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8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6/1195

  毫无疑问,特遣舰队刚刚起航,欧洲大陆国家等待的时机远没到来。
  这一天,还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英国国防部与皇家海军司令部正式公布了“禁航区”的范围。
  英国当局在这个时候划出“禁航区”,在一般人看来,是针对阿根廷当局在前一天宣布的消息,即再次派遣船队向马岛运送部队与物资。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英国当局此举与阿根廷当局的行动没有任何关系。
  划出禁航区,等于划出了战区。
  按照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观点,交战某一方划出“禁航区”、“禁区”、“禁飞区”等等带有强制意味的限制性区域之后,发生在该区域内的冲突、交火、战斗等战争行为均属于合法的作战行动,不应被看成军事挑衅行为。也就是说,即便是第三方的船只,只要在“禁航区”内遭到攻击,都不能指责英国政府,更不能将此作为向英国开战的理由。由此可见,英国当局划出“禁航区”,就是要设定交战区域,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提供法理依据,也为应付某些国家的干预行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别的不说,如果共和国的船只进入“禁航区”,英国当局就有权让其接受检查,甚至将其扣留。
  问题是,英国当局划出的“禁航区”的范围非常有限。
  按照英国当局公布的相关信息,“禁航区”分为三个范围,最核心的“红色”区域、也就是绝对禁止区域仅为马岛周边200千米范围内的专属经济区,然后是“红色”区域、也就是需要检查后才能通行的管制区域、范围仅在前者基础上延伸50到350千米,最后是“绿色”区域、也就是需要提前通报才能通航的限制区域、范围仅在前者的基础上延伸50到250千米。由此可见,“禁航区”的范围并不大。向东看,实际上只延伸到了马岛与阿根廷本土的中心线上,并未将阿根廷领海与专属经济区划入其中。即便向北看,也只在马岛专属经济区的基础上向外延伸了600千米,仅仅是特遣舰队航母舰载战斗机在执行常规空中打击任务时的通常作战半径。
  按照新闻媒体的评价,英国当局此举不会收到多么明显的效果。
  事实也确实如此,英国当局公布“禁航区”之后数个小时,阿根廷当局就公布了第二支运输船队的组成情况。
  这支船队的规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阿根廷当局没有“说说而已”。
  用西方新闻媒体的评价来说,重要的不是向马岛运送多少作战部队与物资,而是能不能通过海路向马岛运送作战部队与物资,哪怕只送去了一个排与一箱子弹,对于发誓要守住马岛的英国政府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事实上,即将送往马岛的肯定不止一个排与一箱子弹。
  按照阿根廷当局公布的消息,运输船队有3艘散装货轮、2艘集装箱货轮与1艘滚装货轮组成,虽然都是排水量不到5000吨的小型快速货轮,运载能力非常有限,但是6艘货轮至少能将3个装甲营与3个炮兵营的重装备,以及2万多吨物资送上马岛,从而扭转阿军进攻不力的局面。
  不管是从朴茨茅斯出发的特遣舰队,还是正在向马德普拉塔集结的阿根廷船队,都证明了一点,即交战双方正在争分夺秒的利用有限的时间!
第五十九章
积极应对
  因为英国特遣舰队早晚得从扑茨茅斯出发,所以裴承毅对此并不在乎。
  26日傍晚,裴承毅回到了阿根廷海军司令部。
  数十名军情局的特工忙了一整天,总算为以裴承毅为首的军事顾问团清理出了几个能够安心使用的房间,并且建设好了保密通信设备。
  吃过晚饭,裴承毅去了会议室,让通信参谋联系上了华剑锋、东方闻与胡荆安等人。
  “船队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裴承毅先把问题抛给了身在马德普拉塔的东方闻。
  “还算顺利,最后一艘散装货轮将在四个小时后到达,装载工作能在天亮前完成。一切顺利的话,船队将在明天上午出港。”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有什么不顺利的吗?”
  屏幕上,东方闻苦笑了一下,说道:“总体来说没什么大问题,主要是港口的吞吐能力有限,装载工作也许无法按时完成。”
  “吞吐能力有限?”裴承毅冷笑了一下,说道,“找过阿根廷海军的联络军官吗?”
  “找过了,正在商量。”
  “你那边盯紧点,等下我会联系阿根廷海军参谋长。不管怎么样,船队必须在明天上午起锚,绝不能拖到明天下午。”
  “我尽力而为。”
  裴承毅朝东方闻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胡荆安,说道:“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正在积极组织快速船只,已经有十一艘快艇到达,预计在明天傍晚之前还有十来艘快艇到达。”
  “只有这么多?”
  “只有这么多。”
  裴承毅长叹口气,没有急着开口。
  把胡荆安派到里奥加耶戈斯去组建“快艇船队”是早就确定了的,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或者说是裴承毅不太相信阿根廷海军。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阿根廷拥有上百艘排水量在250吨到1000吨之间的快艇,都能用来运送作战人员与散装物资,大部分进行简单改装之后能够用来运送重型装备与整装物资。因为这些快艇的速度都在50节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75节,所以只要能过征用这些快艇,就能解决海运问题。
  最初的时候,裴承毅不想插手阿根廷内部事务,只是向阿根廷海军施压,希望能够尽快完成动员工作。直到收到军情局提供的资料,裴承毅才改变想法,决定利用塞隆给予的生杀大权,亲自负责动员工作,并且将胡荆安派了过去。事实上,阿根廷海军从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问题不在海军身上,而是海军无法像裴承毅那样,无所顾忌的利用阿根廷的国家实力。说简单点,裴承毅盯上的那些快艇属于阿根廷的当权者,也只有有权有势的大人物才玩得起1000吨的豪华游艇,要从这些大人物手里征用游艇,别说阿根廷海军参谋长没有这个胆量,连塞隆都得三思。让裴承毅来做,就不是得罪哪个大人物的问题了,首先是裴承毅不需要担心得罪哪个大人物,其次是没有哪个大人物愿意得罪裴承毅。站在塞隆的立场上,由裴承毅出面,不管闹成什么样子都可以把责任推到裴承毅的身上,战争结束后,再由总统出面解决问题。
  裴承毅不是笨蛋,一眼就看出了塞隆的想法。
  正是如此,拿到塞隆授予的大权后,裴承毅就没有理由客气什么了。
  “我让军情局尽快提供更加准确的情报,你那边还需要什么帮助?”
  “主要是人手不够,而且没有多大说服力。”
  “说服力?”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随即笑了起来,说道,“既然如此,我会让军情局派人过去,帮你解决问题。”
  “最好准备充分一点。”
  “这是军情局的事情,他们会有所准备。”裴承毅稍微停顿了一下,转口说道,“不管怎么样,必须在明天傍晚准备好三十艘快艇,将第一批作战人员与物资送出去。如果不能搜集到足够多的快艇,也要让准备好的快艇及时出发。”
  “没问题,我赶紧处理。”
  裴承毅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另外一个屏幕上的杨少勇。
  “情况比我们预料的还要糟糕。”杨少勇算得上是裴承毅的老部下,没有顾虑什么,直接说道,“到了马岛后,我花了好几个小时走访阿军各级作战部队,与我们担心的一样,因为缺乏重武器与弹药,阿军官兵并不急于进攻,甚至不希望在港区内与英军交战。虽然没有迹象表明阿军正在丧失战斗意志,但是我们必须顾虑局势持续恶化产生的后果,即阿军会不会因为过高的战斗伤亡丧失斗志。”
  “伤亡不是关键。”裴承毅提醒了杨少勇一句。
  “确实如此,伤亡不是关键,希望更加重要。”杨少勇苦笑了一下,说道,“按照我的理解,能否及时打下阿根廷港关系到整个地面作战行动的成败。从客观情况讲,阿军必须尽快占领阿根廷港,不然随着天气转变,阿军很难在岛上站住脚。”
  “联系上闵瑞麟上校了吗?”
  “已经联系上了,刚刚与他谈过。”杨少勇知道裴承毅要问什么,说道,“军团的情况比较理想,官兵的斗志都很高,生活条件也比阿军好得多,只是按照协议,并没参加攻打港区的作战行动。只要阿根廷当局与华安公司谈妥,军团随时可以参加战斗。”
  “军团有没有特殊要求?”
  “暂时没有,用闵瑞麟的话来说,能够多送点新鲜食物就再好不过了。”
  裴承毅笑了笑,说道:“补给不是问题,已经做了相关安排。再次见到闵瑞麟,你记得告诉他,军团要尽快调整好心态,虽然这不是共和国的战争,但是对共和国来说,这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增援部队到达之后,阿军将强攻港区,我们会敦促阿根廷当局与华安公司签署新合同。无论如何,务必在月底之前占领港区,军团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阿军,确保港口内的基础设施不被英军破坏。”
  “我会告诉闵瑞麟,让他们尽快做好准备。”
  “还得盯紧阿军。”
  杨少勇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裴承毅喝了口茶,把目光转向了龙宏恩。
  “阿根廷空军已经答应全力配合我们,按照我们的命令行动。”龙宏恩苦笑了一下,说道,“只是不能过分乐观,我们需要岸基反潜巡逻机部队驻扎在外地,如果阿军想搞出点事情来,有的是机会。”
  “这不是关键,主要是我们必须利用阿根廷空军的航空反潜部队。”
  “我认为,最好派人去各处基地。”
  裴承毅沉思了一阵,说道:“我会做出安排,你的任务是盯紧阿根廷空军参谋长,留意他的一举一动,并且把他的言行都记录下来。真要撕破脸皮,我们得有所准备,如果拿不出证据就算说得再漂亮也没用。”
  “如此的话,我建议尽快与阿根廷当局通气。”
  “我知道该怎么做,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龙宏恩知道裴承毅的脾气,没再多说。
  裴承毅也知道龙宏恩在担心什么,可是他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阿根廷的军事编制非常独特,按照相关规定,所有固定翼作战飞机都属于空军。表面上看、这个安排没错,实际上、这对阿根廷的国防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别的不说,因为没有分清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阿根廷海军至今没有进口或者建造航母的意愿。事实上,早在10多年前,阿根廷海军就提出了引进(或者由国外设计,在国内建造)航母的计划,并且希望借此机会与空军划清界线,首先在岸基反潜航空兵的基础上组建海军航空兵,然后再组建舰载航空兵,从而削弱空军的影响力。虽然这一计划非常超前,以阿根廷的国力,就算有能力维持一支轻型航母战斗群,也没有多大意义,要想维护国家利益,阿根廷至少需要中型航母战斗群,而阿根廷的国内不足以支撑中型航母战斗群,但是阿根廷海军的动机不是要打造航母战斗群,而是想获得真正的海军航空兵,特别是岸基反潜巡逻机。
  反复争夺10多年后,阿根廷海军仍然没能斗过空军。
  虽然阿根廷只有12架从共和国引进的APS-1C型反潜巡逻机(以Y-14A为载机,专门针对如同阿根廷这类,即有漫长的海岸线与广袤的领海需要守卫,又无力购买昂贵的大型反潜巡逻机的国家开发的“多用途反潜巡逻机”,正式编号为PS-1,在10多年内,在包括阿根廷、智利在内的20多个国家销售了300多架,成为最受国际市场欢迎的反潜巡逻机,出售给阿根廷的APS-1C针对阿根廷的特殊需要做了特别改进,增强了在恶劣气象环境,特别是南大西洋上的活动能力),不管是从规模还是从实力上讲,都算不上强大,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这12架反潜巡逻机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别的不说,英国海军并没跟随时代潮流,没有像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那样,为自己的潜艇装配潜射防空导弹(受探测、跟踪与引导技术限制,潜射防空导弹至今没有在战场上有过惊人表现,更没有取得足以令人信服的战绩,所以包括共和国与美国在内的海军强国都没有急着推广,更不鼓励潜艇艇长在战斗中与航空反潜力量直接对抗)。也就是说,面对反潜巡逻机,潜艇的理想选择不是反击,而是藏匿行踪。为了避开反潜巡逻机,任何一名潜艇艇长在做出战术决策,比如占领伏击阵位、撤出战斗海域、机动待命的时候,都会有所顾虑。只要合理利用12架反潜巡逻机,就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要想利用阿根廷的反潜巡逻机,就得搞定阿根廷空军参谋长阿方索。
  裴承毅已经让龙宏恩拿着塞隆的“总统令”去了阿根廷空军司令部,并且亲自给阿方索打了电话,虽然阿根廷空军参谋长没有为难裴承毅,但是不代表会让一个小小的中校军官在阿根廷空军司令部呼风唤雨。
  想了一阵,裴承毅知道,这件事情得加紧落实。
  让旁边的参谋做了重点记录后,裴承毅把目光转向了最后一个参会者。
  “下午收到了军情局的最新情报,英国潜艇没有跟随特遣舰队出发。”华剑锋点上了香烟,说道,“非常可惜的是,军情局也无法肯定英国潜艇的去向。按照我的提议,军情局秘密联系了俄罗斯的情报部门,提出用俄罗斯感兴趣的情报交换英国海军潜艇部署情报,但是没有任何收获。”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华剑锋的意思。
  虽然共和国拥有世界上第二大海军与最厉害的水下舰队,但是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共和国很少向大西洋、特别是北大西洋派遣潜艇,只在印度战争结束后不久,也就是2036年初的时候派了1艘潜艇去北大西洋转了一圈,其主要任务不是战备巡逻,而是利用携带的特殊仪器测绘海底地图、寻找合适的潜航航道,为今后向北大西洋派遣执行经常性战备巡逻任务的潜艇提供帮助。
  受此影响,共和国与俄罗斯存在某种秘密关系。
  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共和国用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潜艇部署情报交换俄罗斯掌握的美国在大西洋的潜艇部署情报。虽然没有涉及到英国,但是按照双方的约定,英国的战略力量与美国挂钩,所以俄罗斯也将按时提供英国战略潜艇的活动情报,作为补偿,共和国则将提供亚太地区美国盟国的水下力量的部署情况。
  “我们不得不往最坏的方面考虑。”华剑锋抽了两口烟,说道,“按照我的判断,英国潜艇早已到达交战海域,也许已经在赶望伏击海域。与上次交战不同的是,英国潜艇绝对不会采用最简单的伏击战术,很有可能主动出击。”
  “什么意思?”裴承毅插嘴问了一句。
  “也就是到英国划定的‘禁航区’之外的海域拦截阿根廷船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6/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