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校对)第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147

“你给转上去吧,看来……”他没有说下去,苦笑了一下。
十九
罗斯托夫回到团队,向团长汇报了杰尼索夫的案情,就带着给皇上的呈文到蒂尔西特去了。
六月十三日,法、俄两国的皇帝在蒂尔西特会见。鲍里斯·德鲁别茨科伊向他所跟随的要人请求把他列入驻蒂尔西特的侍从。
“我想看看伟大的人物。”他说的是拿破仑,直到现在,他也像所有的人一样,把拿破仑叫作波拿巴。
“您是说拿破仑吧?”那位将军微笑着对他说。
鲍里斯用疑问的目光看了将军一眼,他立刻明白了,将军的话是戏谑的试探。
“公爵,我是说拿破仑皇帝。”他回答说。将军含着微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的前程远大。”将军对他说,并且答应带着他。
鲍里斯是两位皇帝在涅曼会见的少数目击者之一;他看见带花字头的木筏,看见拿破仑在对岸从法国近卫军面前走过,看见亚历山大皇帝在涅曼河岸上一家小酒店里坐着等待拿破仑的时候,他那心事重重的脸色;看见两位皇帝上了船,拿破仑的船首先靠拢木筏,他快步走上前去迎接亚历山大,把手伸给他,于是两人一起进入大帐篷。鲍里斯自从出入最高层的圈子以来,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注意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且记录下来。两国皇帝在蒂尔西特会见期间,他探听拿破仑随行人员的姓名,询问他们穿的制服,注意聆听那些大人物的谈话。正当两国皇帝进入大帐篷的一刹那,他看了看表,当亚历山大走出大帐篷时,他没有忘记再看看表。会见持续了一小时又五十三分钟;那天晚上,他把这些事连同他认为有历史意义的其他事情都记录下来。因为当时皇帝的侍从不多,对于希望仕途顺利的人来说,在两国皇帝会见期间能亲临蒂尔西特现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鲍里斯竟然来到了蒂尔西特,所以他感到他的地位从此就完全稳固了。人们不仅都认识他,而且常常看见他,对他完全习惯了。他曾经两次因执行任务而面见皇上,因此皇上已经认得他的面孔,皇上左右的人不惟不像以前那样认为他是新来的人而冷遇他,而且如果他不在场,反而觉得奇怪。
鲍里斯和另一名副官——波兰伯爵日林斯基住在一起。日林斯基是波兰人,在巴黎受的教育。他富有,热爱法国人,在驻蒂尔西特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法国近卫军和司令部的军官到日林斯基和鲍里斯那里吃午饭和早饭。
六月二十四日晚,和鲍里斯住在一起的日林斯基设宴招待法国朋友。这次晚餐的贵客是一位拿破仑的副官、几位法国近卫军军官和一个法国老贵族出身的少年——拿破仑的少年侍卫。就在这一天,罗斯托夫为了不被人认出,趁着天黑,身着便服来到蒂尔西特,走进日林斯基和鲍里斯的住处。
罗斯托夫和他所在的部队在对待拿破仑和法国人的态度上,还远远没有形成总部和鲍里斯身上所发生的这种化敌为友的转变过程。对波拿巴和法国人的愤恨、蔑视和恐惧的混合感情仍然在军队中持续着。不久前,罗斯托夫在与普拉托夫师的哥萨克军官谈话时,曾经争论一个问题:如果拿破仑被俘,不能把他当作国君,要把他当作罪犯。不久前,在路上碰见一名受伤的法国上校,罗斯托夫激昂慷慨地向他证明,在堂堂正正的皇帝和罪恶累累的波拿巴之间没有什么和平可讲。因此,在鲍里斯的住处看见法国军官,他们穿的是他在侧翼前哨用另一种眼光看惯了的制服,这使他非常诧异。他一见从门缝里伸出一个法国军官的脑袋,那种面对敌人时引起的战斗的、敌对的情绪突然涌上心头。他在门槛上停住,用俄语问德鲁别茨科伊是不是住在这里。鲍里斯听见前厅有陌生人的声音,就出去迎接。他刚一认出罗斯托夫,脸上就现出厌烦的神色。
“啊,是你,很高兴,很高兴看见你。”他说,总算露出微笑向他走过去。但罗斯托夫已经看到他最初的表情。
“我似乎来的不是时候,”他说,“我本来不想来的,可是我有事要办。”他冷冷地说……
“不,我不过是奇怪你怎么从团队里来了。”这时有人叫他,于是他回答说:“我马上就来。”
“我看得出,我来的不是时候。”罗斯托夫重复说。
厌烦的表情已经从鲍里斯的脸上消失了;看来,他已经考虑好,并且决定怎么办,他特别镇静地握起他的双手,领他到隔壁房间。鲍里斯那对镇静而坚定地望着罗斯托夫的眼睛,仿佛蒙着一层东西,仿佛被一副世故的蓝色眼镜遮住了。
“算了,算了,你怎么会来的不是时候呢。”鲍里斯说。他领罗斯托夫到用晚餐的房间,向客人介绍,通报他的姓名,说明他不是普通人,是骠骑兵军官,是他的老朋友。“这位是日林斯基伯爵,这位是N.N.伯爵,这位是S.S.上尉。”他说出客人的姓名。罗斯托夫皱着眉头望着法国人,勉强地鞠了鞠躬,一言不发。
日林斯基看样子不乐意接待这个新来的俄国人参加他们的圈子,所以没有跟罗斯托夫搭话。鲍里斯仿佛没有看见由于新来的人而引起的拘束气氛,仍然带着愉快的镇静神情,眼睛里依旧像他见到罗斯托夫时那样蒙着一层东西,努力促使谈话活跃起来。一个法国人带着通常法国人所具有的彬彬有礼的态度跟他说话,问他来蒂尔西特大概是要见皇上吧。
“不是,我是来办事的。”罗斯托夫简短地回答。
罗斯托夫看见鲍里斯脸上露出不快之色后,心情立刻不自在起来,就像人们在不愉快时常有的情形那样,他仿佛觉得,大家都厌恶地瞅着他,都觉得他碍手碍脚。也的确是这样,他妨碍了大家,只有他一人置身于重新展开的谈话之外。“他坐在这儿干吗?”客人们向他投来的目光仿佛这么说。他站起身来,走到鲍里斯跟前。
“真的,我在这儿使你不方便,”他低声对他说,“咱们去谈一件事,谈完我就走。”
“哪里,一点也不,”鲍里斯说,“如果你累了,到我房间里躺下休息一会儿吧。”
“说实在的……”
他们走进鲍里斯的小卧室。罗斯托夫没有落座,他非常激动,仿佛鲍里斯得罪了他似的,他立刻向他讲起杰尼索夫的案件,问他肯不肯和能不能通过他的将军在皇上面前为杰尼索夫求情,并且通过他把呈文转上去。现在只有他们俩在一起,罗斯托夫第一次确认了,他一看鲍里斯,就觉得不舒服。鲍里斯跷着二郎腿,左手抚摸着右手的指头,就像将军听下属报告似的,听罗斯托夫讲述,他时而向一旁望望,时而用蒙了一层东西的目光直视罗斯托夫的眼睛。每当这时,罗斯托夫总觉得别扭,于是,垂下眼帘。
“我听说过这类案件,我知道皇上对这种事情非常严厉。我的意见是不必惊动皇上。依我看,最好直接请求兵团司令……不过,一般说来,我认为……”
“这么说,你一点也不想帮忙,那你就干脆说好了!”罗斯托夫几乎嚷起来,不看鲍里斯的眼睛。
鲍里斯笑笑。
“相反,我尽力去办,不过我想……”
这时从门口传来日林斯基叫鲍里斯的声音。
“你去吧,去吧,去吧……”罗斯托夫说,他谢绝了晚餐,独自留在小卧室里,听着隔壁法国人快活的谈话声,来回走了很久。
二十
罗斯托夫到蒂尔西特的那天,正是为杰尼索夫请愿最不利的一天。他本人不能去见值班将军,因为他穿着燕尾服,而且来蒂尔西特并没得到长官的许可;而鲍里斯呢,即使他愿意帮忙,也不能在罗斯托夫来到的第二天办妥。六月二十七日这一天,初步的和平条款签定了。两位皇帝交换了勋章:亚历山大得到荣誉团勋章,拿破仑接受了圣安德烈一级勋章。这一天,法国近卫营设宴招待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营。两国皇上都将出席这次宴会。
罗斯托夫被鲍里斯弄得又别扭,又不痛快,晚饭后,鲍里斯来看他,他假装睡着了,第二天一清早,他极力避免和鲍里斯见面就走了。罗斯托夫穿着燕尾服,戴着圆顶礼帽,在城里闲逛,观光法国人和他们的服装,观光街道和两国皇帝的驻地。在广场上他看见摆好桌子谁备举行宴会,在街上他看见横跨街道的彩饰上面悬挂着俄法两国国旗以及A.和N.[46]大花字头。在各家窗户上也悬挂着国旗和大花字头。
“鲍里斯不愿意帮我的忙,我也不愿去求他。就是这样了,”罗斯托夫想道,“我们之间一切都完了,可是,在我没有为杰尼索夫尽我一切努力,主要的,在没有把呈文递给皇上以前,我是不离开这儿的。一定递给皇上?!他在这儿!”罗斯托夫一面想,一面不自觉地又来到亚历山大的驻地。
房子附近有几匹坐骑,侍从们都聚在那儿,显然是在谁备皇上出行。
“我随时都可能看见他,”罗斯托夫想道,“但愿我能够把呈文直接递给他,把一切都告诉他……难道会因为我穿着燕尾服就逮捕我吗?不会的!他会了解谁有理,谁没有理的。他无所不晓,无所不知。有谁能比他更公正,更大度呢?即使因为我来到这儿把我逮捕起来,那又有什么大不了呢?”他望着一个军官走进皇帝的住处,心中想道,“这不是人人都可以进去吗?咳!都是扯淡!我进去亲自把呈文递给皇上:这样对于德鲁别茨科伊更糟,是他使我不得不这样做。”罗斯托夫突然下了决心,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呈文,就向着皇帝的住处径直走了进去。
“不啦,我现在无论如何再不能像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之后那次错过了机会,”他想道,每秒钟都在期待着碰见皇上,他一想起这事,就觉得血液涌上心头,“我跪在他的脚下请求他,他扶起我,听我申诉,感谢我。”“行善固然使人幸福,而为人申冤才是最大的幸福。”罗斯托夫心中想象皇上这样对他说。他从好奇地望着他的人们身边经过,向皇上住处的门廊走去。
一进门廊,有宽阔的楼梯直通上去;右首有一扇关着的门。楼梯底下有一道通往一楼的门。
“您找谁?”有一个人问他。
“递请愿书,递给陛下的。”罗斯托夫带着发颤的声音说。
“请愿书交给值日官,请从这边走(他指了指一楼的门),不过不会接受的。”
罗斯托夫一听这漠然的声音,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心凉了;随时都可能见到皇上的想法是那么令人神往,然而他又觉得是那么可怕,他甚至想逃走了,可是,迎面来的宫廷侍仆给他打开了值班室的门,罗斯托夫走了进去。
一个三十来岁的矮胖子站在屋里,他穿白裤子、长统靴子和一件显然刚穿到身上的细麻纱衬衫;侍仆正在他背后扣上漂亮的丝织新吊带,不知为什么这吊带引起了罗斯托夫的注意。这个人正和隔壁房间一个人谈话。
“身材苗条,容貌娇艳。”这个人说。他一见罗斯托夫进来,就住了口,皱起了眉头。
“您有何贵干?请愿书?……”
“什么事?”隔壁房间那个人问。
“又一个请愿的。”系吊带的人回答说。
“告诉他以后来吧。马上就要出门。”
“以后,以后,明天。来不及了……”
罗斯托夫转身正要走,那个系吊带的人叫住了他。
“您是从谁那儿来的?您是什么人?”
“从杰尼索夫少校那儿来的。”罗斯托夫回答说。
“您是谁?是军官吗?”
“中尉,罗斯托夫伯爵。”
“胆大包天!要通过司令官呈递。您走吧,走吧……”他开始穿仆役递给他的制服。
罗斯托夫又回到门厅,看见门廊里已经站着许多穿着检阅制服的军官和将军,罗斯托夫必须从他们面前走过去。
罗斯托夫咒骂自己太鲁莽,一想到随时可能碰见皇上,当着皇上的面受辱和被逮捕,——想到这里他的心都不跳了,他完全了解自己的行为有失体统,很懊悔,于是垂下眼睛,硬着头皮走出这座房子,从那群服装华美的侍从中间走过去,这时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他,一个人的手挡住了他。
“是您啊,我的老天,您穿着燕尾服在这儿干吗?”一个低沉的声音问他。
这是一位骑兵将军,在这次战役中赢得皇上特殊的宠信,他是罗斯托夫过去的师长。
罗斯托夫吃了一惊,正要辩解,可是他一见将军那副和蔼、逗趣的脸,他就走到一旁,声音激动地向他讲述了全部案情,请求为将军所熟悉的杰尼索夫说情。将军听完罗斯托夫的话,严肃地摇摇头。
“可惜呀,可惜这么一个能干的人,把呈文给我吧。”
罗斯托夫把呈文刚交出去,把杰尼索夫的案情刚讲完,楼梯上就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和马刺声,于是将军离开他,向门廊走去。皇上的侍从人员从楼上下来,向马跟前走去。还是那个曾参加奥斯特利茨战役的马夫别列托尔·海涅牵来了皇上的马,这时楼梯上响起轻微的脚步声,罗斯托夫立刻认出是谁的脚步响。罗斯托夫忘记自己有被人认出的危险,跟着几个好奇的百姓向门廊挤去,于是,在两年之后的今天,他又看见他所崇拜的依然如故的外貌、面孔、眼神、步态,他又看见那个伟大和仁慈的统一……对皇上的狂喜和热爱,又像往日一样强烈地在罗斯托夫心中复活了。皇上穿着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的军服——白驼鹿皮裤子和高统靴,佩戴着罗斯托夫不认识的勋章(是荣誉团勋章),走进门廊,手臂夹着帽子,戴着手套。他停下来环顾四周,周围的一切都被他的目光照亮了。他对一位将军说了几句话。他还认出罗斯托夫从前的师长,对他微微一笑,把他叫到跟前。
所有的侍从都闪开来,罗斯托夫看见那位将军向皇上谈了相当长的时间。
皇上对他说了几句话,就迈步向他的坐骑走去。一群侍从和罗斯托夫也在其中的街上的人群,又向皇上挤过去。皇上站在马旁边,一只手扶着鞍子,向那位骑兵将军转过脸来,大声说,显然是让大家都听见。
“我办不到,将军,我办不到是因为法律比我更有力量。”皇上说,他一只脚登上了马镫。将军恭敬地低下头,皇帝上了马,就顺着大街疾驰而去。欢喜若狂的罗斯托夫和人群一起跟在他后面奔跑。
二十一
在皇上要去的广场上,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的一个营在右首,戴熊皮帽子的法国近卫军的一个营在左首,面对面地排列着。
当皇上驰向持枪致敬的两个营的侧翼的时候,另一群骑者从对面的侧翼驰来,罗斯托夫认出为首的是拿破仑。不可能是别人。拿破仑头戴小帽,肩挎安德烈勋章绶带,身穿白坎肩,外罩敞怀的青色制服,骑着一匹极不寻常的良种灰色阿拉伯马,马鞍垫着用金线缝的猩红鞍鞯,他策马疾驰,来到亚历山大跟前,举了举帽子。罗斯托夫用骑兵的眼光观察他的动作,不能不看出,拿破仑骑马的姿势很难看,而且坐得不稳。两个营都高呼:“乌拉”和“皇帝万岁!”拿破仑向亚历山大说了句什么话。两位皇帝都下了马,挽起手来。拿破仑脸上堆出一副令人不愉快的做作的笑容。亚历山大带着和蔼的表情跟他谈话。
法国宪兵骑着马往后推挡人群,罗斯托夫不顾马踩的危险,目不转睛地注视亚历山大皇帝和波拿巴的一举一动。出乎意外使他吃惊的是,亚历山大以平等的身份对待波拿巴,波拿巴也是以平等的身份跟俄国皇帝谈话,他的态度完全泰然自若,就仿佛和皇帝在一起在他是自然的、习以为常的事情。
亚历山大和拿破仑带着一大群侍从向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营的右翼走去,一直走到站在那里的人群跟前。人群没有料到忽然离皇上这么近,站在前排的罗斯托夫甚至害怕他会被认出来。
“陛下,请允许我把荣誉团勋章奖给贵军最勇敢的士兵。”一个尖厉的声音说,把每一个字母都咬得很清楚。
说这话的是矮个子拿破仑,他从下往上直冲亚历山大的眼睛瞧着。亚历山大注意地谛听他的话,他低下头,愉快地微微一笑。
“授给在这次战争中表现得最勇敢的士兵。”拿破仑又说,每一个音节都说得很清楚,他那镇定和自信的神气,使罗斯托夫很气愤,他带着这种神情环视立正站在他面前,持枪致敬,一动不动地注视自己皇帝面孔的俄国士兵的队列。
“请陛下让我问问上校的意见。”亚历山大说,他向营长科兹洛夫斯基公爵急急走了几步。其间,波拿巴从他那只雪白的小手上脱掉手套,把它扯破扔掉了。后面的副官赶快跑上前去把手套捡起来。
“给谁呢?”亚历山大皇帝声音不高地用俄语问科兹洛夫斯基。
“听候您的吩咐,陛下。”
皇上不满意地皱了皱眉头,环视了一下,说:
“总得答复他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