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578

  三日后,完成了相关的人事调动手续,并且处理好了家里的事情之后,白佑彬离开了舟山,奔赴横须贺。
第九章
残酷现状
  此时的横须贺已经与一年多前遭到第一舰队炮击的那座港口城市完全不一样了。
  十二月十九日,白佑彬乘坐的“汉江”号轻巡洋舰进入横须贺港的时候,首先进入他眼帘的就是排列得非常整齐的五列战舰。停靠在二座大型横向码头上的是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南面是刚刚到第一舰队报道的八艘“省会”级轻巡洋舰,北面是另外八艘轻巡洋舰,在港湾内锚泊的则是二十多艘驱逐舰,港湾的最里面则是由陆战队指挥的登陆舰队与运输舰队。
  作为日本本土最大,最重要的军港之一,横须贺港是按照容纳联合舰队的标准设计的。
  日本战败之后,帝国海军陆战队首先接管了横须贺港。随着美国参战,陆战队将横须贺港的使用权移交给了海军。虽然那霸仍然是第一舰队名义上的母港,但是在更多的时候,第一舰队都是进驻横须贺港,并且以该港为基地四出活动。
  另外,隶属于西太平洋战区的破交舰队也驻扎在横须贺港,只是在白佑彬到达的时候,所有的破交舰都出去执行作战任务了。
  战舰靠上码头的时候,白佑彬注意到了港湾北面正是施工的工地。
  “那是陆战队投资新建的造船厂。”前来迎接白佑彬的毕长胜解释了一番。“从我了解的情况,陆战队准备在横须贺、千叶与长崎分别建造一座大型造船厂,今后陆战队需要的登陆舰,以及火力支援舰将主要在这边建造。另外,陆战队与几十家日本企业达成了协议。这些日本企业将向陆战队提供建造战舰所需要的钢材,而陆战队将以占领军的身份为它们免去部分赋税。”
  白佑彬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陆战队为什么要在日本开厂?难道国内的造船厂建造不了陆战队需要的登陆舰?”
  “这到不是,听说国内造船厂的船台都被海军霸占着。”
  “是吗?”白佑彬立即笑着摇了摇头,“看来,陆战队也是有苦无法述说啊。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没有让日本人白吃白喝,也该让他们为帝国做点贡献了。”
  白佑彬这番话并不是开玩笑。
  日本战败的时候,国内社会几近崩溃。不说别的,当时日本每个月的粮食缺口达到了二万吨,在陆战队向日本政府(新)移交管辖权之前,日本平民的日均口粮仅仅只有六两大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在没有营养价值更高的肉类的情况下,一个成年人一天至少需要一斤大米才能勉强维持生存。六两大米,连塞牙缝都不够!
  为了使日本保持稳定,并且使日本政府(新)得到更多日本人的认同,从七十三年(41年)年初开始,帝国每个月都会向日本派遣一艘满载粮食的万吨轮。到了六月份的时候,帝国对日本的粮食援助达到了每月二万吨,基本上填补了日本国内的粮食缺口,保证每个日本人每天有一斤的口粮。
  随后,日本政府(新)宣布了战时管制办法,即不工作的平民每天只能领到八两口粮,参加工作的平民则可以领到一斤半到二斤的口粮。为此,日本政府(新)还向帝国“申请”,希望能够将每月援助的粮食提高到三万吨。
  对于这个“些小”的要求,帝国很快就做出了答复。
  每月向日本提供的粮食援助提高到了四万吨,只是日本人必须“用劳动换粮食”,参加劳动的日本人每月可以领到五十五斤到七十斤粮食,以及相应的猪肉、食油、蔬菜、甚至极为奢侈的水果。相反,不参加劳动的日本人每月只能领到十五斤的粮食。
  当然,光有制度,没有劳动岗位是不成的。
  在推行这一制度的同时,帝国也开始帮助日本重建经济。
  从六月份开始,帝国就逐渐将一些次要军品物资的生产转移到日本。最主要的就是军服、棉被、纱布等纺织品。随后,帝国开始向日本订购钢铁、化工产品等商品。为了尽快把日本的劳动力利用起来,帝国海军与陆战队都盯上了日本的造船厂,以及数十万具有娴熟劳动技艺的造船工人。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帝国是在“牟取战争利益”。
  不说别的,一个技术熟练的劳动工人,在日本的“价值”仅仅是一个月七十斤大米,五斤猪肉,半斤食油,以及十斤蔬菜,这些生活物资加起来,再算上运费,其总价值都不到三金元。相反,在帝国国内,一个熟练产业工人的“价值”至少是每个月八金元,如果算上各项福利,总价值超过了十金元。
  也就是说,帝国用在国内聘请一个工人的价格可以在日本雇佣三到四个工人。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不劳动力价值。以当时的情况,即便帝国在战争期间大规模的扩大工业产能,因为基础建设有一个周期,而且这个周期往往比较漫长,且基础建设的投入不能太高,不然会在短期内对工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帝国要想扩大重工业,军事工业,以及相关各项工业的产能,需要更多的工厂。
  在帝国兴建这些工厂不是不可能,而是难以立即见效。
  相反,日本则有比较完善的工业设施。虽然很多工厂都毁于战火,但是日本有足够多的熟练工人,而且都是渴望得到劳动机会,以获得养家糊口的生活物资,劳动积极性非常高的工人。
  如此一来,这些人力资源就是帝国战胜日本之后获得的第一个好处。
  在去舰队临时司令部的路上,白佑彬见到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日本的情况。
  港区是用铁丝网与高压电线包围起来的,而且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座架设着机关枪,并且有三名陆战队员站岗的了望塔。进入港区的道路有三条,每个入口处都设有检查岗哨,并且建有机枪堡垒。显然,除了帝国军人,以及得到特别批准的日本人之外,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进出。
  在经过第一个出口的时候,白佑彬看到了很多聚集在外面的日本人。
  大部分都是壮年男性,只是很多都有伤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三十岁以下的妇女,以及一些看上去约莫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
  排成长龙的日本人正在陆续到出口处的几名陆战队军官那里登记情况。
  每名登记了情况的日本人都会被一名陆战队士兵带到一旁,只是绝大部分伤残的日本成年男性都被赶走了。剩下的,不管是男是女,都要进行全身搜查,然后被送到岗哨后面的空地上。
  “这是在干什么?”白佑彬回头朝毕长胜看了过去。
  “招募临时工人。”毕长胜摇了摇头,说道,“港区需要一些勤杂人员,陆战队的官兵又不想干那些又脏又累的事情,就从附近的居民中进行雇佣。只是检查很严格,如果是旧日本军队的军人,或者参加过战争的日本人都不会被雇佣。”
  “那些女人是做什么的?”白佑彬朝岗哨后面,聚集在一起的那些日本年轻妇女看了过去。
  “还能做什么?”毕长胜苦笑了一下,“还不是陆战队搞出来的花样。这些常年在外作战的陆战队官兵大部分都没有家室,就算有,也在万里之外,除了高级军官可以带家属之外,普通官兵都不能带家属。常年累月的,总会有那么点需要吧?”
  听到这,白佑彬也皱起了眉头。
  “不过,价格挺公道的。”
  “你去过?”白佑彬立即朝毕长胜投去了惊讶的目光。
  “当然没有,我是舰队军官,不是陆战队的军官。”毕长胜嘿嘿一笑,又说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好像二份口粮就可以干上一次。如果舍得花钱,或者出袋大米,还能包宿一个晚上呢。”
  “得了,这事没人管吗?”白佑彬暗暗叹了口气。
  “管?谁来管?余辉宏将军日理万机,恐怕根本不知道下面发生的事情。另外,港区里驻扎的主要是舰队官兵,这边的陆战队基本上没有人约束。”毕长胜也叹了口气,“只不过,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再说了,那些日本人也要生活,也要吃饭。另外,谁能保证,那些日本女人不想借此机会移民到帝国,成为帝国臣民呢?”
  “你……”
  “长官,我可没有说空话。”毕长胜很严肃的说道,“你不在的这几个月,至少有一百多名日本籍女性拿到了移民护照,绝大部分都是设法与陆战队军人结婚之后,得到了帝国公民的身份的。听说,那些日本年轻女人不但漂亮,而且还很贤惠,比起帝国的妇女,不知道好了多少。”
  白佑彬立即翻了下白眼,难道百依百顺就叫好?
  只不过,这个比例也确实低了一点。横须贺这边少说也有数万名年轻妇女,结果只有一百多个被陆战队官兵“相中”,这也算是百里挑一了吧。
  两人闲聊着的时候,吉普车到了舰队临时司令部外面。
  因为由陆战队统一负责港区的安全,所以在舰队临时司令部外面站岗的也是陆战队士兵。
  见到白佑彬之后,两名卫兵立即立正敬礼,大呼“长官好”。
  白佑彬也着实过了把“长官”瘾。
第十章
公费旅行
  舰队参谋长绝不仅仅只负责指挥舰队作战。
  在江洪波留在那霸的战区司令部,将舰队的事情全部丢给白佑彬,当起了“甩手掌柜”之后,白佑彬成为了第一舰队实际上的司令官,除了要担负参谋长的职责之外,他还要处理原本应该由舰队司令官负责的工作。
  回到舰队的当天,白佑彬就遇到了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
  “有多少人?”
  “八十四个。”于右任将名单给了白佑彬,“因为是舰队官兵,所以陆战队不负责这些人事审批。本来,这事应该由江司令处理的,可是……”
  “我先看看吧。”
  说完,白佑彬就仔细的看了起来。名单中,有十多个他比较熟悉的军官。
  这不是晋升名单,也不是嘉奖名单,而是申请与日本籍女性结婚的官兵名单!
  几个小时前,白佑彬还觉得陆战队官兵娶日本老婆是件很荒谬的事情,现在问题就落到了他的头上。竟然有八十四个舰队官兵想娶日本老婆!
  这事,让白佑彬很头痛。
  自从第一位陆战队军官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就与日本籍妇女结婚的事情发生之后,陆战立即出台了临时规定,任何陆战队官兵想娶日本籍妇女为妻,都得先经过审批,并且对其未婚妻进行审查,只有在确定没有反帝国倾向,以及不是利用结婚来刺探情报等潜在隐患之后,才能获得批准。
  随后,陆战队又出台了更严厉的规定,只有上尉以上级别的军官才能娶日本籍妇女。
  因为海军之前没有多少类似的问题,所以没有类似的规定。只是在陆战队出台了新的规矩之后,海军也照葫芦画瓢,基本上按照陆战队的标准进行审批。另外,对申请人的调查工作也基本上交给陆战队负责。
  “你有什么看法?”放下名单之后,白佑彬朝于右任看了过去。
  “婚姻自由是明文规定了的,即便现在是特殊时期,而且娶日本女人也属于特殊情况,可是我们也不能完全禁止。”于右任拿出了香烟,点上后吸了两口,又说道,“再说了,谁也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很多军人都是在十八岁,甚至十六岁的时候就进入军校,或者加入海军。恐怕,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女人的滋味呢。作战时,大家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可现在这股风已经刮了起来,如果全部加以禁止,恐怕会对士气产生很大的影响。”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他考虑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军队本来就是一个高度“雄性化”的社会群体,绝大部分军人都是在成年之后,结婚之前参军。战争时期,在前线作战的军人随时都要面对牺牲的威胁。这也是陆战队首先放宽对“性交易”管制力度的根本原因。舰队官兵也一样,就白佑彬估计,现在第一舰队的数万名官兵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未经人事的“雏鸟”。白佑彬本人也是刚刚常到了异性滋味的准“雏鸟”。
  显然,如果全面禁止军人与日本籍女性通婚,这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
  只是,全面放开也不大可能。不管怎么样,军人的职责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而不是娶老婆。
  见到白佑彬没有开口,于右任又说道:“听说,首辅倡导‘明日一家亲’,既然连首辅都这么说了,我们……”
  “一家亲?”白佑彬笑了起来,“于右任,你是不是糊涂了?”
  于右任嘿嘿一笑,就不开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