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250

  战列舰上的水兵尚且如此,在那些最多只有轻武装而防御力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的货轮上,船员们显然已经将自己的性命搁在了完全不受自己主宰的大赌盘里,任由命运的跳子在诸多格子之间不断跳动,没有人知道它最终会停留在哪一格——生,亦或是死。
  “敌舰1,方位331,距离16500码;敌舰2,方位333,距离16900码!”
  测距军官继续神色焦急的喊道,在上一场战争中,英德主力舰队都将14000到15000米视为交火距离的上限,一旦超出了这个数字,大口径舰炮的命中率和攻击效果便会急剧降低。作为一战时期建造的传统无畏舰,“拉米利斯”号时至今日依然需要遵循着这一原则,然而旧的德国舰队早已在21年前死去,眼前这支新生的德国舰队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不论战斗状态还是战斗意志都要远强于垂暮老者。
  恰恰在这个靠近临界点的距离上,两艘德国战舰开火了!烟雨朦胧的海面上,赤黄的火光伴随着团团黑色的烟尘突然出现在两艘德国战舰左舷处,留给英军官兵们准备的时间很短,仅仅十数秒之后,那可怕的炮弹便呼啸而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瞬间冲击着人们的耳膜。几枚炮弹落在了拉米利斯号左舷,另一些落在了右舷外,站在指挥室里的英国军官们顿时大惊失色:德国人重新开火后第一次齐射就形成了跨射!
  在这还没有导弹的年代,舰队炮战除了炮弹威力之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射击精度,由于双方舰艇的距离相对较远,再加上风浪对船身稳定性的影响,舰炮瞄准的难度往往要比陆上炮战大得多。各国在主要战舰通常装备有6门以上的大口径火炮,它们齐射时每发炮弹的弹着点并不会重叠,而是较为均匀地分散在一定的区域,这就是所谓的散射。当散射区域能够覆盖目标舰船的全部或大部分时,也就意味着敌舰被笼罩在己方火力范围内,这就形成了跨射。
  追求跨射的意义就在于保持对目标的跨射,使自己的炮火达到最大的命中概率。在雷达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各国海军大口径舰炮的射击精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但在超过10公里距离上进行齐射时,主炮射击精度能达到两百米以内仍相当不易,这样的距离上首轮炮击便形成跨射其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或许是心情过于紧张的关系,拉米利斯号上的军官们一致认定自己遭到了德国战列舰的跨射,但落在他们左舷和右舷的其实是分别来自于德国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炮弹——格奈森瑙号的主炮弹着点稍稍偏近而希佩尔海军上将级的略微偏远,只是280毫米和203毫米口径舰炮发射的穿甲弹落在浪涛汹涌的海面所扬起的水柱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英国军官们错误的判断险些让他们的指挥官陷入绝境。
  不管怎样,德国舰队打来的炮弹已经显示了其主炮在有效射程内的精准度,这点怀特早已不止一次的听同僚们说起,虽然重巡洋舰级别的火力看起来并不那么可怕,但有“声望”号和“纳尔逊”号的例子在前,怀特不敢有丝毫的携带,他接连下达了两条命令:
  “右转10度,全速前进!”
  “全舰主炮立即还击!”
  于是,躯体沉重的大象一边加速转向一边发出震天怒吼,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周围弱小无力的羊群。在视距以内,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大口径舰炮迸射出足以令敌人感到胆寒的可怕威力,隆隆的战鼓这时方才正式敲响。
  厚重装甲保护下的指挥室里,不少军官转身面向左舷前方,这时候的德国战舰对他们而言就是海面尽头两个灰色的小点,拉米利斯号的齐射方才过去了数秒,那边突然间火光闪闪,大团大团的浓烟很容易叫人误以为对方被自己的炮弹所命中,但以15英寸/42倍径Mk-I型舰炮正常情况下略高于800米每秒的炮口初速计算,它们绝没有可能在15秒以内砸在那两艘德国战舰头上!
  在整个船队数千双眼睛的注视下,拉米利斯号射出的8枚炮弹带着巨大惯性在远处海面上激起高大的水柱,从某些角度看,德国舰队仿佛在刹那间被抹去了,但另一些位置上的英国船员却非常痛苦,因为他们看到己方炮弹连德国军舰的皮毛都没有碰到——和德国人精准的炮击相比,拉米利斯号战列舰主炮手们的表现令人痛心。
  就在人们以为战场将出现一边倒形势的时候,上帝却伸出了他那神奇的手。尽管第一轮射击就获得了极佳的弹着点,从第三次齐射两艘德舰也都对拉米利斯号形成了跨射,可炮弹却始终和自己的目标差之毫厘。拥有硕大身躯的拉米利斯号在浪涛和水柱之间顽强的抗争着,航速缓慢加上身处整个船队之中令它在战术机动上显得无比笨拙,但它的每一次还击都令德国人心惊肉跳。如果狂热于大舰巨炮的阿道夫·希特勒以旁观者的身份目睹这场海战,必然要为自己的战舰担负被重创乃至击沉的风险而心脏病发——在德国同行们的刺激下,英国炮手们逐渐找到了感觉,而德国舰队采取的航行路线也使得它们和英国船队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终于,一排15英寸口径的炮弹将浪花砸上了“格奈森瑙”号的甲板,胜利的天平悄然恢复到了五五状态。也就在这个时候,“格奈森瑙”号发出了“随我机动”的命令,两艘高速航行的德国战舰以演练多次的套路整齐划一的向右急转舵,待英国战列舰打来的下一波炮弹落下时,它们又将英国人的炮弹远远抛在了后头,代价是它们的炮弹也偏离了原有目标,加上英国战列舰逐渐增速并采取了相似的机动战术,德国舰队暂时失去了先前所取得的跨射优势。
  ※※※
  “看来今天运气不在我们这边!”
  “格奈森瑙”号的指挥室里,张海诺说这话时的口吻并没有沮丧的意思,恰相反,他平静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异样的自信。在冷静的审视整个战场之后,他转向舒伯特,“现在开始自由狩猎吧,我想我们应该有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
  舒伯特诡异一笑,“伟大的自由狩猎!”
  在战场上时间意味着生死,德军通讯官以最快的速度将来自舰桥的命令传达下去,包括使用信号灯向僚舰传达。从下一轮炮击开始,德国舰队突然改变了目标,“格奈森瑙”号前后主炮显然对着不同的目标,“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也爆发了——主炮齐射的间隔从之前和“格奈森瑙”号相同一下子缩短为5秒,这也意味着它的8门203毫米炮将在1分钟之内进行6次射击,而对面的“拉米利斯”号在相同时间内仅能射击一次到一次半,炮击的目标同样从英国战列舰转到了那些货船身上。于是乎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里,声势浩大的英国船队不断有船只被击中,爆炸声此起彼伏,有的是被德国炮弹直接命中,有的则是装载军火油料的船只中弹起火后的殉爆,海面上一时间乌烟四起,一些货船也顾不上旗舰命令开始四散奔逃,原本齐整有序的队形瞬时乱成一团,改为殿后的辅助巡洋舰“贝特尔”号试图上去阻截,但也被“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四门前主炮打得抱头鼠窜。
  眼见船队突然间陷入绝境,怀特终于呆不住了,他连忙指挥“拉米利斯”号调头缩小和德国舰队的距离,同时令全舰火力猛哄对方领头的战列舰“格奈森瑙”号,然而当他的炮弹重新逼近对方时,德国舰队突然一个转向,高速朝反方向驶去。
第10章
攻心为上(3)
  雨越下越大,视线愈发的模糊,毫无征兆的,炮火构成的战斗乐章突然从高点滑落到底谷,速度之快对人们的耳膜和心脏形成了不小冲击。幕布落下,两艘深色涂装的德国战舰最终消失在茫茫大海尽头,英国船员们深为恐惧的灾难与自己擦肩而过,一些人感到庆幸,另一些人却不得不在这糟糕的天气里自舔伤口。
  一阵短暂却很刺耳的吱呀声中,沉重的钢门被打开了,清新中仍带有苦酸味道的海风迅即灌入这压抑已久的船舱之内。面对依然汹涌的海浪,怀特准将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缓步走上露天舰桥,耳边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若没有先前发生的那一切,这些声音会让他心平气和,可如今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副不是灾难却甚过灾难的场面——50多艘商船中有10艘不同程度受损,滚滚黑烟正从它们形状各异的伤口涌出,在海风的作用下,这些烟尘混杂在雨点中间,在这片海面上形成了一大股异样的迷雾。德国人的奇特战术让怀特始终感到无所适从,但最让他感到不安的还不止这些,只要德国人拥有足够的胆量和魄力,他们完全利用他们的战列舰牵制住“拉米利斯”号——德国战舰的坚厚装甲和慎密结构将让这艘老式无畏舰难以在短时间里占到便宜,而这时候那艘德国重巡洋舰便可大开杀戒,它那射速和精度一流的8英寸舰炮简直将成为普通商船的梦魇。如果那样的话,这支英国船队将因为本国海军在情报工作上的漏失遭受沉重的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
  尽管新颖,但德国人先前的战术终究建立在保守的基础之上,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放弃了对这支船队的进攻,摆在怀特面前的还有一大堆棘手的事情:受损船只中有几艘看起来已经难以品凭借自身动力继续航行,而这片海域时常有德国潜艇出没,加上那两艘德国战舰也可能趁着坏天气杀转回来,即便这些船上装运的都是英国所急需的货物,可为了拯救整个船队,怀特必须痛下决心;另一方面,伤员救治工作也得迅速开展,具体统计数字还没出来,可丰富的经验告诉怀特,经过这么一场战斗之后船队中出现的伤亡绝不是一个小数字,光“拉米利斯”号就有好些坚守在诸如高炮之类得不到装甲防护的战位上的水兵为弹片所伤,战列舰上的医务力量足以让他们得到最及时的救治,但那些商船上的情况恐怕就不那么乐观了!
  参谋官很快将船队方位结合支援舰队的情况做了一番计算,其实不用看这些数字,怀特就已经想到了接下来的一个夜晚将是对整个船队的另一考验,而按照德国海军一贯的战术,此刻想必已经有若干潜艇正全速超这边赶了。想到这些,怀特未免要对当初派舰队中两艘重要的驱逐舰出击的决定了,唯一看起来比较有利的情况就是此行之前船队中一些航速较快、行动较为灵活的货船在加拿大做了武装货船的改装,也就是在甲板上加装小口径快炮和安装简单的声纳设备以及适量的深水炸弹,这些武装货船的反潜功效尚不得而知,但皇家海军的技术官员认为这足以在夜晚吓跑那些试图靠近并发动攻击的德国潜艇。
  且不管那些仓促改装的武装货轮能否在危机时刻发挥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损最为严重的那艘货轮在海浪的颠簸下开始加速下沉,有几艘船上的火势看起来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另外几艘显然已经难以挽救了。这个时候,从那些即将倾覆或者被迫放弃的商船上转移人员成了护航的皇家海军官兵以及船员们最重要的任务。看着水兵和船员们一边和海浪搏斗一边奋力转移那些即将被放弃的船只上的同伴,尤其是一些伤势较重的伤员只能通过摇晃的担架转移,怀特的心情十分沉重,但都说长年的海上生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和品质,怀特显然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此时他依然坚信自己和自己身边忠诚的战友们能够通过努力摆脱危机,这样的信念对于整个船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午饭过后,韦斯特·怀特的船队抛下了6艘受损最为严重的货船,上面满载着超过2.8万吨军火、食品和其他重要的军用物资,所幸的是剩下的舰船还能保持先前的速度,而战斗中的阵亡者已经增加到32人,伤者达到80人。考虑到船队的阵型在战斗中被打乱,加上有船只掉队,怀特不得不重新给这些货船编队——在海况不太好的时候进行这样的工作难度不小,好在训练有素的皇家海军人员最终还是做到了,剩下的40艘货船排成了更为紧密的8列纵队,辅助巡洋舰“贝特尔”号开路,“拉米利斯”号殿后,浩浩荡荡向不列颠驶去。
  然而对于这些英国人而言,灾难的尽头还远没有到来。就在距离船队不远的海面上,一条乌漆抹黑却有着尖锐牙齿的德国猎鲨已经发现了这异常丰盛的猎物。
  “雷达在西北方约8海里处发现异常,从回波的形状上看极有可能是一支大型船队!”
  听到雷达军官的报告,沃夫冈·鲁斯上尉照例用他的望远镜对着那个方向进行观察,只是很可惜,因为潜艇低矮的指挥塔和糟糕的海况,他没能发现任何有用的东西。很显然,到了1940年中期德国海军在潜艇雷达技术的运用上已经相当纯熟,并且通过这项新技术大幅提高了潜艇部队的作战效能,许多潜艇指挥官因此而受益,鲁斯上尉就凭借击沉敌方舰船7艘达3.8万吨的总战绩排在德国潜艇王牌榜的第11位——考虑到这些战绩大多数是在他自1940年1月担任这艘U-178号潜艇指挥官以来取得的,他在这个王牌榜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那应该就是司令部电报里提到的那支英国船队了!”鲁斯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对身旁的副艇长卢克说道:“一条大鱼!”
  和鲁斯一样,卢克中尉也是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军官,数年的潜艇生涯给了他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敏锐,加上年轻人的活力和自信,他已经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价值。
  “听说我们的军舰也在附近活动,但似乎没有听到炮声!”
  鲁斯不置可否的看了眼自己的搭档,“也许我们已经错过了最精彩的一幕,也许真正精彩的还等着我们!传我命令,全速向目标靠近,所有人员做好战斗准备!只要确定那不是海浪,立即向司令部发报!”
  充满自信的德国潜艇水兵们并没有等待太久,在全速航行了大约一刻钟之后,他们通过肉眼确定了雷达发现物的身份,在鱼雷射程之外,几乎每个人都在为眼前这支英国船队的庞大阵容感到振奋,只要能够击中其中两三艘,他们就有机会一跃而成为德国海军最耀眼的潜艇明星,当然这并不是他们奋斗的最终目标——把航行在大西洋上的每一艘英国船揍入海底,让不可一世的英国人在元首面前低头,一雪22年前的耻辱并让敌人尝到这二十多年来德国民众所饱受的饥饿和困苦,并用行动证明德国海军完全有资格挤入世界第一流的行列。
  鲁斯和他的副手一面用偷窥美女的眼神注视着远方海面上的英国船队,一面让下属们用当前最先进的通讯工具纠集同伙们。考虑到白天不利于潜艇进攻且一艘潜艇在敌人面前显得势孤力单,鲁斯很快下令改变潜艇航速和航线,好发挥出他们最擅长的跟踪技术。
  随着双方相对位置的改变,U-178渐渐来到了船队后部,而当艇上的军官们看清楚为英国船队殿后的战舰时,几乎每个人都在为“拉米利斯”号那健硕的身躯而感叹不已,大爷级的舰龄,受到压缩的防御和并不精明的构造,加上缓慢的航速,这样的目标可是任何一位德国艇长都垂涎不已可是又可遇而不可求的!
  事实上,早在目测发现“拉米利斯”号之前,鲁斯他们就已经通过司令部发来的文件了解到大西洋目前的情况,能够在形势如此严峻的时候穿大西洋航行,这支英国船队中必然有强大的护航兵力存在,凭借对英国海军常规部署的了解,许多人都猜到英国海军会派出复仇级这样的战列舰执行护航任务,毕竟以德国海军先前在大西洋的部署来看,由一艘复仇级战列舰和若干驱逐舰组成的护航力量几乎是无敌的。基于这样的考虑,鲁斯在兴奋之余也冷静的观察起战场来,但让他非常意外的是,这支船队中似乎没有驱逐舰一类的常规反潜力量存在——机会还是陷阱,鲁斯顿时陷入思考之中!
第11章
攻心为上(4)
  “司令部发来密电,U-27已经抵达附近海域,U-69、U-132和U-145将在天黑前后赶到,狼群作战将在午夜前后展开!”
  当通讯官再次向鲁斯报告时,U-178已经在英国船队后面颠簸了3个多小时。他们一方面要保持跟踪距离,另一方面又要提防被对方发现,糟糕的海况也在考验着这些德国艇员的意志。好在几个小时下来,他们利用雷达和目测大致摸清了英国船队的状况,这和不久之前由潜艇司令部提供的情报基本无异,但护航兵力似有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鲁斯未冒然发起进攻,而是继续耐心等待同伴们的到来。很显然,由邓尼茨担任第一指挥的德国潜艇部队,到了1940年中后期对狼群战术的理解和运用已经较为纯熟。
  “好,我知道了,继续保持警戒!”
  鲁斯虽然言语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U-27这个编号对他其实是有很深刻意义的,因为那不仅是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在战后重新拥有的首批远洋潜艇之一,也是鲁斯个人潜艇生涯开始的地方。早在1933年,随着英德海军协定的签署,德国海军得以光明正大的扩充自己的实力,鲁斯正是在那个时候和其他许多有志青年一道加入德国海军行列,不过直到1937年,鲁斯才正式从海军轻巡洋舰队转入潜艇部队服役,并在U-27上担任技术军官一职。自那之后,这位年轻军官在潜艇技战术上的天赋逐渐显现出来,先后担任了艇上武器指挥官和大副等重要职务。战争爆发前数周,鲁斯进入德国最著名的潜艇学校学习,短短数月时间让他掌握了德国最新式的潜艇技术和卓越的战术思想,在短暂担任一艘中近程潜艇指挥官后,他调任U-178——德国海军在战争爆发后建造的1800吨级远洋型攻击潜艇。这种潜艇的强大之处不仅在于它装备有新式引信的大威力533毫米鱼雷,出色的适航性能和合理的内部结构使它成为德国海军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大航程潜艇,最远探测距离达到10海里的艇载雷达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潜艇视界不足的先天性缺陷。
  广袤的大西洋对于德国潜艇部队而言实在是一片很大的作战区域,潜艇的航速使得它们之间的调动远不像快速战舰和飞机那样的便捷,因而针对某支航行在大西洋海域的船队所组织的狼群作战,通常只有3-5艘潜艇参加,它们利用夜幕掩护从几个方向发动进攻,相互策应、牵制敌方护航兵力,从而达到突破对方防御、攻击对方商船的目的。如果作战海域较为靠近欧洲大陆的话,潜艇司令部也有可能集结起更多的潜艇参加行动,效果通常也会更好,但在这距离法国海岸尚有千余公里的地方,5艘潜艇看来已是潜艇司令部短时间内所能集结起来的全部兵力了!
  留在指挥塔上的鲁斯继续关注着那支英国舰队,风雨飘摇的海面上,视线中只有一群模糊的轮廓,好在这样的天气对于改进后的雷达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目标在映着莹莹绿光的雷达显示屏上像是白玉盘中盛着的黑珍珠般清晰。
  尽管时值盛夏,但一发不可收拾的大雨加快了天黑的速度,还不到6点,海面上的能见度就已经降到了百米以内。战争时期加上危险海域,英国船队实施灯火管制完全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以往德国潜艇指挥官们遇上这种情况不得不冒险缩近自己和目标的距离,且得眼耳并用的追踪敌手,鲁斯的运气明显要比那些前辈们好很多,借着夜幕和风浪的掩护,他大胆的指挥潜艇以18节最高航速在海面上劈波斩浪,不久便在英国船队左侧占据了有利的攻击阵位。
  “上尉,U-132已经就绪,U-145一个小时内抵达,U-69出了点故障,司令部要求我们按照原计划发起进攻!”
  战斗前的振奋已经从话语中流露出来,经过漫长的航行和搜索之后,艇员们高昂的士气让鲁斯感到非常满意,他需要的就是这种高度敬业和全身心投入的士兵。
  在焦灼的等待中,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在彻底陷入黑暗深渊的世界里,英国船员们耳边是各种各样并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声音,不知疲绝的风声和雨声,枯燥无趣的机器声,以及伤者低沉的呻吟。轮流吃过晚餐之后,一部分人按照长官的吩咐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另外一些则和往常一样留在自己的住舱里,但今晚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更确切的说,绝大多数人都在默默等待着,等待生或死的消息。
  突然间,一声巨大的轰响像是从天边传来,可赤红色的炽烈闪光却分明出现在眼前!德国潜艇所使用的鱼雷威力之强早已有目共睹,任凭这些外形有如超级巨人的大型货轮货那薄薄的钢质外皮根本无法抵挡,沉重的躯体只会加速海水从它们水下之下破口涌入的速度,有时候还不等海水侵入到诸如动力舱室等重要部位,这艘轮船就已经失去了挽救的余地。
  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海面,但再没有敏捷如猎犬的驱逐舰冲向敌潜艇,汹涌的浪涛之中,不论是慢速的武装货轮还是手脚受到束缚的水上飞机母舰都难以肩负起重任,只剩下一艘建造于一战期间、能力有限的辅助巡洋舰还在碌碌无为的奔走着……
  孱弱的防线一经突破,拥有丰富经验的德国潜艇指挥官们乐此不疲的展开了海上追猎,都柏林以西780海里的海面,顿时成了德国潜艇的乐园。这时候看起来唯有“拉米利斯”号的强大舰炮还能威慑这些水下猎手,但混战之中15英寸巨炮非但不能发挥什么作用,反而暴露了自身的存在。
  头两发鱼雷即分别命中两个目标,鲁斯正通过他的潜望镜在混乱的英国船队中寻找下一个合适的目标,视线中冲天而起的巨大水柱顿时吸引了这位准王牌艇长的注意,他迅速转动潜望镜,在火光、浓烟与雨水交织的海面上搜寻目标绝非易事,可对于一开始就有心留意“拉米利斯”号的鲁斯而言,即便潜艇在潜浮状态下无法使用雷达,他依然顺利的找到了那艘英国战列舰。
  “距离有点远,但我们还有时间!”鲁斯转过头对卢克说道:“叫他们用最快的速度重新装填好鱼雷,艇尾鱼雷也做好随时发射的准备,我们这次要对付的可是一个大家伙!”
  卢克顿时心领神会,“那的确是个大家伙!”
  在这之前,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先后击沉了“皇家方舟”号和“声望”号,前者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航母,后者则是战争爆发时皇家海军仅有的三艘战列巡洋舰之一,击沉这两艘战舰对于德国海军而言是个不小的胜利,但这其中毕竟多少存在着一些侥幸成份,击沉“皇家方舟”号首先归功于一次成功的情报站,而“声望”号在被德国潜艇击沉之前已经被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和齐柏林号的舰载机所重创,因此潜艇作为一种攻击性武器是否能够在战场上击沉地方战列舰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持传统思维的军官们则认为潜艇顶多能够在执行封锁任务时捡些“便宜”,在正面战场上,敌人的主力战舰依然要靠水面舰艇部队解决。
  于公或者于私,这时候鲁斯都已经将“拉米利斯”号看作是最大的挑战,他目不转睛的盯着潜望镜口,既要提防被其他货船撞上潜望镜,又要不断调整潜艇的航向和方位,由于自身于一个大型船队所在的海域,声纳兵已经帮不上什么忙,整艘潜艇的动向可以说完全处于鲁斯一人的掌控之下。众人都在等着他下达新的命令,但毫无征兆的,巨大的轰响声突然从海面传来,紧接着强烈的震动让潜艇猛烈晃动起来,这情景像是潜艇遭到了深水炸弹的攻击,但又有所不同。震感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在艇员们揣测不已的时候,鲁斯高兴的转头对众人说:
  “有军舰在攻击这支英国船队,应该是我们的军舰!”
  尽管先前就已经得知了德国水面舰艇已经突入大西洋的消息,但出于保密的考虑,包括鲁斯在内的潜艇部队官兵们并不知道究竟有哪艘战舰在这里活动,更不知道这些舰艇的作战计划,但两者之间并非各自为战,事实上,德国舰队白天和英国护航舰艇的炮战、德国潜艇午夜前后的进攻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不同的是,前者才是这片战场真正的主导者。
第12章
攻心为上(5)
  德国水面舰艇的介入让战场形势瞬时变得更加复杂,整个英国船团在来自水面和水下的双重攻击面前已然失去秩序,只剩下那艘英国战列舰还在不断以15英寸重炮捍卫英国皇家海军的荣誉,不过为了躲避对方的炮弹,它不得不频频改变航向,最终还是将整个侧面暴露给了潜伏于水下的德国U-178号潜艇。
  “方位011,距离2250,艇首鱼雷准备……1号发射!2号发射!……3号发射!4号发射!”
  四枚鱼雷飞驰而去,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的鲁斯稍稍缓了口气,可4枚鱼雷能否击中目标还没准,他紧接着又下达了另一个命令:“全速前进,15度左转,5号和6号鱼雷做好发射准备!”
  此时此刻,在远处的海面上,一大一小两艘深色涂装的军舰正有条不紊的改变着自己的航向,时而疾速向南,时而快速向北,但始终不变的是众多舰炮所指的方向——那支已经狼烟四起的英国船队。
  铃铃……
  舰炮齐射前的警铃声响起,张海诺和他的助手们静静矗立在“格奈森瑙”号上拥有厚重装甲防护的最佳观测位置,看着一波又一波炮弹跨过上万米的距离去蹂躏那些无助的英国商船——看似可怜,可正是它们将成吨的战略物资运往英国,维持这个国家的命脉,让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有继续这场战争的底气,也间接促使更多的年轻人走上战场,最终在炮火中葬送宝贵的生命。
  “目标起火!”这句话几乎在同一时间从好几个人口中蹦出来,站在靠前位置上的张海诺自然也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远处海面上那抹鲜艳的亮色,但时间上的差距让他很容易察觉到那可能并不是自己战舰刚刚那轮齐射所造成的伤害,而海军司令部发来的密电清楚的告诉他,此时应该有几艘本方潜艇在同一区域活动!
  接下来的几秒,指挥室内谁也没有说话,但当又一阵几乎同样明亮的光在远处海面上跃起时,终于又人忍不住喊道:“太棒了!又打中目标了!”
  是否本舰炮火连续打中英国战舰暂时无法得到确认,但对方迟迟没有像之前那样发炮还击这一事实已经证明它确实出现了问题,对于由“格奈森瑙”号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组成的袭击舰编队来说,这是个超预期的好消息——经过测算,舰队指挥层基本可以确定英国人的支援舰队最快会在天亮前后赶到。在张海诺的正常预期中,此行仅需创伤“拉米利斯”号并击沉若干商船,后一个目标在白天的炮战中已经顺利达成,初步采用的雷达火控技术将让两艘德国战舰在夜战中毫无悬念的占据上风,假若坏天气和气象官预料的一样持续24个小时,德国舰队将在完成任务后非常从容的溜走,或是补充燃料继续在大西洋活动,或是直接前往已经被德军占领的法国西海岸港口。且不论采用哪一项策略,对于英国的海上航运线都将构成极大的威胁——别忘了“沙恩霍斯特”号的修复和“俾斯麦”号的服役都将在下半年完成,而德国本土的军港内还停泊着一艘战斗力不俗的重型航空母舰“格拉夫·齐柏林”号。
  即便“拉米利斯”号成功坚守阵地,而这支英国船队中的大多数货船得以死里逃生,可以预见的,英国政府将以此为经验组织由战列舰护送到船团往来于北美和英国之间,考虑到这将进一步加剧英国海军原本就十分沉重的负担,张海诺和他的舰队已经达到了这次出击大西洋扰乱对手部署的目的。等英国政府自以为成功的实施了以战列舰为船团护航体制,服役并形成战斗力的“俾斯麦”号将给他们以致命的打击。
  “看来上帝眷顾我们了!”舒伯特一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姿态,这时候,舰上的9门11英寸炮仍以一种很帅的姿势昂首向对手开火。
  “无所不能的上帝总会眷顾某一方,但我们最好不要太早下结论!”阿尔布雷希特左右看看,然后以他一贯的沉稳口气说道:“先生们,战斗中设备出现故障但又修复的事例并不少,我建议我们还是集中全力对付那艘英国战列舰,争取将它彻底击沉,而把那些没有军舰保护的英国货船留给我们的潜艇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