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6/945

  为此,他才在计划当中,安排了5艘“洛城”级大型攻击潜艇去执行布雷任务。
  这5艘“洛城”级攻击潜艇,各搭载了48枚自航水雷,其布雷能力跟10架B-1B旗鼓相当。
  可惜的是,潜艇更加不可控。
  虽然没有收到这5艘潜艇的消息,但是斯塔克不抱多少幻想。
  由潜艇搭载使用的自航水雷,其实就是把战雷头换成智能水雷的鱼雷,最大航程才几十千米。
  这意味着,执行布雷任务的潜艇必须得靠近珍宝港。
  毫无疑问,这跟送死差不多。
  珍宝港是东望洋上防卫最严密的军港,不但部署了上百架反潜巡逻机,还有一套以海底声纳基阵为主的反潜网。
  这套反潜网的覆盖范围高达数百千米!
  战争时期,任何进入该区域的敌方潜艇都会被击沉。
  哪怕是在和平时期,梁夏海军也会安排自己的潜艇,跟踪监视任何试图靠近珍宝港的第三方潜艇。
  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在突然开战之后,能立即击沉妄想偷袭珍宝港的潜艇。
  至今杳无音讯,珍宝港也没出现被水雷封锁的迹象,那5艘执行布雷任务的攻击潜艇肯定是凶多吉少。
  正是如此,在布雷行动失败之后,斯塔克没有责备空军。
  不过,这其实只是开始。
  在接下来的打击行动中,因为指挥与协调出了问题,特别是前线指挥,有3支轰炸机编队没有能够按时到达发射导弹的空域。虽然这3支编队的60架轰炸机最后还是按照计划投射了导弹,但是前面耽搁的时间,足以让轰炸行动变得黯淡无光,至少无法完全达成既定的作战目的。
  不说别的,其中1支机群负责打击霍努岛的华莱士空军基地。
  因为耽搁了大约3刻钟,所以等到这些轰炸机投射的巡航导弹落下的时候,部署在该基地的作战飞机都已升空。
  此外,部署在基地外的防空部队也转移了阵地。
  关键还有,驻扎在该基地的1支工程部队赶在轰炸到来之前,安全无恙的撤了出去,而且隐蔽了起来!
  4日夜间,准确说是在日落之后,该工程部队返回了华莱士空军基地,开始修缮在轰炸当中损毁的跑到等基础设施。按照5日凌晨收到的消息,该部队非常给力,最快在5日下午就能够让基地恢复运转。
  为此,空军不得不对5日的轰炸行动做出调整,抽调宝贵的预备兵力对华莱士空军基地进行补充打击。
  到不是说轰炸机很宝贵,而是会占用出动能力。
  安排轰炸机打击华莱士空军基地,就肯定无法派去执行别的任务。
  相对而言,这些都是小问题。
  真正的麻烦在4日夜间到来,而且差点就导致战局失控。
  没错,就是梁夏空军发起的战略反击!
  
第155章
战略海军
  梁夏空军在夜间发起的反击,虽然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但是对后继行动产生的影响却不可低估。
  因为被迫转移靠前部署的战略航空兵与支援航空兵,比如大型预警机与加油机,而且撤下去的轰炸机还要占用内陆二线机场,所以到5日上午,纽兰空军无法按照作战计划继续轰炸霍瓦依群岛。
  这才开战的第二天!
  当然,斯塔克同样留了一手,或者说提前准备好了后备力量。
  纽兰海军东望洋舰队的8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
  在最初的时候,有参谋建议,让这些巡航导弹潜艇执行战略突击任务,去攻击位于岛链防线后方,比如管岛的白止战军港与李铭博海军航空兵基地,或者狭夷本岛的军事基地,甚至是梁夏本土。
  其实,这也纽兰海军耗费数百亿纽币,建造与装备16艘巡航导弹潜艇的主要目的。
  在海军的所有舰艇当中,巡航导弹潜艇才是真正的战略突击力量。
  与战略轰炸机相比,巡航导弹潜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隐蔽靠近战略目标,在敌人产生警觉之前发起攻击。
  此外,巡航导弹潜艇的打击能力也远超轰炸机。
  “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拥有24套7管同心圆垂直发射系统,此外还能在前部鱼雷舱装载38枚雷弹,因此在理论上最多能够搭载206枚巡航导弹,并且在几分钟之内把垂直发射系统与鱼雷发射管里面的172枚巡航导弹全部发射出去。如果提前做好了规划,能够同时打击172个目标。
  把16艘“俄亥俄”级全派出去,能同时打击3000多个目标!
  放眼全球,就没有一个国家,哪怕是梁夏帝国,能应付来自16艘“俄亥俄”级的导弹打击。
  在任何一个战略方向上,值得打击的战略目标都没3000个!
  只是,“俄亥俄”级远远算不上完美。
  虽然在设计的时候,“俄亥俄”级的性能指标十分突出,比当时任何一种现役巡航导弹潜艇都要先进,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攻击潜艇,但是存在的缺陷也很突出,其中一些根本就无法容忍。
  最严重的缺陷就是航速太慢。
  “俄亥俄”级的最快潜航速度只有24节,而且当航速超过8节之后,就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噪声。
  同时代的攻击潜艇,航速普遍都在30节以上,少数甚至超过了35节。
  此外,梁夏海军的“南江”级的最快安静航速超过了12节,甚至能达到16节,安静性能非常的突出!
  在“南江”级面前,“俄亥俄”级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纽兰海军没有想过让巡航导弹潜艇去跟敌人的攻击潜艇拼刺刀。
  搭载近200枚潜射巡航导弹,还要有更远的续航力,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巡航导弹潜艇的排水量普遍在15000吨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20000吨,而攻击潜艇的排水基本都在10000吨以内。
  关键还有,巡航导弹潜艇的动力系统并不比攻击潜艇好。
  通常,巡航导弹潜艇使用的同时代大型攻击潜艇的动力系统。
  正是如此,巡航导弹潜艇的航速肯定更慢。
  为了搭载战略巡航导弹,巡航导弹潜艇往往都有一个突出的龟背,也就会在航行当中产生较为明显的流体噪声。
  在“俄亥俄”级上,这个问题更加的突出。
  原因也很简单:为了能够在相对安全,即离目标更远的地方发起攻击,纽兰海军坚持要让“俄亥俄”级搭载的潜射巡航导弹拥有1500海里的射程,最好能够达到2000海里,也就是差不多3700千米。
  这个要求,直接让“俄亥俄”级的水下排水量逼近20000吨,拥有同时代巡航导弹潜艇中最为突出的龟背。
  至少跟梁夏海军的巡航导弹潜艇相比,“俄亥俄”级显得十分的臃肿。
  讽刺的是,专门为“俄亥俄”级研制,绰号“三叉戟”的战略潜射巡航导弹却没有跟上潜艇的研制与建造进度。
  这种导弹,在去年的年底才进行了第一次试射!
  虽然连续10多次试射都取得了成功,可靠性非常突出,但是要正式服役,恐怕还要等上大半年。
  结果就是,所有的16艘“俄亥俄”级装备的都是军方代号为C4的潜射巡航导弹。
  按理来说,这种导弹应该叫“海神”C4。
  说得简单一点,这是纽兰海军正式采购与列装的第四种潜射巡航导弹,之前的三种分别为“北极星”A1、“北极星”A2与“海神”C3,而“海神”C4其实是在3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也就是说,C4与代号“三叉戟”的新式导弹没什么关系。
  可问题是,为了在国会获得拨款,也为了欺骗对手,或者说自欺欺人,纽兰海军将其命名为“三叉戟”C4。至于还在研制中的“三叉戟”,则获得了D5的编号,以便跟这种导弹加以区别。
  其实,“三叉戟”C4的性能并不差。
  最大射程为1500海里,也就是差不多2800千米,勉强达到海军提出的要求。
  至于其他方面,只能说一般。
  比如,全程只能以高亚音速飞行。跟“海神”C3相比,采用了弹头分离技术,能够在飞行末端,也就是突防阶段,抛掉笨重的弹体,弹头依靠小型火箭发动机推动,完成最后的机动飞行。
  在理论上,如果采用高弹道,最后俯冲阶段的速度能达到3马赫。
  可问题是,战略巡航导弹在高空飞行很容易被击落,因此在实战当中,几乎全都是从超低空突防。
  如此一来,“三叉戟”C4的末段速度很难超过音速。
  此外,弹头的毁伤能力也不够强。
  虽然在理论上,“三叉戟”C4能携带重达1吨的单弹头,而且可以使用能够打穿5米钢筋混凝土的钻地战斗部,具备打击战略掩体的能力,但是要实现这个能力,对作战使用有很多的限制。比如说,因为钻地战斗部太重,必须得减少燃料,所以能达到的最大射程将缩短到1100海里。再比如,只有从高空俯冲,落点速度达到3马赫,钻地战斗部才能够达到设计的指标。如果是通常的超低空突防,弹头落点速度不到1马赫,那么最大钻深只能达到设计指标的三分之一。
  其实,大部分“三叉戟”C4配备的是高爆战斗部。
  这也是最为严重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6/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