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7/945

  说得简单一点,1枚“三叉戟”C4只能对付1个目标。
  梁夏海军的第二代战略潜射巡航导弹,就能使用子母战斗部。后期改进型配备3个串联弹头,能够打击同一个区域内的3个目标。已经正式量产与服役,绰号“骇浪3”的第三代战略潜射巡航导弹,配备10个具备独立寻的能力的战斗部,能够对飞行途中,也就是航线附近的10个目标发起打击。
  在理论上,“骇浪3”的子弹头在小型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能飞行300千米,允许的最大偏移距离超过150千米。
  “三叉戟”D5针对的就是梁夏海军的第三代战略潜射巡航导弹。
  在确定战术性能指标的时候,纽兰海军瞄准的也就是“骇浪3”,主要性能指标都要求超过“骇浪3”。比如说,要求最多能搭载14个子弹头,而且每个子弹头都得具备机动飞行能力,而且能独立飞行500千米,从而让允许最大偏移距离超过250千米,获得更为宽广的打击范围。
  此外就是,每个战斗部质量不低于500磅,也就是大约227千克。
  其实,也就这一点要稍微差一些,“骇浪3”的子弹头是250千克。
  当然,“500磅”与“250千克”是跟枪械口径差不多的军用计量单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
  广义的“500磅”是指质量在375磅到750磅之间,并不是说一定得是500磅。
  在梁夏海军也一样,即“250千克”在当成炸弹口径使用的时候,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某个特定数值。
  要说的话,就是纽兰海军定下的战术性能指标太高,才导致“三叉戟”D5的研制工作一再延期。
  不然的话,也不会用“三叉戟”C4来充数。
  换个角度来看,就是因为“三叉戟”D5的性能太先进,或者说为了达到指标,不得不反复修改基本数据,特别是弹体直径,所以在16艘“俄亥俄”级全部建成后,纽兰海军才猛然发现,“三叉戟”D5根本就装不进“俄亥俄”级的垂直发射系统,要强行装载,就得用新的发射系统。
  也就是说,到时候16艘“俄亥俄”级都要返回造船厂进行大改。
  因为不能动耐压壳,只能拿7管同心圆垂直发射系统做文章,也就是把一套发射系统减少为3管,加上“三叉戟”D5肯定没办法用21英寸鱼雷发射管发射,所以在改装之后,“俄亥俄”级装载的潜射巡航导弹将由之前的200余枚锐减到72枚,导弹的装载数量,直接减少了六成!
  就算靠子弹头,打击能力增强了不少,可是自寻的子弹头的研制进度更加缓慢!
  再说,等到“三叉戟”D5服役的时候,“俄亥俄”号的服役时间已经超过了10年,进行现代化改进的意义并不大。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没有采购更多的“俄亥俄”级,而且在几年前启动了下一代巡航导弹潜艇的研制工作。
  这种代号为“SSCX”的新式潜艇,就是为“三叉戟”D5研制的。
  就斯塔克所知,SSCX才配得上“战略”二字,而纽兰海军也将通过这种潜艇,获得可靠的战略打击能力。
  说得简单一点,依靠“三叉戟”D5,SSCX能在北马群岛以东海域与北东望洋,对梁夏帝国本土核心地区实施远程打击。换句话来说,SSCX不用突破北起狭夷本岛,向南延伸到东南地区,最后到达咽喉海峡的“本土战略安全防线”,也就不用担心在突防的时候被梁夏潜艇击沉。
  要说的话,这也是过去几十年里,纽兰海军一直努力追求的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为了证明海军的价值!
  一直都说,海军是战略军种。
  此外,纽兰海军在历史上也非常强大,不比梁夏海军差,纽兰共和国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可惜的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后,纽兰海军从来没有证明存在的价值。
  用别人的话说,拥有60万官兵的纽兰海军做出的贡献,还比不上连6万人都没有的国务院。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维护海外利益的是国务院的外交官,而不是海军舰队!
  即便是仅有的几次行动,对付的也不过是加勒比地区的弹丸岛国。
  至于海军宣扬与标榜的“战略”价值,不但从来没有使用过,也很不可靠。
  说得难听一点,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部署在珍宝港的梁夏潜艇到纽兰西海岸的军港外面蹲点,跟踪监视纽兰海军的潜艇,而肩负着战略使命的纽兰潜艇,很少去梁夏本土的港口外徘徊。
  其实,按照梁夏海军采取的盯防战术,只要纽兰海军的巡航导弹潜艇出港,肯定会有梁夏海军的攻击潜艇跟在后面,而且通常是由性能最好的攻击潜艇执行盯防任务,确保在开战后立即将纽兰潜艇击沉。
  为此,纽兰海军不得不动用大量反潜巡逻机与反潜战舰,在本土西海岸的外面,准确说是北东望洋东部海域构筑“堡垒区”,驱逐试图进入的梁夏潜艇,并且安排攻击潜艇为巡航导弹潜艇护航。
  可问题是,堡垒区离梁夏本土太远了。
  就算巡航导弹潜艇幸存下来,也要朝西边航行数千千米,才能打击梁夏本土核心地区的战略目标。
  显然,在战争时期,这是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
  正是如此,在过去几十年里,纽兰海军并没有大量装备巡航导弹潜艇,每个级别都只建造了几艘。
  直到“俄亥俄”级才超过10艘。
  可惜的是,因为“三叉戟”D5的研制工作没能按计划完成,所以“俄亥俄”级依然没有可靠的战略打击能力。
  用国会议员的话说,这是16件总价值超过400亿纽币的“玩具”,其主要价值就是让海军有理由保留16艘巡航导弹潜艇的编制,让至少5000名潜艇部队的官兵,以及10倍于此的勤务人员获得金饭碗。
  只是,纽兰海军没有打算让“俄亥俄”级与“三叉戟”C4退役。
  不止是16艘“俄亥俄”级还能够服役20多年,还跟“三叉戟”C4有关。
  在经过了中期升级之后,“三叉戟”C4已经具备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可以充当超远程反舰导弹使用!
  当然,肯定存在很多的限制。
  只是,对于面对15支航母战斗群的纽兰海军来说,一种强大的反舰导弹具有无比巨大的诱惑力。
  
第156章
反舰利器
  任何时候,海军的第一任务都是夺取与控制制海权,舰队得面向海洋,也就是跟敌人的舰队交战。
  按照常规套路,肯定应该优先发展以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
  只是,对纽兰海军来说,这条路却走不通。
  前面已经提到,就算纽兰共和国飞速发展了几十年,可是论综合实力,依然远远比不上梁夏帝国。
  如果以至关重要的人口规模为准,就算再给纽兰共和国一个世纪,也未必能够追上梁夏帝国。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无人能够改变的自然因素。
  气候环境!
  因为地处北孤大陆,而且从东到西很跨了整块大陆,所以大家都知道,纽兰共和国拥有得天独厚,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梁夏帝国同样拥有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
  梁夏帝国所处的巨大陆东部地区,是这颗星球上唯一的季风大陆!
  放眼全球,只有梁夏帝国所在的巨大陆东部地区满足季风大陆的条件,既有春夏秋冬分明的四季,而且面积足够大。
  这块季风大陆,不但支撑起梁夏帝国,还孕育出了东方文明。
  关键还有,这块大陆上有两条长度超过5000千米,而且基本上都为东西走向的世界级河流,也就是被梁夏帝国称为母亲河的北河与南江。这两条超级河流所在区域,就是梁夏帝国的核心地区。
  在北河与南江之外,还有数条长度超过2000千米,流域极为广阔的大河。
  要说的话,就是四季分明的气候,以及水量充沛的河流,让这个东方古国在过去的数千年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是这块大陆,才能够为10亿,甚至更多人提供生存的空间与资源。
  相对而言,纽兰共和国的气候条件明显差得多。
  在根本上,北孤大陆并不是季风大陆,而且受东西两侧山脉阻挡,大陆中部地区的气候较为恶劣。
  至于沿海地区,则过于狭窄,而且都是典型的海洋气候。
  就拿东部沿海地区来说,虽然得益于北夕落洋暖流,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要稍微高一点,降雨也较为充沛,但是夏季炎热与冬季寒冷,使得该地区并不是很适合生存,也很难孕育出强大的文明。
  放眼整个北孤大陆其实都是如此。
  正是如此,北孤大陆的土著用了几千年的时间,都没有能够进入工业时代。
  对纽兰共和国而眼,最为现实的问题,其实就是仅仅依靠本土的资源,根本没法跟梁夏帝国抗衡。
  如此一来,纽兰共和国所拥有的地缘优势,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换句话说,要把地缘优势的价值发挥出来,纽兰共和国就必须拥有足够碾压所有对手的海军,也就是控制全球海洋,并且依靠“离岸国家”的身份,封锁与打击在巨大陆上出现的强大帝国。
  最有代表性的,其实就是曾经的布兰王国。
  在梁夏帝国崛起之前的上百年里,布兰王国就是依靠“离岸平衡手”身份,拉拢西大陆上的二流强国,打击对其霸权地位构成威胁的头号劲敌。比如在洛克帝国时期,布兰王国拉拢迢曼王国与骆沙帝国组建了“反洛克联盟”。等骆沙帝国发展壮大,布兰王国立即跟已经大不如前的洛克共和国结盟,扶持忒尔帝国跟骆沙帝国鏖战数了十年,期间甚至联合即将大出的梁夏帝国,从东边打击骆沙帝国。在迢曼帝国一跃成为西大陆的头号霸权之后,布兰王国又故伎重演,拉拢骆沙帝国与洛克共和国组建“反迢曼同盟”,而这个同盟集团,最终成为第一次全球大战的西大陆策源地。
  不难看出,布兰王国能够风云纵横上百年;要不是梁夏帝国异军突起,特别是梁夏海军在那个时代不世战神陈炳勋的率领下,一举打下了狮泉城与基布要塞,夺得梵炎洋的绝对制海权,掌握了南方次大陆的经济命脉;恐怕布兰王国的国运还能够维持上百年,至少不会在第一次全球大战之前丢掉霸主的桂冠;而这一切的基础,其实是拥有那个时代打遍全球无敌手的强大海军!
  没有全球最强大的海军,屈居布兰三岛的弹丸小国,连个屁都算不上!
  不说别的,布兰王国的本土面积还不到狭夷皇国的七成,而且同时期的人口规模也比狭夷皇国少得多。
  如果放在东方,布兰王国的地位还比不上狭夷皇国。
  从这个角度看,纽兰共和国要重写布兰王国的辉煌,以“离岸平衡手”身份压制巨大陆上的超级霸权,首先需要的,其实就是一支强大的,还必须是全球无敌的舰队,以及由此获得的,在全球海域的绝对统治权。
  可惜的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第二次全球大战,其实就是纽兰联邦夺取全球霸权的最佳,甚至是唯一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7/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