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945

  据战后解密的相关资料,当时的纽兰领导人确实有野心。
  说得简单一点,纽兰领导人试图用第一次全球大战时的战略,等到其他列强拼得头破血流之后再出面收拾残局,并借机打击头号劲敌,也就是利用“休战20年”迅速恢复元气的梁夏帝国。
  只要这条路走通了,哪怕没办法彻底打败梁夏帝国,也肯定能够夺得全球霸权。
  其实,纽兰当局想要获得的只是全球霸权。
  哪里想到,率领梁夏帝国参战的是该时代最伟大的,也是梁夏帝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政治家。
  结果就是,等到纽兰当局反应过来的时候,梁夏帝国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用史学家的话来说,纽兰领导人是自己玩脱了。
  同样是从事后的角度看,如果纽兰联邦没有耽搁1年的宝贵时间,而是跟随狭夷皇国等列强参战,并且出兵参与对付梁夏帝国的战斗,那么第二次全球大战很有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关键就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战爆发时,梁夏海军仅6艘舰队航母,而狭夷海军与纽兰海军总共有9艘舰队航母。哪怕梁夏海军拥有白止战,也未必能够靠一人之力补上3艘舰队航母的差距。
  当然,这不过是事后诸葛亮。
  在现实中,纽兰海军要称霸全球,首先就要打败如日中天的梁夏海军,特别是强大的航母战斗群。
  那么,对纽兰海军来说,肯定需要性能先进的反舰导弹。
  只是,需要先进反舰导弹的不仅仅是纽兰海军。
  相对而言,迢曼帝国面临的海权威胁更大。这就是,迢曼帝国很容易遭到海上封锁,而且被封锁之后,根本无法依托本土的资源打赢全球大战,哪怕是控制了整个西大陆,胜算也不大。
  可见,能不能确保海运航线畅通无阻,将决定迢曼帝国,乃至整个西陆集团的未来。
  对布兰王国来说也一样。
  关键还有,迢曼帝国与布兰王国都没有指望依靠舰队夺取制海权,终极目的只是把梁夏海军赶出北夕落洋。
  正是如此,在过去几十年里,迢曼帝国等西陆集团成员国才高度重视反舰导弹。
  之前,迢曼帝国就是靠空射反舰导弹击溃了梁夏海军的第五十一特混舰队,夺得陆心海的制海权。
  受作战区域的限制,西陆集团不是很重视潜射反舰导弹,更关注空射反舰导弹。
  毕竟,陆心海就那么大,没有能让潜艇大展拳脚的空间。
  至于在北夕落洋上作战,同样可以在岛屿上部署轰炸机,而且北夕落洋没有东望洋那么宽广。
  只是,这并没有妨碍西陆集团研制性能先进的反舰导弹。
  纽兰海军就是在西陆集团那里获得了灵感。
  用战略潜射巡航导弹来执行反舰任务,获得超过1000海里,甚至能达到1500海里的打击范围。
  在最初的时候,纽兰海军看重的不是潜射巡航导弹,是潜射弹道导弹!
  相关技术,准确的说是灵感,同样是来自西陆集团。
  之前已经提到,西陆集团拥有全球规模最为庞大的弹道导弹部队,还在拓展弹道导弹的使用范围。
  用弹道导弹来对付战舰,一直是重点研究方向。
  虽然弹道导弹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末端制导的难度极大,缺乏战术灵活性,但是跟巡航导弹相比,弹道导弹拥有两个非常突出的优势。首先是飞行速度更快,巡航导弹需要飞几个小时,弹道导弹能在几分钟,最多十几分钟内到达,也就更适合对付时间铭感,即快速移动目标。其次是,弹道导弹的末端突防速度有数马赫,部分在10马赫以上,还是从天顶方向发起攻击,突防的效率更高,或者说更难拦截;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防空系统能有效的拦截弹道导弹。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从一开始就把希望放在弹道导弹上,希望研制一种能够用来攻击战舰的潜射弹道导弹。
  相对而言,研制导弹的难度不大,真正的困难是在攻击链的前端,也就是搜索、跟踪与锁定阶段。
  说得直接一点,要是能够找到敌人的航母,动用海量的轰炸机同样能克敌制胜。
  迢曼空军打击梁夏海军第五十一特混舰队,用的就是超饱和攻击战术!
  此外,把弹道导弹装上潜艇,而且让潜艇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导弹全都发射出去,而且得准确命中。
  这个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说别的,如何与潜艇保持信心联络,确保在发现目标之后,及时把战术情报发送给执行攻击任务的潜艇,就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再说了,潜艇以隐蔽为主,往往不在战区指挥体系的控制之内,即战区级别的指挥官很难直接指挥潜艇作战,也就很少会在作战行动中把潜艇当主力使用。
  如果需要,舰队指挥官更喜欢让浮在海面上的战舰来搭载与使用弹道导弹。
  结果就是,在“潜射反舰弹道导弹”的方向上,纽兰海军浪费了10多年时间,却没搞出什么名堂来。
  到这一步,纽兰海军其实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了。
  随着梁夏帝国走出谷底,特别是在周涌涛住进首辅官邸之后,爆发全球大战的风险越来越大。
  为了能够在未来的舰队决战当中取胜,纽兰海军只能急病乱投医。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原本已经成为鸡肋的“三叉戟”C4迎来了新生,再次获得了重视。
  道理也很简单,“三叉戟”C4能够携带2000磅重的弹头飞行1500海里!
  此外,如果把射程缩短到1000海里,弹头质量还能提高到3000磅。
  这个射程,意味着“俄亥俄”级能在梁夏舰载反潜巡逻机的作战半径,甚至是大型攻击潜艇的掩护区域外发起攻击。至于达到了2000磅,甚至3000磅的弹头,让“三叉戟”C4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毁伤能力。
  如此大的运载质量,意味着可以使用性能更好的战斗部,比如配备火箭助推发动机,能在弹道末端进行高过载机动,甚至是从高空俯冲发起攻击的自导弹头,从而大幅度提高突防概率。
  按照纽兰海军做的测试,只要弹头的末端速度达到了3马赫,就能突破现在所有的舰队防空系统。
  在3000磅的范围之内,让弹头达到3马赫的突防速度,并不是什么难事。
  关键就是,对付战舰并不需要太大的弹头,哪怕是对付航母,500千克级的战斗部就足够了。
  哪怕是“薛远征”级超级航母也顶不住1枚500千克重的半穿甲战斗部的直接打击。
  再说,反航母作战,首先考虑让航母丧失作战能力,破坏航母的飞行甲板,其次才是将航母击沉。
  在激烈的战斗当中,飞行甲板遭到破坏的航母,就只能等着挨揍。
  总而言之,用“三叉戟”C4来执行反舰作战任务,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至少让这种导弹变得物有所值。
  为此,纽兰海军一直在投资研制专门用来执行反舰任务的战斗部。
  或许为了保密,也有可能担心在国会遇到阻力,毕竟“三叉戟”C4的糟糕性能已经遭到很多国会议员的抨击,很难以“三叉戟”C4的名义获得拨款,所以纽兰海军直接用采购经费,以补充训练消耗的名义购买了一批反舰弹头,而且在潜艇做大修的时候替换了一部分常规弹头。
  这些配备了反舰弹头的导弹,都由东望洋舰队的10艘“俄亥俄”级搭载。
  总共有大约70枚“三叉戟”C4更换了弹头,占比近三成,不过是分散部署在10艘潜艇上。
  也就是说,这10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不但充当战略预备队,还肩负着反舰作战的重任。
  要说的话,这也是让斯塔克最头痛的问题。
  
第157章
举棋不定
  如果可以,斯塔克愿意把配备反舰弹头的“三叉戟”C4全都装在1艘“俄亥俄”级潜艇上,并且把这艘潜艇编入特混舰队,担负起反舰作战重任,让其他的“俄亥俄”级干本职工作。
  可惜的是,现实没这么理想。
  这些导弹,分别装在5艘“俄亥俄”级潜艇上,而且每艘都是14枚,也就是刚好装满两套垂直发射系统。
  只要5艘“俄亥俄”级同时出手,发射的导弹就能形成饱和攻击!
  可问题是,这些潜艇还装载了更多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其实,斯塔克早就向海军司令部提出这个问题,希望能够让少数几艘“俄亥俄”级专门搭载反舰型的“三叉戟”C4,并且编入航母战斗群,从而减轻舰载航空兵、以及水面战舰的制海反舰任务。
  在理论上,1艘“俄亥俄”级的反舰火力超过了整支航母战斗群。
  要说的话,还没有什么战舰,甚至没有舰队能够在一次攻击当中,同时投射200枚重型反舰导弹。
  即便是空军的轰炸机群,也没有这个能力!
  其实,纽兰海军一直就有类似的计划,也就是装备项目。
  不过,用来搭载重型反舰导弹的不是潜艇,而是巡洋舰级别,甚至更大的水面战舰。
  没错,就是“武库舰”。
  按照纽兰海军做的规划,武库舰其实就是导弹时代的战列舰。
  这种战舰,排水量达到了数万吨,仅次于航母与两栖攻击舰,超过了包括巡洋舰在内的所有战舰。与其他战舰不同的是,武库舰没配备昂贵的电子设备,其主要使命就是搭载与发射各种类型的导弹,尤其是反舰导弹,以及用来打击地面目标的巡航导弹。凭借强大的搭载能力,武库舰将是舰队里的主要打击力量,从而让包括航母在内的其他战舰能集中力量干好本职工作。
  纽兰海军没有选择具有武库舰特性的“俄亥俄”级潜艇,有很充足的理由。
  在舰队作战中,跟潜艇配合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因为没有搭载电子设备,需要跟其他战舰协同作战,比如得借助由其他战舰提供的战场信息,所以在战斗当中,武库舰肯定得频繁跟其他战舰进行通信联络,而潜艇天生就存这方面的缺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