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3/1195

  李存勋笑了笑,说道:“早晚都一样,只是布鲁德林少跑了一趟。”
  “这么说来,布鲁德林准备继续在新德里周旋?”
  “毫无疑问,美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更重要的是,印度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王元庆与阎尚隆立即皱起了眉头。
  “我们公布消息之后,鲁拉贾帕尼立即召开部长级紧急会议,随后发出外交信号。”李存勋抽了两口烟,说道,“很及时,反应很快。会议持续了数个小时,虽然无法得知会议的具体内容,但是从印度的反应来看,肯定讨论了战争问题。”
  “你是说,印度在为战争做准备?”阎尚隆立即问了一句。
  李存勋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为战争做准备,而是商讨与战争有关的问题。按照我的猜测,主要就是确定是否积极推动战争。为此,鲁拉贾帕尼必须搞清楚战争的影响,以及印度将受到多大程度的打击。如果大家太大,他就不会推动战争。毫无疑问,鲁拉贾帕尼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也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什么意思?”阎尚隆最擅长猜哑谜,却最不喜欢猜哑谜。
  李存勋笑了笑,说道:“从始至终,鲁拉贾帕尼都在积极避免战争。之前我们就提供了相关情报,印度没有答应接受美国的航母与大型水面战舰,就是印度积极避免战争的明确信号,也算得上是鲁拉贾帕尼给我们的暗示。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反应有点过火,让印度感到了威胁。”
  “不是过火,而是不够火。”
  阎尚隆的眉头跳了几下,既然元首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总体来说,我们大致可以断定,鲁拉贾帕尼做出了两个非常重大的决策。”李存勋知道王元庆的意思,也就没有继续纠缠前面的话题。“第一个决策我们已经看到了,印度正在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冲突。如果不出所料,只要我们做出适当让步,印度将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外交行动,力争与我们恢复谈判。只要谈判重新开始,战争威胁就将消除。简单地说,鲁拉贾帕尼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避免战争。”
  “第二个决策是什么?”阎尚隆追问了一句。
  “积极备战。”
  阎尚隆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搞明白李存勋的意思。
  “为今后的战争做准备。”李存勋呵呵一笑,说道,“很明显,现在的印度不是我们的对手,甚至不是巴基斯坦的对手。战争打响,印度的唯一选择就是发动‘人民战争’,以此阻止我们与巴基斯坦大举入侵,从根本上保住印度的独立地位。实际上,鲁拉贾帕尼也没有多少信心。日本的下场给了印度很大的教训,即便打‘人民战争’,只要我们与巴基斯坦没有吞并印度的野心,没想出兵攻占印度全境,就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打到最后,输的还是印度。”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见到李存勋的兴致这么高,也就没有抢李存勋的风头。
  “鲁拉贾帕尼肯定知道,战争无法避免,只是迟早的事情。”李存勋灭掉烟头,又习惯性的拿起了一根,“数个小时的部长级会议,足够鲁拉贾帕尼看清未来,也足够鲁拉贾帕尼做出决策。印度要想与我们对抗,需要的不仅仅是美国提供的军事援助,还要尽快弥补印度的致命缺陷,比如粮食问题、比如军事工业体系上的漏洞、比如海军实力。反正,鲁拉贾帕尼必须尽快让印度获得大规模战争的实力。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向美国求援。鲁拉贾帕尼在这个时候会见布鲁德林,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印度的政策将出现重大转变!”
  李存勋点了点头,肯定了阎尚隆的话。
  阎尚隆迟疑了一下,把目光转向了王元庆。
  “严格地说,印度的政策不会出现重大转变。”王元庆长出口气,说道,“因为从本质上讲,鲁拉贾帕尼一直在朝着小李所说的方向前进。前面十多年,鲁拉贾帕尼为印度建立起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打下了基础。即便没有这场危机,鲁拉贾帕尼都会在某个时候迈出这一步,让印度成为真正的大国。毫无疑问,鲁拉贾帕尼把握机会的能力非常强。几天前,他婉言拒绝布鲁德林的‘好意’,不是不给美国面子,而是让美国知道,印度不是任由美国摆布的玩偶。我们出手后,鲁拉贾帕尼主动会见布鲁德林,不是放下架子,而是让美国知道,印度是美国在南亚地区唯一的盟友,也是唯一能够帮助美国牵制我们的国家。一进一退,鲁拉贾帕尼把握得非常准确。”
  阎尚隆微微点了点头,对元首的见解万分佩服。
  “不得不承认,鲁拉贾帕尼非常精明,也非常难以对付。”王元庆呵呵一笑,说道,“如果论战略眼光与把持大局的能力,鲁拉贾帕尼不在村上贞正之下,甚至比村上贞正做得更加出色。走到这一步,不是印度没有选择的余地,而是美国没有选择的余地。放弃印度,等于放弃最后一道战略防线,直接与我们对抗。鲁拉贾帕尼深知这一点,才在我们行动之后向美国施加压力,迫使美国降低身价,向印度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援助。”
  “果真如此的话,布鲁德林必须在新德里做出重大让步。”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不仅仅是重大让步,还是重大战略决策。在此之前,美国与印度相互利用。在此之后,美国与印度全面合作。也就是说,美国必须转变战略思想,不再把印度当作玩偶,而是把印度当作举足轻重的战略盟友。美国必须做出决策,要么直接与我们对抗,要么让印度成为下一个对手。毫无疑问,美国没得选。虽然全面扶持印度,很有可能制造一个在数十年后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大国,但是美国要是过不了我们这关,考虑数十年后的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即便如此,美国也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
  “你是说,美国的政治体制?”王元庆看了眼阎尚隆,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只是韦斯特伍德早就做好了准备。美国早已推出类似‘技术换产品框架协议’的国际战略合作协议,只要将印度拉入该协议,美国政府就能绕过国会,向印度提供尖端技术。另外,印度必须在战略合作中给美国足够的好处,准确地说,是给美国利益集团足够的好处。只要双方共同努力,美国国会就不会成为阻力。”
  阎尚隆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
  “或许,这才是布鲁德林访问新德里的目的。”王元庆看了眼李存勋,说道,“我们早该料到这一点,做好相应准备!”
  李存勋没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元首早就料到了这一点。
  “不管怎么样,现在采取行动也不迟。”
  “确实不迟,只是有点被动。”王元庆叹了口气,说道,“小李,尽快搞清楚鲁拉贾帕尼与布鲁德林的会晤情况,越详细越好。这次会晤,很可能对南亚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只有搞清楚详细情况,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给我二十四小时,明天这个时候提交详细报告。”
  阎尚隆看了眼李存勋,神色有点惊讶。虽然军情局的实力毋庸置疑,但是鲁拉贾帕尼与布鲁德林会晤内容肯定是最高机密。李存勋只要24小时,是不是太自大了?
  “也好,明天这个时候召开高层会议,让我们看看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到底有多亲密。”
  李存勋呵呵一笑,没多说什么。
  “外交上,我们该怎么做?”
  王元庆看了眼阎尚隆,沉思一阵,说道:“暂时按兵不动,对待印度客气一点,不要主动制造矛盾。还有,稳住巴基斯坦,不要让巴基斯坦跳出来惹麻烦。搞清楚情况之后,我们再采取行动也不迟。”
  阎尚隆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与阎尚隆一起离开元首府的时候,李存勋特意跟外长套近乎。很明显,王元庆不太重视阎尚隆,毕竟大部分外交政策都由王元庆制订,外长的作用并不突出。不管元首这么做对不对,李存勋都不想让外长对军情局产生反感,毕竟军情局只是国防部与总参谋部联合管辖的“局”级单位,免不了要经常与外交部合作。
第二十七章
权宜之计
  布鲁德林带着满意的结果返回华盛顿,巴基斯坦驻华大使也带着新的收获回国述职。
  围绕南亚冲突,共和国与美国的战略博弈达到第一个高潮。
  从新德里到华盛顿,布鲁德林乘坐的专机需要飞行10个小时。军情局用了不到4个小时就获得了印美“秘密交易”的详细情报。也就是说,布鲁德林乘坐的专机还未到达地中海上空,李存勋就将最新报告送到了王元庆手上。
  紧急会议在元首府召开,由李存勋介绍情况。
  情报非常详细,连王元庆都有点惊讶。
  按照布鲁德林与鲁拉贾帕尼达成的“意向协议”,在印度正式加入由美国发起的“新能源国际合作组织”之后,只需要按照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在2050年之前分阶段逐步拆除裂变式核电站,建造由美国研制的可控聚变核电站(美国的能源集团因此获得印度电力供应市场49%的份额),在“全面核裁军谈判”中跟美国采取步调一致的谈判政策,就能获得美国的全面技术支援。
  虽然“新能源国际合作组织”不是正规意义上的政治军事同盟组织,但是其作用已经超越了政治军事同盟层面,是更高层次的国家间战略同盟组织。印度加入前,该组织的只有17个成员国,即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马、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巴哈马、洪都拉斯、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挪威与菲律宾,主要成员国只有5个,即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与澳大利亚(与一般成员国相比,主要成员国的最大优势就是参与了新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享有新能源的优先使用权)。因为“新能源国际合作组织”与“全面核裁军谈判”密切相关,所以该组织成员国必须在外交政策上高度一致。因为“新能源国际合作组织”的主要目的是用更加先进的可控聚变核电站全面取代已经落后的裂变核电站,所以美国必须为拥有核武器与核技术的国家提供战略安全保障。因为新能源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实力与发展前景,所以该组织成员国必须具有高度统一的政治意识形态。
  由此可见,“新能源国际合作组织”就是由美国主导的国家间全面同盟。
  当初,美国拉拢几个主要成员国成立“新能源国际合作组织”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对抗由“技术换产品框架协议”形成的以共和国为核心的国家集团,二是逐步取代因为欧洲政治一体化与军事一体化而被严重削弱的“北约集团”,三是在“全面核裁军谈判”中拉拢更多的国家。
  能够加入“新能源国际合作组织”,表明美国承认了印度的国际地位。
  虽然印度没能立即成为“主要成员国”,但是印度作为有核国家,即便印度能够为新能源技术做出的贡献非常有限,以印度的核实力,只要摆平另外4个主要成员国,就能成为该组织的第六个主要成员国,获得仅次于美国与英国的地位。
  可是,印度为此付出的代价极为高昂。
  “新能源国际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之前,美国就向印度发出了“邀请”,表示只要印度加入该组织,不但是创始成员国,还是主要成员国,给予印度极高的地位。为此,美国还暗示印度,巴基斯坦已经与中国签署“双边协议”,加入“技术换产品框架协议组织”,中国必然在“全面核裁军谈判”中向印度施加压力,如果印度不能背靠大山,将在未来的国际局势中全面被动。事实确实如此,“全面核裁军”升级到谈判阶段之后,中国主要对付的就是不肯做出任何承诺的印度。
  当时,印度没有接受美国的邀请,原因也不复杂。
  鲁拉贾帕尼很清楚“新能源国际合作组织”的性质,明白美国的用心。如果印度加入该组织,就将失去独立发展的地位,成为任由美国摆布的玩偶。更重要的是,日本战争刚刚结束,战后重建工作全面展开。在鲁拉贾帕尼看来,印度保持独立地位,不但能够在美国与中国中左右逢源,还能利用日本重建大赚一笔。
  不管印度有没有在日本重建中赚得盆满钵满,至少印度没有过早与中国翻脸。
  时过境迁,随着南亚局势骤然转变,鲁拉贾帕尼的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动。
  印度在此时加入“新能源国际合作组织”,既是不得已而为,又是不得不为。
  为此,印度必须在政治上与美国高度一致,在外交上听从美国的指挥,在技术上完全依赖美国,还得丢掉一半的国内电力供应市场。这个代价,不可谓不大。政治上与美国绑在一起,印度必须为美国利益而战。外交上与美国同呼同吸,印度再也无法用灵活的外交政策左右逢源。技术上完全依靠美国,将彻底阉割印度的民族高端产业。更重要的是,随着电力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丢掉电力供应市场,等于丢掉了最大的“资本市场”。换句话说,印度能够借此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却将沦落为美国的附庸。从依赖到附庸,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5年之后,当美国研制的可控聚变核电站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印度将在15年之内丧失独立发展能力,将国家命脉交给远在地球另外一边的美国资本家。到时候,近20亿印度人的日常生活将掌握在美国能源利益集团手中!
  从长远看,这是一个高昂到任何民族都无法承受的代价。
  退一万步,即便依靠美国的帮助,印度能够守住克什米尔、能够保住藏南地区,甚至能够与美国一同击败中国,使中国沦落为三流国家,再也无法对印度构成威胁,因为印度的命脉掌握在美国手中,印度也将永远失去成为世界大国的机会!
  用整个民族的未来换来的,只是印度的一时之快。
  印度需要的,正是美国的全面技术援助。
  工业方面,美国将向印度提供包括复合蓄电池(8级及以下)的制造技术(因为美国的复合蓄电池由联邦政府斥资开发,所以专利权掌握在美国联邦政府手中,不受美国能源集团的限制)、超导电动机、新型复合材料、特种合金、神经网络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的绝大部分关键技术也由美国联邦政府斥资开发)、可控聚变反应堆、航空发动机、舰艇与船舶等几乎囊括了所有高端产业的上百项基础尖端技术,帮助印度提升产业结构,使印度在20年内成为足以与中国抗衡的高端制造国。
  农业方面,美国将向印度提供包括复合配方化肥(部分属于工业领域)、数十种高产转基因农作物(主要是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甘蔗、土豆等粮食作物)、电动农具(部分属于工业领域)等数百项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从根本上解决17亿印度人的吃饭问题。更重要的是,在2035年(美国向印度提供先进技术的最后期限)之前,美国每年为印度提供当年印度从美国购买粮食总量25%到50%的补贴性资金,也就是拿美国纳税人的钱养活数亿印度人!
  军事方面,美国不但答应扩大无偿援助范围,在2035年之前每年为印度提供数百亿美元的“安全保障资金”,还答应帮助印度建立现代军事工业体系,向印度提供包括地面主战武器平台、大型战舰与先进潜艇、未来战斗机与无人机、战术垂直空运平台等各种美军刚刚装备、甚至还没有开始装备的先进武器的生产线与生产技术,帮助印度培养能够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武器的技术军人,以及掌握生产技术的工人。按照美国的承诺,仅在2031年,就将向印度派遣1500名军事教官。
  三个方面,全都针对印度最关心与最迫切的需求!
  显然,美国不会做亏本买卖。只要印度加入“新能源国际合作组织”,就将沦落为美国的附庸,随着美国掌握印度命脉,不管印度有多强大都得受美国摆布。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技术援助从2035年持续到2050年,15年的时间,足够使现有的技术变得落后,足够让美国完成下一轮技术飞跃。也就是说,美国承诺提供给印度的先进技术,到2050年时是否先进,还是个未知数。按照美国的一贯作风,印度最后很有可能竹篮打水,在交出一切筹码之后,仍然无法获得想要的东西。
  这一点,共和国算得上深有感触。
  “协议内容非常全面,但是存在一个致命问题。”说到最后,李存勋也是口干舌燥,喝了两口水,说道,“这只是双方政府的意向协议,即便签署正式协议,按照装两国的法律,还要经过国会审批。这份协议现在没有任何价值,不管是印度国会还是美国国会,只要一方否决,协议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参会人员都皱起了眉头,似乎没有反应过来。
  王元庆冷冷一笑,好像等的就是李存勋这句话。
  让李存勋坐下后,王元庆敲了敲桌子,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3/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