舰只撞到自己枪口上来,但他们大多数时候仍要通过耐心的等待和机敏的调整来寻找最佳的攻击机会!
第25章
艰难的伏击
  灯光昏暗的潜艇舱室里,头戴耳机的海军士官面对模样奇怪的仪器,时而侧耳倾听,时而以低微或者适中的声音向潜望镜旁边的海军少校汇报。
  “少校,029方位听到高速螺旋桨!应该不止一艘军舰……噢,该死!”
  士官突然摘下耳机,一副异常痛苦的表情,过了好几秒才揉着耳朵说道:“他们在用深弹攻击我们的某艘潜艇!”
  “我已经看到那群该死的英国佬了,三艘驱逐舰,距离5000左右,它们应该还没发现我们!”雷曼依旧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潜望镜上,身体不由自主的随着潜望镜缓慢移动。
  从最初发现英国舰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40分钟,雷曼的潜艇在不断变换的位置,可非但没有寻觅到合适的攻击机会,有两次还差点遭到护航而来的英国驱逐舰攻击!不过这时候这位德国王牌艇长好歹已经辨清了这支英国舰队的构成:皇家海军独一无二的重型战列巡洋舰“胡德”号率领三艘轻重巡洋舰组成先遣编队,这支高速编队最早从雷曼面前驶过且已经离开了U-98的攻击范围;紧随其后的便是在火力上足以媲美整个德国主力舰队的战列舰编队——“伊丽莎白女王”号、“马来亚”号以及“乔治五世”号。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自是不用多说,它们服役时曾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战舰,8门15英寸主炮的配置也和德国核心战舰“俾斯麦”号相当,而几乎和俾斯麦号同期服役的新锐战列舰“乔治五世”号则配备了大量先进设备,包括新式雷达测距仪和自动化的防空系统。这艘满载排水量4.5万吨的战舰最大的外观特征莫过于其两座四联装和一座双联装的14英寸主炮配置,单论火炮数量和性能,它与“俾斯麦”号的差距并不大,而厚重的装甲也给了它在激烈战斗中全身而退的本钱,目前看来唯一的弱项,便是舰员之间的磨合时间尚短,但有“俾斯麦”号在前,英国人似乎并不在意这点。
  此时英军核心战列舰编队正在潜艇攻击范围之内,但让雷曼无奈的是为之护航的英国驱逐舰比预想的还要多——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除潜艇之外的各型舰艇数量都大大超过德国海军,200多艘驱逐舰更是超出对手10倍!尽管在大西洋护航战、挪威战役以及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损失了不少驱逐舰,但英国可怕的造船能力正在不断弥补那些损失,在不列颠空战大局已定的时候,英国甚至还从美国获得50艘旧式驱逐舰,因此在这种轻型多用途舰艇的使用上,皇家海军完全不会像德国同行那样捉襟见肘!尽管这些驱逐舰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是30年代及以前建造,舰型和性能都颇显落伍,但在加装先进声纳、小型雷达以及大量专门武备之后,他们在防空和反潜方面还是能够胜任的!
  眼见敌人的战列舰一艘接着一艘从仅比鱼雷射程多出千米的地方驶过,普通人未免要心急如焚进而做出一些冲动行为来,正遭到英国驱逐舰攻击的那艘德国潜艇就是一个例证。雷曼脸上的表情同样凝重,却没有任何的轻举妄动,虽然在潜望镜深度艇上的雷达无法工作,但他却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个细节:英国舰队虽采取了Z字反潜航线,可似乎是为了赶时间的关系,它们每次转向的幅度均非常有限,这也意味着一艘潜艇只要能够潜伏在它们前方,觅到攻击角度的机会要比正常情况下更大一些。
  “收起潜望镜,向主水柜注水,下潜至50米深度并以三分之一航速前进!”
  下达了这一连串的命令之后,雷曼随即从一旁的台子上找来白纸和铅笔,三两下标出自己潜艇和英国舰队的方位之后,又用尺子比划着双方的航向、速度以及时间的关系,看起来U-98只有以水面最高航速运动才可能赶在英国战列舰队离开这一海域前进入一个合适的攻击位置,但雷曼却将眼光放到了那些英国战列舰之后的地方。
  “猜猜我们会堵到什么,第二支战列舰队、航空母舰还是几艘该死的后卫驱逐舰!”雷曼对着那张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作战计划图自言自语道,战事持续至今,不论新老,每一名德国舰艇指挥官可以说都对英国海军的各种舰艇型号了然于心,而英国本土舰队中诸如纳尔逊级和复仇级战列舰都是战斗力不俗但航速偏慢的舰型,以它们的正常航速很难跟上主力舰队的步伐,但在著名的日德兰海战中,主力舰数量居于劣势的德国海军毅然派上了老式的德意志级前无畏舰参战,虽然航速受到了拖累,但这些旧式战舰在交战中也确实为主力舰队分担了不少英国炮弹!如今纳尔逊级战列舰仅存的“罗德尼”号和几艘平时主要担任护航任务的复仇级战列舰俨然不像那些前无畏级勉强凑数而已,只要进入战场,它们的火力和防御力都将令敌方指挥官感到头疼!
  “方位063,听到高速螺旋桨,距离2000,目标正在向我们靠近!”
  在水下潜航时,声纳几乎是潜艇对外界进行观测的唯一途径,负责声纳的士官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颤,但雷曼仍非常镇定的命令说:“下潜至80米!”
  在上一场战争中,德国的潜艇在性能上就已超出其他国家一大截,经过二十多年的韬光养晦,如今的德国造船业至少在潜艇技术上继续处于领先位置,这也使得一艘未受外伤的德国潜艇能够潜到比一艘普通英国潜艇更深的地方,以此来规避敌方水面舰艇的搜索和攻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