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945

  率先杀到的不是迢曼帝国的“虎”式,是西骆沙的“雌鹿”。
  虽然靠红外成像仪,能准确判断出敌机的型号,但是在局面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根本容不得任何闪失。
  结果就是,在与“雌鹿”交手的时候,廉明阳他们用掉了几乎所有的TY-1型导弹。
  至于战果,反到是不值一提。
  其实,这也在廉明阳他们的预料之中。
  在进行验收测试的时候,就已经发现,直升机在遭到空空导弹攻击的时候,只要降低速度与飞行高度,就有很大的把握避开导弹。哪怕没甩掉导弹,在进行机动规避的时候投放干扰弹也能达到目的。
  此外,这也未必是坏事。
  在廉明阳他们与“雌鹿”缠斗的时候,迢曼陆军的“虎”式杀到。
  因为担心误伤友机,所以“虎”式没有在远处使用空空导弹发起攻击,而是在飞近之后加入格斗空战。
  迢曼陆军投入的“虎”式并不多,总共就10多架。
  要说的话,这也是廉明阳他们能够幸存下来的关键所在。
  在那些“虎”式杀到的时候,“直-10A”已经击溃“雌鹿”,有足够的兵力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即差不多二打一,仍然损失了14架“直-10A”,其中有8架被“虎”式携带的“西北风”导弹击落。“直-10A”在拥有2倍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也只取得了10多个战果。
  可见,“直-10A”的空战性能确实一般,至少在“虎”式面前没有多少优势。
  要是再次遇到“虎”式,恐怕是凶多吉少。
  不要忘了,迢曼陆军出动1个低空突击旅,而之前遭遇的最多1个营,还有2个营没有参战。
  关键还有,西骆沙的低空突击部队就算没有被击溃,也支撑不起,只能倚重迢曼陆军的低空突击部队。
  再次遭遇“虎”的概率极大!
  只是现在根本顾不了那么多。
  郑直爽兑现了承诺,派运输直升机送来反坦克导弹,只是没有送来TY-1,大概是没想到还会发生空战。
  当然,现在也说不准有没有空战。
  在完成了检查之后,廉明阳就下达了作战命令。
  这次,执行的是反装甲任务,加上没有TY-1可用,所以每架直升机在携带8枚反坦克导弹之外,带上2具火箭发射巢。
  在对付1000米内的固定目标时,火箭弹其实更加管用。
  快到2点50分的时候,廉明阳率先驾机升空。
  此时,北面防线上。
  虽然派出去的3辆步兵战车,仅1辆逃了回来,另外2辆在试图逼近的时候被敌人的反坦克小组发现,然后就被反坦克火力摧毁,但是这个代价有着巨大的价值,即发现了敌人的作战部署。
  大概是尝到了苦头,敌人同时在防线的西边与东边集结部队。
  据此,巴甫洛夫与司徒麟都断定,敌人会同时在防线的两端发起攻击,而且很有可能把重点放在东边。
  原因也很简单,东骆沙军队的防御重点在西边,守住南下的公路。
  如此一来,敌人在进攻的时候就会选择从东边突击,在绕到防线南面之后,再转为向西突击。
  只要能够包抄到防线的后方,就肯定能够取得突破。
  此外,或许还能歼灭该方向的东骆沙军队。
  正是如此,两人才决定,让撤下去的低空突击部队再次返回。
  不过,关键依然在地面。
  虽然巴甫洛夫没有强调,但是司徒麟非常清楚,在已经动用三分之二兵力的情况下,东骆沙军队无论如何都无法向东边增兵,无法加强防线东段的防御,也就只能依靠司徒麟指挥的装甲部队了。
  为此,司徒麟做了两手准备。
  首先,让一个坦克连留在防线的西边,只不过靠后部署。
  按照司徒麟的部署,在敌人的炮火准备过去后,该坦克连再冲上阵地,充当移动的反坦克火力点。
  当然,主要任务就是对付敌人的坦克。
  如果之前的判断是对的,由顶替上来的西骆沙军队发起进攻,那么ZT-99B能依靠先进的红外夜视仪,获得非常巨大的战术优势,能在2000米以上的距离上,以点穴般的精准摧毁敌人的坦克。
  之前,在伏尔加斯基的反击战中,东骆沙陆军就用ZT-99AG狠狠的教训了西骆沙陆军的装甲部队。
  西骆沙陆军的那些T系列坦克要在1000米内,甚至是800米内,才能够依靠主动红外夜视仪发现ZT-99B。
  这个交战距离上的差距,足够决定战场的胜负。
  司徒麟还让1个坦克轮留在后方,充当战术预备队,确保在防线上出现漏洞的时候能及时顶上去。
  剩下的1个坦克连,2个机步连与警卫排,都跟随司徒麟去防线东端。
  只是现在,警卫排只有4辆坦克,有1辆补充给了一连,顶替那辆在反击中被反坦克导弹摧毁的坦克。
  为此,巴甫洛夫也把防线东段的指挥权交给司徒麟,还专门派了一名团部参谋前去协调指挥。
  在防线的东边,司徒麟的防御部署同样是直截了当。
  两个机步连的步兵,全都编入战术预备队,留在防线的后方,跟同样是预备队的东骆沙官兵并肩作战。
  关键,2个连的步兵都以反坦克任务为主。
  这么安排,就是为了弥补东骆沙军队缺乏反坦克武器的问题。
  机步连的步兵战车,也留在后方,不过承担的火力支援任务,也就是用机关炮对付敌人的轻装甲目标。
  严格的说,是打击对方远射火力,比如重机枪,为前沿步兵提供掩护。
  跟过来的坦克连与西边一样,充当移动的反坦克火力点。
  警卫排留在防线的后方,司徒麟直接指挥,为机动部队。
  按照司徒麟的判断,西骆沙军队会在这边投入足够多的装甲力量,至少一个营,甚至有可能是2个营。
  道理也很简单,必须得一鼓作气突破这条防线,绝不能继续耽搁下去。
  拖到天亮,恐怕会陡生变数。
  不要忘了,帝国空军的“攻-9A”,主要就是在白天活动,而且一个小队出动一次就能干掉一个装甲营。
  晚上都拿不下这处阵地,白天就更加不可能了!
  此外,还要在突破之后,扩大突破口,让后方部队跟上。
  通过扩大正面宽度,能够更有效的避开对方的重点守卫区域,从而让战术迂回发回出应有的价值。
  正是如此,司徒麟才把警卫排的4辆ZT-99B抽调出来充当救火队员。
  因为已经暴露,而且在开始的战斗中重创迢曼军队,所以第04101营的坦克全都是分散部署。
  只是,敌人在进攻前的炮火打击明显更加猛烈。
  3点刚过,炮火准备就来了。
  虽然撤退到了防线后方大约5千米处,但是依然在敌人的炮火覆盖范围内,而且炮击强度与密度都提高了不少。
  在第一批炮弹砸下来前,司徒麟就钻进了坦克。
  他这辆ZT-99B藏在一处临时设置的坦克掩体内,其实是一个刚好能够容纳ZT-99B,深度超过2米的大坑。在大坑的顶部铺设了枕木,虽然无法挡住大口径炮弹,但是能让大口径炮弹提前引爆。
  只要不被炮弹直接砸中,坦克里面的成员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这次,敌人采用了逐渐推进的弹幕式炮击。
  在炮弹成批落下时,即便是重达60吨的主战坦克都在剧烈颠簸,那感觉就像是发生了地震。
  “哈哈……”
  “大汤圆,你笑啥?”
  汤学兵突然大笑了起来,坐在他后面的毋奇铁问了一句,顺带踢了他一下。
  因为高出半个身位,所以毋奇铁的右脚往前伸一点就能踢到汤学兵的肩膀。
  其实,这么设计有特殊用途。
  简单的说,就是在车载电台之类的设备出了故障后,能够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传递战斗信息。
  几十年前,在上次大战期间,坦克乘员之间就经常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