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1021

  J-25机群的任务只有一个:拖住F-22I,让ZY-1及时撤退。
  至于J-15B机群能否顺利轰炸印度舰队,还不是J-25飞行员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毕竟保护预警机更加重要。
  十分钟内,五架J-25被击落。
  为了这五个战果,印度空军不但损失了二十二架Su-30MKI,还损失了四架F-22I,并且使六架F-22I提前耗光弹药。
  在这十分钟里,两架ZY-1向东南撤退了一百公里。
  可以说,战斗打得十分艰难,如果没有增援,不但最后三架J-25将被击落,两架预警机也在劫难逃。
  也就在这个时候,二十架J-15B赶到了。
  虽然这些战斗机都携带了制导炸弹,而且没有抛掉副油箱,不具备格斗能力,但是每架战斗机上都有两枚PL-12E,能够进行视距外攻击。
  二点二十二分,J-15B机群投入战斗,在六十公里外向F-22I机群发射了PL-12E。
  这轮攻击来得十分及时,因为就在这个时候,已经有四架F-22I摆脱J-25,转向追击正在逃逸的ZY-1。
  再晚一分钟,F-22I就将向ZY-1发射导弹。
  遭到打击,F-22I机群立即溃退。
  根据J-15B的战报,在这轮攻击中,至少有七架F-22I被PL-12E击落,只有四架避开了导弹。
  虽然继续逼近的话,J-15B就必须抛掉炸弹与副油箱,与F-22I格斗,但是印度战斗机飞行员做出错误判断,认为新到达的J-15B是制空战斗机,因此在遭到攻击后,立即转向撤退。
  必须承认,印度飞行员不是胆小。
  仅存的四架F-22I差不多都用光了弹药,与二十架J-15B格斗,肯定没有胜算。
  再说了,如果这些J-15B执行的是制空任务,就没有能力攻击海面上的战舰,对舰队没有威胁。
  只有及时撤退,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也才能保存战斗力。
  F-22I机群撤退后,三架J-25没有追击,也转向撤退。原因很简单,激烈的战斗,让这三架战斗机消耗了太多的燃油,根本无法返回舰队,甚至无法与加油机会合。最终,这三架战斗机在返航途中坠毁。万幸的是,因为离舰队比较近,所以六名飞行员在海面上漂浮了两天之后,被直升机救起。
  J-25撤退时,J-15B机群对印度舰队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二点二十八分,第一架J-15B在七千米高空,朝“维拉特”号投下了制导炸弹。
  虽然“维拉特”号上的三套末段拦截系统还没瘫痪,仍然具备拦截能力,但是J-15B投下的是火箭助推炸弹,落下的速度高达三马赫,而且是从天顶方向进入,超过了末段拦截系统的拦截能力。
  轰炸非常彻底,“维拉特”号被三架J-15B投下的六枚炸弹彻底摧毁。
  与此同时,“维克拉马迪亚”号也遭到了三架J-15B的攻击,其他几艘还在挣扎的印度战舰也遭到了轰炸。
  半个小时后,“维克拉马迪亚”号沉没。
  事实上,“维拉特”号没有被炸沉,而是在战斗结束后不久,被一艘095型攻击核潜艇在一千五百米外发射的重型鱼雷击沉。此外,还有两艘大型驱逐舰被潜艇击沉,印度舰队至此全军覆没。
  二点三十五分,J-15B机群转向返航。
  此时,牧浩洋与杨禹方根本没有高兴,因为两点不到,马明涛送来了二部提供的卫星侦察情报。
  大概在一点三十五分左右,印度海军的十二架反潜巡逻机离开了基地。
  虽然情报中提到,这些反潜巡逻机将去掩护舰队,但是牧浩洋与杨禹方都觉得,印度海军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让反潜巡逻机去掩护舰队。
  原因很简单,空中战斗还没结束,反潜巡逻机很容易遭到攻击。
  如果遇到对方的战斗机,反潜巡逻机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正常情况下,应该等到战斗机清场之后,再出动反潜巡逻机。
  如果不是去掩护印度舰队,那么这些反潜巡逻机就是来攻击中国舰队。
  因为中国舰队离印度本土超过两千公里,所以要想进行反击,印度海军只能动用反潜巡逻机。更重要的是,印度海军的P-8I也能携带反舰导弹,而且是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虽然“布拉莫斯”的性能没有吹嘘得那么厉害,而且以二零二七年的标准衡量,已经早已落后,但是十二架P-8I至少能携带七十二枚“布拉莫斯”,攻击两千公里外的舰队,仍然是个不小的威胁。
  关键是,空射型“布拉莫斯”的射程绝对不是五百公里。
  按照印度最初公布的性能数据,空射型“布拉莫斯”的最大射程为五百公里,但是在进行了中期改进后,“布拉莫斯”的射程在一千公里左右,算得上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反舰导弹了。
  虽然射程远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意味着能在舰队防空圈外发起攻击。
  要知道,通常情况下,舰队的防空圈肯定没有一千公里。
  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这些P-8I就能对舰队构成威胁,那就是必须在发起攻击之前获取准确的战术信息。
  说得直接一点,印度空军必须出动战术侦察机。
  即便没有加油机支持,F-22I也能飞到两千公里外执行侦察任务。更重要的是,在之前的战斗中,印度空军出动了大批F-22I,不可能知道其中有没有几架执行侦察任务,而且舰队的预警机很难及时发现F-22I。只需要获知中国舰队的大致方位,P-8I就能在一千公里外发射反舰导弹。
  暂且不说这种攻击有没有效果,肯定有威胁,而且是不小的威胁。
  要知道,此时舰队上空只有十多架防空战斗机。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P-8I、以及来袭的反舰导弹群,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外围拦截,必须进行舰队防空。
  当时,舰队上空只有两架ZY-1,而且所剩燃油最多能飞行两个小时。
  也就是说,这两架预警机不能远离航母,只能在舰队上空,引导防空战斗机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
  这也正是杨禹方的安排,在无法扩大拦截区域的情况下,拦截反舰导弹更加可靠。
  只是,ZY-1能够提供的预警时间非常短暂。
  二点五十五分,ZY-1发出警报,“布拉莫斯”导弹群离舰队仅有二百五十公里。
  舰队防空作战随即开始,所有战舰在两分钟内启动了防空雷达,并且为防空导弹通电预热,完成了发射导弹的准备工作。
  空中,十八架刚刚为返航机群补充了燃油的J-15B战斗机转向加速。
  留给战斗机的时间只有不到一分钟,显然过于仓促,防空反导重任落到了舰队里的防空战舰身上。
第五十五章
最后的坚持
  印军的反击算不上迅速,也算不上强大,只是勉强为之。
  在决定进行反击的时候,印度海军只有十二架P-8I在机场上,其他的反潜巡逻机要么在舰队附近活动,要么在返航途中。虽然再等两个小时,能够出动更多的P-8I,但是两个小时之后,中国舰队将完成攻击、撤离战场。要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中国舰队,显然比发动攻击困难得多。
  要知道,当时印度海军至少知道中国舰队的大致方向。
  通过E-3G提供的信息,特别返航的J-15B机群,至少能够确定,中国舰队在印度舰队东南方向上。
  因为中国舰载战斗机的最大作战半径只有一千五百公里,而且在战斗中动用了半数以上的战斗机,超过了通过伙伴式空中加油增加航程的极限,所以可以肯定,中国舰队离印度舰队不会超过一千五百公里。
  结合这两个条件,就能确定中国舰队的大致方位。
  虽然这不是有用的战术情报,但是只要出动几架侦察机,就有机会找到中国舰队,获取必要的战术情报。
  正是如此,在组织反击的时候,印度空军首先出动了两架F-22I执行战术侦察任务。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印度海军能够出动二十四架P-8I,反击就能收到战果,甚至有可能重创中国航母。
  原因很简单,中国舰队里,只有两艘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
  为了追击逃逸的印度舰队,牧浩洋没有等待从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的登陆舰队,而是一直以全速航行。按照他的安排,要等到这场战斗结束之后,才转向南下,与登陆舰队会合之后进入孟加拉湾。
  六艘护航战舰,算不上充足。
  虽然按照标准配制,两支航母战斗群里也只有六艘防空战舰,因此舰队的区域防空能力没有减弱,但是在近距离防空反导作战中,远洋护卫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在近距离为航母提供掩护。
  没有护卫舰,等于削弱了反导作战能力。
  以当时的情况,六艘防空战舰最多能应付从一个方向上射来的一百枚反舰导弹,如果数量超过一百四十枚,肯定会有战舰挨打。按照一架P-8I携带六枚“布拉莫斯”计算,二十四架能携带一百四十四枚导弹,正好超过了六艘战舰的最大拦截能力。因为“布拉莫斯”具有智能识别能力,能够主动攻击排水量最大的战舰,所以成功突破防空网的导弹,很有可能攻击航母。
  可惜的是,十二架P-8I确实少了一点。
  虽然在外围拦截中,J-15B机群没有及时赶到,甚至没能用上PL-12E,但是在接下来的舰队防空作战中,六艘防空战舰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在两分钟内用区域防空导弹击落了六十四枚“布拉莫斯”,随后又用中程防空导弹击落了六枚,突破防空网的两枚也在最后关头被巡洋舰与航母上的末段拦截系统击落。印度海军反击的最大战果,仅仅是“北京”号巡洋舰的舰桥被一块较大的碎片砸中,导致一名军官负伤,让战舰上的损管人员不得不进行临时修补,留下了一块很难看的伤疤。
  防空警报解除后,牧浩洋才松了口气。
  航母上的勤务人员没有松懈下来,他们还得赶紧让已经返航的J-15B机群降落,不然这些战斗机都会因燃油耗尽而坠毁。
  因为在防空作战中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前去迎接最后一批J-25的加油机没能按照杨禹方的安排起飞。这也是三架J-25在返航途中坠毁的直接原因,如果携带伙伴式加油吊舱的J-15B能及时起飞,三架J-25就能返回舰队。
  四点过五分,最后一架执行攻击任务的J-15B回到舰队上空。
  半个小时前,牧浩洋已经下令转为向南航行,前去与登陆舰队会合。
  随着最后一架J-15B降落到航母上,打击印度舰队的行动结束。
  在这场持续了六个半小时的战斗中,中国舰队以损失八架J-25的轻微代价,取得了全歼印度舰队、击落敌机一百三十七架的辉煌战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