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7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0/735

  对美战略轰炸的前一个多月里,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当时罗云冲应该想到了这种结果,而导致轰炸效果不明显的因素是比较多的。
  首先是美国国土广袤,不是日本,或者英国那样的岛屿型国家,其国土总面积超过了900万平方公里,与帝国的核心地区的面积相差不大。美国的人口比较分散,除了东海岸与五大湖地区有一些人口上百万的大型城市之外,美国本土大部分城市的人口都只有10万到20万之间。在美国南部地区,也就是墨西哥湾沿岸,以及密西西比河流域地区,城市的规模都不是很大,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也就只有20多万,少的也就几万而已。人口分散也就导致工业相对分散。而美国南部主要是粮食与石油产区,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以及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就是美国本土最大的石油产区,而密西西比河流域又是美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因此,其工业分布就更不集中了。
  其次是投入的力量不够,到十月底之前,罗云冲只有不到500架的“鹏”式轰炸机可以从尤卡坦半岛起飞轰炸美国南部地区。虽然大部分时候轰炸机可以携带最大限制的炸弹执行轰炸任务,而一次投弹量就达到了4500吨。可问题是,当时这500架飞机是分散部署的,而且各机场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顺畅。为了保密,又不可能采用无线电进行联络,只能依靠铺设在地面的电缆进行相互联系,当时几个机场间并没有完全架设好通信电缆。因此,轰炸机群很难协调行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100到200架轰炸机去对付一座城市,这也就降低了轰炸的效率。
  第三,轰炸机部队最初采用的是用来对付日本与英国的燃烧弹,而没有考虑到美国本土南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与英国,日本相比,美国南部地区的降雨量明显要大得多,其中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年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而密西西比河流域南部地区的年均降雨量也在1000到1500毫米之间。加上该地区广泛分布的河网,燃烧弹的效果并不怎么样,特别是那种在日本与英国收到了不错效果的燃烧弹的威力并没有预料的那么大。而要改变弹种,或者是获得效果更好的燃烧弹,不但需要时间,还需要部队在实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兵工厂才能够根据部队的需要生产出更合适的弹药。比如,当时就有人提出应该增加燃烧弹内汽油的比例,也就是提高燃烧剂的流动性,以扩大杀伤范围,延长纵火时间,同时使敌人该呢感难扑灭由燃烧弹引发的大火,提高纵火效果。而这些信息在反馈回去之后,兵工厂还需要组织人员进行设计与测试,在确定符合实战需要之后,才会开始大批量生产,最后还需要让运输船跨越半个地球,将新的弹药送到前线去。
  官兵的适应能力也是一个问题。在九月份,492个机组的4000多名成员中,就有1423人患病,缺勤时间总计8247日次,而整个九月份的总出勤时间也不过就74000余日次而已,缺勤率超过了一成,这在以往是不敢想像的。除了飞行员之外,地勤人员的缺勤率也超过了一成。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飞机根本就飞不起来,降低了作战部队的出勤率。在九月中旬,罗云冲甚至没有一天能够把所有的轰炸机调动起来,到了九月下旬,能够在一天内出动300架轰炸机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导致缺勤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飞行员与勤务人员不适合美洲地区的生活环境,还有变化无常的天气,饮食习惯也是个严重问题。后来,罗云冲甚至设法从国内调了上百个厨师,还专门安排运输船只为飞行员,地勤人员运送本土的食物,在各个机场都设立了门诊,在大的机场设立了医院,才逐渐解决了缺勤率的问题。
  以上这些因素都不是最重要的,对轰炸效率影响最大的,还是最简单,也是最不容易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缺乏护航战斗机。
  在九月十八日的时候,罗云冲就安排了陆航的战斗机部队进驻尤卡坦半岛上的机场,专门负责为轰炸机群护航。而当时陆航提供的都是航程最远的战斗机,第一天就有三个战斗机中队进驻。随后,陆航又补充了一批夜间战斗机负责为轰炸机群护航,可这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从尤卡坦半岛到新奥尔良的最短距离是950公里,而当时作战半径超过了950公里的战斗机只有一种,那就是美国的“野马”式战斗机。在欧洲战场上,“野马”式战斗机经常伴随美军的B-17机群,以及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群长途奔袭德国本土的大城市,在执行护航任务,并且有轰炸机引导的时候,其作战半径甚至达到了1200公里(必须要有轰炸机引导,如果没有轰炸机引导,这些战斗机飞到1200公里之外后,恐怕早就迷失了方向)。当初,也正因为要为这些重型轰炸机护航,前去轰炸德国本土的目标,所以美军才对“野马”的作战半径有如此高的要求。相反,在唐帝国,从战争爆发打到现在,一直不存在同样的要求。
  不管是对日作战,还是后来轰炸英国,唐帝国的战斗机都可以靠近前线部署,比如在轰炸日本的时候,战斗机是部署在日本南面的八丈岛上的,而这座岛屿距离东京也不过就几百公里而已。在轰炸英国的时候,护航战斗机是部署在低地国家,以及法国北部地区的,距离英国本土也就200到300公里而已。因此,当时唐帝国,德国对护航战斗机的航程都没有严格的要求。
  在对美作战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轰炸机群会从古巴出发,如果能够夺取巴哈马群岛,还有百慕大群岛的话,护航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也全都在800公里之内。而海军的“游隼”,还有好几种陆军的战斗机的作战半径都可以达到800公里。因此,直到28年初,仍然没有人提出要研制航程更远的护航战斗机。
  对陆航的战斗机来说,950公里的距离太远了,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重要目标还在内陆地区,而且随着轰炸范围的扩大,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很快就超过了1500公里。在九月底的时候,轰炸了密西西比河中游的孟菲斯,轰炸机的单向飞行距离达到了2250公里。也就是说,当时没有任何一种战斗机可以为轰炸机群护航。实际上,就算是去轰炸新奥尔良,陆航的战斗机也就最多把轰炸机群护送到墨西哥湾的北部上空,然后就得返航了。
  最初几次轰炸,美国本土的防空力量还没有调整过来,轰炸机的损失也不大。从九月十七日开始,美军出动了大批战斗机拦截轰炸机群,而且主要就是在墨西哥湾上空进行拦截,避免让轰炸机群飞到美国本土上空。这也就迫使罗云冲在九月十八日紧急部署了护航战斗机,并且在接下来的几次轰炸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美军也不笨,在发现对方出动了护航战斗机,而且摸清楚了护航战斗机的最大作战半径也就只能到墨西哥湾北部之后,美军收缩了防空圈,将拦截线设在了本土南面的海域上空,这样护航战斗机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从九月二十七日开始,轰炸机的损失率迅速攀升,在十月三日轰炸蒙哥马利的行动中,出动的219架轰炸机被击落了33架,其中25架被战斗机击落,损失率高达15%。罗云冲不得不紧急叫停,接下来好几天,轰炸机群都没有出动。
  当时,唐帝国航空兵已经有了丰富的战略轰炸经验,而在以往的轰炸中,有无战斗机护航,轰炸机的损失率很有可能相差十倍以上。也就是说,护航战斗机的重要性甚至不压于轰炸机。如果从飞行员的士气角度考虑的话,护航战斗机就更为重要了。当时很多轰炸机飞行员都承认,在有护航战斗机的时候,他们不会畏惧敌人的防空战斗机,可是如果没有护航战斗机的话,很多飞行员甚至认为他们不可能回到机场上。可想而知,如果连飞行员都感到害怕了的话,那么轰炸还会有什么效果呢?
  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三个办法,一是夺取前线机场,让护航战斗机靠前部署,这样就能缩短护航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二是研制航程更远的护航战斗机,以满足全程伴随护航的需要。三是用其他的办法来提高现有战斗机的航程。
  如果继续以尤卡坦半岛为基地的话,那么第一个办法几乎不可行。墨西哥湾里面没有可以建立机场,部署护航战斗机的岛屿,特别是在靠近美国本土的北部海域,更没有合适的岛屿。而古巴西部地区还在美国的控制之中,如果将战斗机部署在古巴的东南部地区的话,护航战斗机的航程仍然不够。
  第二个办法也比较麻烦,虽然战时体制可以加快新式战斗机的研制速度,但是不管怎么样,研制一种优秀的战斗机,至少也得花上一年的时间,而在一年之后,恐怕就不需要航程更远的新式战斗机了。因此,当时罗云冲不可能得到新式战斗机,仍然得在海航与陆航里大规模装备的战斗机身上想办法。
  当时,帝国的好几家飞机厂也在设法解决这个难题,而且提出了很多在当时看起来极为荒谬,也不可能成功的方案。比如,为战斗机在空中补充燃料。
  这个方案是由成飞的工程师首先提出来的,既然战斗机可以在地面上补充燃料,那为什么不能在空中补充燃料呢?而且燃料本身是液体,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只要将管道从另外一架飞机接到战斗机上去,就能够为战斗机在空中补充燃料,从而提高了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从理论上讲,这是完全可行的。在28年中期,成飞就用两架运输机首先做了试验,从携带燃料的运输机上释放出一根橡胶管,然后又接受燃料的运输机接住这根管子,再将燃料送到后面的飞机上。实验很成功,可是难度却相当大,而且当时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比如高压空气泵的体积难以缩小,而且功率不够。管道很容易破裂,且后面的飞机不一定能够接住管道,就更别说只有一名飞行员的战斗机了。还有,没有任何现成的加油机,改装别的飞机很麻烦。最大的问题还是安全,如果管道在空中破裂,或者是断裂,缠住了螺旋桨的话,那就将机毁人亡!
  直到战争结束,空中加油仍然停在试验阶段,直到战后,当喷气式飞机逐渐成为了主流后,空中加油技术才得以迅猛发展。而且,这成为了后来空军力量的倍增器,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空中加油之外,还有人提出用轰炸机拖带战斗机,或者是将战斗机挂在轰炸机的机翼下,到了战场上空后,再释放出去,完成战斗后,战斗机再与轰炸机在空中会合,返回机场。当时,这是最受到重视的方案,罗云冲甚至专门组织人员去研究可行性,陆航也在后方组织了大量的测试,好几架飞机制造厂都参与了这个项目。可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不管是拖带,还是挂载,都不可行,因为轰炸机所产生的扰流会严重干扰战斗机的稳定性,而且在空中对接极为危险,连优秀飞行员都难以完成,就更别指望普通的飞行员了。
  当然,不管是哪种办法,当时都不可能立即派上用场。也就是说,罗云冲必须得转移轰炸机的基地,尤卡坦半岛并不是适合部署战略轰炸机的地方。而且美国南部地区的目标价值也不大,重点应该是美国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将轰炸机部署到古巴,是必然的选择!
第六十六节
从古巴出发
  十月三日,舰队回到金斯敦的时候,谈仁皓才知道,罗云冲已经将他的战略轰炸机司令部转移到了金斯敦,而且还计划转移到圣地亚哥去,而巴拿马城的战区司令部则被罗云冲丢给了雷少卿与几个副总参谋长。也就是说,罗云冲现在最重要的身份不是战区司令官,而是战区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司令官。
  “听说你们打了个大胜仗,这下我也算放心了。”
  “老罗,你是不是发疯了?”谈仁皓劈头盖脸就是一句,根本就没有顾惜罗云冲的面子。“你可是战区司令官,不在巴拿马城,跑到金斯敦来干什么?听说你还准备到圣地亚哥去,现在那边根本就不平静,美军每天都在袭击圣地亚哥,你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
  “哎,我也不想怎么做,可是……”罗云冲的神色有点沮丧,他将一大叠文件给了谈仁皓。“你看吧,看了你就知道了。”
  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翻开文件后才发现,这是从轰炸开始以来,每一次轰炸行动的详细统计与总结报告。在此之前,谈仁皓不知道罗云冲这边出了大问题,只是听说遇到了点麻烦,看来这还真不是一般的麻烦。
  从九月七日到十月二日,也就是昨天,一共完成了14次轰炸行动,出动轰炸机2781架次,投弹23781吨,被击落轰炸机137架,战损率接近5%。当谈仁皓看到文件最后罗列出来的这串统计数据的时候,他完全明白罗云冲为什么会这么沮丧了。在对日轰炸行动中,轰炸机的战损率还不到4%,而在随后对英国的战略轰炸中,轰炸机的战损率下降到了2%以下。现在才仅仅只是个开始,战损率就接近了5%,这几乎是不可接受的。用后来的标准衡量的话,这25天的轰炸基本上是失败的,付出的代价甚至比轰炸产生的价值还要高。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要赶到前面来了吧?”罗云冲已经点上了第三根烟,“放心,后方的事情我全权委托雷少卿负责,另外还有其他几名副总参谋长协助。现在,陆战队已经打下了巴哈马群岛,大西洋舰队也被你赶回了老家,古迅雷的地面部队也取得了重大胜利,除了战略轰炸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好操心的。”
  谈仁皓合上了文件。“可你总归是战区司令官,丢下战区司令部不管,难道你想降级当个轰炸机部队的司令官?”
  “这又有何不可呢?”罗云冲苦笑着摇了摇头,“而且设立战区司令部,增设战区总参谋长,就是让我这个挂名司令官可以集中精力指挥战略轰炸。你也说了,击败美国的主要手段就是战略轰炸,而这也是任命我担任战区司令官的主要原因。现在,巴哈马群岛已经打了下来,而且我在前天就已经给韩绍锋发了电报,要他尽快在靠近美国的几座岛屿上建立前进机场,海航的战斗机很快就会部署过去。只要能够给我的轰炸机部队提供护航战斗机,我才能够扩大轰炸规模。”
  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因为缺少护航战斗机,战损率才会这么高?”
  “你看一下后面十多天的战斗记录就知道了,美军现在也调整了防御部署,如果没有护航战斗机的话,轰炸机的生还率低得惊人。在被击落的137架轰炸机中,有三分之二是在最后几次轰炸行动中被干掉的,而且其中一大半都是被美国的战斗机击落的。这还没有算上那些带伤返回机场,而且无法修复的轰炸机,还有在机场坠毁的轰炸机,如果都算上的话,战损率接近一成,照这个速度打下去,到十月下旬,我这几百架轰炸机就将全部被消耗掉,那还怎么打?”
  “补充给你的轰炸机不会太少吧?”
  “补充归补充,你也知道,一架轰炸机上有9名成员,损失一架,就等于损失了9名官兵。这还不说,你知道现在那些飞行员的情绪吗?我上个月月底的时候去基层看了一下,大部分飞行员都产生了抵触情绪,而且很多人都不愿意继续执行轰炸任务,好多飞行员在出发前甚至写好了遗书,你说,我还能……”到最后,罗云冲也说不下去了。
  谈仁皓的神色沉了下来,也许别的海军将领无法理解飞行员所受到的压力,可是谈仁皓完全能够理解。当初在对日轰炸的时候,就有很多飞行员是带着棺材本去执行任务的,而且,轰炸美国与轰炸日本,在飞行员看来,有着很大的区别。日本是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是帝国的世仇,就算是去送死,飞行员也会义无返顾,前仆后继的飞往战场,可是美国还算不上是帝国的世仇,在最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美国与帝国也没有什么血海深仇。这点差别就会让很多飞行员绝对没有必要去为了消灭美国人而送死。
  房间里安静了下来,在了解到罗云冲遇到的难题后,谈仁皓也很是焦虑。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如果问题不得到解决的话,要想通过战略轰炸击败美国,那就几乎不可能了。就在这时候,一名参谋军官跑了进来。
  “将军,轰炸机群返航了,才发来的电报。”
  罗云冲立即跳了起来,从参谋手里接过了电文,只看了一眼,他就一屁股坐了下去,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谈仁皓从罗云冲接过了电报,当他看到上面的战损数据的时候,他也震住了。高达15%的损失率,这几乎与彻底失败没有任何区别了。
  “将军……”
  罗云冲抬起了头来。“立即发报,终止所有轰炸行动,立即终止所有轰炸行动!”
  最后半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参谋军官被吓了一跳,谈仁皓朝那名有点惊慌失措的参谋点了点头,让他先离开了。
  “太惨重了,这简直太惨痛了!”
  “老罗!”谈仁皓把水杯递给了罗云冲。“现在还不是悲痛的时候,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我们得想办法解决。”
  “对,我们得想办法解决。”罗云冲喝了几口水,稍微平静了一点,“必须要想办法解决,不然这么打下去,今后没有飞行员敢去执行任务了,必须要想办法……”
  “罗云冲!”见到罗云冲那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谈仁皓大吼了一句。
  罗云冲一愣,抬头朝谈仁皓看了过来。
  “你这像什么样子?”谈仁皓瞪着罗云冲的眼睛,“外面可有成百上千的官兵看着你,你要是都不能恢复镇定,那么我劝你回国休息几天,这边暂时由我来看管。当然,你小子别想当逃兵,战争还没有结束,你要悲伤,你要为损失的手下悲痛,等到击败了敌人之后,有的是时间让你躲到被窝里去痛哭,但是现在,你必须得振作起来,明白吗,你必须得振作起来。”
  罗云冲点了点头,神色开始恢复正常。
  谈仁皓帮他点上了烟。“好好想想,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
  “我准备把轰炸机部队转移到古巴去,并且重点轰炸美国东南部地区的目标,这样,就可以用部署在古巴与巴哈马群岛上的战斗机为轰炸机群护航了。”罗云冲猛吸了几口,“暂时取消轰炸行动,新补充的轰炸机过几天就能到达,而且韩绍锋也需要时间修建前线机场,在此之前,不会进行新的轰炸了。”
  “可以,也应该这么做。不过,今后我们肯定要轰炸美国东北部地区的机场,而部署在巴哈马群岛的战斗机飞不了那么远,我们还得找到其他的办法。”
  罗云冲微微点了点头,现在的办法只是治标不治本。
  “在没有别的办法之前,我可以出动舰队,由舰队安排护航战斗机。”谈仁皓提出了他的想法,“另外,在没有发动下一次登陆战役之前,护航舰队里的护航航母也可以组织起来,由护航航母携带战斗机部署到前线,为轰炸机提供护航掩护。”
  “我尽快联系韩绍锋,让他把护航航母派回来。”
  “现在韩绍锋的陆战队都在休整,大概需要一到两个月的休整期。等陆战队修正完之后,将继续发动进攻。”谈仁皓去找来了一份地图,“除了巴哈马群岛之外,我们必须要考虑攻打百慕大群岛。当轰炸范围扩大到了五大湖地区之后,还得夺取纽芬兰岛,以及新斯科舍半岛。我会尽快请示海军司令部,让韩绍锋也行动起来,提前制订好作战计划,到时候舰队将全力配合陆战队攻打这些地方。”
  “这样的话,我们就要更多的部队,更多的作战物资,而且韩绍锋肯定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海军在十月份就会获得更多的运输船,海运力量将大幅度提高,物资与部队不是问题。另外,我们可以暂时放弃攻打古巴西部地区,先集中兵力拓展别的方向上的进攻。”
  这时候,罗云冲已经恢复了平静,恢复了上将的本色。
  “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所以我建议,短期内,重点轰炸战斗机能够提供护航掩护范围内的美国城镇,以及工业区。”谈仁皓在地图上美国东南部地区点了一下。“另外,我们还得提出研制更好的战斗机的要求,而在新式战斗机出现之前,得让飞机厂设法提高现有主力战斗机的航程,提出相关的改进计划。”
  “我已经让陆航方面与飞机厂联系了,陆航的战斗机改进计划很快就会实施。”
  “那我就帮你负责海军这边的,毕竟海军的战斗机的改进余地更大,到时候,甚至可以考虑让陆航装备海军的战斗机。”
  “没问题,如果海军有更好的战斗机,那我自然不会拒绝。”
  “差不多就这样,我们分头去准备。”谈仁皓收起了地图,然后朝罗云冲看了一眼。“老罗,战争就有伤亡,就有损失,这个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而我们越快击败美国,就能够避免越多的人牺牲……”
  “我知道,放心吧,我没事,开始只是太激动了。”
  谈仁皓又打量了罗云冲一番,确定罗云冲已经恢复了平静后,这才站了起来。“那我就不耽搁你的时间了,另外,我提一点建议。”
  “什么?”罗云冲也站了起来。
  “别去圣地亚哥,就在这边,而且我暂时也不会率领舰队出港,这样,我们更容易联系,是不是?”
  “这个……”罗云冲最后点了点头。“好吧,就照你的意思,暂时不去圣地亚哥。”
  “那我就告辞了,我会尽快与海军司令部联系,有了消息后,立即来通知你。”
  回到舰队去之后,谈仁皓的心情也挺沉重的。虽然他没有拿到具体的阵亡与失踪飞行员名单,但是他知道,在这天损失的33架轰炸机的飞行员中,肯定有他认识的。因为罗云冲是从海军的战略打击部队调任到陆军航空兵当司令的,而当时海军战略打击部队的规模正在缩小,很多飞行员都转调陆军,成为了陆航的飞行员。这其中,肯定有不少罗云冲的老部下,包括那些参加了对日战略轰炸的飞行员。而这些人也是谈仁皓的老部下了。
  谈仁皓没有急着去联系海军司令部,而是先找到了常荐新与郝东觉,让他们两人组织舰队官兵轮番上岸休整,同时联系雷少卿,安排维修战舰,补充作战飞机的工作。也就是说,谈仁皓把舰队的事情都交给了郝东觉与常荐新,严宇龙则负责协调两支舰队之间的事务。当时,他没有把战略轰炸中遇到的问题告诉给郝东觉与常荐新,也没有跟严宇龙说。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而且罗云冲失常的表现也不见得有多好看。
  当天晚上,谈仁皓一夜未睡,抓紧时间把战略轰炸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所想到的几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写成了一份文件。次日上午,谈仁皓就安排一名亲信参谋带着文件返回了帝国。现在,他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协助罗云冲这边来,舰队作战反而成为了次要问题。
第六十七节
现实难题
  海军司令部很快就给了谈仁皓答复,相关的文件是在十月八日的时候送到的。进攻百慕大群岛的行动可以由谈仁皓决定,而进军纽芬兰岛与新斯科舍半岛的行动还没有在计划之中,谈仁皓只能协助罗云冲与陆战队做好进攻的准备。而研制新式战斗机,与改进现有战斗机的事情甘永兴亲自安排,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另外谈仁皓也应该在前线自己想办法,海军司令部会尽快派遣一批工程师过来提供帮助。
  甘永兴几乎为谈仁皓提供了他能提供的所有帮助。只是在进攻纽芬兰岛与新斯科舍半岛的问题不是由海军就能决定的,因此甘永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只是让谈仁皓与罗云冲协作,先做准备,至于打不打,这要今后才能确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