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6/945

  林世平是王开元的门徒,准确说是王开元带出来的最后一位高级情报官员。此后在郑江明担任军情局局长期间,他在4个职务副局长,以及常务副局长的位置上转了一圈,并且在郑江明退休后出任局长。
  迄今为止,他已经当了14年的局长!
  按照军方评价,他是杨致远之后,军情局最厉害的局长。
  只是,军情局历任局长,哪个不厉害?
  对于军情局的价值,廉旭升的评价最有说服力。
  在三足鼎立的时代,梁夏帝国依然能雄霸全球,为当世头号超级霸权,以军情局的贡献为最。
  正是如此,每当面对突发事件与重大变故,帝国首辅都会首先想到军情局局长。
  情报是做出正确战略决策的关键依据。
  林世平带来的,就是周涌涛现在最需要的情报。
  除了几十张精心处理过,标注出了细节的卫星照片,一份同样做了标注的分析报告,还有一些非客观情报。
  其实,就是来自谍报人员的情报。
  最关键的一条情报就是,迢曼大使已经做出了保证,不会因为吞并科威特而断绝跟伊拉克的关系,并且会在国际社会上支持侯赛因的主张,即科威特原本属于伊拉克,是在争取独立的斗争当中,由前宗主国强行划分出去,因此伊拉克拥有科威特的主权,是收复失地,没有违反国际法。
  只是,迢曼大使没答应提供军事援助。
  理由就是,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已经足够强大了。
  在经过八年的两伊战争,特别是后面六年拉锯战的锤炼之后,伊拉克拥有整个新月地区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不管是按兵力数量,还是按装备规模来算,伊拉克的军事实力都排名全球前十。
  跟波伊国鏖战八年,都没被打垮,就算现在要面对全球头号军事霸权,也肯定能够撑上一段时间。
  此外就是,纽兰共和国也持观望立场。
  因为纽兰共和国主要依靠波伊国,更加重视与波伊国的关系,所以在这个时候,保持中立就是对伊拉克的支持。
  简单的说,纽兰共和国肯定会在梁夏帝国发起号召的时候唱反调。
  这也是侯赛因信心满满,不肯继续磋商的关键所在。
  “按我的判断,迢曼帝国不愿意提供直接援助,纽兰共和国保持观望立场,其实都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在林世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周涌涛才把目光转了过去。
  不过,周涌涛没有反驳。
  两大超级霸权为什么没信心?
  这一轮军事改革搞了十多年,大量采用新技术,按照新的军事思想设计制造的武器装备问世,可是除6年前那次短促的军事行动,也就是帝国出兵斯里兰卡,新装备与新战术就没有获得过检验。
  说得直接一点,军事变革有没有价值,下一场战争要怎么打,以及新式武器装备会对战争方式产生多大的影响。
  不说别人,连帝国军方都没绝对把握!
  更加关键的是,本轮军事变革由梁夏帝国发起,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是梁夏军队进行得最为彻底。
  相对而言,另外两个超级霸权还差点火候。
  纽兰共和国稍微好一点,特别是在关键的空军方面,纽兰空军的换装速度并不比梁夏空军慢。相对的,纽兰差的其实是海军,暂时欠缺像梁夏海军那样,能全球到达与全球投送的能力。
  要说的话,迢曼帝国已经在这一轮军事变革当中落后了。
  直到现在,迢曼空军只获得一种第三代战斗机,即联合研制的“狂风”战斗机。
  其实,“狂风”ADV没有达到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准,更像用第三代电子设备武装起来的第二代战斗机。
  此外,西陆集团的另外几种第三代战斗机,比如洛克的“幻影”2000与骆沙民主共和国的MG-29,要么是发动机差了些,要么是电子设备不够先进,都差点火候,有那么点美中不足的感觉。
  迢曼海军,那更加不值一提。
  其实,即便是一向让迢曼帝国引以为傲的陆军,乃至西陆集团的陆军,也在本轮军事变革中落后。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陆集团的第一种武装直升机,至今还在图纸上。
  就连主战坦克,迢曼帝国与西陆集团,现在也只拥有数量的优势,而在更加重要的性能方面,同样落后了。
  导致这一切的,其实是综合实力。
  三个超级霸权当中,迢曼帝国的底子最差,而且在三大集团当中,西陆集团的内部矛盾最多。
  在根本上,其实是迢曼帝国本身不具备成为超级强权的基础!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上次大战战胜国,迢曼帝国根本不可能靠区区8000万人,称霸总人口超过5亿的西大陆。
  迢曼帝国能够在上次大战中取胜,靠的是梁夏帝国!
  大战结束了45年,而在过去这45年里面,迢曼帝国基本吃完了老本,花光了战胜国的红利。
  可惜的是,西陆集团的统一大业,依然是遥遥无期。
  恐怕再过几年,内部矛盾将超越对外部强敌的畏惧,让西陆集团分崩离析。
  其实,类似的问题已经产生。
  布兰王国一直首鼠两端,准确的说是两面三刀,即在充当西陆集团成员的同时,还在为梁夏帝国提供军事基地,同时跟夕落洋对面的纽兰共和国加强经济与贸易往来,想要从三方获得好处。
  此外,斯班王国也因为直罗要塞的问题跟迢曼帝国龌龊不断。
  至于罗利王国,更是因为当初在阿尔及尔问题上被迢曼帝国摆了一道,从此就变得三心二意。
  内部矛盾加剧,也正是迢曼帝国教唆伊拉克当局挑事的关键所在。
  用林世平的话来说,在波沙湾的战火点燃之后,迢曼当局就能松口气,甚至可以借此机会加快西大陆统一进程。
  这也是迢曼帝国希望置身事外的关键所在。
  说得直接一点,真要是卷入其中,迢曼帝国又怎么能可能借此机会来解决西陆集团的内部矛盾呢?
  
第7章
无知无畏
  罗佑宾借着送果盘进来,专门在周涌涛面前指了下腕表,提醒快12点了。
  林世平很识趣,以抽烟为由去了隔壁的茶水间。
  吃了几片西瓜,其实是花时间整理了辞藻,周涌涛才去拿起电话话筒。
  跟林世平商量之后,得出了一个不能算结论的结论。
  这场仗只能赢,不能输!
  说得直接一点,这场战争的结果,准确的说是进行方式,将决定第三次全球大战会不会就此开始。
  其中关键,就是前面提到的,新一轮军事变革所产生的影响。
  站在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的立场上,当前的头号问题,其实是无法准确判断跟梁夏帝国的差距。
  连差距都搞不清楚,哪来的胜算之谈?
  用林世平的话来说,如果帝国军队的表现差强人意,那么第三次全球大战就会在几个月之后打响。
  相反,或许还能拖几年。
  至于组织大战爆发,让和平局面一直维持下去,那就是痴人说梦。
  不说迢曼帝国,即便是梁夏帝国与纽兰共和国,也处在失控边缘。
  大战结束了45年,哪怕从迢曼帝国的前任宰相施密特发表“铁幕演说”算起,战后军备竞赛都搞了快40年。
  第一次全球大战到第二次全球大战也就20年。
  关键还有,在两次全球大战期间,各列强还受到“伦泰条约”与“华城条约”等限制军备条约的制约。
  二战之后大致和平的局面能维持40多年,跟梁夏帝国独霸全球不无关系。
  此外,梁夏帝国的独霸优势,其实一直就是相对的。
  战后的几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特别是波伊战争,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削弱了梁夏帝国的霸权优势。
  在波伊战争的后期,梁夏帝国承认纽兰共和国,还跟纽兰共和国建交,就是丧失独霸地位的具体表现。
  此后,三足鼎立形成的相对均衡态势,成为世界和平的基石。
  可惜的是,这种局面已经随着纽兰共和国的霸权地位获确认,以及西陆集团的疯狂扩张变得岌岌可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6/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