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735

  “上将。”不久前才就任英国远征军第1军军长的哈罗德·亚历山大少将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奥斯坦德港内的英国远征军司令部,冲着瘫坐在一张圈椅里面,看上去完全垮掉了的维里克上将敬了军礼,“刚刚收到消息,法国第1集团军群向德国人投降了……他们会在12个小时内被解除武装。”
  这个消息早就在维里克上将的预料之中,他的嘴角轻轻抽动了一下,挤出了一丝苦笑,“哈罗德,我们完蛋了,是吗?”
  亚历山大少将轻轻点了下头,英国远征看来是军完了!这是很显然的,现在16万筋疲力尽的英国人和比利时人现在被100万士气高昂的德国超人包围了,而且那些该死的德国超人还在不知疲倦的猛攻,全线崩溃只是这两天的事情。
  “上将,部队最多还能坚持48个小时……”亚历山大少将说话的时候,沉闷的炮声不断从司令部外面传来,这是德军在炮轰奥斯坦德的外围阵地。
  “轰!”“轰!”“轰!”
  “上将,我建议将远征军司令部撤往海上的‘罗德尼’号战列舰。”亚历山大少将说,“奥斯坦德这里有第1军司令部指挥就足够了。”
  由于之前德国一直宣称要“炸平巴黎”,误导了英法的最高统帅部,因此英国远征军的数量并没有历史上那么多。
  截止4月10日,远征军只有2个军10个师和一些辅助部队,总人数仅为218000人(比历史上少了近10万,也就是说英国本土的陆军比原本的历史多出10万)。而在过去十几天的交战中,英国远征军损失(阵亡、负伤和失踪)了超过6.3万人,不过同时又补充了3.5万名后备兵(直到19日还有士兵被补充到英国远征军)。
  现在奥斯坦德包围圈里还有12万英军,也就是说有7万人在21日至今的六天半里面成功撤出,其中就包括远征军第2军司令部和直属部队。而留在比利时的英国远征军则全部编入了亚历山大少将指挥的第1军。
  “48小时能撤出多少人?”维里克上将问。
  “要看天气。”亚历山大说,“如果能有大雾或下雨,再撤出8万以上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天气良好,那么最多再撤出5-6万人。”
  因为现在德军正在猛攻,因此撤军的数量到8万也就是上线了,再多的话就没有足够的兵力维持战线的完整了。
  “那就先按照8万人来做计划吧。”维里克上将低声说,“尽可能安排资深的士官和军官撤退,我们还需要他们来包围帝国。哈罗德,你在36小时后撤退,剩下的事情由我来负责……作为远征军的总司令,我理应为失败负责,而你还有大好的前途,还可以在未来领导反攻欧洲的战争!”
  哈罗德·亚历山大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无声地向维里克上将行了个军礼,便转身离开了远征军司令部所在的大楼。这栋大楼是原来奥斯坦德港的海关大楼,正对着英吉利海峡。站在大楼正门外的台阶上,亚历山大看到的是一幅无比惨烈的战争画面。
  天空中,从英国本土飞来的喷火、飓风、H克75等战斗机,正奋力阻挡着德国的轰炸机群靠近海面上的英国船队。战机上下翻腾,相互厮杀,不时便有被击中的飞机拖着长长浓烟从空中坠落!
  海面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英国运输船和军舰,有些舰船正满载着士兵,正加速向海峡对岸驶去;有些则在海滩或着被摧毁了大半的码头旁边停靠,等待着两手空空的英国大兵登船;还有一些则竭尽全力朝空中的德国飞机开火,掩护正在撤退部队的船只。
  海滩和码头上则挤满了等待撤退的英军官兵,他们虽然个个都非常疲惫,士气也不高,但是却没有绝望,而且秩序仍然良好,任凭德国人的炸弹和炮弹雨点般的落下,也没有丝毫混乱。这些勇敢的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或是席地而坐静静等候,或是排队涉水向海面上等候的船只走去。
  他们都是非常好的士兵,比法国的要好,如果有合适的装备和训练,他们会比德军士兵表现得更加出色!亚历山大一边在自己心里夸赞着刚刚打了败仗的英国士兵,一边缓步走向了摆在海滩上的一张帆布躺椅。然后他神态自若地坐在上面,平静地注视着部队秩序井然地登船。他的副官还递给他一个苹果,这位少将拿过苹果啃了起来,毫不在乎空中飞机呼啸,地面炮火纷飞。吃完了苹果,他看见自己麾下的一个师长,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少将正快步走来。
  “军长,我刚刚接到了撤离的命令,这是怎么回事儿?”蒙哥马利少将大声问亚历山大。
  “是我下的命令。”亚历山大从躺椅上站了起来,在海滩上优雅地漫步,“你的第三师已经撤出了三分之一的人员,现在轮到你这个师长了。”
  根据亚历山大做的计划,所有被围困的英军部队都要先撤出三分之一的人员,部队长也在其中。有了这些人员,部队就能在英国本土很快重建了。
  “可我是师长,怎么能抛弃三分之二的部下自己逃命?”蒙哥马利摇摇头。“请让我留下,和我的士兵一起战斗吧!”
  “不行。”亚历山大笑了一下,“伯纳德,你是一位优秀的师长,但是在德国人的战俘营里你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你的任务是返回本土,重建部队,再杀回来解放法国和比利时,然后挥师攻入德国本土,占领柏林!”
  “占领柏林?”蒙哥马利看着亚历山大,“您真的认为会有这一天?”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笑着说,“胜利必将属于我们,因为德国人正在建立一个他们无法养活的帝国。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会让他们的经济崩溃,然后就是我们就会反攻了。相信我,这一天不会太遥远的!”
  ……
  “最晚4月30号。”赫斯曼将西线总部的报告交给了希特勒和施莱彻尔,笑着说,“4月30日一定能攻下奥斯坦德,5月1日就能向巴黎进军了。”
  赫斯曼在统帅部会议室里坐下后又说:“现在负责攻击奥斯坦德的是德军的第18集团军,另外还有第16集团军和C集团军群负责包围马奇诺防线,其他的地面部队都在进行调整和休整,他们5月1日就可以再次发动进攻,执行‘红色方案’,5月10日左右应该可以占领巴黎。”
  他的语气非常轻松,因为“红色方案”根本没有失败的可能。法军的主力不是在阿拉斯-敦刻尔克战役中覆灭,就是被包围在马奇诺防线。能够用于包围巴黎的,大多是些没有战斗力的新建部队。
  “意大利也将在5月1日加入战争,对英国和法国宣战!”希特勒也说了个好消息,“这场战争的胜利毫无疑问就是属于我们的了!”
  希特勒显然高估了意大利军队,作为一个军事外行,犯这样的错误也不奇怪。
  德国领袖笑着问赫斯曼,“哈尔德大将出发了?”
  根据大总参谋部的建议,下一阶段德国的作战重心将会转向地中海,因此将会成立一个南线总部。根据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达成的协议,德军南线总部的驻地将是罗马,而且南线德军也将会和意大利军队协同作战。在适当的时候,还会建立统一指挥德意军队的地中海战区。而哈尔德大将在赫斯曼的推荐下出任了南线德军总指挥,今天早上已经带着一个精干的司令部前往罗马了。
  “已经出发了,今晚应该能抵达罗马。”赫斯曼说,“5月10日前南线总部就能建立。”
  “那么……我们真的不需要和英国人进行谈判?”希特勒思索着问,“如果他们失去北非和中东,应该会认真考虑服从德意志帝国领导的问题。”
  赫斯曼耸耸肩,“领袖,我想我们可以通过国际联盟这个渠道进行和谈。”
  “国际联盟?”希特勒愣了一愣,“元帅,你有什么想法?”
  赫斯曼冷冷一笑:“国际联盟应该通过一个决议,宣布废除《凡尔赛条约》、《圣日耳曼条约》、《特里亚农条约》、《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
第376章
法兰西不哭(三十六)
  “我们必须非常慎重,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但是,在这次援救中却蕴藏着胜利,这一点应该注意到。这个胜利是空军获得的。归来的许许多多士兵未曾见到我们空军的活动;他们看到的只是逃脱我们空军掩护性攻击的敌人轰炸机。他们低估了我们空军的成就。关于这件事我曾经听到许多议论:我现在所以要离题来谈谈这件事,其理由就在这里。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告诉你们。
  这是英国和德国空军实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德国空军的目的是要使我们从海滩撤退成为不可能,并且要击沉所有密集在那里数以千计的船只:除此而外,你们能想象出他们还有更大的目的吗?除此而外,从整个战争的目的来说,还有什么更大的军事重要性和军事意义呢?他们曾全力以赴,但他们终被击退了;他们在执行他们的任务中遭到了挫败。我们把陆军撤退了;他们付出的代价,四倍于他们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1940年5月1日,在从伦敦飞往巴黎的飞机上,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正一边听自己的演说录音,一边吸着超长雪茄烟。
  他都有点佩服自己发掘有利因素的本事了,居然能从一场彻头彻尾的军事灾难中发现“隐藏的胜利”——1:4的交换率是在瞎扯淡,英国皇家空军真要有这样的本事,那就不必撤回远征军了。
  即便是根据皇家航空自己的报告,双方的交换比也在1:1左右,这还不是飞机对飞机的交换比,而是包括被地面火力和水面舰队的火力所击落的敌机——而那些敌机同样给海面上的英国舰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十天的撤退行动中,单是被飞机炸沉的舰船就多达85艘,其中有8艘是满载官兵的驱逐舰(英军的战列舰部队白天都在靠近英国海岸的地方巡弋,因此没有遭到空袭),另外还有55艘舰船被炸伤。
  另外,来袭的敌机也不都是BF-109和福克零式,还包括了大量的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而英国皇家空军出动的则是清一色的战斗机(主要是喷火和飓风),在这种情况下只打出了1:1的交换比,只能说明空中优势仍然在德国一边。
  但是德国的优势并不是压倒性的。如果空战在英国本土上空进行,哪怕1:1的交换比,英国皇家空军也有机会打败德国空军。因为被击落的英国飞行员有很大几率可以跳伞逃生,而德国的飞行员在英国上空跳伞后就会被俘。
  而且经过了几个月的对抗,皇家空军已经找到了福克零式和BF-109的弱点,前者的高空性能和俯冲性能不佳,而后者的航程太短且中低空格斗性能不佳。两款战机在欧洲大陆上空配合作战时的确可以压倒喷火,但是当战场转移到英国本土上空时,BF-109的短航程就会成为致命弱点。而BF-109一旦无法发挥威力,那么福克零式就不难对付了。
  除了皇家空军取得的“胜利”让丘吉尔感到喜悦之外,从比利时撤回的十几万两手空空的远征军官兵,也让丘吉尔多了几分底气。有了这些经过战火洗礼的军官、士官和老兵,再加上从美国采购的大量军火,英国陆军就能迅速恢复元气了。
  正是有了这两大底牌,丘吉尔才敢于在演说中大放豪言,宣称:“这次战役尽管我们失利,但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战斗,我们将在海洋上战斗,我们将充满信心在空中战斗!我们将越战越强,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作战!我们任何时候决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敌人占领,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的由英国舰队武装和保护的海外帝国也将继续战斗……”
  啪嗒一声,赫斯曼摁了下一台德律风根产的磁带录音机的开关,非常清晰的丘吉尔的演说声音就戛然而止了。威廉大街73号的统帅部会议室里,除了赫斯曼之外的所有人脸上都浮出轻蔑的笑容。
  “哈哈哈,这个丘吉尔一定是疯了。”这段时间大概因为心情舒畅,又肥了不少的赫尔曼·戈林突然大笑了起来,“英国人真可怜,他们要因为这个丘吉尔失去他们的帝国了。”
  希特勒也笑了起来,他两手一摊,“他一定是有妄想症,我们本来就没有想要入侵。至少在40年和41年不会去进攻英国本土的。”他看看赫斯曼,“是这样吗?”
  “我们计划在42年发动进攻并且占领英国本土。”赫斯曼说,“在这之前,我们将用潜艇封锁对付英国。”
  其实大总参档案室里现在就有一份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不过赫斯曼并不打算真的实行这份非常冒险的计划。
  “我们还可以用飞机去轰炸。”赫尔曼·戈林建议说,“我们有很多轰炸机,而且还有可以实行护航任务的福克零式。另外,福克公司和福克·沃尔夫公司还联合开了性能非常优越的空冷式战斗机Fw-190,这种飞机在加挂可投副油箱后航程可以超过1200公里,完全可以替代BF-109和福克零式配合,保护轰炸机群去空袭英国本土。目前空军已经下了订单,福克公司和福克·沃尔夫公司的生产线也准备就绪,从5月份开始就能达到每月60架的产量。”
  由于《凯恩斯计划》和苏德合作的双重推动,德国在重整军备前就拥有庞大的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到现在自然拥有相当巨大的飞机产能,而且在空冷路线的发动机技术上还有充分的积累。因此Fw-190和福克零式也就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设计并且投入量产了。
  不过赫斯曼还是反对空袭英国,他摇摇头说:“赫尔曼,你没听那个丘吉尔说吗?即便本土沦陷他们英国人都要打下去的……除非我们能够消灭那支用来保护英国海外帝国的皇家海军。
  所以征服英国并无捷径可走,唯有加强我们的海军。除了努力整合欧洲的造船工业,加快造船造舰之外,就是获取法国海军的主力舰了。只要能得到2艘接近完工的‘黎塞留’级和2艘‘敦刻尔克’级,我们就能战胜英国了。”
  ……
  2艘接近完工的“黎塞留”级和2艘“敦刻尔克”级现在也是丘吉尔的心病了,它们现在都在土伦港内。由海岸炮台和D.520战斗机还有数十门高射炮保护。
  虽然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官坎宁安保证可以击沉或重创它们,但是丘吉尔还是觉得最好可以和平解决——毕竟对盟友下刀子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为此丘吉尔就琢磨出了“和平统一”法国的路线。但是法国政府肯不肯接受这个“英法统一”的救国方案,说实在的丘吉尔心里根本就没把握。
  而在巴黎郊外一个被高射炮团团保护的飞机场,丘吉尔还没有来得及将“英法统一”的提议告诉前来迎接的保罗·雷诺,便从后者口中有听到了一个噩耗。
  “首相,他们开始向巴黎进攻了!”保罗·雷诺说,“在巴黎的东北方向,海岸到瓦兹河之间的第10集团军的阵地正在遭遇猛攻。在中路的兰斯方向上,德军的装甲部队正在向马恩河挺进。而在南线,也有一个装甲集群正在向第戎挺进。”
  “总理先生,我刚刚想到一个可以拯救法国的方案……我们上车再谈好吗?”
  丘吉尔对德军发起新的进攻并不感到吃惊,法国人已经完全垮掉了,德国人不下狠手还等什么时候?现在可以拯救法国的,大约也只有和英国合并一途了。
  “什么?英法合并?”保罗·雷诺在轿车上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意外,张大了嘴看着丘吉尔,许久才回过神。
  雷诺问:“难道英国和德国一样,都想要建立强大的欧洲共同体?”
  “没有这样的事情。”丘吉尔摇摇头,他抽了口烟,“英国从来都没有统一欧洲的想法,这样的方案只是为了将英法两国更紧密团结起来,以共同打击德国的野心。只要我们打败了德国,就可以立即实现分离。”
  保罗·雷诺听到这话,却微微有些失望。英国人永远都不想成为真正的欧洲人,也不想看到欧洲统一,他们只想要一个分裂而且无力的欧洲。如果不是他们这些英国人搅局,拿破仑皇帝早就把欧洲统一起来,法国也不会有今天的不幸了。
  “那好吧,这的确是一个办法。”雷诺点点头,“我试着去说服内阁的其他成员和议会各党派的领袖。不过我不能保证成功,如果大家都反对合并,而我们又无法继续作战,法国可否单独和德国讲和?”
第377章
法兰西不哭(三十七)
  “你们要和德国单独媾和?”丘吉尔的脸色顿时就沉下来了。“总理先生,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法兰西会因此失去帝国,就如同1919年的德国一样!”
  “实际上德国人想要的是一个欧洲共同体,一个可以永远消除欧洲战争的共同体,法国的海外帝国、比利时和荷兰的殖民地,还有德国人原来的殖民地,都会成为欧洲共同体的外围成员……”
  “什么?”丘吉尔看着雷诺,“你们已经和德国展开秘密谈判了?”
  保罗·雷诺摇了摇头,说:“没有秘密谈判这回事……实际上德国人将和平谈判公开化了。他们向国际联盟提出了调停的请求,还提出公开的和平条件。”
  “什么时候的事情?”丘吉尔的眼珠子瞪得很大,“我怎么不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