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6/1195

  如果西方国家能够与中国讲“道理”,就不会有日本核问题。早在2022年,中国就在多个国际场合向西方国家提出对日本实施全面制裁、迫使日本放弃核武器的提议。为此,中国甚至同意向西方国家出售部分先进技术,帮助西方国家发展民用电动技术,与西方国家一同应付全球性经济危机。西方国家没有对中国的提议做出任何回应,还在暗中变本加厉的支持日本,因为西方国家都知道,中国复兴必然改变国际局势,打破西方的霸权地位,一个强大的日本是阻止中国复兴的重要力量!
  决定西方国家政治与外交政策的,正是西方世界最看中的“力量”!
  这一认识,不但影响了王元庆,还影响了赵润东。
  当初,赵润东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与展现共和国的实力,让西方国家认识到共和国的“力量”不无关系。
  没有力量,共和国不但在国际上没有发言权,还得任由西方国家宰割!
  曾经担任纪佑国首席助理的王元庆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共和国在掌握先进电动技术、推进“电力革命”之前,连续30年推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改革政策,结果技术没有换来,还丢掉了国内市场,28种主要产业中的25种被国外资本垄断,大到民航客机、小到牙刷牙膏,到处充斥着外国商品,民族工业与民族资本裹足不前。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之前,西方资本从共和国国获得回报超过投资50倍!
  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殖民”,没有力量,什么都别想得到!
  拥有力量,还得适当的展现力量。
  王元庆上台之前,不管是纪佑国、还是赵润东,都因为共和国的国力无法支撑全面扩张政策,只能在被动的情况下展现共和国的实力。王元庆上台后积极推行“强硬政策”,主动策划对日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共和国的基本政策。
  胜利不是唾手可得,战争也无法一蹴而就。
  共和国需要的是面向世界的广阔天地,也就需要一个更加理想的周边环境。
  战略策划阶段,王元庆明确提出“进军西太平洋”的战略进攻计划。共和国不会、也没有必要占领日本,背上一个需要几十年都无法解决的包袱,但是共和国必须获得确切的战争利益,打开通往西太平洋的大门!
  进攻琉球群岛,成为不二选择。
  虽然两岸统一之后,共和国能够从台湾进出西太平洋,但是台湾的地理位置不是十分理想,南面有菲律宾、北面有琉球群岛。如果共和国没有占领日本,日本肯定会在战后倒向美国,从而与菲律宾一道封锁共和国,堵住共和国进入西太平洋的通道。
  对于元首的要求,项铤辉全力支持。
  共和国有足够的国力走向全世界,共和国海军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要不了多久,共和国就将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不说别的,如果无法顺利进出西太平洋,共和国建造再多的航母都没有多少意义,毕竟在狭窄的东海、南海,航母不但施展不了拳脚,也无多少用武之地。
  进攻琉球群岛,成为总参谋部的重点计划。
  项铤辉将裴承毅留在总参谋部,没让裴承毅指挥对日战略轰炸,目的也是让裴承毅全权负责进攻琉球群岛的作战行动。半岛战争期间,由裴承毅策划的进攻济州岛的作战行动取得全面成功。由他负责进攻琉球群岛的作战行动,自然是最佳选择。
  裴承毅没有让项铤辉失望,也没有让王元庆失望。
  10月28日下午,王元庆来到总参谋部,听取战前简介。
  与以往不同,王元庆对军事行动表现得非常积极,除了具体细节之外,对所有问题都很“感兴趣”。这也无可厚非,半岛战争期间,王元庆只是国家副元首,主要负责外交与行政事务,由赵润东负责军事事务。现在王元庆是国家元首,也是共和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必须肩负起最高统帅的职责。由此也能看出,当初王元庆执意要让宗应仁出任国务院总理、让叶致胜出任国防部长、让阎尚隆出任外交部长,正是要将自己从繁重的行政与外交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军事行动。
  “各参战部队已经做好准备,战役将在今天晚上开始。”
  项铤辉朝介绍情况的裴承毅看了一眼,示意裴承毅介绍详细一点。
  “战役开始后,我们将集中所有空运力量同时投入空降152旅与空降153旅。”裴承毅一边说着,一边在战区地图上指明了2个空降旅的部署地点,“空降作战行动将持续大约八个小时,到明天清晨结束。在此期间,空军与海军岸基航空兵将全力夺取制空权、压制地面防空火力、为空降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空降部队夺取嘉手纳空军基地与普天间机场之后,我们将以空运的方式向前线运送77军的三个快反旅与空降163旅、空降173旅。整个空运工作将持续两天,随后仍然以空运的方式向前线运送两个装甲旅。三日之内,我军将投入总共八个旅,越四万兵力。”
  “台湾那边怎么办?”王元庆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空降152旅与空降153旅都部署在台湾,因此必须派遣其他力量顶替空降部队。
  “陆战队将在明天上午到达基隆与高雄,预计在明天下午顶替空降旅。在此期间,由驻台的其他部队暂时维持秩序。”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如此说来,根本不需要出动陆战队。”
  “暂时没有这个必要。”裴承毅回答得非常爽快,说道,“从已经掌握的情报来看,部署在琉球岛的日军大约有三个师团,总兵力在五万左右。虽然空降兵缺乏装甲力量,但是琉球岛面积有限,不会出现大规模装甲集群会战,也就不需要太多的装甲力量。主要使用空降兵,还能在战略上起到麻痹作用。调动陆战队无法做到隐蔽,难以避开美国的战略侦察,势必暴露我们的战争意图。按照我们的分析,美国很有可能知道我们将出动空降兵,但是不可能想到我们将以空降兵、以及空运为主要进攻与补给手段,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战役的突然性,降低作战难度。”
  “陆战队不是不用,只是不到时候。”
  王元庆朝项铤辉看了过去,示意项铤辉说明白一点。
  “战役开始后,我们将主要夺取琉球岛,歼灭岛上守军。”项铤辉灭掉手上的烟头,说道,“我军已经掌握制海权与制空权,可以有效阻止日军向琉球岛派遣增援部队、运送作战物资。空降兵登岛之后,首先夺取机场,确保空运工作顺利进行。如果有必要,可以在三天之内派遣陆战队参战。当然,如果战局进展顺利,我们还能将陆战队投入到其他方向,攻占附近的重要岛屿,减轻空降部队的作战负担。总体来说,攻占机场之后,必须尽快攻占那霸港,以海运方式向前线运送重型装备与作战物资,确保作战行动顺利进行。在此情况下,陆战队晚一点参战,对战役的影响不是很大。”
  “估计会有多大的伤亡?”
  “三千到五千,如果航母战斗群向西运动,为进攻部队提供支援,能够将伤亡控制在两千人以下。”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调动航母战斗群,如何保证对日战略封锁。”
  “有潜艇部队,还有远程航空兵。”项铤辉停顿了一下,说道,“海军的‘远洋预制作战部队’已经出发,可以代替航母完成对日战略封锁。”
  王元庆思考了一阵,说道:“既然如此,尽快调整航母战斗群,全力攻打琉球岛。”
  项铤辉没有多说什么,他已经做出了相关部署。
  “既要攻占琉球岛,还得尽量减少伤亡。”王元庆拿起放在桌上的香烟,说道,“进攻必须做到‘快准狠’,西方国家集团已经自乱阵脚,正在为是否介入战争犹豫不决,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琉球岛,不给西方国家介入机会。这场战役结束之后,我们肯定要与西方国家接触,商讨如何解决战后问题。因此,这场战役的成败关系到了战后的世界格局,我不希望出现任何差错。”
  “放心吧,我们已经做好十足准备,不会有任何差错。”
  王元庆朝项铤辉点了点头,说道:“军事上的问题,我不会过多的干预,作战行动仍然由项总全权负责,我只需要最后的结果。”
  项铤辉没说什么,表示明白王元庆的意思。
  包括项铤辉与裴承毅在内,总参谋部的人都知道,元首是一个非常重视结果,而不太重视具体实施过程的人。这算得上是王元庆的一大特点吧!
第一百零五章
再赴战场
  载着2个空降班的Y-14C轰鸣中离开跑道,升入夜空。
  运输机到达平飞高度,机舱内亮起绿色灯光。李东石扭头朝舷窗外漆黑的夜空看了一眼,受玻璃反光的影响,什么都看不到。摸了摸手腕上的红色丝带,李东石长出口气,目光再次回到机舱内。
  “老李,还在想那个台湾妞?”
  李东石愣了一下,朝坐在旁边的张志骐看了过去。
  “想就想嘛,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张志骐鬼笑了起来。
  “你小子就知道说这些,难道你不想?”
  “想啊,当然想,我还说过,仗打完了,如果能够完整无缺的活着回来,我就向她求婚。”
  “求婚!?”李东石顿时瞪大了眼睛。
  张志骐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对,求婚。出发前我给家里打了电话,让我姐帮我到南京路的大商场挑选结婚戒指。”
  见到张志骐满脸幸福表情,李东石开心笑了起来。
  谁也想不到,李东石与张志骐会因祸得福。
  在寻找日本核弹头的时候,李东石与张志骐等几名空降兵被高温灼伤。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李东石等人去了台军的医院,不但免费享受了两天的高级别待遇,还在此期间认识了几名台军女护士。
  李东石没有张志骐那么开放,只是与照顾他的女护士做了普通朋友。
  临行前,那个叫罗瑞玲的女护士给李东石编了一条红丝带,并且亲手绑在了李东石的手腕上。虽然李东石没像张志骐那样,对罗瑞玲做出任何承诺,但是两人都记住了对方,也都想在普通朋友关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李东石没有主动“进攻”,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战争还未结束,谁能保证活着从战场上走下来?从农黑阻击战开始,李东石送走了数十名战友,当年跟他一同参军入伍的军人中,只有不到四成活了下来,其中包括了近一半的伤残军人!
  战争是无情的,不会因为爱情的祝福让战士平安归来。
  认识罗瑞玲之后,李东石也很矛盾。作为军人,他有放不下的职责;入伍那一天,李东石明白了“责任”的含义,只要身穿共和国军服,就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作为男人,他想拥有自己的家庭;快十年了,李东石跟随军队东征西战,虽然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内心对家庭的渴望愈发强烈。
  看到机舱内的10多名军人,李东石不免心生感叹。
  曾几何时,他也像那些刚入伍的新兵,渴望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曾几何时,他也像张志骐那样的年轻军官,渴望着获得更大的成就。虽然国家一再提高军人待遇,扩大志愿兵规模,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使军人成为万众仰慕的英雄,但是谁也改变不了军人作为“奉献者”的本质,谁也改变不了军人为国牺牲的根基。
  半岛战争后,李东石参加了全军“募捐大会”,将全部“战斗津贴”捐赠给了阵亡将士遗孤。正是这场“募捐大会”,李东石认识到了军人的另外一面。在空降153旅阵亡的数千名将士中,绝大部分来自偏远落后地区,有的有过花甲的父母、有的有尚在求学的弟妹、有的有嗷嗷待哺的儿女、有的有新婚不久的妻子。每一个军人身后,都有一段独特的故事;每倒下一个军人,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崩溃。
  李东石想到了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中阵亡的哥哥,想到了还在劳作的父母。
  中国军人从来都不缺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点激励与一种信念。
  士兵的吵闹声把李东石拉回了现实世界。
  张志骐拿出那个叫张曼丽的台军女护士的照片,正在向周围的战士炫耀。几个“有幸”到台军医院疗伤的战士也忍不住拿出各自的“战利品”,向在台北机场守了几天的战友展示“战果”。
  军人很容易得到满足,一点小小的幸福就能让他们拼死向前。
  “连长,听说给你疗伤的那个女护士挺不错,让大家开开眼界吧。”
  “是啊,肯定比指导员的漂亮得多。”
  “那还用说,连长的肯定不错。”张志骐故意煽风点火,“兄弟们,连长害羞,不好意思,我们给点鼓励,怎么样?”
  机舱内顿时乱成一团,大家都在期待李东石的“战果”。
  直到这个时候,李东石才想起,他没有罗瑞玲的照片。
  “老李……”张志骐注意到了李东石的尴尬神色,立即变口对正在起哄的士兵说道,“都安静,坐到位置上去。连长夫人岂是我们可以开玩笑的?连长大婚的时候,大家都来,到时候看个够。”
  士兵们笑呵呵的安静了下来。
  李东石并没生气,因为他知道,恐怕有一半的战士等不到那一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6/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