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5/1195

  “也就是说,中国想制造既成事实。”
  杜奇威皱了下眉头,没有接话。虽然杜奇威明白总统的意思,但是作为军人,他不打算参与军事之外的任何讨论。
  沉思一阵,韦斯特伍德问道:“照你看来,中国最有可能攻占哪座岛屿?”
  “肯定是冲绳岛。”
  韦斯特伍德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对杜奇威的回答不太满意。
  “冲绳岛是日本的南大门,也是日本外岛中军事基地最多的岛屿,不但有世界级的那霸港,还有嘉手纳空军基地、普天间机场等大型军事基地,只要占领了冲绳岛,中国海军不但能够顺利进出西太平洋,还能以此为基地对日本西部地区进行战略轰炸。”杜奇威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当然,攻占冲绳岛的难度非常大,日本不但在冲绳岛上部署了一个装甲师团,还设置了大量防御阵地,空降兵着陆后肯定会遭到围攻,损失将非常惨重。以中国空降兵的战斗力、以及中国对待战争的态度,军事难度对攻占冲绳岛的影响不是很大,主要得看中国的战略意图。”
  说到紧要点上,杜奇威收住了嘴,没有继续说下去。
  不用继续说下去,韦斯特伍德也明白陆战队中将的意思。
  冲绳岛既然是日本的南大门,自然可以作为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虽然中国完全可以从朝鲜半岛与济州岛出兵攻打日本,但是朝鲜没有向日本宣战,即便朝鲜是中国的盟国,也不会贸然介入战争。如此一来,为了避免政治与外交上的风险,中国很有可能绕过朝鲜,利用冲绳岛做跳板,攻打日本本土。
  关键问题是,中国会攻打日本本土吗?
  韦斯特伍德知道杜奇威不想谈与政治有关的事情,所以绕过这个话题,问道:“既然如此,中国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攻占冲绳岛?”
  “快的话,至少需要一周;慢的话,大概需要半个月。”杜奇威对自己的判断非常有信心,说道,“日本已经丧失制海权与制空权,不可能向冲绳岛派遣增援部队,甚至难以为冲绳岛守军提供作战物资。只要中国的陆战队上岸,战斗就会迅速结束,守卫冲绳岛的日军要么投降,要么战死,没有第三种可能。”
  “一周?”
  “至少需要一周,陆战队对后勤保障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日军炸毁了那霸港,中国海军陆战队上岸之后,必须首先巩固滩头阵地,随后修建临时码头,获取由运输船只送来的作战物资与重型装备,进攻时间将延长到半个月左右。”
  韦斯特伍德叹了口气,说道:“英法等国应该掌握了这一情报吧?”
  杜奇威愣了一下,说道:“这个,CIA局长比我更清楚。”
  韦斯特伍德立即笑了起来,说道:“确实如此,我会尽快询问CIA局长。”
  “如果有必要,可以按照北约的情报共享原则为英法提供相关情报。”杜奇威好心提醒了总统一句。
  “我知道,我需要仔细考虑。”
  见到总统有送客的意思,杜奇威主动起身告辞。
  送走陆战队中将,韦斯特伍德在办公室里坐了很久。
  英国与法国有军事侦察卫星,虽然覆盖范围不是很广,但是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后,肯定会调整卫星运行轨道,加强对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侦察力度,掌握战场局势,为政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即将发动地面进攻,再次扩大战争规模,英法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韦斯特伍德不会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中国迈出的步伐太准确了。先在安理会公布日本向台湾运送核弹头的证据,压住西方国家的气焰,让一直喋喋不休的欧洲国家闭嘴,然后发起攻打日本外岛的作战行动,扩大战争规模。
  气势可鼓不可泄!
  只要英法觉得理亏,就会对中国采取“容忍”态度,从而默认中国占领日本外岛的军事行动。
  虽然只退了一小步,但是这一步将使西方世界分崩离析。
  不再指责中国之后,英法肯定会主动谋求利益,甚至暗中与中国改善关系。英国的态度还好说,法国、德国、意大利就不好说了。法德意三国一直在谋求大国地位,摆脱美国的控制,帮助其他国家摆脱对北约的依赖,从而削弱美国的影响力,为欧盟政治一体化打下基础。美国对欧洲有影响力,中国对欧洲也有影响力。为了避免过度刺激中国,法德意三国很有可能在中国必然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及时调整策略,抛开美国,以默认中国战争行为的方式与中国改善关系!
  真要走到这一步,美国将众叛亲离。
  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韦斯特伍德给CIA局长打了电话,让CIA尽快向北约盟国通报最新情报。
  为了避免落得身单影只的下场,美国必须积极主动的展开行动,拉拢欧洲国家,联合其他国家,围剿中国!
第一百零三章
众口难调
  阎尚隆在安理会抛出的“重磅炸弹”搞得西方世界鸡飞狗跳、混乱不堪。
  美国在积极寻找对策,欧洲国家也在积极行动。
  韦斯特伍德向国务卿与特别军事顾问征询意见时,欧盟成员国首脑在布鲁塞尔召开了紧急会议。受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匈牙利、奥地利等国反对,欧盟仍然未在制裁中国的问题上达成一致。随后,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与英国首脑举行闭门会议,商讨应对措施。
  虽然外交是建立在国家实力上的高级政治斗争,但是在大国交往中,“道义”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日本战争”爆发后,欧洲国家众口同声的指责中国无端打击日本民用核设施,造成“人道主义灾难”,导致上亿日本平民遭受放射性污染威胁。随着西方新闻媒体大肆宣传,让很多欧洲人想到了当年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更让很多欧洲人将中国当成了纳粹国家。虽然日本进行战略核打击在先,中国进行战略反击在后,但是仍然有很多欧洲人被西方新闻媒体左右,没有看到事实。
  局势突然出现转变,欧洲国家政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日本将核弹头送到台北,已经在事实上对中国本土使用了核武器,中国即便用战略核武器彻底摧毁日本,也在情理之中。中国仅仅只对日本的核设施进行了轰炸,反而显得宽容大度。
  问题还没有这么简单。
  日本将弹道导弹的核弹头送到台湾,会不会将“手提箱式原子弹”送到别的地方?往更深层次考虑,日本会不会将装有核原料的“脏弹”送到中国本土,比如某座人口上千万的超级大城市?
  为了确保国家的战略安全,中国有理由打击日本的所有核设施!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欧洲国家身上,比如英国与法国,肯定也会对敌国实施全面反击!
  欧盟谴责中国的理由已经站不住脚,也就不能在战争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
  换个角度看,欧盟已经采取的行动,是否会对中欧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没人怀疑中国将战胜日本,甚至彻底消灭日本。要不了多久,中国将成为东方世界的领袖,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欧洲不能忽视中国的影响力,也不能将中国排挤在国际社会之外。欧盟要想顺利完成政治一体化,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必须依靠中国、借助中国牵制美国。
  五国首脑会议上,除了英国的态度仍然比较暧昧之外,就连一向与“三驾马车”唱反掉的西班牙都老实了许多,认为欧盟不能采取过于极端的外交政策,应该理性对待“中日战争”,与中国积极接触。
  作为推动欧盟政治一体化的“三驾马车”,法德意三国的态度高度一致。
  会议刚刚开始,德国就对美国“绵里藏针”的外交政策表达了强烈不满。
  德国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早在2021年,日本秘密开发核武器的时候,德国就提出应该对日本加以制裁,阻止日本成为有核国家。受英国、西班牙等国的反对,欧盟未能在日本核问题上做出积极贡献。随后德国与中国进行接触,达成“技术交换协议”,结果又在英国与美国的阻挠下,不得不放弃已经到手的复合蓄电池技术。最让德国无法接受的是,美国在阻挠德国的时候,暗中与中国进行技术交易。虽然最终在日本的干扰下,美国没能获得中国的复合蓄电池结束,但是美国两面三刀的举措,不但丝毫不顾及德国的利益,还玩弄了德国。
  从2021年到2027年,中国与德国的关系都不温不火。
  虽然中国与德国并没发生直接冲突,但是与中国交恶,让德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别的不说,仅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中国大力推销配备6级与8级复合蓄电池的全电动潜艇,与安装第三代“离子膜氢氧燃料蓄电池”的德国潜艇打价格战,导致德国丧失了价值数百亿欧元的订单,HDW等数家德国军火企业濒临倒闭。
  德国有怨言,意大利也有怨言。
  相对而言,意大利与中国并没直接矛盾。受“布拉格条约”(2022年在布拉格签署,旨在推动欧洲外交一体化的欧盟内部条约,要求欧盟各成员国在条约框架范围之内采取统一外交政策)限制,意大利对华外交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意大利与中国的关系急转直下,对意大利的经济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别的不说,仅在旅游业上,意大利就损失了数百亿欧元。2020年,赴意旅游的中国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创造了50多万个就业岗位与数百亿欧元的旅游收入。到2026年,赴意旅游的中国游客锐减到500万人次以下,导致数十万相关从业人员失业、旅游收入锐减到不足100亿欧元。
  由外交政策导致的民间冲突更让意大利政府头痛。
  仅在2026年,与意籍华人有关的法律诉讼超过15万起,其中绝大部分都与华人在工作待遇、人身自由、种族歧视有关。
  由此可见,与中国交恶,意大利遭受的不仅有经济损失,还有社会动荡。
  虽然法国一直积极主导对华采取强硬政策,但是法国政府也是有苦自己知。
  经济方面,法国的损失肯定排在欧盟第一。2017年,法国三大汽车公司(雪铁龙、雷诺、标志)的在华业务被中国汽车公司并购,正式结束了在中国的汽车生产与销售业务。仅此一项,法国就损失数百亿欧元。随着中国全面进军国际军火市场,作为世界第三大军火出口国,法国的军火业务遭到致命打击。以“阵风”M3战斗机为例,达索公司最初预计能够出口1000架,结果在中国J-10系列战斗机(后来还有J-15系列战斗机)与美国F-35系列战斗机的联合围剿之下,外销量不到100架,导致法国损失上千亿欧元。潜艇方面,在全电动潜艇的打击下,法国开发的2种AIP常规潜艇的销量甚至不如德国潜艇,10多年来仅在国际市场上卖出不到20艘。
  政治方面,法国领头与中国对抗,致使法国的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影响。重返北约集团后,法国由左倾路线转为右倾路线,不管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东海战争、“东南亚战争”、还是半岛战争期间,都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上,积极“配合”美国,打压中国。特别是在第四次印巴战争期间,法国暗中向印度承诺:只要印度与中国开战,法国将给予全力支持。法国没能从右倾路线中获得多少好处,反而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打击对象。比如“东南亚战争”后,法国一直没有将冻结的越南政府资产归还给越南新政府,导致中国在各个国际场合抨击法国。
  对法国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对欧盟成员国的影响力。
  用法国前总统的话来说,法国等欧洲强国在拆中国的后台,中国也在拆欧盟的后台。
  法德意英西等国一直拿中国的人权与对外战争说事,中国则在欧盟政治一体化上做文章。别的不说,中国只需要采取“不平等的外交贸易手段”,给予部分欠发达欧盟成员国积极的外交与贸易援助,就能对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产生严重影响。比如中国在拒绝向德国提供高性能复合蓄电池之后,转而在罗马尼亚投资建造了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使罗马尼亚在一夜之间成为欧盟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打击意大利的旅游业时,中国与希腊联合举办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年”,积极鼓励国内民众前往希腊品味“古希腊文明”留下的辉煌遗迹;对付咄咄逼人的法国时,中国国家领导人连番访问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等欧洲国家,高度赞扬这些国家的温和外交政策。
  用很多欧洲政治家的话来说,美国用安全绑架欧洲,中国用经济绑架欧洲!
  全球大萧条刚刚结束,欧洲的经济刚刚回暖,欧盟愿意与中国对抗吗?
  别说态度一向犹豫的德国与意大利,就连法国都认为应该尽快与中国改善关系,避免因此对欧盟政治一体化产生负面影响。西班牙首相甚至主动提出,应该积极与中国斡旋,以外交方式为化解中日矛盾做出贡献。
  只有英国不赞成放弃强硬态度,认为应该对中国实施“必要”的制裁。
  欧盟5个主要成员国都无法统一意见,更别说让30多个国家采取统一步调了。
  在英国的反对下,欧盟5个主要成员国首脑只达成了暂时观望的决议,没有在是否对中国施加压力、进行制裁,还是积极与中国斡旋的问题上取得一致。
  最终结果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分裂的欧洲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大作用。
  完成了“经济一体化”、正在逐步实现“外交一体化”、积极推动“军事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的欧洲距离“统一的欧洲”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在此之前,因为各个国家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欧洲不但很难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发挥作用,还得继续扮演“美国附庸”的角色。
第一百零四章
力量决定一切
  西方国家乱成一锅粥,大概是王元庆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让阎尚隆在安理会上抛出“重磅炸弹”,王元庆不是为了堵住西方国家的嘴,只要西方国家目的明确,即便拿出再有力的证据也不可能让西方国家闭嘴,元首只想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历史早已证明,西方国家讲的不是“道理”,而是“力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5/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