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578

  陈锦宽与卫延年也在观察萧鼎昆的神色变化。
  “看来,这事并不是泄密这么简单。”萧鼎昆揉了揉太阳穴。“你们没有声张吧?”
  “都在小范围内调查,雷霄霆做得很隐秘,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那就好,暂时不要声张。”萧鼎昆苦笑了一下,又说道,“如果这是一起恶性叛国事件,我们就得格外小心。老陈,海军这边你要盯紧点。回去后,我再找肖万青商量一下。如果涉及到高层泄密,恐怕问题比我们预料得严重得多。另外,你也要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最好多配几个警卫。”
  “我会替元帅安排的。”
  萧鼎昆看了卫延年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这件事情,等我理出头绪之后,再与你们联系。如果雷霄霆有了新的收获,你们也要记得及时通知我。”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首辅,要不要我派几个人过去?”
  “你?你是说,我的安全问题?”
  陈锦宽没有开口,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这个……”
  “首辅,陆战队有一批绝对忠诚的官兵。”卫延年补充了一句。
  “可是……”萧鼎昆沉思了一下,“如果首辅官邸出现几个陆战队的官兵,也太引人瞩目了。再说了,我的警卫好多年没有换过,如果突然换人,也太唐突了。”
  “那就让他们呆在首辅官邸附近。”陈锦宽似乎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首辅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不是一起简单的泄密事件,背后就有更大的阴谋。陆战队那批官兵我亲自调查过,都绝对可靠。”
  “只是……”
  “首辅,你的安全才是最关键的,如果你有个……”后面的话,卫延年没有说出来。
  “也好,既然你们认为有必要,那就这么安排吧。”萧鼎昆没再多说,“当然,前提是他们不能暴露行踪,更不能泄露身份。在我查清楚到底是谁在幕后搞鬼之前,我不希望这件事情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如果我们不能揪出幕后主使者,就算抓住了几个小喽喽也解决不了问题。”
  陈锦宽又点了点头,对卫延年说道:“这事你尽快安排一下,如果有必要,让陆少丰回来一趟,那是他训练出来的官兵,他应该最清楚情况。”
  随后,三人又商量了几件其他的事情,主要就是帝国海军下一阶段的战略重点。
  十点半,萧鼎昆达成陈锦宽的防弹轿车离开了元帅官邸,回到了停靠在码头上的渡轮。
  次日,卫延年就电令还在瓜岛指挥作战行动的陆少丰立即返回帝国海军司令部。
  当然,相关的调查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只是当时没有几个人知道帝国出了叛徒。
  十一日,白佑彬与夏紫瑶返回了舟山。
  次日上午,白佑彬就去海军总参谋部报道了。
  也就在这一天,雷霄霆将二份重要的文件送到了卫延年的手上。随后,卫延年就派遣他的副官达成一艘轻巡洋舰去了京城。
  下午,陈锦宽在海军总参谋部召开了会议。
  到此时,白佑彬才知道,雷霄霆送到卫延年手里的第二份情报是与美国,准确的说,是与美国海军有关的。
  会议上,陈锦宽没有让参会人员尽情讨论,而是部署了相关的任务。
  下午下班之后,白佑彬给新婚妻子打了个电话,随后就跟随卫延年,雷霄霆等人去了元帅官邸。
  此时,白佑彬已经意识到,他的新婚幸福生活即将结束。
  在美国海军再次恢复了实力,在威胁再次到来的时候,他这个在后方“休整”了几个月的舰队参谋长将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再次率领第一舰队奔赴战场。
第八章
战略布局
  与海军情报局之前预测的一样,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在十二月初竣工服役。
  这次,雷霄霆弄到的情报非常详细。
  这四艘战列舰分别为:“康涅狄格”号(BB65,美国海军的编号,后同),“佐治亚”号(BB66),“伊利诺伊”号(BB67),“堪萨斯”号(BB68)。
  千万别小看这几个名字与编号。
  按照美国海军对战列舰的命名原则,在“亚拉巴马”号之后应该是“衣阿华”号,而不是“康涅狄格”号。由此可得出第一个结论:美国海军是在确定了“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并且为其备案造册之后,才决定建造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这一结论正好印证了海军情报局之前做出的判断: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是美国海军在参战之前为了满足战争需要而追加建造的一批战列舰。同时也印证了海军情报局的另外一个判断:美国在参战之前就在进行战争准备。
  美国的这一选择无可厚非。
  虽然全新设计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更强大,也更能满足美国海军的需要,但是任何一种新式战列舰在设计与建造阶段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麻烦,对设计工作与建造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终很难在规定时间内顺利服役。
  据海军情报局的判断,美国肯定是在新式十六英寸舰炮的研制上遇到了麻烦。
  在设计“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时候,美国海军就明确提出了要求使用能够将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的威力发挥到极至的新式十六英寸舰炮。六十八年(36年)的时候,美国就开始研制这种被命名为XMK7型的舰炮(X为研制时的编号),只是进展并不顺利。美国的军械工程师也遇到了与帝国工程师在研制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以及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相同的问题。
  炮膛烧蚀严重,身管寿命短,难以减轻重量等等。
  可以说,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科研问题,而是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以及制造业实力有着密切关系。比如,要想提高火炮的身管寿命,就必须使用更好的炮钢,另外还将涉及到电镀工艺,炮管的制造工艺等等。这些,每一项都与工业基础实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强大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与冶金业,就不可能造出好的舰炮。
  如此一来,当“衣阿华”级战列舰无法“准时”服役的时候,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
  “南达科他”级的技术相对成熟,没有任何设计与建造上的麻烦,需要的只是更多的经费。如果美国决心参战,就必须保证拥有足够多的快速战列舰。在此情况下,建造更多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唯一的选择。
  美国海军的这一做法与帝国海军非常类似。
  最初的时候,帝国海军只打算采购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然后就开始建造更强大的“省”级战列舰。结果,新式四百毫米舰炮的研制工作,以及“省”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帝国海军不得不订购了第二批八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以保证船厂有事可做,并且保证海军能够尽快获得更多的快速战列舰。
  不同的是,美国只增加了四艘“南达科他”级的订单。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美国的造船厂当时没有足够多的船台建造更多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二是“衣阿华”级的设计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宁愿相信第二种可能。
  实际上,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已经在七十二年(40年)的时候开工建造了。
  虽然这批战列舰的初期建造进度并不快,但是这至少表明美国已经下定决心建造更强大的快速战列舰,并且有信心按时完成MK7型舰炮的研制工作,以保证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顺利服役。
  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编号也让海军情报局的分析人员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只有四艘,而不是之前传闻的八艘。
  “亚拉巴马”号的编号为BB60,到了“康涅狄格”号的时候,编号就变成了BB65。
  由此可以断定,这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建造审批工作完成之后才采购,并且备案造册的。因此,第一批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的编号应该是BB61到BB64。
  综合这些分析,帝国海军情报局的分析人员得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结论。
  七十四年(42年)年底之前,除了已经服役的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之外,美国海军最多只能获得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即便美国海军增加了“衣阿华”级战列舰的订单,并且很有可能在明年年初,或者今年年底采购第四种快速战列舰,美国在七十四年(42年)也不可能完成这些战舰的建造工作。
  换句话说,到七十四年(42年)年底,美国海军建成的快速战列舰只有十四艘。除掉已经被第一舰队击沉的两艘,剩下的只有十二艘。而在七十四年(42年)上半年,美国海军只有八艘快速战列舰。
  虽然当时还没有足够的情报证明这一结论,但是包括陈锦宽在内,大部分都认为该结论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实际上,这与一个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以及海军的发展周期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在七十二年(40年)年底参战,按照一般的规律,任何一个国家在参战之后都需要一到二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战争动员。考虑到美国在参战之前就已经开始做战争准备,所以美国的战争动员时间大概为一年。也就是说,此时美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面启动,并且以很高的效率运转,为军队源源不断的提供武器装备与作战物资。
  这一点,从美国在近期推出的各种战舰建造计划就能看得出来。
  只是,海军的发展有一个无可避免的周期,这就是战舰从设计到完工的周期。即便设计工作可以提前展开,并且提前完成,建造工作的周期都在一年到二年之间。如此一来,在美国参战之后,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为海军提供充足的战舰。
  这一情况与帝国很类似,帝国海军也是在战争爆发一年多之后才得到了足够多的战舰。
  由此可见,美国的新式战舰要到七十四年(42年)年底才能陆续服役。最早七十五年(43年)年初,美国海军才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新式战舰。
  毫无疑问,海军情报局的这份情报起到了“定心丸”的效果。
  翻年之后,随着八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服役,帝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数量将达到十六艘。同期,“省会”级轻巡洋舰也将大批量服役,到时候帝国海军的实力将爆增近一倍,从而拥有足够的兵力发动新的战略攻势。
  即便到了七十五年(43年)年初,随着第一批“省”级战列舰服役,帝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数量仍然远远多于美国海军。另外,到时候第二种通用巡洋舰,以及正在建造的“花”级驱逐舰也将大批量服役,帝国海军的优势将有增无减。
  如果能够在七十四年(42年),或者七十五年(43年)上半年获得一到二次主力海战的胜利,帝国海军的战略优势将保持到七十五年(43年)年底,甚至一直保持到七十六年(44年)上半年。
  因此,帝国海军拥有一年半到两年半的时间来推进战略进攻。
  这一点,正好与萧鼎昆首相制订的,在二到三年之内夺取太平洋战争决定性胜利的战略计划吻合。
  正是如此,在规划战略的时候,陈锦宽没有让总参谋部的高管进行讨论。
  现在的重点是,必须尽快将掌握的战略优势转化为战略胜势,并且获得几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在晚饭后的讨论中,陈锦宽与卫延年的观点基本一致。
  即在保证继续向西南太平洋推进,争取在一到二年之内完成扫荡西南太平洋外围岛屿,争取孤立澳洲,为最终攻占澳洲奠定基础的同时,集中兵力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将战线向东推进一千到二千海里。
  如此一来,舰队与陆战队的兵力都要做重新分配。
  按照陈锦宽的意思,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修复之后将派往西南太平洋,协助陆战第七军尽快打下瓜岛,完成向珊瑚海推进的作战行动。八艘新服役的“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将与之前的四艘同级战列舰编入第一舰队,另外六艘老式战列舰也将编入第一舰队,然后以第一舰队为主力,陆战第五军为骨干,争取在四月,最迟不过五月发动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行动。
  在陈锦宽表态之后,卫延年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情况下,战略布局基本上确定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