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5/550

  “五八八明白。”
  李战稍稍侧头看了一眼,甲板降落跑道左侧的着舰信号岗位上其中一名着白色马甲的着舰信号员已经准备就绪。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或者他没有勾住任何一根阻拦索,着舰信号员会在一秒钟之内通知他拉起复飞。
  这一次是来真的。
  所以此时李战要降落的是另一个“模拟航母飞行甲板训练区”,也就是位于跑道北端的第二训练区。两个模拟航母飞行甲板训练区是呈现一线部署的,模拟程度几乎百分之一百的第一训练区在跑道的南端,也是李战刚刚训练的场地,第二训练区没有滑跃起飞甲板,一般只用于着舰降落训练,是真的阻拦着舰降落,所以第二训练区在学员们眼中是更高一阶的训练场。
  按照规定,学员连续完成前面六次模拟着舰降落并且全部满分的情况下,第七次可以在第二训练区来上一次真刀真枪的阻拦着舰降落!
  这也是刚才石陌影忍不住激动告诉李战要在第二训练区着舰降落的原因,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学员第一次上实机就赢得了在第二训练区着舰降落的资格。
  沃土飞训基地的跑道全场三千两百米,是海军机场里跑道最长的一处了,两个训练区一南一北部署,中间还有足以起降现役任何一款飞机的跑道。但是和第一训练区相比,第二训练区就显得非常的寒碜了。
  第一训练区说白了就是模拟了航母的飞行甲板和舰楼来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造出来的,就是一艘陆上航母,所以相关的配套全部是完整的,甚至包括飞行甲板一下的一些部分,比如保障人员的场所,甚至有升降机……
  而第二训练区除了建了一个着舰降落区外就再没有其他东西,货真价实的阻拦索系统是该训练区最明显的标志,包括降落跑道左侧着舰信号员所在的位置,也都是严格按照航母上的位置和比例也部署的。
  这就相当刺激了。
  李战低空掠过第一训练区,操纵着战机沿着标准下滑线继续降落,仪表显示数据完全正确。塔台信号员和着舰信号员一前一后告诉他起落架确认放下,最后一个担忧消除了。没有正常的起落架,勾住十根阻拦索也没有用。
  “五八八,下滑角抬高两度。”
  着舰信号员发现问题马上提醒,然后愕然发现他话还没说完就发现588已经抬高了两度,这意味着飞行员比他更早发现了误差马上进行了纠正操纵。
  耶,引导这个飞行员自己好没存在感啊!
  李战还是回答,“明白,抬高两度,抬高两度完毕。”
  他感觉到了有一股比较有力量的向下风力,导致战机的下滑线往下跑了跑,他迅速计算后需要抬高两度才能回到标准下滑线,在他做动作的时候着舰信号员给予了同样的指示。
  这意味着李战处理起来是游刃有余的。
  平心而论,歼-15这样的重型战机在降落的时候并不讨巧,就好比开轿车倒车入库和开货车倒车入库,即使这台货车的加速性能比许多轿车的都要好。李战有丰富的歼-11家族战机使用经验,尤其是对依然采用和歼-15一样飞控系统的歼-11A,他非常的清楚这套飞控系统的反馈速度和操纵余量。
  打个比方,如果把歼-10系列战机比如使用了电传传动系统的新式轿车,那么歼-11A和歼-15就是使用传统传动系统的汽车,前者理论上方向盘转动多少度转向轮就会转动多少度,而后者的方向盘转动度数和转向轮转动度数之间是不同的,比如方向盘打一圈半转向轮转动九十度。
  所以要精准的操纵歼-11A这一类的战机,需要多飞控系统以及操纵杆的活动范围和角度有非常熟悉的把握,需要有大量的飞行训练时间来积累。
  老司机打轮不看盘,新手倒车盯着方向盘数圈数。
  “五八八保持好姿态,动作很标准,完毕!”着舰信号员提醒李战,同时心情澎湃。
  显而易见,飞鲨开训以来的纪录要诞生的,而且是在我的引导下诞生的。
  此时已经进入着舰区一公里范围内的李战却看到了跑道尽头有肉眼可见的小龙卷风,那种高度不过二三十米直径很细的龙卷风其实并不算什么,甚至有几个孩子在追着跑不断的抓起地上的落叶扬起来,然后看着落叶被卷飞起哈哈大笑。
  塔台肯定看不到,着舰信号员也肯定看不到。
  这种小龙卷风几乎不具破坏力,可是对降落中的战机来说却是致命杀手。更关键的在于,跑道尽头不远处的农田里出现了小龙卷风表示本场气流正在快速变化,尤其是低空气流。
  李战落地后第二架歼-15会起飞进行训练,一架接着一架地连续训练。
  十秒中之内就会着舰降落的李战果断的腾出部分精力来向飞行控制塔台报告:“塔台!跑道北端农田出现一股龙卷风,高度约二十米,本场低空气流极有可能在快速变化,建议暂停训练,完毕!”
  这个报告让正在密切关注他降落动作的石陌影猛地一愣,迅速看向气象员那边,气象员却是摇头说:“监控数据没有明显变化!”
  石陌影果断地说,“五八八你按照计划降落,完毕!”
  “明白!”
  李战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轻轻松松的勾住了第二道阻拦索,战机后起落架同时触地,压机头让前起落架落地后踩死刹车,同时阻拦索系统工作,施加了强大的阻力把十几吨重的战机生生的拽住,每小时两百四十公路的588号歼-15在短短的两秒钟之内转换成静止状态,李战在强大惯性的作用下整个人向前扑,脸都要撞向仪表台的感觉,但是安全带把他给生生地拽住了。
  整个过程在两秒钟之内完成。
  就在他完全停下来之后,战机忽然的摇摆了几下,是一阵较强的阵风刮过,李战顿时一身冷汗。能把停在地面的战机吹得摇摆几下可见是比较强的侧风,如果早两秒遇到,他这会儿就该弹射出来了。
  他马上向飞行控制塔台报告了这个情况。
  石陌影果断的下令暂停训练,命令天气监控部门迅速搞清楚情况,而此时老陈头早都提着望远镜出去爬到了舰楼最顶层向跑道北边观察起来。
  ……
第518章
创造纪录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再先进的天气监测系统都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掌握,因此塔台最高点部署了天气观测员,用人力观测弥补技术上的不足。
  李战创造了飞鲨开训以来的纪录,可是现在飞行控制塔台里的官兵们来不及庆祝了,迅速对李战报告的小龙卷风进行判断。组织一个飞行日不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是暂停还是取消还是继续,需要严谨判断做出决定。
  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充分的依据才能下这个决定。
  塔台顶端的天气观测员看不到跑道北端农田上出现的小龙卷风,事实上当时的情况下除了李战所在的空中位置,本场其余位置基本上是看不到的,那些被风卷起的落叶并不多,着实是肉眼难以从远距离上发现。
  老陈头有丰富的指挥训练经验,迅速判断了风力和风向的变化后,果断的命令石陌影暂停正在进行的训练,已经滑行到了起飞位置的另一架歼-15接到指令后重新滑行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待命。
  肉眼看过去本场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实际上低空气流变化很大了,尤其是十几米高的强侧风,对战机降落是非常严重的威胁。这样的变化又不是单独形成的,而是周遭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具体地说是东南海面上正在形成的一个几公里宽的旋转云层是最明显的标识。
  不过此时才是上午九点多,这种天气变化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最终都是会恢复如常的。
  李战把588号歼-15战机开回停机位,张雪阳和唐磊磊还有另外一名不认识的飞行员兴高采烈地跑过来,李战刚打开座舱盖,唐磊磊就大声道,“大队长!大满贯!牛逼了牛逼了!创纪录了!”
  李战抬起戴白色劳保手套的右手挥了挥,摘下氧气面罩脱离连接最后解开安全带站起来,笑着说,“都是运气,刚才落地两秒钟之后遭了强侧风。”
  张雪阳也高兴得很,同时心里也有一百个疑问。
  站在他身边的飞行员年龄相仿,和张雪阳是同一批进的飞鲨,张雪阳对走过来的李战说,“介绍一下,曹复飞曹副团长,和我一批进来的,原来在红旗师。”
  “首长好。”李战笑着向曹复飞敬礼。
  曹复飞连忙还礼苦笑着说,“李大队长千万别,我也是学员,再说在你面前我就是学得比较差的学员。”
  这人蛮有意思,李战开玩笑说,“复飞是哪个复飞?复飞的复飞吗?”
  他指了指身后的588号歼-15。
  大家都笑了,曹复飞便秘一样的脸色,尴尬的点头,“是的,是复飞的复飞,名字不吉利,奈何是爹妈取的。”
  操,复飞。
  谁愿意复飞,当然不吉利了。
  曹复飞苦恼着说,“李大队长……”
  “老曹,既然都是学员就不要称呼职务了,况且我的大队长早让人撸了。”李战笑道。
  “那,那,老李!”曹复飞一咬牙就这么称呼了,他从张雪阳和唐磊磊那里了解到了李战那些丰功伟绩,佩服得那叫一个五体投地啊,别说副团长了,就是师长在这样的传奇飞行员面前也不敢拿架子。
  这飞机一旦开到了李战这种高度,飞行员的影响力是全军范围的。
  曹复飞说,“老李,你这个是真正的一炮打响啊,不光打响了,还把我们这些老学员给轰成了渣……”
  “老曹,说正事,老李刚下来还没休息呢。”张雪阳提醒一句。
  曹复飞连忙停止了感慨,有些难为情地说道,“是这样的老李,我着舰降落这个科目不是很理想,我想你能不能,就是我想从你这里学习学习怎么飞好这个科目。”
  原来如此,李战笑着问,“经常复飞?”
  “是……”
  张雪阳和唐磊磊又忍不住笑了,唐磊磊说,“大家开玩笑说曹哥改了名字就能解决问题。”
  李战哈哈一笑,“好办法。”
  ……
  不过曹复飞已经习惯了,他的名字早都成了飞鲨集训队最广为人知的梗了。
  “老曹,一会儿飞参室讨论一下。”李战不开玩笑了,说。
  曹复飞顿时大喜,“好!我下午飞,正好可以趁热打铁。”
  显而易见李战是打算直接就今天的大满贯作为例子对他进行讲解,连续七次勾住第二道阻拦索,绝对不是运气这么简单,也就是说李战是有非常可靠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技巧的。上午学习下午训练马上用上,这样无疑是最好的。
  一行人上了通勤车往宿舍走,张雪阳皱眉问,“老李,很难相信你没有相关经验。来之前我问了外教,你知道他怎么说的吗?”
  都看向他。
  他说,“外教以为咱们又请了一名外教,水平可能比他高的外教。”
  李战马上谦虚地说,“没有没有,哪有这么夸张。”
  “说真的,是不是练过?”张雪阳严肃问道。
  都不是傻子,再有天赋要做到大满贯也绝非易事,而且张雪阳一直在和外教仔细分析实时的录像资料,外教非常肯定飞行员肯定是有经验的,在第七次着舰降落的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5/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