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550

  显然是不可能的。
  首次实操大满贯不是没有可能,但是石陌影和助理参谋不不相信的。经历得越多的越不相信,正如中年人通常不相信爱情。助理参谋是被淘汰后选择转入地勤专业的,他原来也是飞行员中的佼佼者,究竟是什么样的打击会让他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地转入地勤专业,实际上完全可以发挥想象力。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
  因为老陈头在边上,而正在实操训练的飞行员是老陈头的学生。助理参谋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因为他对李战的了解比石陌影还少。之所以认不管不顾的表示坚决相信李战能够来一个大满贯完全是为了博老陈头的欢喜。
  飞鲨总教员是什么职务且不管,陈正伟是已经确定了的飞鲨部队政治委员,和部队长同样是一把手,在他面前谁都会下意识的生出“让首长开心”的心思来。
  因此,石陌影也好助理参谋也罢,包括其他岗位人员,都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位飞行员在第一次实操就能飞个大满贯这种可能,因为这种可能几乎没有可能。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大家相信是有可能的,毕竟李战已经体现出了非常强悍的实力来。
  所以大家相信李战第一次实机训练的成绩不会差,但是同样也不相信李战能飞一个大满贯出来。
  如果陈飞在现场,他一定会跳起来大喊道:“李战会赢!我坐庄谁敢赌!”
  可惜沃土飞训基地所有人都并不知道李战在过去不久驾驶1616号歼-16做过的惊人之举。
  “第二次,五八八,风向270,每秒三米,三号着舰方案。”石陌影在588第二次加入降落航线之后这么对李战说。
  每一种着舰方案包含的是不同的数据指令,飞行员只需要根据飞行控制塔台的指令把战机姿态调整好即可,属于被动执行降落指令。如果出现不在任何一种方案中的客观情况,飞行控制塔台会把详细的数据报给飞行员,比如襟翼应该在什么位置。
  刚才无风,现在是西风三米每秒,对应的是三号着舰方案,李战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完成了飞行姿态的调整,确认无误后回复塔台,随即按部就班根据指令和甲板着舰指挥员联系,然后是勾阻拦索着舰动作。
  588号歼-15第二次触地,尾勾勾住了第二道阻拦索,重新拉起来的模拟阻拦索,然后几乎和第一次一样蜻蜓点水一般在跑道上滑行了几十米后拉起复飞。
  “嚯,又是第二道。”参谋收到现场报靶员的消息,略微惊讶的笑道。
  石陌影也有些小吃惊了,“又是第二道,陈总,李战同志很不错啊。”
  他的确是佩服的,第一次风力条件非常好,现在这一次却有一点点难度了,有三米的侧风,飞行员降落过程中要不断轻微的操杆蹬舵让战机保持规定的姿态,这就很考验技术了。
  当然,能入选飞鲨的飞行员都是数一数二的精英,这样的要求对他们来说并非很难的事情。可是在此前提之上要确保尾勾勾住第二道阻拦索那就不简单了,意味着降落姿态和位置是和前一次几乎一模一样的。实机飞行不是图上作业更不是电脑模拟,需要考量的因素非常多,能够影响战机飞行姿态的因素同样非常多。许多影响因素并不能完全的由飞行控制塔台或者着舰指挥员来处置,更多时候依靠的是飞行员的经验和技术来通过操纵消除随时可能出现的小误差。
  明明是同一套动作,有的人做得很好有的人做得差强人意,于是“人”的因素就凸显了出来,这也正是飞鲨选拨严苛如斯的原因之一。
  “咦,他好像加快速度了。”参谋突然说。
  石陌影连忙看过去,588号歼-15重新拉起来之后飞行速度明显增加了,看得出是飞行员故意为之。他有些拿不准李战的想法,应该是两次成功的甜头之下放松了警惕觉得着舰降落也不过如此所以打算加快训练进程呢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李战这个飞行员心性未免就太差了些。
  要成为合格的飞鲨不但要具备优秀的飞行技术还要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简单地说就是受打击了不能颓废,得了些许成绩不能骄傲,就是不管发生什么都要稳住稳住稳住。
  石陌影本想问一下老陈头或者直接询问飞行员的,但是飞行员这么做并没有违反规定,他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他对李战的印象就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也可以理解嘛,这么年轻就八个一等功了,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初来乍到来搞点不一样的想法很正常,不过这同时也表露出来了飞行员不过稳重的性格。
  他还真的分析对了一部分,天上的李战从来就不是稳重的人,从“南海疯狗”到“西部勇士”,他的飞行风格极其简单粗暴、飞行语言极其粗鲁、飞行技术极其高超已经是身上明显的标签了,跟他谈稳重倒不如劝妓从良。
  没有拉超音速已经很保守了!
  不过此时李战的想法却不是如此,他仅仅是想到如果在实战中,返航的战机排队着舰的情况下,毫无疑问着舰时间越短越好,如果每一架战机着舰时间能节省出两三秒中来,一个团二十四架战机就可以节省将近一分钟。
  一分钟是什么概念呢?
  可以放飞一架战机,可以完成舰上防空部署,可以回收一架战机,可以打两百个字。
  李战身上的实战色彩之浓厚远超他人想象,不计空炮艇部队的经历,单单从他下部队到二师的那一年起,不管是训练还是战备值勤,他做得最多的强调得最多的是“在实战背景下”。北库鹰隼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不管是实战战训还是实战意识,都走在了全军的前列。
  所以,当他两次着舰都勾住了第二道阻拦索的之后,他已经有了初步的心得体会和把握,况且着舰降落对他来说真的不是什么稀罕事。
  于是他就有意识的稍稍的加入一些些实战因素进去,拉高了一些空速,尽量的在可能的地方节省出降落所需时间来。
  很快第三次着舰来了。
  他又勾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这时石陌影等人会比第二次的时候更诧异一些,然后和第二次一样都会心里暗想着,下一次就没这么容易了吧,也许下一次就要失败。
  然后很快第四次着舰来了,李战又勾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七次着舰训练前四次动作满分标准,这已经创造了飞鲨集训开训一来的纪录,要知道这可是第一次实机训练啊!
  到了这个时候石陌影等人心里想,我靠,这运气也好到爆炸了。没错,依然认为有运气眷顾,因此天气条件非常无很大变化。随后大家会下意识的想,这已经很好了,第五次应该会失败。
  当李战第五次勾住了第二道阻拦索的时候,飞行控制塔台忍不住沸腾了起来,模拟甲板地面上的相关部门人员也都振奋的冲天上挥舞着拳头。
  石陌影脸色都变了,激动的呼叫李战:“五八八,保持住状态!保持住!再来两次就大满贯了!”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希望李战继续有个好运气,出一个大满贯,所有人都会得到表扬!
第517章
第二训练区的两秒钟
  第一次轻松勾住了第二道阻拦索,乃至第二第三次,都可以归结于运气,同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出现过。大家并不是很意外,顶多是稍稍扬了扬眉头——哦,这个飞行员不错,或者——哦,这个飞行员运气不错。
  可是第四第五次也都勾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就不能归结于运气了。一个简单的动作大家都可以轻松地按照标准完成,但是极少有人能够连续同等标准完成一百次一千次。
  到了剩下第六次和第七次,谁都不希望李战功亏一篑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天上的588号歼-15身上,大家患得患失起来,既希望飞行员能加快速度好让提起的心落地,又希望飞行员能够不要急躁保持状态完成最后两次着舰。
  反而是当事人李战的心情最为放松。
  陈飞:这小子曾经以每小时八百多公里的速度着舰过!
  588号歼-15又绕了回来,准备进行第六次模拟着舰勾阻拦索。
  东南海面上空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团云,那团云不是一般的云而是在旋转着的云,随着旋转云团面积慢慢增大,不多时就遮住了早起的阳光。
  最新气象报告第一时间由气象员呈递给石陌影,石陌影马上提醒李战:“五八八,东南面有旋风,距离20公里,最大风力8级,移动方向320,速度15公里,注意一下。”
  “五八八收到。”李战迅速确认了情况,本场会在一小时二十分钟后被旋风影响,不过他只需要十来分钟就能完成所有的训练,所以并无问题。
  李战根据飞行控制塔台的调整指令微调了着舰降落参数,战机再一次缓缓的下滑,飞行控制塔台、甲板着舰管理等等岗位的人员全神贯注紧盯着战机的姿态。塔台负责确认起落架的士官反反复复确认之后报告,但是他依然没有放松警惕,除非战机安全落地否则就不算是完成任务。
  588号歼-15像一只土黄色的大鹅从半空中拍打着巨大的翅膀缓缓落地,鹅头微微扬起略显不可一世。
  尾勾精准无比的勾住了第二道阻拦索,毫无悬念的把第二道模拟阻拦索拉断,588号歼-15再一次轻轻触地后拉起复飞,这一次爬升的速度更快了。
  “第六次了!”石陌影激动了,第六次勾住了第二道阻拦索,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教员。
  张雪阳的着舰十次只有一半左右几率成功就能当助理教员,除了因为他的军事英语水平高,另一个方面则因为着舰降落这个科目真的真的真的十分的难,能做到十次着舰五六次勾住第二道阻拦索是很出色的表现了。
  石陌影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他直截了当的呼叫李战,“五八八!你要在第二训练区着舰降落!如果你第七次也能勾住第二道阻拦索你就创造了飞鲨开训以来的纪录!李战!加油!”
  “五八八明白。”李战的语气淡定得很。
  石陌影之前还以为李战有了那么两三次的成功后心态有些飘了,实际上现在心态不稳的是他而不是李战。
  起降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有所谓的研究表明,在没有地面引导的情况下降落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在既无地面引导又是陌生环境的地方降落,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
  这还是陆基飞机的数据!
  因此,如果李战完成了大满贯创造了飞鲨学员首次实飞训练纪录,那么受到嘉奖的就一定不只是他自己,而是会包括从石陌影这位指挥员到下面所有岗位官兵。也许不会每个人都有三等功啊嘉奖之类的荣誉,但是履历上是可以重重地写上一笔“保障过某某活动”,这就是荣誉更是资本。
  反而是李战没有太强烈的感觉,不就是着舰降落吗,以后要在航母上着舰降落无数次呢,如果成功率上不去隔三差五的要复飞,时间和航油都浪费在起降环节了那打个屁仗。
  所以他认为这是基本操作。
  起降当然是基本操作,问题是滑跃起飞、阻拦着舰降落这两个内容对我军来说都是全新的、陌生的、具有超高难度的“在米粒上雕中国画”的科目。
  马上进行第七次着舰降落训练。
  气象员突然报告:“指挥长!北面山区气温升高!本场跑道西北十公里处出现对流,受山体影响形成小旋风!报告完毕!”
  石陌影的注意力不完全在588号歼-15上,他不时的会看模拟飞行甲板附近的风向标,同时注意着代表着本场好几个方向附近地域的气温变化表。
  沃土飞训基地基本上算是背靠群山面朝大海,不过距离海拔通常在数百米高的山区有三十多公里的直线距离,所以并不会对本场起降形成影响。但是因为山区地形的特殊形状,又是常年东南海洋季风,造成了山区里经常会出现回旋风,那些回旋风通常很小,影响范围也就两三公里,特点是低空瞬间风力极强,生命力顽强,通常会从山区里或者山区边缘跑出来。这种非常不容易探测到的低空小回旋风对正在起降的飞机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危险。
  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和微暴流的威力相提并论的。
  所以沃土飞训基地也好还是十几公里外的某空军场站也好,都非常的重视对低空气流的监控,一有变化马上进行反馈,同时对正在进行的航空训练活动进行调整。
  十公里的距离不算远也不算近,速度快的话三两分钟就到本场了,不过低空小回旋风跑了十公里一般也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
  但是对正在降落的飞机来说绝对是存在很大威胁的。
  石陌影第一时间向李战通报了情况,可是正在东南海面上掉头的李战表示明白。
  当然不是到了这里学习巩固一下理论知识上几个小时模拟机就让你上实机的,对本场地形环境天气情况甚至风土人情都必须要做到心里有数。飞行员最关注天气这自然不必说,一些时候能不能吃这碗饭就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老天爷要是给你来个十二级台风你就只能飞得更高了。
  所以李战对本地以及本场所处区域经常出现小的回旋风非常的关注。中高空回旋风不要紧,颠簸一阵子凭借着速度飞过去就是了,但是正在降落的飞机离地面只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骤然来一个回旋风过来基本上要裆部位置的红色拉环了(弹射开关)。
  李战不敢掉以轻心,他完成了掉头,机头对准了“航母”,请示飞行控制塔台,“塔台,有条件吗?准备加入标准下滑线,完毕。”
  “五八八可以着舰,注意着舰信号员,完毕。”石陌影迅速确认了北面的小回旋风没有对本场气流产生影响后,允许了李战的着舰请求,同时要求你注意观察着舰信号员。
  如果出现意外情况,着舰信号员会第一时间通知飞行员拉起复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