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945

  交战距离在2000米以上的时候,“豹2”的炮火根本就没有准头可言,打出去的穿甲弹全都偏离目标!
  要说的话,迢曼装甲兵的素质肯定有问题。
  在慌乱中,有几辆“豹2”使用的竟然是对付防御工事的多用途榴弹!
  当然,这跟“豹2”没有采用自动装填机,由装填手来装填炮弹有关。在需要立即开火还击的情况下,“豹2”要退出上膛的炮弹需要用很多时间,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也为了更快开火压制敌人,“豹2”的车长往往会选择直接打出已经上膛的炮弹。
  只是,就算交战距离缩短到2000米以内,“豹2”的表现也非常糟糕。
  巴甫洛夫亲眼看到,至少有3辆ZT-99B在1000到1500米的距离上,被“豹2”打出的穿甲弹命中。只不过,这3辆ZT-99B都没有被摧毁,在停留了几分钟之后,又重新飞驰起来。
  此战,唯一的损失,是1辆ZT-99B的车体侧面被一枚从3千米之外射来的重型反坦克导弹打穿。紧接着,跟在后面的BZ-98就用“弩炮”反坦克导弹,干掉了那辆藏在树林里的迢曼战车。
  在最后一批迢曼战车撤走的时候,已是凌晨1点50分。
  看到第04101营的坦克停止向北突击,并且释放出烟幕,以倒车方式撤回来的时候,巴甫洛夫带着警卫连赶了上去。
  还是晚了一步。
  前沿阵地上的士兵已经抢先一步发起反击,并且在第04101营的协助,准确说是在后来赶到的步兵战车协助下,逐一消灭那些还在负隅顽抗的迢曼步兵,并把缴械投降的敌人押往后方。
  虽然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但是最多只能算惨胜。
  在发出信号的时候,敌人已经攻入了防御阵地,而且占领了前沿阵地,正在准备往纵深突击。
  不然,巴甫洛夫也不会发出信号。
  率先投入战斗的步兵营,只剩下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官兵还能战斗,伤亡超过200人。
  营长座车撤下来的时候,已经是2点1刻。
  为了安全起见,司徒麟没有让部队留在前沿阵地上,仍然撤到了后方。
  在他赶到前沿指挥所的时候,才从巴甫洛夫那得知,开始的反击,至少击溃了迢曼陆军的2个营,一个装甲营与一个机步营。
  虽然部分敌人撤了下去,但是根据战俘交代的情况,两个营的指挥官均已阵亡。
  装甲营的营长,就在一辆坦克里,而且在反击开始之后就被一辆ZT-99B打出的穿甲弹摧毁。
  这个战果,很有可能得算在司徒麟的头上。
  原因就是:这辆“豹2”是在进攻锋线的后面,在ZT-99B杀到之后最先做出反应,并率先开火还击。
  此后,就被穿甲弹摧毁。
  司徒麟也很是惊讶,毕竟他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亲手干掉敌人的装甲营长。
  至于机步营的营长,在组织撤退的时候被一枚流弹打中。
  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巴甫洛夫的一名部下找到了这名迢曼军官的遗体,还把军官的肩章与身份牌带了回来。
  最为重要的是,杀来的确实是迢曼陆军的精锐部队,而且发起突击的就是该部队的核心力量。
  虽然该旅至少都还有2个装甲营与1个机步营,但是在遭受重创,特别是梁夏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参战后,很可能会放弃第二次攻击,让跟在后面的西骆沙军队顶上,在天亮前再发动一次突击。
  如果时间充足,或许会发动两次突击。
  不管怎样,下一轮战斗最快会在凌晨3点,最迟会在凌晨3点30分开始。
  为了搞清楚敌人的进攻时间,准确说是为发起进攻做的准备,司徒麟采纳了巴甫洛夫的建议,从机步连抽掉了3辆步兵战车,在留下了搭乘的步兵之后,从防线东边北上,设法逼近进攻集结地。
  通常,这类任务是交给空军,由空军的战术侦察机,或者联合指挥机负责。
  可惜的是,空军肯定指望不上了。
  至于陆航,哪怕还有一些武装直升机能够作战,也要补充燃油与弹药,能够赶在下一场战斗打响之前,也就是凌晨3点之前返回,就已经很不错了,也就不要指望派直升机来执行侦查任务。
  在阿斯特拉罕这边,也没有专门的侦查直升机。
  其实,在后方几十千米的临时支撑点,廉明阳他们正忙着为第二次出击做准备。
  
第68章
兵分两路
  “大家听指挥,注意前后的两个挂钩。”
  直升机旁,姜尚贵正在对几名第04101营后勤保障连的士兵发号施令,将重达数十千克的“连弩”反坦克导弹装到发射架上。
  准确的说,其实是挂在发射架上。
  因为尺寸太大,而且折叠弹翼很麻烦,所以“连弩”没有采用发射筒,是直接挂在发射架的下面。
  通常,这类工作由陆航地勤人员负责,不需要机组成员操心。
  只是在野战机场进行补给的时候,只能由机组成员亲自上阵指挥。
  也没什么难度,主要是缺乏必要工具,比如说专门用来运输与抬举导弹的平板叉车。在只能依靠人力的情况下,不是说不能装载弹药,只是要麻烦得多,特别是在挂载的时候得确保把数据接口连上。
  为了保险起见,由武器军官亲自负责。
  所幸,第04101营的后勤官兵都有很强的业务能力。
  更加重要的是,包括“直-10A”在内,所有武装直升机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野战情况下的再装填作业,因此挂载点的相对高度控制在两米以内,而且导弹发射架的接口都朝下。
  这个高度,站在地面就能够操作。
  此外,武器操作员都必须掌握导弹等弹药的再装填方法。
  飞行员则负责燃油、液压油等油水的补给工作,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对发动机与变速箱等动力设备进行检修。
  所幸,在平原作战,发动机的故障率不会太高。
  “廉明阳少校,谁是廉明阳少校?”
  “我在这!”
  听到招呼声后,廉明阳应了一句,然后才站了起来。
  一名士兵跑了过来。“少校,前线的作战指令,预计敌人在3点左右重新发起攻击,询问你们是否能出动。”
  “3点前?”廉明阳是明知故问,还在问出来的时候看了眼手表。
  已经是凌晨2点45分。
  还有15分钟!
  就算现在出发,飞过去也需要10多分钟。
  “我们争取吧。”
  那名士兵点了点头,没多问,转身跑开了。
  廉明阳给出的答复,其实已经非常客气了。
  在之前的战斗当中,由他指挥的低空突击部队损失了接近一半的兵力,仅22架武装直升机撤了下来。
  其中5架因为损伤严重,没办法继续战斗。
  按照廉明阳的命令,飞行员已经拆掉这5架“直-10A”上的敏感设备,而且把一些能够用的零部件拆下来修复其他受损的直升机。
  廉明阳手里总共只有17架“直-10A”,其中的6架有所损伤。
  肯定能够继续战斗,只是还有多少战斗力,那就说不清楚了。
  其实,能保留一半的战斗力,主要是运气。
  凌晨,在廉明阳他们赶到的时候,敌人正发起突击。
  在与防御部队,也就是巴甫洛夫指挥的东骆沙军队取得联系之后,廉明阳他们率先投入战斗。
  30多架“直-10A”分两个批次,分别在战线后方5千米处,用“连弩”攻击了敌人的坦克战车。
  因为离得太远,又是在夜间,战场情况还特别复杂,所以攻击由地面部队引导,也就是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标。
  其实,这才是“直-10A”通常采用的攻击方式。
  因为激光直线传播,所以使用自身的激光照射器的时候,武装直升机也会进入敌方视野之内,也就有可能遭到防空武器攻击。跟友军协同,由友军使用激光照射器来引导攻击,武装直升机就能保持隐蔽。
  至少能够呆在危险区域之外。
  在友军引导下,能一次发射多枚导弹攻击多个目标,而不是逐一发射导弹。
  在用光全部反坦克导弹之后,廉明阳他们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只是,情况跟预判的不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