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735

  在敦刻尔克港内仅剩的可供船只停泊的东堤上,法国第1集团军群司令官皮埃尔·比约特中将正冲着一个钢盔上贴着锡纸剪出的SNO三个字母的英国海军上校大发雷霆。
  负责指挥敦刻尔克港口和海滩登船事宜的威廉·坦南特海军上校看着眼前这位气得跳脚的法国中将,只是无奈的耸耸肩膀,“中将,我给您和您的随员安排了一艘游艇,非常舒适,速度也很快。”
  “上校,我的集团军群还有将近20万官兵,他们从4月12日起就在和全世界最野蛮的敌人奋战,整整打了十三天,打了十三天啊!他们现在筋疲力尽,很快就要弹尽粮绝,如果不能从敦刻尔克港撤走,就会成为德国人的俘虏……或者被德国人杀死!”
  皮埃尔·比约特中将抬手指着不远处人山人海的海滩——海滩上的人们都是刚刚从前线退下来的法军官兵,他们度过了噩梦般的13天,被开了挂的德国超人打得落花流水,现在好不容易逃到了敦刻尔克的海滩,等待他们的却不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巨舰,而是小小的渔船、汽艇和私人游艇。
  这些小船虽然布满了波涛起伏的海面,看上去好像有几百艘,但是又能救走多少人?3000……或者5000?
  对于已经被德军压缩在敦刻尔克周围的二十万法军而言,几千人实在微不足道。即便每天能撤出上万,想要把所有的人都撤走也需要20天。
  而德国人最多几天就能占领敦刻尔克了!那么点儿时间,又有多少人能撤走?
  看来英国人真的抛弃,不,应该是背叛法兰西了!海滩上的法国人都绝望地想道:他们英国人终于丢下倒霉的法国人,自己坐船逃走了……
  “敌机!敌机!”
  突然有人惊恐地大喊起来,然后天空中就传来了飞机马达发出的“嗡嗡”声。
  天空中出现了几十架德国飞机!有V字形3机编队的福克99俯冲轰炸机,也有四指编队的福克零式战斗机。它们从云层中呼啸着钻了出来,然后在天空中盘旋了一圈,似乎是在寻找有价值的目标。
  “怎么回事?海面上怎么都是些渔船?”几个小时前才归队的鲁道夫·赫斯曼少尉,这会儿又驾驶一架新的福克零式战斗机执行任务了,他带一个四机编队刚从云层中钻出来,就被海面上的场景给惊呆了。
  “沃尔特。”他通过机载电台和中队长诺沃特尼联络,“我们好像来错地方了,这里大概不是敦刻尔克。”
  英法联军开始从海路大撤退的消息,当然瞒不过德军的情报部门。所以敦刻尔克就成了航程较大的海军航空兵部队的轰炸对象。可是本该布满海面的军舰和轮船却不见踪影,只有些渔船、游艇之类的小船。
  “不,我们来对地方了。”诺沃特尼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这里就是敦刻尔克!鲁道夫,看你的左下方9点钟方向。”
  鲁道夫·赫斯曼朝诺沃特尼说的方向看去,只看见一片狭长的海滩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
  “上帝啊,那些都是法国人吗?”鲁道夫·赫斯曼问。
  “我想是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付他们?”
  “用炸弹炸吧?”诺沃特尼说,“不过要炸死那么多人,靠2个中队的福克99看来是不够的,需要派He-111来了。”
  ……
  “渔船?”敦刻尔克的情况报告到了措森的大总参谋部,赫斯曼笑了起来,他对身边的哈尔德说,“大英帝国比我想象中更加卑鄙无耻,看来要打败他们还得费些功夫。”
  “元帅,靠无耻是挽救不了帝国的。”哈尔德说,“这只会让法国人看穿他们的正面目。”
  “看穿了又能怎么样?”赫斯曼瞧了眼刚刚被从西线总部调来的曼施坦因(他将在哈尔德前往意大利后出任第二军需总监),“埃里希,你觉得法国人会因为敦刻尔克的事情就倒向我们吗?”
  “不会。”曼施坦因摇摇头,“法国人早就知道英国不是好东西,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法国一直和英国作对。法国人不是因为爱和信任而追随英国的,他们是因为害怕而追随英国。要让法国人追随我们德国,我们就必须向英国一样,让法国人害怕!或者……英国人干出一些更加出格的事情。”
  “说得好!”赫斯曼重重点了下头,然后对哈尔德说,“弗朗茨,虽然这一次我们赢得漂亮,但是法国人对大英帝国的惧怕很可能会超过我们!所以我们不会很容易把法国舰队拿到手的,很可能还要使用一些阴谋诡计,搞不好还要动手去抢!”
  “元帅。”哈尔德苦笑道,“这可不容易。”
  “也不一定有多难。”赫斯曼笑了笑,说,“英国人想来还会继续扮演恶人的角色,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恶人?”哈尔德笑了笑,“元帅,您认为英国人会袭击土伦?这可不容易啊。”
  “不容易,但是对英国皇家海军来说也不会太困难。”赫斯曼摇摇头,“他们应该不会用战列舰去打炮战。‘皇家方舟’号和‘光辉’号两艘航空母舰都不在我们的监控范围内了,我想它们一定在前往地中海的途中!”
  “那他们没有什么机会。”哈尔德说,“法国人在土伦布署了几个中队的战斗机。另外我们还会在热那亚布署福克零式和福克99。说不定我们会找到机会,干掉这2艘航空母舰。”
  “这可不好说,而且让英国人教训一下高傲的法国人也没有什么不好。”赫斯曼微微一笑,他知道英国人会有办法的,大英帝国没有那么容易收拾。
  而且,也没有必要帮助法国人保住整个舰队。法国海军中真正有价值的除了一些巡洋舰和驱逐舰外,就是2艘‘敦刻尔克’级和3艘在建的‘黎塞留’级。
  想到这里,赫斯曼对哈尔德说:“不必太积极的去保护法国人,让他们多吃点苦头。损失一些战舰也没有什么,我们总能得到大部分的。而且我们的目标并不局限于法国海军的舰队,还有法国本身!很快就会有一场决定法国前途命运的公民投票要举行了。”
第374章
法兰西不哭(三十四)
  “你们这些为岛民而战的法国人真是可怜,在泽布吕赫、奥斯坦德和尼乌波尔特,岛民们已经乘坐着又大又舒适的军舰逃走了,而你们只有渔船……”
  念到这里,皮埃尔·比约特中将脸色铁青,将手中的传单递给了威廉·坦南特海军上校。
  “上校,我想知道这份传单上说的事情是真的吗?”皮埃尔·比约特中将问,“英国远征军都坐着皇家海军的大船逃走了,是吗?”
  威廉·坦南特海军上校苦笑着不知道该对这个固执的老头说什么好了。这个法国老头不仅自己拒绝登上游艇,也不允许他的士兵上船逃生。结果整个25日白天就这样浪费了……虽然海面上的渔船和游艇装不了多少人,但是一天运出三五千还是可能的。靠这些人虽然不能保卫巴黎,但是足够维持法兰西海外帝国的存在了。
  而该死的德国纳粹在今天白天却表现的一点都不凶残,除了早上八点多的时候有二十几架福克99式丢了些炸弹之外,再飞来敦刻尔克的德国轰炸机都在扔“纸弹”——就是比约特中将手里拿着的传单。
  从下午2点钟开始,每个小时都会有几架He-111飞来扔纸弹,现在至少已经扔下了50万张传单,敦刻尔克这里的每个法国人手中大概都有一张!
  看到这些传单,看看海面上的小渔船,再想想称霸世界的英国皇家海军,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知道德国人没有撒谎了。
  不过威廉·坦南特却不能和德国人一样老实,哪怕明知道谎言没有人相信,也还得一遍遍说。
  “中将,您不应该相信德国人的谎言,大英帝国永远都不会抛弃朋友,皇家海军正竭尽全力营救每一个联军官兵,无论他是法国人还是英国人。所以请您务必配合我们的行动,命令您的部下立即登船……”
  “谎言,全都是谎言!”比约特中将不等坦南特说完就已经气得快爆炸了,“我不会让一个法国人登上你们的渔船,这有损法兰西的荣誉,我要向巴黎报告此事!”
  其实巴黎的法国政府不用比约特中将报告,就已经知道这事儿了,因为法军在英国远征军里面是有观察员和联络官的。而且,德国轰炸机也在巴黎撒了内容相同的传单,现在整个巴黎都知道英国人要抛弃法国自己逃走了。而法国很快就要单独承受战败的苦果了……
  “总理先生,鉴于第1集团军群彻底陷入绝境,现在可以肯定法国将不可避免地战败。目前法军所能进行的抵抗,只可能达到一个目的:就是挽救军队的荣誉和争取体面的投降条件。”
  在马提尼翁宫的地下室,新任的联军总司令魏刚上将正在向内阁报告军事全面溃败的情况。法军的第1集团军群的士气已经崩溃,随时都有可能放下武器投降——实际上比约特中将已经在电报中提出了部队投降的可能性!
  马克西姆·魏刚叹了口气,扫了眼会议室中一群和他一样垂头丧气的内阁高官,然后又说:“通过对之前战况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德军拥有实实在在的压倒性优势。在过去的十几天中,德军在人力和技术装备上所受到的损失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解决我们的第1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后的几天内发起进攻巴黎的军事行动。
  到时候会有10个或者更多的装甲师从东、北两个方向朝巴黎进军。而我们没有任何可以阻挡他们前进的力量,由于无法从马奇诺防线和比利时调回足够多的部队,所以用来在索姆河-埃纳河一线布防的都是仓促成军的部队。因此我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
  说到这里,74岁的魏刚上将已经忍不住流出了热泪,在场的每一个法国内阁高官都和他一样,不是在抹眼泪就是在暗自哭泣。
  “上将。”法国总理雷诺还是强打起了精神,“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布列塔尼半岛建立抵抗的据点?或许我们可以在那里坚持几个月,等待局势发生转变?”
  布列塔尼半岛在法国的西北部,仿佛一把刺刀直插入大西洋。法军只需要守住一条100公里左右的防线(在半岛的中部),就能在英国支持下保住在本土最后的立足点。
  “坚持几个月或许是可能的,但是代价会非常惨重!”马克西姆·魏刚眉头紧皱着,“因为守卫布列塔尼半岛的防线至少有100公里长,而且现在还没有开始修建。如果要守卫半岛,我们就必须组织一场巴黎保卫战以赢得时间。几十万法国人会因此失去生命,而且一条临时修建的100公里长的防线并不是无法突破的。为了坚守那里,我们会失去更多的生命……或许每个月都会有10-20万法国人在那条防线上战死!以这样的代价坚守几个月,就会有期待中的转变发生吗?”
  坚守布列塔尼半岛的建议是丘吉尔在今天上午通过长途电话向保罗·雷诺提出的。所谓的“转变”自然是指美国参加战争,这是现在英法两国唯一能够期待的事情。
  “美国有可能会参战。”贝当元帅这时插话说,“但是目前美国军队的规模很小,去年年底他们只有大约33.5万人,其中海军占了14.4万。以不到20万人的陆军,就算全部派来法国又能怎么样?如果我们真的要期待美国的援兵,那么就不是坚守几个月,而是要坚守至少12个月……如果美国现在就开始总动员的话!”
  “如果要守12个月。”魏刚上将低声说,“那就要做好至少250万法国男子战死的准备,这还不包括巴黎会战和在其他战场上付出的生命……我们法国又将为英国的世界霸权流干一代人的鲜血!”
  雷诺总理叹了口气:“我们在浪费时间……我知道,没有一个法国人会愿意这么干的。别说死250万,就是死100万他们都不愿意。”
  他顿了顿,“如果索姆河-埃纳河一线被突破,我们就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吧。政府将迁往图尔,并且同时向德国求和。至于被包围的第1集团军群,让比约特中将尽可能再抵抗几天,实在不行就放下武器保全生命吧。”
  ……
  “我们或许可以考虑让英国和法国合并成为一个国家,建立统一的政府、统一的国会和统一的军队。这样我们就能在法国本土沦陷后接管法国的舰队和海外殖民地了。”
  在25日夜举行的英国内阁会议上,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突然提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方案——英法合并!
  内阁成员都被这个提议给惊呆了,都愣愣地看着丘吉尔。丘吉尔吸了烟,“怎么?你们认为这个方案不好吗?英国和法国合二为一,将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首相。”外务大臣哈利法克斯子爵一边摇头一边问,“英法合并后我们是不是还要同德国合并以实现欧洲一体化?这样世界大战就结束了,是吗?”
  丘吉尔想了想,摇摇头说:“当然不能加上德国了,德国的人口太多了,如果他们加入,德国人就能用选票征服英国了。我们要推行的只是和法国合并,我想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可是这个办法和德国人提出的‘欧洲共同体’有什么不一样?”哈利法克斯子爵接着问。
  好像是没有什么不一样。因为现在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并不是纳粹党独裁,而是纳粹党-祖国党联合执政。而且阿道夫·希特勒这个“领袖兼总理”也是德国公民投票选出来的。而德国人现在提出的“欧洲共同体”实际上就是一联邦制的民主国家,和美国差不多。
  “当然不一样了。”丘吉尔耸耸肩,说,“因为我们英国从来都没有统一欧洲的宏大理想,我们不是法兰克人。我们和法国合并只是为了拯救法国,只要打败了德国,法国随时可以分离出去。而法国一旦加入德国主导的欧洲共同体,那法国将永远失去独立。这是高傲的法国人所不能接受的!”
  仿佛有些道理,英国内阁的大臣们互相看看,虽然他们都不愿意让英法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在法国沦陷不可避免的时候,英法合并是英国得到法国海军和殖民地的唯一“合法”路径。
  如果不用这个办法,那么英国皇家海军就必须攻击在土伦的法国舰队!这种背信弃义还捅盟友一刀的行为,会严重损害大英帝国的威信,甚至有可能把法国推到德国一边去。
  英国内阁的成员们都纷纷表态支持丘吉尔的想法,由于目前的内阁是联合政府,主要政党的领袖都是内阁成员,因此内阁会议通过的事情,在议会是不会遇到阻碍的。
  “好。”丘吉尔点点头,“等‘发电机行动’结束,我就去巴黎和雷诺总理讨论此事。”
第375章
法兰西不哭(三十五)
  1940年4月27日,上午10点45分。随着一位法国军官打着白旗步行通过了敦刻尔克城内正在交火的前线,持续了将近1个星期的阿拉斯-敦刻尔克会战结束了。敦刻尔克包围圈内近20万法军放下武器,向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缴械投降!
  而在之前的26日,比利时军队中的大部分人(有大约3万比利时军人拒绝服从国王的命令,而是向流亡的比利时政府效忠)人,也都陆续放下武器投降了。
  在十几天前还拥有70万人(英法联军40余万,比利时军队近30万)的驻比利时联军,现在只剩下了大约13万英军和3万比利时军队,防区也迅速缩小到了奥斯坦德附近,绝望的等待末日降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