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945

  当然,如果5年前知道,将在任期内迎来二战之后最严峻的挑战,甚至有可能亲手点燃三战的导火索,不是说会做另外一种选择,而是在上任之后立即推动军事变革,并且同步调整帝国的基本战略。
  早5年做准备,至少不会像当然这样被动!
  
第6章
情报头头
  “汤圆又凉了,我拿去热热。”
  叫住不知道在何时进来的秘书罗佑宾之后,周涌涛才说道:“不用麻烦了,我现在没有胃口,午饭一块解决吧。”
  罗佑宾也暗自叹息,动手收拾了碗筷。
  这碗汤圆已经热了三次,汤水都糊了,再热一次恐怕就成了糨糊。
  “农承培他们出发了吗?”
  “专机还在肯尼迪国际机场,离最后期限还有3个小时。按照之前的安排……”
  在看到周涌涛摆手之后,罗佑宾闭上了嘴。
  “去把国防部长与几名参谋长叫进来,其他人,可以回去了。”
  “要提前安排下一次会议吗?”
  “下次会议在什么时候召开,到时候就知道了。”
  罗佑宾愣了下,不过随即就搞明白了周涌涛的意思。
  战争将在几个小时之后爆发,没有必要提前安排下一次全体内阁会议,等到战争打响再发通知也不迟。
  做为跟随周涌涛20多年的生活秘书,罗佑宾非常清楚,首辅已下定决心。
  跟前几任首辅,特别是性格刚烈的廉旭升相比,周涌涛看上去要温和得多,可是在内心深处,他是货真价实的顽固分子。
  其实,这也是海军特色。
  历任海军统帅,无不是外柔内刚。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内心越强大,态度越温和。
  在罗佑宾出去后几分钟,国防部长与4名参谋长来到了书房。
  国防部取代陆军部与海军部,陆海空三军,以及陆战队不再设总司令,而是由参谋长担任最高军事指挥官,是廉旭升担任帝国首辅期间发起的军事改革所取得的头号成果,并以此建立起现代化指挥体系。
  只是,为了顾全白止战与李云翔等一大批功勋,以总参谋部为核心的军事指挥机构在廉旭升离任后才宣告成立。
  由此,李铭博成为了帝国海军的最后一任总司令与第一任参谋长。
  关键就是,按照廉旭升立的规矩,国防部长只能由文职官员担任,只不过可以是退役的将领。
  现任国防部长秦风烈就是退役的陆军上将。
  当然,并没有规定,将军在退役之后就不能穿军装,而且按传统,将军根本就不存在退休的说法。
  正是如此,秦风烈常年都是戎装,只是佩戴的荣誉军衔。
  与在役将领的军衔相比,退役将领的荣誉军衔,主要就是在肩章上有两条紫色绶带。
  至于陆军参谋长牛正身,海军参谋长张晓天与空军参谋长甄必胜,全都是现役上将,而陆战队参谋长田凯旋是中将。
  限制军衔,也是军事改革的结果。
  在大战结束的时候,帝国陆海空三军,总共有20多名元帅与上百名大将,少将及以上级别的将领超过了1万。结果是,战后那几年,仅将领的津贴就占到了每年国防开支的百分之五。
  花钱还是小事。
  将军多了,头号问题是尾大不掉。
  在经过了3次军事改革之后,元帅军衔被确定只在战时授予,大将在和平时期为给予有功将领的荣誉军衔。
  此外,上将都分了三个级别。
  结果就是,现役军人所能够获得的最高军衔是一级上将。
  控制军衔,也是为了提高内阁首辅的地位。
  在元帅与大将面前,别说是文职官员,就连没有军队背景的首辅都得和颜悦色。
  廉旭升之后的几任首辅,在任时间都不长,就是因为气场不够强,在德高望重的将领面前没有话语权。
  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周涌涛能够住进首辅官邸的原因之一。
  对周涌涛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他在出任帝国首辅之前是海军元帅,而且是帝国海军现存最年轻的元帅。
  德比他高,望比他重的,全都七老八十了。
  其实,周涌涛都已70岁了。
  周涌涛把他们5
个留下,不是要跟他们商讨作战的事情,是让他们推荐前线指挥官。
  真的要打,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领军大将。
  这个问题,反到不存在分歧。
  按帝国现在的战区划分,波沙湾在面向陆心海、梵炎洋、西大陆,以及撒哈拉以北地区的西部战区管辖区域内。
  可问题是,西部战区又是五大战区中,最为特殊的一个。
  在波伊战争后,西部战区司令官的位置就一直空着,长期由总参谋长兼任,而总参谋长又是由三大军种参谋长轮流担任。
  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是,西部战区的局面最为复杂,任何一个军种都难以独当一面。
  那么,就只能在西北战区与南方战区之中做出选择。
  西北战区面对的巨大陆与西大陆,一直是由陆军与空军为主,跟海军与陆战队基本没有关系。
  南方战区面对的梵炎洋,撒哈拉以南地区,奥洲及周边地区,长期由海军担纲。
  显然,在地面战争不可避免,而且前期肯定以空中打击为主的情况下,西北战区司令施授良上将才是最佳人选。
  没人否认海军的重要性,可是在战后的几场大规模地区战争当中,充当绝对主力的不是海军。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海军是为全面战争而生的。
  在和平为主旋律的时代,如果舰队不足以震慑敌人,在进入到战争阶段时,必然得依靠地面部队。
  其实,早在上个月,就已经确定由施授良组织面向波沙湾的作战行动。
  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他以策划“西进150”演习的名义在西北战区组建作战指挥部,提前开始为作战行动布局。
  周涌涛再次提出来,其实是为了让张晓天表态。
  虽然张晓天是周涌涛的部下,但是对这个部下,周涌涛一直都很客气。
  原因无二,他是小长公主的侄子,即他的父亲是小长公主的张家兄长,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
  当然,他也是白止战的侄子,而且是白家的代言人。
  同样,周涌涛也是白家的代言人。
  在上个月的几次会议上,张晓天都没有就前线司令官的人选表态,表明他并不觉得施授良为唯一的候选人。
  只是到了现在,肯定得做出决定。
  所幸的是,周涌涛早就在私下跟张晓天说好了,而现在让张晓天当众表态,也是为了给另外几人面子。
  大战在即,最忌讳临阵换将。
  一番讨论之后,周涌涛就采纳了秦风烈的提议,表示将在适当的时候,下发认命施授良为前线总指挥的首辅令。
  没有立即任命,也是因为大战还没有爆发。
  随后,秦风烈等人告辞离去。
  只是,没等周涌涛把秘书叫进来,一个电话就打了过来。
  一个小时之后,在吃午饭的时候,军情局局长林世平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开始,就是他打的电话过来。
  就是这个电话,让周涌涛把午餐时间提前到11点,还让秘书多准备了一份工作餐。
  因为没吃早饭,所以提前吃午饭也很正常。
  要说的话,周涌涛跟林世平是老相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