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571

  王坦之哈哈一笑,言道:“这都无所谓,五峰船主死后,原先留下几位老当家,在平户争夺那点白银份额,几乎是打破了头。而我们却可以在此独享,当然若没有佛朗机插一腿就好了。”
  李旦直接言道:“如此我才更是担心,天下没有长久的秘密,短期数年内还好,若是长久以往,让其他当家知道,这里盛产白银,必会眼红来与我们分一杯羹,所以要保住利润,我们还需和那李晓更进一步套上关系才是。生意上先是情面熟,如此动作较别人快一步,但是情面终究还是抵不过真金白银。”
  正当李旦,王坦之二人商量之时,突有一名下人在门外禀报,言道:“两位当家,方才门外有人说,李大人在府中设宴款待二位,请你们过府一趟。”
  “什么?李晓已至岩濑港了?”李旦,王坦之对视一眼,皆是讶然。
  “长盛,你的日子过得都是不错!”李晓喝着增田长盛进献了一杯红酒笑着言道。
  虽只是岩濑凑的町奉行,可是增田长盛居住的地方,确实原先越中国府的地方。
  越中国府原先就是设在此地,作为越中政治中心,但后因为战乱侵袭而荒废了,神保家才将治所迁至富山城。
  国府的附近,即是国分寺,现今也因为战乱而破落。
  增田长盛听着李晓的夸奖,颇为尴尬地笑着。
  他在岩濑凑担任町奉行,一年来本地人,明国人,南蛮人三股不同势力多有求他办事。
  所以葡萄牙人为对其表示拉拢,对他亦是送了不少礼,其中葡萄酒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增田长盛喝惯了清酒,对此葡萄酒不甚感冒。
  增田长盛见李晓喝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不由感慨言道:“不愧是主公啊,连南蛮人酿造的血酒,都可以喝得进。”
  李晓微微笑了笑,言道:“这并非血酒,好吧,既然你不喜欢,也就算了。”
  顿了顿李晓言道:“近来可有继续不利于我的流言?”
  增田长盛回答言道:“还是有,不过已有减弱,想必是无稽之谈,无人采信。”
  “无人采信?”李晓轻轻哼了一声,言道,“散布流言的源头我已查到,你当是谁?”
  “非织田即上杉吧。”
  李晓摇了摇头,言道:“都不是,恰恰没有想到,散布谣言的是本愿寺那般秃驴!”
  “本愿寺?”增田长盛吃了一惊。
  当横谷幸重向李晓禀报这调查结果时,确实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李晓弄清楚了原因后明白,本愿寺打击的目标,不是明国海商,而是李晓。
  自从南蛮人进入北陆,宣扬的天主教教义之后,已是大大抵触了本愿寺和尚敏感的神经。
  并且这担忧随着天主教信徒的不断增加,而日益加深。
  所以部分僧人通过构陷支持天主教传播李晓的方式,来试图打击到南蛮人。
  不过欣喜这些流言,并非是上层僧众如本愿寺显荣,莲钦的决定,而是下层僧人的自作主张。
  所以对于李晓而言,还有挽回与本愿寺关系的机会。
  但在这之前,李晓必须解决李旦他们之事。
  不久之后,李旦,王坦之二人已亲自上门来。
  李晓没有亲自迎出门去,反而坐在大厅之中等候。
  李旦,王坦之见面之后,见李晓态度冷淡,亦一时不明情由,于是暂时坐下。
  李晓当即开口直接向二人,言道:“听闻两位带来了近千族人,入居港中,这事情可有?”
  李旦听李晓之言,不慌不忙言道:“确实有此事。”
  李晓又问道:“那你们在町中修筑街垒,颇似用作攻守,又是何用意?”
  李旦面对李晓之质问,坦然地言道:“听闻越中之地,多贼寇,而我们有颇有资财,故而结垒以自卫尔。”
  李晓冷哼一声言道:“一派胡言,你可知因为你这未告知的举动,产生了流言,对我有所不利吗?”
  李旦见李晓动怒,与王坦之交换了下眼神,言道:“李大人,请恕罪,朝廷虽明里开通海禁,但税赋甚重,对我们海商更是视作倭寇,赶尽杀绝,甚至株连家小,所以不得已下许多兄弟在故土无法定居,故而迁徙至此处,还望大人看见大家都是同乡份上,帮助一二,免得他们惨遭迫害。”
  李晓见李旦说得诚恳,又是放低了姿态在自己面前,于是微微点头,言道:“李当家,你说的是有自己的考虑,我可以理解,但是还请阁下以后在此事上多加谨慎小心,不能有太遭人耳目之举,事先要能知会我一声,如此若没有大事,我皆可以一力帮你们当下。”
  李旦,王坦之听了皆是大喜。
  李旦拱手言道:“李大人高义,我们代表海上的弟兄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向大人表示感激。”
  顿了顿李旦言道:“不过,若大人可以允许,我们还想迁移更多的人来此。实非不得已,若是自己家可以回去,谁来这海外草莽之地,人生地不熟,又水土不服。眼下兄弟们多青睐于倭国,而平户的松浦对我们提防甚严,而其他大名家亦不肯我们上岸,所以一切亦只有拜托李大人了。”
  李晓听李旦如此说,心想他确实有他的难处,但肯定也是有所夸张。
  自王直之后,明国海商在日本沿海一直通行无阻,现在王直虽死,但敢为难他们的势力不多。
  实际上李旦,王坦之一年内从自己神冈银山这里,贩卖白银取利多少他心底也是有本帐的。
  所以李旦才看中越中地方,选择定居,也是想与其他海商争夺生意,更进一步巩固于此。
  李晓当下言道:“既然李当家求恳,那么我亦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越中之地实已饱和,不可能再划拨地方给你们了,不过我马上就要进取能登,若是攻下能登,我可以再划拨一个地方给你居住。”
  “能登国?”
  “不错,”李晓想了下言道:“你们看如何?”
  李旦听了恍然一笑,言道:“这么说李大人,是想我们出兵替你攻城略地?攻下整个能登后,最后划给我们一地。”
  “当然不是如此,”李晓朗声笑道,“我可不敢冒险用你们来攻取能登国,否则不是更添有心人之口舌。”
  李旦听了讶然,反问言道:“那么李大人,又有何借重我们的地方?”
  李晓笑了笑,命增田长盛打开北陆地图,随即李晓手指着地图上能登的位置,与二人言道:“你们看能登国三面临海,唯有南面临陆地。”
  李旦,王坦之听了点了点头,问道:“这又与攻取能登有何关系?”
  李晓言道:“南面之陆地,邻接我之领地,我打算派兵将之封锁,之后我想让你们明国海船与我的水军组成联合舰队,全歼能登水军,制得海权之后,封锁能登往来之通路,断绝其商贸往来,使其内外交困。”
  李旦,王坦之听了李晓之计划,不由瞠目结舌,他们倒是从未听说过有如此战法的。
第四百一十九章
织田家的拉拢
  李旦听了李晓的计划,言道:“此是内外困杀之法,李大人若是轻易使用此策,容易遭到民愤。”
  李晓哈哈一笑,言道:“这倒不用担心,我有取舍之道。”
  顿了顿李晓正色言道:“事实上,水战之事,亦是未雨绸缪,要知道若是我越中与能登开战,越中往西之航运,肯定会为能登切断,与其到时被人要挟在手,倒不如先下手为强,抢取制海之权,再行徐徐图之。”
  李旦听了李晓之言,亦觉得有道理。
  明国海商从岩濑凑购得的大量白银后,皆是沿海路运至九州平户,再由平户运回江浙一地消化。
  而佛朗机人亦是差不多,他们一般走的都是平户澳门一线。
  万一与能登开战,半年未果,那么李晓的海上通路就要断绝了,连白银贩卖亦要停止。
  这也是李旦他们所不愿见到的。
  李旦听了面上浮出一丝凝重之色,攻略能登倒是次要,若是损失了越中的白银,对他而言,绝对是个巨大损失。
  他问道:“想必李大人胸有成竹,那么如何攻略还请示下?”
  李晓开口言道:“要断绝水路,首先要剿灭能登水军,让他们没有出战之力,眼下能登水军皆主要驻在香岛津与轮岛凑。”
  李晓手指指向地图给李旦,王坦之所看。
  香岛津位于能登国府七尾城的附近,处于能登半岛的腰腹位置,也就是今日的七尾港,属于天然良港。
  而轮岛凑,则位列三津七凑之一,如果说将能登半岛比作一柄向大海刺出利剑,那么轮岛凑就是利剑尖端的地方。
  轮岛凑是日本从西至东航贸的中点,以往北前船向东北贸易的必经之路,也是古代海船通行的难所之所在。
  因而轮岛凑就是相当于避难港与中转站的存在,三津七凑中他的重要性还更胜于李晓所据的岩濑凑。
  即便在今日,轮岛港亦是全日本船舶密度最高的港口。
  李晓言道:“能登水军之前已经我之寝反,现仅十不存三,况且其水军主力都屯驻在轮岛凑之中。我需要你们明国海船击败能登水军主力,并封锁轮岛凑。”
  李旦看了地图,言道:“轮岛水军没有安宅船,水军数量又少,所以击败他们并不难,若是他们不战,大不了直接杀入港内罢了,只是封锁轮岛凑却不知从何谈起。船只从岩濑凑出发至轮岛凑,中途折返所需时间太久了,船只不可能久停海上。”
  李晓笑了笑,言道:“这尽管放心,我的水军今年六月将会攻打佐渡,攻取此岛后,我的水军众即驻扎岛上,封锁东西交通。我会给你们船队特许于佐渡岛补给。”
  李旦听了不由大喜,若是李晓看来对他们明国海商果然是分外照顾。
  而眼下李晓的水军拖延在攻取佐渡国的战事上无暇分身,故而才托自己帮忙,至于面对已被李晓寝反了三分之两的轮岛水军,以对方的实力,这些明国武装海商根本不放在眼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