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5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3/1021

  事实上,当时并没遇到多少麻烦。
  飞往日本的飞机中,绝大部分是民航班机。在中国战斗机出现之后,这些客机都非常听话的飞往了最近的机场。
  海运方面,除了有把握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到达日本的船只之外,其他船只都在中国海军的战斗机出现之后调转航向,部分去了菲律宾,部分去了台湾,还有少数前往中国大陆,没有一艘继续前往日本。
  后方,其他参战部队也相继按照牧浩洋制定的作战计划展开行动。
  从时间上讲,首先出动的是空军。
  四点三十五分,中国空军的两架J-20B战斗机在日本海上空击落了一架日本海军的远程反潜巡逻机。
  有意思的是,空战区域不在中国划定的交战范围之内。
  事发时,这加反潜巡逻机正在执行电子侦察任务,监视中国东北与朝鲜境内的防空雷达等电子设备。根据日本海军公布的消息,反潜巡逻机被击落的时候,在日本海西北,已经离开了日本的专属经济区,离朝鲜更近。也就是说,中国战斗机是在朝鲜经济专属海域上空击落了日本飞机。
  此事,直接导致朝鲜参战。
  当天晚上,朝鲜国家领导人正式宣布,朝鲜将依据与中国签署的军事同盟条约,共同对日作战。
  事实上,战争初期,朝鲜没有参与军事行动,只是向中国开放了军事基地。
  很明显,朝鲜的主要目的不是与日本作战,而是借此增强中国在朝鲜的军事存在,对韩国形成明显的军事优势。
  要知道,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朝鲜的国家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军事开支在五年之内降低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以内。也就是说,朝鲜把国家安全完全寄托在了中朝军事同盟上。中国向日本宣战之后,如果不借用朝鲜的军事基地,就有可能导致朝鲜的防务力量大幅度降低,也就有可能助长韩国的军事野心。更何况,美国逐步撤出西太平洋地区后,韩国的国防政策更加激进。虽然韩国没有与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仅通过美国,共同构建东北亚安全防务体系,但是不能排除韩国借此发难的可能性。原因很简单,韩国与日本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朝鲜向日本宣战,等于为中国的其他盟国做了榜样。
  接下来三天内,老挝、柬埔寨、缅甸与越南先后向日本宣战,到了年底,马来西亚也向日本宣战。最终,只有巴基斯坦没有卷入这场战争,而这也是中国的安排,因为巴基斯坦需要直面印度。
  在政治上,只要印度没有轻举妄动,就没有必要让巴基斯坦卷入这场战争。
  事实上,此时的情况与牧浩洋预料的并不一样。
  按照他制订的战争计划,空军将在正式宣战后,立即对日本实施战略轰炸,重点打击日本的核设施。
  问题是,直到七月一日凌晨,空军也没有采取行动。
  不是牧浩洋调整了战争计划,而是腾耀辉以总参谋长的身份,命令空军把轰炸行动延迟二十四小时。
  事实上,起关键作用的是黎平寇,因为是黎平寇向腾耀辉下的命令。
  至于原因,肯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即在黎平寇看来,在日本当局做出回应之前,没有理由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
  结果就是,直到七月一日上午,东京时间八点,日本首相才正式向中国宣战。
  半个小时后,黎平寇解除了作战禁令,让腾耀辉向空军下达命令,按照牧浩洋制订的作战计划展开行动。
  问题是,这已经延迟了十六个小时!
  十六个小时之前,日本还没有完成战争准备,本土防空力量没有动员,空中突击的成功率肯定不会低到哪里去。
  在日本已经完成战争准备,防空力量调动起来之后,轰炸难度大大提高。
  当天上午的第一轮轰炸中,中国空军损失了近二十架战斗机,还导致一架H-20A因伤坠毁!
  收到消息时,牧浩洋的感受只能用愤怒来形容。
  当然,也仅仅是愤怒。黎平寇才是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所有军人的得听从与执行他的命令。
第六章
错失先机
  战争就这么爆发了,或多或少让人有点意外。
  在绝大部分人看来,经过前期长达数年的“炒作”,中日战争必然轰轰烈烈,而不是以如此平淡的方式开始。
  早在年初的时候,一些“预言家”就预测,中日战争必然以某一方对另外一方进行突然袭击的方式爆发,而且很有可能是中国掌握主动权,突袭日本舰队母港或者是其他重要军事设施。
  当时,还有一些人认为,中国会以“斩首行动”拉开战幕。
  更有甚者,一些西方的军事家宣称,中国只要以核问题向日本宣战,就会在战争初期使用核武器进行战略突击,力争一举打垮日本的抵抗意志。根据这一判断,这些军事学家预计战争伤亡将高达五千万。
  当然,还有其他版本的“预测”。
  只是,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中国会如此“礼貌”,也没人想到,日本会表现得如此低调。
  总而言之,在中国宣战之后,全球主要新闻媒体都没反应过来。
  直到七月一日,特别是在日本向中国宣战之后,随着中国空军对日本本土发起大规模战略轰炸,媒体才反应过来,战争确实爆发了,而且与大部分人预测的一样,中国掌握着战争主动权。
  到下午两点,中国空军已经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空中打击。
  根据中国国防部在当天傍晚公布的第一份战报,在两点之前,中国空军总共出动各类战机八百六十八架次,向日本本土的四百多个军事目标投掷了两千多吨弹药,在空战中击落日本战斗机四十二架,炸毁停留在地面上的战斗机一百六十四架,自身仅损失三十八架战斗机与一架轰炸机。
  鉴于此前的多场战争,中国国防部公布的消息有很高的可信度。
  随后,日本防卫省公布的战报,与中国国防部公布的消息基本吻合,只是在战果与战损上略有出入。
  比如,日本宣称击落了五十六架中国战机,自己只损失了一百二十余架战机。
  因为战争正在进行之中,而且双方都不可能在几个小时内搞清楚具体情况,所以战果略有出入属于正常现象。
  在空中打击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牧浩洋却在伤脑筋。
  “这些事不是你能决定的,毕竟元首与腾总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周渝生知道牧浩洋心里有疙瘩。“不管怎么说,空中打击已经开始了,而且损失没有超出预期,在可控范围之内。”
  “十六个小时啊!”
  “你再急,这十六个小时也过去了。”
  牧浩洋叹了口气,顺手点上了香烟。
  也许,周渝生并不认为十六个小时有多么关键,但是在牧浩洋看来,这十六个小时很有可能改变战争进程。不是说提前十六个小时进行轰炸能够降低多少损失,或者说取得更多的战果,而是在这十六个小时内,日本完成了开战前的必要准备工作,从而在对抗中掌握了部分主动权。
  事实上,到七月一日傍晚,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根据母祁铁从空军司令部发来的战报,第一天的轰炸只取得了不到五成的战果,仍然有上百个关键战略目标没有被摧毁。虽然母祁铁已经调整了轰炸方案,将在七月二日增强出动规模,但是日本本土防空力量,特别是日本空军基地遭受的打击远不如预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必须增强制空力量。
  可以说,这是牧浩洋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果第一天的突击达到他提出的目标,日本空军将有半数以上的战斗机,而且主要是先进战斗机将被摧毁,日本的防空力量将大幅度降低。如此一来,在接下来的轰炸中,空军能把更多的力量用于空中打击,尽快实现战略轰炸目的,而不是派遣战斗机与日本战机争夺制空权。
  因为要争夺制空权,所以空军的打击力度必然大幅度缩水。
  从长远来看,这基本上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即便母祁铁能够增加出动量,提高第二天、甚至是接下来几天内的轰炸规模,也要消耗战机的出勤时间,让飞行员承担更加繁重的作战任务,大幅度降低空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空军,还有海军,准确的说是海军舰队。
  如果一切按照牧浩洋的计划行动,舰队将在七月一日、最迟七月二日北上。虽然在日本联合舰队离港之后,舰队不会参与轰炸行动,但是能够给日本制造更大的军事压力,迫使联合舰队规避。
  没有空军的有效掩护,日本联合舰队必须规避中国特遣舰队。
  如此一来,联合舰队就得向北海道方向转移,甚至得前往北太平洋,离开中国划定的交战海域。
  这是牧浩洋实现其战略计划的关键因素。
  说得直接一点,只有赶走了联合舰队,特遣舰队才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也才能够利用广袤的西太平洋,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让第二舰队火速赶往印度洋,出其不意的消灭日本的印度洋舰队,然后赶在联合舰队找到第一舰队之前返回西太平洋,与第一舰队联手围剿联合舰队。
  现在,牧浩洋不得不考虑备用计划了。
  如果无法北上进逼日本本土,联合舰队就会留在本土南面,在空军的掩护下活动,等待中国舰队前去决战。只要牧浩洋还有一点理智,就不会在这个时候与联合舰队决战,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把握歼灭得到空军掩护的联合舰队。结果就是,特遣舰队必须留在菲律宾海,活动范围非常有限。
  接下来,牧浩洋要么跟联合舰队决战,要么采用原计划。
  如果选择前者,很有可能在惨胜之后,失去进军印度洋的能力,眼睁睁的看着战略航线被日本印度洋舰队拦腰斩断,随后印度在日本的怂恿下参战,而中国最多在坚持几个月之后选择停战。
  如果选择后者,则要承担第一舰队被联合舰队歼灭的风险,而第二舰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一场条件均等的海战中击败联合舰队,也就不可能夺取制海权,日本海军则能把制还优势保持到二零三六年底。
  由此可见,延迟十六个小时开始战略轰炸,已经打乱了牧浩洋的战争计划。
  只是,牧浩洋没有放弃,也不能放弃。
  收到战报后,牧浩洋就给母祁铁下达了命令,要求空军立即调整打击方案,重点打击日本的空军基地。准确的说,是以战略轰炸为由,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尽可能的消耗日本的制空力量。
  牧浩洋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确保舰队至少能在十五日之前北上。
  只要打垮了日本空军,联合舰队就不敢留在本土南面,也就不敢与中国舰队决战,必须向北规避。
  这样一来,在七月十五日之后,特遣舰队就能按照牧浩洋的计划分兵进军印度洋。
  必须承认,战争提前爆发,让牧浩洋有充足的时间调整作战行动。如果战争在七月十五日前后爆发,牧浩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只是,这么做仍然不能确保达到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3/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