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1195

  王元庆抽了两口烟,说道:“从提出改革开始,我们就高喊建立法制社会,实际上呢?改革改到现在,我们仍然是一个人治社会。”
  “问题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吧?”
  王元庆笑了笑,说道:“彭总,你认为没有这么严重?不说别的,看看我们的决策机制吧。关系到国家未来、民族未来的大事,由几个人在密室里讨论决定,算什么?再看看下面的情况,政府官员违反法律,首先受到的是行政处罚,而不是法律的制裁,算什么?再放眼整个社会,有多少人相信法律的力量、维护法律的尊严?”
  彭茂邦的神色严肃了起来,因为王元庆说的都是确实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我几乎跑边了广西的每一个乡镇。”王元庆的情绪也有点激动,“见到的很多东西几乎让我无法相信,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共和国!最初的时候,我还认为去地方是个错误的选择。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纪老当年为什么要我去地方。只有了解了社会最底层的情况,看到了社会的问题,才能知道我们该怎么做,该怎么走下去!”
  彭茂邦点了点头,说道:“看来,老纪早就在培养你了。”
  “可是,晚了几年。”王元庆长出口气,神色恢复了正常,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不是彭总坚持挽留,我早就回广西了。前段时间,老潘来找过我。”
  “他找你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王元庆笑了起来,“彭总,你可不是会撒谎的人。”
  彭茂邦愣了一下,也笑了起来。“想起来了,当时他跟我提起过,说你想回去,主动来做你的思想工作。”
  “没这么简单吧?”
  “我们也讨论过,反正我已经想好了,不管是国务院总理,还是国家副元首,你都得留下来。”彭茂邦迟疑了一下,说道,“说实话,别的人我不太放心。你也知道,我明年就要退役了,再也不想管这摊子烂事。再说了,我要再干几年,不跟老赵闹翻脸才是怪事。几十年的交情,我可不想到最后大家见面都觉得尴尬。还是老纪想得通啊,屁股一拍,轻轻松松的走人,让我们留下来吃苦受累。”
  “话可不能这么说。”王元庆知道彭茂邦的想法,“其实关键不是人,还是制度。如果我们有一套完善的决策制度,即便麻烦一点,也不会出现因为换了几个领导人,国家就找不到前进方向的问题。”
  “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做出努力呢?”
  王元庆一愣,根本没有想到彭茂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当然,我这话有点直接了。”彭茂邦笑了笑,说道,“你的想法确实很好,不但说出了我们的问题,还提出了解决办法。关键是,任何制度都需要建设者,没有任何制度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大家都像老纪,还有你现在这样,我们凭什么拥有一套如同你所说的完善制度?你能从最高层面看出国家的问题,证明你是一个非常热爱祖国的人,为什么还要逃避历史赋予你的责任呢?”
  王元庆沉思了起来。除了纪佑国,彭茂邦是第一个让王元庆产生感触的人。
  “不要告诉我,你顾虑的是个人利益与个人得失。”彭茂邦打量了王元庆一番,“别人我不好说,老纪是什么人,我比你清楚得多。数十年来,他就没有为个人利益考虑过。即便面对天大的困难,他都会迎难而上。也正是如此,我、小潘、还有老赵,才会死心塌地的跟随老纪几十年。在我看来,只有像老纪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领袖。如同我开始所说,你跟随老纪几十年,好的没有学到,坏的却学全了!”
  “我……”王元庆咬了咬牙,说道,“彭总,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
  “没什么可是!”彭茂邦板起了脸,如同教训晚辈,说道,“真正肯为国家、为民族牺牲的人,绝不会像你这样,做什么都畏首畏尾、顾左右而言他。不要以为我不懂政治,当了几十年的兵,我比你懂得多。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觉得现在出头,只会得罪老赵,使自己的前程受到影响。我也承认,你的想法不是完全为了自己,因为只有当你拥有了足够的权力,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在此之前,必须隐忍。当初,你选择去地方,也正是这个原因。问题是,世界总在变化,局势总在变化,人也得变。不要认为老赵是那种利欲熏心的人,在国家大事上,他与老纪一样,绝不会有半点私心。你不表态,只能说明你还没有成熟,还不具备担任领导人的能力,老赵会更加犹豫。只有等你认清这个问题之后,你才知道为什么国家需要一个如同老纪那样的领袖!”
  一口气说完,彭茂邦长出了几口气,情绪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彭总,我明白你的意思。”王元庆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说道,“虽然说不上醍醐灌顶,但是我知道该怎么做。在此之间,我需要一些时间好好考虑一番。”
  彭茂邦微微一笑,说道:“这才像话,不然老纪真是看走眼了。”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
  “老纪肯定没有跟你提过,在他眼里,你才是真正的国家领袖。”彭茂邦点上香烟,说道,“当年,你随同老纪来到中央的时候,老纪就提到过,让你担任元首秘书,就是希望你能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在你之前,老纪还有三个秘书。几十年来,在我的记忆中,老纪最重视的就是你,没有第二个人得到过他如此高的评价。”
  “可是……”
  “又可是了。”彭茂邦呵呵一笑,说道,“这些话,你可千万不能跟老纪提起,不然他又要说我多嘴了。”
  王元庆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好好考虑一下吧。”彭茂邦站起身来,拍了拍王元庆的肩膀,“尽快做出决定,我也好抽时间跟老赵单独谈一下。”
  送走彭茂邦,王元庆一夜都在思考与彭茂邦谈的事情。
  在王元庆面前,彭茂邦不像国家领导,更像一个长辈,毫无隐讳的指出了王元庆身上的缺点,也替王元庆指明了道路。
  彭茂邦的话对王元庆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更让王元庆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
第五十一章
步步逼近
  虽然日本是“绥靖政策”的受益者,但是村上贞正没有沾沾自喜。
  “绥靖政策”是大国为了自身利益,在特定时间、特定事件中采取的退让、妥协与默认态度。“绥靖政策”的前提条件是,大国的根本利益没有受到损害与威胁。只要超过这个底线,大国的态度就会立即发生转变。
  历史上,最有名的“绥靖政策”当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英法苏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对外扩张行动采取的姑息、纵容、不惜牺牲他国领土主权、乃至本国利益,满足法西斯侵略者的欲望,以图苟且偷安的政策。
  与历史相比,当前的一幕是何其相似。
  村上贞正非常清楚日本的未来。走好每一步,日本能走得非常“远”,但是不表示能够一直“安然无恙”的走下去。只要日本踏出“最后一步”,对中国、或者对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构成致命威胁,迫使中国、或者美国采用“最后手段”,战争就会爆发,日本就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哪一步才是“最后一步”?
  普通人看不出来,精明的政治家却能看得非常清楚。
  关键的“最后一步”就是日本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与美国做出反应之前,拥有对任何国家都能构成致命威胁的战略威慑能力。在此之前,不管日本做什么,中国与美国都会“袖手旁观”。
  日本的国情比较特殊,无法像中美俄那样建立“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力量。
  日本本土面积不到38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千米320人,不但缺乏部署陆基战略弹道导弹的空间,还会“绑架”1.2亿日本人。即便大国非常克制,不对日本全境实施战略核报复,仅对战略弹道导弹基地与部署阵地进行核打击,日本也将成为“不毛之地”,大和民族子民成为战争的直接牺牲品。
  对日本来说,最理想的选择是战略轰炸机与战略核潜艇。
  相对而言,前者不但生存能力与突防能力不佳,还存在研制难度大、投入巨大、需要本土基地等等弊端。最重要的是,日本与共和国相距不到1000千米,所有空军基地都在共和国的战斗机、短程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即便战略轰炸机在战争爆发前升空执勤,能否在战争中发挥作用都存在疑问。
  对日本来说,理想的战略武器运载平台就是核潜艇。
  战略核潜艇的生存能力、隐蔽性与运载能力远远超过战略轰炸机。日本是岛屿国家,面向广袤的太平洋,战略核潜艇出航不受任何限制。最重要的是,日本可以将战略核潜艇基地建在远离共和国战术力量打击范围、又在日本战术空军掩护范围之内的外岛,比如硫黄列岛、大东诸岛与小莅原群岛中的某座大型岛屿。
  从一开始,村上贞正就将战略核潜艇放在了与核武器等同的高度。
  数年来,村上贞正全力协调各项工程的进度,力争“战略核潜艇系统”(真正具备战略威慑能力的战略核潜艇需要包括超长波/甚长波电台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战略空中指挥系统、战略导航系统等等辅助系统的支持与配合)一次性建成。
  整套系统中,潜射战略弹道导弹无疑是重中之重。
  虽然日本的科技实力非常雄厚,工业基础非常发达,但是包括美国、俄罗斯、共和国在内的核大国,研制潜射战略弹道导弹时都遇到了很多问题,英国建造“前卫”级战略核潜艇时,甚至没有自行研制潜射战略弹道导弹,为潜艇配备了从美国引进的“三叉戢”D5导弹。
  科学技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意识形态起到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
  立项的时候,日本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严重低估了潜射战略弹道导弹的技术难度,没有意识到潜射战略弹道导弹与陆基弹道导弹存在巨大差别,反而认为将陆基机动式弹道导弹移植到核潜艇上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11月17日,日本试射了第一枚ZX-1弹道导弹。
  因为ZX-1以X-1为原形、两者非常相似,所以共和国与美国的侦察卫星没能发现日本试射的是一枚潜射弹道导弹。
  试射没有成功,导弹升空后不到30秒,稳定系统出现故障,随后坠海自毁。
  2天后,日本试射了第二枚ZX-1。虽然仍然以失败告终,但是结果稍微好一点,导弹的一级火箭发动机与二级火箭发动机成功分离,只是二级火箭发动机没能顺利点火,导弹在坠落时烧毁。
  到11月底,日本又试射了2枚ZX-1,全部以失败告终。
  虽然设计导弹的工程师发誓在年内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村上贞正已经意识到了“问题”。
  如果ZX-1无法顺利研制成功,战略核潜艇建成后也无法服役。
  12月初,村上贞正调整了“战略核潜艇系统”的建设进度,再次放慢核潜艇的建造工程,加快ZX-1的研制进步,提出替代ZX-1的“ZZ-1”方案、即在Z-1巡航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射程超过3000千米的潜射巡航导弹,启动ZX-2研制计划。
  严格地说,ZX-2才是日本需要的潜射战略弹道导弹。
  因为X-1的性能存在局限,所以ZX-1的性能也不怎么样,最大射程为3500千米,携带一枚弹头,没有诱饵弹头,精度圆规偏差超过500米。
  ZX-2是专门为战略核潜艇研制的弹道导弹,性能指标向“三叉戟”D5与JL-2B看齐。
  当然,ZX-2的研制难度远超ZX-1,对日本来说几乎是无法企及的“高峰”。
  抓紧研制潜射战略弹道导弹的时候,日本加块了X-1的定型试射工作与原子弹核弹头的研制进度。
  11月27日,日本进行了第二次强化裂变装置地下爆炸试验。
  试验非常成功,日本不但收集到了大量的爆炸数据,为建立计算机模拟核试验数学模型奠定了基础,还掌握了强化裂变核装置的基本原理。
  弹头小型化工程也在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12月13日,共和国与美国的侦察卫星掠过母岛上空时,拍下了日本为下一次核试验进行准备的照片。
  警报立即响起,因为日本即将进行的是核弹头地下爆炸试验!
  日本的地下核爆炸试验采用的是竖井,而不是难度相对较低的斜井。所谓“竖井”,就是垂直打出一个深度上百米、甚至数百米的试验井,将核装置或者核弹头放到井底,然后用水泥密封。因为需要使用大型钻探设备与大量水泥,所以工程规模非常大,耗资巨大。当年朝鲜进行地下核试验的时候,采用的就是相对简单的斜井。竖井的最大好处是,不需要特意选择地形,几乎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地下核试验。
  军情局断定日本之前试爆的是核装置,就是从竖井的“口径”做出的判断。
  此次,日本在母岛上开出的竖井直径不到1.5米,比X-1导弹的弹头直径略小,正好符合核弹头的基本尺寸数据。
  12月17日,日本试爆了第一枚核弹头。
  虽然只是普通的原子弹,爆炸当量不到2万吨TNT,但是与之前的核试验相比,此次核试验的性质完全不同。
  日本已经掌握了弹头小型化技术,还制造出了核弹头!
  虽然日本不大可能进行“核导弹”试射,因为核导弹试射后,核弹头将在大气层内爆炸,而不是在地下爆炸,影响非常恶劣,但是日本通过前面10多次导弹试射掌握了弹头再入大气层技术,只要将核弹头装上X-1型导弹,日本就将拥有战略打击能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