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1021

  “至少得把主要人员确定下来。”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还是老杨他们吧,毕竟这不是局部战争,启用年轻将领的话不大可靠。”
  对于快五十岁的牧浩洋来说,已经不算年轻了。
  腾耀辉笑了笑,说道:“你安排就行了,我早就说过,这场战争由你做主,我只替你解决麻烦。”
  “老腾……”
  “再过几年,我们这一代军人就得看你们唱戏了。”
  “不管怎么说,没有你们,也就没有我们。”
  “得了,别用这种语气,我还没有那么老。”
  “开始可是你说的。”
  腾耀辉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等下我就给杨禹方他们打电话,让他们向你报到,其他的事情你去安排。”
  “行,等他们到了,我请他们吃饭。”
  说完,牧浩洋就起身告辞。
  腾耀辉在这个时候放手让牧浩洋去做,还有一个没有说的原因,即他也希望通过这场战争,让杨禹方、周渝生与章玉廷等海军将领得到表现机会,以便在他离开总参谋部之后,让海军依然茁壮成长。
  在这几位海军高级将领中,最受腾耀辉器重的是杨禹方。
  按照牧浩洋的了解,腾耀辉很有可能让杨禹方在二零四三年之前出任海军司令,周渝生则将出任海军参谋长,章玉廷将以海军将领身份到总参谋部工作。如此一来,腾耀辉自然要关心牧浩洋如何安排前线指挥官了。
  也正是如此,牧浩洋才决定继续使用杨禹方等人。
  必须承认,牧浩洋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如果真由他做主,肯定会任用一些年轻将领。这既有个人的想法,也是为了军队的长远发展考虑。
  于公,给年轻将领锻炼机会,能够提高军队的活力。
  要知道,在牧浩洋这一代将领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杨禹方已经五十八岁了,周渝生也有五十四岁,连章玉廷都有五十二岁。再过十年,杨禹方就算还在服役,也不可能再次率领军队出征,而周渝生没有晋升大将的机会,很有可能在二零四五年退役,章玉廷也得在二零四七年退役。
  对他们三个来说,是否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并不重要。
  让他们上阵,必然占用宝贵的指挥职务,留给年轻将领的机会就没有那么多了。
  于私,牧浩洋非常清楚,在腾耀辉之后,由他出任总参谋长的机会非常大,也就有必要培养一批“嫡系”军官。
  要知道,牧浩洋不可能是腾耀辉这样的过渡型总参谋长。
  到二零四三年,黄峙博已经七十多岁了,不大有可能像现在这样,在幕后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要想像黄峙博担任总参谋长期间那样,让总参谋长成为真正的军事统帅,牧浩洋就得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军队里,基础就是人脉。
  陆风烈与黄峙博能够已军人身份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
  不可否认,牧浩洋身上集中了两个人的优势。
  作为陆风烈的女婿,而且是唯一有资格继承陆风烈衣钵的亲属,牧浩洋早已得到陆风烈派系的支持。作为黄峙博最器重的部下,牧浩洋也得到了黄峙博派系的支持。对他来说,欠缺的只是自己的基础。
  正是如此,牧浩洋才希望在这场战争中,尽可能的让年轻将领担任要职。
  只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牧浩洋必须做出妥协。
  如此一来,在人事任命上,牧浩洋必须费点神。
  两天后,周渝生率先赶了回来。
  如果说,牧浩洋与杨禹方的关系大多限于战友层面的话,那么他与周渝生的关系,就是真正的知交。
  “这确实是个问题。”
  “老周,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虽然黄总与老腾定下了君子之约,但是仅限于这场战争。不可否认,我有一些私心,可是从长远来看,我要是不这么做的话,恐怕……”
  “我明白你的意思。”周渝生笑了笑,说道,“之前,我挺羡慕你的,年轻有为,而且得到总参谋长器重,还是陆老的女婿,便宜都占尽了。只是现在看来,还是像我这种人过得比较轻松。”
  “老周,你也来嘲笑我。”
  “怎么可能?”周渝生很是惊讶,“别想得太多,至少我们能够理解。”
  “老杨,还有老章那里……”
  “放心吧,他们都是通情达理的人,都能理解。”周渝生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你要不方便的话,我去帮你说。”
  “这怎么好,你……”
  “我两兄弟,还说这些?”周渝生灭掉香烟,说道,“等老杨他们到了,我去机场,你就放心吧。”
  牧浩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在人事任用上,你可得留一手。”
  “什么意思?”
  “说直接点,这么大个场面,你一个人和不转。真要打基础,你首先就得抓住我们这几个。至于年轻人的事,只要关系理顺了,就没什么问题。不管怎么说,至少也要再等八年你才有机会当上总参谋长。”周渝生笑了笑,说道,“谁能保证,在这八年里不会爆发另外一场战争?”
  “你觉得有这种可能?”
  “在过去二十年里,我们打了几场战争?平均下来,每五年一次。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然规律。”
  牧浩洋一愣,随即笑了起来。
  这确实是个规律,因为决定战争的不是军人,而是利益需求。
  “别想太多了,不然老得快。”
  “看来,我得向你学习。”
  “得了吧,你又来笑话我了。”周渝生看了眼手表,说道,“时间还早,我也好久没有回来了,到你家去坐坐,顺带看看我的干儿子。这次,我可早有准备,礼物就在车上,你可别说闲话。”
  “行,晚上让陆雯弄几个拿手小菜。”
  等牧浩洋处理完手头的工作,给秘书做了交代,两人去离开了总参谋部。牧浩洋在路上给陆雯打了电话,让她早点下班回家。
第六十章
集体智慧
  最让周渝生羡慕的,还是牧浩洋与陆雯的感情。
  别看两人都快五十岁了,平常生活中仍然跟刚结婚的时候一样,不但感情好,还有很多共同话题。
  只是,周渝生并不知道,牧浩洋与陆雯是聚少离多。
  见面机会少,在一起的时候自然非常亲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陆雯也已晋升为陆军中将(二炮解散之后,陆雯所在的导弹部队并入陆军)。这是技术类军官的最高军衔,陆雯是陆军中最有名、也是最忙碌的高级技术军官。
  只是,她的主业不再是研制弹道导弹。
  二零二九年,在钱仲泰的提议下,时任国务院总理的黎平寇批准成立了“理论与基础物理学研究中心”,并且由陆雯担任总负责人。该中心在名义上,负责管理所有由国家资助的高端科研项目,比如两座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实际上主要从事的是理论研究,与基础项目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成立该中心的目的,就是提高中国的理论物理学水平。
  必须承认,该中心的地位远在其他科研机构之上,而且很快就获得了成果。
  二零三零年,典誉清以《引力场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为获得该项提名的第一位中国籍物理学家。虽然在评审阶段,因为这篇论文存在很大争议,特别是遭到了众多西方学者的质疑,最终没能获奖,但是典誉清在国际物理学、特别是理论物理学界的声誉已经打响。
  两年后,另外一位中国物理学家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的是苗少凤,获奖理由是验证了中微子的超光速特性,并且在实验室中证明了由他提出的理论。
  虽然是实验物理学家,但是苗少凤是由陆雯发现的。
  说得准确一点,是陆雯最先重视他提出的理论,并且调动科研资源,让他证明了自己提出的理论。
  为此,苗少凤不但拿到了一百五十万瑞典克朗,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作为幕后工作者,陆雯没有抛头露面,也没有获得奖金。只是在一年之后,她就晋升为了陆军中将。
  正是如此,陆雯比牧浩洋还要忙碌。
  虽然牧浩洋平常琐事缠身,但是只要在总参谋部,他就天天回家吃晚饭,有精力的话还会陪孩子看电视。陆雯十天中有九天不在北京,就算在,也很少回家,有的时候连给家里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牧浩洋没有问陆雯为什么这么忙,也没有这个必要。
  事实上,大部分时候,牧浩洋根本不知道陆雯在做什么。就算有机会聊天,牧浩洋也很少主动询问工作上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陆雯的工作性质,早已超过了牧浩洋的认知范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