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1195

  23点20分,刘宣江才收到确切消息,正在向西航行的船队至少有12艘大型商船!
  不需要上尉操心,警戒直升机已经将相关消息发给了母船与附近的导弹护卫艇,所有执行任务的导弹护卫艇正在赶来,返回母船休整的导弹护卫艇也依照作战命令,提前结束休整,参与拦截行动。
  12艘商船,不是小数目!
  “万州”号很快就将速度提高到70节,迎向那支不知死活的船队。
  23点45分,“万州”号的搜索雷达发现了运输船队。
  刘宣江一面下达作战命令,一面让通信士官接通了卫星通信频道,将战场信息发送给远在万里之外的海军司令部与总参谋部。
  为什么要这么做,刘宣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在他看来,只要导弹护卫艇赶到,商船就会“自觉”的调头转向,放弃前往日本的行动。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11日凌晨1点30分,“万州”号与“达县”号率先靠近船队。
  按照海军司令部下达的作战命令,“万州”号与“达县”号通过国际海事通信频道、灯光信号向正在西进的船只发出了警告信息,要求船只转向离开共和国划定的交战海域或者停船接受共和国海军的核查。所谓“先礼后兵”,警告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之后,刘宣江才命令“万州”号对空鸣炮,示意导弹护卫艇有致命打击能力。以往到这个时候,即便是再胆大的船长也会立即下令转向。让刘宣江有点不敢相信的是,鸣炮警告仍然没有产生任何作用,由12艘商船组成的船队还在继续向西航行。
  这一情况,立即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传到了总参谋部。
  裴承毅早就料到这个晚上不会平静,不但亲自留了下来,还让那些在下午休息了几个小时的参谋全都留了下来。
  “万州”号与“达县”号发出警告信号的时候,最先到达的警戒直升机在船队上空投下了照明弹,将现场图像发了回来。
  没费多少功夫,军情局派来的情报分析员判断出船队中有3艘VLCC“超级油轮”、4艘5500箱级“好望角型”集装箱货轮、4艘15万吨级三装货轮与1艘能够承载4万台车辆的大型滚装货轮。
  这是一支偶闯“禁航区”的船队吗?
  虽然并不知道这些船只装了什么货物,但是裴承毅几乎肯定这支船队非同一般。
  越级向执行拦截任务的导弹护卫艇与警戒直升机下达再次发出警告的命令之后,裴承毅派人把项铤辉从床上叫了起来。
  前几天,进入“禁航区”的都是一些没有收到消息的货轮,这次却不一样。
  按照总参谋部发来的命令,刘宣江指挥的“万州”号在距离船队最前方的VLCC大概200米的地点再次发出了灯光信号,随后鸣炮示警。
  情况仍然没有任何改变,12艘商船“义无反顾”的向西前进!
  项铤辉来到战术指挥中心的时候,气氛已经非常紧张了。按照作战命令,在两轮警告无果之后,导弹护卫艇随时可以击沉进入“禁航区”的船只。如果不是裴承毅提前下达了命令,要求执行拦截任务的舰艇与飞机暂时不要开火,恐怕战斗已经打响了。
  “情况很棘手。”
  项铤辉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裴承毅的意思。
  12艘商船全都悬挂美国国旗,而且其中有3艘满载的VLCC。油轮不是一般货轮,虽然所有在21世纪建造的油轮都采用了更加安全的双层壳体,但是油轮的双层壳体是用来防止发生意外时向外泄露运载的油料,而不是用来对付战舰上的导弹与火炮。真要开打,击沉3艘VLCC,将造成近百万吨油料泄露,在附近数十万平方千米、甚至数百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内造成毁灭性的环境污染。12艘船只上至少有300多名船员,如果导弹护卫艇开火,即便在战斗结束后积极打捞落水人员,都无法确保不会出现人员伤亡。
  打,还是不打?
  项铤辉长出口气,朝裴承毅看了过去。
  “再等一等,最好通知元首。”
  “给元首府打电话,通过视频电话将相关消息发过去。”项铤辉叹了口气,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让导弹护卫艇再次发出警告,如果美国船只继续一意孤行,就下达战斗准备命令。”
  裴承毅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接到总参谋部发来的消息时,王元庆还没休息,正在与顾卫民、宗应仁、叶致胜商讨停战谈判破裂可能产生的影响。
  安排好视频会议后,王元庆让焦魃山电话通知了李存勋。
  问题交到了元首手上。
  打,还是不打?
  “船队还要多久才能到达日本?”
  “最快也要十八个小时。”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命令导弹护卫艇与直升机密切监视船队的行踪,做好拦截预案,我会尽快下达最新指示。”
  裴承毅似乎猜到了元首的决策,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
  视频会议结束后,叶致胜立即说道:“毫无疑问,这是美国在试探我们的态度。”
  王元庆笑了笑,压了压手,打住了叶致胜的话,对旁边的焦魃山说道:“尽快派人去军情局,让李存勋立即过来做情况汇报。”
  焦魃山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书房。
  “老王,你打算怎么处理?”重回决策圈后,顾卫民对王元庆的态度转变了许多。
  “小叶说得没错,这是美国在试探我们。”王元庆拿起烟盒,给众人各散了一根,才给自己点上。“开始我们就谈到,谈判破裂,美欧最为失望。我们给了欧盟足够的面子,欧盟不会做出鲁莽举措,只有被撇到一边的美国心存不满,会趁机制造麻烦。你们也看到了,十二艘商船,有三艘油轮。按照我们公布的禁运清单,原油与各种成品油料都是禁运物资。如果我没有猜错,另外几艘货轮上运载的也是禁运物资。当然,美国的出港清单上不会有类似的信息,而是标明为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如果我们击沉这些船只,必然遭到美国指责,甚至有可能给美国参战的理由。”
  “事到如今,美国没有任何理由参战。”
  “不参战,也会在停战谈判中给我们制造麻烦。”王元庆看了眼神色激动的叶致胜,说道,“美国的目的是保存日本,至少使日本维持地区大国的地位,从而在战后利用日本牵制我们,达到制衡我们的目的。为此,美国必须在谈判期间为日本制造有利条件,让我们陷入不利境地。”
  “元首说得没错,事发突然,我们必须小心应付。”宗应仁没有发表什么有用的间接。
  “关键问题是,我们不能放行,不然战略封锁名存实亡。”
  “放行是次要问题,关键是如何避免事态扩大。现在全世界都期盼能够通过停战谈判停止战争,如果我们走错一步,很有可能导致局势逆转。”顾卫民仍然表现得比较谨慎,不是很乐观。
  听到顾卫民的话,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到底该怎么做,我认为还是听听军情局的意见,搞清楚情况再说。反正船队还有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日本,也不急在一时。”
  元首都这么说了,顾卫民、宗应仁与叶致胜也不好多说什么。
第一百一十七章
蓄意挑衅
  李存勋到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左右。
  虽然不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但是军情局做出的贡献不可低估。
  作为情报部门,军情局在战争爆发前全程参与了战略策划工作,为元首提供战略决策所需的各类情报。战争爆发后,军情局转入“幕后”,除了为总参谋部提供战略与战役情报之外,主要搜集世界各国与战争有关的情报,为元首提供决策依据。
  10多天下来,李存勋忙得头昏眼花。
  虽然胜利已经伸手可及,但是李存勋不敢有丝毫大意。停战谈判只是战争进入收尾阶段的信号,不是战争已经结束的标志。不论谈判是否是结束战争的唯一手段,谈判期间的所有决策都需要相应的情报做依据。军情局的重要性与工作压力不但没有因为谈判而减轻,反而加重了许多。
  李存勋从来不会反对元首的战略决策。
  上任之前,潘云生就明确无误的告诉李存勋,军情局长可以通过提供的情报影响元首做出的战略决策,但是绝不能反对元首的战略决策。
  最初的时候,李存勋还不明白潘云生这番话的意思。
  随着王元庆出任国家元首,政权更替,李存勋才明白过来。
  所有高级官员中,军情局长不但与元首关系最密切,对元首的影响也最明显。别的不说,只要李存勋愿意,完全可以通过情报让元首做出截然不同的战略决策。情报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21世纪初,美国与英国根据“错误”情报,认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绕过联合国、悍然出兵推翻萨达姆政权,陷入旷日持久的伊拉克战争,对两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影响。由此可见,军情局长的“忠诚度”足以决定共和国的基本国策。如此一来,军情局长必须与元首保持高度一致,不能在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从而导致情报与决策背道而驰。潘云生能够在军情局长的位置上干几十年,与他坚定支持元首的态度密不可分。
  由此也可以看出,潘云生为什么要力推李存勋出任军情局长。
  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
  几十年的外勤工作,让李存勋养成了“严于律己”的习惯,绝不允许自己犯任何错误。
  战争爆发后,李存勋平均每天的休息时间不到3个小时。虽然年轻让他精力充沛,能以常人难以想像的强度持续工作,但是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仍然使李存勋疲惫不堪。接到元首府打来的电话时,李存勋正在整理最新收到的情报。因为总参谋部的信息平台由军情局负责搭建,所以所有发给总参谋部的信息都会同步送给军情局。想都不用想,李存勋就知道元首叫他过去的原因。
  带上相关资料后,李存勋拿着盛夜宵的饭盒离开了军情局。
  在路上囫囵填饱肚皮、抽了半包香烟,李存勋的精神状态才稍微好了一点。
  见到元首等人,李存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消息已经收到了,这是我们获取的相关情报。”李存勋将带来的几份文件分发给了元首等人,说道,“与‘预制舰队’遭遇的船队在十一月三日离开旧金山,其中三艘油轮、四艘集装箱货轮、四艘散装货轮与一艘滚装货轮,全部为美国籍船只。按照船队离港时递交的货物清单,三艘邮轮运载了三十五万吨原油与七十万吨成品油、其中汽油与柴油各半,四艘集装箱货轮全部运载简易棚屋,四艘散装货轮全部运载粮食,滚装货轮运载了数万辆工程与急救车辆。虽然美国没有向我国外交机构通报相关消息,但是在国际红十字会、国际粮农组织、国际人道主义协会做了相关备案,声明为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情报比较复杂,我的建议是扣船检查。”
  “问题是,船队根本不听从警告。”叶致胜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另外,在运送的物资清单中,油料与各种工程设备都属于禁运物品,粮食也在受限物资之内。如果船队不停止前进,我们只能以武力进行拦截。”
  李存勋苦笑了一下,说道:“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朝李存勋看了过去。
  “这几份情报都是我们在夜间收到的,非常及时。”李存勋看了眼众人手上的文件,说道,“今天下午,日本驻美大使前往美国国务院,与布鲁德林会谈了数个小时,直到巴黎谈判破裂后大约两个小时才离开。随后,正在关岛与夏威夷群岛海域活动的两支美军航母战斗群转向驶往日本,预计将在两到三日之内到达‘禁航区’。虽然美国政府暂时没有公布相关消息,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已经与日本达成了某项秘密协议。”
  “美国准备参战?”顾卫民立即问了一句。
  “美国参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韦斯特伍德打算参战,美军已经出现战在战场上了。”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从日本获取的情报表明,日军正在向九州岛与四国岛集结,开始加强沿海防御,似乎正在为应对我军的登陆作战行动做准备。村上贞正已经下达了第三道战争动员令,准备在前两次动员的基础上,将日军规模再扩大百分之五十,总兵力超过五百四十万。征兵工作已经开始,预计将在月底之前结束。”
  “这是说……”宗应仁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美日很有可能认为我们将进攻日本本土。”李存勋拿出香烟,先给其他人散了烟,才给自己点上。“我们正在向种子岛与屋久岛集结兵力,摆出了攻打日本本土的态势。虽然美日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不会进攻日本本土,但是我们的举动必然引起相应的反应。按照军情局的分析,美日很有可能认为我们答应进行停战谈判的目的不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是利用谈判为下一次战略进攻争取时间。”
  “也就是说,日本也趁机完成防御准备?”叶致胜立即问了一句。
  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日本肯定在准备本土防御,问题是,日本的主要军工企业已被炸毁,几乎丧失了军事生产能力,别说用于防御的重型装备,就算用来武装步兵的枪支弹药都难以自行生产。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即便日本翻新所有在十年内淘汰封存的枪支,都不足以武装新招募的军人。如此一来,日本肯定需要美国提供的战略援助,至少需要美国提供的武器装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