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735

  凌晨一点半不到,提前完成转向,并且继续担任前进警戒任务的“伯明翰”号上的雷达探测到了五个巨大的目标,这次雷达操作员没有再次做出错误的判断,立即将情况汇报了上去,同时开始测量目标的距离。那正是第三特混舰队的五艘战列舰,此时距离“伯明翰”号大概14海里。在“伯明翰”号上的雷达发现了这五艘战列舰的时候,“南宁”号,以及其他战列舰上的雷达也几乎同时发现了这艘排水量不足一万吨的轻巡洋舰。
  “伯明翰”号上的军官立即把情报发了出去,可还没有等巡洋舰转向加速,第一批炮弹就落了下来。这批炮弹全是从五艘战列舰上打来的,一般情况下,第一轮炮击都是用来测量炮击精度,以便让炮手根据实际偏差来调整炮击参数的,结果,这轮炮击的准确率有点出人意料,从“南昌”号上打来的一枚巨弹落在了“伯明翰”号左前方不到五米的海面上,炮弹在穿过了几米的海水之后砸中了巡洋舰的舰体,结果巡洋舰直接被炸飞了舰首,就算这枚炮弹不爆炸,也足以将这艘轻巡洋舰给砸到海底去了!
  收到了轻巡洋舰发来的消息后,萨摩维尔也很是惊讶,他首先就在怀疑巡洋舰上的雷达是不是出了故障,因此他立即让参谋给巡洋舰发出了电报,要求“伯明翰”号再次确认目标。可这艘倒霉的巡洋舰在两分钟之内就沉没了,萨摩维尔也就没有收到新的报告。这让他耽搁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快到一点五十分的时候,萨摩维尔才意识到,“伯明翰”号出了问题,他立即让另外一艘执行警戒任务的巡洋舰,也就是“阿伯丁”号前去寻找“伯明翰”号,同时也下令舰队进行战斗动员,可并没有让舰队进入战斗状态。而此时,萨摩维尔距离常荐新只有大概17海里了,“南宁”号上的雷达已经探测到了英国本土舰队里的战列舰,可萨摩维尔仍然不知道前方有着巨大的危险!
  可想而知,众多的阴差阳错将导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萨摩维尔不但大意轻敌,而且还在情报方面严重落后,就算英国本土舰队拥有兵力上的优势,这场海战也将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对萨摩维尔,以及上万名英国海军官兵而言,他们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第五十二节
迎头痛击
  第一轮炮击结果很快就报告了上来,在炮手准备进行第二轮炮击的时候,那艘英国巡洋舰就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
  “是哪艘战舰打中的?”收到战报后,常荐新也很是惊讶,没有想到,第一轮炮击就取得了战果,即使那只是一艘轻巡洋舰,可这也算得上是开门红了吧,对有点迷信的帝国海军官兵而言,这肯定算是一个好兆头了。
  “好像是‘南昌’号打中的,了望员没有看到舰面上爆炸产生的火光,炮弹应该是集中了战舰水线以下部位。”作战参谋也很是兴奋,“运气太好了,这算是个好的开始,也许,我们这次可以完胜英国佬。”
  常荐新瞪了眼兴奋得有点过头的参谋。“别高兴得太早,英国巡洋舰肯定发出了电报,英国的战列舰就在不远的地方,舰队减速到18节,另外,间隔距离扩大到3000码,将交战顺序发出去,务必要在前几轮齐射中干掉几艘敌人的战列舰,不然我们的兵力劣势将很快暴露出来。”
  作战参谋立即就走开了,战斗已经打响,平时他没有什么事好做,而现在,他就得全力协助舰队司令官指挥战斗,此时他已经是舰队里最重要的指挥人员了。
  交战安排早就确定了下来,因为还无法判断出英国舰队的排列顺序,因此只能确定交战顺序。考虑到敌人在兵力上的优势,第三特混舰队必须要在前几轮交火中就干掉两到三艘的英国战列舰,至少要使其失去作战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形成一打一的局面,避免因为兵力劣势而导致某艘,或者某几艘战列舰遭到敌人的夹击。这算是最简单的炮战原则了。所谓双拳难敌四掌,在海上炮战中,这个道理更为浅显,就算“新省会”有着巨大的性能优势,可是在近距离炮战中,兵力往往更能够收到效果,特别是在舰队无法高速机动摆脱敌人,必须要与敌人进行正面战斗的时候,多几门炮,多几艘战舰,这对整个战斗的影响将是决定性的。
  常荐新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必须要将英国本土舰队挡在扑茨茅斯港之外,因此,他就不能将速度优势发挥出来,更不能轻易的撤出战斗。到时候,英国舰队很有可能直接冲过来,将交战距离缩短到1万码之内。到时候,就算是15英寸的穿甲弹也可以在这个距离上对“新省会”级战列舰的主装甲构成威胁。如果萨摩维尔决心突围的话,那么交战距离将近一步缩短,在5千码之内,15英寸的高速轻型穿甲弹可以直接击穿“新省会”的主装甲。在这个时候,如果兵力劣势还很明显的话,那第三特混舰队就不要打了,最好早点逃跑,毕竟在这种类似于拼刺刀的战斗中,战舰性能上的差距对战斗的影响已经不大了,真正决定胜负的就是看谁的“刺刀”多,看谁挥出“刺刀”的速度快!
  “将军!”
  常荐新转过了头来,他感到有点紧张,毕竟敌人有八艘战列舰,总共有68门主炮,而他只有五艘战列舰,主炮的数量才45门而已。可他没有将担心表现出来,他相信“新省会”级在夜间远距离交战中的优势,在此之前已经有多次海战证明了这一点,他更相信舰队官兵的素质与能力,当年在珊瑚海面对金凯德的时候,他都没有感到过惧怕呢!
  “第一特混舰队转发来的消息,第六特混舰队已经联系上了。”
  “联系上了?”常荐新一惊,同时心里也是暗暗一喜,谷甄云总算是走上正道了。
  “是第六特混舰队主动与第一特混舰队联系的,现在他们正在全速返回战场,争取尽快为我们提供支持。”通信参谋将电文给了常荐新。
  常荐新快步走到了海图桌旁,航海参谋已经在海图上标出了第六特混舰队所在的位置,以及航线上的具体参数。“他们大概能够在凌晨五点左右到达,可问题是,现在第六特混舰队并不知道我们已经转向,如果……”
  “我知道,看样子,谷甄云的脑子也开窍了。”常荐新只思考了两秒钟,“立即给第六特混舰队发报,将我们的具体位置,以及现在在做什么告诉谷甄云,另外,我们不需要第六特混舰队前来支援,如果谷甄云想要在这场战斗中捞点好处的话,就让他从南面包抄英国舰队,我们从两个方向上夹击萨摩维尔。还有,别忘记了,告诉谷甄云,战斗不会拖上太久的,如果他来晚了的话,就别怪我没有给他留下一点好处了。”
  通信参谋与航海参谋对视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看样子,司令官的心情已经好了不少了。
  得知第六特混舰队正在赶来的消息后,常荐新的心情确实好了不少。至少,现在他可以将兵力上的劣势暂时放到一边去了。只要第六特混舰队赶到,那么他就将拥有兵力上的优势。可眼前的局面还是无法解开的。常荐新自己心算了一下,第六特混舰队最快也要在四个小时之后赶到,如果萨摩维尔意识到了危险,并且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突围的话,那么他就只需要两个半小时就能进入扑茨茅斯港。也就是说,第三特混舰队仍然得守在这条防线上,绝不能让英国舰队突围,至少要拖住英国舰队突围的速度!考虑到这个问题,常荐新也就不再感到轻松,问题仍然极为严峻,而能否击败敌人,还得看第三特混舰队的战列舰上的主炮是否足够的犀利与准确!
  在接下来十多分钟的等待中,常荐新一直保持着沉默,参谋军官们将该做的事情已经做了,而且各战列舰的上的战舰指挥中心也运转了起来,战斗打响之后,就将由各战舰上的舰长负责指挥战斗,常荐新只负责协调舰队内部的行动,而不负责具体的战斗指挥工作了。另外,英国舰队肯定在逼近,只是因为那几艘驱逐舰还暂时没有跟上来,所以没有办法用警戒战舰去寻找敌人的行踪。常荐新并不担心萨摩维尔会开溜,除非萨摩维尔有足够的胆量再次通过多佛尔海峡,向北进入北海,不然的话,他就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扑茨茅斯港,天亮之后,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就将让他彻底的绝望。
  “这是最新的天气预测报告。”航海参谋此时也基本上闲了下来,“明天上午的天气比较恶劣,也许航母上的轰炸机无法出动。”
  常荐新微微皱了下眉毛,每支特混舰队都有一个天气预报中心,负责预测未来两天内的天气变化。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的限制,所以无法准确的预测天气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在大西洋上,一是大西洋的天气变化更迅速,二是唐帝国海军缺少大西洋这边的天气变化历史资料。因此,要想准确的预测出天气变化情况,这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也许,第一特混舰队还不得不向远海方向撤退,第二特混舰队将留在比斯开湾南部海域,仍然可以出动战斗机为我们提供掩护。只是……”航海参谋摇了摇头,“很有可能轰炸机将派不上用场,能否干掉萨摩维尔就只能看我们的表现了。”
  “我也没有想过要让第一特混舰队插手我们的战斗,是不是?”常荐新笑了起来,“别想那么多,现在第六特混舰队正在赶来,只要谈仁皓将军与郝东觉将军能够在天亮的时候为我们提供防空掩护,那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与萨摩维尔决战了。”
  航海参谋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了。比起以往的战斗,除了比较陌生的环境,以及比较陌生的对手之外,其他条件都算是好的了。至少,英国海军的那些战舰在性能上是无法与“依阿华”级相提并论的,更不可能是“新省会”的对手。
  突然,通信参谋手边的电话响了起来,舱室里所有人都朝那边看了过去。战舰上的雷达舱不在司令部这里,是由一条电话线连接的。
  “将军,雷达有发现了,是三个……”通信参谋迟疑了一下,同时用手捂住了话筒,“不,是五个目标,还有更多的目标正在出现,英国舰队正在散开。”
  “散开?”常荐新立即朝作战参谋看了过去,“让各战舰进入战斗状态,敌人总算是来了,该让舰长们表现一下了!”
  指挥权立即交给了各战列舰的舰长,在“南宁”号发现了东南方向上的英国舰队的同时,其他四艘战列舰上的雷达也都探测到了英国舰队。常荐新将作战指挥权下放给了各艘战舰的舰长后,五艘战列舰都立即进入了战斗状态,雷达操作员迅速的将雷达探测到的目标信息分配给了枪炮军官,枪炮军官则以最快的速度解算出了炮击参数,随即将这些炮击参数发给了各主炮的军官。按照规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应该由了望员来确定由雷达探测确定出来的目标参数是否准确,可现在条件不够,因此,各炮班就只能依靠由两坐标雷达提供的目标参数来设定火炮的炮击参数了。
  “将军,我们还是到下面的指挥中心去吧!”陆战队军官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司令舱。自从在航母上设置了“避难所”之后,战列舰上也设置了类似的舱室,可在一般的情况下,没有人要求常荐新去“避难所”里躲着,毕竟战列舰上防御最严密的地方就是司令舰桥,这里是全战舰上装甲最厚的地方。
  “不用,我就呆在这里。”常荐新很讨厌那个阴暗的房间,“你们也呆在这里吧,战斗打起来之后,如果有必要,我会离开司令舰桥的,可现在我必须得留在这里。”
  陆战队军官没有与常荐新争辩,几个人都留在了司令舱里,战斗中随时有可能发生危险,那他们就得随时准备用自己的身躯去保护舰队司令官。
  “将军,目标距离16,正在继续靠近,我们什么时候开火?”
  “等等,先去确认各战舰都已经锁定了目标!”常荐新对作战参谋压了压手,“集中火力打击前面的三艘战列舰,除了‘南宁’号单独对付1号目标之外,其他的都二打一,必须要在英国人靠近之前,干掉他们几艘战舰!”
  命令迅速的下达了下去,其实这也正是常荐新之前做出的交战安排。按照常荐新的判断,那几艘英国战列舰上的主炮射程都不够,而且其穿甲弹的威力也不怎么样。如果能够在远距离交战中干掉两到三艘的话,那么这场战斗的结果就基本上确定了下来。问题是,能不能在远距离交战中干掉敌人呢?常荐新不得不缩短了炮击距离,16海里是主炮穿甲弹的极限射程,在这个射程上,穿甲弹的威力并不大,甚至非常低,而要保证能够击穿英国战列舰上的主装甲,那就得把距离缩短一点。另外,炮击的准确性也是个问题,远距离炮击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精度。
  “报告,敌舰队距离我们14海里,正在向北面转向!”
  常荐新一愣,立即明白,英国战舰上的雷达也发现了他们。“新航向30,速度24,不能让英国人靠近海岸线!”
  第三特混舰队的五艘战列舰开始加速,英国舰队的那些战舰的最大速度也就差不多24节,而且还有三艘达不到这个速度。萨摩维尔想逃命了,这对常荐新来说绝对是好事。至少,这证明萨摩维尔缺乏信心,同时还证明英国舰队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不然不会在第一时间的时候就散开队形。也许,萨摩维尔并不是想要逃命,他只是在争取时间,让舰队能够转变为战斗队列,因此,常荐新现在要做的就是不给敌人这个机会!
  双方的距离仍然在拉近,而此时就连那些在密闭的舰体内的官兵都已经感觉到了紧张。战斗一触即发,对双方上万名官兵而言,这绝对不是一个平静的夜晚。
第五十三节
巡洋舰的威力
  在发现了对手之后,双方都意识到战斗无法避免,与航母之间的决战不一样,战列舰之间的炮战胜负关键不在谁先发动攻击,而在于谁先抢到有利的位置,而一个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交战原则就是,绕到敌人航线的前方,展开队列,让所有的战舰都能够将炮火集中在某一个方向上,这样就能够集中火力打击敌人,同时让敌人无法集中力量还击。
  常荐新与萨摩维尔都明白这个道理,而且都要争取抢到有利的位置。对常荐新来讲,他必须要档在英国本土舰队与扑茨茅斯港之间,让萨摩维尔进不了扑茨茅斯港。对萨摩维尔来说,他有两个选择,一是突破第三特混舰队的拦截,进入扑茨茅斯港,另外一个就是与第三特混舰队决战,击败第三特混舰队。可不管做出哪种选择,萨摩维尔都必须要先通过第三特混舰队这一关,因此,对萨摩维尔来说,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与第三特混舰队战斗,而且最好是能够击败第三特混舰队。
  在双方的第一回合交手中,萨摩维尔就吃了个哑巴亏。当他得知“伯明翰”号巡洋舰被击沉之后,就知道,第三特混舰队是有备而来,而他的判断一直都是错误的。很快,双方战舰的第一项性能,即速度方面的较量结果就出来了。当第三特混舰队开始加速的时候,萨摩维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手绕到他的前方去。在他指挥的战列舰中,只有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速度在24节以上,另外三艘战列舰的速度都只有21节左右。也就是说,萨摩维尔要么就抛下那三艘战列舰,强行突围,要么就带着那三艘战列舰,更第三特混舰队决战。
  这是一个极为艰难的选择,虽然萨摩维尔没有参加太平洋上的战斗,可他却知道,在“珊瑚海大海战”中,金凯德就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将他的战列舰分成了两个编队,结果让第三特混舰队抓住了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歼灭掉了数量较少的一支编队,然后再集中力量打败了另外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个时候分兵而行的话,那就给了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另外,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也不是五艘“新省会”级的对手,真打起来,第三特混舰队完全可以从容不迫的先干掉速度快的五艘战列舰,然后再去对付另外三艘。
  考虑到这种可能性之后,萨摩维尔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他只能集中力量与第三特混舰队决战,争取在天亮前击败第三特混舰队,赶在唐帝国其他舰队的轰炸机到达之前进入扑茨茅斯港。可问题是,英国舰队在速度上仍然有着巨大的劣势,强行突围已经不可能了,又无法在速度上获得优势,要想击败对手的话,那就只能集中力量,尽快形成战列线,与敌人决战。
  两点十五分,萨摩维尔下达了转向的命令,舰队由向西北航行转为向西南航行,并且重新调整了舰队的排列顺序,按照其先后顺序,分别为:“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巴勒姆”号,“勇士”号,“黄金海岸”号,“铁公爵”号,“罗德尼”号,以及“纳尔逊”号。从这一编排顺序上来看,萨摩维尔也做了两艘准备。如果最终打不过对手的话,还可以让前面的三艘战列舰先行撤退,做出弃车保帅的选择。另外,两艘火力最强大的“纳尔逊”级被排在了后面,也主要是用来集中火力先干掉对手的一两艘战列舰,这样兵力优势就将更加明显,打起来也就更加顺手了。
  除了让战列舰迅速形成战列线之外,萨摩维尔还将巡洋舰编队放在了战列舰编队的左翼方向,也就是东南方向上,已经做好了鱼雷攻击的驱逐舰编队则放在了战列舰编队的前面。此时,第三特混舰队已经形成了标准的战列线,并且随后就跟随英国本土舰队转向西南,先机已经被对手掌握了,萨摩维尔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要先让驱逐舰冲锋,打乱对手的战列线,然后趁机摆好队列,这样一来,他就有足够的时间让八艘战列舰全部集中火力打击对手了!
  对面,常荐新也不是吃素的,当“南宁”号的雷达探测到英国舰队内的异动时,他立即就判断出,萨摩维尔要与他拼命了。
  “英国的驱逐舰正在朝我们靠近。”作战参谋已经顶替了航海参谋,成为了常荐新的第一副手,“现在英国的战列舰还没有完成转向与编队,萨摩维尔肯定会首先让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迫使我们转向,或者是离开战列线,这样他才有机会让自己的战舰转入战斗状态。”
  常荐新冷笑了一下。“这点很明白,萨摩维尔没有别的选择,那么就先拿他们的驱逐舰开刀吧,让巡洋舰编队压上去,驱逐舰编队留在后方,在英国的驱逐舰发动冲击的时候,也让我们的驱逐舰去骚扰一下萨摩维尔,让他没办法迅速转入战斗队列!”
  战斗首先在双方的辅助战舰之间展开,当时,双方的战列舰之间还有大概14到16海里的距离,虽然这已经在战列舰主炮的射程范围之内了,可炮击的精度很值得怀疑,双方都没有急着交手,而是纷纷派出了辅助战舰,这也算得上是大战前的热身吧。
  首先开火的是由“无定河”号,“洛河”号,“理塘河”号,以及“南盘江”号四艘巡洋舰组成的第1巡洋舰编队。这四艘巡洋舰都是“江河”级巡洋舰,其中前两艘属于第二批次,后两艘属于第三批次。现在,这四艘巡洋舰上安装的都是三联装200毫米口径主炮炮塔,要比以往采用的双联装240毫米口径主炮炮塔的火力密度提高了一半。这也算是帝国海军尊重事实的一种改进吧。在巡洋舰之间的海战中,200毫米口径的穿甲弹足以对付所有的巡洋舰类目标了,而240毫米口径的穿甲弹也只能打穿巡洋舰的主装甲,而无法威胁到战列舰。因此,240毫米的火炮在实战中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反而因为更笨重,炮击速度降低了不少,另外,“江河”级上不可能安装三联装炮塔,火力密度也降低了不少。因此,在前两批“江河”级巡洋舰返回船厂进行大修的时候,都换上了三联装200毫米口径主炮炮塔,从第三批开始,就直接采用了这种新的炮塔,放弃了华而不实的240毫米主炮。
  五分钟后,由“立冬”号,“立秋”号,“处暑”号,“白露”号,“秋分”号,以及“惊蛰”号六艘“节气”级巡洋舰组成的第2巡洋舰编队也投入了战斗。在火力方面,“节气”级与“江河”级的主炮数量是一样的,只是型号稍有不同而已,其火力密度基本上一样。比起“江河”级,“节气”级差的是防护能力,以及防空能力。而在夜间炮战中,面对英国海军的6英寸口径的舰炮,不管是“江河”级,还是“节气”级,都难以挡住在5000码外打来的6英寸穿甲弹。因此,这六艘巡洋舰的战斗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十艘巡洋舰在战列舰编队的左舷,也就是西南方向上组成了两道防线。与战列舰一样,这些巡洋舰上都配备了双坐标炮瞄雷达,能够为火炮提供精准的炮击参数。更关键的是,巡洋舰,驱逐舰这类辅助战舰的炮战一般都发生在1万码之内,而在这个距离之内,雷达的探测精度是相当高的,再配上炮击速度快得多的200毫米主炮,以及120毫米副炮,其火力密度就要比战列舰的炮战高得多了。所有的英国驱逐舰都不可能挡住200毫米穿甲弹的直接打击,在5000码的距离之内,就连120毫米口径副炮发射的穿甲弹都可以轻易的击穿驱逐舰上那层薄薄的装甲!
  当巡洋舰上的主炮炮口冒出闪光的时候,战斗就正式开始了。总共十四艘英国驱逐舰分成了两个编队,其中八艘直奔第三特混舰队战列舰航线的前方,另外六艘则从后方进入,准备从两个方向上同时向战列舰发动鱼雷攻击。英国人也很快就尝到了巡洋舰那种高密度炮击的滋味,在第五轮齐射的时候,也就是大概两点三十八分,“理塘河”打出的炮弹首先命中了一艘英国驱逐舰。这发炮弹大概是打在了驱逐舰的中部,引爆了储备在这里的燃料与小口径弹药,驱逐舰上立即燃起了大火,照亮了周围的另外两艘驱逐舰,随即,对面的巡洋舰首先集中炮火打击了这三艘暴露在火光下的驱逐舰。到两点四十四分的时候,从舰队后方进入的六艘英国驱逐舰中已经有三艘被打成了残废,最先被炮弹打中的那艘已经从海面上消失了!而此时,英国的驱逐舰距离常荐新的“南宁”号还有大概12海里呢,而英国海军使用的重型鱼雷的射程不会超过5海里,也就是说,对这些冒死突击的英国驱逐舰而言,它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呢!
  战斗打得最激烈的还是第2巡洋舰编队那边,六艘“节气”级面对八艘英国的驱逐舰。战斗从16000码左右开始,一直打到12000码的时候,英国驱逐舰躲过了所有打来的炮弹,其指挥官巧妙的利用了巡洋舰齐射之间的间隙时间转向,让六艘“节气”级上的炮手无法借用上一次炮击的结果进行校准。可运气仍然对英国人很不利,就在12000码左右的时候,“秋分”号与“惊蛰”号打出的炮弹几乎同时命中了同一艘驱逐舰。可这也仅仅只是运气,在接下来的几轮炮击中,英国驱逐舰仍然在有惊无险的逼近巡洋舰组成的防线,同时也在逼近巡洋舰后方的那五艘庞大的战列舰。
  到10000码左右的时候,“节气”级的重炮威力开始发挥了出来。在这个距离上,桅杆顶端的了望员已经大概能够看到英国驱逐舰的影子了,虽然仍然无法由了望员来引导炮击,但是了望员可以判断出炮弹的大概落点,从而让炮手借此修正炮击参数。对英国的驱逐舰来说,10000码绝对算得上是一条生死线,在这个距离上,200毫米重炮的炮击精度是相当高的,而且其一分钟六发的炮击速度也非常惊人。可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呢。
  在10000码到8000码这短短的2000码距离内,又有一艘英国驱逐舰被炮弹集中,被迫撤出了战斗。从8000码开始,巡洋舰上的120毫米副炮就能派上用场了。帝国海军已经全部取消掉了巡洋舰上的155毫米副炮,用的全是120毫米高平两用炮。相对而言,120毫米高平两用炮发射的穿甲弹要比155毫米副炮的炮弹威力小得多,可其炮击速度却是155毫米副炮的四倍!本来120毫米高平两用炮的主要用途就是对空作战,也就非常重视炮击速度,其每分钟二十发的发射速度被形象的称为“重型机关炮”。这就足以说明120毫米高平两用炮在近距离海战中的作用了。
  在8000码的距离上,120毫米穿甲弹的威胁还不是很大,最多就是在驱逐舰的身上开几个窟窿而已。可到了5000码的时候,120毫米穿甲弹已经足以穿透英国海军驱逐舰上的主装甲了。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只要被打中,那驱逐舰就没有好日子过,而120毫米高平两用炮以往是用来对付更快,更小的轰炸机的,要对付大得多,且慢得多的驱逐舰,自然就是易如反掌了。
  当巡洋舰上的副炮也怒吼起来的时候,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至此,英国驱逐舰上的官兵才发现,他们的行动根本就无法威胁到那些巡洋舰后方的战列舰,这只是在送死,是在主动向敌人的炮口上送。而英国人引以为傲的炮战能力,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好自得骄傲与自豪的了!
第五十四节
重型鱼雷
  当英国舰队里的驱逐舰发动疯狂的冲击行动时,常荐新也在调整部署,五艘战列舰严阵以待,他没有让战列舰也加入到炮击的行列中去,一是战列舰编队并没有受到威胁,二是400毫米口径的巨炮用来打驱逐舰有点浪费,而战列舰上的120毫米口径的副炮又打不了那么远,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这五艘战列舰是用来对付英国战列舰的,常荐新不想这么快就让主力上阵。当然,常荐新并不是没有办法给萨摩维尔制造一点麻烦。
  第三特混舰队内编有16艘“城市”级驱逐舰,其中有两艘因为机械故障留在了直布罗陀,另外还有三艘派出去执行警戒任务没有返回舰队,战斗打响的时候,常荐新手里有11艘驱逐舰,其中第2驱逐舰编队有完整的编制。常荐新将这个编队的8艘驱逐舰全都留在了战列舰编队的后方,在英国的驱逐舰发动冲击的时候,他也下令让第2驱逐舰编队对萨摩维尔的战列舰编队发动了进攻。因为第2驱逐舰编队没有能够及时机动到位,所以直到巡洋舰编队与敌人交火大概半个小时之后,也就是在三点十分之前,这八艘驱逐舰才转移了过去,并且做好了鱼雷攻击准备。
  三点过十分,当第2驱逐舰编队分散成疏散队列,并且开始加速的时候,常荐新下达了开火的命令。英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对驱逐舰的威胁最大,因此,他首先命令五艘战列舰集中炮火轰击了位于东南大概12海里外的英国轻巡洋舰编队,用巨炮为发动鱼雷攻击的驱逐舰开路。
  这也是当天晚上,双方在正式炮战中战列舰打出的第一轮齐射。“南宁”号上9门400毫米口径的巨炮的怒吼拉开了战列舰齐射的序幕。当时,英国的轻巡洋舰编队距离“南宁”号大概12海里,距离第2巡洋舰编队大概8海里。在之前的战斗中,那六艘轻巡洋舰一直在用炮火掩护冲锋的驱逐舰,可是英国海军轻巡洋舰上的6英寸火炮的威力不足以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威胁到帝国海军的重巡洋舰,因此其炮火支援的效果并不明显。而萨摩维尔坐镇指挥的战列舰编队还在其轻巡洋舰编队后方大概3海里处,因为受到雷达性能的限制,根本就无法用巨炮压制对面的那些重巡洋舰。很明显,英国舰队有点脱节了,萨摩维尔也担心过于靠近会遭到对方战列舰的轰击,而且当时八艘战列舰还没有完成编队,因此,萨摩维尔就很难用战列舰上的巨炮掩护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
  实际上,到此时,双方的战列舰仍然没有交上手,就算常荐新已经下令向英国的轻巡洋舰编队开火,可是在12海里的距离上,战列舰巨炮打出的炮弹很难准确命中小巧灵活的轻巡洋舰,最多只能迫使英国轻巡洋舰散得更开一点,无法集中火力阻拦发动鱼雷攻击的哪些驱逐舰。战场上最为活跃的还是双方的巡洋舰与驱逐舰,这也算得上是两种不同设计风格的辅助战舰之间的一次经典战例,同时也证明了唐帝国海军在发展巡洋舰与驱逐舰方面的先进性。
  在唐帝国海军坚持建造重巡洋舰,并且使驱逐舰大型化,以代替之前不可或缺的轻巡洋舰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唐帝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在战场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偏远战场上,轻巡洋舰比驱逐舰更适用,而且其火力足以压制住敌人的驱逐舰。另外,重巡洋舰本身就是“条约产物”。在《海军军备条约》签署之后,世界各列强建造战列舰的竞争受到了极为严格的限制,在无法建造更多的战列舰的时候,各海军强国都认识到,巡洋舰将成为左右海军实力的重要力量,而《海军军备条约》对巡洋舰的限制是比较宽松的。在这一情况下,唐帝国,日本,美国等国都在条约的框架范围内,尽最大努力的建造出速度快,火力强,适航能力好,但防护能力却稍差一等的巡洋舰,而这就是后来的重巡洋舰。
  正因为重巡洋舰本身是“条约产物”,因此在帝国海军内有很多人反对发展重巡洋舰,认为更便宜,且性能已经足够的轻巡洋舰更适合未来的战争。这一思想也存在于其他国家的海军之中,比如英国就没有建造过重巡洋舰,而是大力发展轻巡洋舰,当然,这也有其根本原因,比如英国国力较弱,且其在大西洋的主要对手都没有可以威胁到其根本利益的强大海军等等。
  唐帝国海军的高层一直没有把轻巡洋舰当回事,到后来,为了应付众多的反对声,才建造了类似与“驱逐领舰”的“城市”级驱逐舰,而这种大型驱逐舰在各项性能方面并不比英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差多少。战争爆发之后,因为受到成本的限制,就算以唐帝国的强大国力,开足了马力生产驱逐舰,“城市”级的产量都不是很高,而且建造周期比较漫长,如果全部用“城市”级驱逐舰去执行护航任务的话,那绝对是一种浪费。因此,帝国海军将“城市”级驱逐舰都配属在了主力舰队,以及一些重要的地方舰队里面,另外单独发展了一种排水量比普通驱逐舰小一些,减少了火炮数量,减少或者干脆取消了鱼雷战能力,着重加强了反潜能力的“护卫舰”,并且用护卫舰专门执行护航任务,而不参加舰队决战。
  在重巡洋舰方面,唐帝国海军也认识到了重巡洋舰的一些性能方面的局限性,比如过于强大的火力,不足以挡住敌人中等口径穿甲弹的防御能力,高昂的造价等等。在战争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就在努力寻找办法解决这几个主要问题,“节气”级就是一种带有很大试验性质的战舰,最初只计划建造几艘,后来因为战争的需要,才进行了批量建造。而在设计“江河”级的时候,帝国海军就采用了大量能够提高重巡洋舰战斗力的新技术。
  240毫米主炮最初就是为“江河”级研制的,当时帝国海军希望这种新式火炮能够压倒对手的所有战列舰以外的战舰,甚至能够轻易的对付敌人的战列巡洋舰,可随着快速战列舰的出现,战列巡洋舰在大战期间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对付其他的巡洋舰又显得有点威力过剩了,因此,后来“江河”级全都换回了200毫米主炮。除了主炮威力之外,主炮的射速是另外一个关系到火力的重要因素,而200毫米重炮的射速肯定要比155毫米的火炮慢很多,在这方面,唐帝国海军首先采用了全自动装填机,以此降低炮手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火炮的射速,这算得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吧。
  在其他方面,“江河”级的设计都非常先进。比如在关键部位加装了更厚,更坚固的装甲。仿照航母上的设计,采用了小分舱结构,并且设置了数十道横向水密门,以保证在三分只一的舱室进水之后战舰不会沉没。而在降低造价方面,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大批量建造,通过提高建造数量,批量订购零备件,以此降低了战舰的采购单价。事实证明,“江河”级绝对是大战期间最出色的重巡洋舰,不管是在正面海战战场上,还是在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或者是执行对地支援任务之中,“江河”级的表现都足以让任何一名苛刻的海军将领感到满意。也正是如此,这级巡洋舰在整个大战期间建造了40多艘,成为了帝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数量最多的巡洋舰,也是战场上最为活跃的巡洋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